《北京孔庙的导游词(通用24篇)》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通用24篇)
内容导航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3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4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5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6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7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8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9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0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1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2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3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4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5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6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7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8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9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0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1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2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3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4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_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0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前去游览的是北京北二环边上的孔庙和国子监,大家今天可以一睹这里的风采,提前祝大家我的愉快!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与孔庙相邻。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
(先师门)
大家跟我走我现在看到的是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大家想在这拍拍照吧。
大家跟紧我我现在到了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大家休息好了么,下一站是著名的学府国子监,大家跟紧我现在我来到的是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太学门,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
现在大家跟我我待会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辟雍和彝伦堂,现在跟我慢慢走进太学门,前方就是国子监二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面额书“圜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现在我为大家讲解国子监的辟雍,它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著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左边是六堂,它是位于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现在我问看一下右边的彝伦堂,它位于辟雍大殿以北,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现在大家跟我往后面走,后面就是敬一亭,它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和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经文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垮台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现在我为大家介绍国子监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衡,当时有学生200余人。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叫“监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到此作进一步深造;二是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逞逻、交趾、俄罗斯等;三是“捐监”,挂名监生,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算是监生。
好了大家现在随便转转,拍拍照,大家拍的怎么样了我们的旅途快要结束了,大家尽兴么其实孔庙和国子监有太多的东西希望大家再一次光临在品味一下这里的文化,谢谢,大家再见!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孔庙。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中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个在山东曲阜,一个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的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3间,进深7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进人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5间,进深9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到了第一进院落,这里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的第三进院落,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布局上的巧妙构思。各位请看这组建筑,它叫崇圣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5间,进深7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3间,进深5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庙的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国子监,它位于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与孔庙相邻。各位请看,这是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一太学门,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前方就是国子监土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建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额书“圆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辟雍,它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着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大家跟我往后面走,后面就是敬一亭,它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块髙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4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中国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非常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二柏担一孔”。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下马碑。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太和元气坊。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至圣庙坊。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仰高门。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学到的。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汉石人。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 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 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20xx年,内有坟冢 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5
各地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光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我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方有一只鸟儿。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多谢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向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向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到达此刻规模。此刻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超多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这就是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为了持续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此刻我们来到了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立刻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梢间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达190道。长期以来,孔府构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做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帐室。大家能够去看看
看,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这就是前堂楼。室内陈设布置仍持续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那里是后堂楼,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7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二层前出廊的配楼各3间。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那里是孔府的后花园,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我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6
尊敬的游客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游览,同时也感谢您选取我作为您此次游览的向导。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导游员张某,大家能够叫我小张或者张导。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方就让我怀着结识新朋友的欣喜情绪,为大家带给导游服务。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艰辛探索的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了当时社会,逐步创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成为当时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所居之堂改做“寿堂”,房屋三间,里面陈列着孔子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因以为庙,岁时奉祀”,即每年按时祭祀。尽管当时孔子已是相当知名的学术大师,但儒家还只是一个学派,孔子的地位不高,所以最初的孔庙也仅仅是孔子的故居。汉代以后,孔子及儒学地位逐渐提高。
据记载,从公元220xx年到解放前,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历经两千余年的历代重修扩充,便得曲阜孔庙构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殿堂阁庑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孔庙建筑发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透过建筑群整体所造成的环境去烘托孔子的丰功伟绩和儒学圣教的高深博大来完成的。因此,孔庙建筑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是它的总体布局及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其次是它的个体建筑的处理及每道院落的格局,每个殿、堂、楼、门、亭都充分显示出了各自的重要作用;第三是个体建筑的细微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家们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成就。
在整体建筑方面,孔庙采用古代传统的宫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经过历史上的多次重修扩建,每当重修扩建的时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庙建筑形制、规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庙的建筑群体最终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遗产,既体现了历史遗产的延续,又持续了它的总体的完整性。
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制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孔庙是孔子故宅扩建而成的,它保存了许多有关孔子的古迹,如故宅井、诗礼堂、鲁壁、金丝堂以及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的杏坛等;其次是王者宗庙因素,如门戟之制,前殿后寝之制等;第三是宫庭因素,如天子五门之制,王城角楼之制,东、西华门等;第四是宗族家庙因素,如启圣殿、崇圣祠、家庙等;第五是祭祀因素,在孔庙被祭祀者除孔子、四配、十二哲外,还有先贤先儒、祖先等总数达二百余人,这样为容纳大批的从祀者神位,就须得设立廊庑,由此便构成了廊庑院落。
除以上几个因素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及孔孟之道的神圣性,如泮池、璧水、牌坊等,并以书楼象征孔子在学术方面的伟大成就。孔庙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庭院组合与环境烘托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到达了渲染孔子在学术上、教育上的卓越贡献和在古代社会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中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制。
孔庙内现有古树一千二百余棵,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辉映,个性是夏季,上千只鹭鸟居住在古木之上,构成了孔庙又一独特的景观,鹭鸟已被曲阜市定为市鸟。
万仞宫墙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20xx年),孔庙为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毁,正德皇帝下令建城卫庙、于是以孔庙、孔府为中心修筑了明曲阜城墙,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0xx年)竣工。在与孔庙正南门相对处设立城正南门。因正南门为孔庙而设,所以应视正南门与孔庙为一体。明代学者胡缵宗为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赞扬,亲书“万仞宫墙”石额镶于门上,其意出自《论语》子贡语。鲁大夫叔孙武叔以前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很深,比孔子还要强些。”子贡听说后就给叔孙武叔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足肩头高,别人很容易看到里面有多少东西,我老师这道墙有好几仞高(仞:丈量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别人是看不到里面的东西的,只有找到门,走进去,才能看到这墙内雄伟的建筑,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胡缵宗认为数仞宫墙仍不能表达他对孔子的赞扬,于是将其改为“万仞宫墙”。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到曲阜来,为了显示他对孔子的敬仰,把胡缵宗书写的石额换下,自我亲笔书写了同样四个字镶于城门。此刻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
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学者胡缵宗手迹,坊上有平面浅雕云龙戏珠,柱顶各设圆雕“辟邪”一只,俗称“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上设龙陛,名曰“泮水桥”,桥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经明城正南门西水门入护城河。此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声玉振”四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意思是说孔子集圣贤之大成,始终而一。“金声”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国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在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孟子将孔子思想比喻为一首完美无缺的乐曲,在那里借用孟子语意,是说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贤之大成,以到达绝顶的意思。
棂星门
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棂星,即天田星,最早见于史料的有汉高祖命祀灵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古人认为灵星“主得士之庆”,专门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0xx年),筑郊台外垣置灵星门,即在祭天之台的外墙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此见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记。另外,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必须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封建社会,所有来曲阜祭孔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来到孔庙前见到此碑,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之意。此碑始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现仅存东面一幢。
太和元气坊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元气”原意为构成世界的原始物质,之后,一些唯物主义者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称为“原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在那里,“元气”为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太和元气”也就是说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原名为“宣圣庙”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记载,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20xx年)的庙图上已有“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改“宣圣庙”为“至圣庙”。此坊为汉白玉石质。“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太和元气坊位处孔庙第一进院落。此院东西各有一座木坊,东为“德侔天地”,西为“道冠古今”。此二坊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重修,三间四柱,上方是牌楼,六重四拱,坊下各饰有八只石雕怪兽,中间四只为“天禄”,两旁四只为“辟邪”,异常古拙。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意思是说孔子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如天地一样大,孔子思想是空前绝后,无论古今还是将来,都是至高无上的。
圣时门
圣时门原为孔庙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建于高台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圣时”二字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后指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认为伯夷反对武王灭纣,不食周粟而死,为圣之清者;伊尹,帮忙汤灭夏桀,汤死后辅佐外丙,仲壬死后立汤孙太甲即位,因太甲破坏汤法,被伊尹放逐,三年后太甲悔过,又被伊尹接回复位,孟子称伊尹为圣之任者;柳下惠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他曾三次被贬黜而仍留任,人问他为什么不离开,他回答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之后,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没用一兵一卒,就退了齐军,所以孟子说他是圣之和者。透过比较,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终始而一的圣人,是最适合时代的圣人,无论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朝代,孔子思想都应成为正统思想。
璧水桥
进来圣时门,豁然洞开,很大的方形庭院内,古木参天,芳草如茵,东西对称各有一腰门,对面三架拱桥掩跨璧水,半掩着弘道大门,加之石制盆景上缀,使人心旷神怡,无不动情,顿觉进入了“神”的境界。崇圣者仰之弥高,观览者先睹为快。与此情此景相连接,东边腰门曰“快睹”,西边腰门曰“仰高”。“快睹”寓先睹为快之意,“仰高”则出自《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说孔子之道高深不可测,抬头向上看,越看越高,学习孔子的思想学说,一旦入进门来,才感到里面的东西学无止境。此二门建于明代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过去只有皇帝祭祀才可走正门,一般人只能从仰高门进庙。
前面一水横穿,三桥纵跨,环水有雕刻石栏,因水“壅绕如璧”取名“璧水”。北京天安门前有金水,那里设“璧水”意为孔子庙宇与皇宫等同,三桥因而得名璧水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20xx年),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增添石栏,河身砌有河底,原河上为小墙,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将小墙改为石栏杆。
弘道门
弘道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门三间,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明弘治年间重修孔庙时,改建为五间。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
弘道门下现有石碑两幢,东碑是元代刻成的“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在元代以前的历史沿革概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西碑是元代“处士王先生墓志铭”,颇有书法价值。二碑原立于曲阜城东旧县村,1964年移入孔庙。
大中门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大中门两侧各有绿瓦拐角楼一座,各三间,平面作曲尺形,建在方形高台之上,这两个角楼与孔庙后面东西两角楼构成的矩形轮廓,即是元代孔庙的轮廓。孔庙内的主要建筑物都在此轮廓之内。角楼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庙设角楼是仿照宫庭皇城角楼之制而建成的,意使孔庙像皇宫一样威严。
同文门
同文门始建于宋代,原为三间,明代成化年间扩为五间。清康熙年间名曰“参同门”,清雍正七年(公元1720xx年)改为同文门。此门是一独门,左右无墙。以前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为屏障,以表示庄严,同文门就担当着奎文阁的屏障作用。“同文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奎文阁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xx年)改为七间,清高宗乾隆皇帝题写阁匾。
奎文阁东西阔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屋藏御赐经书,暗层藏印板,下层藏御香帛。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颗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上讲“奎主文章”,后人进一步将奎星说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为赞颂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将原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
奎文阁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20xx年)扩建以来,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内有块碑记载了清代康熙年间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即说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阁安然无恙。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奎文阁因历年久远,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质糟朽,阁上方扭斜,于是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组织古建筑专家联合拟出修复方案,拨款120余万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将奎文阁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阁,完全持续了原有的规格和风貌。
奎文阁廊下东、西各有一幢石碑,东为《奎文阁赋》,由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著名书法家乔宗书写。西为《奎文阁重置书籍记》,记载了明正德六年(公元1520xx年)刘六、刘七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曲阜、占领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将奎文阁藏书“焚毁殆尽”以后,皇帝“又命礼部颁御书以赐”的状况。清代奎文阁中的藏书又有增添,清晚期将藏书移入孔府保存。
奎文阁内现为孔子圣迹图陈列。孔子圣迹图现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迹图绘画,二是明代雕刻圣迹图木板,三是明万历年间的圣迹图石刻。那里陈列的系明木板圣迹图印本。圣迹图全套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7
各地的游客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间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只鸟儿。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谢谢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这就是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现在我们来到了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梢间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达190道。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做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帐室。大家可以去看看
看,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这就是前堂楼。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这里是后堂楼,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7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二层前出廊的配楼各3间。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这里是孔府的后花园,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8
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0xx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触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历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庙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源远流长。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xx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建筑辉煌:凸显皇家气派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史料珍贵:众多名碑有记载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0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20xx年4月北京孔庙开始了50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这次修缮以古建复原和维护为主,恢复清代的建筑规模和样式,宏伟大气的孔庙将再次重现人们面前。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9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十分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我们此刻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光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到达此刻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此刻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光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立刻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十分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二柏担一孔”。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下马碑。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飘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太和元气坊。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至圣庙坊。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状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仰高门。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学到的。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汉石人。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构成此刻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齐,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理解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超多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20xx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光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0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孔庙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源远流长。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xx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
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明代重臣张居正,爱国名将于谦、袁崇焕,科学家徐光启,奸相严嵩,清代以才学出众的名臣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帝钦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经文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深受乾隆帝的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垮台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中心院落御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帝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1
尊敬的游客朋友,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游览,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荣幸结识各位新朋友。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提供最热情的导游服务。
各位朋友,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书写着“万仞宫墙”的仰圣门,它是明代学者胡缵宗为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赞扬而书写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乾隆皇帝亲笔书写替换的。
前面的这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是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现在我们要过的这道门叫“棂星门”。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封建社会,所有来曲阜祭孔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来到孔庙前见到此碑,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之意。
现在我们过圣时门,迎面的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再往后是“大中门”。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前面就是“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坛侧有棵杏树,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现在两廊中主要存放汉画像石刻和著名古碑。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块,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庙”“史晨”“张猛龙”碑等,都为国家级石碑,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价值连城的瑰宝。最北面的两庑中,珍藏着584块石碑,叫“玉虹楼”法贴,是孔子68代孙孔继涑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
最后这座殿叫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
现在我们出了故宅门,孔庙的游览也就结束了。孔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匆匆看一次,只可窥见一斑。不能观其全貌,尤其是不能会其神韵,那就留待各位以后再来时细细品味吧。谢谢大家!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2
各位女士、先生、小朋友,大家好!我叫张玉新,是带领大家参观孔庙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另外,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给大家提几点要求:一要守时,不要让大家等你自己;二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三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三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好,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游览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与故宫和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又名“至圣庙”,这是对孔子最高的称呼。
请大家跟我进入“圣时门”,这是孔庙的正门。圣时,比喻孔子的思想是适合时代的。
大家请看前面三架拱桥,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故宫有金水桥,此有璧水桥。
我们经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就到了奎文阁。奎文阁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现在这里是个小书店,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去买书。现在自由活动十分钟,然后我们去大成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石雕龙柱。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大成殿内金碧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的地方。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好了,孔庙就参观到这里,朋友们可以拍照留念,然后去参观孔府。欢迎朋友们再来!再见!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3
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0xx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触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历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庙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源远流长。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xx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建筑辉煌:凸显皇家气派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史料珍贵:众多名碑有记载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0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20xx年4月北京孔庙开始了50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这次修缮以古建复原和维护为主,恢复清代的建筑规模和样式,宏伟大气的孔庙将再次重现人们面前。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4
尊敬的游客朋友,你们好!
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游览,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荣幸结识各位新朋友。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提供最热情的导游服务。
各位朋友,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书写着“万仞宫墙”的仰圣门,它是明代学者胡缵宗为表达对孔子的尊敬和赞扬而书写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乾隆皇帝亲笔书写替换的。
前面的这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是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现在我们要过的这道门叫“棂星门”。棂星门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下马碑,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封建社会,所有来曲阜祭孔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来到孔庙前见到此碑,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孔子的尊崇之意。
现在我们过圣时门,迎面的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再往后是“大中门”。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前面就是“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坛侧有棵杏树,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现在两廊中主要存放汉画像石刻和著名古碑。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块,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庙”“史晨”“张猛龙”碑等,都为国家级石碑,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价值连城的瑰宝。最北面的两庑中,珍藏着584块石碑,叫“玉虹楼”法贴,是孔子68代孙孔继涑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
最后这座殿叫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
现在我们出了故宅门,孔庙的游览也就结束了。孔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匆匆看一次,只可窥见一斑。不能观其全貌,尤其是不能会其神韵,那就留待各位以后再来时细细品味吧。谢谢大家!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5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叫张小新,是带领大家参观孔庙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另外,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给大家提几点要求:一要守时,不要让大家等你自己;二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三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三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好,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游览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与故宫和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又名“至圣庙”,这是对孔子最高的称呼。
请大家跟我进入“圣时门”,这是孔庙的正门。圣时,比喻孔子的思想是适合时代的。
大家请看前面三架拱桥,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故宫有金水桥,此有璧水桥。
我们经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就到了奎文阁。奎文阁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现在这里是个小书店,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去买书。现在自由活动十分钟,然后我们去大成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石雕龙柱。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大成殿内金碧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的地方。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好了,孔庙就参观到这里,朋友们可以拍照留念,然后去参观孔府。欢迎朋友们再来!再见!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6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xx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中心院落御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帝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7
嗨,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的文化遗产——孔庙。我叫王梓懿,叫我王导就好了。
大家往这边看,这就是孔庙。孔庙最早是孔子的故居,只有三间房。孔子死后两年,鲁哀公将其故居改为妙庙。后来,历代帝王加谥于孔子,得到了扩建。所以,我们现在才能见到这么大的孔庙。其实,在明清时期,孔庙就已经这么大了。
孔庙共有八个庭院。前三个庭院呢就是以松柏为主的院子,大家可以自行游览。那个小朋友,别走丢了,等我讲完再游览可以吗?打断大家了,不好意思,我继续给大家讲。
第四个庭院是奎文阁,是孔子读书、收藏书的地方,共有两层,大家是不是看出来孔子真的很爱学习了呢?第四个庭院大家也可以自行游览。大家再跟我往前走,后面的人跟上别走散了,这地方可大得很呢,走丢了可就找不着了!
咱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第四个庭院与第六、七个庭院之间的第五个庭院,第五个庭院是碑亭院,院大家看到了多少个碑呢?对了,那个小朋友回答得很对,就是十三个碑。那些碑都是历代帝王为孔子立的碑。金朝和元朝各立了一座碑,其他都是明清时期的帝王所建的。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么多帝王都为孔子立碑呢?这个嘛,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孔子对自己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是因为好多帝王都认为给孔子立完碑就能让后人知道他们这个朝代非常兴盛。第六、七个庭院是孔庙的主要建筑区。第八个庭院是后院,大家可以自行游览。那两个小朋友,不要再打闹了,这个解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们三年级时会学到一篇关于孔子的课文哟!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大殿就是大成殿了,请大家跟我走进大成殿,大人们都领好小孩子,门槛很高的。我们面前现在有七哲塑像。最中间的就是孔子了,孔子两侧共有四个人,他们就是孔子的四个最得意的四配: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其他孔子斜后面的人,就是孔子的十一个弟子了,有人可能会问,除了孔子不是应该有十六个人吗?那一个人哪儿去了?是因为那十六个人中有一个人不是孔子的弟子,他叫朱熹。大家应该听说过他。不过,朱熹能出现在供奉孔子的大殿里,就能看出他的文化地位有多么高了。
我主要给大家讲的人是孔子特别得意的弟子颜回。颜回比孔子要小,但他死的却比孔子死的早。颜回死后,孔子非常伤心,就写了一章论语来纪念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贤德啊,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冷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颜回,贤德啊!是不是大家体会到了孔子称赞颜回的时候,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呢?可见孔子多么器重颜回啊!好了,今天的讲解结束了。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8
各位佳宾:
《论语》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平方公里。"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0xx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现在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坟墓--少昊陵。中国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这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的过程,而我们的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后汇入大海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现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的麦加"。在这里,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奋,因为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20xx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很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孔庙是后人为祭祀孔子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孔子死后第2年。面积有327.5亩,仿皇宫之制,分九进院落,左右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共有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南北长约1公里。孔庙恢宏壮丽,面积之大,历史之久,保存之完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唯一孤例。
孔庙大门东墙外面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碑刻,过去,任何官员至此,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以表示对孔子的尊重。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19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孔庙。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中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个在山东曲阜,一个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的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3间,进深7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进人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5间,进深9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到了第一进院落,这里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的第三进院落,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布局上的巧妙构思。各位请看这组建筑,它叫崇圣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5间,进深7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3间,进深5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庙的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国子监,它位于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与孔庙相邻。各位请看,这是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一太学门,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前方就是国子监土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建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额书“圆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辟雍,它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着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大家跟我往后面走,后面就是敬一亭,它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块髙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0
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0_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触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1
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0xx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坐北朝南,大门称先师门,仍保持元代风格。前有琉璃壁及下马碑,进门东西有碑亭、神厨、神库等,并立有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118方,题刻历代进士5万多名。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正殿名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余年树龄的古柏一株,名"除0柏",亦名"触0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赐名"砚水湖"。大成殿后有崇圣祠,自成院落,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辟为首都博物馆,展出北京地区出土的历代珍贵文物。
北京安定门内有条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
历史悠久:已有700多年
孔庙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庙宇,源远流长。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20xx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xx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以宁静淡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建筑辉煌:凸显皇家气派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都覆以黄色琉璃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整座孔庙建筑布局科学,规模宏大,凸显皇家气派。
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先师门两侧连接庙宇的外围墙,犹如一座城门。进入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五间,进深九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那难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诗意恐怕只有学识渊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进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
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公元1320xx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公元1420xx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20xx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史料珍贵:众多名碑有记载
孔庙历经7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遗留下来弥足珍贵的文物,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和孔子儒学的重要史料和实物。
在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御路两侧分四部分树立着198座高大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这些进士题名碑上刻着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穿梭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旧貌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不免让人发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感慨。
在孔庙与国子监(古代皇家大学)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座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相传乾隆命和珅、王杰为总裁,彭元瑞、刘墉为副总裁来考订经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经核订蒋衡手书的经稿,并把俗体字均改为古体字,使-更加完善规范,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赞赏,被授以太子太保衔。这使和珅嫉恨非凡,权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间挖去石碑上全部改过的古体字。直到和珅0后,古体字迹才得以重新修复,至今碑面上还有一块块挖补的痕迹。
道的西侧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质井圈。由于坐落在德胜门、安定门内一带水线上,当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质清纯甘冽,相传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在拜谒孔子后都要饮一下井中圣水,据说饮后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写出的字墨香四溢,笔劲流畅。故乾隆赐名“砚水湖”。虽然现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没有人饮用,但这口井雅致大气的名字及动人的传说,为孔庙增添了几分文采。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2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孔庙。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中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个在山东曲阜,一个在浙江衢州,而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的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先师门,又称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面阔3间,进深7檩,单檐歇山顶,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进人先师门,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门。大成门创建于元代,清代重修,面阔5间,进深9檩,单檐歇山顶。整座建筑坐落在高大的砖石台基上,中间的御路石上髙浮雕海水龙纹图样,五龙戏珠,栩栩如生。大成门前廊两侧摆放着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这是清乾隆时仿周宣王时代的石鼓遗物刻制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到了第一进院落,这里是皇帝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其东侧设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两侧有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备制。第二进院落是孔庙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大成殿是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是孔庙内最神圣的殿堂。大成殿始建于大德六年,后毁于战火,明永乐九年重建,清光绪三十二年将殿由7间扩建为9间。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制是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极其珍贵的文物。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孔庙的第三进院落,这是最具特色院落,是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布局上的巧妙构思。各位请看这组建筑,它叫崇圣殿,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清乾隆二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5间,进深7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3间,进深5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各位朋友,孔庙的三进院落及其建筑有明确的建筑等级差别和功能区域划分,和谐统一地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筑群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国子监,它位于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与孔庙相邻。各位请看,这是集贤门,是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一太学门,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前方就是国子监土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建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牌坊正面额书“圆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叫辟雍,它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着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圆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大家跟我往后面走,后面就是敬一亭,它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大家看我手指的方向,在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有一处由189块髙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着儒家经典。这部石经的蓝本是雍正年间的江苏金坛贡生蒋衡历时20xx年手书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经共计63万余字,规模宏大,楷法工整,内容的准确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优于西安的“开成石经”,而在规模上也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全国第二大碑林。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3
各位嘉宾:
不知道您读没读过<<论语>>,那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名言,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曲阜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现有人中62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面积约890平方公里。
“曲阜”二字始见于<<尔雅>>一书,东汉应邵解释说: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曲阜,曾一度改名“仙源”县,金太宗天会7年(公元1120xx年),又复名曲阜,沿用至今。曲阜是一个小城,然而,曲阜又是一座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神圣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
据<<史记>>、<<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称都曲阜,崩葬云阳山”,现在曲阜城东8里,仍留下座金字塔式的坟墓--少昊陵。中国有句俗话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这里,从黄河中下游向中原,向黄土高原迁徙的过程,而我们的母亲之河,黄河、长江,从黄土高原之上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最后汇入大海呢!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几乎全出自曲阜。在中国封建时代,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一共有6位,他们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4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周公的后世33代曾在鲁国为国君,至今山东称鲁,即起于此。现在曲阜地上地下文物众多,文化灿烂,有国家级文物古迹4处,省级11处,市级100余处。1982年曲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4年曲阜“三孔”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的麦加”。
在这里,您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奋,因为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离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20xx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曲阜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很多,大部分与孔子和孔子文化有关。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4个大字。“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8尺。据说,有人称赞孔子的弟子子贡很有学问,子贡听说以后,就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学问只有墙头这么高,人们一看便会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的老师孔子的这道墙有数仞,不找到它的门是不能看到墙内宗庙之美丽、房舍的多种多样”。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明代胡缵宗就写了“万仞宫墙”4个字镶在城门上,清代乾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拜,又把胡碑取下,换上了自己写的“万仞宫墙”4个大字。这就是“万仞宫墙”的来历。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
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这块碑的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大家请看右上角,那上面写道:“联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的动物不是乌龟,叫赑屭,是龙的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的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赑屭,他们说:“摸摸赑屭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赑屭的腚,一辈子不生病”。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
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的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的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大家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认为,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老师,封建皇帝封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应当说,他是全人类的老师,是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我们面前的“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每当初春时节,红花绽开,绿叶摇曳。所以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
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在唐朝受供奉的只有20余人,到了民国多达156人,这些配享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像,明代改为木制牌位,文革期间被拆掉。现在两廊中主要存放汉画像石刻和著名古碑。
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块,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庙”“史晨”“张猛龙”碑等,都为国家级石碑,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价值连城的瑰宝。最北面的两庑中,珍藏着584块石碑,叫“玉虹楼”法贴,是孔子68代孙孔继涑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孔庙东路,这里当年为孔子故宅,这口水井为“孔子故宅井”,是当年孔子饮水之井,后人称为“圣水”。亭内的碑有乾隆“饮水拜师”和“故宅井赞”,乾隆8次来曲阜,竟有他5次题字。
后面这座红色墙壁叫“鲁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9世孙孔鲋把<<论语>>等经典藏在此壁内,墙壁倒塌后被人发现,孔子经典方才留传于世。这座殿堂叫“诗礼堂”,是当年孔子教儿子学诗学礼的地方,堂前有两棵宋代银杏树,当初孔府曾用这棵树的果实做菜,名叫“诗礼银杏”大家在品尝孔府菜时,千万不要忘了点这道菜,因为此菜的出处就在这个地方。孔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匆匆看一次,只可窥见一斑。不能观其全貌,尤其是不能会其神韵,那就留待各位以后再来时细细品味吧。下面我们参观孔府。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
北京孔庙的导游词 篇24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叫任一诺。今天,由我来带领你们游览“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有幸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改正。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曲阜。曲阜地处鲁中小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古代人们为了几年孔子生前的伟大思想宽阔的精神品质所建的一座韵味十足的建筑。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一个个直冲云天,听说当时谁敢砍倒一棵,就会以杀头处理。每一棵树,每一个门的名字都含有孔子“仁”的思想。
孔府与孔庙毗邻,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463间,加上后花园,共占地240亩。孔府,也称“衍圣公府”。“衍圣”的意思是说“圣道”、“圣裔”能繁衍接续,
进入孔府大门,由此向后孔府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前半部为官衙,后半部为内宅。
孔林,是孔子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占地三千多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壮观。现在自由活动3小时,可以自行游览“三孔”,也可以进行游戏、野餐等活动,但必须保证卫生。
参观“三孔”到此结束了,回到家里时,别忘了说你们还有一个这样导游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