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习惯作文(实用3篇)》
春节民俗习惯作文(精选3篇)
春节民俗习惯作文 篇1
说到新年,千家万户挂上了红红的大灯笼,但是春节肯定少不了放烟花,那是最有趣的事情。
新年的烟花为我们增添了许多色彩,他们就是黑暗中璀璨的火花。大地上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和这些可爱的小烟花,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俗话说的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就在这些华丽耀眼的光芒和接连不断的爆竹声中,展开了新的诗篇。
开始放烟花了,一听到姐姐的叫声,我就像一只被放生的小鸟,像火箭般的速度冲下楼,我右手拿打火机,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用大拇指按下打火机的按钮,一抹微弱的火苗“嗖”地窜了出来,点燃了烟花的引火线。我急忙往后退,保持安全距离,大约几秒钟后“砰”的一声,一朵紫色的“花”腾空飞向被各式各样装饰得五光十色的夜空,成为众多中的一个留在空中,虽然它还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它已经把自己最耀眼的姿态,展现给大家了。
我兴致勃勃地从塑料袋里再拿出一个旋转类的烟花,把它放在地面上。将点引线拉出,随即伸手轻轻点燃,先后退去“刷刷”,连续两声,原来是姐姐也点燃了另外一个烟花,为地面增添了另一抹奇妙的色彩。烟花周围映出了灿烂的光,旋转着,成了流动的银河,而它则成了倒转在地上的月亮,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和谐。
静静地仰望夜空,看见一个菊花型的烟花飞上天空,绚丽的在天空中绽开。烟花射入高空后,先是五彩缤纷的光剂燃烧,然后是一个个随开随落的降落伞,烟火重叠,夜空锦绣团团,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让人们希望它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留得更久。
大家一定也和我一样高兴吧?那是肯定的,只要你走到大街上,一定会看到所有人脸上都布满了兴奋的色彩,他们的眼睛里透露着快乐的流光。
春节是一个好的节日,它代表了新一年的美好,那天的色彩铭刻于人心中,更美的,是那一天欢快的气氛。
春节民俗习惯作文 篇2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民俗习惯作文 篇3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传统文化有刺绣,观灯,武术和剪纸。
其中传统节日中的第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从这天起,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大街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到了大年三十,人们贴着春联,门神,对联,还在门上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的意思。出门在外的人都回来了,晚上除夕夜家人们聚在一起,高兴的吃团圆饭,边吃边看新年晚会,当然饭桌上不可缺少的是饺子。大家在一起 还要熬夜,叫守岁。当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人们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放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把漆黑的夜晚点亮的像晴天一样,希望他把我们的愿望实现。
第二天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拜年,小朋友们最喜欢压岁钱。初二走亲访友,正月十五吃汤圆,预示着春节即将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