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春节 > 春节习俗(汇总33篇)正文

《春节习俗(汇总33篇)》

时间:

春节习俗(通用33篇)

春节习俗 篇1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我准备去问正在贴春联的爸爸。

“贴错了,贴错了!”我看见爸爸将“福”字倒着贴,焦急地喊起来。“没贴错!”爸爸不紧不慢地回答。“那为什么要倒着贴?”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

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直至今日。

听完爸爸的讲解,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又问爸爸:“为什么理发要赶在二十七呢?”“哦,民间有一条俗语,叫‘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原来是这样!”

我又发问:“那为什么要大扫除呢?”爸爸说:“大扫除是为了扫除一年的晦气!这是好兆头!”“那为什么送礼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这是因为啊,橘子的‘橘’字与‘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节用橘子相互馈赠求个大吉大利!”“原来如此!”爸爸又说:“还有‘接财神’这一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户办酒席,为财神爷过生日。”我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太迷信了!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学们,我对“年”的习俗收获很大,可我不知你们的收获,若有更新奇的,快来告诉我吧!我先在这里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春节习俗 篇2

我的故乡有很多的风俗,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其实在这些节日里我最喜欢的还是过春节。

在我的故乡,春节是一年中最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他是新的一年中的开始,所以春节我们就会办的很热闹。一般春节的前几天我们一家人就会老家,然后,再去买一些过年用的东西。我们一家共有十几口人,所以干起活来很快,也很热闹,一点也不感觉累。还不到一天的功夫,我们就把所有的是都安排妥当了。第二天,我们几个小孩一起去街上买烟花,我们逛了一天买了很多的烟花。距离过年还有两天,我们总觉得时间过的太慢。终于,打了大年三十,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包起了饺子,有好多种口味的。我奶奶包的饺子是吃的。到了傍晚该下饺子了,但是小饺子之前要先放炮竹,这是我们老家的风俗。一会饺子熟了我们就开吃了,我们吃这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真香。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开心心的。

到了大年初一早晨就会起得很早,4、5点就得起床,然后还得吃饺子,吃完饺子就去拜年了。我们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当然我们也可以拿到压岁钱。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过去,在中午我们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大家在一起很开心,难的在一起一次。新的一年我们都该更加努力的做好自己的事。

这就是我们故乡的春节。

春节习俗 篇3

新的一年来了,朋友们都换上了新衣服脱下旧衣服。在人们的一天天盼望中,新年终于到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买烟花爆竹的小摊子出来做生意了;买糖果点心的出来做生意了;买福字对联的也出来做生意了。大家纷纷上街购置年货,大街小巷一片沸腾的景象。

这天晚上,是不是会有几户人家把烟花点燃放上天去;有时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孩也来凑热闹,手里拿着小鞭炮,往地上扔去,还的大地疼得毕毕剥剥的叫着。各家各户把灯打开了,有的人家在看电视,有的人家再吃团圆饭;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说说笑话,讲讲故事,看看电视,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一首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热闹的爆竹声中,送走了难忘的旧年;温暖的春风,给笑容满面的人们送来了新年。我们又长了一岁。家家户户敞开门窗,让大年初一的气息吹进屋里。在这爆竹声中,我又大了一岁,我因该更加懂事,妈妈和爸爸在我的身上下了那么多功夫,我要好好读书,绝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我一定会好好读书来回报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怀和对我的期望。祝: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习俗 篇4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

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中国台湾)。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春节习俗 篇5

令人期盼的春节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动呢?因为春节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的就是味美、馅儿足、饱满的“耳朵”了,那个味道可比肯德基、麦当劳好吃健康多了,还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这个“耳朵”就是驰名中外的饺子,你猜出来了吗?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响声让咱们感觉很开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过年玩的时候把“腰包”花扁了,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有压岁钱呢!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可是,有些家长要帮孩子保管,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压岁钱本来就是给孩子的,否则,孩子会被“岁”这个妖怪抓走。

春节还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要贴门神等等。但你们知道贴“福”的时候为什么要倒着贴吗?因为这个意思是福“到”了。

现在春节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大名鼎鼎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了看这项节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价。不过很值,因为春节联欢晚会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过春节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让咱们共同期待今年的春节吧!

春节习俗 篇6

大家肯定都知道春节吧,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想知道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就来看看我的作文吧。

大家在过春节时都放鞭炮,因为鞭炮是为春节而制作的,所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到来。放鞭炮在古代是为了赶走一个叫“年”的怪兽,“年”欺压百姓,但人们放鞭炮赶走了它。所以放鞭炮作为一种春节习俗流传至今。

除了放鞭炮,贴对联也是一种春节习俗。对联是用红纸做的,人们相信红色可以降妖除魔,所以用红纸做对联。每一家都贴有对联,门上还贴了“福”字,“福”是倒着贴的,为什么呢?哈哈,意思是表示“福”倒(到)了。

拜年也是春节习俗,我最喜欢拜年了,因为拜年可以挣压岁钱呢!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都起床很早,相遇时互相问好说祝福语,然后互相拜年发压岁钱,这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啦! 拜完年我回家数着自己的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穿新衣,大家一起吃饺子……现在这几年又举办了一些游戏,可以玩,大家都开心。春节的习俗真多呀!

春节习俗 篇7

中国传统节日--过年。过年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过年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我的老家是金溪,今年我就在那儿过的年,可有意思啦!

大年三十一大早,一阵阵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便不由自主地吟诵起了王安石写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3怨?绶梗??胰嗣ψ派奔Γ?毖迹?急改暌狗埂W钣腥さ氖枪?θッ??螅?ǘ涝诩ξ舶蜕狭粝氯??鹈?N冶慊匙藕闷娴男那楸闳ノ誓棠蹋?ldquo;奶奶,为什么要在鸡尾巴上留下三根羽毛呢?”

奶奶说:“这三根羽毛象征着人们吉祥、幸福、美好的生活。包含这激情和对祖国的春节祝福。”

我若有所悟地说:“哦,原来是这样。”

奶奶又说:“把这只鸡放进盆里,再加上一根大葱端着去庙里祭拜,许上愿望,希望来年的牲畜能够更加兴旺。”

到了下午,奶奶忙着蒸寿糕,爸爸在一旁帮忙碌着,并不断地在糯米糕上用花生摆上一个“寿”字,这才知道这是为外公祝寿准备的。

晚上,家家户户包饺子,这种饺子的原料不是用面粉做的,而是用糯米粉做的。饺子必须要包甜的或咸的陷,放在锅里炸后才能吃,吃在嘴里弹力十足,有嚼劲,回味无穷。

吃完饺子,过了一会儿,一颗烟花飞向空中,瞬间爆炸,那爆炸的烟花仿佛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的花瓣。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也情不自禁想去放一束。

正月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时要喝糖水,我便去问爸爸:“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时为什么总要喝糖水?”爸爸说:“因为这样可以让亲朋好友之间的友情更加甜蜜,使我们快快乐乐的过新年。”

这次回老家收获很大,因为我了解了很多习俗,使我和家人的感情更加深入。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

春节习俗 篇8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兴的时候。对我们孩子来说,就更是这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可以由着性子放花炮。

离过年还有好些日子,卖花炮的摊子刚一出来,我就拉着老爸迫不及待地去买花炮。琳琅满目的花炮让我挑花了眼,我总要满载而归才能尽兴。好容易盼到晚上,我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找个空旷安全的地方开始展示自己的花炮。你瞧,那个在地上滴溜溜转的是“小老鼠”炮,那个升上天空变成一把降落伞袅袅婷婷落下的是“降落伞”炮,而我最爱玩的是摔炮和刺花。每当我用摔炮故意袭击别人的时候,我总是笑得不亦乐乎。当然,我最爱看的还是大人们放的焰火,太漂亮了,太壮观了!五彩的焰火升腾在天空,变幻出各种形状和颜色,像一柄柄巨大的花伞,想一簇簇耀眼的灯盏,像一丛丛盛开的花朵,流光溢彩,把夜空装点得灿烂夺目,仿佛我们置身于童话世界里。

春节高兴的事很多,逛庙会,吃饺子,守岁,有压岁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放花炮,因为它代表了我们每个中国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习俗 篇9

传说远古时代,一个叫“年”的怪兽会在除夕夜出来伤害人畜。智慧的人们燃放鞭炮驱赶“年”。于是,放鞭炮就成了春节最红火的习俗。在咱们常州,春节的习俗也别具风味儿呢!

有常州特色的春节习俗要数做团子。今年,我去外婆家学做团子。走进外婆家,屋里一片繁忙的景象,面粉和开水已经准备好了。开始和面了,妈妈一边麻利地示范一边讲解:先把开水泼在面粉上,注意水和面粉的比例一定要恰当,水加多了面太烂,水加少了面太干。面和好后就要用力揉了,妈妈揉得满头大汗,我就更不用说了。面揉好后,妈妈把面均匀的分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接着,妈妈把小面团儿抓在手心揉一揉,飞快地把它捏成碗状,再在“碗”里填上馅儿,最后把口子收捏成一个小尖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团子就做好了。我们分工合作,有的捏“碗”,有的包馅,有的专门负责把团子放进蒸笼。做着做着,我突然有了新的创意,如果把团子做成小动物的形象就更可爱了。我边想着就边着手设计了起来。我在一个团子的两边捏出两个椭圆尖儿,做了个小蝴蝶结贴在了顶上,又搓了3个绿豆般大小的小圆球当作眼睛和鼻子,分别安装在了团子上。瞧,一只活灵活现的KITTY猫正对着我喵喵叫呢!大家都夸我的团子最漂亮。上笼蒸18分钟,热气腾腾的团子就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新鲜的团子了!吃团子,还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呢!

春节习俗可真有趣,我爱我们的节日!

春节习俗 篇10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响亮的炮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每年春节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家家户户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对联,小孩子穿上新衣服,大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最开心的事就是放烟花。

吃过团年饭,我和弟弟便搬出许多宝贝烟花,出门找乐子。我拿出一支礼花,小心翼翼地点燃了,礼花“扑哧、扑哧”地响,我们伸头缩颈地望着。忽然,这枚大大的礼花冲上了天空,如晶亮的清泉,洒向人间,如彩色的珍珠贯穿天地,如盛开的秋菊缀满夜空。

这时,弟弟拿出一个小灯塔放了起来,片刻,小灯塔放射出五颜六色的火花,红的、黄的、绿的……—圈—圈,接连不断地往外冒。临完了,小灯塔里又滚出好几种颜色的烟火,把小灯塔打扮得更漂亮。弟弟拍着小手,高兴地叫着笑着……

我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我点燃了一个“二踢脚”,跟着便跑出五六米外观看。只听“咚”的一声,“二踢脚”便升上了天,又是“咚”的一声巨响,一片耀眼的火花在空中绽放,绚烂至极。弟弟可没闲着,他又点燃了一支“钻天猴”,“钻天猴”拖着长长的尾巴,呼啸着窜入夜空。我也不甘落后,点燃了“闪光雷”随之响起,“噼里啪啦”了好一阵子,这才落到地上。

再瞧左邻右舍的伙伴们,也赶到各自的场院里放起了烟花,响亮的、清脆的声音,接二连三地响起。夜空中闪闪的火花,惹来一阵阵尖叫和一阵阵欢笑,我和弟弟连手心都拍疼了。

还没到午夜,鞭炮声便赶来凑热闹。所有的声音搅和在一起,汇成了一支支欢快的迎春交响曲,回荡在夜空中……

春节习俗 篇11

相传,从前有一头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便躲往深山,以逃避“年”兽的伤害。

那年除夕,人们准备上山躲避“年”兽。这时,从村外来了一个乞讨老人。乡亲们谁都顾不上这位乞讨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借宿一夜,定把‘年’赶走。”夜半时分,“年”兽闯进村,发现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还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鞭炮声,只能够狼狈逃蹿。第二天,人们回来之后,村里依然安然无恙。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每家每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种风俗越传越广,最后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知道了过年的来历,就让我们再去了解一下厦门人是怎样过年的吧!在厦门,一跨入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裹粽、掸尘、杀鸡宰鹅、晒鱼干、酱猪肉,准备新年的衣裳,购买赠送亲友的礼品。

腊月二十三晚上,每家每户都要送灶神上天。送灶神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绍兴人叫祝福菩萨,来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人们都说,天上的菩萨,不进不净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大年夜,首先要给祖宗分岁,就是祭祖。祭祖之后,一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所备饭菜是最为丰盛的一餐。年夜饭后,就是“辞岁”,小孩向长辈行礼,长辈将事先用红纸所包的钱币分发给晚辈,俗称“压岁钱”。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些人会燃放爆竹,俗称放关门炮仗。有些人则嬉戏娱乐,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称守岁、坐长命夜,据说坐长生夜可以保佑长生不老。

过年的习俗,厦门和外地大同小异。在新年旧岁交替的一个月里,人们就是这么忙碌着的。

春节习俗 篇12

原来,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朝和清朝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而子时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节吃饺子有很多神奇的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说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三说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捏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人的耳朵很容易被冻掉。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其实,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深受老百姓喜爱,民间就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春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另一方面,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的新年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方春节吃饺子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吃鱼团、肉丸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还有些地方吃法很独特。如:在我国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面条与饺子一起煮着吃,取名“金钱穿元宝”。你说有趣不有趣?

看来,爱吃饺子真不错!查着查着,我又想吃饺子啦。

春节习俗 篇13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怎样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到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子窗帘。到处充满着欢欢笑笑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它以工整、简洁、精美的文字表达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这就是美好的春节习俗,我期待着20xx年春节的到来。

春节习俗 篇14

春节,象征着新一年的来临;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源泉。

有些人这样问,“春节都要做些什么呢?”我想,他们可以从这篇习作中找到答案。先说一下大年三十吧!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孩子们在外边玩耍,到了晚上,吃饺子,放鞭炮。当然,最有特色的要数守岁了,守岁守岁,顾名思义,就是夜晚不睡觉,守到天明,怎么样,有趣吧?

更让孩子们惊喜的要数大年初一了。在大年初一早上,孩子们都要互相串门给爷爷,奶奶们拜年,都要互道新年好,孩子们还能收到压岁钱呢!

到了中午,家人们一起吃丰盛的午餐,爸爸做的饭菜好好吃,我好喜欢爸爸烧的饭菜。下午,我和姐姐爷爷一起相约去打乒乓球,虽然年前在乒乓球班训练了一段时间,但我有时也会输给他们。哼,好不甘心呀!之后的几次,我想到教练教我的一些技巧,慢慢使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了“常胜将军”。

在大年初二,家长带着孩子们走亲访友,孩子们也会收到来自长辈们的红包呢!

咦,对了!还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没说呢!那就是在腊月29的时候,家家户户贴春联,时时刻刻保平安。贴春联既有中华汉字的精美,又能保平安,真是两全其美呀!

听了我的讲述,你是不是对春节了解了许多?嘻嘻,中国的春节有趣吗?

春节习俗 篇15

新春是我们国家传统的年俗。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挂红灯笼,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

每年新春可真热闹呀!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每家都灯火通明,鞭炮声彻夜不绝。我们全家回到奶奶家,奶奶高兴地眉开眼笑,爷爷拿出好多好吃的忙个不停。妈妈、爸爸在厨房炒菜,做饭忙得热火朝天。不过新春里令我心的事,那就是放鞭炮了。

晚上,爸爸说:“儿子,大家一起去放鞭炮!”放鞭炮!我一听见放鞭炮!高兴的一蹦三尺高。赶快梳理好自己。对爸爸说:“我们走。”我们拿出在市场上买了许多的炮,有三角雷、雷王、礼花炮、鞭炮、刺花、黑鞭炮、谢天元……等等。

我们买了很多炮。我的弟弟一看见摔炮,就高兴地不得了。还摔了一个狗啃泥呢。我拿出了几盒。便开始玩,弟弟也在玩。我们放了许多的小花炮,有的像花,有的像小树,还有的在空中爆炸了还散开了!突然 “轰”的一声,天都震了一下。原来是爸爸放了一个震天雷,声音可真大呀,吓死我了。啊!在新春中可真快乐呀!

春节习俗 篇1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伴随着新年的钟声,伴随着爆竹声,一年一度的春节又一次来到了人间。

大年初一早上,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了一条祝福的短信:“新年快乐!”因为这次过年不回外婆家,我就通过微信上的视频通话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聊天,也是快乐无比呢。以前我们都是一家一家地串门拜年,现在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传达自己的祝福,我觉得方便多了,但是又好像年味淡了不少。

人们对于春节的庆祝形式也有所改变。相比于以前的传统习俗,现在的新习俗也更加有趣。比如有看春晚,上面动听的歌曲,搞笑的小品,动人的舞蹈,让观众们觉得精彩极了。不过,现在人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也是现在人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新习俗,它给人们增添了许多乐趣。而且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美丽、好玩的景区,有像汽车,地铁那样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为基础,才会有这样的旅游习俗。

我觉得应该有不少人认为年味变淡了,但是正因为国家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稳定,文化上的繁荣,才会有这些新习俗,才会有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果我们连吃都吃不饱,穿都穿不暖,那我们还会花钱买电视机看春晚,去各地旅游吗?

春节象征着一家人和谐,团圆,即使人们的习俗变化再大,我相信这一宗旨也永远不会变。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习俗 篇17

看,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来了;听,淘气的孩子已经噼里啪啦放起鞭炮来了,因为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已经到来了。

说到除夕,自然也少不了一顿年夜饭。妈妈在厨房忙里忙外,不多时,丰盛的饭菜摆上了饭桌。有红烧大鲤鱼,表示年年有余;有香喷喷的烧全鸡,代表吉祥如意;有韭菜炒鸡蛋,寓意圆满长久;还有那肥肥的大猪蹄,妈妈说它是搂钱耙子,大人吃了多挣钱,小还吃了打高分。哇!那可太好了,大家吃得满嘴都是油。后来,有人提议,我们喝一杯,我把大家的杯子都给满上了,小孩喝饮料,大人喝啤酒,然后我们高举起酒杯,碰了一下子一饮而尽。大家吃着美味,喝着美酒,说着美好的话,真是开心极了。

不知不觉中,到了晚上八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着水果,嗑着瓜子,剥着花生,一边兴致勃勃地看着电视。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杂技等,可我最喜欢小品了,尤其是赵本山演的小品,更是妙趣横生。当新年种声敲响时,我在心里许下了好好学习,努力向上的愿望。

啊!欢乐的除夕之夜,真希望你永远停留!

春节习俗 篇18

春节是所有学生盼望的节日,但是与此同时老师会留一些作文作业,你是否还在为怎么写作文而苦恼,以下是考试吧为大家整理搜索的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可开心了!

春节习俗 篇19

在我的记忆中,过春节有很多习俗,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早、最浓重的节日。早在春节前好几天,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在买鞭炮、买烟花、包饺子、包汤圆、给小朋友们买新衣……

到了腊八节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都要喝腊八粥。过了腊八节就是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是小年。过小年的时候小朋友们最喜欢了,因为家家户户都开始把吃的糖果摆出来了,有的还开始放鞭炮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你听,除夕已经大笑着走来了,家家户户都在家里面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给守岁增添了一些快乐,门外已经贴上了对联,屋里还贴了几个大福字。除夕快到十二点了,屋外有好多人在放鞭炮。除此之外,家家户户的灯都要通宵开着,人们都在聊家常,看春晚准备守夜呢,除夕真的热闹极了!

除夕过了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年初一了。这一天才是最热闹的呢!我们村子里都会举行很隆重的活动,大人们都会比赛跑步、拔河、喝啤酒、打篮球,小孩子们会玩抽奖游戏,大街小巷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爷爷奶奶会在家里包饺子,还会把硬币包到饺子里,谁吃到了,谁今年的福气就会很好。吃过饺子后就开始拜年了,我开始给家里所有的人拜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给我发了大红包,我乐得合不拢嘴。大年初一真是太热闹了,我永远也忘不了大年初一这一天。

春节这些习俗带给我很多欢乐,我希望这些习俗可以永远的保留下去,每一年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春节。

春节习俗 篇20

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天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二十四这天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天人们往来拜访。 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天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春节习俗 篇21

世界各地的过年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在爆竹的阵阵声中,我们迎来了一个喜庆的节日—春节。

家乡在过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为热闹的。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于子正时(为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我们即要在家中万堂中设案,摆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这种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续到初四。除夕之夜。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在子正时“敬天公”的同时,燃放烟花 爆 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迎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贺正。清晨,无论是男女老少,个个都是要早早起床,穿上早已准备好新衣服,早餐合家都吃面线加鸡蛋,据说吃蛋去壳,意思是在除霉气,迎吉祥,而面线则象征着福寿绵长之意。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门走访邻居亲友,亲友则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就是俗称“贺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门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饯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让上门小客人“甜一下”意思。以示让小客人有个甜甜蜜蜜好开端。

到了初九了,春节的热闹差不多就过了,小孩子们去照常上学了,大人们也去照常做事了。

春节习俗 篇22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春节习俗 篇23

春节是我们太仓地区一个传统的节日。

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欢欢喜喜地庆祝一番。春节将至,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生活节节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放烟火,守岁到深夜。爆竹声声,从黄昏一直响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岁圆,还有菠菜和黄萝卜丝,百岁圆寓意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约,生活把把细细,吃黄萝卜丝表示祝人们财源滚滚,收入越来越多。

奶奶告诉我,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初一扫地要扫走财运的,到初三才扫地,而且要把扫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头,这叫发田财。初五早上接财神,要放爆竹把财神迎进家门。到了正月十五圆宵节,家家吃圆宵,吃馄饨。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田头旺田财,预祝来年粮食大丰收。

啊,春节的习俗真多,让我搞也搞不清。

春节习俗 篇24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说话,而我就和大妈妈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妈妈。”……

离开了大伯伯大妈妈家,我又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献上一份爱心。

春节习俗 篇25

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办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商品,大人们的脸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放花炮,拿红包、看春节晚会、吃饺子、那高兴劲真是胜过以往的每一次。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的玩几天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之夜,听见外面振耳入聋的鞭炮声,看见窗外夜空色彩斑斓的焰火,我再也耐不住性子了,拉起爸爸就往外跑,也想去凑个热闹。“嗬,太美了!”万家灯火通明,无数盏形状不同的街灯和路灯全亮了,大放异彩,与五颜六色闪烁着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一个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举目望去,一片纱灯点点透着火红。楼下空地上满脸喜气的大人和孩子在放烟花,鞭炮,“嘭,彭”一串串烟花拔地腾空而起,缤纷的烟花如花绽放,又宛如流星,“孔雀开屏”,“百鸟朝凤”,“千年富贵”十几种眼花在夜空中争奇斗研,把整个天空映得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吃饺子了”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团团圆圆,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午夜的钟声响了,鼠年在一片欢乐的祝福声中走来了。这钟声就像金鸡在长鸣报晓“春天来了”,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物祥和,生活富裕,小康连年。

春节习俗 篇26

说到永康的春节习俗,那可真是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掸尘: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掸扫去室内、家具及厨房各角落的灰土尘埃,以免留下魔鬼的爪印,于来年不利。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谢年:在除夕,永康城乡各地鞭炮阵阵,家家户户按照传统习俗摆出了方桌,点上了红红的蜡烛谢年,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祭祖:在我们这里,正月初一,不是先拜年,而是先去祭祖。每拜完一个祖坟,就在坟前放鞭炮,为了让祖宗保佑我们。

拜年:祭完祖,就是拜年了。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春节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每什么太大的差别吧。

春节习俗 篇27

在我的家乡,春节热闹非凡。按照家乡的风俗,春节舞龙,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大人们舞黄龙、青龙,小孩舞草龙。今年,我们几个小孩就来个“孙悟空带领小猴舞草龙”。

正月初二上午,我们几个小伙伴分工,有的用稻草做龙身,有的用彩色纸糊龙头、龙须,有的用旧日历贴龙珠,最后还安上矿灯,一条精致的草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初二晚上,夜幕降临,小明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握住龙头神气地说:“俺齐天大圣带领猴子来舞龙了。”我们几个扮演猴子的小伙伴披着黄衣服跟在孙悟空的后面舞草龙,在大街上游动着。刚走到军属张大妈的家门口,张大伯马上点燃鞭炮,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孙悟空舞着草龙龙腾虎跃,小猴东东举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引逗龙头,孙悟空舞的龙身不停地扭动、翻腾,像海上的波浪翻滚着。看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围得水泄不通。“齐天大圣的草龙舞得真妙!”喝彩声响彻夜空。

孙悟空唱起了“军属张大妈,送儿参军保国家,立功受奖戴红花,光荣军属人人夸”的顺口溜。张大妈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忽然,青年们舞来了一条青龙,草龙和青龙在一块空坪上比舞,一个像腾云驾雾,一个似兴风作浪,各显神通。一位老大爷跷起大拇指夸奖说:“孙悟空的草龙与青龙比舞,真不赖。”孙悟空眨眨火眼金睛,高兴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夸奖。

春节习俗 篇28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就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窗花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春节习俗 篇29

南北各地都有自己过新年的方式,那么接下来,就看看我家乡是怎么过年的。

过年前总是要置办些东西的吧,这不,我爸爸就已经买回来了,一大块猪后臀,我一直在问爸爸为什么要买猪后臀,爸爸对我说,猪身上的肉的地方就是猪后臀了。看,爸爸开始割肉了,今天又有口福了,想起那刚煮出的热腾腾香喷喷的大块猪肉,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嘿嘿,作为一个小吃货的我,是绝对不能不吃的。

今天煮过肉,那明天就要炸老家最出名的食物――面坨了,面坨呈圆形,金黄色,刚出锅的合格面坨应该是这样的:最上面鼓出空空的一块,圆乎乎的,活像一个金色小胖子,这才算合格。

炸过面坨过后,就该炸焦花了,把发过的面擀成薄薄的饼,然后切成长方形的样子,放上白芝麻,等油锅里的油热了以后把做好的焦花放进去,炸成金黄的颜色,这就出锅了。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请我最喜爱的美食――牛肉丸登场了。刚刚炸出来的牛肉丸,外焦里嫩,着实让人喜爱,再看它的造型,圆滚滚的,真是可爱呀。

我家的春节就是这样过的,你家的呢?

春节习俗 篇30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下面让我来讲一下我们家乡的习俗吧!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挂灯笼,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春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想起饺子那美味的味道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们一家出去买面粉,买完面粉后就开始包饺子了。首先把面粉倒入盆子里,再倒入水,接着再揉搓成面团,再用保鲜膜盖上醒一会儿。在群面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剁肉末,剁菜末,再把剁好的肉放入碗里,放入香油,生抽,老抽,盐,十三香,搅拌均匀。

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包饺子了妈妈和婶婶擀饺子皮,其他人包饺子。首先,拿一块饺子皮放在手心,接着夹起一块不大不小的肉末,用手指沾一点水抹在饺子皮的边上最后把饺子皮合起来,两边一捏就包好一个饺子了。这个像金元 宝一样的饺子,有很多寓意呢!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有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寓意,也有平安团圆,早日归来的寓意。

这就是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你们那里有什么特别的春节习俗呢?跟我一起分享吧!

春节习俗 篇31

春节快到了,大家以高兴的心情筹备新年的一切。

除夕的早上,我们家各干各的,搞扫除贴好春联,便拜神保佑来年顺景。妈妈摆好拜神的贡品,准备拜神。晚上,在远方读书的姐姐回家了,妈妈早已做好丰盛的晚饭,一家有说有笑地吃团年饭。吃完饭,妈妈忘不了包利是。

新年初一,我和姐姐穿好新衣服,向爸爸和妈妈恭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然后,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给我们利是,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我们太早起来,吃过早餐。客人来拜年了,妈妈总是倒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我摆上糖果、水果、瓜子、年糕……来款待客人。这时,大人们问好后,总是谈及他们的工作及家庭情况。我们这些孩子就是爱闹、爱玩。我和叔叔的女儿丽丽提着红灯笼到大街小巷玩个痛快,真有说不尽的高兴!

不久元宵节又到了,杏坛文化广场可真热闹,前来观看,舞龙、舞狮在空中威风地舞着,真是栩栩如生。怪不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花车到处巡回游,给杏坛增添了不少生气。

春节总令人盼望,因为我喜欢那种日子呢!

春节习俗 篇32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吃年夜饭,可我家有一个一成不变的“习俗”——朋友聚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习俗”吧。

一般,春节前天,我们家就会大扫除,准备迎接客人。当天,就会有我爸的同事和他们的一家三口前来“赴会”。大人们一起聊天、看电视,孩子们在一边玩玩具、下棋。从早到晚,家里都是热热闹闹的。

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今年的春节。那天,有五户人家来到我们家里,这时已是11点多,我们该吃饭了。我走到餐桌旁一看,哇!这么多好吃的,有黄瓜、鸡爪子、糖醋排骨、青菜、胡萝卜、红烧鱼……馋的我口水直流,立刻抓起一只鸡爪子吃了起来。今天的午餐真丰盛!

下午两点,大人们围在桌边打起了牌,孩子们就在茶几上下军棋。第一盘,我和曹宇轩下。对方是个新手,盲目进攻,上来就被我用“***”炸掉了“司令”,两个“***”全部用再炸“排长”和“连长”上,不一会儿就输了。我赢了,有些骄傲。下一个对手是没事做看棋的张亚军叔叔。结果对方攻势汹汹,防守也固若金汤,我“艰苦奋战”了好久,还是输了。真是骄兵必败啊!

我们一直玩到晚上11点才送走客人,这次春节真好,既让我大饱口福又得到启示,真开心!

现在,你了解我家的春节“习俗”了吗?

春节习俗 篇33

我的家乡在重庆。在我们这里有很多过年习俗比如:贴对联、贴“福”字、贴“财神”、放鞭炮、包汤圆、杀年猪还有熏猪肉、灌香肠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汤圆。大年三十这天,我们一家人围在大圆桌边一起包汤圆。外婆把包汤圆的材料拿了出来。就开始包很快就包好了。包好了就开始煮,我很想吃我亲手包的汤圆,于是我焦急不安的等待着。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啊汤圆终于出锅了!外婆给我们一人盛了一碗。在吃之前外婆对我们说在这锅汤圆里只有一个汤圆包着一元钱,谁吃到它在这一年里就会顺顺利利。我和我的表哥一听就埋头猛吃汤圆,我满嘴都是芝麻陷和糯米皮。呀!真好吃。我真想细细的品味汤圆的味道,可是为了在一年中顺顺利利,就不能让我的嘴消停一下。我瞟了一眼大人们,他们有说有笑地吃着汤圆。我心里很困惑:外婆是不是把有硬币的汤圆放到他们碗里了?于是我吃的更快了。我迅速地吃着,吃到最后一个时我突然被一个东西硌着了。我一下子从嘴里取出那东西时不由得大声叫起来:“呀!钱,我吃到它了!”我高兴得一蹦蹦了三尺高……

今年的事,和我家乡有趣的习俗我永远不会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