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导游词 > 2020年江苏景点导游词大全正文

《2020年江苏景点导游词大全》

时间:

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20年江苏景点导游词大全,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好友哦。

江苏景点导游词大全1

[入口(略微了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各位前来尚湖风景区莅临指导。虞山尚湖风景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太湖风景名胜区,成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区。经过近30年的努力,把一个围湖造田,却土地贫瘠,日渐抛荒的农场,建设成现在已是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4A级风景区,并正在积极创建5A级景区。

书写“尚湖风景区”这块匾的言公达先生是常熟人,言子后裔。现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第五届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南京航空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造的游客中心。这里,将为游客提供咨询、售票、包裹寄存、导游讲解、投诉意见反馈等服务。

整个尚湖风景区有太公岛、杨柳屿、拂水山庄、荷香洲公园、山水文化园、尚湖水街六大版块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就有1000公顷(10平方公里或15000亩)。

[太公岛] 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公岛,太公岛是因姜太公而得名。姜太公与尚湖的关系接下来就要讲到。首先讲一下我们脚下的长寿桥。 长寿桥(好好背)这座桥全长48米,两侧的桥柱间刻有一个古体“寿”字。据史书记载姜太公活了139岁,所以这座桥上刻有139个寿字。您找到139个寿字了吗?没有,请看脚下,这儿有幅百寿图呢。“百寿图”从宋代以来就已作为稀世之宝。上面的字体不仅有篆、隶、楷、行、草、甲骨文,还有我国古代曾经出现使用过的鳍隶、燕书、西夏台书、易篆、古隶、古斗金文;还有字如其形的蝌蚪文、星斗文、火文、树文、龙文、凤文、聚宝文以及一些著名书法家的字体等等。好多字我们现在都已不识。但“百寿图”依然是人们争相观赏并作为健康长寿的象征。今天各位由此桥而过,“百寿图”一定会给你带来福寿安康!除了百寿图桥上还有9幅石雕画,图案除了松、鹤、象、鹿、喜鹊、蝙蝠、梅竹、荷花、寿桃等象征延年益寿、福气安康图画外,还有更多的是牡丹和蝴蝶。“牡丹”常熟话(maodan)。取牡丹之“牡”,蝴蝶之“蝶”,“牡蝶”之谐音岂不就是“耄耋。

之年”意指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吗?这里的牡丹和蝴蝶也是象征长寿的意思。 姜太公雕像(背)前方是用花岗岩制作的姜太公雕像,雕像高4米。太公手执钓竿,正襟危坐,眼望远方,寓喻“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表现出姜太公刚正不阿、忧国忧民的情操。姜太公的传说很多,人们往往认为他只是个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其实不然,三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确有此人。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他还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范。为此我们专门建了个馆介绍姜太公的事迹。接下来请参观“太公文化展示馆”。

太公文化展示馆(了解,)

展馆分为“史略篇”、“尚湖篇”、“流泽篇”三大部分。有着“千古一相,百家宗师”之称的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因辅佐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齐国君主,成为齐国的始祖。常熟尚湖,原名西湖或山前湖,因姜尚避商纣王暴政,曾隐居虞山垂钓于此而湖得“尚”名。史略篇姜尚因生活穷困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却少年有大志,勤奋博学多能。姜太公军事思想的代表作有《六韬》。《六韬》以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问的形式写作,其书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共六十篇姜太公作为中国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其文韬武略、经国治军的策略、实践,都为后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华夏民族所称颂、效法。他不满纣王的荒淫无度,避居东海之滨,后又来到西周领地渭水之滨的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静观世态,待机出山。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有香味的饵食,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钓竿,一边自言自语:“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传到了姬昌(周文王)那里。姬昌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小虾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鱼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赶忙斋戒沐浴,带着厚礼,前往磻溪。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姜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太公在经国治军的行政管理上实施“六守三宝”和“九府圜法”。六守:仁、义、忠、信、勇、谋;三宝:大农、大工、大商。农——其乡则谷足;工——其乡则器足,商——其乡则货足。姜太公的“九府圜法”,九府: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掌财币之官。圜:均衡而流通。”就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钱币与布帛不断流通,聚散适宜,无积滞,无匮乏。国以之富,民以之足。姜太公的这些策略为周朝建立了严密的经济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成功地辅佐了周代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促使了周朝的强盛,也为后来齐国的强 大及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尚湖篇 这一篇介绍了当年姜尚为躲避纣王隐居尚湖垂钓的史实,不是常熟人想把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改到了尚湖。刚才讲了姜太公在陕西渭水钓鱼钓到了周文王。众所周知“太公八十遇文王”那末姜太公八十岁之前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据《孟子·离娄》记载:“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唐《吴地记》载:“虞山东二里有石室,太公吕望避纣之处”。宋《吴郡志》载:“石室在常熟海隅山。石室凡十所,相传太公避纣居之”。宋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记载“太公避纣,隐虞山作石屋居之”。我们从《孟子》、《史记》、《吴地记》、《中吴记闻》、《吴郡志》等这些史书和地方志上的这些记载可看到找到:姜太公为避纣王隐居东海之滨;太公是东海边的人;姜太公避纣就住在虞山的石洞里等等记载。常熟虞山古代称“海隅山”,即海边之山的意思。因后来仲雍墓葬在海隅山,才改名称“虞山”。常熟地理位置古代属东海之滨这在地图上一看就清楚。既然姜太公吕尚居住在虞山,那他到虞山脚下的尚湖里去钓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个喜爱钓鱼的人到哪里都喜欢钓鱼,钓鱼是为了卖钱解决生活穷困,还是自己 4吃,或者是手持钓鱼杆实质正在思考深谋大略,这些我们就不必去深究了。我们说姜太公在常熟尚湖钓鱼,并不排除他在陕西渭水钓鱼遇到周文王这段历史。史书记载全国有多个姜太公垂钓过的地方,唯常熟尚湖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湖泊。这也足可证明姜太公与尚湖渊源之深。流泽篇讲的是姜太公的伟绩名流千古,润泽百世。太公曾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可见太公深知“民为邦本,民固国兴”的道理。他的“爱民”思想在先秦军事、政治和诸侯君王中,极其突出的。并且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代王朝。

右边看到的是很多帝王对姜太公的追封,前面墙上看到的是由太公姜姓衍生出来的许多姓氏,一些稀少的姓,由此而找到来源。这边看到的是太公留下的一些民间习俗和传说: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符、倒贴的“福”字、八卦风轮、不倒翁等等。“不倒翁”相传周成王做寿,各地诸侯敬献奇珍异宝。当时,身为齐国国君的姜太公想起东山岛海边上尖下圆的巨石,风吹而动却从来不到。于是,就按此原理做了一个不倒翁,寓意江山永不倒,献于成王。成王大喜,传旨文武大臣都要在桌上放不倒翁。后来,不倒翁的寓意由国运不倒延伸为官运、财运不倒,家运、时运不倒,文运、红运不倒等等,并成为玩具。姜氏延伸出来的姓氏,此处无,墙上有放在屋脊上的“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块装饰的诞生据说是太公的儿子丁公有关。姜太公怕过世后人们忘记了老祖宗,和发展蚕丝事业,便命儿子在於陵邑建立天后宫(天后即黄帝之妻嫘祖,她发明了养蚕),三皇殿(天皇太昊伏羲氏,地皇炎帝神农氏,人皇黄帝轩辕氏),把自己册封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按方位塑在三皇殿周围,让他们在三皇的旨意下,各行其职,各尽职守,受享人间香火。通过神,教化人们,有所作为,忠君爱民,贤庶淫恶之人各得其果。

宫殿建成以后,太公已过世,长子丁公即位,亲自验收宫殿时,想起父亲,为国为民戎马一生,晚年封齐,仍为社稷操劳。在世时,被周天子称为“师尚父”,可死后没有封号。尚父封了天下诸神,商和周的死难文臣武将,也被他封了神,都塑像在这里,后人供奉。儿子想我也应把他塑在这里,让后代子孙祭拜,可是塑在哪里呢?冥思苦想了好多天。儿子认为他父亲不能与众神为伍,平起平坐,他又是炎黄子孙,应该守护着三皇五帝,于是就把姜太公塑在三皇殿的屋脊上,永远守护着祖宗,注视查看着诸神是否护国佑民,并掌风调雨顺之权,职福善祸淫之柄。后来各地盖庙时,在殿顶上,塑上太公爷爷。继而传到民间屋脊上也用此镇邪。因为姜太公是众神之首,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古船模型馆。 祈福台前方这座登高望远的祈福台共分为楼上楼下两层。底层一侧是窗户,另外一层则是木式的展开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神仙分布图,在其中,大家能找到一位非常熟悉的人物就是姜太公,被尊称为“东华帝君”。登上祈福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尚湖美景,汉白玉的如意等吉祥物更象征着百无禁忌,福禄长寿的意思,祝愿各位朋友福寿双全。在祈福台外墙侧面有一副巨大的青石雕,名为《尚湖迎钓图》,把当年太公垂钓的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

八卦戏水池

太极八卦是道教的象征物,有驱凶、辟邪的神奇作用。而宋、元以来,姜太公已经成为了中国神坛上的全智全能、居众神之上的神主。在广大民众心目中,成为了驱邪逐鬼的神明,除暴安良的保佑神灵。所以眼前这个八卦戏水池又把太公的神灵形象表露的完美无余。整个八卦图一改守旧八卦的造型,用一青一黄两条阴阳鱼取而代之,周边还放置了8条小鲤鱼和尚湖门口那幅《九鲤祥荷图》遥相呼应,不仅道出了年年有余的寓意,也向来宾透露着尚湖的水产,这里是鱼虾蟹蚌的天堂。台阶上还镌刻了十二生肖,具有民间风俗的趣味性。夏天这里是孩子们戏水的好去处,冬天却是轮滑活动的小型场所,真是美景娱乐好地方啊! 子牙亭子牙是姜太公的字,亭用子牙命名寓当年太公来到尚湖之意。这幅镂空的木雕制品大家看看是什么字——“福”,完全用竹竿制成。“竹福”——祝福之意。 姜尚与麋鹿看过了祝福,前方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石像“姜尚与麋鹿”。麋鹿是姜太公的坐骑,因其似鹿非鹿,颈似驼非驼,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而得名,故称四不像。这幅像是六韬思想的展示,您看太公手指青天,颇有隐居江湖的味道。[古船模型馆]江南水乡河网交叉,我们的祖先用舟船代步,用舟船运输。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上交通工具木质舟船已大部分被铁制船舶所替代,一些古代的船型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简单介绍经历、成就)用他高超精湛的手艺制作了50多艘巧夺天工、形态各异的古船模型和仿真古船,使那些已是历史记忆的形象得以重现。

这位老先生名叫韦文喜,今年(20_)75岁,常熟人,祖辈是航海世家。从小受家庭濡染,对古船情有独钟。他12岁跟二叔学习造船知识,16岁随船出海,既了解和掌握了木帆船航海的基本知识,又见识了各式各样的船只。常暗自揣摩船只造型、结构等,记于脑海,积累颇丰,为他日后研究古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退休后,他全身心地投入,研制出50余艘古船模型和仿古真船,业内人士称之为古代船舶的“活化石”。他的作品分别被国家航海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南通博物苑、淮北博物馆、南京宝船厂遗址管理区等单位珍藏。其中一艘郑和下西洋大宝船和另一艘仿真古代沙船还远渡重洋,被波兰和美国收藏。韦文喜现在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工艺美术师。这里展出的是各种精致的古代木船模型14艘。按历代年代有原始时代独木舟,有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民用和战船。按其航行区域分为海船、江船、湖船、内河船等。海船主要有广东、海南一带使用的广船,福建沿海的福船,江苏、山东两省的平底大沙船三大类。这是郑和下西洋大宝船的模型。宝船模型与真船按照1∶40的比例制作。整船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全部用手工制作。这船一共用了11名造船工匠历时半年多而制成。20_年5月,韦文喜设计、制作的郑和下西洋大宝船等四艘船模在“中国国际船业第一届博览会”上被中外船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授予一等奖。把这些船做成精细模型,让人们看到中国古船的风貌,让各界人士和青少年一代了解我国船舶发展史,使大家在愉悦的观赏中了解我国古代船舶文化和伟大的航海史。今天,这些精美的船只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为了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地在杨柳屿建立古船模型馆。

[月堤]

我们现在所走的(看到的)这条长堤有一个非常美妙的名字叫月堤。因堤岸弓形弯曲状似一轮新月而得名“月堤”。月堤这一头是杨柳屿、太公岛,另一头通往拂水山庄。《拂水山庄》原址在尚湖北面的虞山脚下,是一座明清时代的私家园林。最初是明代瞿纯仁读书处,称“拂水山房”。礼部右侍郎钱谦益从北京回常熟后,购下“山房”,修葺营建并改称“拂水山庄”作为别墅。就在这山庄里发生了60岁的才子与24岁的佳人相互仰慕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这一段白发红颜的传奇爱情,在文坛上和民间一直作为佳话而被传诵。

这位60岁的才子就是钱谦益。钱谦益(1582~1664)又叫钱受之、钱牧斋,晚年自称东涧老人。他从小聪慧过人,17岁为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殿试屈居第三得探花。他早年即以文学名冠东南,被誉为“东南文宗”。明末清初的虞山诗派即以钱谦益为宗师。他著作丰富,有《初学集》、《有学集》等等。他也是史学家,有“虞山(钱谦益)尚在,国史犹未死”之说;他还是收藏家,构筑“绛云楼”,收藏宋元孤本书之多可与皇家内府藏书相比,有“所积充仞,几埒内府”的说法。这样的人称其才子不为过吧!24岁的佳人就是柳如是。

柳如是(1618~1664年)浙江嘉兴人。本姓杨,名爱。后改姓名柳隐。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又称“河东君”、“蘼芜君”。柳如是因家贫从小就被卖到吴江为婢女,妙龄时不幸被逐入妓院。她博览群书,才艺出众,琴棋歌舞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其才学为“秦淮八艳”之首。

各位,这对老夫少妻的爱情故事确实很感人,请听我慢慢道来。

[拂水山庄]

前面就是拂水山庄,一座明清风格的园林别墅。占地60多亩,建筑面积3048平方米。整个山庄,临水而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廊逶迤,庭院深深。恢复了朝阳榭、耦耕堂、花信楼、山楼、明发堂、梅圃溪堂、秋水阁等建筑,使拂水山庄八景得以重现。门口这块匾额上“拂水山庄”四字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所写。门口这付对联“远近青山画里看,浅深绿水琴中听”是柳如是作的。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山庄的美景,琴瑟相谐的夫妻生活,也体现了柳如是诗文功力造诣之深。大家看到门口的这两个大圆石没有啊,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门当了。“门当”是古民居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有避邪镇宅的意义。既有门当就有户对。“户对”应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典型的有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故名“户对”,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并成了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我们再来看下这个门槛,古时候门槛越高代表主人家的地位就越高。“你们家门槛太高”即隐喻高攀不上。这个门槛是比较高的,由此看出,钱家是当时常熟城的名门望族。站在门外我们看到里面有座黄石假山挡住了视线,使我们不能对园内景色一览无遗,这是古典园林构景手法之一叫障景。目的是要把园中的重要景观处理得隐而不露,曲折多变、多姿多态。山石上刻钱谦益作诗文:“东风吹水碧于苔,柳靥梅魂取次回。为有香车今日到,尽教玉笛一时催。万条绰约和腰瘦,数朵芳华约鬓来。最是春人爱春节,咏花攀树故徘徊。”从刻在山石上的钱谦益作诗落款:“新正二日偕河东君过拂水山庄,梅花半开,春条乍放,喜而有作。”可看出诗作于钱柳二人将要结婚还未成婚那年的大年初二。当时钱谦益父母坟墓在拂水山庄。按传统,钱谦益理应在大年初一带家眷来祭拜,而据记载这一年钱偏偏在大年夜前数次只身赴山庄以探梅花开放信息,并把过年祭祖的事也办了。年初二他迫不及待地以赏梅花为名将柳如是带往山庄,明眼人都心知肚明,柳如是更心领神会。所以说这是一首钱柳两人在山庄的定情诗。事实也如此,就在这年夏天,钱谦益以娶正室的礼仪将柳如是娶进家门。

请大家往里走,我们边走一边欣赏两侧的风景。清澈的湖水环绕四周,亭楼馆榭,长廊小桥,轻风拂面,是不是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呢。山庄里面每个建筑都有它的独特风格和名称。 朝阳榭,因为这个亭榭在山庄的东面,清晨朝阳最先惠顾于它,所以叫“朝阳”。走在曲折的小径上,迎面而来的就是山庄八景之一“秋原藕耕”的耦耕堂,耦耕堂是借用《论语微子篇》中长沮、桀溺两位躲避社会,隐逸从耕的隐士典故所题。这“耦”与“偶”字意相通,“耦耕”两人在一起耕作的意思。此堂是山庄主要建筑,是钱谦益和文人墨客煮酒论史、吟诗作赋的地方。在钱谦益众多友人中,有位好友程嘉燧,字孟阳,安徽休宁人,曾被多次邀请到山庄长住,每次前来,都要停留数月,两人一起读书一起耕作。门口这副对联“耦耕旧与高人约,带月相看并荷锄”——我和你早就约好,伴着月光,我们一起扛着锄头辛勤耕作。此联道出了钱谦益隐居生活的安逸恬淡并不孤独。迎面而来的这座花信楼就是钱柳吟诗作画的地方。

登楼观望:后山如屏,前湖如镜,月堤偃卧,景物更新。花信就是花按其自身规律如期而开。每到春天,时值百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楼上望出去,常见有男子手捧鲜花向倾慕的女子表白,钱谦益不胜感慨,取名花信楼。“月堤烟柳”、“酒楼花信”二景就诞生于此。“日毂行天沦左界,地机激水出东溟。” 日毂:太阳。沦:降落。左界:西边。地机:大地活动枢要。激水:海潮。东溟:东海。这副对是柳如是的手迹。中间是柳如是的画像。“生计料量余昔酒,功名磨折剩闲身。” 生计:谋生之道。料量:猜度、安排、处理。昔酒:久酿的酒。在“花信楼”柳如是曾有过一幅名叫《月堤烟柳图》的画作。这幅画已成我国现存最早的由女画家所创作的写生山水画,因此在中国画史上具有重要特殊意义。

《月堤烟柳图》是柳如是即兴的写生山水画。在纵25.1cm,横125cm的画卷上堤岸杨柳千条,轻拂水面,月堤曲桥通向掩映在桃树丛中的花信楼,以清新淡雅的设色,成功地再现了江南温润的水乡风貌。钱谦益在卷首的题诗中写道:“月堤人并大堤游,坠粉飘香不断头。最是桃花能烂漫,可怜杨柳正风流”。画幅上还有钱谦益跋:“寒食日偕河东君至山庄,于时细柳笼烟,小桃初放,月堤景物殊有意趣,河东君顾而乐之,遂索纸笔坐花信楼中图此寄兴。”此图作于癸未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是他们才新婚两年多时光。此画现珍在天津艺术博物馆。循着逶迤的走廊我们来到了主人居住的山楼。这座山楼又名燕楼,燕子的燕,这“燕”字又通“日安”晏,有舒适安逸的味道,这就是主人为什么把自己居住起名“燕楼”的道理。这里是钱谦益柳如是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所。登楼南眺,拂水山庄尽收眼底。转而向北,虞山锦峰的层峦叠嶂近在眼前,拂水岩的瀑布似九天银河奔注山庄。这里本有山庄八景的二景“锦峰晴晓”和“春流观瀑”,可惜现已远离拂水晴岩这两景看不到了。

山庄西北面的“明发堂”为面南三间加二边包厢的明式建筑。是钱谦益为父母守孝所建,后成为钱府家祠。明发堂目前里面陈列钱谦益所题山庄八景诗和钱谦益柳如是一生轨迹的主题展。我们进去参观一下。

明崇祯十三年冬,23岁的柳如是女扮男装拜访时年已59岁的“东南文宗”钱谦益。钱欣喜万分,邀请柳如是留下来,用十天时间,筑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给柳如是居用,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楼落成,邀好友饮酒赋诗,为柳如是接风。第二年新春,钱携柳到山庄赏梅祭祖,自尊自负的柳如是深感欣慰,二人定情山庄。这年六月,钱谦益与柳如是旅行结婚,以娶正室大礼于松江画舫彩船举行婚礼。由于二人年岁身份悬殊,遭受社会人士笑闹斥骂,但二人不为所动。婚后二人情深意切,泛舟山水间,秉烛花窗前,浏览史乘,校勘错误,唱酬诗文,恩爱非常。结婚第五年五月,清兵过长江,明王朝瓦解,柳如是劝夫君一同殉国未成,自己投水被救未死,钱谦益参与了南京献城投降。钱谦益到北京为官,未满半年就后悔而告病回家,秘密参与抗清被捕入狱,钱氏家族无人敢相救。正在病中又身怀六甲的柳如是四处奔波打点,请托斡旋,冒死相救,钱谦益逃过劫难。是年他俩的爱情结晶,女儿钱孙蕊诞生。钱柳二人回到常熟继续支持江南抗清活动。尤其是对门生瞿式耜、郑成功的抗清斗争,钱谦益更是倍加支持。清顺治七年,他们俩在城区的住宅“绛云楼”,也是钱的藏书楼失火,钱氏珍贵藏书都被烧毁。钱伤心欲绝,带柳氏妻女移居另一处乡间别墅“红豆山庄”。在红豆山庄住了十一年,钱谦益80岁了。这年山庄里那棵沉寂了20_年的红豆树忽然枝叶怒放,还长出一棵红豆。柳如是将象征爱情的红豆献给钱谦益,钱谦益激动万分,当场赋诗十首。可惜仅隔了两年多83岁的钱谦益过世了。钱谦益的文才是公认的,但降清成了他的终身污点。幸亏柳如是大节正义,促使钱谦益又投入抗清斗争,减少了后人对钱谦益的评击。

(遍走遍讲出拂水山庄)钱谦益死后钱氏家族的人就来逼债。原配夫人陈氏等由于失宠多年,早对柳如是恨之入骨,天天堵门叫骂不绝。其实钱氏家财早已是空架子。柳如是将千两银子散光了,众人还是喧集如故。柳如是安排好钱谦益的后事和惩办闹事一班人的计策后悬梁自尽。47岁的柳如是就这样玉殒香消,此时距钱谦益去世还不满两个月。进大门左转入曲廊到团桂天香榭,水面较宽,波光鳞鳞。秋水阁,是钱柳赋诗填词会友的又一场所。二层重沿高挑,望虞山逶迤,观湖水弥茫,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其毫末。天地无穷尽,个人则有限。主人名其秋水阁。登楼西望还可看到远处的香山(顾山),所以此处又有二景:“水阁云岚”和“香山晚翠”。过小桥,进入梅圃溪堂。“梅圃溪堂”自成山庄一景,此处本有老梅数十株,古干虬支,香雪浮动;小桥石涧,修竹长廊。梅圃溪堂曾留下了钱、柳初春相伴赏梅的身影。现在院中假山,雄伟大气,花木茂盛,郁郁葱葱。湖水入院,溪涧山石同真山相仿,自然天趣,又是另一番风光。拂水山庄的游览到此结束,下一站是荷香洲。 附钱柳小故事 《柳如是扁舟到常熟》明崇祯十三年冬,削籍归乡已经两年的朝廷原礼部侍郎钱谦益,一天午后正在“半野堂”书房中打吨,忽听得家人传报:“有客人来访!”拿过拜帖一看,上面写着:“晚生柳儒士叩拜钱学士。”“柳儒士?”他心里起了疑问,这名字似乎未曾听说过,是谁呢?待钱谦益踱进客厅,见一身穿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的青年,朝他深深一辑,恭恭敬敬地称道:“晚生见过钱老先生,冒昧造访还望见谅!”钱谦益打量着来客,举止周到有板有眼,儒雅潇洒身材却异常的娇小,似乎缺少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再瞧面貌,明眸生辉,鼻挺嘴秀,皮肤白嫩,清秀有余而刚健不足。看着看着,钱谦益猛觉得有几分面熟,可搜索枯肠,始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来客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泠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真没想到啊!柳姑娘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得罪!得罪!”钱谦益热情地请所谓的“柳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为柳姑娘驱寒消疲。原来两年前二人初次相见于杭州西湖游船上,钱谦益一时兴起,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以表示对柳隐的倾慕之情。柳姑娘背诵的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一番寒暄问候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于是,寂静的“半野堂”中荡漾起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笑声,他们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钱谦益将柳如是安排在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居住。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钱谦益的一片深情,让柳如是感动不已。她是一个历尽坎坷的女子,成名后虽然也有千人万人捧着,可无非都是逢场作戏,又有几人能付出真情呢?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桃红柳绿,两人情投意合,年纪相悬又算得了什么呢?面对柳如是的一片痴情,钱谦益无法再犹豫退缩,终于在这年(崇祯十四年)夏天,正式将柳如是娶进了家门。

他俩的婚礼办得别出心裁,租了一只宽大华丽的芙蓉舫,在舫中摆下丰盛的酒宴,请来好友,一同荡舟于松江波涛之中。舫上还备有乐队,在热闹悠扬的萧鼓声中,高冠博带的钱谦益与凤冠霞帔的柳如是拜了天地,在朋友们的喝彩声中,喝下了交杯酒。婚后,他们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扬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们相偎相依的身影。柳如是问丈夫爱她什么,钱谦益说道:“我爱你白的面、黑的发啊!”言外之意是无一处不爱她;接着,钱谦益反问娇妻,柳如是偏着头娇嗔地说:“我爱你白的发、黑的面啊!”说完,两人嘻笑成一团,俨然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情人。

钱谦益带着柳如是湖上泛舟,月下赏山,吟诗抚琴,下棋作画,日子过得象神仙一般。 《钱谦益藏书被焚》钱谦益藏书宋元旧刻古本居多。他不辞辛劳,不惜钱财,还建“绛云楼”专门藏书。分类编目,装满七十三大柜,贮放于绛云楼中。望着这满屋书籍,他感慨地说:“我晚而贫,书则可云富矣。”不幸的是哺养钱谦益和柳如是所生女儿的奶妈因剪灯烛芯不慎引起大火,其时他们全家住在绛云楼,这样全部藏书竟因此毁于一旦。钱谦益费尽周折,以一千二百金高价觅得的《两汉书》也被这场大火烧毁。。据说,钱谦益指挥灭火眼看无望时大叫:“天能烧我屋内书,不能烧我腹中书。”《钱谦益降清又抗清》婚后,时局动荡,清兵过江,明朝灭亡。柳如是与钱谦益约好投水自尽殉国。初夏的夜晚,两人乘舟飘进了西湖。朦胧的月光冷冷地照着他们,柳如是一脸悲切的表情,而钱谦益却露出几分不安。船上摆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给丈夫,自己举起一杯,缓缓说道:“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又得与君同死,死而无憾!”钱谦益受她的感染,也升出一股豪壮的气概,举杯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柳卿真是老夫的红颜知己啊!”两人幽幽地饮完一壶酒,柳如是率先站起身来,拉着钱谦益的手,平静地说:“我们去吧!”钱谦益从酒意中猛地惊醒过来,忙伸手到船外搅了搅水,抬头对柳如是说:“今夜水太凉,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水冷有何妨!”“老夫体弱,不堪寒凉。”柳如是知道他是难舍此生,此时她也满怀悲凉,无心劝他。只顾自尽,投入水中。钱谦益急呼人同将柳如是救起。钱谦益降清以后答应了清廷召他入京为官,柳如是气愤得说不出话来。但她坚决不随钱谦益同赴北京,继续从事秘密抗清活动。钱谦益到了北京自感做二臣的日子不好过,再加受柳如是的影响,未满数月就辞官回乡。顺治三年冬抗清义军将领黄毓祺曾冒雪访问钱柳,获柳如是助饷。五年黄毓祺海上起兵,钱谦益嘱柳如是亲赴海上犒师。钱谦益始终支持其学生瞿式耜、郑成功的抗清。后来黄毓祺起义失败,钱受到株连入狱40天。这段时间柳如是不顾身怀六甲,奔波打点,请托斡旋,终将钱谦益营救出狱。钱谦益出狱后,仍不得脱,暂时寄寓苏州拙政园,寓居拙政园时,柳如是生下了她和钱谦益唯一的一个女儿钱孙蕊。至顺治六年已丑春,钱方得解身,从苏州回到常熟。回常熟后,钱谦益就过起了藏书、检校、著述的日子。钱柳二人恩爱一如从前。《夫妻同年而死》他们从相识、相知、相爱是美好的,可是他们的晚年却是凄惨的,钱谦益和柳如是由于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家中资产几乎耗尽。钱谦益83岁时因贫病交加死于家中,当时柳如是47岁,钱谦益的丧事都是她一手操办的,但是钱谦益尸骨未寒,族人就开始逼债欲夺其房产。他们更欺负柳如是是个女流,就结伙聚众闹起事来。钱谦益原配夫人陈氏等由于失宠多年,早对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门叫骂不绝,千两银子散光了,众人还是喧集如故。柳如是清楚其实钱氏家产早已是个空架子,她安排好钱谦益的后事和惩办闹事一班人的计策后悬梁自尽。47岁的柳如是就这样玉殒香消,此时距钱谦益去世还不满两个月。逼债人被吓走,一代才女却选了与夫君同年而死结束了一生。好在他们的女儿其年已17岁,一年前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

20世纪60年代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为钱柳才情所感,在双目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下写下了数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张墓桥这一座建于明嘉靖间,清代多次重修的古桥。桥全长30多米,宽1.8米的三孔平石条桥。两个宝塔形的桥墩,用石条叠成,别有特色。桥面主要有6长条花岗岩组成,经测算每条花岗岩约重4.5吨。四百多年前造这样的桥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历史悠久,造型别致,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此与日军激战一昼夜后,撤离常熟。此桥现已列入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原址在张墓塘上而得名张墓桥。 蘼芜桥 这是新建的桥。因柳如是又号“蘼芜君”而得名。蘼芜这种植物,苗似川芎,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妇女采撷蘼芜的鲜叶,阴凉风干后,可以做香料,作为香囊的填充物。古人相信靡芜可使妇人多子。

[荷香洲]过了“流香桥”我们就进入了荷香洲。荷香洲是三面环水的半岛,面积有22.7公顷,相当于三十个足球场那么大,其中水面将近占一半。此处水面宽敞,水质优良,种荷历史已有20_年以上。每当夏季来临此处的水面成姹紫嫣红的荷花世界:红荷白荷迎风摇曳,荷叶莲蓬碧绿如翠。清香远溢,清香醉人。炎热的夏天由此而顿生阵阵清凉。

荷香洲种植树木二万多棵,各种花草难于计数。这里有牡丹园、玉兰园、海棠园、山茶园、月季园、桂花园、腊梅园、樱花园、棕榈林、柳林、枫林、慈孝竹林等等,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正是一年四季绿常在,春夏秋冬花不败。游荷香洲你能感受到一种散淡的美,赏荷香洲的花你会受到文化韵味的熏陶,这种美,这种熏陶,带领你走进一个恬淡、清新、宁静的世界。水上森林各位,您是否见过种在水里面的树呢?在这荷香洲的西北角有一片面积达300多亩的水上森林。那儿所有的树一半浸在水中,一半浮出水面,树干挺拔,枝叶秀丽,树形柔美,茂盛繁密的树木在水光的衬映下,树身树影难以辨别。使这水上森林更显得雄伟壮观。我们尚湖风景区20_年被评为首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后,水上森林风光的声誉与日俱增。有道是:“到了北京,不去北达岭,不可以说您游过北京。”那末“来到尚湖风景区,不去水上森林,将是莫大的遗憾。”前方就是水上森林。现在让我们走上木栈道,先从外侧看看水上森林独特的风貌。您瞧,树都根植在水里,而且它的根部非常的粗。这种树叫“池杉”,“池塘”的“池”,“衫”是杉木的“杉”。池杉,属落叶杉,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我国上世纪初引种到江苏一带。按植物的呼吸生理学说,缺氧无疑会致死的,但他们却在几亿年14里进化的舒舒服服,根本就不会为根系缺氧而衰亡。为什么?因为它的根系与水之间形成微电解的电化学反应,根系表面的水分转化为氧气并可被植物迅速吸收利用。池衫与水杉相比,它的耐水性和抗风性更强,因常生于池沼湿地而被称为“池杉”。池杉最高可达20—25米。主干端直,窄圆锥形,茎基膨大;雌雄同株。塔形的树冠,柔美的线叶,既具备雄伟挺拔的壮美,又不失端庄典雅的秀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水上森林不仅是人类的乐土,更是鸟儿的天堂。森林、湿地、沼泽和洁净的水域环境,使得尚湖生态获得良性的平衡与发展,鱼、虾、蟹、贝迅速繁衍生长。鸟类也越来越多,那些多年绝迹的鸟禽纷纷归来。目前湖中鸟禽已达89种,2万多羽。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禽有中华秋沙鸭、白鹳、黑鹳;二级保护的有天鹅、鸳鸯等等,更有成千上万的白鹭、灰鹭由候鸟成了地地道道的留鸟。所谓“留鸟”就是它们的常住户口已在尚湖水上森林,在此繁衍后代再也不飞走了。它们盘旋于湖洲上空,栖息于林间枝头,婉转低鸣,“哇哇”的叫声不绝于耳。您在湖边,往往能见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接下来让我们乘着竹筏近距离的与水上森林接触一下。去探寻这片水禽王国的“树在水中长,船在林中行,鸟在枝头叫,人在画中游”那份神秘的惬意吧!

极目四周你一定看到花绿丛中不时显露出飞檐翘角。这些古建筑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了。景区建成还不满三十年,怎么这建筑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了呢?常熟古城改造碰到不得不拆而又有保留价值的古建筑,先从不同角度、不同部位拍好几十幅照片,并将所有构筑木料一一编号,再拆迁。一些雕刻画板、缕空格窗更是非常小心的搬运过来,到这里按原样组装。这“流香馆”是距今四百余年的明代建筑,前面的“博雅堂”、“四景园”是清代建筑。这些建筑依然是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一座淡雅秀美的三孔石桥跃然进入您的视线。这座桥叫“湖桥”。说起这座桥就要想起元代的大画家黄公望。他就是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到的一幅元代画作《富春山居图》不幸断成两截,现在一半在台湾,另一半在大陆的画的作者。画怎么会断成两截又分离在两地得呢?黄公望,常熟人,长期隐居在虞山脚下,湖桥之畔。他的晚年力作《富春山居图》在我国画坛上的地位可与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兰亭序》相媲美。《富春山居图》画卷宽33厘米,长700厘米多,画面展现了秋初时节富春江两岸的景色,是画家历时七年心血才完成的巨作。这幅元代的山水画杰作历代文人都很珍视。先后被明代的沈周、董其昌收藏。清代转到宜兴人吴洪裕手中,他更是寝食与共。可当吴洪裕临终时,他竟要将此画投入火盆“殉以为葬”。家人都知道此画价值,舍不得火化。但不将画卷投入火盒,老爷子就是口眼不闭。万般无奈,只好将画卷投入火盆。刚入盆吴洪裕闭眼了。在旁的侄子吴静庵见情赶忙从火中抢出画卷。可惜《富春山居图》成了二段。前半段流入民间,后被著名画家吴湖帆先生觅得,后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珍藏。后半段清代乾隆年间收入皇家内府,后归故宫博物院,解放前被运往台湾,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岸百姓都期盼此画合起来展出,能一睹珍品之全貌。经温总理一提有望明年能实现。祖国统一,这幅国宝就永远镜能重圆了。

当您路过荷香洲北部时,你已到了观赏的最佳点之一。远处青山横卧,眼前湖水渺渺。“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我想此时,此景,此诗句,必会引起您无尽的暇想,来一张留影吧,您可把秀丽的山水风光带回家去。

这棵枝繁叶茂的古藤已有百年历史了。穿过长长的紫藤棚我们就来到了中华牡丹园。 登船游湖请各位朝前看,苍翠葱茏的十里虞山近在眼前。向东望,青山入城,古塔、楼宇耸立,那就是已有千年历史的常熟古城;您的坐船下面就是烟波浩渺的万亩尚湖。这十里青山、千年古城、万亩水面不正好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立体的山水画吗?这幅画卷在虞山十八景中称之为“湖甸烟雨”也叫“尚湖烟雨”。烟波浩淼的湖水,岁岁丰收的常熟田,星星点点的江南农舍;十里虞山奇峰石洞、沟壑幽深、流泉挂壁、古树苍劲;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梵宇琳宫,参差上下;红墙碧瓦,隐见蔽亏。如果再来一点江南的朦胧烟雨,岂不是一幅引人遐想连篇的美景吗!尚湖美美在尚湖水。一万二千亩的清澈湖水水质达国家地表二级水标准。1.5公里长的穿湖大堤偃卧湖面。长堤上姹紫嫣红,杨柳婆娑,登高俯视,宛如一条绿色的彩带正在柔动嬉水,故名“拂水提”。拂水堤把尚湖一分两半,丰富了湖面景观层次,也把形似虞山的尚湖变成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构成飞蝶扑山的美景!天然的风景,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尚湖已是:春天,国色天香、百花争艳;夏日,游湖赏荷、消暑纳凉;秋季,邀月观灯、垂钓品茗;隆冬,踏雪寻梅、欧鹭翔集。一年四季景不同,阴晴雨雪皆成画。

你可知道这么一片美丽的水域曾在地图上消失过!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一股围湖造田风的影响下,这尚湖的水被抽干了,成了当时常熟的“五七干校”和“知青农场”。围填之处,说是农田,其实种过几熟之后,因地质、地势和肥力诸多原因,多成了贫瘠的薄地,日渐抛荒。更严重的是湖被人为地消失,生态失去平衡,本来栖息于湖区的禽鸟都飞走了,苍翠葱茏的虞山也树木枯萎果实不结。上世纪八十年代终于盼来了退田还湖,千年美景得于重返。1987年5月汪道涵先生来游尚湖所书“天下常熟,世上湖山”,一语中的的道出了常熟的山水美景。确实尚湖之美不能没有湖边的虞山。各位可以看到虞山进入古城内的高峰上有个亭子,始建于宋代的辛峰亭。“辛峰夕照”也是虞山十八景之一。其景观是:傍晚登亭,极目远眺,常熟城乡在夕阳辉照之下分外清晰;东北方向的地平线上有一条白连横卧,那就是长江;转身西望,万亩尚湖波光粼粼,在晚霞映衬下的湖面上有一、二条乌蓬小船,迎着落日,摇曳向前,多美的一幅渔舟晚唱啊!如你雅兴倍增,不妨出城继续登山,来到虞山中部,那儿有一个“维摩山庄”,山庄内有座二层楼,名叫“望海楼”。

虞山十八景之一的“维摩旭日”就在此处。

你夜宿山庄,黎明即起,推出黑暗,迎来曙光,只见东方天际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江水映照下的朝霞是分外绚丽;听不到波涛之声,只闻空山鸟语古刹晨钟;看不见寂寞的大海,只见广袤而又充满生机的常熟大地在晨曦中越显越清晰。继续登山,就来到了虞山之巅剑门景区。那里景点丰富,故事连篇,各位还是明天随我一起登山亲临观赏更好。但那里有一个被宝剑劈开的大门在这船上可看得更清楚。注意,在山上有座二层楼阁的东面是一片危岩峭壁,就在这片峭壁上有一个大的豁口,这就是“剑门”。剑门的由来我上山再介绍。现在先请大家看一看虞山象不象一条卧在常熟大地上的神牛:腾山而筑的城墙是牛鞅(牛脖上的套具),进入城内的虞山是牛头,辛峰亭是一只牛角,古城内的方塔是栓住这头神牛的桩。就是这头神牛保佑着常熟田岁岁丰收。老人们说这头神牛还是无价之宝呢!因为在神牛的肚子里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银财宝。谁能走进这神牛的肚里,谁就能得到这些财宝。进牛肚的门就是这个剑门。打开剑门的钥匙是什么呢?这个金钥匙可不是阿里巴巴四十大盗里讲的“芝麻开门”。在江南水乡就有水乡的特色。老人们都说打开剑门的金钥匙是一根特殊的芦苇——长一丈二尺(四米长),中间不能有节的芦苇。这样的芦苇到哪儿去找?世世代代传下来都说这根芦苇就藏在尚湖的水底下,因为尚湖水面浩瀚所以找不到。围湖造田不是曾经把尚湖的水都抽干,湖底见天了吗?怎么还没发现这根特别有用的芦苇呢?我的回答是:今天的常熟人已经拿到了这颗金钥匙那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三十年,常熟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年收入都成百倍的增长。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常熟名列第一。今天的常熟,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你说常熟人拿到了这把金钥匙没有!常熟人将继续高举这枚金钥匙,为把家乡建设成繁荣、富庶、民主、文明的乐园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