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导游词 > 武当山导游词最新5篇正文

《武当山导游词最新5篇》

时间:

相信想要考取导游资格证的同学,武当山一定是一个你了解过的著名景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该页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武当山导游词最新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当山导游词 篇1

観光客の友達: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私は赤いスカーフのガイドの田坤林です。これから武当山を案内します。五岳は帰ってきて、山を見ません。黄山から帰ってきて、岳を見ません。黄山を見物したことはないですが、武当山の景色は黄山に匹敵すると思います。今日は私がみんなを案内します。

武当山の景色は秀麗で、危険な峰はぽつんと立っています。逍遥谷、太子坂、黄岩など十数の大観光スポットから構成されています。昔、蛇と亀が一緒に闘っていましたが、飛星が蛇と亀を一つにして、今の武当山になりました。飛行機から上がってきて武当山を見ていると、まさに亀の上に大きな蛇が伏しています。

私たちは最初の観光スポットの太子坂に行きました。みんなは私の車を降りて太子坂を見物しに来ました。太子坂には大殿があります。十三下柱屋、二十三の小殿があります。一番変わったのは、太子坂の赤い壁に音を伝える機能があります。みんなは山を下りて、もう何里歩いたら逍遥谷に着きます。逍遥谷の中には大きな林があります。林の中にはたくさんの子猿がいます。食べ物をあげたら、木に美味しい果物を取ってあげます。人獣が一緒に喜ぶ場面があります。みんなはきれいで底の見える小川に行って鑑賞して、顔を洗って休んでから前進します。

もう少し行くと黄岩のふもとに着きます。黄岩の上に飛来石があります。大きな手形が二つあります。昔、この山に石が飛んできたと伝えられていますが、石を支えないと、石がこの山を押しつぶしてしまいます。この時に武当山の道長がここに来て、両手が力を出してやっとこの石が崩さないようにしました。山の上にはまだお茶があります。食べない限り、口の中でずっと甘味を保っています。ミネラルウォーターを飲むのも甘いです。無料で食べられます。

今日のガイドはここに来ます。また来てください。さようなら。武当山は本当に景色が綺麗です。あなたが機会があれば、じっくりと見に行ってください。

武当山导游词 篇2

北武当山主峰四周几乎都是陡壁悬崖,只有一条人造“天梯”可攀。来到山脚下,过五里黄土、五里沙路,便是1450余级就山凿筑的石阶,凡险峻之处,设有铁索扶手。石阶一线叠置,从下仰视,宛如“天梯”。游人攀登,每一步都可听到悠扬顿挫的“石音”,形成独特的“石乐”绝景。沿着石阶,奇松异石、庙宇石刻,掩没在葱郁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间点缀,相映成趣。

主要的山石景观有: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九龙出洞、石象守山、天壶倾露、石羊朝圣、石龟下蛋、石虎、石蛤蟆、龟蛇斗智等。最令人称奇的是“龟蛇斗智”奇观,相传神龟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斗,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战,神龟节节败退,青蛇步步紧逼。其时,恰逢真武大帝返宫,见状,轻轻用手指一点,龟蛇便动弹不得,从此永久停留在这里,成千古一绝——“蛇石”虎视眈眈,“龟石”尾临悬崖,万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经风一吹,便摇摇欲坠,令人心悬,所以又称风动石,为我国罕见的景观之一。

主要的奇松景观有:鸳鸯松、迎客松、托天松、母子松等。最使人叹为观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于石阶半道,树身技分两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顶登南天门石阶,旁边陡崖上刻有“乔松”二字,据载为清代道光年间永宁州牧王继贤手迹。现存乔松树桩直径近一米,可以想见其昔日雄姿。

主要的悬崖峭壁有:千仞壁、舍身崖、鹰嘴崖等。还有呈垂直分布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随季节变化,给北武当山披上了“春粉、夏艳、秋红、冬白”的盛装。登临武当之巅,一览众山,但见远山苍茫,近日含黛,松风扑面,白云飘逸;只闻松涛阵阵,山泉潺潺,鸟语唧唧,似琴弦轻拨;夏秋之季,如晴空万里,金顶之下,丛林景观相间,似七彩织锦;白云远处,群山连绵,犹如万龙翻腾,极为壮观。

北武当山不仅自然风光绝妙,而且渊源悠久。据对现存的《永宁州志》考证,北武当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处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圣地,山顶建有玄天大殿。至于唐之前何时而建,尚待稽考。以后随着岁月嬗递,多数庙观都经过多次毁坏和修葺。其中仅明万历年间,就曾进行过两次大修,当时汾州府庆成王尤敬真武祖师,不惜花费巨金将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阶,并将早已圮毁的玄天大殿修复一新,龙王山遂改称北武当山,一时鼎盛。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五月四日,玄天大殿被毁。雍正二、三年(1724—1725),在山头建无梁砖窑一眼(即正殿)。乾隆二十三年(1758),又事修葺,两年内山上玄天庙、老母殿、龙王庙、灵宫庙和山下太和宫相继落成。道光二十八年(1849),金顶南天门修整一新,并在大门上刻了“武当山”三字。以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又数次修葺。由此可见,北武当山的道教庙现建筑群,是经历了长达一千余年风雨变化遗存下来的,尽管现有建筑多系明清或近代遗物,但其表现了古老的历史渊源。

其主要建筑有:对万神庙、灵宫庙、山神土地庙、二龙庙、乔松室、三官庙、火神庙、龙王庙、黑虎庙、玄天大殿和太和宫等。1984年5月,方山县人民政府为开发武当胜景,保护文物古迹,着手开发建设。1990年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1994年公布为国家第三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上级有关单位多次拨款,社会各界纷纷募捐,北武当山的制高点和道教活动的中心玄天大殿已修葺一新,檐牙高琢,铁瓦覆顶,新铸真武铜像威严端坐。此外,对万神庙等庙宇与石阶进行了维修,重塑神像,并新开辟了一条循环小路,入山口新建了一石牌坊。目前北武当山建筑群已初具规模。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开放以来,先后有许德珩、启功、周而复、方毅、臧克家、溥杰、冯其庸、王朝闻、吴冠中等名人学者,题词作画,纂述作文,留下千古佳作,更添武当风采。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为北武当山古庙会期。其时,玄天殿前,香烟缭绕,风景区内,游人如云。据史载,唐朝时就“朝山进香者年复一年,久盛不衰”。近年来,随着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北武当山道观现有道人十多个,观内存有泥塑、壁画、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当代文人学者登临此山,无不题词作画;香客游人游历此山,无不流连忘返。

北武当山下的曹家沟村至峰顶这段路,在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语,叫“五里黄土五里沙,五里石磴往上爬”。

抬头向远处看,那就是有名的“夫妻迎客松”,又名“鸳鸯松”,他们正摇动着身躯欢迎客人们的到来。这两松生于同根,出土后一分为二,粗细高低相同。它们横柯上蔽,疏条交映,相依相偎,酷似热恋的情人。

不远处从悬崖峭壁中伸出一修长的树干,像一只巨手横指胜景深处,导引游人往上攀登。这就是“仙人指路松”,游人在仙人的指引下,定会领略到胜景的真谛。

在五里沙路的西侧,有一石丛陡坡,叫“接神坡”。坡前有一巨石,酷似一颗古猿头,高3米,宽4米,坐西向东,静卧在花草丛中,石猿头枕青山,眼望蓝天,疑似自语,形态逼真,这就是“接神坡古猿望日”。

说到此石的成因,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当年唐僧在取经的路上,遇到一个成精的六耳猕猴,后来被观音菩萨收走,可是猕猴手下的一个小猿精却得以逃脱,一直逃至东胜神洲的北武当山脚下,抬头一看,好一座奇山秀峰,心想:何不就此独占山头,永世为王?可此时正好是净乐王太子玄元修道成真,登上北武当山前坡,巧遇天神点化之际。这小猴一见天神降临,以为是观音又来收他,便慌忙藏于坡前花丛之中,不料天神在坡前却将玄元太子封为真武大帝永镇此山。小猿精目睹此情,没了主意,欲出来占据山头,自知真武不容,逃往别处,又舍不得此山景。思之良久,主意拿定,还是静卧此处,伺机而动,只要真武神外出行游一走,即刻出来占据山头。第二天,果然真武离山出巡,小猿精偷看了好长时间,不见真武返宫,高兴异常,心想,真是天助我也。于是抖起精神,将头直起,伸出花丛之上,仰视天日。正当它举头望日,万分得意之时,真武大帝突然出现在它眼前,举手一指,这猿头即刻变成山石,一动不动了。从此古猿仰天望日,历经千年的沧桑风雨,在此做着自己未圆之梦。

北武当山海拔1437米,景区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栗子、苹果、柿子、核桃及橡、槐、漆等树木遍布山野。山中还有种类繁多的中草药材,如何首乌、当归、荆芥、薄荷、山参、红花、枸杞等。传说,此处为真武大帝二次修炼羽化脱身之处。因此深受道家敬爷。真武大帝修炼成仙后,来到了北武当。恰逢此处有怪蟒作恶,当地百姓如入火炕。真武大帝立即斩杀怪蟒。两年后,怪蟒复又作怪而且功力大增。真武大帝便二次羽化,终成正果,杀绝怪蟒。现有舍身崖记录了当年发生的故事

北武当山原是“五里黄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阶往上爬”。现公路已开通,乘车可达万神庙,上山石阶有1455级,山体由整体花岗岩组成,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化浸蚀,造成今日之岩石裸露,主峰突起,巍峨挺拔,四周几乎都是悬崖峭壁,如神工鬼斧削劈,其自然景观奇峻秀丽。

北武当山尤为可观的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奇松和栩栩如生的怪石。满山遍野苍翠葱茏的古松,有的高大参天,有的。低矮匍地;有的探身危崖,有的置身峭壁;有的同根而生,有的枝杈相偎;有的壮如武夫,有的娇小玲珑……姿态奇妙,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鸳鸯松、给游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受。更让游人惊叹不已的是那些天然雕饰而成形态逼真的怪石,如古猿望日、石猪受难、九龙出洞、石象守山、石羊朝圣、石龟下蛋、石虎……,最令人称奇的是“龟蛇斗智”,“蛇石”虎视眈眈,“龟石”尾临悬崖,万斤重石,峭立崖畔,一不经意,便摇摇欲坠。

北武当山据现存碑刻资料讲,此山早在唐宋时已有道教活动。山名本作龙王山。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一通名为《龙王山新建玄天上帝宫记》的碑刻中,称此山为“北方之伟观也。中一峰孤峻,上有玄帝庙一楹,肇创始末无所稽”。玄帝庙应该就是真武庙,而所谓“肇创始末无所稽”,则说明北武当山的真武庙同样有可能始创于明成祖永乐年间。万历二十五年这次所谓“新建玄天上帝宫”,事实上是把原来的玄天庙扩建为更大规模的宫阙形式。为什么要扩建?此碑刻中说:“成祖文皇帝武当山建宫崇报事宜,益信玄帝为北极正神。”而北武当山“自开辟以来,俨然几立一旦英爽之气,明演而照,不假募化而乐施者万万,无待劝诱而趋事者源源”。讲到当时山上建造宫庙的形势,碑刻中又形容说:“葺造观者罗列星布,皆鸿材钜植,金碧辉煌,虽不能与南顶方轨交迹,即规模壮丽、制度宏敞亦足以妥神灵,而耸其瞻矣,噫噫岂偶然哉!”

这里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撰此碑者不但将当时北武当山建玄天宫的事同样直接和明成祖笃信“玄帝为北极正神”的事情联系了起来,而且湖北武当山称作为“南顶”。我们还在清雍十二年(公元1734年)版《山西通志·山川卷》中,发现当时西北一带的百姓已普遍又把北武当山叫作“北顶”。原来,无论是湖北的武当山,还是山西的北武当山,其主峰均被称曰为“金顶”。所以,“南顶”和“北顶”就成为明清之际人们对南北两处武当山最简明的俗称。现在,北武当山上仍然保留的明清两代存的“北武当”石坊和“玄天”石坊,以及山下曹家沟旧有格局基本完整并经过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太和宫(俗称真武行宫),这些不但可以作为我们考察北武当山历史的实物坐标,而且可以证实,山西的北武当山与湖北武山一样,无疑同样都是名符其实的道教历史名山。

山西的北武当山不但史出有名,而且自然景致极有特色。我国著名国画家吴冠中先生曾经两次登上北武当山,他认为北武当山上的花岗岩小圣石与奇松,无论其自然造型或是天然的分布章法,都应该属于黄山一族。我国当代的旅游地学理论家北师大教授卢云亭先生则认为北武当山兼有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以及峨嵋之秀和青城山之幽。北武当山金顶正南对面有一山峰,峰顶天然生成两块巨石。西边一块蠕蠕似动形状酷似一头巨龟,东边一块隐身昂首颇像一条长蛇。每当山头云海浮动之际,这一对天然、龟蛇”更显得活龙活现,逼真生动。凡来北武当山旅游的人们都对着它们长目,啧啧称奇,这无疑正应了道教中“天之北方七星形似龟蛇,亦即玄武”的典故。许多专家以为,北武当山上的“龟蛇石”应该堪称为我国近千处名山自然肖形石中的一流珍品。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看到北武当山上的“龟蛇石”的这座山峰命名为“水火峰”,这就更符合道教教义且有文化色彩了。

北武当山也叫真武当。相传,净乐王太子玄元14岁时诚心修道,经过42年风风雨雨的磨炼,在湖北武当山修成正果,被封为北方正神,这就是道教尊奉的神——真武大帝。被封为北方正神之后,真武大帝就决定在北方寻找一座山作为行宫,为了寻觅这座山,他先后99次游历北方,当他第99次游历北方时,一日他驾祥云来到吕梁地区的关帝山区,发现有一座山雄踞于群峰之间,顿时心中一亮,赞道:“好一座奇山秀峰”。但是,又感到主峰略低了一些,于是便用两手指捏住顶峰,微微向上一提,峰顶顿时就升高了99丈,远远高于四周群峰,他高兴地说:“又一武当山兮!”从此北武当山正式得名,并一直延用至今。

老均州(今丹江口)的节庆,除传统节日外,本地的主要节庆有三月三、九月九庙会和一年一度的武当国际旅游节。武当山镇每年举办的武当武术交流活动,使武当山镇成为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同时,在节日期间举办的旅游风光图片展、书画展、根雕奇石展、武当文物展、旅游产品展示会和经贸洽谈等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地方文化特色,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武当山导游词 篇3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是武当山大门,这是进入武当山景区的第一道门。建于1988年,为六柱五孔仿古石雕牌坊,由136个构件卯榫建成。高11.9米,宽21.6米,栏柱为八角形,底座前后嵌有抱鼓。额坊刻有“武当山”三个遒劲大字,录自玉虚宫明永乐年间《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碑上。相传,为明成祖朱棣亲书。栏板、檐、椽刻卷云图案,气势雄伟壮观,是游人留影纪念的理想之地。现在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照相,一会大家到游客中心门口集合。

好了,大家请随我转乘景区环保车,开始我们的武当朝圣之旅。……

磨针井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磨针井停车场。磨针井,也叫纯阳宫,是一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道院,周围峰峦拱拥,翠林环绕,竹铺凉云,梅送暗香,被誉为:“竹月梅风巧相映”的胜境。是以武当道教关于真武修仙故事为主体内容修建的。磨针井,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清咸丰二年(1852)重建;1981年湖北省政府拨款修葺,恢复了原貌。磨针井占地5000平方米,庙房52间,建筑面积1543平方米。中国有句名言“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说的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事。在磨针井,讲的确是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的故事。磨针井里的铁杵、井以及供奉的神像,壁画都是围绕“铁杵磨针”的故事建造的。那么,道教又为什么要修此庙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希望大家在参观完武当山风景区后能够得到答案。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磨针井道院,大家请看祖师殿前埋着两根碗口粗、半米高的铁针,乌黑发亮。相传,净乐国太子(真武大帝幼年)得到玉清元祖紫气元君(女神仙)的指点,到武当山学道,因感年久不成,欲出山还家,紫气元君为启发他再坚信心,就变为一位老妇,坐在溪涧边磨铁杵,太子问:“干什么”?老妇说:“磨针”。太子说:“这要磨到什么时候”?老妇说:“功到自然成”。太子悟到了这个道理,返身回山修炼,终于得道飞升。 相传,净乐国太子入武当山学道修炼,意志不坚,欲出山还俗。走到这里,其师紫气元君化为姥姆以“铁杵磨针”点化后,复回山中修炼,终于得道升天,成为北方的真武大帝。殿前这两根大铁杵象征着老妇所磨的铁杵,这个宗教故事表现了中国人对事业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精神。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祖师殿,祖师殿面阔三间,殿内悬挂“峻极于天(此匾形容武当山高入云霄,一柱擎天。在此比喻玄帝的恩德永远像武当山那样美好,它可与天同埒[liè])”匾额。原供有太子塑像,现殿内供奉陈抟像,为明代木雕,像高1.02米,通高1.1米,头戴太山冠,身着道袍,端庄挺坐。四壁绘有《真武修真图》壁画,线条古朴高雅,构图巧妙,人物刻画传神,山水云树有致,具有浓厚的地方民画风格,生动的反映了真武上山修炼的曲折故事。殿上悬挂“保合太和(意思是武当山天地阴阳平衡,能使万物顺利繁育生衍)。”匾额。殿旁栏台高举,拱拥姥姆亭一座,重檐雕脊、亭亭玉立、轻俏典雅。亭中有井,井上神龛供奉铁铸饰金姥姆磨针像,手捧铁杵,头微侧偏,笑迎过往游客,以高超的铸造艺术,渲染真武修真的故事。祖师殿前,是一座四合院式道院,幽静雅适。在姥姆亭墙壁上,嵌着一块直角化石碑,化石形如竹笋,状如墨鱼之脊,有半透明弯月状纹。据考证,距今约4.5亿年,与三叶虫同为古生海洋动物,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武当山太子坡停车场,大家现在见到的是一座古朴饰栏望柱石拱桥,这便是复真桥。从复真桥拾级而上,是一座耸立于云端的山门,门为砖石结构,歇山顶式建筑,下为石雕琼花须弥座,红墙翠瓦,门楣砖雕匾额刻着明永乐十七年(1419)驸马都蔚沐昕亲笔提写的“太子坡”三个大字。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背依狮子峰,右为天池,雨时飞瀑千丈,左为下十八盘,环境清幽,景色秀丽。因“铁杵磨针”的传说,在此修建了一座道院,取太子回心转意再度修行的意思,把这座道观改为复真观。国内的很多建筑都是坐西朝东的,而太子坡却是坐东朝西,这是比较少见的。

复真观,明永乐十年(1412)敕建,清康熙元年(1662)、二十三年(1684)、二十九年(1690)曾三度重修,1983年湖北省政府拨款维修,恢复了原貌,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有庙房105间,建筑面积20xx多平方米,基本保持了当年的规模,是全山最大的道观。整个建筑布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感。

明朝建五层楼已经很少见,更少见的是五层楼只有一根柱子支撑,在这五层楼的顶层,还是由这根柱子撑起了十二根大梁,这根立柱如何独立将五层楼及十二根大梁支撑近620xx年而完好无损呢?还是有着其它的寓意呢?

大家现在所见到的就是古代木构建筑杰作“一柱十二梁”,其间有梁坊12根交叉迭搁,下以1根柱子支撑,结构奇特,设计周密,技艺精湛,巧夺天工。传说,这根立柱代表了明朝的武当道教就是国家的中流砥柱的意思。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此停留三十多分钟,连连赞叹:“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大家试着数数一根柱子上是否架着十二根横梁?从五层楼往上走,大家看到的是皇经堂和藏经阁。皇经堂前有颗桂花树,树高约5米,胸径0.5米,树龄三百多年,每年仲秋,桂花怒放,香气袭人,有“十里桂花香”之说,是太子坡的一大胜景。沿正殿后的夹墙复道攀登数10级石阶,来到的便是观内的最高处太子殿,殿内供奉着太子童年塑像。殿门上有一幅对联:“赤脚常怀赤心爱民如保赤子,青衿每放青眼恩德堪配青天”(上联:真武神披发赤足,常怀忠心,爱护天下百姓和保护婴儿一般。下联为:读书人对真武大帝十分喜爱,其恩德和品行可与天同鉴。)这里是道教朝圣和古建筑修学旅游的胜地。在太子殿前凭栏俯视沟壑,曲涧流碧;纵览群山,千峰竞秀;远眺金顶,烟云迷离,大家可以看到“鸟向日边度,人从天上回”的奇景。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紫霄宫停车场。从汉江之滨的均州静乐宫到武当山金顶,整整70千米的山路,“五里一庵十里宫”,一线串珠共经过9宫8观、1道神门、16道天门、36座古桥、72岩庙;更为壮观的是这条道路全部是青石墁地的台阶和青石护栏组成,被称为“神道”。它的建筑风格、规模及长度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为人间第一神道。明朝曾动用30万劳工,花费十三年才完成这一惊世之作,他的意图何在?如此壮观的古神道又是为谁而建呢?

早在唐朝,中国就有“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之说,紫霄宫是唯一享有洞天福地的道教福地。紫霄宫位于武当山神道旁,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边建有雷神洞,左边是禹迹池、蓬莱第一峰宝珠峰。周围山势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紫霄宫建筑如同打坐修炼的道人稳镇其中。有“云外清都”(“清都”:传说是天帝举止的地方。意思是在援外天上,玄帝在仙界居住的寓所。)之誉。中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X称其为“中国风水学的大全”。福地到底象征着什么?它与古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为什么值殿的又都是美貌的道姑呢?武当山不解之谜太多,希望大家在游览完武当山后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1982年紫霄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作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现在紫霄宫是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紫霄宫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0xx年)创建;元代重建,名为“紫霄元圣宫”,明永乐十一年(1420xx年)扩建,现有庙宇182间,建筑面积8553平方米,整体建筑凭借山势,采取欲扬先抑、先疏后密,首尾相顾、遥相呼应的手法建成,数百级的台阶依山叠砌,层层崇台气象森严,极具皇家道场的气派,是武当山现存最完整的宫观之一。主要名胜有龙虎殿、十方堂、紫霄殿、佳音杉、父母殿、东宫、西宫、太子岩等。

穿过金水桥,沿石阶而上,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龙虎殿,龙虎殿是紫霄宫第一重山门,殿外为八字墙,墙上以琉璃琼花、孔雀等图案镶嵌,殿内阴森恐怖,正中神龛上供奉王灵官,披甲执鞭,面容威严,两侧分别供奉青龙、白虎泥塑神像,怒目圆睁,龇牙咧嘴,身着X甲,手持戈戟,高大威武,形象生动传神,使人望而生畏。这两尊神像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一的传世作品,是武当山泥塑艺术珍品。出龙虎殿后门,我们现在看见石栏蹬道两旁对称耸立着两座赑屃驮御碑亭,明永乐年间兴建,1998年修复如初,亭为重檐歇山顶式屋顶,红墙翠瓦,四方各开拱门一孔,亭内置赑屃驮御碑。在武当山个大宫观中,有2座气势恢弘的御碑亭,存放着12座赑屃,其背上都驮着巨大的石碑,碑上铭刻着永乐及嘉靖等皇帝的圣旨,世人称为“赑屃驮御碑(也叫龟驮碑)”。这些石雕赑屃驮御碑高达9米多高,重达百吨,是闻名的武当绝景。巨大的赑屃驮御碑是怎样运上山的?又是怎样安装的呢?赑屃驮御碑碑文分别为明成祖〈下大岳太和山道士〉、〈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与玉虚宫碑文同)。为什么武当道庙都建有碑亭呢?皇帝为啥造这么大的石龟来驮圣旨?这有个来历。传说,燕王朱棣初次起兵反朝廷时,被建文皇帝打败。敌兵紧紧追过来,渐渐逼近,眼看就要捉住他。朱棣扬鞭策马,落荒而逃,翻山过岭,又饥又渴,人困马乏,再也没力气了。这时候,他骑的火焰驹突然一停,前腿抬起,“咴咴”一声惊叫,差一点把他摔下来。天啊,前边竟是一条汹涌的大江,拦住了去路!身后人喊马叫,刀光剑影,越来越近了。眼看已是绝境,朱棣不禁仰天长叹道:“难道我真该死在这里吗?天啊,你若有情,就救救我吧!”呼声刚落,大江便翻动起来,江心里现出一个漩涡,溅起很高的浪花,随着哗哗啦啦的涛声,从江中现出了一个大乌龟。它伸长脖子说道:“来来来,站到我背上,渡你过江。”

朱棣正惊魂不定,还在犹豫,那火焰驹已飞身一跃,到了龟背上,站得稳稳的,闪也没闪,晃也没晃。大龟摇着头,摆着尾,四个脚爪扒啊扒,眨眼间便游到了对岸

朱棣回头见敌兵像热锅上的蚂蚁,只是在对岸团团转,却过不来河,便舒了口气,对乌龟表示感谢。那大龟说话了:“圣上登基以后,请封我一官半职吧。”告别了朱棣,就沉到水里去了。

这时候,军师姚广孝领兵接迎了朱棣,朱棣便把这乌龟驮他过江的事告诉了他,问他大乌龟是什么神。姚广孝说:“那龟不叫龟,是龙王的第八子,它出来护驾,可见你要坐天下了。”

后来,朱棣果然百战百胜,赶跑了朱允文,自立为永乐皇帝。他论功行赏,对当年追随他的文武人员,都封了官,独独忘了那大乌龟。姚广孝提醒了皇帝,可是所有的官职都已封完了。皇帝说:“乌龟救过我的命,功劳最大,就封它给我驮圣旨吧。”

大乌龟便立刻驮了圣旨,到了武当山。它看这里山川峻秀,鸟语花香,是个好地方,便没有再离开。

永乐皇帝怕它淋着冻着,就让工匠们给它就地建起了御碑亭。

沿数百级台阶拾级而上,来到的便是十方堂,原为十方丛林。是云游道士挂单的地方。相传,在明朝时,香客信士在此朝拜真武;只有皇帝遣臣到武当山祭祀时,才能到紫霄大殿。因此,也称为朝拜殿。清末改名为十方堂。殿内正中神龛上供奉元代铜铸鎏金真武像,两侧分别供奉吕洞宾像和张三丰像,在神龛壁上彩绘着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孝文化在道教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二十四孝:“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穿过十方堂,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座幽静雅适的青石墁地院落,在三层饰栏崇台上的就是主殿紫霄大殿。紫霄殿进深五间,重檐九脊,翠瓦丹墙。殿门前分别挂有“协赞中天”( “协”,协作;“赞”,佑助;“中天”,指紫薇北极大帝,即道教四御之一,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中天之神,为四时气候之神。另一种说法,道经《北斗本命延生经》谓中天北斗中,三界诸神相互协作,管理好中天事宜。)、“云外清都”、“始判六天”(“始”,初,最早;“判”,分开;“六天”,《云笈七签》云:玄武称其天帝则可分判六天,即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太玄苍天、泰清天。)三块匾额。殿内飞金流碧,富丽堂皇,店内额坊(悬有“仁慈远被”(匾意为“您离武当山再远,即便在天涯海角,相隔千山万水,神灵的仁爱慈善也会降临于您。)及“泽被群生”匾额。“泽被群生”意为真武施放出的恩惠使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恩赐覆盖宇宙,惠赐全民。)、斗拱、天花均绘有彩色图案,中央屋顶藻井浮雕二龙戏珠,四周绘有八卦图案,象征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思想。整个大殿由36根杉木巨柱支撑,暗意:36天罡甘愿做真武部下,为真武大帝效劳。殿中三层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局部饰有四条金龙、两只金凤、龙翔凤舞,姿态生动,三层须弥座崇台在我国古代属于建筑的最高等级。神龛内供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仙人坐像,(真武中年像高4.8米,身着帝服,为武当山尚存最大泥塑像。)两旁侍立金童玉女、君将等,神案上陈列着御制香炉、烛台、宝瓶等供器,均为铜铸重彩,浑然一体,神态各异,是我国明代艺术珍品。大殿右侧供奉着一根数丈长的杉木,长约10米,直径约0.3米。相传,这根杉木是根神杉,从别处飞来的,因此也叫“飞来杉”。他能发出一种特殊的声音,在一头轻轻敲击,另一端可听到清脆的响声。所以呀,人们有称它为“响灵杉”。由于敲击的人多了,杉木的两端已形成了深达数厘米的小坑。

这根杉木为何会传响声?道教到底又崇尚她什么呢?“紫霄听杉”也就成为武当山的一道奇观。大殿左侧神龛中供奉着一尊明末清初纸糊贴金真武神像,(由于弥足珍贵,现已被收藏。)高0.89米,宽0.26米,神态自若,衣X清晰,线条流畅,手法细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纸糊神像”,曾被误认为是铜铸鎏金神像。至今这尊神像不仅表面没有脱落,而且内部也没有丝毫损伤或虫蛀现象,它集聚了我国古代纸糊、雕塑、贴金、彩绘、防腐等工艺的精髓,对研究我国古代纸糊工艺有很高的价值。大殿四周神龛内,陈列着数以百计的元、明、清时代铸造的各种神像和供器,堪称我国铜铸艺术的宝库。大家现在来到的是紫霄大殿后的父母殿。大家现在看到的父母殿是清代重建的。父母殿崇台高举,秀雅俏丽,殿内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真武神的父母像,也就是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像。左边神龛内供奉的是观音娘娘,右边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称为百子堂,是昔日善男信女求子女的地方。据说还十分灵验。

关于介绍武当山的导游词 篇4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车城——十堰!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道教圣地——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相传为上古玄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谓,故名,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它最早的寺观为唐代所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等建筑群。

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作为旅游胜地,武当山主要有三方面的特色。

武当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 历代以来,许多著名道家如周之尹喜、汉之阴长生、晋之谢允、唐之吕纯阳、五代陈抟、宋之寂然子、元之张守清、明之张三丰等均在武当山修炼过。其中,张三丰把道家的太极阴阳与武功相结合,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创立武当拳派,一时名振天下。

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祖朱棣派侍郎郭瑾等,役使30多万军民工匠,在武当山大兴士木,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建成了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玉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33处大建筑群。此外,还建了39座桥染,12座台,铺砌了全山的石磴道,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布局巧妙,座宫观都建筑在峰、峦、坡、岩、涧之间,建筑精美,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系,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现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玉虚宫等。

武当山北通秦岭,南接巴山,号称“八百里武当”。整个武当山包括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九井、九泉、十池、三潭等自然景点,“七十二峰朝至尊”,即七十二峰都朝向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天柱峰,形成武当山独特的奇丽山色。

就在这山色如画之地,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12年,派工部侍郎郭琎率军民三十余万人,大肆营造宫、观,历时十四年之久,终于在绵延几十里的山旁、岩边和天柱峰山顶建造了一座座宫、观、堂共三十余处。其中天柱峰山顶的鎏金铜殿,金光闪烁,耸立在三面都是陡峭的悬崖之上。金殿建于1614年,高五点五米,宽五点八米,深四点二米。除殿基是花岗岩铺垫外,其余殿体包括门、窗、瓦、椽、梁、柱等都是铜铸的,殿内供有五尊铜像,最大一尊是真武披发跣足像。

此外,展旗峰下的紫宵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殿内有玉帝塑像,殿前有座巨型龟碑。石龟高三米,长四米,宽二米,龟背上的石碑六米多高。坐落在悬岩峭壁之上的南岩,其建筑物全嵌在陡峭的绝壁之上。太子坡、老君堂、元和观、朝天宫、磨针井等,都是有名的去处。

武当山风景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可见得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在进入武当山前,我首先要提醒各位几点:

1.进入道观后不要以手指点神像,无论其造型多么令人惊叹;也不要背对着神像;进殿时不要踏在门坎上,也不要高声喧哗;

2.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长寿,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的年龄。入道门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深交,也不要问其身世;

3.进山朝贡步入武当神道后,就要静默清心,不说污秽不净的话。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红艳花及鸡、犬等,不吃雁、鳗、龟、鳖、牛、犬、猪肉及生葱、韭、蒜、姜等荤腥刺激食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武当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讳的; 4.武当山上许多地段都没有人烟,如果你对地形不熟悉,或没有足够的准备,请勿贸然进入。最好请个当地向导。

武当山地区有“朝武当”的习俗,含有上山祭拜山神的意思,其实这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就像扫墓总是与踏青郊游连在一起的,“朝武当”也成为一种爬山的乐趣。每年农历三月份春光明媚和八月份秋高气爽的时节,武当山里总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好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内参观!

太子坡

这里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太子坡景区。

复真观

这里是复真观,基本上是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精心设计、巧妙布局的。它位于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太子坡上。据说,净乐国太子入山修道之初,曾在此修炼,故而得名。复真观始建于明代前期,后多次重修,而其建筑基本上保存了原貌。殿堂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藏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观中有一栋依岩层叠而建的五层楼阁,以一根立柱支撑着交叉叠搁的十二根梁枋,称为“一柱十二梁”。此楼建筑结构独特,建筑技术精湛,虽经历几百年风雨,依然巍峨耸立山间。

磨针景

大家请看前面,那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道院,在院前埋着两根碗口粗的“铁针”乌黑光亮。殿旁有座亭子,亭内又井。这就是“磨针井”了。相传当年太子因修道而不成,心灰意冷,正准备下山,在这井旁就碰到了一位正在磨针的老妇,其后发生的故事就与民间传说中的“铁杵磨成针”同出一辙了。太子因此而深受感悟,回到山上,继续修炼,最终得道成仙。而这位老妇人其实就是紫霄元君的化身。在井旁有铁铸老母磨针像,她手持铁杵,头微侧,笑迎过往游客,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人们: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我们办不了的事!

武当山导游词 篇5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我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作导游服务,当大家知道武当山是道教名山时,方感觉到清新的空气滋润地营养着诸位身体,一阵轻松消除了您们的疲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是武当山人热情好客,在欢迎你们时,赠给你们的健康长寿礼物,但愿大家能在武当山之行中得到延年益寿真经。好了,不说了,下面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武当山的慨况。

武当山的慨况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内家拳发祥地,她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举世罕见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玄妙绝伦的武当武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道教理想的、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分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武术之乡、国家4A级旅游区、世界文化遗产”殊荣。

大约在公元前八亿年的时候,这座高山从古海洋中隆起;约三万年前,印度支那板块与欧亚大陆相撞,青藏高原强烈上升,武当山与大巴山同时升起,成为我国第二个阶梯的组成部分。由于群山峰林,朝向主峰,构成了一座莲花状形的山系,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丽景观;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其余诸峰争雄斗奇,它将峨眉的秀、华山的险、庐山的幽、黄山的雄集于一身,形成了以奇为主、兼有雄、险、幽、秀,绚丽多姿。无数文人墨客对它顶礼膜拜,历代皇帝也对它捧若神明。宋代大书法家,赞它为“第一山”,明朝永乐皇帝封它为“大岳太和山”,其寓意,武当山虽不在五岳其中,但它位于五岳之上。武当山背依秦岭山系的大巴山,面阔江汉平原,左有宛延千里的汉江河流,右有一泻千里的万里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