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汇编8篇)》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精选8篇)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1
乍看这个题目。“吃,出,一,个,端,午”。我一字一顿地吐出来。不禁在内心里感叹到:端午,的确是吃出来的!我颇有同感。
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每家每户便都开始准备这样端午的必吃食物——粽子。想吃粽子,就必须经过几样必不可少的步骤。
包粽子
金黄色的糯米,沾上点水,再娴熟地用粽叶把它们包在一起,扎成三角形锥体或其它形状,最后用绳子结实地捆住。把它们放进锅中。经过一段缓慢而漫长的等待后,把锅盖一拿开,香味扑鼻,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剥粽子
剪开绳子,蕴含着淡淡粽叶香的香气愈来愈沁入人心,剥开粽叶,只见金黄色的粽子在墨绿的粽叶的陪衬下变得色泽鲜艳,色调强烈,但又不失优雅。沾上白糖,粽子,仿佛笑了。
品粽子
前戏是为了托衬后戏的美。前头准备了这么多,为的,就是现在的吃。
轻轻地咬上一口,先不去嚼,含在嘴里,一种绿叶伴随着大地的味道缓缓地渗入千万个味蕾中,一种甘甜徘徊在我的嘴中,久久不能散去;徘徊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肯离去。淡淡的,淡淡的,优雅的淡。糯米的那种柔滑,那种顺溜,那种黏糊,那种细腻。那味道,不甜不腻不油,恰逢这三种之间。再一咬,糯米的味道完全渗出了,多么高雅。抿一下嘴,接着,我的嘴唇仿佛顷刻间被感染了似的,竟然忘了松弛,一直紧抿着。大地、粽叶的味道又顺着舌尖慢慢地移了过去。一种吃在嘴中都伴着幽香的味道。品着它,我恍惚之中有如置身于一片碧绿的、无垠的原野。
一咽,清香被这口粽子给带走了,虽说被带走了,但还是有些被“遗忘”在了我的口中。呼一口气,整个嘴巴充盈着清凉。但只是那种并不强烈的凉爽。很是怡人。
再轻咬一口。但并不像上口那么甘甜了。有微微的苦涩。这种苦涩,不细细品味是吃不出来的。虽说是苦涩,但苦完之后仍旧是甘甜。这,苦得有滋有味。
慢慢的,一口一口将粽子吃完了。甜,仍充斥着嘴巴。
粽子的那种特有的,伴着绿叶,伴着甘霖,伴着阳光的味道,久久不能退去。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2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音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诗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军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卦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带,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鬼祛贵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中国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中国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节。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3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端午不是清明,没有折菊的清香与断肠的青烟;端午不是中秋,没有月圆人团圆的欢喜与夜下的冷桂;端午也不是重阳,没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遗憾与惋惜。
端午很安静。静得只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端午是与众不同的,再没有一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诗人。
我的面前摆着一只粽子,好像是一个迷你的金字塔,我看着它,好像是一座青色的坟,住着一个人。
我用手剥开粽叶,那些叶子顺着叶脉裂开,好像是打开了一段奇妙的历史,那些水珠顺着叶脉流下,像是今天在与往昔重叠,我的视线朦胧,是否那滴滴水珠,是汨罗江的潺潺流水?
剥开粽叶后,我看见的是一个如白玉般的粽子,那些紧紧相依的糯米粒泛着淡淡的光,我手握筷子,却无从下手,这洁白的颜色,超出了平凡,好似战国时期,诗人那独一无二的清高廉洁,他的爱国情怀,至今让人称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些都是诗人的诗作,诗人写下无数的诗句,都是为了祖国。
再怎么于心不忍,我还是动起了筷子,轻轻咬下一口粽子,那糯米的柔嫩,在我的嘴里慢慢融化,带着淡淡的甜味,与粽叶浅留的清香,伴着我对诗人的思念,咽下。
是不是只有那些小人才会那样排挤他,是不是只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楚怀王才会误会他,读他的故事,我明白了不被人信赖的滋味,一个人坚守,会有多么艰难?在那些笔触间有他多少的爱与心酸?
想到这里,我感觉嘴里的粽子又多了几分苦涩。窗外的雨仍下着,这些雨,会不会带着我,流向汨罗江?
诗人何等坚贞,以至于他“舍生而取义”,灰色的石头上,是他的身影,江风吹拂着他的衣襟与发丝,他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可却乱不了他那颗心,纵使没有人相信他,他却还是坚持。
吃着粽子,我又泡了一杯茶,那淡淡的茶香,弥漫在屋里。
当时诗人跳进汨罗江时,一定也如同这茶水一样清逸而略带苦意,我能想象。传说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掉诗人的遗体,于是包粽子扔到河里给鱼儿吃。诗人不知道,他的故事传了几千年,他的举动打动了几亿人,在多少个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呢喃他的诗句,投下一个个粽子……
粽子吃完了,我放下筷子,转头看着窗外,有人手捧艾叶走在雨中,渐渐模糊了。是啊,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一条条鱼儿,我们咀嚼粽子,是在缅怀诗人,是对诗人表示无限的尊重。
此时,我仿佛已化为一条鱼儿,随着思绪游向汨罗江,对诗人的崇敬化成了清泪,和着江水,吟唱出一曲永恒赞歌……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4
端午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
一方面,是因为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另一方面,也因为这是我们祖先传承已久的历史传统。端午节的习俗,由于地区、文化的差异,各地不尽相同,但大体上不外乎: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等等。其中粽子这一项可以算是端午节的标志性食品。
对于乡下的外婆来说,端午节包粽子那可是一件大事。从春节前她就开始着手准备材料了:准备包甜粽子的红豆、红枣和蜜枣;准备包咸粽子的咸鸭蛋、咸肉。虽然春节前的过节准备让人忙的千头万绪、手忙脚乱,但外婆从来都不会忘记早早备下端午节的材料。
春节一过,天气就慢慢的暖和起来,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树叶儿变绿了,这时候外婆便开始关注小池塘边的芦苇是不是长高了,叶子是否长齐整了。待到农历4月底的时候,外婆便对她早就看中的芦苇下手了:挑那些长势的芦苇,选最上面的又嫩又宽的芦苇叶子,很小心地把它完整地撕下来,整理好备用。这时候的叶子很脆,一不小心就会撕破。这个时候,它们只是很普通的芦苇叶子。
真正神奇的变化是在下一道工序,就像毛毛虫的蝶变过程一样,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加水煮。随着水温的升高,篛叶的清香在空气里弥漫,由淡到浓,渐渐地浓到化不开,满鼻子都是粽叶的清香,满村子都是浓浓的香气,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多呼吸几口这样清香的空气。现在一场精彩的比赛开始了。
一群衣着光鲜的女人们,围坐在一个大大的木盆周围,盆里堆着高高的莹白如雪的糯米;人面前一个小盆,盆里铺满了碧绿如玉的粽叶;周散落着红的大枣、黄的咸蛋、棕的鲜肉,好一个活色生香的场景,让人看看就垂涎欲滴了。女人们一边是家长西家短地闲聊着,一边是手腕翻飞,一会儿就是一只四角尖尖的粽子出现了,一会儿功夫,米堆渐渐的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堆碧绿的小山坡,三角的、四角的,各是各的包法,但个个都是饱满挺拔,像整装待发的战士,准备去冲锋陷阵。
最后一道程序就是上锅蒸煮了。这是最考验小孩子耐心的时候了,闻着满屋的香气,恨不得立刻就抓一个来吃。所谓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不一下子煮透了,是会夹生的,那一锅粽子就报废了。所以总有那馋嘴的孩子被家长先关半天的禁闭,等熟透了,才会给放出来,给一只晶莹剔透、鲜香美味的粽子作为补偿。
美味当前的时候,孩子也会忘记他无端所受的惩罚。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5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6
说起赛龙舟,不禁令我想起那宽阔的珠江江面上,锣鼓震天、百轲争游的精彩场面。随着人们的喝彩,喧闹声,粤曲《赛龙夺锦》那悠扬的乐调,我的心潮也翻腾了起来了!只见江面上清波荡漾,一排排蓄势待发的龙舟一字儿地排列着,热闹极了。那就是一年一度龙江镇的龙舟竞渡。
赛龙舟,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的活动,以顺德人为代表的珠三角人民尤其喜爱龙舟活动,可分为游龙(以漫游、观赏表演为主)和赛龙(比赛竞速为主)。由于龙江镇河流交错,山清水秀。正因为这样,今年当地政府值欢庆端午佳节之际,举办了龙舟竞渡。
记得那一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来到龙江镇准备观赏龙舟,可谁也没有想到,江岸便早已挤满了人,到处周围人山人海,彩灯高悬,旌旗飘扬,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五花八门的“蛟龙”在江面上“蓄势待发”,水手们精神抖擞,各自都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比赛即将开始了!
正午12点,比赛进入了倒计时,就要“放龙”了!“三、二、一,准备——”只见周围的观众紧张得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啪啪……”随着鞭炮的响起,龙舟竞渡正式开始了!
一条条“蛟龙”如箭离弦”,千船齐发,飞一般地划啊划,欲争群龙之首。此时,站在“龙头”的鼓手张锣结鼓,乐声响起江面,欢声笑语也在两岸回荡。只见各个龙舟队的健儿激浪高歌,狠劲猛划,奋力冲刺。领头那只“蛟龙”奋力“飞腾”着,后面的也不甘落后,领头的龙舟被后来者超越了。原先领头的那只船不服气,水手们怒发冲冠地向前冲——好一幅千船竟发的壮丽图景啊!
谁知突然遇上风太大,竟然把领头的那条龙舟弄翻了,十几条紧跟在后面的船见到机会来了,马上超越他们了!正在危急之时,掉到水里的队员并没有惊慌失措,他们齐心协力地把沉船弄好。一次失败了,引得人们哈哈大笑,好一幅人与自然博斗的壮观图景啊!但队员没灰心,重头再来!船终于弄好了!队员们爬上船,奋起直追,永不放弃。
经过十几个回合拼搏,受过挫折的那条毅力坚强的龙舟,终于反超越了原来的那些船,抢先冲过了终点,闯进龙门,勇夺锦标啦!顿时两岸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家都欣喜若狂地喝彩着,为水手们的精彩表演欢呼着,呼喊着他们心中英雄的名字,热闹极了!
今天的见闻使我觉得,赛龙舟这种精彩的民间活动,就像我们的人生那样,既精彩刺激,又充满艰辛困难;既会失败挫折,也会成功夺标。失败和挫折谁没遇到过呢?跌倒了爬起来再走吧!阴沟翻船虽然可怕,但挣扎爬上船,仍可以划向理想的彼岸,登上光辉的顶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像水手们那样不畏艰难,去奋力“冲刺”,就一定可以成功!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民间都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许多材料:棕叶、糯米、肥肉或瘦肉、酱油、棉线。糯米和酱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当然,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来进行选择,如果喜欢吃甜的话,可以不需要酱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
粽叶尽量要绿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显一些的,要有韧性的,不能太碎的粽叶,这样包的时候容易裂开来,包的时候,米粒会漏出来,粽子的香味会大大减少。线得用棉线,棉线更粗,裹得更紧,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时候才不会干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叶的二分之一卷成一个无底的圆锥,然后兜两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酱油加到圆锥里,加一块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挤一挤,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满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满,像个无底洞一般,怎么装都装不满。可是我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把粽子翻了个身一检查,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卷的时候,没卷好,“圆锥”的头上有个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劲按一按,下面这个洞就会像没捏紧的水龙头一样,时不时漏一些糯米下来。拆掉,重包!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为了防止它再漏出来,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线,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几圈。
粽子倒是兜满了,总该盖盖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叶包上去,盖住再折下去,它的两边就有两个大口子开开来,会使糯米漏出来的。我重复了好几遍,还是会有两上大口子裂开来。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叶往口子上一盖,就拿棉线捆住得了。
我怕它在蒸得时候漏出来,所以横着竖着斜着捆了有二十来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说我捆粽子像捆贼一样,来了个五花大绑。而她们包的只有横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还比我的结实呢!初学者嘛,没事儿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叶包完,我们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个。我包的那几个虽然一个比一个好,但是还是奇形怪状的。在一大堆粽子里,我包的粽子显得特别与从不同。没关系,我这叫有创意嘛!进锅蒸粽子喽!等一会儿吧,粽子很快就出锅了。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主要最不可少的习俗。当然,还有其它很多习俗,例如: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包……这些传统文化寄托着我们对先辈们的思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有关端午节的高中话题作文900字 篇8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题记
阴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如今,又是一年的端午节,随着社会的进步,端午节的过法也有所改变,但最基本的习俗,我相信它会永存。
端午的这天倾盆大雨,本来想陪家人去看赛龙舟的,可惜不能去了,这时妈妈为了解闷就来考验我:“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吗?”
我思考了一会儿,说:“是纪念屈原吧!”
“对,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身。竟渡的习俗,在吴、越、楚时期非常盛行。”
经妈妈这么一说,我才知道,这赛龙舟里还是大有文章啊!我果然是孤陋寡闻哟!
之后,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去奶奶家和外婆家过端午。到了之后见外婆仍在包粽子,而且快包完了。上次本来说好让我包的,没包成,这次一定要包一个好看的。于是。我求了外婆好半天,她才肯让我包,然后她一步步的教我。
“先取一张叶子,分清正反面,光面挨着米,对叠,弯成勺状。注意底部要折点叶子进去,否则又要和上次那样漏了哈。”我认真听着,并照做了,一下子就好了,这次的手感和上次的就是不一样!
“你就包肉粽吧,反正也是你最喜欢的,把一勺半糯米放入,轻轻抖动粽叶,让米资实,再放入香菇丝,两颗莲子和一段香肠,盖上一勺半糯米,在轻轻抖动粽叶,让米资实,”这一步我最爱了,于是我放了一大段香肠,到最后糯米都不能完全把香肠埋没,外婆说让我别贪心,又让我把它们全部倒出来重做,我那时可郁闷死了!
“接着,折起粽叶盖住米,注意折成三角形,两边一定要把米盖住,并留出多余的粽叶,这样才不会漏用绳扎好,绳子一定要紧。”这一步我认为最难了,我把粽叶子盖了好久,啥形状都被我盖出来了。就差没包成三角形。最后在外婆的帮助下,我才成功包成了三角形粽子。包完后的我有一种成就感,这下有了我,这门传统可不会失传了!
到了晚上,大家一家人团聚吃饭的时候,舅妈突然对我们说:“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旁边的妹妹又插话了:“我知道,因为屈原不小心掉到河里了,所以大家要扔粽子下去,不让鱼把屈原吃掉,让鱼吃粽子了。”
顿时饭桌上哄堂大笑,舅妈笑着说:“这也算是吧,至少别人想不到。”这答案太让人“吐血”了。
舅舅又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这是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者》与《端午的历史教育》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呢。”
外公看这,说的这么激烈,也来插了两句:“我听说端午节又称‘沐兰节’,原来在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之前就出发,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其实在我们的孩童时代,有的习俗是在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若是药用效果更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成碎末,拌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以喝了,不知现在还流行波?”
舅舅又说:“在古时候,人们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我在一边听着,似乎没我说话的份儿,我刚想说些什么,其他的人马上又帮我说掉了,害得我在那儿尽吃哑巴亏,但我感觉今天比以往格外的热闹,每个家庭似乎都是这样,门前点着香,挂着菖蒲,每个人都在与家人团聚,享受着端午的芳香,享受着端午的幸福时光,让人意犹未尽……
这,就是端午;这,就是端午的味道!快乐的节日,节日便可以合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