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元宵节 >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15篇)正文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15篇)》

时间: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通用15篇)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1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0—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幸福,我们的祖先相信元宵节吃了这样的应景食物,也能为家庭带来和睦与平安。北方人习惯用摇筛的方式制成圆子,称为元宵,和南方人用手搓揉出的汤圆其实是同样的东西。

吃汤圆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代之前,人们在元宵节或是吃豆粥,或是吃特制的面点,并不一定。到了宋代,民间在过这一节日时开始流行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北方地区大都称这种食品为“元宵”,而南方称之为“汤圆”和“汤团”。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2

扭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地方不同,秧歌的风格也不太相同,分为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东北秧歌等等,其中东北秧歌流传最广,艺术水平也。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3

猜灯谜

猜灯谜,也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出现在宋朝,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所以叫“猜灯谜”。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4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烤百病、散百病、走桥等等,是一种消灾祈福的民间信仰性活动。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夜里,妇女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沿着墙边走,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免祸,祛除百病。

元宵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民间节日,各地节日风俗还有很多。比如:流行全国的吃元宵、放烟火;福建浙江一带的“摇竹娘”;浙江台州一带的“间间亮”;贵州黄平一带的“偷菜节”;山西、陕西一带的“元宵塔火”等等。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5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日子。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6

舞狮子

舞狮子,也是我国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每逢佳节或者集会的时候,人们都会以舞狮助兴。这个习俗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7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祭门”、“祭户”就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8

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叫送花灯。就是在元宵节前,娘家将花灯送给新嫁出去的女儿,或者亲友送灯给新婚未育的人家,希望早生孩子。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就象征“添丁”的吉兆。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9

迎紫姑

紫姑,传说是民间一个贫穷善良的姑娘。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紫姑因为穷困而死,因为老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于是在有些地方,就形成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10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11

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人的心目中,龙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对于风调雨顺、生产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舞龙的节日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12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就可以不吃蚕了。《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13

赏花灯

在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中和寺院“燃灯供佛”。从此以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无论是士族还是老百姓,都会挂灯,整个城市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14

划旱船

划旱船,也叫跑旱船,就是在把竹木扎成的彩色船套在身上,在陆地上模仿船行的动作,再唱一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就是划旱船了。这个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篇15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节目。高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表演者把长木绑在腿上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的高跷达一丈多高,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欢声笑语,如履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