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推荐3篇)》
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精选3篇)
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篇1
1、中秋节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人喜欢把每个季度分为孟、仲、季,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2、端正节
唐朝时期,中秋的节日氛围慢慢地达到了鼎盛,人们很重视这个秋季八月的节日,而且也是寓意团圆祥和,这个时期人们把中秋节称为“端正月”。
3、月夕
古人把仲春二月十五日这个节日称为“花朝”,那么与之相应的,就把仲秋八月十五日称为“月夕”,秋季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月亮更满更亮,所以名叫“月夕”,我最喜欢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美?
4、追月节
追月的意思并不是嫦娥追月。而是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秋季八月十六,比如宁波、台州、舟山等地。元朝时期,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江浙一带的人民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八月十五节日的氛围还意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故名为“追月”。其实香港的节日氛围也是很浓的。
5、拜月节
夕月,即拜月神。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秋季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这个节日习俗由此而来。
6、玩月节
北宋孟元老所著的一本书叫做《东京梦华录》,是记载当时东京也就是开封府的风俗人情,他在里面记载秋季的“中秋节”这个节日写道: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意思是就是贵族们会在中秋节这天相约歌台舞榭、把酒言欢。而民间的老百姓也会占据小酒楼,望月赏月。
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除此之外,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
此外,中秋节还叫做团圆节、八月会、玉兔节等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必多说了。
“中秋”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人们“秋暮夕月”,拜月神;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物品;儿童欢乐,大人聊天,的确是秋季难得一见的阖家团圆的好日子。
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篇2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和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 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人们于是把他拥立为王。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中秋节的传说有哪些 篇3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