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中秋节 >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33篇)正文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33篇)》

时间: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通用33篇)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

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记,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嫦娥无奈,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

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于是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此后,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技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以具雏形,唐时,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约八百二十七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急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缠魂园,故曰中秋。”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3

中秋节一过,在以后的节日里就剩春季一个大节日了,不知不觉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上来说,过了中秋季,田地里也不能在进行耕种,又到了一年修生养息的季节,而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能在回来,所以也有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的说法。

其实这句俗语也告诉我们,别等时间白了头,才知道有些事情没有做,跟年纪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以前一直感觉时间过得太慢太慢,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而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这种感觉就会大反转,总觉的时间过得飞快,还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时间老是觉得不够用。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4

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

相传在遥远的古代,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强烈的太阳光把土地包括植物都给照枯了。有位叫后羿的男子把九个太阳给射了下来。留下了一个造福人类。事后他娶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妻子叫嫦娥。因为这件事,王母娘娘赐给他一颗神药。后来他的徒弟知道他有一颗神药,趁后羿不在去抢 。嫦娥为了保护仙丹就吞了下去。嫦娥的身体突然变得轻盈盈的,慢慢飞上了天,飞上了月球上。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和后羿,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八月节等。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圆月”、“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异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皎洁的月亮来寄托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乡情意。正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一样思乡。

说到中秋节,这让我想到了蒙古族的中秋节习俗,追月节。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这样画面:洁白的月亮下,蒙古族的男女老少个个都穿着鲜艳的服装,跨上高大的骏马。在银光闪闪的月光下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皎洁如玉的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于西方。他们则朝西骑马奔驰,紧紧追随于月亮淡淡的足迹。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5

传统的中秋到了,爷爷上街买了好多吃的,一直忙个不停。我和哥哥一边玩一边闻到爷爷做的饭菜香飘来了,口水直流。

不一会儿,爷爷就叫我们吃饭了,我和哥哥兴高采烈地跑着回家,一桌丰盛的晚餐。爷爷带着我们在院子里,边吃月饼边赏月亮,这时爷爷给我们讲“嫦娥本月的故事”:在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拉开神功,一气之下射下九个太阳,百姓才有了幸福的生活。后羿有个妻子叫嫦娥。一天嫦娥偷吃了王母得不死药,即可成仙。后羿十分伤心,为了思念妻子,在后花园里,摆上很多嫦娥爱吃的食鲜果。百姓们得知嫦娥本月后纷纷摆下香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听完爷爷的故事让我了解中秋的来历。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6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7

今天是中秋节,梁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中秋节的来由。

那是在古时候,有个神射手,他叫“后羿”,他娶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嫦娥为妻,皇母娘娘就赏了他一包仙药,结果被后羿的邻居逢蒙知道了,逢蒙就趁他出去打猎的时候,他就去他家拿仙药。他到了家奋力拼搏,结果嫦娥打不过逢蒙,就只好把仙药给吃了,然后嫦娥觉得自己越来越轻,飘飘荡荡地来到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了,就成了仙。

人们为了祈求平安、幸福,就在月亮下摆上了嫦娥最喜欢吃的小饼和瓜果以表示思念之情。

古人还写下了许多中秋节思乡之情诗句,比如李白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杜甫写的: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

圆圆的月饼既代表了圆圆的月亮,又代表了对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8

我国的历史那绝对是历经苍桑,所以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四大节日,有人会说,我们国家不是有那么多的节日吧?随随便便就有10多个,怎么奕成了4个了呢?但是事实上就只有四个是我们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那就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有一个就是了。

那么是怎么来的呢?话说在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看天像,猜测明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有一个人就日日夜夜看天像,结果发现在进入秋之后,月亮就越变越圆,越变越大,可是在十五时,便是最大的。古代人·、向来都,用圆来代表团圆。于是就说十五那一天是最平安的一天,不会发生任何事情。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那时候有没有手机、QQ、电子邮件。可以天天联系,使得远在他乡的人挂念家人是否平安,家人也是日日想念远出的人。都希望能够团团圆圆,便把这份心意向上天的月亮诉说,于是便有了。

可是月饼是哪里来的呢?于是人们就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拿点好点的东西给月亮上的仙子吃呢/于是就有人做了很像月亮的月饼。

快到了,希望世界能够和平,人人平安,快乐。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9

后羿射日之后成为英雄,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二人恩爱的过着日子。偶然一天后羿巧遇王母求得不死药,本打算和妻子一块成仙,不想被小人惦记,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抢夺。嫦娥无奈,危急之时吞下不死药,立时成仙飞上了天空。

后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更加思念自己的妻子,于是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妻子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此后,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0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1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中秋节起源于中国,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2

中秋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许多,我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吃月饼的传说吧!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我今年中秋节吃月饼的时候想:“月饼里头到底有没有信息呢?”我真希望月饼里头有信息,我还希望月饼里头有一份大礼包!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3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4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沉浸在热闹的节日气氛里。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呢?中秋节的由来又是什么?于是,我和妈妈一起翻阅书籍,搜索资料,原来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中秋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

中秋节的传说也是非常丰富的,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今年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姐姐还有爷爷一起过中秋。妈妈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的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蛋黄连蓉月饼;还有可口的饭菜。说着关于中秋节美丽的神话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5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6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领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为中秋节。又因此夜皓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7

中秋传说: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

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8

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佳节。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子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下午五六点钟,我和父母已回到老家应县。爸爸妈妈在一间屋子里与奶奶聊天,而我则再另一间屋中听爷爷讲中秋节的传说:

齐国时期,有个女子阴差阳错地被选入宫中当妃子,但因为不漂亮,没法得到皇上的宠爱;八月十五这一天,这位女子在院中赏月,帝王经过时,发现这位女子在月光下竟显得格外美丽,于是开始宠爱与她,后来还成了皇后。从此,这便传为佳话,中秋赏月也被广为流传……

不知不觉中,夜幕已经悄悄降临,圆圆的月亮不知何时蹦了出来,而供月台上也不知什么时候摆上了月饼,石榴,西瓜等水果。我们一个一个的虔诚地拜完月后,坐在院中一边吃香甜的月饼,一边赏月。今天的月亮真圆哪!远远望去,好像月亮婆婆露出了笑脸;也好像嫦娥与后羿在月球上相望,中间站着可爱的玉兔;又好像吴刚在砍伐身边的两棵大树,真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哇!月亮真是变化万千!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19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0

夜幕慢慢的拉了下来,天空中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从这刻起,中秋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天空刚刚暗下来,温度也随着降低。像是月宫里的嫦娥姐姐出来了,带着寒冷而又圣洁的光芒照耀大地,扫除一切阴霾和不快,这个时候,家家都有客人,是好几年不曾相见的朋友;是好几年不曾会面的亲友;是好几年不曾说过话的老乡。家家户户里,都传出喜庆、洋溢的交谈声、欢笑声。

家家摆上好酒好菜,还有那不可缺少的“吉祥物”——月饼。餐桌上,你说我笑的,好不快活的样子。“干杯!””别光谈话,来,夹菜吃……”千言和万语,不如让我们在一齐团聚,有什么话就在这个时刻说出;有什么感激之话就在这个的时刻说出;有什么祝福平安的话就在这个时刻说出。忘记了工作带来的烦恼,抛开了手头上的事,约大家在一起共度晚餐。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和谐了,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和家人聚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时刻了。

嫦娥为家家户户到来了许许多多的月饼,大伙同坐在一间屋。然而在这个屋子里。却充满了温馨,圆满,美好的气氛。

这一刻,让我牢记在心,让我记住了最美满的一次“宴席”。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1

全家吃着月饼,赏着明月。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吗?没错!就是中秋节,那你可知中秋节的来历吗?就由我来告诉你吧!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九月十三,在中秋节,人们通常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月饼、放孔明灯。那晚的月亮格外的圆,应为这代表着团团圆圆。而且中秋节还有个故事——嫦娥奔月。

之前因为后羿射日一事,王母娘娘赏给了后羿一粒仙丹。但王母娘娘没有告诉他这粒仙丹有什么用,只告诉他不到危机时刻不能用,后羿听了,每天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粒仙丹。也告诉他的妻子:嫦娥,不到危机时刻不能用,嫦娥听后点点头。但是他们不动,但不代表其他人不动这粒仙丹。这不,得知后羿得到仙丹的人全都聚在一起,计划着怎样偷仙丹。于是几个大汉和一群人就闯进了嫦娥和后羿居住的地方,巧了,后羿正好出去了,嫦娥正在浇花。于是众人就偷偷溜进他们的屋子里,但是他们在搜索仙丹不小心碰了一下铃铛,嫦娥听见后就知道有人来偷仙丹,于是她就轻轻地挖起了藏在土里的仙丹盒,打开盒子吃掉了仙丹。那群人还浑然不知。于是吃了仙丹的嫦娥便飞上了月亮,当后羿回来时,发现了掉在地上的仙丹盒,于是后羿抱头痛哭。后来人们为了想念好心的嫦娥就定那天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2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记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技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以具雏形,唐时,中秋节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约八百二十七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急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缠魂园,故曰中秋。”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3

中秋传说: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4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5

过中秋节的习俗,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国君都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讲究一个日月同辉、天地同寿。秋天祭月,一般都选在中秋节前后几天,这是中秋节最早的原型。

但是吃月饼这个习俗,是一直到唐宋时期才慢慢形成的。在唐以前的中国,老百姓还是以黍、米、粟为主食,很少吃饼子,饼子大多是胡人的吃食,所以当时又给饼子叫胡饼。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繁盛,胡人的很多饮食习惯、服装、食材都传入中国,胡饼渐渐被华夏人所接纳。胡人烤的饼,大多干焦硬朗,吃起来考验牙口。传入中国以后,我们中国人马上对其进行了改良,比如加入各种馅料,撒上芝麻,减少分量等等,让饼子好吃了不少。

相传在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献饼祝捷。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这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中秋节吃饼的记录,但当时还没有“月饼”这种叫法。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6

从前,有十个太阳一起在天上,百姓受不了了,这件事被后羿知道了,爬上了昆仑山山顶,英雄后羿拿出神箭,拉开神弓,一下子就把九个太阳射掉了。很多人都来拜师,学习功夫,就连那个小坏蛋蓬蒙也混了进来。

后来,后羿和嫦娥结婚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羿去寻仙求药,后羿见到了王母娘娘,给他了一包仙丹,后羿把仙丹交给嫦娥保管,嫦娥放到了一个小盒子里,被狡猾的蓬蒙偷看到。后羿带着徒弟们打猎,蓬蒙假装肚子疼没去打猎,等后羿他们走远了,蓬蒙就拿刀逼嫦娥拿出仙丹,嫦娥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就打开盒子,一口就把仙丹吃了下去,嫦娥飞出窗外,飞到了与人间最近的月亮上,这件事被后羿知道了,就想去打死蓬蒙,可是,蓬蒙早就逃跑了。

后羿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拿嫦娥最爱吃的鲜水果,拿来祭拜她。从此有了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7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

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时,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彼此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除了全家人围桌而坐,彼此祝福、共赏明月、边吃边谈外,在全国各地古老的中秋赏月活动,已被多姿多彩的群众赏月和文艺演出所替代。

中秋节时,“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清澈的月、清澈的天,清澈的情感,在天上人间合而为一之时,该是中秋赏月的最佳境界了。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8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乐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亭”、“望月楼”的古迹。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29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30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候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中秋又称为仲秋。

中秋节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盘似的朗朗明月,就会期盼着家人一起团聚,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相传古代齐国有一位丑女,名叫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天子在月光下见到无盐,觉得她美丽出众,就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灯塔、舞龙灯等特殊风俗。中秋节习俗很多,形式也不一样,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听了我的介绍,你们都知道中秋的来历了吧?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31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32

北宋时期,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跟饼第一次产生了联系,这或许就是“月饼”这个称谓的来历,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到了南宋时期,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

真正让中秋节吃月饼这一行为成为风俗的,还是明朝时期。

元朝末年,统治者荒淫残暴,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当时朱元璋联合各路义军准备起义,但元朝官兵搜索得非常严格,消息传递困难。

这时刘伯温想了一个办法,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子里,这些饼子躲过了元朝官兵的搜查,被分发到了各路义军手中。八月十五那天,各路义军群起,形成燎原之势,元朝官兵被打垮,起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朱元璋八月十五起义的这个故事,一直传到了晚清时期,当时辛亥革命,本来也是定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杀鞑子”,后来因为各种事情的干扰,拖延了几天,一直到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才举事。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后,每年八月十五都会吃月饼,并给群臣赐月饼,这种习惯慢慢扩散到民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这个风俗就这样形成了。在当时大明朝廷,中秋节也都会给官员发月饼过节。

中秋节的由来250字 篇33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