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推荐3篇】》
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通用3篇)
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 篇1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刻,加之疫情防控的特殊环境,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深入有效开展好“挂包帮”工作?总结几年来精准“挂包帮”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的经验,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续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在做好“心”“地”“家”“纸”“口”这“五篇文章”上下足功夫,以钉钉子精神的定力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要求,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做好“心”上文章,扶贫挂包携手同心。挂钩帮扶,贵在上下同心协力。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把干部记在心里。要创新“挂包帮”方法,定期到挂包村民小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用情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工作,同时做好其他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巩固提升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党员干部和村组群众中同时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民,在扶贫工作中用心用情、以心换心,实现干部群众的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形成“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的脱贫攻坚合力,同时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发扬“苦熬不如苦干”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携手共建小康社会的脱贫致富进程中,志在致富,心怀感恩,如实申报收入、财产等情况,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家人,懂得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进而增强自律自强、勤劳致富的意识和能力。
做好“地”上文章,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扶贫实不实,政策落地是关键。认真整合各方面的资金和力量,全面抓好各项扶贫政策落实,突出产业培植、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和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教育保障保险等方面重点,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充分利用农户拥有的土地、林地、房屋等生产资源和发展空间,每家每户“种好植物、养好动物”,落实好“远抓林果,近抓畜牧养好猪鸡牛羊驴,当年见效种好粮烟桑菜果”的促农增收思路,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人有技能,户有产业,做到人、地、山、水、房“五不空闲”,形成农户长效增收基础:人不空闲,老老少少家里家外各尽所能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地不空闲,田里地里一年四季种上粮烟桑菜;山不空闲,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因地制宜栽上经济林果;水不空闲,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房不空闲,在畜厩中都养上鸡猪牛羊驴发展畜牧业。
做好“家”里文章,扶贫建设美好家园。脱不脱贫,首先看家。迅速采取单位挤出经费、干部捐款捐物、社会支持赞助、向上争取项目、农户出资出劳等方式“五个一点”方式,认真开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同农户一起开展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收拾家舍、垃圾分类处理等劳动,做到“六净四有一规范”,即村庄净、庭院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有家具、家电、厨具、衣被;生产生活用品摆放规范等,携手共建农村美好家园,让农户享受社会进步成果,形成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
做好“纸”上文章,扶贫过程记录纸上。在破除形式主义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纸质档案和公示材料的补齐完善工作,确保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继续包等方面的文书档案规范、完整、真实,逐户核对帮扶卡、收入明白卡、政策享受明白卡内容,完善20__年至20__年建档立卡和帮扶工作措施情况,形成一户一档资料,做到扶贫过程可查询、易对比、能核实,并准确记录下每个村组、每户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史、奋斗史。同时培养锻炼挂包干部联系群众、走访农户、分析情况、记录历史、填报表格、调查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增强带领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领。
做好“口”上文章,扶贫成效有口皆碑。要奖励干部“金杯银杯”,首先要看群众的“口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齐帮扶工作短板,整改巡察检查发现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受惠于民,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干部的说到做到,来达到群众心服口服;采取电话抽查、现场检查、随机督查等方式,加强对干部群众扶贫帮扶情况的口语训练,保证干部、群众对户情贫情、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享受政策情况、帮扶成效等说得清、道得明,做到“一口清”,言语里充满自强、诚信、感恩的信心和良心,全社会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有口皆碑。
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 篇2
20__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身居都市,离着泥土远了,只能通过媒体的报道,隔着屏幕感受决胜脱贫攻坚。五月春光正好,一路驱车飞驰在宽阔的高速,渐渐地眼前群山叠翠,一马平川变成曲折迂回的乡村水泥道路,一场近距离感知脱贫“拔节”之声的探亲之旅正式开启。
这是一个位于黄山北麓,群山环抱间极其偏远的原始村落,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全村上下靠着茶园、竹园、伐木的微薄收入过着清贫恬静的生活。伴随着成长、求学,我离开了家乡,借助电话,家乡的亲人也经常和我分享小山村的惊喜变化。这次的五月探亲之旅,恰逢家乡茗茶太平猴魁的采摘农忙时节,在如火的农忙中我切实体验了一把脱贫致富的酣畅淋漓。
茶香四溢,一片“金叶子”蕴藏大财富。太平猴魁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身价斐然。但谁能想到前些年,偏僻的区位加上闭塞的交通使得原本产量不高的猴魁产业得不到有效开发,虽说守着致富的“金叶子”,却仍有一批茶农游走在贫困边缘。此次探亲之旅,让我切身感受到“金叶子”的致富潜能。听村里的干部介绍,近年来村上将茶叶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强化猴魁原产地保护政策,实施品牌保护,农户的腰杆硬了。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前披星戴月去镇上市场卖茶的茶农少了,朴实的茶农摇身一变,也变成了网红带货达人,不少农户配备上全套茶叶包装机械,走上了专业化一条龙猴魁生产、包装、销售之路。通过网络宣传,小山村的名气响了起来,与繁忙的茶叶采摘相呼应的还有小山村络绎不绝的车流,游客体验一把茶乡之旅,临走时再买上几提茶叶,农户们就获得了双倍的收入,腰包也渐渐鼓起来了,真的是一片“金叶子”蕴藏大财富。
不负青山,一片绿水青山蕴藏大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行走在山村小道上,遥看山花烂漫,近览芳草菲菲,虽然小山村的交通便利了,名气响了,但是绿色原始的风味一点没有改变。外公告诉我:“谁要是去自家林地里伐木,去太平湖里大肆捕鱼,那是要进‘局子’的,现在都讲生态保护了。”没错,伐木的少了,绿色的山林越发油亮了;捕鱼的少了,湖里的生态越来越好了,山体滑坡少了,湖水污染少了,游客越来越多了。“以茶为媒,以茶促旅”,依托茶叶生产这一支柱产业,以黄山、太平湖这两张旅游名片,小山村放开思路,推出茶乡风情游、农事体验游、湖滨人家垂钓观光等特色旅游项目。游玩的客人多了,带动农家乐红火起来了,游玩食宿、垂钓观光、采茶体验、茶叶、香榧等土特产销售收入可观。村里的年轻人眼看着家乡有钱挣,也纷纷返乡创业,建设美丽新农村了。见过世面的年轻人,脑子自然更活络,思路更开阔,把绿水青山间的致富文章越写越亮眼。
生态宜居,一片粉墙黛瓦蕴藏大幸福。产业旺了,茶农富了,自然生活的品质也逐步提高了。这次探亲,家乡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乡村道路的变化。以前由于山高林密,大山里的水泥路很窄,勉强容纳一车通行,道路两旁茅草丛生,刮花车漆那是常有的事情。现在,道路拓宽了,还新加上了临崖的栏杆,也加强了道路养护。沿着宽敞的马路直达山村,低矮的房屋不见了,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徽派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树掩映下的村落中。走进农家小院,改变的还有农村的生活方式,随手乱扔的垃圾纷纷投入垃圾箱了,脏水脏物也不乱投河道了,俨然一派文明风尚。深入交谈就会发现茶农们摆脱的不仅是贫困,更是一番脱胎换骨的精神重塑,他们越发重视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凡有条件的人家都去城里买了房,送孩子去城里读书,让娃娃们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解决“富口袋”的问题,更解决“富脑袋”的问题。村容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观念的改变,这一切的改变背后都蕴藏了农村致富的满满幸福。
竹入春风拔节,春雨过后,屋后的竹园里,“咔咔”声声作响,正是春笋拔节的声音,我想这也是我探亲路上,听到的最生动悦耳的脱贫致富交响曲。
脱贫致富同心奔小康心得感悟 篇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减贫的好成绩。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过去一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同时,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仍然不少,所剩深度贫困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正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指出的,当前脱贫攻坚战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帮扶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精准……可以说,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跟突出问题较劲。“整治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清除‘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现象,想办法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上来”。代表委员们的呼吁提醒我们,脱贫攻坚必须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开对“药方子”,才能拔除“病根子”。脱真贫、真脱贫,才能确保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咬定目标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