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年俗调查报告【推荐7篇】正文

《年俗调查报告【推荐7篇】》

时间:

年俗调查报告(精选7篇)

年俗调查报告 篇1

渡过的一个紧张而又愉快的学期,我终于迎来的过年。过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了,因为过年就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还可以跟我最好的朋友一起玩耍。最重要的是可以放我最喜欢的烟花!光想想可以放烟花心里都美滋滋的。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超级大的圆桌前吃着年夜饭、聊着天、说着话。我急匆匆的吃完饭要放烟花,可是大人们却慢慢悠悠的吃着饭。我跑到外面一看,天空上的烟花绚丽多彩,美不胜收,这下,我更想放烟花了。我飞奔到家催着大人们赶快吃饭,可他们却无动于衷,而我只好乖乖的等着他们吃完饭。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们终于吃完饭了。我赶快跑到屋内拿了许多烟花,比如:普天同庆银、银菊争艳、天女散花、火树银花等等。当然我的裤袋里拿了许多小摔炮,这样我就可以偷袭他们了,我一想到这就不禁咯咯的笑出声。

我们先放的是“普天同庆”,爷爷把它埋在土中然后点火,只听见“嘭、嘭、嘭”的几声烟花便飞到天上去了,抬头一看顷刻间,五彩缤纷的烟花将蓝色的天空装扮的更加绚丽,一颗颗烟花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闪而过,我不由的感叹道:哇,好美。 紧接着我们又放了银菊争艳,这次是爸爸去。像刚才那样,几声巨响后抬头看天空更美了。当烟花在空中完全绽放的时候,真的就如同一朵银色的菊花在空中飘舞。哈哈,该放天女散花了,我大声的说我来!我找到没有风的地方,点上火。哇,烟花在空中展开了笑脸,真的就如同天女散花一般,而此时,我心里想的是:和我一般美丽啊,不配是天女散花。最后我们放了火树银花,这次是我们家的母老虎——我的妈妈来放。妈妈放完火树银花后,天空中就有许多张甜蜜的笑脸。就在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偷偷拿出了摔炮,准备下下他们,可是不料,被妈妈发现了。大家也都喵了我一眼紧接着都追着我跑,我飞速的跑着,空气中洋溢着我们一家幸福、快乐的味道,还有那欢声笑语。

最喜欢过年了,看烟花,仍在天空中微笑。

年俗调查报告 篇2

教材分析:

《欢欢喜喜过大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这一课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以学生最熟悉的传统节日——春节为教材,本课的内容,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春节习俗,并了解家乡过节习俗对生活的影响,以此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中的新鲜事、有趣事。

3、学习搜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4、懂得文明、安全、快乐过春节的技巧。

5、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向学生渗透重视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愫。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春节活动的热闹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2、懂得文明、安全、快乐过春节的技巧。

教师准备:全国各地过春节热闹场面的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制作新年贺卡。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新年好》,师生同唱,营造节日气氛。

/programs/view/p6YzKwuZ1N8/

二、日历上找春节

1、出示万年历

2、指导学生从日历中分别找出元旦和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引导学生比较元旦和春节在日历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用笔标出公历1月1日),这一天是全世界人民的新年——元旦。(用笔标出农历1月1日),这一天才是我们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

三、畅所欲言话春节

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1、阅读课本74页图片,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

(1)自己曾经参加过其中的哪些春节活动?还参加过其他哪些活动?

(2)最喜欢的春节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3)师生共同装扮教室。

2、教师小结: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包饺子、舞龙舞狮、举办花灯展、放鞭炮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活动。

3、庆祝新年

多媒体展示:全国各地祝贺兔年的视频。

四、春节习俗真有趣

师:进了腊月门,人们就忙着置办年货,买新衣服;除夕那天,人们又忙着扫尘、贴春联;晚上要包饺子、吃年夜饭;过春节那天,我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兜里揣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到各家各户去拜年,真热闹!看来,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可真不少,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年的来历:

压岁钱的来历: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做适当引导)

五、今年怎样过春节

师:老师听同学们介绍这么多有关春节的风俗习惯,觉得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今年春节你打算怎样过?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加以引导,如:

买新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不攀比

放鞭炮: 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压岁钱: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压岁钱,不乱花

3、教师总结

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欢乐祥和的节日,我们在尽情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还应尽量消

除一些不安全因素,过一个平安、文明、节俭的春节。

六、制作新年贺卡

新年到了,做一张“新年贺卡”,送给自己的朋友。

七、恭喜恭喜,结束本课。

播放音乐:恭喜恭喜

师(结束语):过春节是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不仅仅感受到了春节的快乐,了解了许多有趣的年俗,还懂得了在这个快乐、祥和的节日里,我们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不少,那就让我们在快乐的歌声中再一次感受春节的魅力吧!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每个教学步骤都结合现实生活展开。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就是平时知识积累、资料收集方面没有养成好习惯,在课中,大量的视频展示使学生得到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都是从“好玩”的角度去认识春节,在此基础上,我结合当地的春节风俗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生活层面去认识春节。我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通过网络搜寻了很多关于春节的各种信息,营造了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通过听、说、看、讨论交流等形式去感受民俗的魅力、体会过春节的快乐。

年俗调查报告 篇3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永寿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20xx年7月14日到7月27日

地点:永寿县

调查对象: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关于永寿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永寿,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永寿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

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永寿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初七被称为“人七日”这一天吃面条预示新的一年里大人小孩身体安康无病痛无灾患。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东北地区乡村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年俗调查报告 篇4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1.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2.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3.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4.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5.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人们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如意、钱、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吃到钱的人,预示着来年会走财运。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6.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并且日涨船高,好在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鞭炮、玩具、图书和学习用品。

中国本来就是多民族的一个大家庭,每个地域、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一些独特的风俗,只能等大家有机会了亲自去感受吧。

年俗调查报告 篇5

一、 调查背景: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小时候,爱过春节是因为彩色的糖果和美丽的新衣服,而现在我更爱那独特的人文年俗年文化。那么我的家乡的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呢?为了更好了解这些特色文化,我特意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下面是关于年俗年韵年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概况。

1. 调查时间:20xx年2月18日——20xx年2月20日

2. 地点:汨罗市弼时镇坪塘村

3. 调查人:王伊凡

4. 调查方式:对亲戚邻居进行走访,同时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

5. 调查内容:对走访人家过年期间的风俗习惯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腊月十七早晨,妈妈早早叫我起床,说是要我一起“打扬尘”。我感到很疑惑,便问妈妈:“什么是‘打扬尘’呢?”妈妈说:“民间有过大年之前一定要给家里打扫卫生的传统习惯,俗称‘打扬尘’,即‘前打十七,后打二十一,再不打三十日’。说的是‘打扬尘’最早是腊月十七,如果实在没时间,除夕这天也一定要打扫干净,以免别人上家里拜年,笑话家里不洁净。” 大年三十那天,一家人忙里忙外地张罗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爸爸望着门口刚贴好的对联,摇头晃脑

地念着联上的字。我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喜庆的春联,据说贴春联关乎新年运程,可以讨个吉利。除了春联,我家大门上还贴了两个大大的“福”字,可是这“福”字怎么倒着贴呢?原来啊,将“福”字倒贴,是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尤其是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之意,须贴得端正。贴完春联和“福”字后,我和爸爸、妈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我向他们说了新年好,这时候,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些糖和红包。我有些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晚辈要向长辈拜年呢?”爸爸回答道:“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辈拜贺新年、问候新年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话拜年等。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戴整齐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因各地习俗不同,有些地方初二拜年。”

拜年时,我发现晚辈给长辈拜年后,长辈可将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所以,“拜年”是必不可少的年俗。

大年夜晚上,一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丰盛的菜肴。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鱼和火锅,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火锅则代表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人们高谈阔论,小孩们烟花齐放,一直要到凌晨,迎接新年的到来,这就是“守岁”。古时“守岁”

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现在的“守岁”富含了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大年初一,热闹的锣鼓声又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原来是舞狮的队伍前来助兴,精彩的表演让人看得拍手叫好。狮子为百兽之尊,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所谓年俗根据各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是有一共同点就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将喜庆与激情深深融入年俗中。站在新年这一雪白的起跑线上,真诚地道一声:“新年,你好!”

年俗调查报告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2.学生能够知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

3.学生能初步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春节的探究活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并注意节日期间的安全。教学难点是在教学活动中了解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知春节与元旦的不同,并树立安全意识。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查日历入手,让学生通过看录像、谈年夜饭等生动形式,了解与年有关的知识。结合春节燃放鞭炮、参加庙会等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安全小常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感受春节的喜庆欢乐,知道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

2.教学难点:难点是感知春节与元旦的不同,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日历上找春节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我们中国还有自己传统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播放动画:小兔贝贝迎春节。swf]

2。提问:那么今年春节是哪一天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找一找吗?

(1)查查日历,找找今年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教师出示当年的挂历或台历。)

(2)找不同:元旦和春节在日历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小结:元旦是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新年;春节是我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出示图片:元旦。jpg,春节。jpg]

3.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迎接春节的到来!(出示课题:迎新春)

活动二 喜气洋洋过春节

1。提问:同学们,人们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谁能讲一讲。

2。交谈: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年的传说吧!

[播放动画:年的传说。swf]

3。小结: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4。提问: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

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所欲言,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最高兴、最难忘的过年经历。)

5。小组交流: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们说一说吧!

6。共同交流:

(1)提问:春节前你们家里都做了哪些准备怎么布置家里的环境的?

[出示图片: 扫房。jpg,拆洗窗帘。jpg,采购年货。jpg,挂中国结。jpg,剪窗花。jpg,写对联。jpg,准备年夜饭。jpg,贴窗花。jpg,贴“福”字。jpg,贴对联。jpg,过年了。jpg]

小结: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买年货,粘贴春联、“福”字、窗花等把家里布置一新,全国各地都洋溢着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追问:你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福”字吗?

[出示图片:贴对联和福字。jpg]

追问:窗花上都有什么图案?有什么寓意?

[出示图片:窗花1。jpg,窗花2。jpg,窗花3。jpg,窗花4。jpg]

小结: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出大红

的对联、“福”字,窗花贴在门上、窗上,为节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同时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2)提问: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出示图片:包饺子。jpg,团圆饭。jpg,熬夜守岁。jpg,看春晚。jpg,串门拜年。jpg,压岁钱。jpg,放鞭炮。jpg]

小结:春节来了,每家每户欢欢喜喜过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熬夜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小孩子还能收到压岁钱,多有意思呀!

[播放视频:春节。wmv]

7。(1)提问: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迎接新春的活动呢?全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庆祝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播放动画:庆春节。swf]

(2)交谈:各地方各民族还有哪些庆祝形式呢?我们继续观看。

我们先来看一看塔子山的灯会。

[播放视频:塔子山灯会。wmv]

成都有哪些庆祝活动,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视频:成都大庙会。wmv]

彝族人民怎么庆祝春节呢?看!

[播放视频:彝族歌舞庆春节。 wmv]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春节的喜庆。) 小结:这就是喜庆、热闹的春节,这就是蕴含美好祝福的春节,它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共同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全国各地各族人民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旅居海外的华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这个最隆重的节日。(板书:欢欢喜喜过春节)

8。交谈: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请你跟着读读这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吧!

[播放动画:元日。swf]

9。 小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春节期间人们用各种形式来庆祝,对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年中过得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望。

六、板书设计

迎新春

欢欢喜喜过春节

《欢欢喜喜过春节》(第2课时)

“年夜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2。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3。学生能够从与家人准备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会分担家务劳动;从与家人共进年夜饭的活动中,学习礼貌待人、文明进餐。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孩子们一年中最盼望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但他们对于与年相关的社会常识还缺乏相应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春节,迎接新年。孩子们身处其中,乐在其中,吃年夜饭,守岁,走亲访友,收压岁钱种种习俗,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就事论事,而是应侧重在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节日文化的兴趣。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使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并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注意节日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年夜饭的习俗,知道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2。教学难点:难点是学生能够体会春节期间的热闹氛围,感受亲情的温馨和美好。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年俗饰品,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年夜饭中的饮食文化

1。谈话: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过年的热闹与喜庆,了解了有趣的年俗文化。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要进行一项重要的春节活动,知道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年夜饭1。jpg,年夜饭2。jpg,年夜饭3。jpg,年夜饭4。jpg]

(2)小结:年夜饭又称团圆饭, 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出示课题:年夜饭)

(3)[播放音频:合家欢。mp3]

2。提问:吃年夜饭时,你家里经常做些什么菜?

(1)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做这些菜,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学生交流课前向家长了解到的春节饮食文化,引导学生探究、了解本地的春节饮食风俗。)

(2)小结:过春节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传统的特色食品,每种特色食品都有美好的含义,代表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祝福与美好愿望。

3。提问:你知道其他地区的人们过年还吃些什么吗?

(1)[出示图片:鱼。jpg]

小结:鱼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菜肴,因为“鱼”与“余”谐音,所以这道菜预示着年年有余。

(2)[出示图片:橘子。jpg]

小结:在广东话中“橘”和“吉”谐音,吃橘子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同时橘子的颜色金灿灿的,有财运亨通的美好愿望。

(3)[出示图片:饺子。jpg]

提问:春节期间,都什么时候吃饺子吗?人们还会在个别饺子里包上什么? 小结:北方人在春节期间最爱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多么像元宝,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人们还喜欢在个别饺子里包上钱币,谁吃到了,表示来年会财源滚滚,有的包上花生,表示会长寿,有的包上糖块,表示甜甜蜜蜜。到了初五早上,人们也会吃饺子,俗称“破五的饺子”。

(4)[出示图片:年糕。jpg]

小结:年糕的“糕”字和“高”谐音,它寓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更比一年美好。

(5)[出示图片:肉圆。jpg,汤圆。jpg]

小结:肉圆和汤圆的形状都圆圆的,包含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意思。

(6)[出示图片:八宝饭。jpg]

小结:八宝饭的味道甜甜的,寓意着人们的生活甜甜蜜蜜。

(7)[出示图片:花生。jpg]

小结:花生又称“长生果”,吃花生寓意着多福多寿。

4。小结:这些春节美食蕴涵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预示着来年的幸福,在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板书:美好愿望)

活动二 年夜饭的礼仪

1。模拟体验活动:我帮妈妈做些什么。

(1)教师(教师戴上“妈妈”头饰)饰演妈妈:妈妈要做年夜饭了,你能帮我做点什么呢?

(2)学生思考交流。

(预设:摆放碗筷、放好桌椅,择菜、洗菜,递佐料、端凉菜)

(3)模拟表演:你能帮助妈妈做些什么,上前来演一演。

(板书:爱劳动)

2。提问:我们吃年夜饭时,要注意什么呢?

(1)[出示图片:入座。jpg]

提问:你们家吃年夜饭时,座位是怎么安排的?爷爷奶奶应该坐哪儿?谁来表演一下。

小结: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时,要请爷爷奶奶等年纪大的长辈先坐,坐上位,然后要按长幼等级分坐。正式吃之前,还可举杯祝福长辈,共庆新年快乐。

(2)[出示图片:饭桌上1.jpg,饭桌上2.jpg]

小组讨论:哪个小朋友做的对?哪个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提问:还有哪些礼仪需要注意的呢?

小结:在饭桌上,我们应先等长辈起筷后才动手夹菜。好吃的东西不独吃,大家一块儿吃。自己想吃的菜不在跟前,要请人帮助夹并表示感谢。吃饭咀嚼时不发出声音,要端起碗吃。这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春节期间好吃的东西多,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得肠胃病。

(板书:讲文明 有礼貌)

3。交谈:让我们听听这首儿歌怎么说的吧!

[播放音频:年夜饭。mp3 同时播放图片:年夜饭5。jpg, 年夜饭6。jpg, 年夜饭7。jpg, 年夜饭8。jpg, 年夜饭9。jpg, 年夜饭10。jpg, 年夜饭11。jpg, 年夜饭12。jpg, 年夜饭13。jpg, 年夜饭14。jpg]

活动三 祝福传心意

1。谈话: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无论是远在外地的,还是近在本地的;无论是工作的,还是在外求学的;无论是身居要职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吃一餐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所以年夜饭又叫团圆饭。

2。提问:今年年夜饭时,你们家里人都到齐了吗?谁没有回来?为什么?

3。提问: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呢?

[出示图片:打电话.jpg,网络.jpg]

4。总结:今天咱们不仅感受到了春节的快乐、年夜饭的温馨,还懂得了在家

年俗调查报告 篇7

究时间:20xx年1月28日

学校:招远一中

班级:A813班

活动设想及方法:实地调查、访问专家、查找资料 撰写者:张晓凯

综合实践:中西节日习俗文化差异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目的:

了解春节和圣诞节的习俗

了解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

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别

三、活动形式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了解西方文化圣诞节独特魅力,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和圣诞节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从中西文化中寻找差异,进而了解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春节和圣诞节的信息。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4、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动过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联系有关人员讲授春节和圣诞节的神话起源、习俗等相关知识

2、准备一些中西方国家的春节和圣诞节的知识(来源包括图书、网上)。

3、学生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小故事、图片等)

4、准备好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相机等

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分组制定计划

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春节和圣诞节民俗》以及研究的3个主题:“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春节和圣诞节的习俗”、“中西方文化差异”。

2、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一)、春节的传说

(二)、春节习俗

(三)、圣诞节的由来

(四)、圣诞节的习俗

(五)、中西节日文化的差异

五、活动感想

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和圣诞节文化,领略中国和西方文化魅力,理解中西文化节日的差异,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春节。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和理解的公共世界,传达出这个民族某些共享的文化知识和它观察生活、了解世界的认知方式,充分显现着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意识的原型。 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历史悠久,一般来说属于岁时节日。汉族古老的节日多是按照天地时令交会的节韵确定的,春节就是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轮转相联系,它与中华民族“生生之谓易”的生命哲学相关。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传统节日,为了庆祝圣经中的耶稣基督的降生而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在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和碰撞,圣诞节的宗教色彩已经不那么重了,而演变成所有人都可以考虑的`喜庆狂欢性质的节日。

其实,无论中国的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它的实质都是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中国人自发地过起了圣诞节,无非是希望自己的生活中更多一些快乐时光。从这点而言,它就有天然的合理性。更何况,圣诞节所包含的欢乐与祥和,所包含的对幸福的向往和对他人的祝福,与我们中国人春节的精神实际上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