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民营企业调查报告【优秀3篇】正文

《民营企业调查报告【优秀3篇】》

时间:

《民营企业调查报告【优秀3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民营企业调研报告】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民营企业调查报告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监督检查全区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以查无照、促规范、保安全为主要内容,真抓实干,摸清底数,区别情况,集中处理。力争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使全区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得到进一步改善,确保奥运会期间规范、有序、安全运行,为全区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整治的内容

(一)检查的重点

1、检查化工企业是否取得合法有效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有无超范围经营。

2、检查化工企业是否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和兴奋剂或兴奋剂原料。

3、检查已被市局、分局吊销营业执照的化工企业,是否仍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处理方式

1、对取得合法营业执照的,重点是加强日常巡查,进一步规范其经营行为,确保合法、安全经营;对于无营业执照的,要限期办理营业执照,逾期不办的依法取缔。

2、对市局安排检查的化工企业,要与当地药监机构一起逐户填写《化工类企业蛋白同化制剂、肤类激素生产经营现场检查报告》(表样附后);工商部门自己检查的化工企业,填写《化工类企业兴奋剂专项治理现场检查报告》(表样附后)。其他与兴奋剂无关的化工企业,填写《化工企业信息登记表》(表样附后)。

3、对于超范围经营的,督促其限期办理相关前置审批手续,待取得相关手续后进行变更登记;逾期不能办理的,引导其变更经营范围。

三、活动开展的时间、方式

(一)时间:2012年7月9日至8月7日。

(二)实施步骤:

“执法月”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摸底阶段(7月9日至7月10日)。由各工商所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辖区内化工企业的具体数量。

2、集中查处阶段(7月11日至7月31日)。各工商所根据摸底情况,对化工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分片负责,责任到人。

3、总结提高阶段(8月1日至8月7日)。根据集中查处情况,对照摸底情况,分析个别化工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清责任,研究处理意见和措施。对超出工商职责范围的,各工商所及时上报,由分局书面告知相关部门。

活动结束后,各工商所于8月10日前向分局写出活动总结。四、“执法月”活动的调度、通报、考核及要求

(一)调度、通报

“执法月”活动开展期间,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制度。活动开展期间,各工商所每周周五下午下班前,上报本周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表样附后)。分局统计后在工作平台上进行通报。

(二)检查考核

此项工作的检查考核采取企业注册局统一组织、各工商所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一周一次。各工商所检查情况要于每周五下午下班前书面报送企业注册局。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对化工企业集中整治,是举办前开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集中执法行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的大事。因此,各工商所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以所长为组长的化工企业集中整治“执法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精心部署,统筹安排,注意方法,做过细的工作,确保“执法月”活动积极稳妥、取得成效。

2、领会精神,抓好落实。在开展化工企业集中整治活动中,各工商所要分片负责,责任到人,认真核对辖区内的每一家化工企业,并保证逐户检查,认真登记。没有发现问题的,做好巡查记录,留下监管痕迹;存在问题的,及时报告,妥善处置,不留后患。

民营企业调查报告 篇2

一、东岭集团做大做强带动东岭村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

东岭集团原是我市金台区陈仓镇东岭村创办的一家乡镇企业。80年代末特别是近几年来,东岭集团在村党委书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黑记的带领下,抢抓机遇、艰苦创业,整合资源、成功扩张,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民营企业集团。目前,东岭集团集黑色金属贸易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焦炭生产等多项产业为一体,拥有固定资产16亿元、员工3500多名,跻身国家大二类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成长型企业100强”、“全国金属制品行业最大规模乡镇企业”、“陕西省民营星火科技企业20强”之列,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26.16亿元,利税1.5亿元。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强力带动下,东岭村也由昔日以种菜为主的“穷村”一跃成为“陕西第一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其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经济总量迅速扩张。1、经济总收入迈上了新台阶。1988年不足100万元,2002年达到2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2、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1988年不足10万元,2002年达到16亿元,是1988年的近2万倍,年均增加1亿元。3、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社会贡献越来越大。1988年利税总额不到2万元,2002年达到1.5亿元,是1988年的7千多倍,年均增长27%。4、村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1988年只有六、七百元,2002年达到2万元,是1988年的30多倍,年均增加1300多元。

(二)工业和商贸居绝对主导地位,传统农业逐步淡出。充分发挥城市近郊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1998年为89:2:9;2002年为2.2:93.8:4,工业和商贸居绝对主导地位,农业正在逐步淡出。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2002年,全村共有劳动力406人,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381人,从事第三产业的16人,从事农业生产的9人。

(三)实现了近郊农村向城市社区、农民向市民的两个根本转变。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东岭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东岭村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硬化道路2万多平方米,建成绿地8000多平方米,基础设施和环境正在逐步与城市接轨,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实现了村容村貌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按照“资产股份化、居住社区化、住宅高层化、保障社会化”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村民住宅小区,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六栋欧式结构的住宅楼,地辐采暖,天然气、宽带网通到家家户户,还统一安装了空调、整体厨房,190户村民已经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中青年各安其业”,整体提前进入了富裕充足的现代文明新生活,令城市人羡慕不已。

(四)东岭集团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1997年,东岭集团抓住机遇适时进行低成本扩张,跨所有制兼并、收购中小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参股办厂,开辟了我市乡镇企业与省外国企实行资产重组的先河。先后兼并、重组和租赁了8家国有或集体企业,安置下岗职工1500人,新增产值8亿元,新增利润5000多万元。仅凤县锌冶炼工程一年就为凤县增加税收1500多万元,有效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二、东岭集团做大做强的主要做法

东岭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历经了小加工起步、大流通发展、工业化扩张三个阶段。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二)创新机制,保持活力之源。一是实行“以企带村”的管理体制。东岭村原本是金台区陈仓镇联盟村的一个村民小组,随着企业的壮大,小马拉大车的矛盾和村企两张皮的弊端日益突出,对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1994年,在金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东岭人大胆实行了“以企带组,组企合一”新体制;1999年,又单独设村,继续实行“以企代村,村企合一”体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兼任村上的“一把手”,村干部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交叉兼职;2000年,东岭集团又改制为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村民成为企业股东,从根本上解除了影响发展的体制。全新的管理体制,不仅使企业摆脱了发展的“枷锁”,而且受到了全体村民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在村(组)三次民主选举中,“当家人”李黑记均以高票当选。二是建立快速高效的决策机制。抓住机遇,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是东岭集团制胜的一大法宝。东岭集团的最高决策层只有两个人,即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黑记和副总经理仝明科,一般事务他们商量之后即可实施,重大事项由他们提出方案提交董事会决定。在决策前,他们总是先进行周密的市场分析,譬如上凤县锌品厂项目时,通过到凤县实地考察,调研国内外市场,向锌冶炼专家咨询,并对造成原厂亏损的原因逐条分析,最终作出进入锌冶炼领域这一在东岭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策。三是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管理上,东岭人更是妙招迭出。实行“一长制”垂直领导(即所有分公司、部门只设一名行政负责人,直接受总经理调遣),决策高效,指挥通畅,因而绝不会出现因权责不清导致推诿扯皮、贻误工作的事情;以政绩论英雄,不因人设岗,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报酬能高能低,杜绝了“大锅饭”、平均主义和磨洋工、混日子现象;在经营上,实行统购分销和集中调度、财务统管,有效避免了质量管理、资金运行等方面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问题。

(三)广纳贤才,集聚强盛之本。不论亲疏,唯才是举,是东岭用人上的显著特点。同所有的民营企业一样,东岭集团在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为了企业发展,他们在培养和重用自有人才的同时,不惜代价、如饥似渴地引进全国各地的精英和人才。一方面,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先后从国有大中型企业高薪聘用了一批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河南新乡镀锌厂原副厂长闫业胜、陕西齿轮厂原运输处长孙宏,某国有油库原干部张广学,酒钢炼焦专家杨学龙等,并给他们委以重任,使企业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也很快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上凤县5万吨锌品生产线项目时,他们用380万元,从亚洲最大的冶锌企业——辽宁葫芦岛炼锌厂聘用30多名专家,使这原本需要投资5亿元、耗时3年才能建成的项目仅用了3.5亿元、1年零15天便建成投产,建设速度创全国冶炼行业之最。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吸纳了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文化结构,为东岭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人才。大学生张望民被委任为5万吨锌品工程指挥部工程组负责人后,发挥聪明才智,不仅缩短了供水、供电工程的工期,而且还节约资金400多万元。目前,东岭3000多名员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就有2000多人,其中近几年来大中专毕业生达500多人。为了让外来的人才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服务,东岭人建立完善了收入、股权、期权、福利四大激励机制,实行按劳取酬,对完成目标和任务者实行重奖,企业最高年薪70万元,仅2002年就奖出4辆豪华小轿车。东岭人开发了六栋欧式住宅楼,以低廉价格提供给企业员工,同时还专门预留30多套面积130-150平方米的欧式住宅单元房作为奖励分给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外来骨干人才,使他们在此安家落户,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岭人”。

(四)诚信经营,铸就兴企之魂。东岭集团迅速崛起,屡创奇迹,许多人都试图探寻“东岭现象”、“东岭模式”的奥秘,对此李黑记一语中的,“我们一直老老实实做生意,要说有‘绝招’,那就是对所有的客户都诚实守信,绝不坑人、骗人”。早在创业之初的1991年,东岭人在钢材销售价格猛跌的情况下,信守合同,并帮酒钢销售了其他同行拒不接货的数千吨钢材,从而巩固了与这一西北最大钢材厂家的“患难之交”,成为其为数不多的“计划内客户”;1997年,用钢大户长庆油田基建过程中,由于钢材价格骤涨,其他公司都不按合同供货,唯有东岭执行了合同,虽然亏了一次本,却赢得了长庆油田连续几年十余万吨的大笔订单。企业“三角债”是一个流行性“顽疾",但东岭集团却坚定承诺“我们不欠任何一个客户的货款”。去年初,为了避免春节期间汇款延期,按时付款给包钢,东岭人专门派出两名司机轮流开车,昼夜兼程,硬是赶大年三十把1000多万元承兑汇票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包钢财务人员手中。类似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正是凭借“诚信”这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使东岭集团不仅结交了众多的合作伙伴,而且为东岭人赢得了广阔的市场,不尽的商机和滚滚的财源。

三、东岭集团做大做强的经验和启示

东岭集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有其特殊性,但东岭人创造的经验、铸就的精神却有其普遍性。尤其是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东岭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给我们从多方面以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必须善抓机遇,抢占先机。同志曾经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抢抓机遇,善抓机遇,是一个企业加快发展,赢得主动和优势的重要前提。东岭集团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思想解放,不但能够用足用活政策机遇,而且能够敏锐捕捉市场机遇;正是由于他们抓住了一次又一次机遇,企业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腾飞。他们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要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机遇,西部欠发达地区同样能够创造出“深圳速度”般的奇迹,成就一番不俗的业绩,并实现后来居上。

启示之二,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必须永不满足,敢于超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如今在东岭有了新的“版本”——“扩张发展有功,停步不前有罪。”从东岭人的身上我们全然看不到一丝小富即安、中富即满的情绪,他们始终自我加压,负重前进,不停地追寻“永远的奶酪”。目前,东岭村人均收入已高达2万元,户均资产数十万元,但他们仍不满足,而是朝着总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和户均资产100万元的新目标迈进,并思谋着如何加快发展,赶超国内同行业著名大企业,成为西北、全国乃至亚洲最大锌冶炼企业和国家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由此可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挺立潮头,就必须敢于想大事,敢于创大业,敢于争第一,以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和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启示之三,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必须志向远大,事业至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献身事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就企业而言,领导班子的好坏尤其是领导人素质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东岭集团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有一个一心一意干事业的好带头人,可以说,没有李黑记,就没有东岭集团和所谓的“东岭奇迹”。为了企业和村上的发展,李黑记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创业时期那种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品格;面对辉煌的成就和无数的荣誉,他没有一丝陶醉,加快发展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反而更强了。他常说,“比东南沿海,比山西海鑫,我们的发展不是快了,而是太慢了”,“我心里急啊,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用”。正因为他有这种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和居安思危、不骄不躁、永攀高峰的远大志向,东岭村才得以成为享誉四方的“陕西第一村”,东岭集团才得以连续14年保持40%的发展速度,龙行虎步般崛起,成为省内外著名的企业集团。东岭人的奋斗历程昭示我们:只要既树立了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又脚踏实地去埋头苦干,就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启示之四,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广纳贤才。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因素,人才是最可宝贵的第一资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作用,是关系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纵观东岭集团的成长史,坚持人才兴企是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源源不断的人才流入是其超常规发展的不竭动力。李黑记是一个原本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但他从来没有我们所司空见惯的“武大郎开店”式的狭隘思想,他坚持“用天下人,干天下事”,“用人就用一个棱角”的人才理念,重才、爱才、用才,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引进并破格重用能人,为每一位加盟东岭的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正是东岭集团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

民营企业调查报告 篇3

一、更新观念,增强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意识

1、民营经济作为一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源泉。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是全面贯彻中共“*”精神,落实“*”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区检察院要把增创发展新优势,服务大局,服务经济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切实把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摆上检察工作的重要位置。

2、要结合当前开展公平正义教育和创建“三型”机关的活动,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念,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检察环节上打击与保护、打击与预防、打击与服务三个关系,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3、加强组织领导。院专门成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保证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从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入手开展工作,全力支持我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深入开展“严打”惩治斗争,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4、坚持重典治乱的方针,稳、准、狠地打击杀人、伤害、绑架、破坏选举等侵犯民营企业经营者人身权利、民利的犯罪;打击盗窃、抢劫、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敲诈勒索等侵犯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财产的犯罪;打击放火、爆炸、投毒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威胁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及其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

5、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权益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金融诈骗犯罪、合同诈骗犯罪和损害商业信誉、强迫交易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引导民营企业正当的生产、经营和竞争。

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6、依法查办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对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索贿受贿、报复陷害以及、而导致民营企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案件。同时,依法查办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择手段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情节严重的行贿犯罪案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7、注意发现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司法人员、索贿受贿、枉法追诉、枉法裁判、等犯罪案件,促进司法公正。

8、要认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形成以检察职能部门为主导力量,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预防职务犯罪网络,积极开展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抓住易发多发犯罪的关键环节和部位,进行重点预防,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四、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9、强化民事、经济、行政审判监督。依法受理、认真审查民营企业当事人不服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申诉,对因贪赃枉法导致错判,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民事、经济、行政案件;对因司法不公严重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的错判案件,依法及时提请抗诉或发出检察建议。注意发现和查处隐藏在司法不公背后的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件。维护正确裁判,积极做好申诉人的息诉服判工作,教育申诉人自觉执行判决,防止长期无理缠诉而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10、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制度,及时沟通行政执法情况,运用检察法律监督手段,促进依法行政,力求有效制止针对民营企业的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五、贯彻便民利民为民原则,开辟民营企业申诉、控告、举报的绿色通道

11、认真受理民营企业及经营者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民利的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以及不服公安、检察机关处理决定和法院判决的申诉、控告、举报。对于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申诉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属检察机关管辖的,迅速进行审查,根据情况分别处理,并答复申诉人、控告人、举报人。

12、认真落实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每月第一周、第四周的星期三上午定期接待民营企业经营者申诉、控告、举报。设立投诉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接受民营企业投诉、求助及法律咨询等,畅通渠道。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谁接待,谁负责,保证来访者的便利。

六、严把质量关,文明执法,保障涉案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13、在认定和处理民营企业涉嫌犯罪的案件时,要注重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自觉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指导执法,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辨证地看待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刑事法律问题。对于介于罪与非罪之间的,不要轻意作为犯罪处理,对没有把握的或涉及政策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检察机关和区委请示报告

14、在办理涉及民营企业案件中,坚持“六个不准”即:不准随意对民营企业经营者和技术骨干采取强制措施、不准随意冻结和扣押民营企业帐号和物品、不准随意查封民营企业帐册、不准堵塞民营企业流通渠道、不准发表损害民营企业声誉的报道、不准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七、深入调查研究,完善服务,切实为民营企业办好实事

15、加强与金融、工商、税务、经贸企业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共同研究、制定有效措施,防止不当行为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使得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16、深入调查研究,主动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法律宣传,提供法律帮助。主动送法上门。通过举办法律咨询活动,上法制课、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帮助民营企业搞好员工的法律培训,不断强化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意识,防止管理人员和员工利用工作之便侵占企业利益、挪用企业资金等不法行为损害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