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调查报告【优秀3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这里是整理的教育研究调查报告【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育研究报告 篇1
题目:新课标下小学主动性音乐教育研究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引言
一、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
(一)突出音乐课“动态”的特点
(二)形式上要多样化
(三)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们身心发展为目的的
二、把握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标准
三、创新教学
(一)让“媒体”入课,使音乐“乐”起来
(二)创设音乐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玩”
(三)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飞”
四、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五、运用多样的教学评价
结 语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兴旺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学校音乐教育,在学校全面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得到了确定。传统的音乐教育一直奉行的是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的教学模式,这种音乐课,在一开始是属于先进行列的,欧美日诸国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久以后,他们便逐步把这种技艺教学放弃了,而我国却依然将其沿袭下来,一直到现在。以至于我们现在出现了“教师为中心”、“教师为主体”、“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课堂。从现在的教学观点来看,这种课堂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标的颁布,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为音乐的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适应新课标,我们在音乐的教学中要作出新的改变,应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从新课标的理念、创新教学、教学评价和激发学生主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新课标;教学改革
引言
新世纪的到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非常明确地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21世纪的社会,是新世纪的社会,它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教育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理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素质教育更是已经全方位的深化,因此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学的全过程,教育行为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音乐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作用在日益显露,因为它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对小学音乐的教学应该怎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是我们作为新型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
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 音乐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音乐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音乐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音乐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变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造就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阵地之一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越来越显示出其独具特色的教育功能。在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广大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并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来实施素质教育。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如何根据音乐课的特点来实施素质教育,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呢?
(一)突出音乐课“动态”的特点
音乐是一门在“动态”中进行教学和接受知识的学科。不论是唱歌、表演和演奏,它那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和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感情的变换都体现出了它本身“动”的特点,不像其他的文化课多是静态的。所以,在音乐的教学中,要以“动”来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感情。
(二)形式上要多样化
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音乐器材缺乏,使得小学音乐教 育有很大的局限,这也是目前音乐教育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每一节课上都要有3—5种音乐形式的变换活动。(比如:演唱、表演、音乐游戏、即兴创作等形式)而每一种音乐形式所包含的内容又必须使教学中有一定的连续性和技能的互补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音乐技能并不只是专业学生学习的知识,也是普通学生所要考核的关键。“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显得多样化的格局,力戒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这是《课程标准》指出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学形式要活泼化,不只是追求课堂的热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以教材为载体,以训练主题,以灵活应用方法为手段,让教服务于学。
(三)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们身心发展为目的的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它倡导在教育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它注重可接受性、更注重可发展性。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有意考虑一下学生优良心理素质和品格的启发和培养。比如:健康的兴趣、艺术的美感、大胆的想象和精细的观察、敢于创造的精神等等,让音乐课真正起到全面作用。
二、把握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标准
新课标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 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音乐教育要想实现“育人”的目的,就要真正以美育为目标,以审美为核心,认真把握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实现新课标的价值。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意味着小学音乐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或职业音乐教育,他是以音乐为媒介或手段的审美教育,是围绕音乐音响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形式。因此,音乐教育“育人”的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音乐课审美属性的认识,将其更多地看作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教育,片面地认为音乐课就是教学生识谱、唱歌、跳舞等注重音乐知识系统的传授及音乐技能的机械训练,甚至还把学习识谱当成学习音乐的主要任务,把会不会识谱作为衡量懂不懂音乐的主要标准,这种偏离音乐审美体验,有悖音乐课程本质的音乐教育实践,造就了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一个异常现象。
三、创新教学
从当代美学的观点来看,音乐作为审美对象其审美价值存在于音乐审美活动——审美体验中。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学必须注意学生的审美体验,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须摒弃固有的教学方法,创造美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情感,使音乐课能“充满快乐”、“饱含师生的情感”、“洋溢快乐和美”。所以,小学音乐的教学,要想体现审美体验和音乐的情感,就要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审美期待、音乐想象,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和创造思维,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创新课程内容,建构音乐意义。如:教波兰儿童歌曲《粉刷匠》一课时,一 开始就为孩子们设置一个漂亮的颇具童话色彩的“节奏娃娃的家”,每天都能从里面传出美妙的声音,将孩子们带入情境,倾听音乐。他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新奇的看着、听着,而从房子里传出的节奏就是新授歌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节奏。教师问:“小朋友,谁能把这个节奏模仿出来?”这时,学生或拍或读,很快的把这些节奏都反映了出来。在童话情境中进行与新授内容相应的节奏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的情感,又为新授课做好了准备。 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形象再现的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儿童对音乐的感受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创设生动可感的生活情境, 才能调动儿童熟知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边想边活动,从而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体验审美情感。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培养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不断推进教育的创新。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主阵地。因此,如何更深入、更扎实地实施和推进课堂创新教学,为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较高创新意识与较强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奠定基础,是每一位老师,都值得认真思考并为之付出努力的重大课题。尤其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创设出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课要创新,可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媒体”入课,使音乐“乐”起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一样,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他会哼哼着欢快的小曲,于是他的步履就会轻松;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听到悲哀的旋律步履就会沉重。这说明生活中人的一举一动都和音乐紧密相关。情感中的喜怒哀乐,都与音乐相容并行,而在课堂教学中让音乐“乐”起来,是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之一。要想使音乐“乐”起来,首先要顺应当代小学生接受音乐的方式。通过半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受到“媒体”是培养“音乐想象”的主要途径。因为多媒体可将迷人的图画与优美的歌声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行、声、光、影的美,促进“音乐想象”,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在感知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因此,借用音乐、电影、VCD、CD、磁带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音乐,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火车波尔卡》是一首节奏欢快,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乐曲。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快乐的火车,让学生在课堂里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感受火车的情境,用“模仿火车发出的声音”游戏来表现火车的不同场景,跟着课件中的火车动画来表演,用提问问题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共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在讲解高低音知识的教学时,让我们看着多媒体课件听音乐指导学生。如播放的“鸟 儿的叫声”是高音,“老牛的叫声”是低音,“青蛙的叫声”是中音。又如通过播放不同节拍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并理解有关接拍的知识。通过多媒体信息为载体,使学生能在视觉和听觉上对音乐知识有能感知的体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情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将音乐创作的情景和音乐的情感进行再现,使学生能容易的理解和把握音乐的情感。在《哇哈哈》一颗的教学中,学习前展示一组新疆美丽风景的图片,介绍有关新疆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对新疆有感性的了解。接着,将这首歌用不同的节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歌曲的旋律。
(二)创设音乐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玩”
1.在游戏中表现音乐——节奏训练的趣味性
奥尔夫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对于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应首先培养 他们的节奏意识,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是很美好的,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他有一定的“约束”——节奏。音乐课上的节奏训练,是个比较枯燥的练习,当我们将它融入自然界孩子们熟悉的声音和各种体态律动中,他们就很容易掌握了。这里所说的体态律动,是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跟着音乐跳动,通过走、跑、跳等各种动作来表现音乐,他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同时还能促进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并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训练学生耳聪目明、反应灵敏。 初学节奏,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1)运用节奏进行问好 2/4 X X X X | X — | X X X X | X X X || (师) 小朋 友们 好! 我们 来上 音乐 课。 (生) 郭老 师您 好! 我们 认真 来上 课。 (2)运用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和柯氏唱名法结合进行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试验并创建的“体态律动学”是以学生身体作为一种“乐 器”跟着音乐跳动,通过走、跑、跳等动作自由表现他们听到的音乐。每一位学生都会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的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柯氏唱名法是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在教学中使用法国的艾米里—约瑟夫?契夫节奏读音体系。节奏读音采用象声词的形式,使各种时值的节奏都有了一个相对应的音响。初学阶段使用节奏音节标记和读法,对于帮助儿童建立节奏感觉、克服困难是有益处的。如:四分音符读作“Ta”、八分音符读作“Ti”、二分音符读作“Ta-a”、等。
例如,四、八分节奏练习:我以爸爸的大靴子和儿子的小靴子来分别象征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让学生体会爸爸的脚步大而慢,儿子的脚步小而快。儿子要走两步才能赶上爸爸,并让学生运用体态律动来进行形象有趣的练习。两人一组,面对面双手插腰分别扮演爸爸和儿子。
爸爸口令:2/4 X X|X X|X X|X X||左右跺脚 Ta ta ta ta ta ta ta ta
儿子口令:2/4 XX XX|XX XX|XX XX|XX XX||站立双脚跳 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
这样的合作,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很自然地体会到四分节奏比八分节奏宽,两个均匀的八分节奏等于一个四分节奏。这种方法,是顺应孩子们本能的,为他们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这种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美和韵律感。
2.在故事和歌词朗诵中感受和传达音乐,来完成唱歌课
在教唱歌曲时,教师可以用抒情的语调、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和眼神把歌曲所 要表达的内在情感传达给学生。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上课时,可以讲一个与歌曲有关的故事,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在教《小乌鸦爱妈妈》时,首先讲一个故事: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片树林,树林里长着一颗大树,大树上住着乌鸦妈妈和小乌鸦,乌鸦妈妈每天都起得很早为小乌鸦寻找虫子吃,在乌鸦妈妈的精心照顾下,小乌鸦长大了,但是,乌鸦妈妈却老了。一天,乌鸦妈妈病倒了,小乌鸦对妈妈说了一句话,然后就飞向了蓝蓝的天空。故事讲完了,同学们说小乌鸦干什么去了?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播放《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学生很快融入到音乐之中去聆听、找寻答案并学唱这首歌。 音乐语言的魅力是巨大的,有时候许多文字无法表达的意境,用音乐的旋律就可以完美的表达出来,歌词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优美动听,朗朗上口。歌词朗诵也可以调动学生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如在教《粉刷匠》时,先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插图,然后让学生有节奏的一起朗诵歌词,最后配上音乐一气呵成。
(三)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飞”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把对音乐的内心感受大胆地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快乐学习的实践,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情境,让学生的想象在音乐中“飞”起来。
1.提高表演的能力和效果
表演是低年级学生乐于参加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培养其他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很 好的表现形式。在每一节课的最后,可以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表演。例如: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让学生们玩回音游戏,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歌曲《小动物唱歌》让小朋友们戴上小动物头饰表演小猫、小狗的动作和叫声,并鼓励小朋友们自己创编歌词。教师:“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动物头像,好吗?”接着让学生自己编几段歌词。因此,针对那些有表演性的歌曲,可以让学生设立临时表演公司,招聘导演与演员,而导演可以挑选演员,可以分配角色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思进行编导。
2.引导学生“动”
把“动”引进音乐课堂,让学生眼看、耳听、动手操作,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获得多方面的感性知识。每节课都要有一些创编活动,让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现给大家,对歌曲的旋律也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巩固。柯尔文手势是一种视觉辅助手段,用以帮助初学的儿童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掌握音准手势。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具有形象的意义,是一种身体语言的形式。手势的使用有一个相对的高度范围,例如do的位置大致和腰腹部平行,之后的re、mi、fa、sol、la、si、do'各音级位置依次逐渐升高,高音do'的位置大致越过头顶。如果从la音级上开始建立音级,位置也是如此,因为手势只表示一个相对的音高范围。与学生一起“看”、与学生一起“玩”、与音乐一起“飞”,教师成为了他们的朋友,课堂成为了学习的乐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从看到想、从听到说、从编到演,全身心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态度,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各种潜能,使整个音乐课堂生动活泼,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最终使学生觉得学习音乐是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四、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和发展。人在压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有所创新的。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的能力的表现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环境和情境,那种压抑个性、排斥标新立异的环境和只单纯鼓励统一、服从、规范和共 性的环境,都极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个性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张扬个性,培育探索未知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倡导一种师生平等、互相尊重、民主自由的教学理念。
作为音乐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相互的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好。 “尊重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教育规律。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教育规律而不是按照个人主观愿望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二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善于发现人才,创造条件,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使更多的学生早日成才;三是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四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个性,主要指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有志向有个性,有特点有质量,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彼此交流情感,彼此感染,把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让对话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充满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与温馨,师生之间充满激情,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刻板僵硬的态度。教师应该俯下身来,以平等的心态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多方面交流沟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进而赢得学生的信任。 学生喜欢一位教师的同时也会喜爱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学生就会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正如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创建民主、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在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同时教师要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
(二)转变自己,尊重学生,相信自己
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课堂上只有个性差异,没有优劣与高下。教师应 给与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参与与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与进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生命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不要搞一言堂,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质疑问难。
(三)用感情感染学生
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沟通。 所以,我们要把音乐课堂看作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有时,音乐教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恰似一缕春风吹拂着孩子们求知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让孩子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
五、运用多样的教学评价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享用价值。而评价, 就是人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的一种根本方法。在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和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教学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因为没有评价就没有办法客观、公正的去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的去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学评价是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得到改进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学的评价对音乐教学有导向作用,音乐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教学评价中以音乐教育的价值观为标准,以学生为评价对象,运用多样的教学评价来完善教学。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是新课改的重要枢纽。教学评价是教学中最后的一个环节,评价是否得当对学生日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评价要面向全体同学,注意个体差异 小学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在课堂上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确保每一 个学生都能学到应该掌握的音乐知识,也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位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争取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力争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得。在教学中,也有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允许不同的学生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允许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领域。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天生具有差异,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各不相同,给这个世界的色彩也不一样,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所以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施教。
(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这门课是一门技术课,重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种观念它违背了音乐的自身规律,忽视了音乐的审美核心和音乐的情感体验,导致了学生喜欢音乐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而新课改的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出 了新的要求,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学习的活动中。
(三)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要进行积极地评价 要想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定的创新概念,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创新的表现,从而逐步的提高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创新思维意识。例如: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单纯,没有明确的表别是非的能力,不管什么事都认为只要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故意的制造错误,来反问学生,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存在。在一些问题上当学生有创新时要积极的给与肯定,从而让学生养成遇事多动脑、不断创新的习惯。
结 语
音乐课程的改革,对于我们这些新型的音乐教师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只 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课标音乐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小学的教学,我们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身践力行,做一个课程改革的先锋。
参考文献:
[1] 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C].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20xx
[2] 陶升平、曹思讯。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集锦[C].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xx
[3] 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 王宪平。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学林出版社,20xx
[5] 王丽;宫欣怡。新课程与教师素质[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
[6] 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7] 文漪。音乐教学视角[M].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
[8]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9] 区海婴。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实践课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0]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J].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
[11] 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教育研究报告 篇2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除去语文、数学等主修科目之外, 音乐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音乐是一门关乎于情感艺术的课程,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小学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 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带给学生心灵上的愉悦, 使他们成为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人,同其他课程一道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教材来实现音乐在教化方面的积极作用,重视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音乐教师, 我结合自身的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保证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一、重视音乐教学素材的选择
小学音乐教材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要适合小学生的要求,能够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具体的在内容方面:由过去更多的红色经典歌曲到现在适当增加新时代的儿歌的内容。 当然,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音乐教材的选择不再单单局限于上课时所使用的教材,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新媒体也可以为音乐的教育所使用,音乐课堂也可以说不在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 在通过这些音乐媒体选择小学生音乐素材时,一定要符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宏观上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和由熟悉到生疏的原则。 通过在教材上的合理选择,做到音乐教材的选择发挥应有的功效, 使教学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发展,为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视音乐教材的选择时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切入点。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的兴趣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到 “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的要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充分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开拓思维,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这样必定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氛围。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 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水平是差不多的, 特别突出和特别低的也是极少数,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依据来制定教学计划, 从而选定相应的教学方式。 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增强教学内容故事性
对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 故事往往是具有很的吸引性的。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将一些和教学中音乐作品相关的故事结合到音乐教学过程中, 比如在音乐中与小动物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时, 可以编一个与教材中相关的小故事, 这样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够使得学生的兴趣的到提高,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小学生对这些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适当的适合可以游戏教学
音乐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兴趣所无的过程,恰恰相反却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它的互动性,使小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任务与游戏模式相结合, 让学生能够在玩游戏的状态中进行学习, 在学习中又得到了玩游戏带来的乐趣,必定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效率也能够显着提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学习,设置相应的问题,回答对问题则加相应的分数,分数最高的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品,通过这种协同学习的模式, 学生的积极性就有的保证。 使学生有更多参与的模式,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音乐教学, 将学习音乐变成一个获得快乐的过程, 保证小学生音乐课堂的效率。
三、鼓励学生表演
小学生都是活泼爱动的,不受拘束,热爱生活,喜欢朗读、唱歌甚至于表演的方式。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多多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感受节奏、记忆旋律的能力。 表演的形式可以使各种各样的, 可以随着音乐来进行伴舞,也可以独立地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奏,甚至与扮演各种音乐作品中的小角色, 通过这种表演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强烈意识。
比如在进行 《蜗牛与黄鹂鸟》 的主题曲教学中,该作品相关的角色有蜗牛和黄鹂鸟,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 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生动,通过实际的参与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领略到歌曲中歌颂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会更加生动,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通过在类似适合的教材进行编排, 让小学生通过表演活动、 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 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四、运用多媒体
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让音乐的表现变得立体起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加深学生对这些歌词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生活态度。 因为多媒体能够播放出这些画面和视频, 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接受知识,课堂的良好气氛也能够保持住,通过音画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用多种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提高课堂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 才能有效地保证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
五、对作品进行分析,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 也应该更多地解析音乐的内在含义, 让音乐散发出音乐的魅力, 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主动体会音乐含有的魅力。 在对自然景色歌唱的歌曲进行教学时,多介绍一下我国的美好河山,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祖国的情怀; 在对辛勤的劳动歌颂的曲目教学的时候, 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建立对劳动者崇高的敬意之情。 在学习不同的歌曲的时候对于作品进行恰当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真实的含义。 通过长期的积累, 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音乐水平也会达到一定的水平,理解水平和欣赏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
通过这些措施积极地开展小学的音乐课程,可以显着提高音乐课堂效率,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力, 从而为提高他们对音乐欣赏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必须明白,音乐的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调整。 每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都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积极探索,寻找出更加优良的教学方法。
教育研究报告 篇3
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晋煤集团王台矿小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小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学的情况。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交给学生小组讨论,
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调查中有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好学,对学习非常重视,尤其是语文这门课,课上课下都认真钻研,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会通过查阅资料进行预习。因此上课时便于交流,也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 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在我所实习的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他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而调整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中,还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手段创造教学意境,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开发思维。我们应根据课程特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有选择
性地加以使用,切实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将声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与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结合,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途径。这种途径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它能打破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实现共享网络资源,学习者能快捷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培养开放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多媒体教学”能照顾个性差异,为个性化教学创造物质条件,在
单位时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形式。计算机的交互性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个人在自身基础上的发展。另外,“多媒体教学”的动态画面、逼真的声响效果、丰富的色彩对学生不同感官产生有效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强化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言文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考试时有一道大题是文言文,而且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调查中,大 部分的教师采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读课本,反复地读,以致于达到背诵,然后疏通字词,讲解一些文言文常用的句法,句式等。在文言文的。授课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而现代文的教学则相对薄弱,只注重课堂分析,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把握不太注重。。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语文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课文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中去确实的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把握一个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可能回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一点从上面的调查不难发现。对一些枯燥的课文,我建议最好能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
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枯燥的文本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而言,最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多与学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希望教育部门能更多关注山区的教育,为山区边远学校增加教育设备。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少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批评错的地方也应该向学生道歉,这一点恐怕老师们很难做到,其实学生的宽容之心并不比老师差,真心地向学生承认错误的老师可能会更加受学生尊重的,我在实 和调查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
四、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能多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小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 更好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