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实用15篇》
内容导航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2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3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4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5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6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7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8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9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0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1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2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3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4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5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年7月9日至7月13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此次调查
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素质现状,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遵纪守法,能够自我警醒;自我评估,提升大学生公德修养。大学生公德素养的提升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大学生公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公德,因此大学生社会公德取向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报告,我们提出意见与建议,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
一、前言
(一)摘要
本文以在河北大学进行的有关“大学生公德现状”的随机调查问卷数据为分析依据,结合当代大学生对目前社会公德现状的一些看法,再加上我们调查小组各个成员认真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得到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公德现状的不完全分析结果,包括大学生公德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并且提出我们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变得更好做出我们的小小贡献。
(二)引言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因此,社会公德是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支柱人才,其个人素质决定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需要自己的人才有着高超的科技水准,更需要其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科技可以强国,而伟大的人格却魅力却可以真正赢得人心,只有高尚的灵魂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强大才能真正称得上强国,而作为这个国家最优秀的未来的代表的大学生,他们的公德水平是否能让人满意,是否真的能展现出我们文明古国的风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而,对大学生的公德水准进行调查,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公德状况,我们决定以大学生公德现状为主题展开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
我们调查小组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个方面剖析大学生目前公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大学生日程生活中最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一项社会公德,并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公共场合行为文明等方面。
在我们的调查中,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82.5%的大学生会积极让座;12.5%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且大多数人能够将这种文明礼貌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仍旧有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让座,这说明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为每一件日常小事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另外对于在超市购物时,会不会破坏超市物品,比如捏方便面、巧克力等行为的调查,其中2.5%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会这么做,15.9%的同学表示偶尔会有这种行为,81.6%的同学则从来不会这么做。说明目前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还是很深厚的,大家对于自己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是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二)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三)爱护公物
公共设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大家的共同物品,也是国家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而投资的设施。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保护公物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此次调查的有关题目是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物品“课桌”而做的调查:
你对教室的“课桌文化”怎么看?
A 蛮不错,有品位 B不管我的事 C 十分讨厌
这个问题很贴切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这种问题我们每个学生都会碰到,因此得到的调查结果也比较真实。调查结果显示,19.2%的同学认为课桌文化蛮不错的,有的内容还很有品味;有24.2%的同学认为和不关自己的事,也不过问;56.6%的同学则觉得这种“课桌文化”十分讨厌,自己也不会做破坏课桌的行为。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爱护公物方面还是比较有自己的责任心的,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也能够从自身做起,有较高的公德意识。但仍有24.2%的学生不把这些问题当回事,显然他们的公德意识还不够高,没有能够意识到“课桌文化”在显示其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破坏了学校的公共设施。这一方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从自己的思想方面改变自己,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四)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周边环境的也在日益改善,大学生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很多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践行着自己保护环境的义务。
根据调查了解,在公园游玩时经常会乱丢垃圾的约占1.60%,偶尔会丢垃圾的约占41.40%,从来不会乱扔垃圾的占到了56.6%;在公园经常会践踏草坪的约有5.8%,偶尔会践踏草坪的约有55.9%,从来不会践踏草坪的占到了38.3%。从这些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现状。大部分的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在自能力范围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保护环境,我们大学生的表现也会是不错的。但也有一少部分的大学生,把保护环境当作了别人的事,不能够从自身做起、以主人翁的态度来保护环境。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待加强。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
这次我们调查的相关题目是:
三、造成目前公德现状的原因
(一)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 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 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 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 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 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 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 道德行为能力不强, 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
(二)家庭教育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但大多数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 部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 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孩子犯的错误, 无原则地原谅, 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长此以往, 造成了孩子惟我独尊、性格粗暴等不良习气, 这种习气伴随孩子进入社会, 就会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识。同时, 很多父母也忽视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现实中, 很多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 不注重个人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三) 社会风气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尚处于未最后形成的阶段, 仍然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被有些人认为是大话、空话、套话, 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 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面对社会上诸多的道德行为, 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致使部分学生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四)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
此次调查中,我们还设了两个主观的问题:
16.你认为现在的社会公德的约束力怎么样?
17.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公德现状怎么样?
从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当代大学生, 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 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 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没有完全成熟, 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
四、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学生形象、维护自身形象,提高公德修养。第三,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推崇先进模范,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鞭挞丑恶现象,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公德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美化工作,以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把社会公德教育纳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有意识地不断实践,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
(三)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向人民群众学习,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并力求使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制度,以保证这些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现人民群众伟大,增强劳动观念,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从而在其中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公德行为习惯;根据形势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咨询,帮其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并通过开展学习、交往、 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优化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 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丰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我们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王伟凯表示:“大学生依然单纯,素质并没有下降。”在得到社会肯定和表彰的同时,我们应时刻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会公德形象大使。
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一)用纯洁的力量再次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给幼儿园或者小学生去上思想教育课,让他们去教小孩子们做人的道理,面对儿童纯真的眼神,我相信大学生会刻意注意让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给孩子们讲道理的时候,也是再次洗涤自己内心的时候,相信多给大学生一些接近孩子们的机会,他们在给孩子们上完课后,自己的公德水准也会迈上一个新的层次。
(二)学校定期开展文明日,文明月活动,让学生在整个学校的公德行动中,去尝试着不断改变自己以前一些没有注意到的那些坏习惯,一点点改正。
(三)学校应改重视学生价值取向的培养,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那些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事,比如正义,学校应改鼓励学生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提出建议,让他们乐于说出自己想法,敢于相信自己的是非判断,敢于为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去坚持,对黑暗的敢于去质疑。
(四)鼓励学生去从事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己有限的力量还可以去帮助甚至改变一些人,乐于做更多善意的事,这样善良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共得自然会提升。
(五)开展礼仪公德知识竞赛,让同学们在竞赛气氛中学到更多东西,耳濡目染。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地点:南华大学
二.调查时间:12月8日到12月14日
三.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再网上查一些有关数据。
2.查找书籍、报刊,了解。
3.实地调查访问.
五.调查内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
六.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关键词: 社会公德 助人为乐 文明礼貌 环境保护
参考书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遵纪守法
一.问题的提出
? 社会公德是一种人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和道德修养,对周围的人产生着影响.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又好又快的运行轨道,这种“好”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公德与经济交融为一体,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二.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助人为乐 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为善最乐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积极让座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需要做好.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
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大学生处于一个成年与未成年的过渡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和确定,判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误导,所以更要努力学习有关知识来增加自己的能力.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45份.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1%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9%公德意识薄弱。在文明礼貌方面,接近93%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有60%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在保护环境方面,?有15%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主动捡起干净教室中的碎纸屑。20%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其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去捡,?但不一定会付诸行动。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群体上比力强,但仍有不足之处。造就高尚的道德气节,营建互相帮助、互相眷注的和谐氛围,是建设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子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向。咱们需再接再厉,争当道德模范。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完成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家庭教育对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应相应正确舆论导向,并及时树立典范.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会公德发挥着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扬善惩恶的功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社会公德的这种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肯定、维护和促进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碍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这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德的规范方式来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强制性地调节和规范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宥效地为满足社会与社会成员的需要服务。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
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会公德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稳定而深刻、广泛而持久。社会道德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人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因此,如果社会公德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可能会瓦解,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将被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社会的精神文明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的道德风尚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因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总是先从社会风尚中表现出来。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进行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责任感考虑自己的行动,遵循体现社会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规范。
建议: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这题作为问卷调查上的题目,有很多同学提出了他们的建议。普遍建议政府应该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督,加强社会的舆论力。对于个人,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的修养.多学习,多实践,多参加公益活动。
对于社会,社会中的公众人物、优秀人士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带头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好他们的号召能力,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提高社会公德。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1.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
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另外,我们要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同时,时刻不忘用法律保护自己、 他人和社会的合法利益。
总之,我们要积极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和环境,培养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履行社会公德规范,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3
调查报告是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的一种公文。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的调查、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以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等。其中常用的调查报告有两种:
1.群众来信的调查报告。是对来信反映的情况或揭露的问题进行核实。包括调查了哪些人,所调查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及对来信的处理意见。
2.典型的调查报告。包括典型经验、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分析。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直截了当地把调查的问题写在标题里,如《关于╳╳╳问题的调查报告》。概况。交代所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点明调查的结论。
调查内容。写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后果。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问题性质从不同侧面来写。
结论。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
最后写调查人姓名及整理调查报告的时间。
写调查报告应注意。要深人群众,深人实际从各方面了解有关情况,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正面的、反面的。要尽可能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要对掌握的材料作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要如实反映调查情况,要具体,不要空洞。要简明,不要繁琐。要有点有面,要有观点,还要有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不要笼统浮泛,不要以偏概全。要有叙有议,不要罗列现象,也不要空泛议论。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善于运用一些统计数字,还要善于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
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4
调查时间:20__年11月21日
调查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人: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分工:小明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小刘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小李执笔,小嘿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和定稿。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精神文明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大学生遵循社会公德对自身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20__年11月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为大一学生,我们利用自己编制的问卷(见附表)对100为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0份,女生50份,男生女生各占50%。
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小组成员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吴佳慧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刘敏杰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梁瑞霞执笔,李茜茜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定稿。
讲文明礼貌:难付诸行动
在文明礼貌方面,在被调查人员中81%的大学生能做到尊敬师长,尤其是女生, 92%的女生都表示遇到老师会主动问好。但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被调查者会主动让座56%的同学会视情况而定,尤其是男生,占42%的男生选择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大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知程度还算高,但要付诸行动却有些困难。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语也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神州大地上,让世界人民领略“礼仪之邦”的魅力。
爱护公物:有待提高
在爱护公物方面,约52%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态度仍不坚定,是否爱护公物还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在对“课桌文化”的看法上,48%的同学认为那无所谓。只有29%的同学坚决反对“课桌文化”。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爱护电话亭和指示灯的,56%的同学即使情绪不好也绝对不会通过砸电话亭,踢安全指示灯来发泄。但是在爱护图书馆的书籍方面存在极大问题,竟然多至64%的同学存在不爱惜书的行为,比如污损、丢失、 折叠书籍,甚至还存在撕页,不归还现象。
这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爱护公物方面,女生比男生做得要好,66%的女生非常爱惜公物并且认为应当维护好公共设施,而男生在这方面还有些逊色。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当从我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与每一个国民携起手来共同珍惜和爱护社会公共财产,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保护环境:意识较强
保护环境方面,有89%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作乱涂鸦是不好的,是在破坏环境,而其中女生占94%,男生占84%,而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更有极少部分人认为好,能展现自我风采。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而且在这方面,女生的社会公德一是要高于男生。对于随手乱扔垃圾这一问题,有90%的大学生选择我不会样做,但是却只有5%的人会选择把它捡起来。这说明在这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但是在爱护草坪方面有53%的人会踩上去,认为自己玩耍时最重要的,小草被踩一下无所谓。有7%的人会视自己心情而定,而只有10%的人不会踩上去。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而我们——大学生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个重担,保护环境,就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作出努力。
遵纪守法:情况可观
在遵纪守法方面,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守法意识,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加强。例如:在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现象一题中,68%的同学认为应该严惩,其中女生60%,男生76%。认为考试作弊是小错误教训一下就行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3%,其中女生24%,男生22%。仅有9%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很正常,其中女生占8%,男生占10%。从上述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应该严惩,但仍有1/3的同学存在投机取巧,世故圆滑的意识,应当引起关注。当问到见到贵重物品是否交公时,81%的同学认为该主动交公,其中82%的男生,80%的女生,男女生比例接近。除此以外,有10%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只有9%的同学选择不交。总体而言,在遵纪守法方面,男女学生都有较高的意识,但还存在部分同学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需要在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法律及纪律意识。
助人为乐:总体乐观
在助人为乐方面,对于在学校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中,被调查的大学生有62%的同学选择“经常参加”,有26%的同学选择“偶尔参加”,只有12%的同学选择“从不参加”。但面对乞讨人群时,有37%的同学选择“同情并给与帮助”,54%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9%的同学选择“鄙视,觉得肯定是个骗子”。这说明大学生总体上来说还是富有爱心的,但由于社会上种.种不诚信因素比如乞讨者的真伪的影响。大学生在奉献爱心时心里多了防备,怕上当受骗,让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有机可乘。但不管怎样,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是炎黄子孙团结友爱的标志。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更应当乐于助人,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为祖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分析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总体情况乐观,积极向上,而且女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要稍强,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加强。
比如在公交车上面对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大学生会主动让座,大部分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在爱护公物方面,面对校园内的课桌文化还有很多同学并不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这方便自己记东西。图书馆的状况更是糟糕,书籍被破坏的程度很大,大部分同学只是方便自己阅读,随便折叠书本。在保护坏境方面,大学生的意识还是较强,绝大部分同学反在公共场合乱涂鸦,大部分同学不会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但仍有一部分同学随意践踏草坪。很可观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遵纪守法意识,都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都认为要严惩考试作弊行为。对乐于助人方面也有半数的同学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上述行为虽然不能在总体上影响学生,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良影响。因此对于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大学生,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势在必行。
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失范德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大学生处于一个成年与未成年的过渡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和确定,判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误导,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差,造成道德观念淡薄,甚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方面,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而且对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学生容易忽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在家庭方面,父母不拘小节,自身不太注重社会公德,没有起到榜样作用,造成大学生从小养成不良习惯,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在社会方面,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人无视社会公德,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给大学生在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造成冲击。
我们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本身的因素是主观因素,起决定作用。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误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公德的观念。如: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身边的同学朋友;多阅读有关美德的书籍,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明确自己的方向,不受外界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在客观方面:学校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加大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提高社会公德意识,而且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新社会公德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提高重视度,为小孩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社会方面,国家应当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要严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净化社会风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快社会公德法规划进程,加快社会公德行为的舆论监督。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5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
摘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目的及意义:
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调查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7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20%左右的表现为良好;仅有不到10%的同学公德意识薄弱。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大学生应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在公共场合主动排队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在马路上看到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是讲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结合问卷及调查结果,我们作如下分析:
1、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在助人为乐方面,对于如“4、您打着伞在马路上走,看见有人冒雨前进,您会怎么做?A主动共伞B若是熟人就和他共伞C看对方是否要求D视而不见”有82%的同学选择了“A主动共伞”;7%的同学选择了“B若是熟人就和他共伞”;有5%的同学选择了“C看对方是否要求”;另外6%的同学选择“D视而不见”。可见我们的大学生在助人为乐方面还是很积极的!
2、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文明礼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
3、珍惜、爱护公共设施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查数据,如对于“5、作为大学生,您是如何对待教学设施的?A很爱护、且主动保护B自己不破坏就好C随心所欲”的问题,有70%以上的同学选择了“A很爱护、且主动保护”;20%左右的同学选择了“B自己不破坏就好”;且只有不到4%的同学选择“C随心所欲”。通过调查和小组成员平时的观察发现,大学生对于公共设施的爱护也比较好。
4、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如:“8、外卖打包时,您会因保护环境而要求少打吗?A不会B会C想过,但很少做”有75%以上的同学选择了“B会”;有20%以上的同学选择了“C想过,但很少做”;仅有5%左右的同学选择的是“A不会”。如此表明我们大学生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还是很爱护的。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正如我们的调查,大家对于“在公共场所插队行为的态度”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会马上制止,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会在心里抱怨,仅有5%左右的同学会在心里谩骂和15%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又如,对于“在公共场合搂抱等不得体行为”仅有30%左右的同学表示反对。由此表明我们的大学生在遵纪守法着方面的状况并不理想。大学生对自己的纪律要求比较低;在遵纪守法方面还有待提高。
通过其他一些问题了解到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整体表现良好。但是依然存在部分问题和不足,有待我们努力,去寻求解决的方案。
对于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易于受到外在不正确因素的影响及自身错误认识的影响,心理机制不够完善,知行不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项方法:
第一、完善社会公德的教育体系。
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外部机制的基础。古语说:"德教为先。"德教即是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化,纠正大学生认识上的误区,细化道德行为,给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树立具体的模板。首先,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应集中宣传公共生活领域文明礼仪知识。其次,突出公共文明礼仪教育重点。在公共环境卫生方面着力培养责任意识,主动营造和爱护身边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在公共秩序方面着力培养自觉遵守法规的意识,解决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在公共交往方面着力培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意识。最后,构建公共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将个人融入到集体的大环境之中。
第二、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修养体系。
道德修养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内部机制的核心,即古人所强调的"修身为本"。道德修养是培养社会公德并逐步完善人格的最基本的途径。"助人为乐"这一社会公德基本要求的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说的是把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快乐。然而,正是这通俗的四个字,道出了履行社会公德过程中的崇高道德境界。所谓道德境界指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社会公德能否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关键在于它最终能否转化为广大同学的道德修养,并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创建体系。
给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实践的机会。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深化社会公德的意识形成自己独立的基于实践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组织与社会公德有关的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公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第四、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示范机制。
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学生道德楷模,让莘莘学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总结:
我们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际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不论在哪一领域哪一层次,大学生都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大学生理应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强大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碱性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6
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践,数据统计,我顺利完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公德意识薄弱。在文明礼貌方面,接近90%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但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要不要爱护公物还要看情况而定。仅有50%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说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作为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但仅仅有15%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主动捡起干净教室中的碎纸屑。20%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其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去捡,但不一定会付诸行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公共生活是指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的生活空间。而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准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大学生的义务。作为有较高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身强大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碱性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实际活动有很多具体方式,既可以参加社会公德的宣传活动,普及社会公德规范。传播文明新风,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既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可以从实践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践行社会公德并不难,提升敬人礼让的境界同样不难,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是讲社会公德;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是讲社会公德;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是讲社会公德;最后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是讲社会公德;外出旅游时不在景点设施上随意刻画是讲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因此更讲社会公德。但在缺少监督的网络空间里,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生活中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活动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对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有积极作用;保证大学生的业余学习和生活健康。丰富发展;有利于大学生活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避免个别大学生误入歧途。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做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目前网络上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反动、浮秽和色情的内容,同学们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的内容。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同学们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同学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的现象。值得同学们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网络的虑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隐蔽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道德是分领域和层次的。不论在哪一领域哪一层次,大学生都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大学生理应养成遵守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7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__年7月9日至7月13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此次调查
旨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素质现状,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做事;遵纪守法,能够自我警醒;自我评估,提升大学生公德修养。大学生公德素养的提升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大学生公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公德,因此大学生社会公德取向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报告,我们提出意见与建议,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社会公德素养。
一、前言
(一)摘要
本文以在河北大学进行的有关“大学生公德现状”的随机调查问卷数据为分析依据,结合当代大学生对目前社会公德现状的一些看法,再加上我们调查小组各个成员认真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得到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公德现状的不完全分析结果,包括大学生公德现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并且提出我们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变得更好做出我们的小小贡献。
(二)引言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因此,社会公德是我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支柱人才,其个人素质决定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需要自己的人才有着高超的科技水准,更需要其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科技可以强国,而伟大的人格却魅力却可以真正赢得人心,只有高尚的灵魂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强大才能真正称得上强国,而作为这个国家最优秀的未来的代表的大学生,他们的公德水平是否能让人满意,是否真的能展现出我们文明古国的风范,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因而,对大学生的公德水准进行调查,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公德状况,我们决定以大学生公德现状为主题展开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收回1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
我们调查小组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个方面剖析大学生目前公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大学生日程生活中最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一项社会公德,并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公共场合行为文明等方面。
在我们的调查中,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82.5%的大学生会积极让座;12.5%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并且大多数人能够将这种文明礼貌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仍旧有5%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让座,这说明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为每一件日常小事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另外对于在超市购物时,会不会破坏超市物品,比如捏方便面、巧克力等行为的调查,其中2.5%的大学生表示经常会这么做,15.9%的同学表示偶尔会有这种行为,81.6%的同学则从来不会这么做。说明目前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还是很深厚的,大家对于自己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是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二)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三)爱护公物
公共设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大家的共同物品,也是国家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而投资的设施。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保护公物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此次调查的有关题目是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物品“课桌”而做的调查:
你对教室的“课桌文化”怎么看?
A 蛮不错,有品位 B不管我的事 C 十分讨厌
这个问题很贴切大学生的生活,而且这种问题我们每个学生都会碰到,因此得到的调查结果也比较真实。调查结果显示,19.2%的同学认为课桌文化蛮不错的,有的内容还很有品味;有24.2%的同学认为和不关自己的事,也不过问;56.6%的同学则觉得这种“课桌文化”十分讨厌,自己也不会做破坏课桌的行为。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爱护公物方面还是比较有自己的责任心的,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也能够从自身做起,有较高的公德意识。但仍有24.2%的学生不把这些问题当回事,显然他们的公德意识还不够高,没有能够意识到“课桌文化”在显示其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破坏了学校的公共设施。这一方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从自己的思想方面改变自己,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四)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周边环境的也在日益改善,大学生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很多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践行着自己保护环境的义务。
根据调查了解,在公园游玩时经常会乱丢垃圾的约占1.60%,偶尔会丢垃圾的约占41.40%,从来不会乱扔垃圾的占到了56.6%;在公园经常会践踏草坪的约有5.8%,偶尔会践踏草坪的约有55.9%,从来不会践踏草坪的占到了38.3%。从这些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现状。大部分的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在自能力范围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保护环境,我们大学生的表现也会是不错的。但也有一少部分的大学生,把保护环境当作了别人的事,不能够从自身做起、以主人翁的态度来保护环境。说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待加强。
(五)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
这次我们调查的相关题目是:
三、造成目前公德现状的原因
(一) 学校教育存在问题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 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 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 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 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 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 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 道德行为能力不强, 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
(二) 家庭教育的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绝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 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督促引导孩子的学习。但大多数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普遍存在重智力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 部分父母或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 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孩子犯的错误, 无原则地原谅, 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长此以往, 造成了孩子惟我独尊、性格粗暴等不良习气, 这种习气伴随孩子进入社会, 就会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使孩子缺乏公德意识。同时, 很多父母也忽视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现实中, 很多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 不注重个人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三) 社会风气存在问题
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及不断适应各种社会规范并成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尚处于未最后形成的阶段, 仍然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拾金不昧等良好道德品质被有些人认为是大话、空话、套话, 使其在调节、约束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弱化, 良好社会风气受到污染。面对社会上诸多的道德行为, 一部分大学生放弃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价值主体的唯我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价值评价的利己化, 致使部分学生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眼前轻长远, 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四)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
此次调查中,我们还设了两个主观的问题:
16.你认为现在的社会公德的约束力怎么样?
17.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公德现状怎么样?
从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当代大学生, 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 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的特点, 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差,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没有完全成熟, 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
四、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校园公德环境,切实强化对大学生的公德教育。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良好的公德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学校公德环境的优化来说,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环境的培育。首先,教育者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作用来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公德教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以实际行动维护学生形象、维护自身形象,提高公德修养。第三,积极发挥舆论在学校公德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倡导公德意识,推崇先进模范,宣传优良的社会公德事迹,谴责不讲公德的行为,鞭挞丑恶现象,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人人讲公德、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公德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园美化工作,以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把社会公德教育纳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内容纳人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有意识地不断实践,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
(三)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联系实际、向人民群众学习,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培养大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精神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直观、最生动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并力求使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制度,以保证这些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深刻体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现人民群众伟大,增强劳动观念,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需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活动情境中去感知体验,从而在其中解决心理问题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德认知和行为问题,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与公德行为习惯;根据形势需要, 各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一些处于不良心态的特别不良道德心态的学生咨询,帮其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使之摆脱矛盾和困扰,正视自己的情况找到如何解决不良心态的方法,及时消除致使心理精神疾病的不良因素; 定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并通过开展学习、交往、 情绪等方面的主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五)优化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
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 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丰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基本符合一名当代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但我们仍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王伟凯表示:“大学生依然单纯,素质并没有下降。”在得到社会肯定和表彰的同时,我们应时刻谨记肩上的神圣责任,时刻以社会公德典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好地做一名社会公德形象大使。
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一)用纯洁的力量再次感染大学生,让大学生给幼儿园或者小学生去上思想教育课,让他们去教小孩子们做人的道理,面对儿童纯真的眼神,我相信大学生会刻意注意让自己做得更优秀,在给孩子们讲道理的时候,也是再次洗涤自己内心的时候,相信多给大学生一些接近孩子们的机会,他们在给孩子们上完课后,自己的公德水准也会迈上一个新的层次。
(二)学校定期开展文明日,文明月活动,让学生在整个学校的公德行动中,去尝试着不断改变自己以前一些没有注意到的那些坏习惯,一点点改正。
(三)学校应改重视学生价值取向的培养,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那些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事,比如正义,学校应改鼓励学生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提出建议,让他们乐于说出自己想法,敢于相信自己的是非判断,敢于为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去坚持,对黑暗的敢于去质疑。
(四)鼓励学生去从事一些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己有限的力量还可以去帮助甚至改变一些人,乐于做更多善意的事,这样善良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共得自然会提升。
(五)开展礼仪公德知识竞赛,让同学们在竞赛气氛中学到更多东西,耳濡目染。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8
调查报告是把调查得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的一种公文。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的调查、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以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等。其中常用的调查报告有两种:
1.群众来信的调查报告。是对来信反映的情况或揭露的问题进行核实。包括调查了哪些人,所调查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及对来信的处理意见。
2.典型的调查报告。包括典型经验、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分析。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法:
标题。直截了当地把调查的问题写在标题里,如《关于╳╳╳问题的调查报告》。概况。交代所调查问题的基本情况,点明调查的结论。
调查内容。写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后果。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问题性质从不同侧面来写。
结论。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
最后写调查人姓名及整理调查报告的时间。
写调查报告应注意。要深人群众,深人实际从各方面了解有关情况,包括直接的、间接的、正面的、反面的。要尽可能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要对掌握的材料作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要如实反映调查情况,要具体,不要空洞。要简明,不要繁琐。要有点有面,要有观点,还要有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不要笼统浮泛,不要以偏概全。要有叙有议,不要罗列现象,也不要空泛议论。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善于运用一些统计数字,还要善于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
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我校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__关于____的调查报告”、“关于____的调查报告”、“____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____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9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21日
调查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人: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分工:小明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小刘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小李执笔,小嘿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和定稿。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储备和道德修养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精神文明的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大学生遵循社会公德对自身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20xx年11月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为大一学生,我们利用自己编制的问卷(见附表)对100为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50份,女生50份,男生女生各占50%。
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小组成员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吴佳慧设计问卷并分发问卷,刘敏杰统计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梁瑞霞执笔,李茜茜协调成员关系并负责修改报告定稿。
讲文明礼貌:难付诸行动
在文明礼貌方面,在被调查人员中81%的大学生能做到尊敬师长,尤其是女生, 92%的女生都表示遇到老师会主动问好。但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被调查者会主动让座56%的同学会视情况而定,尤其是男生,占42%的男生选择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大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知程度还算高,但要付诸行动却有些困难。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语也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神州大地上,让世界人民领略“礼仪之邦”的魅力。
爱护公物:有待提高
在爱护公物方面,约52%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态度仍不坚定,是否爱护公物还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在对“课桌文化”的看法上,48%的同学认为那无所谓。只有29%的同学坚决反对“课桌文化”。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爱护电话亭和指示灯的,56%的同学即使情绪不好也绝对不会通过砸电话亭,踢安全指示灯来发泄。但是在爱护图书馆的书籍方面存在极大问题,竟然多至64%的同学存在不爱惜书的行为,比如污损、丢失、 折叠书籍,甚至还存在撕页,不归还现象。
这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在爱护公物方面,女生比男生做得要好,66%的女生非常爱惜公物并且认为应当维护好公共设施,而男生在这方面还有些逊色。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当从我做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与每一个国民携起手来共同珍惜和爱护社会公共财产,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保护环境:意识较强
保护环境方面,有89%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作乱涂鸦是不好的,是在破坏环境,而其中女生占94%,男生占84%,而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无所谓,更有极少部分人认为好,能展现自我风采。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而且在这方面,女生的社会公德一是要高于男生。对于随手乱扔垃圾这一问题,有90%的大学生选择我不会样做,但是却只有5%的人会选择把它捡起来。这说明在这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待提高。但是在爱护草坪方面有53%的人会踩上去,认为自己玩耍时最重要的,小草被踩一下无所谓。有7%的人会视自己心情而定,而只有10%的人不会踩上去。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环境,而我们——大学生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个重担,保护环境,就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作出努力。
遵纪守法:情况可观
在遵纪守法方面,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守法意识,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加强。例如:在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现象一题中,68%的同学认为应该严惩,其中女生60%,男生76%。认为考试作弊是小错误教训一下就行的同学占总人数的23%,其中女生24%,男生22%。仅有9%的同学认为考试作弊现象很正常,其中女生占8%,男生占10%。从上述数据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应该严惩,但仍有1/3的同学存在投机取巧,世故圆滑的意识,应当引起关注。当问到见到贵重物品是否交公时,81%的同学认为该主动交公,其中82%的男生,80%的女生,男女生比例接近。除此以外,有10%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只有9%的同学选择不交。总体而言,在遵纪守法方面,男女学生都有较高的意识,但还存在部分同学的社会公德意识不强,需要在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法律及纪律意识。
助人为乐:总体乐观
在助人为乐方面,对于在学校举行的爱心募捐活动中,被调查的大学生有62%的同学选择“经常参加”,有26%的同学选择“偶尔参加”,只有12%的同学选择“从不参加”。但面对乞讨人群时,有37%的同学选择“同情并给与帮助”,54%的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9%的同学选择“鄙视,觉得肯定是个骗子”。这说明大学生总体上来说还是富有爱心的,但由于社会上种种不诚信因素比如乞讨者的真伪的影响。大学生在奉献爱心时心里多了防备,怕上当受骗,让那些图谋不轨的人有机可乘。但不管怎样,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是炎黄子孙团结友爱的标志。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更应当乐于助人,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为祖国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分析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总体情况乐观,积极向上,而且女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要稍强,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加强。
比如在公交车上面对老弱病残时,只有32%的大学生会主动让座,大部分同学选择视情况而定。在爱护公物方面,面对校园内的课桌文化还有很多同学并不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这方便自己记东西。图书馆的状况更是糟糕,书籍被破坏的程度很大,大部分同学只是方便自己阅读,随便折叠书本。在保护坏境方面,大学生的意识还是较强,绝大部分同学反在公共场合乱涂鸦,大部分同学不会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但仍有一部分同学随意践踏草坪。很可观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有较高的遵纪守法意识,都能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都认为要严惩考试作弊行为。对乐于助人方面也有半数的同学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上述行为虽然不能在总体上影响学生,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良影响。因此对于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大学生,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势在必行。
造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失范德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大学生处于一个成年与未成年的过渡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和确定,判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误导,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差,造成道德观念淡薄,甚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校方面,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一味的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而且对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学生容易忽略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在家庭方面,父母不拘小节,自身不太注重社会公德,没有起到榜样作用,造成大学生从小养成不良习惯,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在社会方面,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人无视社会公德,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给大学生在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造成冲击。
我们认为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本身的因素是主观因素,起决定作用。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和误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公德的观念。如: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身边的同学朋友;多阅读有关美德的书籍,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强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明确自己的方向,不受外界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在客观方面:学校应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加强规章制度的管理,加大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同时提高社会公德意识,而且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新社会公德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提高重视度,为小孩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社会方面,国家应当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要严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净化社会风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快社会公德法规划进程,加快社会公德行为的舆论监督。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的激烈竞争,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出现了很多新动向,在社会实践的目的、组织、时间、内容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学生针对社会实践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取得了显著成绩,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偏好不同,对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加上我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让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观念;更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何激励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何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更好条件并提供优质服务等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我们将就我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一. 调查概况
为了了解本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基本状况,了解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见,态度和看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适应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了本次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西南政法大学全体学生。此次调查对象,我们根据年级、性别、专业划分出了三个维度进行具体的调查。10级的学生比例为34%,09级的学生比例为30%,08级学生的比例为20%,07级学生的比例为16%左右。男生占43%左右,女生占57%左右。法学专业学生占48%左右,管理学专业占11%左右,经济学专业展13%左右,刑侦专业占10%左右,新闻学专业占6%左右,语言学专业占6%左右,政治学专业占8%左右。
二.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的是系统抽样方法,以全校学生所住宿舍号为样本,抽取1518个宿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为辅。此次调查问卷一共1518份,收回13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244份,有效回收率为82%左右;此次访谈随机抽取了15个访谈对象。
三.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四. 调查内容
1.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包括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意见和看法,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的场所取向等。(此次问卷调查我们一共设计了15个问题 )
2. 访谈主要调查了一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实践工作、实践困难、实践目的、对实践的态度、意见、看法。
五. 调查说明
1. 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在调查的实际状况中,有一部分拒访和不在宿舍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宿舍是辅导员办公室,由此导致我们的样本有小幅度减少。
2. 此次数据统计,我们采取了控制变量法(年级)进行统计,因此我们的调查结果也将以年级为标准进行说明。
3. 此次调查,我们是面向广大会员征召调查员和统计员,由于一部分调查员对问卷调查和统计并非十分了解,是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
六. 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来看,其中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占四分之三左右,28%(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
从大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来看,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那是必修课;也有较大一部分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值得尝试一下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没必要的或者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的。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来看,各大年级的学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较大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突出表现在09级和08级。这说明大学生都很自然地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就业、社会接触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各年级大约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挣取零花钱。当然为就业做准备更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方面突出表现在08级和07级。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广交朋友。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途径来看,各年级有超过一半的人数会选择学校的途径,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因此对学校的依赖比较大。还有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自己找,只有较少的同学会选择广告和就业中介的途径。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只有较少数的同学不会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内容。其中以兼职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63%、67%、70%、71%;以主题调研作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4%、29%、33%、40%;以参观交流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8%、33%、40%、36%;以 自主创业为主要形式的10级、09级、08级、07级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1%、22%、25%、21%;还有一小部分会采用其他形式。
参加社会实践) 居多数。选择政府机关、学校、公益性组织作为自己的实习单位的大一、大二的同学相差不大,但是大三、大四的同学此时则偏向于选择政府机关作为自己的实践单位。这可能与大学生的专业联系比较大。
从大学生选择实践地点来看,绝大部分的同学会选择在商业区附近和学校附近,有较大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居民区附近,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会选择在其他地点参加社会实践。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选择来看,选择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的同学占绝大多数,也有较大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课余实践和周末进行社会实践,还有较少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在节日进行社会实践。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天数来看,参加不到一天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的比例分布依次为8%、7%、4%、21%;参加天数在1-15天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比例分布依次为33%、43%、37%、36%;参加天数在16-30天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比例依次为14%、18%、26%、27%;参加社会实践天数在30天以上的同学10级、09级、08级、07级比例依次为8%、11%、19%、26%,这则数据显示个年级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天数集中在1-15天左右,而大三、大四的同学可能是因为课程比较少的缘故,参加社会实践的天数明显大于大一、大二的同学。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面临的困难来看,联系合适的实践单位是各大年级同学参加社会实践面临的最大困难,由此我们可以多在联系实践单位方面对大学生加以帮助;同时各年级也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同学认为在确定实践项目方面比较困难,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08、07级;而认为在组织实践团队、资金投入、政策保障方面还需加大力度的同学10级占21%左右,09级占27%左右,08级占35%左右,07级占30%左右。
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来看,极大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 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较大一部分同学认为相关的组织管理有待提高,活动不务实,形式主义较强,没有什么创新性。
当涉及到学校可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同学希望学校应该多为大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联系实践单位;也有一部分同学希望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讲座)进行正确引导;还有一部分同学希望可以多提供一些安全方面的保障。
(二)访谈调查结果:
据此次访谈结果显示:接受访谈对象都有过参加参加社会实践的经验,还有极个别学生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他们通常会选择在寒暑假、周末、节假日参加一些兼职、支教、实习、三下乡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了解访谈对象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他们大部分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参加工作做准备。也有少部分人是为了挣零花钱补贴家用。通过对受访者参加社会实践所遇困难的了解,
主要有兼职机会少、交通不便等客观困难,也有受访者个人毅力不够、缺乏耐心等主观因素。不过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政策,大部分受访者都不了解或是不太了解。通过对受访者参加社会实践的看法的了解,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都很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希望以此锻炼自己的能力。
七. 调查建议
1. 学校多为广大同学联系合适的实践单位,以疏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
a. 学校可以与各大商场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兼职人员,商场为学生提供兼职机会,做一些节假日促销、销售类的工作。
b. 学校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专业诉求,提供一些对口的实习单位。比如为法学专业的同学联系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专业的同学联系企事业单位等。
2. 学校能够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举行相关方面的讲座,进行正确的理论引导。
a. 学校可以开设关于大学生实践方面的指导课程,让同学打好理论基础。
b.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企业的领袖现身说法,分享走向成功的社会实战经验。
3. 学校能加大在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投入和支持。
a. 学校可以在财力上加大对大学生参加实践的投入和支持,并制定成文的管理制度。
b.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实践管理机构,对有意愿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登记注册管理。
c. 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相关的证明。
4. 大学生也要加强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锻炼与培养。
a. 学生本身应该在夯实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能力的锻炼。
b. 学生应该强化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找到对口的实习机会。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1
7月1日
明天就要出发了,因为要赶早上六点的车,晚上我们住进了校本部的地下公寓。公寓很简陋,狭窄的过道,昏暗的灯光,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更郁闷的是号称中国移动通信专家的移动通信网络竟然没有覆盖到市中心地下十多米。不过,第二天马上就要离开,开始我们的征程,大伙儿很是激动,很乐意的住了下来。
由于学校资金没有到位,同志们的钱都是凑来的。为了节省4块钱,我们从服务员那里争取到了一间没有电视的房间。住宿安排后基本就没事干了,在家世界买了些早点后已经九点多了,按捺不住兴奋,我索性没有下去,就站在外边发短信。把电话本上的朋友挨个骚扰了一遍,告诉他们:我要出发了!
四个战友中,张玉双考虑问题全面周详,贺东强办事干练洒脱,陈海俊老成持重,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和年级,共同信念和目标使几个并不认识的热血青年走在了一起。
激动的余温还没有褪尽,躺在床上,纪律、安全、饮食、卫生、当地干部群众的配合能否积极配合、是否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一个个问题幻灯片般在脑海中不停地闪过。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日期内我们前途未卜,加上外边还下着小雨,感觉今晚还真有点风萧萧兮黄河寒的悲壮!
7月3日
汽车急驰了25公里后到了目的地--县。师傅把我们送到了县政府门口。--县政府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接受单位,也是调研的第一站,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全县的基本情况,了解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民自治开展的基本状况。不巧的是,因为周末没有上班,我们只好先去找落脚的地方了。拿着地图,我们一边找旅馆,一边熟悉县城环境。受地形限制,--县城区较小,街道分布很奇特,餐饮、购物、车站、政府部门大都连在一起。三岔路口停着好几辆发往西宁的旅游车,和大街上不时地走过几个阿喀,构成了这个高原小镇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7月5日
今天是第一天下村。一大早我们便拿着--县政府开具的介绍信去了鲁沙尔镇。虽然有此尚方宝剑在手,但还是费了不少周折。起初,西山村委会主任好像对我们身份有所怀疑,不答应我们去村里调查。在镇党委刘书记的斡旋下,他爽快地带领我们进村了。
西山村距县城约3里路,从城区出发,车子上坡又下坡,转了三、四道弯,颠簸了十多分钟后终于进了村子。村民民房前屋后是一片开得正浓的油菜花,放眼望去,在一块块绿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鲁沙尔盘踞在莲花山之中,受地形限制,村民大多数居住在山腰地带,一条狭窄而弯曲的土路是村里唯一能走机动车辆的出口,我们拍照的时候,老支书特意叮嘱我们一定要将进村的大路拍上。他说,村民迁到这儿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当地政府修路的承诺一直没有兑现,这条路严重影响着村里与外界的联系,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老人家希望我们的照片在某些地方出现后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村里情况,便于村民的接受,前任老支书帮忙组织了30多名村民配合我们,很快便打开了局面,我们和大家一起吃饭、拍照、聊天,尽情的玩了一个下午。
虽然今天没有实质性的结果,但我们熟悉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和村民有了初步的交流。为以后入户调查打开了局面。
7月7日
吃饭是生存的主要问题,这边的饭忒不合口味,还超贵!昨晚花了4块钱吃了一碗炸酱面,闹了半天肚子。今天我们决定转移方向,找一家米饭馆,可到街道上转了几圈,终究没发现一家像样的。就连遍布全国的兰州牛肉面馆影子就没见到。连续吃了几天的烙饼和泡面后,才发现自己竟是如此的想念兰州牛肉拉面,要知道,学校食堂的拉面难吃可是榜上有名的。没办法,只好重操旧业,回去继续煮面了。哎,生活就像一包方便面,太难了!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2
作者:---
学院: 金融学院
专业: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班级: 一班
年级: 20--级
学号:
一、报告说明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个人水平、时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不做,也没有足够信息来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到的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个别样本观察;调查对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生在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时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来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在浏览本报告时请有选择的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标志性产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高收入弹性产业,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在大学扩招的浪潮中,金融学个专业的扩招是极其明显的。另外,20--年广东省高考有70%的学生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在商业极其发达的美国,这个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生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对金融行业越来越高的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来说,对当今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来说,在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岗位的职员又有着什么样的生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不限于这些问题的角度,通过对证券公司的整体调查,公司经理的述说以及对相关职位职员的采访来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于雄辩,在对事实有过一定的了解后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也许会有新的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 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时间:20--—2—2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对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 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以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的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的职位。基层职位的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的职位如今都会将职员安排到基层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在总公司(更高级的业务)中对学历和能力总体会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的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生。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对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20--—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他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生以上,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对法律、财务、金融、会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趋势。在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会在年薪十万以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用作为工资来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于与不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的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到处奔波,地点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以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的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在20--—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到处奔波;也可以悠闲的享受客户的交易费用。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的,拉得好坐着来钱,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的金融常识;耐心、细心的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20--—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对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对于中高层职位的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对于复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证券人才的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在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的同时,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的培养,拥有双学位的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在招聘市场始终供不应求。
(二) 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时间:20--。2。20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对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 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3
一.调查地点:南华大学
二.调查时间:12月8日到12月14日
三.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再网上查一些有关数据。
2.查找书籍、报刊,了解。
3.实地调查访问.
五.调查内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
六.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关键词: 社会公德 助人为乐 文明礼貌 环境保护
参考书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遵纪守法
一.问题的提出
? 社会公德是一种人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和道德修养,对周围的人产生着影响.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又好又快的运行轨道,这种“好”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公德与经济交融为一体,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二.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与“私德”相对,这里的“公德”是指与国家、组织、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的道德;而“私德”则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
助人为乐 俗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为善最乐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积极让座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需要做好.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公民来说,我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就是间接或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我们破坏了居住、生活环境,就会间接或直接地破坏了自然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
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大学生处于一个成年与未成年的过渡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和确定,判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误导,所以更要努力学习有关知识来增加自己的能力.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45份.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1%左右的被调查的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9%公德意识薄弱。在文明礼貌方面,接近93%能做到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相关,也是树立中国人良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 在助人为乐方面,?大学生作得更是出色。近93%的人能做到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40%的同学在爱护公物方面仍持不定态度,有60%会明确如何对待公共财物。在保护环境方面,?有15%的同学才会自觉地保护环境,?主动捡起干净教室中的碎纸屑。20%的同学会视而不见,?其余被调查的同学会考虑去捡,?但不一定会付诸行动。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群体上比力强,但仍有不足之处。造就高尚的道德气节,营建互相帮助、互相眷注的和谐氛围,是建设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子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向。咱们需再接再厉,争当道德模范。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完成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家庭教育对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应相应正确舆论导向,并及时树立典范.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会公德发挥着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扬善惩恶的功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社会公德的这种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肯定、维护和促进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碍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这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德的规范方式来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强制性地调节和规范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宥效地为满足社会与社会成员的需要服务。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
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会公德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稳定而深刻、广泛而持久。社会道德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人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因此,如果社会公德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可能会瓦解,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将被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社会的精神文明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的道德风尚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因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总是先从社会风尚中表现出来。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进行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德。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责任感考虑自己的行动,遵循体现社会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规范。
建议: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这题作为问卷调查上的题目,有很多同学提出了他们的建议。普遍建议政府应该加强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督,加强社会的舆论力。对于个人,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的修养.多学习,多实践,多参加公益活动。
对于社会,社会中的公众人物、优秀人士应该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带头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好他们的号召能力,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提高社会公德。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公德与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更应该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1.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
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这些细节极容易被人们忽略,而它一旦被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所忽视,往往就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另外,我们要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同时,时刻不忘用法律保护自己、 他人和社会的合法利益。
总之,我们要积极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和环境,培养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履行社会公德规范,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4
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比活秩序,郡必须遵守为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社会公德是指在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我们更应争当道德模范。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武东生说:“今天的大学生是值得肯定的,与八九十年代相比,社会的进步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是“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报告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助人为乐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57、75%的人选择“经常参加”,有37、97%的人选择“没兴趣,出于任务,偶尔应付”,另外有4、28%的人选择“不参加”。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不太喜欢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学,社会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引导。
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很少接触社会,很少涉及世事纷争,也因此保存着那颗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们的一个关于无偿献血的个人访谈中,接受采访者回答每个问题都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献血时她自主争先,她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我们问到:“有人说献血很危险,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过吗?”她回答很干脆:“没有,没想过。我只觉得我自己身体很好,抽点血没关系,何况还有很多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正等着我们献血来抢救呢!”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对于无偿献血,有58、63%的同学积极参与,还有36、31%的同学想去,但没时间,只有10、06%的同学认为这是医院在挣钱,不去献。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84、54%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49、47%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48、47%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终如一,坚持将道德认知转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87、05%的同学会“找到垃圾箱后再丢”,有6、22%的人选择“随手丢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碍于面子,会“找个角落再丢”。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5、73%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课桌文化”,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这里,希望我们所有太原理工大现代科技学院的全体学生一起遵守社会公德。
大学生社会公德调查报告 篇15
一、调查目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健康管理等。
二、调查对象:XX公司
XX公司是XX市唯一一家具备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获得二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XX省建筑业企业安全资格证,通过ISO9000、OHS18000、ISO14000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大型施工企业。现有员工X人,注册资本金X万元。
公司下设总经理工作部、财务部、生产管理部、安全监察部、经营管理部五个专业部室,下设、三个分公司,、四个子公司。
公司承揽工程、工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检修、调试等工程。
公司施工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建造师、工程安装概预算师等各种专业人才,施工技术精湛,施工质量优良,服务热情真诚。
近三年先后完成工程XX项„„。多项工程获得省、部级优质工程称号,工程质量达到XX省领先水平。
三、调查时间:X年XX月XX日
四、调查方式:访谈类
为了使调查的数据真实可靠,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而是直接对人物进行访谈:
(一)XX公司主管人资的总经理工作部X主任。
(二)XX公司人资管理高级经济师。
五、调查内容及过程
X年XX月XX日,我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访谈了XX公司总经理工作部X主任和人资管理高级经济师。
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由总经理工作部归口管理,在访谈中,X主任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环。企业的发展如何,最重要的是看企业中人的发展如何,所以无论从对员工的招聘、培训,到使用、激励、调整,都是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向我介绍了XX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截止20xx年8月30日,XX公司共有员工X人,其中:合同工X人,劳务派遣工X人。平均年龄XX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X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XX人,基本能够满足公司正常运营的需要。
公司近几年虽然遭受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收入和利润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整体运营较为平稳。职工平均年龄尚可,但是从整体结构分布来看,近5年内面临退休的职工达于人,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员工处于重要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性岗位,将不可避免的对管理和生产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就此,我通过面对面访谈的形式,重点对XX公司的劳动组织、劳动合同、薪酬管理、教育培训、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等内容进行了了解。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总量控制、严格审批程序、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岗位薪酬、强化教育培训、依法依规管理。
2、在劳动定员方面:实行总量控制,劳动定员由总经理工作部进行统一核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劳动定员核定一般每年开展一次,如经营业务或管理体制发生较大变化,则及时核定、调整。
3、在机构、岗位管理方面: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明确、精简高效、运转协调、职责清晰、工作饱满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岗位,确定人员定编。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员定编工作由XX公司统一组织规范,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由总经理工作部组织实施。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自1998年至今,没有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调整,现在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4、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一是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与各类用工员工分别签订借工协议、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二是各公司在岗位缺员,确需招聘新员工时,于每年6月和12月份向XX公司提出书面用工申请,由XX公司进行整理、汇总,并优先在XX公司内部进行调剂。对确需外聘的专业技能人才,由总经理工作部编制用工申请,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统一组织招聘。对于临时的、短期的、可替代性的岗位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对于关键技术性岗位采取外部招聘的方式;三是领导岗位选择内部招聘。四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XX公司内部在岗人员离岗、转岗、借调的,由各公司提出申请,XX公司审批同意后,总经理工作部统一办理相关手续,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人才利用率。五是XX公司统一建立劳动合同制员工和劳务派遣人员用工档案,并负责人力资源信息维护管理。
5、在薪酬管理方面: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薪酬管理制度和办法,分类确定薪酬结构,对管理岗位执行岗位工资,对各公司生产岗位实行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的方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实际报酬,这一政策的实行,有效增强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6、在培训管理方面:对新招聘人员的岗位培训由总经理工作部统一组织,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确认上岗资格。对在岗员工培训由总经理工作部统一规划,按三级(集团、各公司、班组)教育培训体系分级组织实施。各公司结合专业分工,建立健全员工培训、考核档案,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员工培训、考核活动,并对员工教育培训考核情况报总经理工作部备案。由于XX公司是一个综合性的XX公司,人员复杂,专业众多,在培训上无法做到兼顾全面。
7、在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管理方面:一是由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建立健全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统一劳保用品标准,各公司组织发放。二是XX公司按照国家有关社保政策,统一组织员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及时、足额提取上缴。
8、在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方面:近几年,XX公司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班组建设和职工创新活动;建设了企业文化长廊,建立了 “创新、诚信、责任、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购置健身器材,筹建了职工活动室;逢年过节组织开展慰问和文艺演出;开展了拓展训练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拉近了职工间的距离。
六、调查结果:
从上述资料上看,近几年XX公司的发展现状较为平稳,无论从建制规模还是产值上并未有改变。对此,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员工招聘的方式看,XX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对于临时的、短期的、可替代性的岗位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可以有效降低工资成本和用工风险;二是对于技术性员工选择外部招聘的形式,人员可选择的范围较为广泛。从外部招聘找到的人员比内部多的多,无论从技术、能力和数量方面讲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而且外部招聘会给组织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这些新的思想和观念可以使企业数量最多的基层员工这个大环境充满活力与生机。此外,从外部招聘的人才,可以节省大笔的培训费用;三是内部领导适合做内部招聘,主要是这部分人才在外部招聘选错人的风险比较大,而且就算是选对了人,在不了解企业现状与组织文化就上岗的话,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员工关系的处理也会成问题。
在绩效管理方面,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有员工技能、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激励效应,而在影响绩效的四个因素之中,只有激励效应是最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的因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组织和员工会尽力争取以提高技能水平以及组织绩效。XX公司在绩效管理方面采取的是有奖有惩的方式,公平公正。绩效奖惩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多劳多得的薪酬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方面,XX公司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助推员工交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当员工之间有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对个人发展和企业建设方面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共识,工作效率自然就会提高。沟通是员工之间相互了解与合作的媒介,在这方面做好了,员工之间会更团结,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此外,良好好的文化环境,也影响到员工的个人形象,可以使员工活力四射,充满热情,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并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员工流动性的管理,给员工一个“入口”可以让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工作,但是要想留住优秀人才,就必须给他们建造一个合理的“出口”。XX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比较好,他们对内部在岗人员因工作需要出现离岗、转岗、借调的,都会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研究并办理相关手续,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人才流动机制,有利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我对XX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建立人力资源部,对XX公司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管理、业绩考核、办理用工手续、缴纳各种保险(基金)等工作进行专业化统一管理。
(二) 设立一个完整的培训单位,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让更多的员工能够系统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 针对专业众多无法兼顾全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全员培训师”、“师带徒”等专项活动,由各公司或基层班组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专业化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 制定学习奖励规定,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国家认真的建造师、结构师、安全师等注册考试,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五) 制定一套合理的员工守则,让大家都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员工的基本行为规范。
(六) 根据现代公司的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组织机构进行统一规范,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七、调查体会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能给企业带来生气,带来更多事半功倍的成果,无论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都是企业的财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这个人才紧缺的社会,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严把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与关卡,根据企业现状和未来,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真正助飞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