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6篇正文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6篇》

时间:

大学读书评议心得体会(通用6篇)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 篇1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个人,是一个不能进步的个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能带来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培养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工作中写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而且通过读书对词句的积累,文章的书写也更加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多读书,可以使你显得有礼有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仿若翩翩君子、窈窕佳人,不愧为新生代逆袭成为高富帅和白富美的最佳选择。

多读书,可以让你增加见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见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在职场之路,愈走愈远,不断提升自我的高度,修炼心性,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当你融入社会的同时,你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困惑,读书,

让你领会更多处事处人的哲理,通晓天地运行的真理,探索宇宙自然的哲学,融汇人、环境的力量,对于生命的证悟与理性的考问都从容面对,在职场、生活、家庭面面俱到,无往而不胜,真可谓是牛!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良辰美景,赏心悦事,此为人间四美,通过读书,让我们体会在繁华浮躁的喧嚣都市中那一刻难得的清净,细细回味,彷佛脱离一切,庄梦化蝶物我两忘的宁静,又有扶摇直上逍遥万里的酣畅。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局限于视野无法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有的家人可能会说:工作那么多,都等着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把别人喝咖啡、午休、聊天发呆等工作余隙或是等回家后的空闲时间,用在读书会上,多利用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

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人生的成就,多在于业余对于生活的积累。在这里,同大家分享一句“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在哪里”,与诸君共勉! 读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极致。一本好书,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个苍白的早晨或风雪黄昏。朱自清大师说:“缓缓地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这浓浓的滋味就是书味,读书之味。真个是:“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人生乐趣在读书,有书为伴心甘甜。读好书,能知晓人生之难,体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创而不馁,受宠而不惊,如闲云野鹤,保持着一种雍容雅怡,潇洒达观的境界。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人生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书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朋友,是这个世界能馈赠的最好、最优秀的礼物。

我们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 篇2

提起雨果,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巴黎圣母院》的那本著作,它以离奇和对比的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而最终面貌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而死。

在我看来,这种写法,将美、善与丑、恶划分为两个极端,并无限制的放大,世人也正因为这种强烈的冲击感,读后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

相对于《巴黎圣母院》而言,我更喜欢雨果的另一部作品《悲惨世界》。它主要讲得是阿让因偷块面包而被判处20xx年苦役。假释后,他受神父启发向上,改名当上市长,为人慈悲,抚养了女工的女儿珂赛特,后又救了女儿的情人—马吕斯,在女儿有了归宿之后,带着赎罪的爱离开了人间。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给人以情感上的爆发,那么《悲惨世界》就给人以内敛含蓄的感觉,读后觉得意味深长,让人觉得作品有一种深远的分量感。两部作品都让人很感动,如果说,读《巴黎圣母院》有愤怒,会大声吼叫或是哭喊之类的,那么读《悲惨世界》则有同情,会小声的掩面哭泣。正因为种种情感、主题淋漓尽致的表达,雨果的作品才会那么著名,同时他也是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文学界的大师。

拜读完外国的文学作品后,也该细细品读中国的文学作品了。

前段时间,在选现代文学作品赏析时,选择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进行分析。刚开始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看得不是很认真,等到真正开始分析时,无从下手了。没办法又重新拿过来细读一番,读后感受挺深的,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起初,还以为这句话是方鸿渐说的,后来,纵览全文之后,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留洋学生,一个孤高清傲的女子,苏文纨口中说出,她是在感慨爱情与婚姻,同时也在领悟那个时代的人生的意义。

《围城》这部小说是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浮沉。在感情上,方鸿渐是一个失败者,他失败于无力抵抗、失败于优柔寡断、失败于无所行动、失败于无判断力。虽说围城存在,但这些都是他一手造成的。整本书中,除了他对唐小姐的追求显示出他试图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其余的只是方鸿渐无用的思想斗争和软弱的行为罢了。而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从出现至今都是比较受争议的。尤其是男性、女性角度方面,会有很大的偏差,就拿上回课堂分析时,我与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就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分析,结果差点挑起了男女双方的一个争吵,因为各自的看法都不一样。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处处有着围城,我们都是城中的人,无形的城太多了,例如:事业、爱情、家庭、学习等等。我们总是从一所城中逃到另外一所城中,寻求心灵上的一种慰藉。只有一点,我觉得我们是不能改变的,就是身处的一个大环境。不管人心、社会如何,重要的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及勿忘初心。就像丰子恺先生在《不宠无惊过一生》提到的那样: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

读《围城》这本时,会想把它扔到一边,因为这本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心情,总觉得太压抑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部回味悠长的小说,或许以后再读时会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

来这的一年里,我读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可能与所学专业有关,之前学的是国际贸易实务,看的都是国际金融之类的书。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开始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

觉得收获很多的是《人间词话》这本书,《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礼之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是一部高度浓缩的著作。

读后,无不为他所提出的“成功三境界”所折服。书中提到“古之成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境界。”而我认为不仅仅是成大事者要经历三境界,成小事者也同样如此。

就拿自己当初转本的例子来说吧,事虽小,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就像是最初决定转本时,身边的同学、朋友不理解。虽然我只是个小人物,但也有自己的小梦想,自己的规划的。大三时,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留在了学校实习,在最后阶段转入复习。很多时候,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注定要接受别人不理解的眼光,同时也要学会孤独。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本是写爱情的,但我认为它用来形容努力也是说的通的。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人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这句词正应征了转本成绩刚下来那会儿的心情,被吓懵了,比自己预想的少了20几分,并且当时为了不给自己留有后路,五个志愿全填的二本,觉得自己没得上了。结果等了录取情况出来时,没想着还能出现找着工作又被录取的情况。追逐梦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成功的喜悦是无法复制的,好像自己追寻的东西就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地方。在准备转本的那一阶段很苦,不仅自己孤身一人在学校复习,同时又很压抑,觉得压力很大。每当自己想放弃时总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等考完就解放了。

虽然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一件小事,算不上什么成功,但在我的小王国里算是成功的了。《人间词话》那么晦涩难懂,我只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成功三境界”进行重新加工了。其实我觉得即使不成功,按“成功三境界”学说步骤来走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也会有所受益。

最后,我想说的是阅读不仅能增加我们的知识面,还能改变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会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 篇3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贫,但不可以无书。博览全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于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欢读书,将使他终身受益。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读好书。可仍然有一些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对读书产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孩子得到放松休闲,缓解焦虑,调节情绪,与孩子一起读书,既能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处,又能要求自己也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举两得。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形成实践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 篇4

“书”,我们再也熟悉不过,课桌上的“餐具”,天上的“太阳”,生活中的“水”,我们的“心脏”。书是我们精神中的“钙铁锌锡维生素”,帮助我们的精神“茁壮成长”。它比金子还宝贵,让我们慢慢的品味,细细的品尝„„

每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书是困难时的一双手,是干渴时的一股甘泉,是机器上的一台发动机。或是说,只有他才能使我们的血液流动,促进心脏的呼吸,只有他才能使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读好书、好读书、读好书”把冰心的言论铭记在心。

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这样,所以我们更要保护我们这可独一无二、璀璨而又闪亮的明珠“地球”。在我们的身边,破坏地球母亲的实际随处可见,到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砍乱伐树木、工业污染,每当这些人一活动,我们的地球母亲便会受到一次严厉的打击。前一段时间,中国出现干旱,就是因为水循环被遭到严劣的遏制、严重的打击,使地球无法降雨,干旱面积越来越大。让我们发出内心的呐喊,让地球不再变得的乌烟瘴气、黑色渲染。只要我们每个人进一份力,十三亿中国人的心声将一同想起,一起飞舞!让我们保护环境吧!让地球重还旧貌,但还要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不只是你、他、她而是十三亿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让我们再次站起,把我们大家庭---地球搞得干干净净,不再有任何的瑕癖,真正成为全中国、全世界的一颗闪闪的红星。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被恶劣的环境所屈服,站起来!当国旗再次升起的时候、国歌在此再次响起的时候,那就是我们见证辉煌的一刻!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不被垃圾熏倒,使我们再次占领高地!同学们,站起来,穿过这道障碍,这时,历史将由我们来焊接,历史的诗篇将由我们谱写,胜利的明天属于十三亿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 篇5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次读书时,书笔记总是要写在书签上,把书里的意思,经过读,变成感想,抄在书签上。 还记的高尔基讲过的一句名言: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可见,高尔基也是一为爱读书的人。 我读过一本叫《想变成人的猴子》的书,作者是杨红樱,这本书里含有两层意义:第一层,这只猴子异想天开,一心想变成人。笑猫再三劝告,可猴子不听劝言,闹出接二连三的笑话。第三层含义就是,杨红樱作为破解童心的儿童读物编辑和儿童刊物主编。这本书中她把笑猫比喻成家长,把猴子比喻成我们自己,就像无知的猴子一样,我们如果异想天开,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怎样长大以后有一番大作为。而家长不断地劝我们走出幻想,可我们不听,反而越陷越深。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犹太人那里,每当孩子过周岁生日时,犹太人家庭就会举行这样的仪式:母亲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

书是甜的,当你聚精会神地读书时,你就会感到知识像蜜糖一样流进你的心怀。合上书,你会无比满足地回味刚才流进你心中的那些“蜜糖”――知识。

书是甜的,快翻开你的书,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去尝一尝书的蜜糖吧。

大学读书会评议心得体会 篇6

生命因享受读书而精彩。对我来说,读书就和吃饭一样,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餐不吃感觉饿,一天不读感觉慌。

十岁前所读之书,几乎都是一些革命样板戏的剧本,偶尔看到过几本前苏联作家的小说,如获至宝。第一次拿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兴奋得睡不着觉,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是靠打着手电筒,偷偷躲在被子里连续十几个晚上看完的。其实那是一本繁体版的小说,对于当时我这个才读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读起来自然是十分费力的,靠着连蒙带猜,竟也将那本厚厚的小说“啃”完了。所得多少自然可以不去计较,可至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刻进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响亮的名字。

十岁后所读之书,内容自然要丰富了许多,单就当代文学作品,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最后到如今的各种文学潮流作品;从长篇巨著到微型小说,我逮到一本就读一本。于是,一路闻着书香味,跟着时代的步伐,就这么长大了,变老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因工作繁忙,无暇涉及太多作品,只三样杂志及时收藏于心中,那就是《读者》、《小小说选刊》(或《微型小说选刊》)、《故事会》,看似平俗了些,但社会百态、人间冷暖、奇闻轶事尽收眼底。最主要的是文章简短,不必为故事情节的曲折去费时费力。可惜每月只发行一期,于是每次看过之后,只恨时间过得太慢,好不容易挨过几天,去报亭询问,结果一般只会有两种:要么来了新的,要么以为买了新的,拿回来仔细一读——看过了的。不知从啥时开始,这些杂志一月出两期了,稍有缓解,可重复购买的现象依然还是发生过。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不敢与古人同语,但允许我有同感。每当捧着一本心怡的书本,每当读到得意之处,常会激动不已,有时甚至会兴奋得彻夜未眠。总之,爱读书是好事,不是坏事,也就罢了,无法改了,就随着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