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春节的古诗3篇正文

《春节的古诗3篇》

时间: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3篇春节拜年诗句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

春节的古诗 篇1

1、《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2、《屠苏酒》

明·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3、《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4、《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春节的古诗 篇2

1、《除夜宿石塔寺》

醉後先眠客莫嗔,谁能守岁费精神。

幸无爆竹惊寒梦,休羡椒花颂好春。

今岁明年才隔夕,人情物态顿趋新。

遥怜儿女团栾处,政欠屠酥第十人。

2、《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开禧元祀更元正,宿两新收放晓晴。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方知人喜天亦喜,作麽锺鸣鸡未鸣。

老子年龄君莫问,屠苏饮了更无兄。

3、《岁晚怀二弟》

和易成欢老易伤,壮游垂白未还乡。

烟尘无复音书到,魂梦犹疲道路长。

爆竹又惊新荐岁,屠苏空忆旧传觞。

年年此日遥相忆,鸿雁何时续断行。

4、守岁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5、除夜有怀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6、除夜唐·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唐·孟浩然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7、《丙午新正书怀十首》

穷巷闲门本閴然,强将爆竹聒阶前。

人情旧雨非今雨,老境增年是减年。

口不两匙休足縠,身能几屐莫言钱。

扫除一室空诸有,庞老家人总解禅。

8、《除夕》

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

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

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

9、《元日》

元日欢情客里稀,追陪人事强开眉。

不知爆竹催年去,但怪屠苏到我迟。

梅蘂欲撩东阁兴,宦情终愧北山移。

未甘直道犹萧索,詹尹何辞为拂龟。

10、《岁除二首》

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

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

11、《和洪龟父岁暮韵》

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

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

始污千佛经,颇叹儒冠误。

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

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

12、《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

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

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13、《癸酉元日》

一声爆竹又惊春,荼垒中间写此心。

忽忽行年周六甲,便便痴腹拟三壬。

酒泉郡里宁甘饮,饭颗山头尚苦吟。

强健得闲元是福,何妨终老住云林。

14、《旅舟度岁呈范尧臣》

柏琖椒盘且罢休,吕蒙城下泊孤舟。

昏独照还乡梦,久客新添别愁。

爆竹无声惊寂寞,梅花有意伴淹留。

明朝例是加年事,不信公侯不白头。

15、《癸守岁职儿桃源黄溪村居》

今年爆竹楚江滨,别岁迎春仅隔辰。

小筑偏边聊尔尔,幽居心远自申申。

儿从豹变当斯世,我得鸥间着此身。

学易假年天若许,横书长作傍梅人。

16、《春夜雪再用韵十首》

数声爆竹入新年,万子千红信为传。

巽二搀先施妙手,花开倾刻更堪怜。

17、《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8、《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9、《除夜》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20、《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春节的古诗 篇3

爆竹声声拉回梦的记忆,繁华都市满是喜庆的火红,年的气息越来越浓。遥想千年前的春节习俗,随着古诗的脚步踏入那个熟悉却不凡的春节。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过了小年,便是春节的开始。我最盼的,便是一家人的团聚。爷爷拿出一坛尘封的烧酒,轻轻拂去上面的“岁月”,用勺乘出几杯,整顿饭便有了“年”的味道。没有多余的杂音,只有一家子的欢笑。年味也渐渐四溢起来。

“麾麈一扫尘凡空。东园甪里更萧散。”腊月二十四的扫尘,讲究“七扫金,八扫银”,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家家户户都在进行大扫除,我们家也不例外。我手攥鸡毛掸子,踩在一张木椅上,摇摇晃晃地掸去蜘蛛网,喷点消毒水,用抹布在上面来回摩擦,瓷砖便焕然一新。爷爷和爸爸合力搬开那些大物件,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挪到一旁。妈妈和奶奶则像冲锋队员一样冲入“战场”,一手一个笤帚和拖把,将灰尘全部收入囊中,顿时,地面上一尘不染。望着大家劳动的成果,“年”似乎更近了。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爷爷拿出了准备已久的对联,搁在桌上,端详一番,然后找到那藏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式浆糊,用浆糊刷抠一点出来,轻轻地、慢慢地反涂在对联上。我帮忙看准位置,用手轻轻一按,红底黑字的对联便精神饱满地留在了门沿上。爷爷燃起一根烟,轻声吟诵“牛奔马跃行千里,凤舞龙飞上九霄”。那一口地道的萧山普通话里,满是欣喜。“年”就快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窗外的烟花在天空中绚烂,年夜饭便正式开始,电视中祝福声不断,放眼望去,街道上灯火通明,到处都是人们的谈天声。家里来了不少亲戚,觥筹交错间,大家似乎更亲近了。长辈们总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笑着递给晚辈们,诉说给予的厚望,在新的一年能砥砺前行。新年的钟声敲响,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花瓣如雨,纷纷坠落,人们似乎触手可及。“年”,在这一刻,到达了全盛。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到了元宵节,便是春节的尾声。汤圆里的芝麻馅在唇齿间流过,甜进人们的心中。夜晚,孩子们会拿起准备已久的花灯,划亮一根火柴,橘黄色的光便透过蜡纸映照在脸上。琳琅满目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年”也慢慢淡出了视野。

年意正浓,古诗里的年,似乎也是这么热闹非凡。它似乎是一个做了许久的梦,一直让我们魂★WWW.BAIHUAWEN.com★牵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