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0篇】正文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0篇】》

时间:

附子在我们国内具有比较广泛的使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那么大家知道附子具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吗?它的治病验方又有哪些呢?本文是细心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10篇附子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

附子的毒副作用 篇1

***的毒性极强, 炮制能去掉部分毒性,但经清水溶液至0.04mg,依旧有毒性,常见于临床出现肾小管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可致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有血尿、蛋白尿、以及急性肾衰竭,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295mg/kg。熟附片煎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为17.42g/kg,静注为3.516g/kg。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在100g/kg以上。去甲乌药碱小鼠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58.9mg/kg,一次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0mg/kg和3.35g/kg。***、附子的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心率变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大剂量的阿托品对中毒的心电图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动物死亡。如与甘草或干姜同煮,附子的毒性则大为降低。亦有实验表明:甘草对小白鼠及蟾蜍心脏(在体及离体)的***中毒无解毒作用,因此,甘草解乌头毒,可能与乌头的炮制有关。

.麻黄附子细辛汤 篇2

治罪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

处方: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

作法: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长,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

附子的禁忌 篇3

常与人参、肉桂、麻黄、细辛、桂枝、白术、甘草、人参、黄芪等配伍使用。附子反半夏、瓜萎、白蔹、贝母、白及,恶蜈蚣,故不宜配伍。养生禁忌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附子泡水喝的禁忌 篇4

这种中药材为什么得名附子呢?这是因为这种药材是依附在母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乌头上才可以生长,所以也被古人称之为附子,一直沿用至今。

据科学研究发现,附子本身含有剧毒,特别是生附子、生草乌以及生川乌等。所以在服用这种中药材之前,一定要进行科学的炮制,同时泡水喝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讲究,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避免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具体的附子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附子带有一定的毒性

专家告诉我们,附子本\\身所含有的毒性并不小,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否则有可能小命不保。附子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就是***了,这种物质经过一定的加工之后毒性将会降低。

想要去除掉大量的附子毒性,那么就需要将附子放在大约120摄氏度中的开水中煎煮四十分钟,这样毒性才能够下降到身体所可以承受的程度。另外室温以及寒冷天气中的附子毒性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认为寒冷的温度能够降低附子中含有的毒性。

第二:附子中毒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服用附子中毒的第一步是神经中毒,这个时候身体出现了口舌发麻甚至是全身发麻的情况,并且精神上也感觉到头晕头痛以及神志不清的情况,严重者还有可能出现阵发性抽搐以及双目失明,对健康非常的不利。消化系统中毒的症状则表现为腹泻腹痛、肠鸣以及恶心想吐等。循环系统中毒则是表现为血压下降以及心率不正常的,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循环呼吸衰竭以及心率失常的情况,严重则会导致死亡。

如果身体出现附子中毒的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呢?如果是比较早期的中毒,可以输入葡萄糖水等,一定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同时保温工作也需要进行。

第三:不适合服用附子的人群

怀孕期间的女性以及月经期间的女性都不适合服用附子。除此之外,体质属于阴虚阳热以及真假热患者也不应该服用附子,避免不舒服症状加重。如果你身体的肌肤出现了破溃的情况,也不应该服用附子。

第四:附子不能与这些东西同食

在服用附子的过程中,还应该适量的加入一些甘草以及干姜,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毒性。不过千万不能够和麻黄以及白酒一起服用,否则附子的毒性将大大增强,不利于身体健康。

在将附子和其他中药材一起搭配的时候,白芨、贝母、瓜萎、半夏以及恶蜈蚣、白蔹等药材都不能够加入,避免出现中毒。

第五:附子泡水的时候不应该加入冷水

附子在煎煮以及泡水的过程中都不能够加入冷水,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犯的附子泡水喝的错误。如果是含有附子的药方,那么应该将附子提前煎煮一两个小时。将附子放入嘴巴中下口的咀嚼,如果没有麻麻的感觉就说明附子可以和其他中药材一起煎煮了。

另外,在煎煮附子的时候加入冷水不仅不能够促进附子的煎煮,反而会增加这种中药材的毒性,对身体非常的不利。

第六:如何避免附子中毒

附子不能够直接服用生的,平时服用的药材一定要选择炮制之后的。除此之外,千万不能够胡乱在药方中加入附子,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这种药材。另外,生活中使用的附子含量不能够超量,并且在使用之前应该提前煎煮两三个小时。

生活中使用附子的时候应该根据情况加入适量的甘草或者是生姜,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不过千万不能够添加白蔹、半夏、恶蜈蚣这类型的药材,避免损害身体健康。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附子泡水喝的禁忌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了,生活中一定要活学活用哦!

附子的食疗价值 篇5

毛茛科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夏、秋间采收,经加工炮制用。炮制品有盐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统称为制附片。

附子味辛,性大热,有毒,温里散寒、助阳行水、补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而且附子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

.附子炖羊肉 篇6

鲜羊肉250g,炮附子10g。先将羊肉洗净,切块,同放砂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再改为小火炖煮l.5~2个小时。去其药渣,分数次喝汤吃肉。本品有温经散寒,祛风胜湿,补养气血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冷痛。

附子的禁忌 篇7

凡患阴虚阳盛,或真热假寒者,以及孕妇都应忌服。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 生品外用,皮肤溃破者忌用。

.附子酒 篇8

附子30g,白酒500g。先将附子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一周后,即可饮用。本品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四肢不温,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冷泻,畏寒怕冷,腹中冷痛等。

附子的治病验方 篇9

治白浊

熟附子不拘多少,研为细末,每服6克,加入三片姜、一碗水煮至六成,趁温服下。

治月经不调

熟附子(去皮)、当归等份,每次以水煎服9克。

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去掉皮和脐研为细末,用葱汁加面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服10丸,清茶送下。

治久患口疮

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用醋、面调好贴在脚心上,男贴左脚,女贴右脚。第二天换下。

治牙痛

附子31克(烧灰)、枯矾0.3克,共研为末,擦牙。

治脚气肿痛

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治月经不调

当归、附子(炮)各等份,研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八分,空腹温服。

附子的功效和作用 篇10

1.散寒止痛

即能温中,又能温经。广泛的温里散寒。温中,用于胃寒,脾胃虚寒,也用于实证的寒邪过重,脘腹冷痛;温经,经脉受寒,出现的冷痛、头痛可用,还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寒痹,尤其是兼阳虚的它祛风湿,散寒止痛,但祛风湿不如乌头。只要有寒无论虚实均可用。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虚症就是温补阳气。

2.用于痹痛

本品辛散温通,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以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较甚者为适宜,可与桂枝、白术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3.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主要是肾和心的阳气绝。本品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单用,力量不够,常与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强回阳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汤(干草、生姜降毒,杀附子毒,又增强回阳救逆效果,附子回阳较干姜迟缓,所以有的书讲,干姜偏走,附子偏守)。临床往往兼阳气脱,若阳衰气脱,大汗淋漓、气促喘急者,这时仅回阳,对元气虚脱没有针对性,所以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以回阳固脱,即参附汤。

4.补火助阳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是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本品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若肾阳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见阳痿宫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长发育迟缓,早衰;肾不主水而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遗尿者,每与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肾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肾不纳气,呼吸急促,出多进少,虚喘;肾不温煦脾阳,脾肾阳虚,腹泻,久泻不止,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用之有助阳化气之功,常与健脾利水药白术、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汤。心阳不足,而见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可与人参、桂枝等同用。卫阳虚自汗出者,可与黄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温煦形体。还有脾阳虚,寒湿内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不振,它脾肾双补,常与党参、白术、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汤。心阳虚,轻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温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卫阳不固,自汗不止,与黄芪一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