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竞争对手调研报告(优秀6篇)正文

《竞争对手调研报告(优秀6篇)》

时间:

希望了解某个事件或情况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将探寻到的规律和经验写进调查报告。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爱岗的小编阿青帮大家收集整理的竞争对手调研报告(优秀6篇)。

竞争对手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日本 竞争情报 组织 比较研究

[分类号]G351

日本是一个“情报大国”。在明治维新时期(1868年),日本为了追赶西方国家经济和技术,就设置了一个收集西方国家情报的下属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之后,日本设置了多个隶属政府的组织,以各种形式支持该国企业的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活动,并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本文拟对日本4大CI组织在其形式和服务内容上做比较研究,为我国CI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1 日本4大CI组织概况

日本4大CI组织是指经济产业省(Ministry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METI)、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JETRO)、日本工商总会(Jap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JCCI)及日本经济联合社(Nippon Keidanren,NK)。

METI以高端水平主持着CI活动――以部级水平进行收集和CI,提供战略决策支持和规划。METI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MITI(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二战后,为了恢复日本经济,日本政府成立了MITI,旨在为本国企业在学习甚至超越西方企业提供情报服务。2001年,政府部门重组了METI,共设置了13个部门,如中小企业、日本专利局等下属机构,是一种政府组织和支持的综合性信息服务机构,并结合了商业服务与公益服务。METI引领着日本企业定标赶超西方先进企业,并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

JETRO在METI支持下于1958年成立,主要以促进日本的出口贸易为目的。到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日益扩大、国内人口年龄老化和低出生率问题日益严重背景下,JETRO的新焦点将是促进外国在日本的直接投资。它由日本东京的总部、日本大阪办事处、经济发展协会、国内外办事处、东盟及东亚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组成。其主要职能是为该国的国际贸易公司及日本企业的海外机构收集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早期预警、竞争对手的监视和评估。

最早的日本商社于1878年3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后来,其他城市也陆续成立商社,并在1892年,由15个商社合并而成工商行会联盟,该组织于1922年更名为日本工商总会(JCCI)。JCCI有助于解决企业的信息流通问题,具有公共性、非政治性、非营利性等特点。目前日本几乎所有的主要城市都设有一个商会,全国共计517个(截至2007年4月),拥有143万会员(截至2006年3月)。JCCI是所有地区商会的中心,并设置了情报促进部门、中小企业振兴机构等9个部门。

日本经济联合社(NK)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组织,诞生于2002年5月,由日本经济团体联盟和日本雇主协会联盟合并而成。该组织的1662名成员分布在1343个公司、130个行业协会及47个区域经济组织之间。NK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协调CI工作。它由许多个体企业提供工作人员和各种各样的信息,并通过合适方式执行商业CI活动,它能够就日本商业团体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工业、社会及劳工等问题)达成共识,并可与相关利益者(包括行政领导、行政管理员、工会及广大市民)进行信息沟通。

2 4大CI组织CI服务类型比较

4大CI组织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CI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情报通讯、CI人员培训、国内外商业活动数据等。下面将对它们做一比较,重点突出各个组织的特色服务(见表1)。

METI与其他三大组织相比所提供的服务最全面。其情报通讯刊物《商务信息》及《高度IT情报》是一本综合性的信息杂志,内容包括有价值的竞争情报,如各类型的预警报告、竞争对手监视报告等。METI的《海外商业活动调查(季度性统计)》、《日本经济结构和活动基本调查》及《对外国的隶属企业商业活动趋势的调查》这三大商业数据报告,对日本企业是一个风向标,可为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竞争对手商业活动数据;另外,METI还负责技术、环境保护及产业设置、能源和专利等问题。所有的日本企业都以某种形式与METI或它的隶属机构进行合作,以使他们的业务更顺畅。

与其他组织相比较,JETRO最大特点表现为国际性。从该组织所提供的情报通讯到商业活动数据,几乎都是从国际市场出发。JETRO在网上每月1―2次更新关于海外的贸易信息,同时定期调查各国不同行业技术,形成调查报告。例如:JETRO对欧洲技术研发所展开的调查(JETRO技术情报451号,2003年10月),目的是调查英国技术开发政策及其研发动向、欧洲研发动向和制造技术以及德国机床的技术战略,获取欧洲的技术发展动向。

NK的CI人员培训服务与METI和JETRO相比更具特色。该组织完全将该项服务发展为具体的教育项目,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NK情报通信委员会于2005年6月提出了培养高级情报通信人才的建议,并制定了一个如何开展情报通信教育的框架,该框架从经费到教育课程的设置都做了方案安排。教育经费由政府和企业承担,政府主要是提供教育支援款项,而企业则提供奖学金。课程设置包括了情报技术、商业战略等课程。授课人员除一般教员外,还包括企业情报专家。另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性的操作。该项目正在逐步实施之中。 JCCI作为一个行业协会,虽然不像METI那样提供全国性的服务,但是其所提供的人力资源情报及国内的市场调查报告对日本企业而言是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信息源。该组织的人力资源调查是对人才供给和需求的实况进行调查,能够反映出日本全国的企业人才结构与需求,而这些信息是企业在实际行动中必须要把握的。LOBO调查报告则是JCCI对商业的早期情况预测报告。该组织灵活运用JCCI的网络,对各地区各行业的销售额、核算、资金周转、进货单价、当月的工作人员的状况以及行业面对的问题进行调查,最后形成早期商业情况预测报告(LOBO),让各企业根据调查结果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和规划。这种调查原则上在每月的20―25日之间进行,并在翌月1日公布结果。

关于竞争环境的保护问题,METI和NK都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因竞争而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问题。METI设立了多种渠道、商业法规和技术法规以协调公司之间的冲突。NK则制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等相关文件,目的也是为了强调企业的竞争应该基于一定的伦理之上,避免造成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从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破坏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

METI及JETRO还进行资格及质量认证,但是两者的职责有所不同。METI设置了专利局作为部级的认定机构,而JETRO负责日本进口手续、货物进口检疫程序及修订贸易标准等具体工作,同时还承担中小企业的资格认证工作。

由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尽管4大组织都是CI组织,但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并非完全相同,各具特色。总体上,4大组织除了提供CI服务之外,同时还根据国内外环境,设置了一些下属部门来推进CI服务,以促进日本企业的发展。

3 4大CI组织CI服务部门比较

上面是从组织层次上对4大CI组织做了比较,而许多活动实质上是由这些组织的下属部门执行的。下面对4大组织的特色部门做一个比较,藉此突出每个组织CI服务部门的主要功能,如表2所示:

3.1中小企业促进办公室的情报活动比较

目前,日本拥有430万个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占所有企业数量的99.7%,提供的就业机会占整个就业市场的70%。由此可知:中小企业发展影响着整个日本经济发展。4大CI组织中的METI、JETRO、JCCI都设立了中小企业促进办公室,目的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虽然这三组织都设置了同一办公机构,但提供的CI服务有所区别。

METI的中小企业机构成立于1964年。中小企业可以从该机构获得政府的帮助以改善他们的生产和技术能力,使企业管理的合理化并提高其业绩。即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专家咨询及与该企业最相关信息;该机构还为中小企业设置辅助课程、资金支持项目等。在中小企业机构下还设置了一个研究办事处,该办事处提供早期预警、监视和评估竞争对手、战略性规划以及具有战略性和实验性的决策建议等服务。此外,METI还设置了咨询部门,主要是承担向中小企业传递重要信息和政策的职责。

JETRO设置了中小企业出口支援办公室,该办公室与METI的中小企业机构相比较,具有两个特点:①该办公室主要是保证中小企业在国外市场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对水产、农业、纺织业的出口进行保护;②该办公室与贸易公司之间进行竞争情报合作,为这些贸易公司提供广泛的服务,如及时提供国外的船运、资金、保险等贸易问题的信息。这些贸易公司也可以帮助该办公室收集到更有效的信息。这时,贸易公司和JETRO往往都会聘请那些具有高收集和分析能力的CI专家作为他们的员工。

与前面两个组织相比较,JCCI的中小企业推进办公室重点表现为对旗下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国内情报,还对新创立的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产品开发、行业数据等情报,减低其经营风险。

3.2中国商务情报研究所的比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加入了WTO,日本对华的贸易投资进一步扩大,日本政府或企业都纷纷对商业活动进行调整。JETRO和JCCI专门设置了中国商务情报研究所,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别。JETRO旗下的中国经济情报研究所,是一个收费性的服务部门。该研究所为其会员提供中国的政策信息和商业竞争信息,主要通过印刷资料(年报、期刊等)传递情报;还邀请专家授课,分析当前中国的商业竞争环境。

而JCCI组织下的中国商务情报研究所的主要目的是给予会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华的商业活动支援,这包括:投资环境信息、贸易交易信息、一般经济信息。此外,该研究所的咨询处向会员企业提供中国各地开发区信息。对于这些中国商务情报,JCCI通过网上杂志提供给会员企业。

3.3其他服务部门

JCCI和NK两大组织都设置了信息化促进办公室,体现了日本对现代化信息事业的重视。JCCI的信息化促进办公室主要体现在电子认证服务上,而NK情报通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促进情报通信的教育。

4 结论和启示

4.1结论

初步考察日本4大CI组织,笔者发现:①日本CI意识和活动都表现出历史悠久的特点。自明治维新(1868年)始,日本为了追赶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技术,政府便设置了一个收集西方国家情报的下属机构,于1878年3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最早的日本商社。②在日本企业竞争情报事务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十分密切。日本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本国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特别是为企业提供着主导的情报信息,而企业也为政府提供着具体的商业活动情况,这可以从4大CI组织提供的竞争情报服务略见一斑。③成员企业是4大CI组织的组织架构核心。4大CI组织活动的开展是以企业为主体,特别是JCCI和NK,该两大组织的成员均为个体企业。④从CI服务着手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这主要体现在4大CI组织当中,ME-TI、JETRO及JCCI都成立了中小企业促进办公室,由此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⑤重视CI人员培训。日本4大CI组织中有三个组织都提供CI人员的培训,且各自提供的培训内容不一样,例如,METI注重对中小企业人员的培训,JETRO则注重国际性CI人员的培训,而NK努力推进和完善日本高级情报通信人员教育。⑥大力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这表现在:METI为恢复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做出了卓越贡献,JETRO扩大了日本产品出口,中国商务情报研究所促进了东亚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开拓。

4.2启示

日本CI组织的发展给我们如下启示:

・我国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企业CI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政府还没有针对企业竞争情报活动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SCIC)是我国唯一的、全国性的竞争情报专业组织,但并不是针对企业而言。而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省略/)是北京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旗下一家专注于产业研究、竞争情报提供、竞争对手监测、行业数据领域,深入研究行业宏观环境与企业个体微观态势,并通过一手数据调研为客户提供调研报告和研究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但是后者不属于国家政府组织。因此,笔者认为日本竞争情报政府与企业亲密合作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竞争对手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会计体系 会计准则 反倾销 信息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在对外反倾销方面,我国存在应诉率低,胜诉率低。在应诉不利的诸多因素里,很重要是缺乏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反倾销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法支持和国际贸易知识,就反倾销中的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会计举证、会计调查、会计鉴定的活动。反倾销会计其实就是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会计手段,是确保自由贸易条件下公平竞争的安全阀。因此,有必要研究、探讨我国的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

一、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及危害

(一)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健全。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规定,反倾销确定成本时的会计要求是“符合出口国的公认会计原则并合理反映与被调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1998年的《欧共体理事会关于抵制非欧共体成员倾销进口的第384/96号规则》修正案明确提出了“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国际上将提供完整和规范的会计资料作为反倾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这些会计资料,是维护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依据。其次,成本核算体系不够细化,忽略了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相关成本。应诉反倾销,打“洋官司”可以说是对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的挑战。以原材料成本为例,国内细分为耗料、耗工、耗费三项,而在2000年欧盟对宁波新海公司的打火机做实地核查时,要求列到了20多项,提供的数据多达3226个。而且我们往往忽略了如产品销售、管理成本及质量保证成本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这些成本不能被资本化或分配计入存货成本中。但国际反倾销法中所认可的产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两部分。也就是说,国际惯例是摊入成本的费用除了生产成本外,还需要算出每个产品所包含的包装费、研发费、运费、保险费和广告等。如美国有关方面在对慈兴集团出口产品进行成本核算时,连包装所用材料的材质、产地、厚薄、售价,甚至连出口包装需要用铁钉的成本都计算出来,而这恰恰是我国企业容易忽视的。第三,会计信息的非市场因素存在。我国出口产品的企业多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产权大部分归国家所有,贷款从国有银行取得,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多由政府任命,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难免不同程度的受到非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这可以从我国资本市场揭露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得以证实。此外,国有企业在成本计算方面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是,产品成本中的土地价值按很低的政府划拨价格核算或者根本不计算土地成本,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按照目前市场价值计算。第四,对“软环境”要素的投入过低。即在工人劳动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注重不够。如企业在职工住房、退休养老、医疗、交通、津贴、奖励等方面的支出,有相当部分未正式进入人工成本,这些企业的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低廉,给进口国以低价倾销的口实;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一个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新产品,一旦投放到市场,马上就有大量仿制品在市场上出现,这些仿制品由于其成本中不含知识成本,可以降低售价,对产品研制开发企业构成极大威胁,得利的反而是不重视科技投入热衷于抄袭模仿的企业。这就使得企业对科技投入兴趣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有些企业为取得高额利润,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成本,或是一些高污染企业,以其较低的环境成本,反而成为一个地区的利税大户,受到地方政府的重点保护,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的出口价格很低,这样就极易引起国外的反倾销。最后,企业不规范定价行为。我国企业素有“薄利多销”的传统,甚至有些企业为换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无利也要销,或者同行业恶性竞争,以低价招揽客户,破坏了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为国外提出反倾销提供了口实。

(二)反倾销的危害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兴起的贸易大国,随着贸易的发展,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大幅度增加,主要反映在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歧视性反倾销。从1979年我国第一次遭受外国反倾销调查,截止2002年底,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已有511起,平均每年20多起。近两年呈增长趋势,每年都在30起以上,涉案产品达4500多种。中国出口产品在西方国家市场上遭遇反倾销阻击的同时,外国产品又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低价倾销,对我国市场所造成的危害性日益显露。长此下去,我国不仅将丢掉众多的国外市场,而且国内市场也将遭受严重冲击,相应产业效益下滑,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失业。

二、反倾销中会计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体系差异:两大法系反倾销制度差异的会计根源 与判例法系与的区别一样,会计制度领域也存在所谓盎格鲁一撒克逊会计制度与法典式会计制度的差异。在财务报告中,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会计的定位。而盎格鲁-撤克逊会计制度要求财务报告对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公允”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反映;法典式会计制度则要求财务报告严格遵循法律,特别是商法和税法的要求,形式合法性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弗雷德里克・D・S・乔伊等,2000)盎格鲁-撒克逊会计通常存在于适用普通法系的国家,以及那些直接融资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资本市场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荷兰等国。法典式会计制度将会计定位于遵循国家的法律,主要存在于那些属于成文法法系的国家,其企业的资金来源严重依赖于银行和政府,社会间接投融资比重比较大。此类国家具有相对稳健的计量实务,财务会计于税法会计关系紧密。由于公司必须在其帐目中按纳税申报要求记录收入与费用,税法有效地决定了财务报告中报告的金额。英国是“盎格鲁一撒克逊会计”模式的典范。在英国,“真实和公允的要求是至高无上的”。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如果在例外的情况下,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与提供真实与公允的观点的要求不一致,那么,在提供真实和公允的观点的条件下,可以放弃会计准则的要求,采取理智和无偏见的判断,建立合适的替代处理方法,使之符合上述情况的经济和商业特点。经修订的《1985年公司法》第226(5)条和227(6)条也规定,当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事项进行处理时,可能会发生不符合真实和公允的要求的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够提供真实和公允的观点,就可以背离《公司法》的要求。(汪祥耀等,2002)美国也要求财务报告“根据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美国对“公允”的强调没有达到英国那种可以超越会计准则与法律的主观程度。德国的会计制度,表现出很强的秩序性。德国没有会计准则,但却拥有逻辑严密而又高度统一的

帐户体系。其会计规范是由经济生活的基本法――商法来调整的。其他的专业法,如股份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法、公开法来对与特定规模有关的企业的会计制度进行了规范。由于德国银行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会计制度也定位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将债权人作为财务报告的中心,重视资产负债表、资产计价以及谨慎原则。德国商法规定了许多计价的选择权,奉行过度谨慎的会计原则(任永平,2001)。会计制度的差异,明显的反映于两大会计体系国家的反倾销立法与指法中。美国反倾销法规定,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原则上应当尊重被调查国的会计原则。只要被调查人的账簿符合该国的公认会计准则,而且合理地反映了生产商品的成本,成本方法和分配也是可以被依赖的,而且时历史上一直使用的,合理的反映了生产商品的成本,就应当使用被调查人的会计数据。但法律同时又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公认会计准则(广泛的概念性会计原则),这些准则制定机构各异,或由会计职业团体,或由经济学家,或由商业领袖,或由政府制定。虽然保持一份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帐簿应当反映真实的成本,但情况并不事如此。可见,美国反倾销机构并未对是否遵循GAAP作为被调查人成本数据可采信的唯一标准。是否真实公允的反映了被调查人的成本,才是调查机关认定被调查人成本数据的真实标准。而欧盟反倾销法对于被调查国GAAP的态度与美国显然不同。欧盟反倾销条例规定,如果被调查的当事人所保留的会计记录符合有关国家普遍接受的会计学原则,而且表明这些记载合理的反映了与被审议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成本,通常就应根据这些记载来计算成本。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欧盟也并不总是完全采用被调查人的成本数据,但其法律上的理由一般不象美国那样,是基于对GAAP的非难。WTO法律制度,带有明显的大陆法痕迹。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与/AS相比,我国会计准则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信息披露广度的不足。如我国的会计准则缺乏通货膨胀下的相关规定以及职工福利及退休金方面的财务信息。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争取到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并充分发挥其才干,成为企业决策者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因而职工福利(包含退休金费用和计划)也成为企业竞争的手段之一,这些开支无论是法定的还是非法定的,都要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去,应该给予披露。而IAS第29号对恶性通货膨胀下的财务报告作了规定,IAS第19号和第26号对退休金费用和计划分别作了有关规定;二是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现阶段中国会计准实际上是准则和制度并存的规范模式,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主要是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非上市企业在相当时期内仍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另一方面,在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较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随着国际金融的动荡表现得日趋增大,因此银行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银行及类似机构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上会有特殊要求。IAS第30号已对该类会计主体作出规范,而我国现在只是将之放在金融企业的行业会计制度中进行规范。

(三)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缺乏应对国际反倾销,必须知彼知己,除规范自己的财务、详细记录产品的成本核算以外,还要了解进口国的情况,掌握竞争对手的相关证据,需要又一个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平台。国外的公司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竞争,应对反倾销形势,都纷纷启动了竞争对手会计。竞争对手会计是以权变管理思想为指导,始终贯穿“知己知彼”这一核心战略思想,通过各种现代管理方法搜集和分析竞争对手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应对国际反倾销的一种现代会计管理方法。竞争对手会计一般包括国内竞争对手会计和国外竞争对手会计两部分。前者主要是为了掌握国内竞争对手的情况,为协调好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避免引起反倾销诉讼;后者是为了掌握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帮助企业营销定位、应付竞争局面和规避、迎战国际反倾销诉讼。在国际反倾销领域,我们更需要的是后者,主要发挥两大作用:其一,监测公司国外竞争对手的营销情况,为规避和应对反倾销诉讼服务;其二,为应诉企业选择合适的“替代国”提供了依据。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仍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必须要用“替代国”的办法来确定倾销或损害。我方能否胜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一个合适的“替代国”,并迅速考察该替代国有关企业的成本构成和销售价格。在以往的反倾销案例中,我们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一方面。如果我们的企业建立了境外竞争对手会计,在平时就积累了境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财务信息资料,一旦涉诉,就能根据竞争对手会计信息平台的指引、选择对我方有利的具体替代国方案并进行充分的会计举证。可我国在这方面是做得很不够的。

三、反倾销会计系统构建对策

(一)参与IASB会计准则制定,沟通两大会计体系 我国早在1997年就加入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应该更多的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沟通两大会计体系,同时也应该向世界介绍中国会计改革在会计规范国家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让西方国家了解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没有差别,中国企业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实做账。中国不仅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接受者,而且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推动者,使国内的会计改革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中国会计改革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成果。从而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

(二)构建境外竞争对手会计信息平台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境外竞争对手会计信息平台,关键是要解决竞争对手会计要搜集那些信息,通过那些渠道来获取信息,获取信息有那些方法。竞争对手会计信息是关于产业竞争者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意在“知彼”。一般从应对反倾销的角度来搜集有关信息:竞争对手相同产品的原产地或出口的分布情况,以及与这些产品销售有关联的企业;竞争对手产品的生产成本要素、成本结构、费用开支、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竞争对手产品在本国市场的销售价格及在第三国市场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情况;竞争对手产品在我方竞争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情况。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渠道是多样的,主要来源渠道包括:政府统计公告、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协会资料、行业专家顾问的咨询报告、贸易金融报道、公司公开财务报告、竞争对手广告、产品技术分析、共同的供应商和顾客、竞争对手的前雇员等。信息收集工作可由本企业的信息机构和财会人员完成,也可雇佣企业外部专职化的管理咨询机构去完成。竞争对手会计获取信息的方法。获取竞争对手成本、销售数量等信息,可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市场信号(Market Signaling),拆卸分析法(Tear-down Analysis),价值链分析(value-chain Analysis)等一些专门的方法技术。通过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和竞争对手会计,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通过会计来加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内部会计资料的积累,结合反

倾销调查内容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做到有备无患,一旦涉诉,能迅速进入“备战状态”;二是通过会计搜集外国产品在我国市场倾销的信息,就外国产品在我国市场的倾销进行会计预警,为进行反顺销申诉而举证,在国内产业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竞争对手调查报告 篇3

日前,某省某企业准备斥资247万元人民币与美国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并约定将该投资用于向外方指定的某设备商购买设备,该美国公司提供了盖有“俄亥俄州政府印章”的营业执照正本和美国某知名银行提供的“aaa级”资信证明以及公证书。在审查外方提供的各种文件时,主办人员发现其中两份文件在外方公司名称上存在一个字母的差异,这引起了主办方的注意,经综合考虑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情况介绍,感觉到外方资信状况存在不实之处,于是建议合资中方对外方资信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中方当事人同意了律师的建议,并委托资信调查处进行调查。

调查处通过我国贸促会驻外机构、协作律师事务所和协作调查机构等渠道,对外商在当地注册情况、实际办公情况、通讯情况及银行信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外方公司提供的营业执照是虚假的,在美国该州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公司存在,其指定的设备销售商更不像其所说的那样是德国某集团在我国设立的独资公司,而是一个投资根本尚未到位,甚至拖欠办公场所租金,由某外籍华人个人在国内设立的独资公司。

很明显,外方与设备商具有合谋诈骗的嫌疑。调查处立即根据各个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出具了资信调查报告,建议中方在取得足够的保证之前,不要汇款给外方指定的设备销售商。

当事人在收到报告后,立即通过当地银行止付了准备付款的票据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迅速抓获一名诈骗嫌疑犯,该犯供认他们确实是一个通过伪造国外企业注册证明而进行诈骗活动的团伙,曾三次诈骗国内其他企业得逞,同时还供认出该团伙其他人员的情况,其他几名嫌疑人正在被通缉之中。由于资信调查处认真、细致的全面调查,不但使此次诈骗活动露出了马脚,使中方避免了247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受到了中方企业的好评,而且打击了利用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

一般情况下,调查处提供的资信调查报告中包括:企业概要(地址、成立日期、法定代表人等),财务状况,公共记录,法院记录,银行往来,企业背景,经营范围,业务运作,重要评估等内容。并可就其他事项进行特别调查。

此外,调查处还可以对外企业资信状况,提高企业知名度;提供机械设备价值评估、市场调查等服务。资信调查的概念

信用调查是通过对“交易对象”广泛的了解、调查,以了解和验证“交易对象”的信用的过程,又称资信调查、征信。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信用调查服务机构可获得合作方的诚信和信誉程度报告,用来防范风险、规范行为。

信用调查五大内容:一、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名称、资本金、企业法人情况、经营活动有无超越本身范围和企业经营情况;二、在税务部门登记的企业有无漏税、拖欠税款情况;三、通过海关了解企业进出口情况;四、通过法院等司法部门了解企业与其他企业有无经济纠纷,有没有违规信息,法人有没有会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个人违法纪录;五、逐渐与股份制银行合作,了解企业的支付情况。资信调查的途径

信用调查报告的资料来源

信用调查报告的资料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途径:

从官方渠道获得资料

如各地工商局的企业注册、变更和年检资料;企业纳税的有关报表;统计机关的企业经营数据等;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等。详情请看>>>

竞争对手调查实施要点

从经营者的动向来把握情报

(一)虽然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事情,如果仔细做分析的话,将会有一些深入的发现,至于能否发觉问题就要看营业员了。

(二)对经营者的评价往往是信用调查中最困难的一环。从经营者的动向来把握情报

(一)虽然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事情,如果仔细做分析的话,将会有一些深入的发现,至于能否发觉问题就要看营业员了。

(二)对经营者的评价往往是信用调查中最困难的一环。

(三)对经营者进行评价时应和本人保持密切的接触,而依此来做判断虽然是原则性的,但如果不可能做到或者有困难的情况时,应配合联系依几个已知的要素来做推测的方法。

(四)如果将经营者评价做区分的话,可将其大致分为:

1.经验。

2.能力。

3.性格三点。

如果能做到不偏向任何一方,而取其平均的话,就可称其为优秀的经营者了。

(五)"经验"并不只意味着经历。虽然说其有十年的事业经历,但是过去在事业上有没有失败过,或者在经历上有不凡的风格和实绩,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估资料。

(六)"能力"有着许许多多的要素,行销能力、计数能力、劳务能力、管理能力、金融能力等是主要的,这些可从日常的营业活动中得知。

(七)经营者的"性格",是可以从营业员的身上反映出来的。营业员的言语、作为、动作中就可判断其经营者是否为一个不平凡的人物。

从营业状态中抓住情报

(一)所谓营业状态,并不是指和本公司的交易额的多少,而是指顾客将售货款提高而得到利益,是否顺利的上升的事情。

(二)营业状态是经营实态把握的第一步,这是很容易从外观上抓住的,唯独营业员的判断是重要的。

(三)判断营业状态的基准,大致可区分为:

1.营业情况;

2.与交易往来户的关系;

3.决裁条件、支付情况;

4.与交易往来银行的关系和评价;

5.业绩现况等。

(四)"营业情况"因范围广大,所以要将其重点抓住。不但不可轻视本身的感觉,同时绝对禁止只从外观上来做判断。广泛的同同行业和交易往来户,再加上交易往来银行的评价,来做最终判断。

(五)从"交易往来户关系的好坏"就可以看得出其公司的将来极为重要的进货处的质量上、信用上是否有问题,而没有实力者是不行的。贩卖处也不只是贩卖处,连和他有交易来往的地方的好坏也要调查清楚。

(六)"决裁条件、支付情况"即可知其经营恶化的前兆。应注意其原因和理由及看其经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七)"与交易往来银行的关系和评价"虽然在调查上是相当困难的,但却可以知道许多事情真相。

(八)"业绩、现况"从头到尾所说的就是这点。营业员的顾客管理的原则就在这里,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是个合格的营业员。

从会计方向来抓住情报

(一)要从会计上来抓住情报的话,大前提就是要能拿到损益表。

(二)将自己的经营实绩展示给别人看并非是不好的事。营业员必须能有这种说话的工夫。

(三)在此之前,交易开始时即应确实将损益期中的损益表的交付、明确定立规则。所有的成员,都应有此概念来执行。

(四)如果不能拿到损益表,也可从许多情报中来做推测,情报的组合建立是营业员和管理者本身的事情。

(五)连续三至四期赔钱的企业是相当危险的。除了一些大企业或者优良企业,否则连续的赔钱,在金钱上当然没有理由能支持。

(六)如果支付期间是长期性的话,必须要有周密的检查追踪。本着公司的立场,是以缩短其支付期间为原则。

(七)在平常,就要做到严格地检查计算错误,而且要确实遵守已约束的支付条件。

(八)以损益表为基准,财务比率分析和损益表的分析是营业员必须的基础知识。

(九)损益表亦不可囫囵吞枣。

分析资产状态,获得情报

(一)从借贷报告表中可得知资产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更可分为有形固定资产、无形固定资产、投资等。

(二)如果能拿到财务报表的话,就可以从数字上来作判断。

(三)一般对于流动资产的把握是很困难的。但是以决裁条件例如(现金的入帐、支票付款期很短等)都可看出是不是好的往来对象。

(四)从外表唯一可以衡量的事物就是商品的库存量。不但要看实际的库存量,亦要检查其入货、出货的情况。

(五)固定资产在此指的大部分是事业用(并非贩卖用的)的土地和建筑物,在所辖的登记所里取得其不动产登记簿誊本。

(六)能知道其固定资产的价值额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七)在借钱的时候,不论是个人或者法人,在常识上一定有其担保的抵押品。如果分析其登记簿就可发现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像企业的资金操作的状况,都可以分析出来而做判断。

(八)不要觉得一点点的费用和劳力是可惜的,而应要有那种对全部交易往来户做调查的气度才可。(九)如要知道无形固定资产、投资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竞争对手调查目的及内容竞争对手调查旨在

了解竞争对手综合情况

获取竞争对手一手情报

发掘竞争对手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研究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分析对手与自身的相对竞争优势及劣势

制定市场发展策略

调查内容

竞争对手注册资料及发展现状

竞争对手历史变更情况及重大新闻

竞争对手投资方介绍

竞争对手组织结构,管理层介绍,内部运营机制调查

竞争对手生产情况调查(生产能力、生产设备调查)

竞争对手经营情况调查(供应情况调查、销售情况调查)

竞争对手财务状况调查

竞争对手经营发展策略调查(短期、中长期)

竞争对手调查报告 篇4

调查目的:

主要希望了解公司对竞争情报的认识和应用的状况,为竞争情报业务的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调查时间:2011年5月9日至9月9日

调查对象:国内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随机调查)

调查方法:

销售人员电话调查为主;网上发行问卷,客户自主填写为辅。

调查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由赛立信商业征信公司竞争情报事业部销售部和市场部执行,回收有效问卷60份,涵盖了家电、快速消费品、通信、医药、机械、化工、汽车或汽车零部件、电子、商业零售等公司,并根据这些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完成此报告。报告的观点只反映本次所调查公司的情况,不能完全代表国内所有公司竞争情报认知情况。

二、报告分析

(一)对竞争情报工作的看法

有65%的公司认为竞争情报工作是合法正常的,45%的公司非常重视“竞争对手情报”收集工作,有55%的公司开展过竞争情报工作。公司更关注竞争对手的营销情况、销售情况、供应商情况,希望进行竞争对手的动态跟踪。有48.33%的公司曾与竞争情报服务商合作,以上都说明竞争情报对公司非常重要。

65%的公司认为竞争情报是一项合法正常的工作

本次调查显示有65%的公司认为竞争情报工作是合法正常的,35%的公司认为竞争情报工作是灰色地带。这也说明现在很多公司对竞争情报有正确的认识,很多认为竞争情报是“灰色地带”的人,是担心获得情报的途径不合法,才有此看法。

编者注:因为文中图表繁多,欲读全文,还请读者到以下地址下载阅读:

分析竞争对手 篇5

分析竞争对手

水利水电学院2010301580274姚云鹏

一个企业的竞争对手分为现实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现实竞争对手是一些已经进入该市场的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开始在此细分市场中和我方企业展开市场争夺战,而潜在竞争企业是那些还没有进入该市场,但已经磨拳擦掌,蠢蠢欲动,伺机进入的企业,这类企业虽然现在还未对我方构成威胁,但其一旦选择机会进入市场,势必会抢占我放资源,这类企业具有不可预知性和灵活性,但同时也存在两面性,成功或失败。

在此,重点分析一下潜在竞争对手选择的策略。

潜在对手很多,大致分为大财团和小资产。对于大财团来说,其资金充足,不管期即将进入的市场形势如何,是垄断,还是寡头?或者是垄断竞争,他的进入对市场势必造成冲击,这类企业更多考虑的是迅速进入市场然后提高市场占有率,因为其财大气粗,所以一旦进入市场,价格战势必难免,最后结果就不好说了,因为在价格博弈中,各方为了占有市场都会把价格定得比对方低,直到利润为零达到纳什均匀,当然前提是市场里竞争对手不多。

而对于广大的企业来说都不是以上的大财团,这些企业或是刚创业,或是想开拓市场谋求更大发展。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如果他们想进入某个市场,那么他们更多考虑的就不是与行业其他企业进行硬拼或是价格战,他们没有本钱这么做,他们更多是避开行业中的巨头,争取或培养市场以外的客户,那么最常见的策略就是进行产品创新,是产品差异化或是再次对市场进行细分,占有更小的市场,但其同样也是建立在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的。

以小米手机公司为例,小米在进入智能机市场以前是做iphone android等智能手机系统软件开发的,后来又开发MINI android系统,直到11年7月才宣布正式静如手机市场。在其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时,资金链并不雄厚,并且智能手机市场也随着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传统巨头的下滑,苹果,三星等新势力等称霸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小资(相对外国巨头来说)起家的小米比没有直接与行业中的巨头交锋,而是避开高端市场,重点投射低端手机市场,并且进行创新,率先推出配置高,价格低的双核android机,由于其高端的配置和低端的价格,再加上网络的广告宣传和早几年前就以培养的米粉,小米机迅速风靡中国,占领中低端市场,从而避开了与苹果,三星,多普达等外国巨头的正面交锋。小米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策略和品牌创新。

对于苹果只涉足于高端市场来说,不会把小米当成竞争对手,而三星,多普达,诺基亚,摩托罗拉同时也涉足于中低端市场来说,在中国,小米已经俨然成为了其一个不能忽视的的竞争对手。

现在同样也要开始重视准备以小米模式进入市场的360等IT大亨们。

如何进行竞争对手调研 篇6

如何进行竞争对手调研?

关于竞争对手调研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在创办的第一家门店——位于阿肯色州纽波特的一家“烂店”(租金占销售的比例达5%,远高于同行,年销售只有7.2万美元,而对面的一家店的年销售达15万美元)。

那么萨姆是如何经营他的第一家门店的?

“我要使我这家纽波特的小店在5年内变成阿肯色州经营最好、获利最多的杂货商店。我感到我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既然能做到,为什么不去拚搏一下?我把这个定为目标,看看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即使达不到目标,至少我也作了一次有趣的试验。”

“对我来说,对这个行业如此幼稚和无知实际上倒是一件好事,因为从这一经历中我学到了一个使我终生不忘的教训:你可以向任何人学习。我不仅通过阅读手头可以得到的每一本有关零售业的书刊进行学习,而且更多的从研究街对面的约翰·邓纳姆先生的做法中学到了大部分管理经验。”

“更多的从研究街对面的约翰·邓纳姆先生的做法中学到了大部分管理经验。”这是零售世界冠军在他的零售生涯的起点处给我们做的最好的示范,事实上,后来沃尔玛之所以后来居上,在90年代战胜了在80年代初规模比他大10倍以上的凯马特,其实现这一奇迹的一个最大的秘诀就是萨姆沃尔顿几乎看遍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凯马特在全国的每一家门店,而这一点即便连凯马特自己的董事长也没有做到,这其实就是对竞争对手进行调研的魅力。

萨姆做到了不论是在创业的初期,还是后来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了,他都始终把对竞争对手的详尽的调研放在了第一位,跟竞争对手学,迅速缩短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只要是竞争对手身上所发生的任何一个好的举动,萨姆都会将其借鉴过来,然后在其所有的沃尔玛门店迅速地推广利用。

凡是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都懂得一个基本的规律:新事物要战胜旧事物,就必须将旧事物身上的一切有利的东西都继承过来,然后自己又能创造出旧事物所不具备的新优势,此时新事物也就可以全面超越和取代旧事物了,商业的竞争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拥有你的优势,我也拥有我的优势,那我们基本还是旗鼓相当;但若是你的优势我全都拥有,而我的另外一些关键的优势你却不具备,那我们彼此要竞争起来,我肯定可以取代你了。

当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以后,我们就不会把对竞争对手的调研仅仅当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来做了——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怎样、在做哪些促销活动。

所以,做竞争对手的调研也是有三个层次的:

第一层次是看对手最表面的东西,即竞争对手今天在做什么促销、什么商品的价格便宜,在这种店长的眼里,恨不得我们所有的商品的价格都比竞争对手的低,倘若如此,还要我们这些店长干什么,是个傻瓜也会卖啊;

第二层次开始关注竞争对手稍稍内在的一些东西,比如促销的规律是什么、商品的定位及商品组合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特色的服务等等,虽说这要比那些纯粹的比价格比促销的调研行

动要深入一些了,但仍然只是触及了表皮而未深入其里;

第三层次则重点关注竞争对手那些内在的,在长期起主导作用、不易变化、且具有相对优势的东西,他们会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如何学习竞争对手,将来如何超越竞争对手。其实这些东西才是竞争对手身上最重要的东西,是真正会置我们于死地或者说我们难以超越的东西。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竞争对手的调研?我们需要调研竞争对手哪些内容?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看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

先综合来看己方与竞争对手在商圈、门店大小、位置、门店布局、商品结构及定位、价格策略、在消费者中的口碑等等方面的综合性的优劣势。

第二、看竞争对手的商品定位

然后细看竞争对手的商品是如何定位的,他们所瞄准的主要是哪些目标顾客,与己方的顾客群有哪些是重复的有冲突的、又有哪些是错位的,竞争对手在布局其目标顾客时,对其商品结构是如何设计的,其特点是什么,利在哪里、弊在哪里?

第三、在竞争的丛林中发现蓝海和销售增长点

根据我们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控程度,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竞争对手没有关注到的而消费者又需要的且市场容量也比较大的需求空间,这就是我们的蓝海;那些消费需求未曾满足的空白点和我方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就是我们销售的增长点。当然,对于那些我方虽然居于劣势、但是能够通过努力逐步缩小差距的方面,这也会成为我们销售的增长点,但相对来说,这个难度要高一些,投入产出效应会小一些。

第四、看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

通过竞争对手的海报、卖场内促销活动的安排、商品定价的规律,我们不难判断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是什么,其促销活动的组织规律有哪些。

第五、看竞争对手的服务质量

关于竞争对手的服务质量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包括服务礼貌用语是否到位、增设了哪些服务项目、员工服务是否热情等等;隐性的则包括顾客购物的体验如何、他们是如何与顾客沟通的、是如何想方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的等等。

第六、看竞争对手的企业文化

这是比较深层的了,企业文化绝不是看竞争对手在这里或那里贴了什么、员工说了什么,关键要看员工的士气如何,员工是怎样在工作的,他们员工的潜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员工对企

业的认同程度等等,通过这些观察可以得知竞争对手对自己的威胁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

第七、看顾客对于竞争对手的评价

这也是一个较深层的内容,也是很关键的地方,如果顾客对我们的竞争对手很感兴趣、很认同,那么即便我们觉得竞争对手没什么,那也是白搭,如果发生我们不认同竞争对手、而顾客却非常认同这样的事情的话,这说明我们的眼光一定出了问题了,一定是我们没有看到竞争对手身上的足够多的亮点,我们的眼睛全瞄着对手的软肋上了,而顾客却都是看着竞争对手对他们好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些盲区。

第八、看供应商对于竞争对手的评价

这也是我们经常忽视的地方,如果供应商对我们的竞争对手很认同,拼命为他们输送炮弹、给予较多的促销支持和新品推广的话,那么一定是我们在处理供应商的关系方面存在某些问题了,此时我们需要去做一些冷静的分析,以求获得供应商的支持和配合。

具体而言,我们进行竞争对手调研的点有:

厂方促销、顾客流向、人员结构、员工收入、营业时间、优势与劣势、时段销售、价格、客流量、客单价、硬件设施、商品定位及结构、邮报促销、主题营销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服务质量、氛围、销售额、购物动线、商品陈列、规模、外部环境、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