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3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完整版精选4篇正文

《2023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完整版精选4篇》

时间:

2023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是什么?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为了大家学习借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文是细致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4篇2023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完整版,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歌谣口诀不同版本 篇1

传统版本二十四节气歌(新华字典第11版附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廿:niàn 二十)

下半年是八廿三。

现代新编

一、顺口有意境的二十四节气全歌——歌渔者新编

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

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

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

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

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

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

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

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二、另一个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三、二十四节气谚语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四、二十四节气贵谷子诗歌版本

立春

条条柳枝探芽苞,旸风拂唱催嫩草。

孟陬肇岁萌初始,二八娇妍半遮笑。

雨水

草木萌动花盛开,耕春闲田有人来。

坤灵氤氲天生水,新阳郁沛衬薷麦。

惊蛰

隅埂春中东山岗,蝥蛐吟吟申家巷。

布谷声声万物长,黄鹂鸣柳垒高仓。

春分

田叟呼牛牵耕起,雀喧蝥栖绿肥腰。

仲钟明媚向阳沛,惟尔泽芝节节高。

清明

寻游大地踏青春,插枝辟邪柳絮轻。

杪春华夏传统日,介子雩风总关情。

谷雨

细雨淅淅谷物生,野外翠绿时节长。

东村花下等仙子,仙子原来是春娘。

立夏

斗指东山埂田下,槐夏菽苗已长大。

藤蔓牵挂王婆季,正是五阳花飞花。

小满

临塘漫墙牵藤蔓,戏水鲤儿梅溽节。

青芒风习穗拂面,牛羊点头老爹惬。

芒种

丝丝霪梅天多雨,鸣蜩云起润闪雷。

蕤宾膏泽花蓄野,垄上埂下霖霖霈。

夏至

郁蒸端阳蝉始鸣,天中炎炎伏热生。

乌土黄金茏穗麦,澄澄苍暑玉浆斟。

小暑

热炎杪夏南风至,蛰居幽石蟋蟀迟。

暑骄杨柳垂于瘦,苏堤廓廊菡萏题。

大暑

汗漓隆暑肇空洗,清风热情多屡见。

精阳撮灸煮绿地,蝉噪嘶鸣烤问天。

立秋

晓晨隐隐雬霭深,瓜秋习习晚露云。

登高观野相月爽,满岭红叶向昆仑。

处暑

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

南吕晨沾未晞扰,秋寒雁声入怀抱。

溯湄流景红染月,临舟摇橹九江谣。

秋分

一分秋意一分凉,野外繁露披衣裳。

八 九菊黄蟹儿肥,风和气爽丹桂香。

寒露

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

晨早洦塘腾雾气,袅袅轻盈舞逸上。

霜降

气肃霜降渐冷凉,草木枯萎凋零黄。

月夜秋云没落水,总有青绿独自芳。

立冬

今到应钟随岁走,凋朴玄英储寒衣。

耕农乃重盛德水,莫道大章释畋畦。

小雪

不见池凼芙蕖叶,初冬菊残傲霜枝。

风腌松柏挺英翠,濡濡始冰冬节气。

大雪

葭月苍茫片片白,素夜田园生天籁。

瀌瀌翱雪漫阅山,劲寒砺宿梅香开。

冬至

日照数九冬至天,清霜风高未辞岁。

又是一个平衡日,子线从南向北回。

小寒

草庐袅袅炉飞烟,远看近山白头浅。

时令大吕冻三九,丘黄樵槁渺渺看。

大寒

村野篱笆冬素挽,风敲晚上盏灯残。

空看候雁北飞去,鸦鸟啄田枯草闲。

二十四节气是谁创造的? 篇2

公元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想要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就不得不了解一个上古名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帝喾(kù)。

帝喾,姓姬,名俊(或夋),高辛氏,公元前2275年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是黄帝的曾孙,是上期我们说到的颛顼(zhuān xū)帝的亲侄子,少昊帝的亲孙子。其父亲是少昊的长子名叫蟜(jiǎo)极。

帝喾年少时就聪明好学,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在其5岁时被颛顼帝受封为辛侯,相传在俊14岁时(当时的古人14岁行成人礼),有一天他随众人出去打猎,追一头野牛多日未归,大家都以为他被野兽吃掉了,后来竟然套着野牛回来了,野牛最后被俊成功驯服,这让大家都感到惊奇,把他视为神人。

在帝喾15岁时被颛顼帝选为助手,辅助颛顼治理国家,在颛顼帝死后,传位于帝喾,时年30岁,因他出生并兴起于高辛 ,故史称高辛氏。帝喾即位后,以木德为帝,立都于亳。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深受百姓爱戴。

在帝喾时期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没有科学的顺序,也没有任何规律可言,这也导致当时的粮食产量极为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也就是最初的二十四节气,之后人们开始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指向来确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科学改进后的版本,采用“定气法”划分,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也是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帝喾一生共在位69年,公元前2176年帝喾逝世,终年99岁,死后葬于故地辛,并建有帝喾陵。其在位期间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后世将其列为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也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帝喾一生以仁爱治国,生活简朴,顺应自然规律,其研究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如今的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篇3

一年四季分别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表示,被称为“四立”。而夏天、冬天则被称为“二至”,即夏至、冬至,这是一个季节的极致。春天与秋天又被合称为“二分”,它是一个季节的分界点,从春分开始,就变成了昼长夜短的模式,而从秋分开始,则变成了夜长昼短的模式。

剩下的节气也各有意义,雨水意味着雨量增加,这是一年当中降水的开始。惊蛰又特别形象,春雷将蛰伏于地下的动物惊醒。清明即为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空气清明之意,从这个时候开始,天气慢慢变暖了。谷雨是比雨水更进一层的意思,人类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得到有利生长。

小满、芒种,表示着农作物在夏天开始逐渐变得成熟,通常小满代表了籽粒作物,小满的时候代表着成熟度还不足。而芒种是有芒作物的成熟期,比如小麦。当小麦成熟之后,夏种便又开始了,这是新的季节延续。

暑相连,是小暑、大暑和处暑,这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但它们有着层次的分别,小暑欲热未热,大暑最热,处暑则是炎热即将结束的开始。

白露、寒露、霜降,又是一个不同天气的转换,气温下降出现露水,气温更低则有了冷意,至霜降便是天气真正开始凉了,霜出现了。

后面便会是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如果说霜降为秋天的结束,那小雪就是冬天的开始。小雪、大雪只是下雪的程度,如同小寒、大寒,它就是天气寒冷的程度。

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 篇4

淮南王刘安。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它最早完整、科学的记载,出自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

我们现在依然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事实上是四百多年前的欧洲耶稣会教士和中国天主教徒合力编撰的,领头的叫汤若望。再简单粗暴的说,是外国人发明的。

在汤若望等耶稣会传教士重新编纂《时宪历》以前,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的“节气”是指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气”。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种确定方法被称为“平气法”,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

战国末期《尚书·尧典》中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说春秋中叶后规定,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叫做“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在这之前是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自从有了这个规定,一切都按新规定行事了。

根据记载,单纯地讲二十四节气来历,有书籍文字记载的应该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并不是某一个人创作发明的,确切地说是农民经验,通过文人用文字完善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