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孟浩然的诗全集【经典22篇】正文

《孟浩然的诗全集【经典22篇】》

时间: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李白孟浩然的诗全集 1

1、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2、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孟浩然?〔唐代〕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孤帆 一作:归帆)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3、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唐代〕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一二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十分喧闹,并以此衬托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三四句写人们归家,诗人去鹿门,写出了世人与诗人不同的归途。五六句写月光照耀,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自洛之越 2

[唐] 孟浩然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3

[唐] 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孟浩然诗 4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古诗《书怀贻京邑同好》

年代:唐

庭橘 5

[唐] 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孟浩然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长安早春 一作张子容诗 6

[唐] 孟浩然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秋宵月下有怀 7

[唐]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①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②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初春汉中漾舟 8

[唐] 孟浩然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①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②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③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④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⑤

舟中晓望 9

[唐]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凉州词 10

[唐]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11

[唐]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秦中寄远上人 12

[唐]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送朱大入秦 13

[唐] 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孟浩然诗水平如何 14

孟浩然诗水平如何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所谓田园诗,其实和山水诗、招隐诗、游仙诗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把不慕功名的心思寄托在某种事物上,比如田园、山水、隐士、仙人,当然,也可以是美女。

热心功名,却视功名为俗事,这是古文人的通病。不管是身居贤达,还是贬谪乡野,也包括屡试不第,总之,都要表示一下无意功名来体现自己的脱俗。

陶渊明如此,谢灵运如此,李白如此,苏东坡如此,甚至杜甫居成都生活稍微安逸后也如此。古人明目张胆毫不掩饰要当官的,貌似只有孔子比较明显,但孔子不写诗。就算如此,孔子也有“乘桴浮于海”的表示。

而孟浩然的田园诗,完全不在此列。他不是失意后寄情田园,也不是用歌诗田园的闲适来表示与世俗迥然。

孟浩然是真的很享受这种生活。

所以在孟浩然的田园诗里,实在看不到什么逃世的消极心态,也没有怨刺官场的矫情。他就是纯而又纯的喜欢和享受。

他并非有意要选择田园为题材,这和王维写山水、田园是完全不同的。孟浩然写田园,完全是写自己,写目所能及。他大半生在农村,大半生在田园,视野非常有限,思想也单纯得很,所以只能写田园,乐意写田园,这叫随性,不叫矫情。

不知道哪股劲儿上来了,突然就想试试,于是进京了,找到王维。终究没有能够当上官,然后有回去了,并没有多大的失意。因此前此后此的诗,都不见多少幽怨。他只是享乐,把进京和离京,都当成一种经历,游山玩水,拜访友人的过程。

后来的田园诗人,之前的田园诗人,很少能有这个心气儿的。比如陶渊明,做官不如意,才撒娇去种菊花,不过是让世人尤其上司看看我多不如意,不如意的是官职小。再如苏东坡,被贬黄州儋州,才有些寄情自然的味道,不过是一种消遣排遣,并非真心喜欢这样的生活。神宗一死,有了机会,蹦着跳着就离开了,直奔京城而去。王安石那些非常唯美的诗,也是写于晚年罢官之后。

孟浩然就是这么率性和真实。偶尔也要矫情,那是起了入仕的心思之后。什么“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纯属强说愁。

这样的诗好不好?首先占了个真性情。有真性情未必就是好诗,还需要文采的支撑。孟浩然毫无疑问是才情超满的。他的诗句不仅清丽,还占个率性、真实。

这种特性,必须是一流的,在唐代是仅有的`,在整个诗的国度也是独一份儿的。那么应该在第几流呢?如果李白杜甫算一流,不允许有人比肩的话,那孟浩然必定的大批二流诗人里的一员。

但从田园诗来看,是超迈所有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必须第一流。

查《全唐诗》可知,孟浩然现存诗约270首。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诗,这两种体裁的数量加起来超过240首,占了绝大部分。其中,数量最大的是五律,有120首左右。可以说,孟浩然的主要成就在其五律和五古。下面我主要就这两种体裁举例。

现在多把孟浩然归入所谓的田园派诗人,这有一定的道理。孟浩然在40岁之前,基本都在老家襄阳隐居,很多佳作创作于此时。实际上,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的人,他的好友王维比他要小十几岁,创作田园诗也比他晚。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就是典型的孟氏风格:清幽空灵、细腻真挚。从开始纳凉看夕阳、池月的视觉,到微风飒来的触觉,到荷风送香、竹露滴响的嗅觉与听觉。然后,由鸣琴而联想到知己,再想到好友辛大。全诗以时间推移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在那个宁静美好的夏夜所感触到的全部自然物和淡淡幽怀。以气格胜,却井井有条,通篇写实,却悠然韵远。和同时代的诗人比,不似李白的豪纵,不似王维的深粹,不似杜甫的盘郁,却着实是孟襄阳的清雅。——虽然是大叔,但分明是小清新的路子有木有?

万山潭作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上面这首五律,也是孟氏最具田园风味的诗之一。全诗冲淡空灵,全以神行。孟浩然的这种诗,最难得的就是随着诗人性情而来的一种气格,潇洒而飘逸。请看王维的几句诗:“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这两首诗有极为相似的意境,甚至措辞都相似。但和同被划入田园诗人的王维比,孟浩然展现的是一种陶渊明氏的淡泊与享受,而王维则更多的表现出禅思与寂灭。

以上列举了孟氏的几首田园诗。但是,孟的另一些佳作却是在游历羁旅中写的,充满了乡思与人生感喟。因此,仅仅“田园”一个词不是能概括他的诗风的。实际上,孟浩然出山以后,名流争相交接,交游甚广,他有将近一半的诗歌是不能归入到“田园”类的。可见文学史上的流派标签误人甚多,特别是容易误导不肯读书的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这首诗连《唐诗三百首》都选了,可见传诵之广。诗意也比较简单明了,就是想请当时的宰相张九龄开开东阁,引荐一番,这在唐朝文人中很常见,李白、杜甫都做过。当然,孟浩然写的比较委婉含蓄,不像李杜那样鼓足力气为自己吹牛逼。这首诗展现了孟诗的另一面,亦即,除了清雅幽静的诗风外,孟浩然还能写出浑厚阔大、势如奔涛的诗句。本诗的颔联,历代传诵,被认为是摹写洞庭�

再看一首: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是首怀古诗。意思也不外乎“荒冢一堆草末了”的感叹,这是历代怀古诗跳不开的桎梏,不独孟浩然是这样。但是孟的这首诗首联却以理句开篇,破空而来,点出主题,非常高妙,在他之前很少有人这样做。在他之后,也只有杜甫等少数人使用这种方法。到了宋代,这种方式就比较多了,比如王安石的“烈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等等。也就是说,孟浩然的这种单刀直入的写法,开后世特别是宋诗派的无限法门。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上面这首是孟浩然失意回乡、开始漫游生活之前,写给好友王维的。据说,孟浩然有一天在王维家做客,突然唐玄宗来了,吓得他噌的一下钻到了床底下。王维不敢隐瞒,就告诉了唐玄宗。玄宗说,早就听说过他,快叫他把帽子戴好,出来吟诗。结果孟浩然一出来就念了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唐玄宗听了不高兴了,说是你自己不求进,不要怪我疏远你。于是呢就不欢而散了。孟浩然从此也就无异于官场了。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特别就在于孟写给王维这首诗,诗刻意模仿王维的诗风,而且模仿的惟妙惟肖,将自己失落的心情用芳草、柴扉等意象精确地表达出来,这正是王氏所擅长的;此诗置于右丞集中,几可乱真。可见孟浩然具有极为敏锐的辨别力和借鉴能力。他的诗风绝不单一,更不是某些论家指出的“少材料”。

孟浩然在世是就已经诗名远扬,王维喜欢他就不用说了,李白也崇敬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眼中无人,却对孟浩然有这样的评价。在看了上面列举的那首洞庭湖诗之后,宰相张九龄还真引用了孟浩然,并礼遇有加。孟浩然去世后,诗人刘昚虚还特地写诗给孟的好友求寄其遗文诗篇。杜甫也赞扬他“清时句句尽堪传”。

孟氏的名声在后世,就更加显赫了。实际上,历代所谓田园诗人,从稍晚的韦应物,到宋代的范成大,直到清代的张问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绕开孟浩然的影响,或者说,后世的这些大诗人的身上都有孟浩然的影子在。

总结一下吧。孟浩然的诗,其气高古,其情真挚,其辞清雅;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创作大量田园诗的人,对后代产生不可计量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独创性,其五言古诗和律诗的诗艺也达到非常高的境界。能达到这样成就的诗人,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屈指可数。孟浩然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唐代、也是整个诗歌史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孟浩然在唐代连二流都算不上呢?都是不读书惹的祸啊,不读书还话多,这是病,得治,不治将恐深。

田家元日 15

[唐]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李白孟浩然的诗全集 16

1、过故人庄

孟浩然?〔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2、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7

[唐]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18

[唐]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早梅 19

[唐] 孟浩然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①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耶溪泛舟 20

[唐]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

孟浩然诗 21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体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吁嗟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作品赏析

① 同好:一作“故人”。

② “维先”句:暗示诗人为孔孟之后。

③ 常:又作“恒”。翰:又作“赋”。

④ 甘脆:美食。

⑤ 毛公:指东汉毛义为母求仕故事

⑥ 刺:名刺、名帖、名片。

孟浩然的诗 22

关于孟浩然的诗20首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3、《临洞庭上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5、《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6、《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8、《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9、《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10、《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4、《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15、《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6、《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17、《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18、《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9、《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20、《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