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五章(优秀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七章 1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七章
亲爱的星:
五十斤?没那么夸张吧?来了这里之后,每天跟小孩子们一起种菜,也常常走很多路,或许是因为这样所以瘦了吧。要是你来马拉威,你也会变瘦。这里几乎找不到一个胖子。
薇雅是不像四岁,她很虚弱。每一次,当我抱起她,我都希望她比上次胖一些,再长胖一些。
小方知道你喊她女孩子,肯定会睡不着觉呢。她是老王的太太,他们两个的小孙子今年都十岁了,在台北上小学。
我觉得你一定是佛菩萨,否则,你为什么一直要我去当和尚?
你问,爱玛打架是不是都赢?她就跟你一样,有时赢有时输。昨天她输了。看见我坐在回廊的台阶上,她垂头丧气地走过来坐到我身边。
“中国有多大?”她问我。
我告诉她:
“很大很大,有千千万万个马拉威那么大。”她好奇的大眼睛望着我,又问:
“香港有多大?”
“香港放在中国的版图上,就像一头狮子趴在非洲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只是一个小黑点而己。”
“香港的狮子跟这里的狮子是一样的吗?”
“香港没有狮子。”
“天空是一样的?”
“天空是一样的。”
“太阳是一样的?”
“太阳是一样的。”
“月亮是一样的'?”
“月亮是一样的。”
“星星也是一样的?”
“有些星星,他们看不到。”
“他们看不到我们的星星?”她显得有点苦恼。
“幸好,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的名字跟星星一样。我和她两个人从前常常跑到铜锣湾的避风塘,坐在石级上看星星。那时的星星很亮。”我说。
“她长什么样子?像你?”
“她比我漂亮多了。但是,那只是她的外表。她骨子里是个小混混,呢,不,不,不,她不是小混混,她是小菩萨,她一直要我去当和尚。”
你问我,到底有没有永远?
怎么说呢?
是有也是没有。
这么说吧。日月星辰,没有古今,没有去来,是永远吧?可是每一天的日月星辰也已经跟昨天不一样了。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与人的相识相遇,是因缘聚合。赞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有些人,我们下一次还会相见;另一些人,不会再见了。有些人带给我们欢笑,另一些人,我们为他掉眼泪,把一上辈子的债还了。杯酒尽欢,是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是有不散的筵席。
修行就是为了悟出轮回的苦,了脱生死,永断轮回。
人是为了有限而努力,也是为了无限而努力。你想这么多,骨子里的确不是个小混混,而是个浪漫的人。
虽然你黑白分明的眼睛闪亮如星辰,可惜,有一天,让我一眼就能够认出你来的标记,不是你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再猜。
不是干贝,会不会是巧克力?请一定要代我祝福熊猫。
浩山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五日
作者张小娴简介:
你一定听过:“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是张小娴的畅销作品《荷包里的单人床》里的金句。
你也一定读过:“当你爱着一个人时,连折磨也是一种幸福”。这是引自用张小娴Channel A系列中《那年的梦想》的名句。尔后《那年的梦想》被改编成22集的都会时尚剧《如果月亮有眼睛》,成为她第一部搬上电视屏幕的作品。
大学毕业后,为《明报》撰写专栏“娴言娴语”,94年因《明报》连载的《面包树上的女人》声名大噪,成为继琼瑶、亦舒后,两岸三地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家。
除了持续创作外,创办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杂志Amy,担任总编辑,更设立了“Amy Blog”在线部落格,与读者长期保持互动。
据统计,在香港700万人口中,每70人手里就有一本张小娴的小说。在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世界更拥有无数读者。
爱情,是她永远的主题。在她笔下,爱,是人生永不落幕的演出。
张小娴,香港著名言情小说家,95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走红文坛,是继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开平的张小娴,大学主修媒体学,曾任电视台行政人员。1993年开始在《明报》撰写“娴言娴语”(现改名为“贴身感觉”)专栏文章。1995年6月在《苹果日报》开专栏“禁果之味”,随后加盟皇冠出版社,并于当年出版《三个ACup的女人》,成功地打动了港台读者。5月,她出版的《荷包里的单人床》一书,除打进香港畅销书排行榜首之外,还持久走红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之后,她的《再见野鼬鼠》、《不如,你送我一场春雨》、《三月里的幸福饼》及《汉仔夫妇》系列作品相继问世,销量数以十万计,张小娴风头席卷全球华文地区,直逼国际出版市场。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章 2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章
浩山:
这儿天,我一直在想,你去马拉威去了那么久,会不会是打算在那边落地生根,买一个偌大的庄园,讨一个穿露乳装的非洲老婆,生一窝小孩,每个小孩都有一双漂亮无邪的大眼睛和两片性感的厚嘴唇,顶着一头像方便面似的可爱的小髻毛;然后养一群狮子、猎豹、大象、疣猪、犀牛、河马、羚羊和长颈鹿。你永永远远不回来了。当你年老,也许有一百零六岁吧,一天,你孙子的孙子问起你:“太爷爷,你的故乡在哪里?你的皮肤比我们的白呢。”
你眯起眼睛望着遥远的地平线,搜索枯肠,终于想起来了。
你告诉他们:
“我的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孙子的孙子又问:
“太爷爷,你在故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从米没有朋友来看你?”
你皱着眉,想了一会,嘴边浮上一抹神秘的微笑,缓缓说:“好像是有一个女孩,叫什么星的,皮肤很白,有一双扁平足,要是她还活着,应该也有一百零六岁。大概八十年前,她写过很多信给我,那时候,这里物资短缺,连一草纸都没有,幸好有她的信。我总是盼着她的信写长一些。”
天哪,是这样吗?
要是结果是这样,我可不可以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拜托别养疣猪,多养一些长颈鹿算是报答我吧。疣猪长得太丑了,我喜欢长颈鹿。我喜欢看长颈� 我不知道我到底有什么毛病,我以前也告诉过你,我就是爱看人和动物偶然弄得很狼狈的样子。
可是,旺旺说,她没听说过马拉威有长颈鹿,那个国家太穷了,养不起长颈鹿:然而,要是柯弟要去那里,她也会跟他去那里。她答应到时候帮我看看有没有长颈鹿,也顺便问问有没有人认识一个许多年前从香港来的男人,他身高大约一米七八,儿时是个胖小子,现在也长得不瘦,一双纯真的大眼睛,说话不多,看上去很好欺负。他是当你迷路时会觉得可以问路的人。
“旺旺和柯弟一起六年了,她手机里有一张他的照片,他是台湾职棒队的球员,身上穿着球衣。身材结结实实的,蜂蜜色的皮肤,理了一个小平头,一脸迷人的阳光气息,足队里的投手。
棒球员的训练很艰苦,也要经常出国参加比赛。六年米,他们无法常常见面。两个人约好了,现在分头努力,等他们存到钱,就是他们再也不会分开的时候。
柯弟是在海边长大的。旺旺想回去他出生的东海岸买一幢小而温暖的民宿,在那儿,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斜阳夕照。客房里的床铺、被单和窗帘自然都是她用二口缝纫机缝出来的。
民宿后面有一片农地,柯弟种菜,旺旺养鸡,也养一些鸭子和几条傻头傻脑的小狗。
每天黄昏,旺旺和柯弟手牵着手,把鸡和鸭子留下,带着兴奋的小狗去海边看落日。她喜欢散步时有几条小狗在她和柯弟的脚边互相追逐,好像随时也会把他们绊倒似的。当柯弟使劲丢出一个球,小狗们立即改而追逐那颗球,抢着把球衔回来交给主人。
为了她和柯弟的海边美梦,旺旺钱用得很少,也睡很少,一有时间就不停打毛衣和做饰物。除了网店的客人,常常光顾火锅店的几个小舞女也成了她的熟客,给她介绍很多生意。旺旺喜欢做买卖,做起买卖来,一副很利落样子,其实却是个没心肝算计的人,完全不会标价,明明亏了本还以为赚了,害我和熊猫经常要帮她把货品重新标价。
只要觉得那天又赚进一笔钱,旺旺便会趴在床上喜孜孜地叨念着她那个梦。每当她把梦再说一遍,我和熊猫躺也会为她那幢民宿加入一些新的点子。
我跟她说,小狗的嘴巴才没大得可以塞下一颗棒球,她该养几头牧羊犬或是拉布拉多犬陪她和柯弟去海边玩球。
熊猫说,既然有牧羊犬,那便要养一些羊,让牧羊犬可以赶羊。
一段日子下来,旺旺那幢民宿里头不但有了很多狗和很多羊,还有露天温泉、几棵柠檬树、一头乳牛、两头猪和一家“老爸麻辣锅”的分店。
虽然比不上你那个庄园,可她离我比较近。要是我写信给她,旺旺也不会拿去当草纸用。
我非常恨你。
我可能不再写了。
星
二〇〇八年三月七日
张小娴《我的爱如此麻辣》中美丽的句子:
“这一片良辰美景,总会有尽头。”
“人的弹性多大啊?有一段日子,我每天也化很浓的妆,穿很贴身的衣服,觉得那样的我才会被人所爱。今后的我还会这样吗?”
“深情不见得一定要用复杂的东西去证明,就好像考验一个厨师的,往往是最简单平凡的食材:一个鸡蛋或是一篮子马铃薯。”
“生活已经把我磨练成一个毫不浪漫的人了。不知道有一天我会不会怀念从前那个喜欢挥霍着青春的、有点颓废的夏如星。”
“曾经的苦涩,只要撑过去,有一天,娓娓道来,都可以化作笑谈。”
“我只想找个人一起过寻常日子,没有波澜,却也不会悲伤,遇到蚊子欺负我的时候,我把他推出去替我挡蚊子,他绝对不敢说不。”
“窝窝头是可以天天吃的,跟米饭一样,能吃一辈子。但是,五粮液只要喝醉过一次,永远也忘不了那痛苦的`穿肠的滋味,无论如何,以后再也不想喝了。”
“冬天来寡了,春天在哪个塌塌啊?”
“世间的美味,无一不是时间的魔法;就像光阴把曾经的苦涩化作日后的笑谈,岁月也抚平了青春的躁动。”
“时间从来没有流逝,流逝的是人。”
“所有的喜怒哀乐,悲伤苦恼,如同空中鸟迹,过去不留,永远拉不回来了。”
“日月星辰,没有古今,没有去来,是永远吧?可是,每一天的日月星辰也已经跟昨天不一样了。”
“缘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
“亲情是世上最深的缘分。”
“一首歌,用心去唱,似乎也看到了人生犹如虚空之花。”
“两个人一起吃火锅,追求的是像家人的感觉吧?”
“做菜的秘方很简单,想煮出一颗美丽的水波蛋,得在水里加点醋;苏芙蕾要在塌掉之前吃。就像人生,每个人都要找出属于自己的秘方。”
“愈老的果树,结的果子愈甜。”
“因为有情,因为无法割舍,才会又再一次在轮回中颠沛流离。”
“明天,或下辈子,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
“干嘛要那么乐观?干嘛要明白聚的无常?我还很年轻啊!”
“人生的好滋味,是不需要花大价钱的。能够和喜欢的人一起吃饭,或是吃到心爱的人为你做的菜,那就是生命里最难忘的美味。”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八章 3
张小娴说:“麻辣是悠长低回的爱,日复一日,光阴温润了这份深情。我想告诉你的,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这部小说她采用了书信体,不是快速的 电子邮件,而是缓慢的邮递书信,以此重拾失落已久的情感。香港女孩夏如星在父亲猝逝后,与来自成都、台湾的姐妹合力挽救父亲留下的麻辣火锅店。她在寻找美 味火锅秘方的路上,在与分别多年的浩山天各一方的通信中,逐渐明白爱情就像好吃的麻辣锅,它不是让你挥汗如雨猛掉眼泪的辛辣,而是如醇厚的陈年红酒般蕴含 幽微的感情。缘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时间是使得一切变得美味的魔法。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励志,如同麻辣锅一般,让你流连难忘,荡气回肠。
金庸说,关于爱情你应该要问张小娴。张小娴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她追寻爱情,理解爱情;深知爱情的残酷与美好。她轻描淡写的只字片语 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她的金句被无数人奉为恋爱圣经;小娴微博开通短短五个月,粉丝数已远超200万,时时掀起万人转发、讨论的热潮。这就是她,最懂爱情 的张小娴。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三章 4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三章
浩山:
我觉得我骨子里是非常悲观的,可有时候我表现出来却又乐观过了头。我根本连火锅的汤底也不会煮,更别说是底料了,但是,我竟然认为我会找出父亲那个底料的秘方。
麻辣火锅的底料依靠的是秘密,汤底却没有什么秘密,也没有秘方,只需要新鲜的材料和厨师的技艺。所有的技艺,父亲很多年前已经教给二厨番薯哥。每天一大早,番薯哥先用牛棒骨熬一锅高汤,等高汤熬好了,他从瓮里取出一些底料,把底料跟牛油混和,然后加入高汤,放到一个不锈钢桶里,调入胡椒、盐和冰糖,用小火熬煮两小时,便成了一大桶醇厚的锅底,足够火锅店一天使用。把汤底舀入火锅盘,再加入醪糟汁,就可以送到客人面前了。
那个底料才是精魂。
我天真地以为,虽然不知道秘方,但我还是可以试着先煮一锅没有秘方的底料。十岁以前,我整天在火锅店的厨房里混,不肯回家睡觉,觉得累了或者困了就搬一张小板凳坐在那儿,看着父亲做菜。等他忙完了,他会特别为我做一些好吃的东西,像是用新鲜马铃薯做的薄薄的炸马铃薯片和用一只大铁锅蒸出来的一块烫手的鸡蛋糕。那常常是我一天里最期待的时刻。我童稚的味蕾永远忘不了那些幸福的滋味。
无数个只有我们父女俩的夜晚,我是看着他专注地在炉火上熬煮一大锅底料的,可是,我当时根本没有去留心,一心只想他快点煮好底料,然后做些美味的宵夜给我。
父亲经常说我挑食,说我很难养,可他也说过我拥有像狗儿般的鼻子,能够嗅出哪里有好吃的东西,又夸我拥有美食家的舌头,吃得出什么是好和什么是更好,想拿没那么好吃的东西骗我还真不容易。
我想,或许我也可以煮出一锅底料。
这个想法鼓舞了我。连续几个夜晚,当所有人都离开了,我一个人躲在厨房里,熬煮一锅又一锅没有秘方的底料,最后却又把一锅又一锅的底料倒掉。就是没有任何秘方的底料,我也做不出父亲的味道。
不停挪动厨房里那些沉甸甸的铁锅和锅铲就像举重,才没几天,我已经累瘫了,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倒在床上,我两只手臂几乎提不起来,整个人被沮丧和疲倦淹没。
那个早上,我睡不到两小时就被一通电话吵醒。我迷迷糊糊地拿起话筒,电话那一头一个老太婆粗声粗气咕哝了一串乡下话。
“你说什么?”我问她。
这时,对方向我吼:“我是问你为什么还不带东西来给我吃?”
这一回,她没有乡音,我听得很清楚。
“你是谁?”
“你又是谁?”我吼回去,“现在是你打电话来我家里,你为什么问我是谁?你到底找谁?”
她唧唧喳喳说着我听不懂的话,真是活见鬼!我干脆把电话挂断。
过了一会儿,电话又打来了,这次换了一个女人跟我说话,她愉快的声音比先前那个老太婆年轻许多。
“请问这里是夏亮先生的家吗?”
“谁找他?”我缓缓吐出这句话,好像父亲还活着似的。
“哦,是安老院打来的。”
“安老院?有什么事吗?”
“是夏先生的姊姊夏珍珠想找他。”
姊姊?夏珍珠?刚刚对我吼的那个老太婆是她?原来她还活着!
你好像没见过我这位老姑姑吧?
她是我父亲同父异母的姊,比我父亲老很多。我那个风流的。祖父一生娶了四个太太,生了二十几个孩子,老姑姑是大太太的女儿,父亲是四太太唯一的一个孩子。数十年来,其他兄弟姊妹各散东西,死的死,走的走,在香港留下来的只有他们两姐弟。
老姑姑年轻时是教书的,终身未嫁,十足的老小姐脾气。我还小的时候,有一段日子,她常常来我们家和火锅店吃饭,每次都跟我抢吃,而且老是挑剔我父亲做的菜。我一点都不喜欢她。许多年没见,没想到她住进安老院了,我善良的不记仇的父亲还经常去看她。
我答应了安老院的职员说我改天会过去。挂上电话之后,我想继续睡觉,可是,我再也睡不着了。我跳下床,匆匆穿上衣服跑去找老姑姑。老姑姑也许会知道那个秘方。我记得她很爱吃麻辣火锅,说不定父亲告诉过她。
到了那所位于半山的安老院,我在接待处问了人,找到了老姑姑的房间。
那是一间宽敞的双人房,靠近房门的一张床上,躺着一个苍白的老婆婆,身上连接着点滴管,覆盖着被子,睡着很沉。靠近窗子的那张床上,坐着我的老姑姑,她背后垫着一个枕头,挨在床板上看电视的午间节目。她老多了,满头花白,唯一没变的是那一头留至下巴的清汤挂面般的直发,侧分的厚厚的头发上别着一只鲜黄色的发夹。要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让人一眼就认出来的标记,那就是她夏珍珠的标记了。
我走到床边,喊她一声:“姑姑。”
她的视线离开了电视,缓缓转过头来看我,好像认不出我。
“你是谁?”
“我是夏如星。”
“夏如星?”老姑姑眯起她那双昏花模糊的眼睛看向我。
我突然发现,她长得跟我父亲还真有点像,脸上布满皱纹,瘦小的身体穿着小花布睡衣,看上去活像一个脱水橘子。
她盯着我看了几秒钟才说:
“你爸爸呢?”
我一直以为自己长大了,改变良多,没想到她还认得我。难道我也有一个让人一眼就认出来的标记么?
“爸爸去成都了。”因为父亲经常会去成都和台湾采购材料,所以我随口说了成都。我还不打算告诉她我的父亲再也不能来看她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她说。
老姑姑已经九十九岁,活了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一个人怎么能够活到这么老啊?我的老姑姑坐在那儿,看上去就像岁月魔幻的陈迹。只有死去的人不再长年岁,要是有天我也活到像姑姑这么老了,我早逝的父亲和母亲不都比我年轻吗?想到这里,突然觉得人生很荒谬。
今天有点伤感,下次再写好吗?
星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张小娴《我的爱如此麻辣》内容概述
夏如星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任性率真二十多岁女孩,父亲在香港铜锣湾经营一家坚持只卖白汤与红汤的传统麻辣火锅店,如星也在父亲的庇荫下无忧无虑地生活,直到某天父亲意外过世,深受打击的她却又在此时发现了父亲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原来她还有两个远在异地的姐妹……
为了维持火锅店、为了重新振作面对现实,夏如星与身在非洲的童年的青梅竹马浩山通起信来。在信中,她倾诉了种种与台湾、成都姐妹相认的喜悦、经营家业的困难、心里逐渐增长的对浩山的特殊情感……
两人因天各一方,只能以书信往返于千山万水之间。信纸上有面对困境的诙谐幽默,也有长久以来对彼此的在意与关心。即使无法朝夕相见但感情如此单纯质朴、纯净真挚。原本陌生的三姐妹更因为齐心照料火锅店而产生深厚的情谊。在爱情悄然降临如星身上的同时,又遭逢了更为巨大的变故,但如星无憾,因为她终于体会到,爱不需要繁复的证据,爱可以原汁原味,简单自然。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七章 5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七章
浩山:
你能想像一个一百零六岁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吗?老人的身躯总是一天天枯萎和变小,要是我活到这把年纪,大概会像一颗葡萄干吧?不知道你到时候可会认得我?可会记得我青春年少的模样?我跟熊猫和旺旺昨天到安老院去看老姑姑。安老院偌大的休息室里挤满了人,大家正在为院里一位老婆婆庆生,这位一百零六岁的老寿星头戴一顶毛帽子,坐在轮椅上,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宝宝被放在一台婴儿车里,最大的分别,是这个老宝宝全身皱巴巴的,而且不会笑。
只有老姑姑没去凑热闹,坚持留在自己房间里,就连休息室里那个奶油蛋糕也没能把她吸引过去。(没参加庆生会的,当然还有那个跟她同房的植物人。)老姑姑对于安老院里竟然有人比她老这回事,显得有点酸溜溜。我还以为女人都希望自己是比较年轻的那个呢。
老姑姑嘲讽地说:
“哼!那个人的脑袋不清不楚她根本不知道这是谁的庆生会!”
眼睛早就看不见了,我敢打包票
然后,她的目光缓缓扫过我们三个,可怜巴巴地说:
“要是有一天我变成像她那样的老不死,拜托你们三只小鬼把我杀了。”
熊猫揉着老姑姑的手,安慰她说:
“姑姑,你别说这种傻话,活着多好啊!就像霍金说的,活着就有希望。而且,你老了也不会变成那个样子!到时你还要吃蛋塔和巧克力呢,下次我给你读余华的《活着》好不好?你会喜欢的。”
熊猫和老姑姑真的是相逢恨晚。(所以她才会长得那么像老姑姑吧?呵呵!)熊猫对老人家很有耐性,又会照顾人,连老姑姑都给她驯服了,从来不喊她笨蛋。
你记得我跟你说过老姑姑会突然说些没人听得懂的乡下话吗?原来她说的是四川话,只有熊猫听得懂。老姑姑的母亲是四川人,那些四川话也许是她小时常常听母亲说的。人老了,旧时的记忆愈来愈清晰,近来的事情倒是变得很模糊。老姑姑温柔地望着熊猫:“不说就不说呗!”
“这就对了!姑姑,旺旺给你打了一件羊毛衣,你站着,我来帮你穿,是你最喜欢的芒果黄色呢,摸上去很暖哦,是安哥拉羊毛咧。哎唷,很合身耶!你看看喜欢不?”
老姑姑低下头看了又看身上的毛衣,脸露满意的表情。我们三个吹吹口哨说:
“姑姑是大美人呢!”
老姑姑撇撇嘴:
“哼!瞧你们这张嘴巴!”
“姑姑还喜欢什么颜色?我再打一件别的款式给你,比这一件长一点的。”旺旺说。
“就是芒果黄。”老姑姑腼腆地说。这一下,我们全都忍不住笑弯了腰。
自从熊猫和旺旺来了之后,老姑姑整个人变开朗了。她喜欢喊我们做小鬼,又记起了我的乳名“妹妹”,不过,她最喜欢还是喊我笨蛋。当她知道熊猫和旺旺是父亲的女儿,她丝毫不感到惊讶,反而说:
“唉,儿子都像父亲,我父亲也是这样。你爸爸真的只有三个老婆和三个女儿么?”
我们一直骗她说父亲回来了一趟,又匆匆去了上海,准备在上海开“老爸麻辣锅”的分店,所以很忙。老姑姑似乎相信了我们说的话,没有再问为什么不见了他。
也是昨天,我终于看到植物人的儿子了。白发苍苍的儿子带着自己的小孙子来看母亲。他那个八岁的小孙子白白胖胖的,有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和长长的睫毛。当他看到我们正在吃蛋塔和巧克力,竟不断朝我们眨眼睛,在我们身边晃来晃去做出许多可爱的表情,我们都被他迷得神魂颠倒,乖乖把手里的蛋塔和巧克力奉上。他让我想起了你。你小时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只是,你比他害羞。每一年学校的游艺会,副校长循例公开表扬你,说你家今年很慷慨捐出大批“津津”话梅和蜜饯给大家抽奖。
每一次,你总是羞红了脸,显得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每次听到那些妒忌你和欺负你的男生戏谑地喊你「话梅仔」,我总是为你抱不平,拼了命跟他们扭打。你总是在旁边喊:“夏如星,停手!别打了!别打了!你的裙子飞起来了!”
(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是我负责打架哦?明明我是女生。)
熊猫有句口头禅:“首先,我自我批评一下……”然后,她会滔滔不绝地开始说。
今天让我也来自我批评一下吧。
身为独生女的我,内心常常感到孤单。小学全年级跟你同班,认识了你,我发现,年纪比我小两个月的你,什么都听我的,我去哪里你就去哪里。我喜欢的,你也喜欢:我讨厌的,你绝对不敢喜欢。一直渴望当姐姐的我,很高兴有个小弟弟供我差使。父亲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给我带着上学,我也分给你吃。(那些咸鸡蛋和茶叶蛋,你吃了很多啊!)
你这个馋嘴鬼被我父亲的一手好菜吸引,三天两头就往我家里钻。我的父亲母亲是那样喜欢你。即使生病的日子,“李浩山今天会来吃饭吗?”我还一度吃过你的醋呢。
母亲也常常向
母亲死后,我虽然很伤心,可是,我也利用我失去母亲这一点占了好多便宜。我是没有妈妈的孩子,每个人都不忍心伤害我。我往往得到最多的关注,读书成绩不好,没有人责备我:任性妄为,也没有人说我不好。考不上大学,没有人说是因为我不努力和不够聪明。
我是这样长大的,人生稍有不顺就埋怨身边的人,好高骛远、孤僻、刻薄,懒散又愤世嫉俗,不停换工作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问题。除了父亲,是你一直默默守护在身边,忍受我的自哀自怜和不可理喻。
父亲以前常常说,你上辈子也许是寺院里的一个小喇嘛,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你童稚的脸上为什么永远带着一抹温和悲悯的微笑,不像小孩,倒是像一尊佛似的,生气的时候顶多也只是皱一下眉头。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五章 6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五章
铜锣湾的小混混:
看到你寄来的照片。熊猫很可爱,旺旺长得很漂亮……明明是一个父亲生的,可为什么?呃,我什么都没说。
这里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地震的消息是后来才知道的,关于地震的资料也不多。老王说,
汶川地震的强度是九九年台湾那场地震的五倍,知道之后很难过,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无常,永远把握不住。所有的喜怒哀乐,悲伤苦恼,如同空中鸟迹,过去不留,永远拉不回来了。你的熊猫姐姐是真正懂得活在当下。
短期出家可以选择剃头或是不剃头,生活就跟出家人一样。你也赞成我去当和尚么?我好好考虑考虑。
干嘛妒忌孩子们又圆又大的眼睛呢?你的眼睛已经够大了,黑白分明,也很聪慧。难道你希望你的眼睛比嘴巴大吗?
猢狲树足足有几只长颈鹿叠起来那么高,树干粗壮肥大,可以挖出一个巨洞来。直到十九世纪初,还有人是住在这些树洞里的。这种树的树枝光秃秃的,向四而八方伸展,不像树枝,反而像树根,整棵树好像倒转过来似的,的确有点“树倒猢狲散”的意味。
猢狲树不知道是怎么长的,有时会看到两棵猢狲树缠在一起长,仿佛已经这样站了几百年,彼此挨着,一起看过无数的日出日落,也看过天空上数不清的飞鸟往复,还会一直看到永远。
我们种包心菜、芥菜、番茄、洋葱、萝卜、马铃曹、南瓜等等,因应季节不同而种不同的菜。在这里,是学习顺应自然生活,跟着季节的步伐走。
自己种的菜足不够吃的,我有时会带着几个大孩子到市集去采购。上产的水果和蔬菜很便宜。市集也有其他东西卖,五金杂货、衣服鞋子都不缺。来这里之后我也跟你一样,变得很邋遢了,来来去去都穿那几件衣服。从香港带来的鞋子穿烂了,我在市集买了一双凉鞋。摊贩看到外地人通常会狮子大开口(他们可真的是都见过狮子大开口!)。那天我杀了一轮价,大概花了港币八块钱,凉鞋穿在脚上挺舒服的。
我甚至会用本地人说的齐切瓦语杀价。小方比我早三年来孤儿院,她疼爱孩子,对他们很有耐心。我的齐切瓦语是她教的。我的国语的确也进步了。
你问我,苏里族的女人怎么吃东西?她们能说话吗?下雨怎么办?睡觉时只可以仰睡么?
嘴巴比脸大,吃东西还不容易吗?一口就可以吃掉一个披萨。
没有人知道薇雅能活多久。要是她能活过五岁,已经是奇迹。孤儿院里有好几个孩子都是爱滋病带原。爱滋病带原的病人差不多占马拉威全国人口百分之四十,在这里,爱滋病就像感冒一样普遍,爱滋病人也因此受到最平等的待遇,没有人会歧视他们。
非洲号称人类的发源地,这里的人却仍然像野生动物般活着。一个男人可以娶很多女人。一个女人可以跟不同的男人生下一窝孩子,每个孩子的父亲都不同。要是父母其中一个死去,剩下来的那个又会带着孩子去找别人。在一个家庭里,孩于们甚至是不同父不同母的。
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也像他们的父母,不断繁殖。养不起一个孩子,就把他丢出去乞讨,由得他自生自灭。所以爱滋病才会这么猖狂吧?
外人很难说他们是对或错,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些人未经文明的洗礼,觉得一切有如天经地义般。
这里六点钟已经天黑,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你现在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停生小孩子了吧?
马拉威的雨季是从十一月开始到第二年的三月。下雨的时候挺凉快。我和孩子们有时也会坐在回廊上看雨。有一天,我也会想念这些看雨的日子吧?
随信附上一张照片,是最近和几个孩子合影的。孩子们都很喜欢照相,一看到照相机,自然就会摆好姿势,笑得很灿烂。我手里抱着的是薇雅,站在我两边的是爱玛和阿旺。七岁的爱玛很像小时的你,她很聪明,最喜欢跟男孩子打架。你瘦了呢。难道厨师只做饭不吃饭的吗?你那让人一眼就认出来的标记到底是什么?你你愿意用底料的秘方跟我交换么?那个秘方会不会是干贝?我最喜欢干贝的味道。
浩山
二〇〇八年七月三日
作家张小娴:我的爱是悠长低回的麻辣
谈起爱情,无论是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还是已白发苍苍的老人,眼中总是会闪过一丝温柔的光亮,这就是它的魔力,让生活中的人们为了得到它而煞费苦心,让走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为了说尽它而穷尽一生笔尖的才华。可就是这份荡气回肠却又让人流连忘返的感情,却并非人人都擅长,正如金庸所说:“关于爱情你应该要问张小娴。 ”
在阔别文坛3年后,日前,张小娴带着新作《我的爱如此麻辣》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她的文字依然打动人心,她笔下的爱情也依然如同飨宴,而不同的是,这次的爱情主角是两位80后的年轻人,可他们的爱情却是通过书信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电子邮件――以此重拾失落已久的情感。两颗隔着千山万水碰撞的心,在张小娴的笔下,是那样的温暖而又麻辣。
近日,张小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起了她在写作中的变化,她对爱情的态度,简洁的言语中,依然相信爱情的张小娴,对人生并没有更多的苛求,在写作中,仍在努力寻找还未出现的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作家都是既多情又无情
《面包树上的女人》、《三个A Cup的女人》、《我在云上爱你》、《永不永不说再见》等作品,都将张小娴的名字几乎等同于了爱情的代名词,仿佛只有她写出的爱情才是那样美好,但在她的新作《我的爱如此麻辣》中,张小娴的笔端不仅青睐了爱情,还眷顾了亲情。在这样的一种转变中,也预示着张小娴风格的某些变化和对自我写作的一种挑战。
记者:您的新书《我的爱如此麻辣》依然关注了爱情,作家一定要很多情吗?
张小娴:作家都是既多情也无情的吧?若不多情,不可能会爱上写作,却 我一直都在探索和改变,从来就不喜欢跟着固定的路线走。写作的快乐就是可以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没有不能写的故事,只有写得好和不好的。写作的痛苦却也一样,想要不拘一格、想要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老是跟自己过不去,那是在消耗生命啊。
记者:这本新书与您之前的风格有哪些不同呢?
张小娴:好几年前写的《离别曲》,还有《吸血盟1蓝蝴蝶之吻》和《吸血盟2花开魔幻地》的风格跟我以前的作品其实已经很不一样(《吸血盟2花开魔幻地》内地版尚未推出)。作品跟着作家走,作家跟着他的阅历走,这几年间,对于爱情和亲情,我有了更多的体悟,最美好的爱情不也像亲情吗?亲情却也有它很像爱情的时候。《我的爱如此麻辣》写的是爱情,也是亲情和友情。人间的感情,千姿百态,也许,就像吃麻辣锅那样,百般滋味,却还是可以放在一起的。
记者:《我的爱如此麻辣》采用的是书信体,是什么样的一种灵感,让您选择书信这种比较传统而浪漫的方式来结构故事呢?
张小娴:在《我的爱如此麻辣》里,书信体是叙述故事的方式,也是故事本身。小说中的女孩用一封信打开了一段封存了的友情,收信的男孩远走非洲,原是为了疗伤,谁让他当时把这份友情变成了爱情?看到她的信,他惊喜交加,提笔回信给她。两个人都没想到的是,在长达一年的书信往返中,他们竟然比以前能见面的时候更亲密。她渐渐爱上了他,而他,一直都爱她。在这部小说里,他和她由始至终没见到面,在信纸上发生的爱情故事,就是故事本身,没有比书信体更适合的方式了。
科技改变了爱情的步伐
随着科技的发达,现代人谈恋爱的方式已经不是书信和电话就能表达的了,可当注入网络这种新鲜事物在靠近爱情的时候,爱情是否又会发生变化呢?一直担任着多部书籍“总导演”的张小娴对现代人爱情观的改变有着“复杂”的理解,但无论怎样变化,爱情美好的那一面却总是会为有心人、有情人绽放。
记者:爱情在您的笔下可以说是场永不落幕的演出,对于现代人的爱情观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张小娴:什么是现代人的爱情?是相对古代而言?还是相对于十年前或是二三十年前?从前的人交笔友,现在的人交网友,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科技改变了通讯的方式。正因为通讯方式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方式,
记者:对于爱情而言,现代的女性是否更为幸福呢?
张小娴:做为一个现代女性是比以前幸福。现代女性有更多机会走出去,更独立自主,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也更懂得追求自己的生活。她们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爱情和男人,不会那么容易妥协,也不肯将就。人生的归宿也不见得只有婚姻。人在这世上,除了爱情,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去追寻。但是,那并不代表我们不再渴望和需要爱情。我常常觉得,当我们拥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而我们仍然愿意为某个我们爱上的人而放弃其它,愿意为他停下匆促的脚步,那不是更美的爱情吗?
自称仍然相信爱情
写过这么多爱情故事的张小娴,对于爱情是什么样的态度?张小娴说:“我仍然相信爱情,可谁又会全然了解爱情呢?”在她对待爱情不再那么执拗的背后,有更多是打动自己和他人的一个个故事。
记者:在写作这么多年的爱情小说、散文过程中,您对爱情的理解是否有过变化,如果有的话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呢?
张小娴: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没有以前那么执拗吧。人随心境变,对待爱情或是生命里其它的一切,也是会改变的。我仍然相信爱情,可是,谁又会全然了解爱情?近年我对爱情的理解也跟以前有点不一样。爱别离苦,以前不觉得爱是欲望,而今都了解了。人在欲望里生死流转,都是苦的。可这就是红尘,就是世俗,千年的修行,有时就是偏偏跨不过这道坎儿。既然跨不过,只好从中了解无常与虚空。
记者:对于很多的作家而言,写爱情都是最难的,因为这种感情是人人都渴望又人人都正在或曾经经历的,所以要想把这种感情写到深、写到浓是很需要功力的,那您又是如何做到笔下爱情故事个个都能打动读者的呢?
张小娴:要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最重要还是出于真情吧?惟有真情能够抵人心。我的知心朋友都说我是个用情很深的人,可我外表看上去却好像一个很冷淡的人。我常常笑着跟他们说,我是因为知道自己多情,所以才要努力无情,不让自己受伤和失望。可是,一旦下笔写作,那是无法掩藏的。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写作
写作中的张小娴认真而又投入,甚至有时候会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为丰满和真实,自己还会去学一件完全陌生的事情。这些都因为,写作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更是她的生活。
记者:在现实生活中,您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写作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吗?
张小娴:写作是很需要自律的,因为没有人管你;可是,写作也是需要灵感的,也许就像你说的“随遇而安”吧!我是个矛盾体,很想随遇而安,有时也很懒散,但我知道必须遵守纪律,否则永远写不出书来。我的生活就是写作,这份工作没有上班下班的时间,它超越了工作,它根本就是我的生活。我做的一切,即使是去学一件事情,到头来好像都是为了写作。
记者:对您写作影响比较大的作家是哪位?
张小娴:有很多啊!每个作家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即使想学也不一定学得来。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读他的《百年孤独》,我突然明白,小说原来是可以这么写的。只要写得好,怎么写都可以。我也喜欢茨威格,他是说故事的高手,他所有短篇都精彩绝伦。我喜欢的作家,太多太多了,遗憾我永远成不了他们,我没有那么棒的天分,那我就做我自己吧。
最满意的作品还没写出来
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荣登畅销书榜,刚开微博5个月就拥有了200万以上粉丝的张小娴,对自己的作品却仍旧不够满意,在她看来,虽然她自己
记者:您的很多作品中的话语都成为了爱情中的金句,不知这些话其中的深味是如何体会到的呢?
张小娴:血肉成书啊!最好的书,都是血泪写成的。
记者:算上您新出版的《我的爱如此麻辣》和《想念》这两本书,在你所有的作品中,自己最满意的是哪本,为什么?
张小娴:最满意的作品应该还没有写出来吧?写每一本书的时候,我都爱它;可是,写完了,我却会看到它许多的瑕疵,那么,我还爱它吗?我应该盲目地爱它还是做出更好的东西?就像人生没有圆满,假使圆满了,早就死了。这个世界充满了遗憾,对我来说,永远没有完美和最满意,只有遗憾相对较少的。
记者: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作为杂志的总编辑,你的每一面留给人们的印象都是“成功”两个字,不知道你如何定义一个女人的成功,认为自己现在是否成功?
张小娴:成功就是可以过自己理想的生活吧。我现在过着的生活,是我小时候没有想象过的。生命的千变万化,谁又能想象的到呢?无数次,当我坐在自己家里,看着餐桌上方我喜欢的那盏漂亮的吊灯,回首来时路,我知道,对于人生,我也不应该再有什么苛求了。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二章 7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十二章
浩山:
你知道吗?我的书架上现在堆满了各种资料的书,有食谱和美食札记,也有食材故事和餐饮指南。这些书给了我很多做菜的灵感。我开始自己做些饺子和丸子,我甚至在厨房架起了一只油锅,专门用来炸油条。我不知道马拉威的情况,可是,香港这边,牛肉和猪肉的价格在过去的一年已经涨了百分之四十。这种日子怎么过啊?我认识的那些肉贩都叫苦连天,我也不好意思杀价杀得他们太惨。
现在却也不是加价的时候,唯有想想法子,做一些利润不俗、成本不高,但是味道很好的菜品。饺子和丸子很受欢迎,油条跟火锅真的是天生一对。我炸的油条是胖嘟嘟的,看上去像甜甜圈,矮胖的油条可以吸收更多的汤汁,无论浸红汤和白汤也很好吃。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未来我会试试做更多新的菜品。熊猫和旺旺都很支持我呢,常常把饺子和丸子吃光,又说我炸的油条很矮但是很可爱。
对了!锅底外带简直是一条财路!天气冷的时候,尤其是周末和星期天,单单是卖锅底也忙不过来呢。
父亲一直坚持保留原味,要是他看到这些改变,不知道会不会生气?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就是“老爸麻辣锅”只有红汤和白汤两个汤底。其他的一些改变却是无可避免的。麻辣火锅起源于重庆,到了成都之后,口味跟重庆的已经不一样;台湾的又跟重庆和成都不同,已经很难说哪里的口味最正宗,大家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希望变得更好,不要被时代淘汰。
我可没有我的父亲那么浪漫,“老爸麻辣锅”要不亏本才可以生存下去。原来,我也是很喜欢做买卖的,而且比旺旺精明。
生活已经把我磨练成一个毫不浪漫的人了。不知道有一天我会不会怀念从前那个喜欢挥霍着青春的、有点颓废的夏如星?
跟你说这些,你会闷吗?噢,我有没有跟你讲过熊猫跟五粮液和窝窝头的故事?
五粮液这个名字是我和旺旺替他起的,这个人的真名已经不需要记住,只需要知道这种四川产的烈酒很苦,够呛的。他是熊猫大学时的恋人。两个月前的一个夜晚,过了午夜,店里渐渐空了,忽然定进来三男一女四个客人,其中一个就是五粮液。他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身上穿着黑西装,脖子上的领带松开了,看上去有点累,把公事包放下就站到店外抽烟。
这时,熊猫刚从厨房定出来。看到他时,她的脸一下子收紧。他也看到了她,吃惊地问她:
“咦,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这家店是我爸爸的。”她淡淡地回答。
“哦,我是头一次来,前天从上海来这边开会,明天就走。”他朝她微笑,跟她说起了四川话。我和旺旺伸长耳朵也没听懂他们两个说什么。
然后,熊猫跟我和旺旺说:
“我出去一会哦。”
跟五粮液一起来的那几个客人已经买单离开了。我和旺旺在店里没等到她,只好先回家。我们回家没多久,熊猫也回来。向来无忧无虑的熊躺,脸上竟带着几分怅然。那个晚上,我们三个人聊了很多。
他们是大学同学,五粮液读书的成绩很优秀,住校的那几年,熊猫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他可以专心读书,就连生活上所有的开支,都是由她一个人负担。大学毕业后,五粮液决定去上海找机会,她留在成都工作。两个人约定了,过儿年,等他闯出一番事业,他会接她去上海,跟她结婚。
起初那一年,他给她写信写得很勤,然后愈来愈少,假期也总是找借不会去。每次她想去上海找他,他总是诸多阻挠,一会儿说要出差,一会儿又说最近每天都要加班,压力很大,她来了他也没时间陪她。要是她坚持要去,他会大发脾气,说她不体谅他,又哄着她一说他很快会回去成都看她。
两年没见到他之后,她终于买了火车票去上海找他。她会来。他挡在门外,没让她进屋里去,
她知道屋里头是有另一个女人。他也承认了。
她从他家里走出来,一个人穿过陌生城市的街道,回到车站,孤伶伶地在那儿坐了一晚,然后搭上最早的-一班火车回家。她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那个淡泊的月光和那群不停叮咬她的蚊子。还有一只灰灰的鸽子一直在她脚边徘徊。她从来没见过这么悲伤的鸽子。
“上了车,我慢吞吞地找了个位子坐下来,擦干眼泪,拿出手机,打电话给爸爸说:‘爸爸,我是如日,我回去咧,我以后再也不要爱任何人了。’”,她抿嘴笑笑:“爸爸那天在香港,根本不知道我跑到上海去了,我把他吓坏了。”
她接着说:
“他刚刚跟我说,他还是爱我的,他觉得很对不起我,又说了很多以前的事,他说,接我的钱,他一直有想办法还给我。你猜我怎么想?”
我和旺旺问她:“怎么想?”
她说:
“我就想:‘天哪!我看起来真有那么笨吗?他为什么竞认为我会相信他那些鬼话!’我猜他近来很失意吧?还有就是,他今晚很寂寞,酒店的房间应该是只得他一个人住。”
我们三个人咯咯地笑了。对呀,曾经的苦涩,只要撑过去,有一天,娓娓道来,都可以化作笑谈。每个人要是活得够老,或是多爱几个人,也会有很多这样的笑谈。
那天从上海回到成都之后,熊猫辞掉了工作,帮她舅妈打理两家茶馆的生意。舅妈很疼熊猫,看到她常常形单影只,到处为她张罗相亲的事。熊猫第一次相亲的对象就是窝窝头。窝窝头的名字是我和旺旺改的,他本名朱平,有一颗可爱的大头。大熊猫都爱吃窝窝头嘛,所以我们喊他窝窝头。
窝窝头长得干干净净的,一张憨厚的脸,是个老实人。他家里是开花店的,每天埋头埋脑干活,错过了很多姻缘。窝窝头相亲是为了结婚,可是,熊猫不想那么快结婚,他都听她的。他说他会一直等她。
“窝窝头没五粮液那么聪明,他是个心思很简单的人,喜欢一个女人就一个劲地只想对她好。他爱我,也需要我,他不会离开我,也不会离开四川。有一种四川人是离不开四川的,像他、像我,离开了四川就会想念四川,想念四川的辣椒,想念四川的山水,觉得整个中国除了四川都是异乡,世上没有一个地方比四川好。”她说着说着自个儿笑了起来,又说:
“我只想找个人一起过寻常日子,没有波澜,却也不会悲伤,遇到蚊子欺负我的时候,我把他推出去替我挡蚊子,他绝对不敢不。”
后来有一天,我用玉米面做了一盘香喷喷的窝窝头给熊猫吃。她一边吃一边说:
“唉,妹妹做的窝窝头很有水平啊!窝窝头是可以天天吃的,跟米饭一样,能吃一辈子。但是,五粮液只要喝醉过一次,水远也忘不了那痛苦的穿肠滋味,无论如何,以后再也不想喝了。”
长久以来,人们不都渴望自由恋爱吗?到头来为什么会是在相亲的路上找到幸福?是不是就像熊猫说的,要是两个人没有缘分,也是不会相识的?
会不会有一天我也去相亲?不是现在,也许等到三十六岁或者再老一点的时候吧。
相亲的那天,那个看来挺不错的男人问我:
“夏小姐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回答他:
“两个姐姐跟一个姑姑。两个姊姊都嫁了,姑姑还没嫁。”
“喔,我有一个叔叔也是单身,你姑姑今年多大了?”
呃,这个男人还想顺便帮他叔叔相亲呢。
“哦,我姑姑今年一百一十岁。你叔叔呢?”
这时,对方垂头败气地说:
“我叔叔也不年轻了,五十一。”
“呃,那太可惜了,晚了六十年啦。”
然后,这个老好男人又问:
“夏小姐,你条件这么好,人又风趣,应该有很多男孩子追求才是,为什么会愿意相亲呢?”
我朝他咧嘴笑笑:
“都是因为你啊!你约我来这家餐厅相亲嘛,我听说这里的菜很好吃,可是很难订到位子。”
那时候已经嫁了人,抱着小熊猫或是小窝窝头的熊猫听完了我相亲的经过,没好气地说:
“瓜兮兮的!你这是相亲吗?你是捣乱呢!”
一个真心喜欢我的人,不是应该喜欢我的真面目才是吗?
今晚干嘛呢?说了一大堆饺子和丸子,又五粮液又窝窝头的,肚子好饿呢,我想狂啃一顿窝窝头,然后把冰箱里那块邪恶的苦巧克力干掉,再喝一小杯香甜滑腻的红波特。要是吃撑了肚子依然没有睡意的话,那就去看一会书。
再聊吧。
星
二〇〇八年四月十二曰
张小娴《我的爱如此麻辣》读后感:
《我的爱如此麻辣》读后感从前,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很喜欢张小娴,偶尔也写一些忧郁的文章。后来,某个天刚亮的早晨,她从自家楼上飞身跳下,随风而去,没人知道为什么。
在很长一段时间,张小娴在我眼里是那种忧郁得让人想死的作家。她擅长写都市女性的孤独,写她们宿命的爱情,写那种爱而不得的。感觉,充满了感伤和绝望的情绪。她的故事虽然浪漫而离奇,人物身上总还是有些烟火气。相比琼瑶阿姨超尘脱凡发的爱情悲喜剧,她的小说更能击中都市人烦闷破碎的心灵。
《我的爱如此麻辣》是张小娴小说中少有的欢快的作品(至少大半部是这样)。女主角夏如星乐观开朗,有点大大咧咧,好友李浩山因为得不到她的爱而远在天涯,她却没心眼地给对方写了几十封信。她也是个坚强的女子,在父亲突然离世后,勇敢担负起“老爸火锅店”的未来。在和浩山通信过程中,两人越走越近,她对亲情、爱情、生命都有了新的认识。当命运的风暴袭来,她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灾难。
风华正茂的青年,努力奋斗奔向目标,却被无常的命运击溃,这是小说、电影里常见的题材。去年有部很受好评的电影,《岁月神偷》,大致讲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张小娴在处理这个题材上,自有她独到的地方。� 大姐熊猫生活在四川,二姐旺旺生活在台湾。虽然是简单的拼贴,小说因此有了一些跨区域的特质。作家跳过了遗产争夺、重婚纠纷等不和谐因素,聚焦于姐妹情深,使得小说洋溢着浓浓的暖意。而近百岁的老姑姑,则更是神来之笔,这个欢快的人物给人一种沧桑历尽的超脱感。
张小娴近年学佛,小说写得愈发轻盈潇洒,也愈见深度。如星与浩山的感情,从友情转向爱情,又变成苦情,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他们终于明白,当时只道是寻常,寻常到儿时坐在一起数星星、看月亮的场景,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将化作回忆,化作乡愁。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时间是不老的,若是有缘,人生的盛宴也将一场接一场地摆下去。只是,有时候我们看不透,不懂得珍惜,于是一次又一次错过了宴席,错过了可以杯酒尽欢的那个人。
张小娴言情小说《我的爱如此麻辣》第八章 8
张小娴,女,1967年7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开平,毕业于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曾任职电视台编剧及行政人员,亦曾编写电影剧本。张小娴著名言情小说家,1995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走红文坛,是继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1985大学时代边工边读,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任当编剧,5年之后转工去亚洲电视,1993年偶然为编剧协会替《明报》撰写两则专栏,得到尝识,开始在《明报》先以《娴言娴语》后用《贴心感觉》开专栏。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一炮而红,1995年结束编剧生涯正式成为专职作家,1995年6月在《苹果日报》开专栏“禁果之味”,随后加盟皇冠出版社,并于当年出版《三个ACup的女人》 ,成功地打动了港台读者。5月,她出版的《荷包里的单人床》一书,除打进香港畅销书排行榜首之外,还持久走红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之后,她的《再见野鼬鼠》、《不如,你送我一场春雨》、《三月里的幸福饼》及《汉仔夫妇》系列作品相继问世,销量数以十万计,张小娴风头席卷全球华文地区,直逼国际出版市场。她创办了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杂志《AMY》,任总编辑至今,现为香港皇冠出版社签约作家,为《经济日报》撰写专栏,是香港著名的`畅销言情小说家。[1] 据统计,在香港700万人口中,每70人手里就有一本张小娴的小说。在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世界更拥有无数读者。爱情,是她永远的主题。在她笔下,爱,是人生永不落幕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