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最新6篇】正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最新6篇】》

时间: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是空间关系。下面是整理的高一地理复习提纲最新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有趣的地理小知识介绍 篇1

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原始社会——崇拜自然的阶段

人类社会在早期,以自然界的千百种生物为采食对象,完全靠天吃饭。集体采集和狩猎给生物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引起物种灭绝。但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因为这一阶段人类的生产力低下并且缓慢,环境制约着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微弱。这阶段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关系。

2、农业社会——改造自然阶段

随着人类步入农业社会,可以开始大规模的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农耕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食物有了一定的稳定和储存。人口开始迅速增长。同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导致地理环境逐渐恶化。这一时期,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只能机械的进行迁移,以此逃避大自然的惩罚。但是古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人地关系科学的萌芽。例如:《荀子王制篇》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林也!;《吕氏春秋义赏》涸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3、工业社会——征服自然阶段

18世纪,各国先后走工业化道路。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人类开始去试图改变世界,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甚至出现“人定胜天”的理

论。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积累物质财富,从而失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洪涝,干旱,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的生存。这就是地理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是对人类社会过度索取的报复。

4、信息社会——谋求人地协调的阶段

20世纪中年代以来,生产力急速发展,人口急速增长,从而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开始认识到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要付出惨痛代价,开始关注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始逐步形成并且得到公认。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必须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在这四个阶段中,人类从弱变强,从依赖大自然到控制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人类要关心,爱护它,和它和平友好相处!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篇2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工业地域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2、工业地域联系

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P68)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3、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口的变化 篇3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三、美国的人口迁移(课本P10图1.9)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

二、地球上适合养多少人(课本P12~13)

三、P14活动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行星地球 篇4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

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㈢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㈣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3.时间计算:⑴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 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⑵ 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城市与城市化 篇5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课本P18图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1)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2.7)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8~29图2.13,2.15)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篇6

【一】

1人口迁移:(1)必须改变定居地(2)改变定居地须持取一段较长时间(3)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2人口流动:短期离开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的一种形式)3分类(1)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划分: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省际迁移和县际迁移(2)按人口迁移方向的不同来划分: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

4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与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地,水源,地形,资源,植被,矿产等)1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2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经济因素1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2经济布局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三政治因素1战争2政策(经济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纳移民)

四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5我国当代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意愿性迁移较少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均以行政调动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发性人口迁移较多(城乡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6人口迁移的影响P16

7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P21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1婚俗中包含着许多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如初婚年龄的大小、混赢得俄稳定程度2宗教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鼓励生育)

3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一是从早婚早育(为了增加劳动力)到晚婚晚育

二是从多子多育到少生优生三是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四是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二】

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的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石油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其开采活动受石油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的是工业生产(由于需降低省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主要面向消费人群)3P52

4生产协作类型: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布匹的生产)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厂的生产联系(汽车生产)

5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类型一:自发和规划建设类型二:传统(矿产)资源新兴(硅谷,中关村)技术和资金——规模效益

6商贸联系:区际贸易(更密切,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信息,市场)国际贸易(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差异,贸易壁垒等)7现代物流业:产生原因:满足区际间物资源流动的需要作用P55

8科技与信息加强的意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9技术的扩散类型: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10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原因P58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响因素(纬度、海拔、气候)——年辐射量;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2热量:活动积温(指标):对农业的影响(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农业,高效农业)、土地类型、土地肥力4地形;坡度与高度

第4/5页

5水源

二技术经济因素P611劳动力

2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三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影响产品价格,农业类型与规模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改善(影响园艺业、乳畜业、商品农业)3农产品消费状况4政府政策

2绿色农业:特征(无污染、无公害)和核心(绿色)及根本途径(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3农业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4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种植业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P63-64

5集约型农业:劳动集约化、资金集约化(生产资料投入为主)、技术集约化6亚洲水稻的种植特点P65

7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型)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南欧的部分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

9我国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P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