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优秀3篇)正文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优秀3篇)》

时间: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 篇1

汉语拼音韵母表 篇2

单韵母 a[阿] o[喔] e[鹅] i[衣] u[乌] ü[迂] (上边有两点读於)

复韵母 ai[哀] ei[唉] ui[威] ao[奥] ou[欧] iu[由] ie[耶] üe[椰] er[儿]

前鼻韵母 an[安] en[恩] in[因] un[温]

后鼻韵母 ang[昂] eng[摁] ing[英] ong[雍]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yi wu yu yin yun ye yue

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

《汉语拼音方案》是在明末以后汉语拼音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汉语拼音方案》之前的300多年间,有过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

最早研究汉语拼音的是意大利人利马窦,他是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在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出版了《西字奇迹》一书。后来人们从这本书的文章里整理出了他的拼音方案。这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尝试。此后,法国人金尼阁(也是传教士)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本书里的拼音方案是利马窦方案的修订版。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开始研究汉语拼音。1892年福建人卢戆章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这本书里的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创制的第一个拼音方案。此后,不断有人拟定各自的拼音方案。

1913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注音字母”,1918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是汉字笔画式的。

1928年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正式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国语罗马字”完全采用了26个拉丁字母。

1931年在苏联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产生了“拉丁化新文字”。又称“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 。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认为,"《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学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法是最合适的",通过了"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决议;

1979年联合国秘书处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在各种罗马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新加坡、马来西亚政府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本国华语的。拼音方案。英文等罗马字母文字中吸收了用汉语拼音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英、美等国出版的权威工具书中大量收录这类词语,英、德等多个国家出版的地图中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图书馆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文图书目录。

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2012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明确指出要使"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

汉语拼音字母表讲究 篇4

字母表不是汉语拼音方案中可有可无的内容,它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一,明确了该方案的构成材料是拉丁字母,而不是其它什么字母;

第二,明确了每个字母的名称读音,字母表规定了每个拉丁字母的读音;汉语拼音的名称在“字母表”的每个字母下面,用“注音字母”标示出来。例如“A a ”下面用“ㄚ”标示读音。但是,这些用“注音字母”标示的读音,实际上没有得到应用,人们在称说字母的时候,现在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呼读音”。就好比人们记住了它的小名,却很少关注它的大名。

第三,明确了汉语拼音字母的体式,分为印刷体、手写体、大写、小写四种体式,表中只列出了印刷体的大写和小写体式,而且字母体式采用的是罗马体,没有采用哥特体,这样与手写体接近;

第四,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字母的先后顺序,这是用拼音字母作索引的基本依据。许多字典、词典是按照这一顺序编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