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和风俗是如何的最新6篇》
马上就要迎来元旦佳节了,元旦是一个欢快的日子,那关于元旦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多少呢?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了,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元旦的由来和风俗是如何的最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旦的由来和习俗 篇1
一、中国元旦的由来
中国元旦的由来,据说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在古代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开始的意思,而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并是“初始的日子”。而在历法上,专家们习惯称地球围绕太阳1周为1年。到解放后元旦节被政府定为1月1日,在立春前后并且还有假放,而在民间有的地方会举行“庙会”等欢庆活动,传承古代的民俗。
二、元旦的习俗
元旦的习俗种类很多,地方不同习俗也不同。存在着饮食、服饰、活动、交互、过礼、娱乐等方面的差异!是由于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为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但大多数还是一样的。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每幅对联都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方,如门柱上等。其 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以俗称「挥春」。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于春联,实有以讹传讹之嫌。年廿九,为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以及增加过年的气氛。
3)放爆竹:
爆竹一响,表示旧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传说「年」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在过年放爆竹是为了吓走吃人的年兽,保护家人的安全而来的。这也是为元旦添加喜庆、热闹的气氛。
4)拜年: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到亲友家「拜年」,也就是走亲戚。大家见面互相恭贺,说:「恭喜发财!」,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在中国,像元旦的习俗还有很多,元旦的到来预告着旧的一年将要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一年春回大地的开始,新一年岁月辉煌的开始,是展现自己新的一面开始。元旦的气氛会渲染整个名族。
元旦的风俗 篇2
元旦是世界性的节日,各国都在庆祝,但风俗习惯截然不同。
中国
所有家庭成员会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各地都会举办元旦联欢晚会,有的选择旅游。商场会举办节日活动吸引顾客。
英国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类似于中国的年年有余。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的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比利时
人们新年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地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德国
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似锦,春满人间。他们在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爬树比赛”的过新年风俗,以示步步高升。
法国
以酒来庆祝新年,直到不省人事。并且以风向来判断祸福吉凶。
意大利
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瑞士
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滑雪;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他们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罗马尼亚
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圣诞树,搭起舞台,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
希腊
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蛋糕切若干块,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 篇3
元旦由来
元旦是公历的1月1日,很多的国家都会过,“元”有开始的意思,“旦”指的是早上,元旦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在农村大家更习惯称为“阳历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在这个时候决定使用公历,而且把1月1日定为“新年”,注意这个时候还不叫元旦,我们现在说的元旦,是在1949年的时候,国家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所以才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现在的“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各国元旦的习俗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但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不同,时间也不同,因此,有些国家的“元旦”日期也有不同。
中国
元旦原是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是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国纪念采用西历,从此公历的1月1日就变为中国的元旦,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朝鲜
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印度
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元旦早上,人们提着精制的小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祥如意,抬头见喜。年轻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
蒙古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而朝鲜和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巴西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瑞士人则有元旦健身的习惯。
希腊
在希腊的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谁吃到了就是中祝福。在元旦这一天,巴基斯坦人们个个手拿红粉跑出门,见了亲友,道过新喜,便互相将红粉涂在额上,以示庆祝新年吉祥如意。
保加利亚
元旦用餐时,谁打喷嚏谁准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家主将第一只羊、牛或马驹许给他,以祝愿他给全家人带来幸福。
巴拉圭
巴拉圭人把每年最后五天定为“冷食日”。在这五天中,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动烟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饭,庆祝佳节。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匀惯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做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法国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的一年则交厄运。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似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的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元旦的庆祝方式
虽然不如春节那样受重视,但毕竟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知道的节日,所以很多国家也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会放假,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将元旦定为了法定假日。
在元旦这天庆祝的方式,普遍是团体性的活动,在学校里面感受会深一些,在上学的时候,每个班级都会组织元旦晚会,而且不仅是在班级里,学校也会组织元旦联欢会,在以前的时候,农村会组织敲锣打鼓祝元旦,现在很多卫视会在元旦这天举行元旦晚会,而且很多人会选择在元旦这天出去旅旅游。
如果说庆祝元旦,还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的,那就要说农村了。在农村,到了元旦这天很多家庭会选择燃放鞭炮,或者是杀鸡宰羊,同时还要举行拜祭等活动,一家人团聚聚一次餐。
元旦的来历与习俗 篇4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元旦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如何庆祝元旦 篇5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元旦的由来 篇6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古代元旦指元月一日,但各个时期的元月时间不一致。秦朝的元月一日相当于现在的10月1日。1912年民国为了与世界接轨采用西元纪年,规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节在中国叫阳历年,农历1月1日则叫春节。
2066年前,古罗马凯撒把1月1日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雅努斯”(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起源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