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通用3篇】》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自古就受到老百姓的重视。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天的到来,民间有立冬进补的习俗。那么,立冬要吃什么传统食物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通用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立冬诗词 篇1
1、《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简析】立冬之夜,懒于写新诗,围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醉看那一地的雪花竟像月光一般。不禁想起了家乡。
2、《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简析】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3、《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简析】秋天的最后一日,立冬的前一日,清霜冷絮裯,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唯有黄花不负秋。
4、《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简析】在满塘残荷的秋尽之时,迎来了冬的脚步,冷霜带来侵骨的寒冷,可寒冷不能击退读书之心,犹自燃起小火炉,临窗好读书。
5、《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简析】诗人室小难容膝,墙低只及肩,生活上的艰辛并不就此打败诗人,相反诗人心境上是乐观欣然的。
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 篇2
羊肉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又到了该吃羊肉的季节了。在众多羊肉做法中,炖羊肉由于在煮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汤原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丢失。因此,冬季到了,不妨常为家人送上一砂锅萝卜炖羊排,能起到益气补虚、下气化痰的作用。只需将羊排剁成5-6厘米长,加入葱、姜,以慢火熬炖,再下萝卜即可。如果用砂锅来炖,风味更佳。
麻子果
立冬日,上饶有家家打麻子果“补冬”(民间认为麻子果是补食)的习俗。
麻子果是流行于上饶、抚州一带的汉族特色小吃。就是将蒸熟蒸烂的糯米放在特制的石槽(叫“臼”)里,用木质的锤子先捣烂,之后用力捶打,之后将大团的麻子果用洗净的手捏成3cm左右的小团,在外面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而成的一种甜食。
饺子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在京津地区,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有的还讲究吃“倭瓜”馅的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姜母鸭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咸肉菜饭
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饭,是老苏州们的特定习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咸肉菜饭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它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
甘蔗、炒香饭
在福建、潮汕,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因此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能起到滋补的功效。甘蔗是潮汕人“补冬”的食物之一。
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立冬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篇3
立冬节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气温的变化了,进入立冬时节,我国所处的北半球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地表储存热量还有一定能量,这时虽不至于太冷,但气温会逐渐下降。为此,气温下降变化明显,是立冬节气的最大特点,在这个时候更要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