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清明节随笔优秀10篇正文

《清明节随笔优秀10篇》

时间: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清明节随笔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关于清明节随笔 篇1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总会记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小花村。”正是它,带着人们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清明是我们纪念祖辈,哀悼沉思的日子。

清明节似乎总是与雨分不开的。这个清明节便是一个不下雨的雨天。

那是周二的上午,阳光明媚的清晨丝丝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脸上美妙极了。但我的心中却充满了哀思。我们迈着沉重又有些悲伤的步伐向祖辈的墓前走去。

终于到了祖辈的墓前,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祖辈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小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他们的墓前。小花篮里的小花都是白色的,在小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小花和小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长辈烧阴间的钱,爷爷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虽不迷信这些,但不知怎么在这时也相信鬼神的存在。

在这熊熊的火焰之中,我陷入了沉思。啊清明,有谁不会被这浓浓的思念之雨所感化,有谁不会思念自己已死去的祖祖辈辈。在这天,植物都是这么鲜艳。只有你能寄托我的思念。

关于清明节随笔 篇2

二十四节气当中,对清明的印象尤为深刻。深刻于它的字中涵义——清淡明智;深刻于那首流传千年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怀意境;更深刻于,这是一个缅怀纪念亲人的特殊日子。

走进四月,暖暖的春意、淡淡的惆怅便在心中腾升,轻烟般萦绕心头。这是每年都要经历的清明情结。于是,宁静地把情绪安放于伤感与思念当中,却也不想走出。

记忆中的清明节,总能看见雨,心想,是否因为悲伤,天也陪着落泪?今年有点例外,没有雨,但仍是轻雾迷蒙。一大早,家中的男丁已在通往陵园的路上,陵园的一处就是安葬先人的所在。几年前,父辈们也把我爷爷奶奶的坟迁到了陵园。那里,依山傍水,算是一块风水之地吧。很遗憾,由于当地风俗,嫁出去的女儿或嫁进的媳妇是不能拜祭夫家与娘家的先人的。此刻,我只能在老家等待他们的归来,只能将哀思寄托不太遥远的那边,我的先人们,我那已经长眠多年的爷爷奶奶。静静地伫立阳台,任由清凉的春风抚着脸庞,掠过发丝、衣衫,带着让人心碎的温柔。满目的黄花,如泉的思绪,就在怅然与怀念中浓浓地泛滥开来……

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并没怎样带过我。父亲年轻时就离家参军了,部队转业后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接着与我母亲建立家庭,再后来有了我和弟弟。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才真正回到现在的家乡。也许因为多年不在他们身边的缘故,总觉感受的亲情是那样醇厚深切。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祖孙情,更是一种相互隬补的爱。

当时,我们住在镇上,爷爷奶奶则住在村里。每逢周末,就是我们的相聚日。到了那天,奶奶总会早早地到村里的集市给我们买最喜欢吃的咸鸭蛋和鸡翅膀(当时已经是挺奢侈的了),逢人便喜滋滋地说,我孙子回来了,他们最喜欢吃这个。回家后,便不停手脚地忙碌开来。吃完丰盛的午饭,爷爷会带我们去菜地摘菜去河边钓鱼去生产队看蚕宝宝……还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傍晚时分,要离开了,爷爷奶奶又会把我们送到村口,挥着手直至看不见彼此的身影。那时的周末,是我最向往最开心的,是我从星期一就开始盼望的日子。还清楚地记得,奶奶最喜欢我的头发,每次用布满茧子的手抚摸着,叨念着,我们妞妞的头发好柔好顺,快点长呀,奶奶要给扎漂亮的蝴蝶结呢。岁月恍如昨日,谆谆话语犹在耳旁,美好的回忆至今仍深藏我心,不沾一丝的灰尘。

后来,我到外面读书了,再后来,我远离家乡当兵了。部队四年,是我人生中的丰盈,却也让我生命中有了一个不可隬补的遗憾。在一个热得让人心烦意躁的夜晚,我接到了奶奶的病危通知书。离家几千里之外,等我请得假来,等我风尘仆仆地奔回家时,奶奶已驾鹤西去,我竟见不着她老人家的最后一面!跪倒灵前,我泪如雨下,哭喊着,我声嘶力竭。守灵时,妈妈拿出一罐未开封的饼干,对我说:女儿,这是奶奶留给你的,前段日子,还念着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饼,不舍得吃,特意要在你年末探亲时再给你,但如今……妈妈哽咽着无法成语。颤颤地接过罐子,抚摸着,我分明触摸到了奶奶的气息,那样的温暖与熟悉呀。颤颤地打开它,和着迸流的泪水,我吞咽着,吞咽着奶奶的惦念与爱护。我,再也没有机会对奶奶尽孝了!我,再也无法承欢于奶奶的膝下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奶奶病得很突然,但去得挺安详,的牵挂是没能见着心爱的孙女。永远的殇啊,十多年了,遗憾一直伴我至今,每每念起,心仍感刺痛。在那之后过了几年,爷爷也走了,隬留之际,还说着,奶奶在那边很寂寞,我要陪她去……如今,他们已经在天的那头重聚,继续着他们的相濡以沫……

天空,依然无泪,是否,不想再添感伤;清风,依然沁人心脾,鼓起了衣衫,润滑了面容。仰起头,我竭力把盈眸的泪珠隐忍。我要告诉爷爷奶奶,孙女生活得安然、快乐,并会一如既往……

此刻,一束黄花、一行垂柳、一怀清风,我面对陵园的方向,深深鞠躬。抬头仰望,目光拨开云雾,远远的天边,爷爷奶奶慈祥的笑容在绽放……于是,我也努力绽开了笑脸,幸福的带泪的笑脸……

关于清明随笔 篇3

昨天是清明节,天清气朗,我去外公老家扫墓。路上车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装了很多钱。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个林子里,下了车,大人们便开始劳动,外公烧香倒酒,一个衣着时尚的奶奶爬上坟头,锄着杂草,而哥哥拿着棍子和我打架。

接着,要烧钱了。钱都是假钱,有一百万的,有一万亿的。姐姐拿着一叠钱,喊道,发工资喽,发工资喽。爸爸说,这些钱是给鬼用的,不是给人用的。我们纷纷把钱投到火里面,烟灰卷着向上窜,外公笑着说,现在烧了这么多钱,你们二位(公公婆婆)可别争钱呀。

森林里人多了起来,热闹起来,人头在坟头间移动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扛着一个耙子,扫着叶子,有个大妈在墓碑前倒酒,一对叔叔阿姨在一个没有墓碑的小土坟前点香。

我爬上一个坟头,拿着一根棍子当做枪来射击。爆竹声中,浓烟腾起,嫩绿的枝叶间香灰到处流窜,人们纷纷移动。

下午,我回到老家吗,去奶奶的坟前祭拜。爸爸烧的钱很少,外公烧了一大摞,面额是几百万几百亿的,而爸爸只烧了几叠,等我们仔细一看,面额居然是两块的。外公打的爆竹响了几分钟,而爸爸的爆竹几秒钟就打完了。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气。爸爸辩解道:“不要讲我小气,我也给奶奶也送了一套别墅,还有洗衣机,太阳能……”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回了家。我觉得,清明节,真好玩。

清明节扫墓随笔 篇4

花儿红了,草儿绿了,雪儿化了,春天到了。清明节妈妈带我去位于107国道以东的鸿宝园林踏青。走在郊外的小路上,一阵微风吹过,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远看,田野 里的小麦郁郁葱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近看,路旁的柳树吐出来嫩绿的新芽,像春姑娘的长发,路边绚丽的油菜花绽放着笑脸,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在争奇斗艳。此时此刻,我完 全被眼前美丽的春景所吸引,深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步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望不到边的玉兰苑,远看那玉兰花有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它们怒放着,如雪、如水、如诗、如画。一阵微风吹过,玉兰花抖动着身体犹如少女的裙子起舞 弄影。我再走近一看,一朵玉兰花舒展开了花瓣,淡白的颜色,美丽极了,再看那边的花儿,还是一朵花骨朵呢!跟月季花比不如月季花的姹紫嫣红;跟茉莉花相比,它也不如茉莉花的香复郁芳香。但 是但是它却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美化着我们的城市。

再往里走,是一片梨园,那里种植着几十品种的梨树。现在正值梨花开放的季节。远看,梨园白茫茫一片,仿佛刚下过雪一样。

春天,让花红柳绿;春天,让万物复苏;春天,让大地苏醒,谁不为你高歌,谁不为你低吟?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更不可辜负春天的恩赐!

清明的随笔 篇5

说起来,或许自己真不算一个刻苦的好学生。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欣喜的借到一本名为《石评梅传》的长篇传记文学,夜里,其他同学都已睡熟了,而我挑灯夜战,夜未曾眠。

书中讲述的是民国才女石评梅与高君宇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石评梅,原名为石汝璧,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革命活动家,她的才华出众,诗歌尤其冷艳感人,她也是生命最短暂的女作家,死时仅仅二十六岁,高君宇则是我党著名的早期革命家,五四运动的骨干和学生负责人。两人在一次同乡会中偶然相识,他们志同道合,常常在陶然亭中谈思想,谈抱负,那里也遍布了他们革命的足迹。他们鸿雁传书“满园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一枚象牙戒指传递着他们纯洁坚定的友情。可是,石评梅对高的表白迟迟没有予以回应,老天也未遂人愿,没有眷顾这对革命志士和文学才女。对于高君宇,他促成了别人的美满姻缘,自己的爱情却永远地成了遗憾。忘我工作的他,因为革命事业过度操劳,积劳成疾,以二十九岁的年轻生命告别了这个世界。

高死后,石评梅悲痛欲绝,追悔莫及,她把高君宇埋葬在北京陶然亭畔,并立了石碑,之后,每个星期天和清明节,不管严寒酷暑,常常独自去高君宇的墓地凭吊,痛哭流涕。并为高君宇写下了大量饱含血与泪的诗歌。在高君宇的墓碑上,她一字一泪地写着: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留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再看你的时候。三年后,石评梅为高君宇郁郁而终。之后,朋友们按照她“生未结合,死愿同葬”的遗愿,将她葬在了高君宇的墓旁。

高君宇和石评梅的故事如又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世人演绎了一段绚丽灿烂的绝世之恋。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无不动容。

在之后的好长一段日子里,石评梅和高君宇的故事都在感动着我,既有对革命情侣的崇敬,又有对他们短暂生命的惋惜。在那些青葱岁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很想去陶然亭,看一看那儿的芦花,看看石评梅亲手栽种的松柏是否依然青翠挺拔。很想在他们的墓前献上一束白菊花,亲手抚摸一下“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被高君宇当做座右铭的碑文,那几年,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结。

一天夜里,睡梦中,真的去了陶然亭,那该是北京的秋天吧,灰蒙蒙的斜阳下面,湖心岛的荷花早已残败了,可是,苇滩的芦花极盛,在瑟瑟的秋风中轻轻地摇曳着。冷冷清清的亭子里,却立着一位长发披肩、神情忧伤的文弱女子。她告诉我说,她就是石评梅。随后,我们在湖心桥上一起漫步,她对我说,长发是为君宇而留的,后悔未能在他生前答应。她又说,三年来,她每天都会来这里,为他吟诵诗歌……

忽地,秋风阵阵,诗人已走远了,耳旁只回荡着她若有若无的声音:

……

狂风刮着一阵阵紧,

尘沙弥漫望不见人;

几次要归去,

又为你的孤冢泪零!

留下这颗秋心,

永伴你的坟茔。

有一年,去关内的亲戚家,火车到一半的时候,认识了几位去东北旅游刚返回的北京游客,那是一个天气晴好的上午,车厢里井然有序又不失热闹,和煦的阳光透过车窗和人们的谈笑声暖暖的洒在车厢的每个角落。谈话中,热情的北京游客为我介绍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亭台楼阁。我说,在北京停留时,若来得及的话,打算去陶然亭。可是,他们告诉我说,陶然亭与火车站相距很远,去的话时间恐怕会来不及。所以,很可惜,那一次,未能如愿。

这都是多年前的事儿了,岁月的泥沙冲淡了许多记忆,而那个梦境和那次旅行却常常在我的脑海中时隐时现。而今,又到了清明时节,东风渐暖了,不知哪一丝风又一次拨动了我的心弦。想那陶然亭里又该是春意盎然、桃红柳绿了吧,这时,一定又有许多人来到高石墓前了!

清明的随笔 篇6

春风拂煦,清明走过长长的思念又进入时绪,如同一次长生天赠予探亲门票,心急切想念已故的父母亲时,刚刚故去的二哥又让心碎上一千回一万回!

去年也是清明时。三月里,几次三番被癌症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二哥醒来之后,唯一提出要求,清明一定要亲自去给父母坟头烧一张纸,填一锹土。其实,这对平常人是再简单不过的要求了,可是对于一个柔弱灯丝癌症晚期患者,其中有多少不确定性啊!能否等到那一天,愿望能否如期实现呢,让大家捏着一把汗!。亲人们一次又一次听二哥发自内心的话语,各个心里五味杂陈,不是滋味。有疑惑,更有多少期盼在心中啊。每个人都很清楚,这时的二哥癌细胞已经遍布全身了,一天比一天严重的腹胀,几次去沈阳肿瘤医院抽水治疗,得到的是院方三番五次下达“死刑令”,搅得人们心灰意冷,万箭穿心,毫无着落。

清明一天一天的临近,病却越来越重,大家伙担心也越发急切,感觉二哥要求也越加迫切,周围的人也越发替他担惊受怕,唯恐魔鬼太快太绝情,不知哪一天就真会夺走哥哥的生命。不过,大家心知肚明,在这关键时刻,哪个人都装作平安无事的样子,都不想把真话说透。有人在敷衍,虚心假意的安慰着说,这病没事,一定会好的。那个讲,要坚强,病魔如弹簧,你软它就强,要坚强起来。更多人则在暗地里替二哥默默祈祷,为他使着劲,期盼二哥大难不死。对于二哥坚持去上坟,所有亲人一个想法,不让去,不能去。恐经受不住车上的剧烈颠簸,担心旅途中一旦出现意外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况且,民间有个说法,病人是不准去上坟的,称墓地阴气太重,那样要伤元气的。可是,为了这件事,二哥主意已定,自己也在悄悄安排着。大家坚持也有松动的时候,暗地里互相交流,觉得这样做结果是否太过于残酷了,也想让他满足心愿得了,了结自己这生的愿望,尽量不使它成为一生的遗憾。每天看着二哥坚强的爬起来锻炼,从早到晚在阳台上精心培育着十几棵槐树苗,浇水,修剪,心都在滴血。自从二哥患上这种病,我去二哥家里照顾几乎一天不啦,见二哥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不顾,抖抖瑟瑟给花树浇水,有气无力自言自语,半是讲给我听,心里总不是滋味。爸妈的坟地啊,正好在风口上,每年季风刮来时,坟给风包得很烈害,四周敞开着,牲畜践踏损坏严重,这种槐树太好了,全身长刺,即防风固沙,又可防止牲畜进入,是坟地最好的保护树种啊。句句话语像针扎在我心上,痛的好久好久缓不过劲来。人们替二哥担惊受怕时,每次去医院他硬要坚持自己驾车,路上看到有各种好看花、树的种子,他都要停下车采摘下来,要在清明播种父母的坟地,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和责任,让故去的父母灵魂安居在一个安静而美丽的环境里。

清明很快到了,二哥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拔掉身上的吊瓶,谢绝医生的好心劝阻,自己忍着剧烈疼痛亲自为大家开车。其实,这时的他腹胀得就连坐都坐不住,疼的要命,那还能受得了这么大痛苦折磨。他却微笑的说:以后我就不给大家开了!大家的泪水扑簌簌往下落。老家的坟地距离居住的城市往返三百多公里,道路沙漠河谷,蜿蜒崎岖,泥泞难行,一行人无时无刻不在替他担着心,二哥依然微笑着,若无其事与大家交流互动,不让一个人怀疑,心里不舒服。还不时给车里人讲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故事,讲自己当兵时候的往事缓解车内的气氛。此时此刻车里的我仿佛还坐在他的身边,听着二哥亲切的话语,感觉到他的音容笑貌,直到开车的大侄子喊,老叔到地方了,才如梦方醒。走下车,眼前密密匝匝的槐树,还有去年枯干了的花草枝干,想到年前的那个夏天,二哥种植的槐树以怎样葱绿守护父母亲坟地,那些依旧看得出茂盛的花草,那个夏天鲜花开的是多么美丽,给故去的父母曾带去多少安慰与快乐啊,又是一次钻心刺骨的疼痛,因为栽植这片槐树林和茂盛花草的二哥,清明后不久便被癌症夺去了年仅66岁的生命啊。侄儿们把带来的祭品敬放在石碑前,祭火点燃起来,肃立父母石碑前,沉浸无限的痛苦之中。

清明过后,塞上夏天就将很快热辣辣的降临,坟地又将给花草,槐树覆盖,可是,二哥却再也看不到自己亲手栽植花草,树木绽绿开花的样子,感受不到让他动心的场景了,但是,二哥在天之灵一定会嗅到这美丽的花香,露出会心的微笑。

车在返城的路上奔驰,心想着去年清明,想着哥仨一路而行的情景,如今二哥已逝,天地永诀,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

清明的风啊,请你带去我对已故亲人无限的思念吧—

清明节随笔 篇7

清明,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是一个人人不能回避的节日。虔诚、庄严的色彩,凝结了这一天的主色调,但她还在向我们传递着更多更多的色彩和情怀。

古往今来,在中华民族的宝典里,清明这个节日最具多重含义和多重意义。她是祭奠先祖、缅怀亲人的重要节日,是传承历史的人文景观,更是抒发中华民族认祖归宗民族情怀的真实写照。但她还是一个亲和大自然的节日,清明时节,神州大地气候回暖,草木繁茂,是郊游踏青的最佳时节,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迷恋,南宋吴维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将此表现的最为直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和对这个节日的迷恋。人们需要在清明这个节日里感受生活,感受自然,感受情结,感悟心灵。

清明在我最初的心灵感受中,是快乐多于凝重,没有忧伤和悲痛。草青了,树绿了,柔软的春风拂来,让人暖洋洋的,我们都像换了羽毛的小鸟,尽情地撒欢。清晨,从父母手中接过平日里不多见的零花钱,带上午饭,去烈士陵园扫墓。站在烈士塔下,高声朗诵着: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面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庄严、肃穆,油然产生了一种敬畏、敬仰的心情。望着一排排烈士墓碑后面的抔抔黄土下面,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但不知在这里还连着许多人的忧伤和悲痛。清明,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牵念镌刻在这里。但那时,不懂得每一个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都要付出失去亲人的沉重代价,不懂得诗人杜牧所描绘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感和体会不到它的内涵。当母亲逝去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到来之时,心中陡然沉重,思念之情越发强烈,隐隐之痛阵阵袭来,正像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中所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思念和悲痛铭刻在了心底。

清明的雨水纷纷扬扬,是一种大自然的景象,悲情与春思化作浓浓的人文关怀,是文人情怀的一种意象,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更是一种炫美的景观,她们都融化在历史的传承之中。清明节纪念英烈和先人,是对逝者的缅怀和尊重,也是对历史的铭记,它荡涤我们的心灵,清思明理,化为一世清明的情怀。

我在想,清明作为一个节日,我们应该有一种节日的情怀,它不只是悲悲戚戚,泪洒黄土,生者与逝者用不同形式进行对话。它还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呼唤每个人对节日的情怀和情感,让我们的文化不在节日中被失落,让我们的节日在文化中度过。

清明,它是个慎终追远的节日,它又是一个生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永恒。

清明节的随笔 篇8

今天就是清明节了,每逢清明节我就会想起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大家是否去扫过墓呢?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们今天回老家拜山,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一次机会。我们回到老家,吃完午饭,便向山出发了。

火辣的太阳晒的我们又增加了一点疲倦,好不容易我们来到山顶,我就拿起扫帚扫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叶,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亲人和我一起度过的时光,不禁潸然泪下。但是我不一会我就扫好了,每次祭祖时,我们都会想起为他们烧一些纸钱、放置一束鲜花。说着我就拿了伙计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妈妈却有点难过的为他少了一些纸钱。爷爷把一些鸡肉、美酒和水果摆在墓前,祝愿他们能在天堂的那一边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我祝福他们,我们便跪了下来,好想在为祖宗守灵,愿他们能保佑我们幸福平安、生体健康。祭拜完后,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机点燃鞭炮,放完后就走了。

我临走时,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坟墓,擦干了眼眶的泪水,随着下山了。心里怎么感觉在百爪心挠?但我也许愿祖宗能在天堂过上和我一样的生活——快乐。通过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来祖宗在天堂的那一边也应该有一个舒适而又温暖的“家”。所以我们应该要珍惜生命的点点滴滴,生命不是游戏,那么大家在清明节有木有拜过山呢?

关于清明随笔 篇9

又到清明拜山时一年24个节气,清明节应算得上有点名气。

清明的出名,不只是因为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之所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难以忘怀,恐怕缘于清明是一个特定的日子。

据说古人常把清明与寒食联系起来,而寒食又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功臣介子推而定的,此日严禁烟火,以扫墓、踏青、插柳、寒食为俗,故而清明那天,人们都纷纷上山或远行,给自己逝去的亲友送去一份浓浓的祝祷。

广州从化人清明期间的祭祀叫拜山,这与内地的扫墓很有些不同,一是这里的拜山时间长,一般说整个4月份都是拜山期;二是这里拜山的规模大,他们往往是一个村、一个家族同时出动,那浩浩荡荡的车队和漫山遍野的人群,让那些内地人看了真有点不可思议。曾有在从化工作的内地朋友跟我探讨过这种现象,其实当初我对这种现象一时也难以理解,后来,在从化生活久了,对这里的人们及民风民俗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也就渐渐地品味出了这种活动的意义。

清明是祭奠的日子。你看,漫山遍野的爆竹硝烟在春风的轻拂下,和微微冰凉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在墓冢间久久地飘荡,它给祭扫的人融成一种思念,化成一种寄托,变成一种期待,生生把一个或雨或晴的日子变成了一个节日。

清明也是生者和死者共同的节日,是一条连接着人间和阴间两个不同世界的系带,只凭着一柱香火,几样果品和“三牲”,就足以把出生、成长、死亡一起概括了。

在亲友墓碑前祝祷已经不再单纯是一种追思,更多的是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份向往和祈愿。不管是默然不语还是泣号连声,都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昭示着生者和死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清明时节,山上的杜鹃花都开了,姹紫嫣红地弥漫开来,放眼望去,那山好像燃烧着的火焰,点燃着拜山人的激情。相映之下,山那边的小草也因此分外的绿,而且,都一律很鲜亮地挂着晶莹的露珠或雨珠,仿佛在一夜之间被谁抹上了如此厚重的色彩。春天便因此豁然变得分外娇艳,分明让在城中蜷缩了一冬的人们格外的心惊眼热。

拜山归来,信手在漫山的花丛中折上几枝,很夸张地举着招摇过市,回到家后插人花瓶里用水养着,花不香也不名贵,但也算把迟滞在山野里的春天撷回了几许,摆进自己的生活里。

清明是季节里一座光滑的桥梁,哪怕一年寒风呼号,开春时雷雨交加,无论那雨水多么的肆虐,到了清明,那雨也变得不再那么凛冽,何况再过十几天,遍地的耕牛就拖着犁耙在田野里来回地游走了,一年中繁忙的春耕季节又来临了。顾名思义,清明应该有清亮的天空,明净清新的空气,但清明的时候往往都是细雨绵绵。有时太阳不经意要从铅灰色的云层里探出半张脸,只一下就把大地上那稚嫩的草芽充足了活力。

因此,每年的清明拜山期间总是裹携着雨水和阳光。明白了这些,你就明白了从化人拜山的内涵。

清明节随笔 篇10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这天上午八时我和爸爸、妈妈乖坐公共汽车回老家,给祖公、祖母、奶奶扫墓。

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镇朴札村西面的后山。走进后山墓地,仿佛进入了仙境,那里林木郁郁葱葱、祖公坟头上有几棵竹笋在成长,我们为坟锄了草,清理了坟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祖母的坟地去了。祖母的坟在一座较高的山上,路很窄,杂草丛生,妈妈告诉我奶奶是一个很慈祥很和蔼可亲的老人,爸爸都是她拉扯大的,在十年前去世……,在祖母墓前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供品摆好,还放上了茶、酒,点燃了香火,扫墓仪式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是大人们把随身带来的纸钱,纸做的电视机、手表、衣服、收音机等,一一烧给祖公祖奶,然后,我们跪在墓前给祖公祖奶叩头,告诉祖公祖奶,我们来看您们了,还给您们带来了礼物和食品,请您们受用。最终还烧了鞭炮,把茶、酒洒在了墓前,看着祖公祖奶刻在墓碑里和蔼可亲的照片,我们仿佛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着他们慈爱的目光,听着他们对我们的教诲……祭奠完先人后,我们便下山了。

又是一个清明节,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扫墓仪式结了,我们--不舍的离开了后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日,我都会来看望您们的!

这是欢乐的一天,是有意义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