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最新7篇)正文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最新7篇)》

时间: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 篇1

琼海市地方税务局作为海南省地方税务局下属的直属局,内设7个机关室,下设6个分局,2个直属机构,1个附属机构。现有干部职工202人,负责辖区26439户纳税人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近年来,琼海市地方税务局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宗旨,全面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全面强化税收管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显著。20xx年被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20xx-20xx年度文明单位”,荣获“20xx-20xx年度税务系统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并连续8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一、围绕“中心工作”,狠抓税收收入,服务地方经济

琼海市地税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严格执行税收政策,积极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税收收入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强化税收征收管理,加强税源监控与清查,落实信息管税和部门协税,抓好税收执法督查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力以赴组织税收收入。20xx年完成税收收入60232万元,同比增长34%,增收15302万元;20xx年完成税收收入118668万元,增长97%,增收58436万元;20xx年完成税收收入143641万元(含耕契税),增长13.1%,增收16605万元;今年,在税收形势较严峻的情况下,全局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1至8月份共组织地方税收收入131631万元,同比增长8.3%,增收10100万元,完成省局下达任务的78.54%,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85.76%,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也实现了税收收入一年一个台阶的稳定增长,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搭建“服务平台”,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纳税服务

以集中整治“庸懒散贪”专项问题为契机,加强作风建设,把创优质服务落到了实处,树立全新的地税形象。

公开办税,透明提升服务。多渠道、多形式积极推行办税公开,进一步完善办税公开内容,及时更新网站、多媒体查询系统、宣传册等各类办税公开载体,提高办税公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细化措施,特色促进服务。坚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高标准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配备触摸屏、大屏幕显示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等现代化服务设施,开辟自助服务区,方便纳税人办税。搭建平台,创新为了服务。创建了“税企交流QQ群”,创办了“琼海地税”微博,成立“纳税人之家”,设立纳税人“维权室”;对重点税源纳税人或特定纳税人提供“一对一”服务,对重大项目做好全程跟进和对接服务;推行自主办税、流动办税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方式,切实深化国地税联合办税,同时还健全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多项服务规范,有效优化了纳税服务,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一致好评。打造出税务系统展示一流服务的形象窗口。

三、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服务一流的地税队伍。

一是以考促学激励。定期组织各种业务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职称考试,将学习考试成果与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奖惩分明,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在提高人员业务素质的同时,优化了队伍的知识结构。二是以完善制度激励。制定培养青年干部实施方案,确定在今后三年内实施“活力工程”,以加强团的建设为支点,坚持服务青年、锻炼青年、发展青年,全面建设培养青年干部的长效机制。三是以竞争选拔激励。近年来,共组织了4次竞争上岗,33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有效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工作责任,探索廉政新机制

紧紧围绕税收工作中心,把构建“清廉风尚,和谐地税”作为目标,借助科技力量,由被动监督转为自我主动约束。

一是梳理廉政风险点。根据地税工作特点,坚持把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容易引发和滋生腐败行为的“关节点”和“突破口”作为警示教育的重点,抓住权力运行中的“征、管、查、减、免、罚、人、财、物”九个环节,梳理出岗位职权、岗位风险点、制定出防控措施,编写成廉政风险手册,使每个干部职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人人知责,人人守责,个人自我防控和互相防控。二是建设行政权力公开平台。针对权力运行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建立健全配套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权力行使的廉政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并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三是开发税务干部廉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对税务干部的廉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自我监督,及时、准确、客观得了解掌握税务干部廉洁从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情况。琼海市地税局五年来未发生任何违规违纪案件,20xx—20xx年连续三年被中共琼海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等奖”;20xx年该局监察内审室被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全国税务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 篇2

2019年4月,**村“两委会”换届选举中,以得票率100%、98.8%连任村书记、主任。是2019年村两委会换届选举当选的,当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1万元,农民收入缓慢,社会治安差,迫切需要一个有经济头脑,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康的带头人。群众强烈要求在外地经商的回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他们走致富之路。为了乡亲们,毅然放弃了经商能获丰厚收入的机会,回家带领乡亲们致富。

他上任以来,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苦干实干,“三个文明”一齐抓,把一个昔日贫困的“烂仔”村改变成为富裕的文明村;他心里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无私奉献,清正廉洁;面对重重困难,精神不倒,信念不动摇,为**村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三个代表”,为全村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恪守为民之责 为村民和集体谋利益

**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烂仔”村,村里有吸毒、贩毒分子20多人,打架、斗殴、偷、抢事件时常发生,商贩不敢进村做买卖,投资商不敢在该村投资办实业,严重制约着村经济的发展。上任后,为发展村经济,决心从社会治安抓起。面对“烂仔”的恐吓,他毫不畏惧,亲自为公安人员带路,将吸毒、贩毒分子一一抓获归案。同时,他召开了党员、村民大会,向大家认真讲述社会治安不好,造成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性,让大家树立起抓治安就是抓经济的意识,全村达成了共识,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在带领下,通过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打架、斗殴、偷抢事件大大减少,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扬,2019年被惠州市政府评为安全文明小区优秀单位,被惠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法制宣传先进集体,被惠州市综治委评为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第三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2019、2019、2019年连续三年被**镇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治安好了,进村做买卖的人多了,农产品流通了,村民种出来的蔬菜等农产品不用出门就有人来收购,大大地提高了村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为了带领村民种蔬致富,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并结合本村田地的土壤特点,决定带领群众大面积种植萝卜,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萝卜村”。由于该村土地适宜萝卜生长,种出来的萝卜品质好,非常畅销。种植每亩萝卜获利3000元以上,仅种植萝卜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1050元。据统计,201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340元,三年来,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3%。

治安好了,到村里来投资办厂的人也多了,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增加了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引进了利亨泡沫厂、鸿昌塑胶厂,村每年收取二间厂的管理费3万元。2019年,在村集体山地上引进了广东省危险固体废物处理示范中心,投资金额5.3亿元,村集体获征地补偿款220万元。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不足1万元到达225万元。

面对**村今天的成绩,毫不自满,带着村民乘势而上,加大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筑好巢引凤”,加快村经济发展。村投入100万元,铺设了3.3公里长的主村道水泥路面。投入30万元,兴建了红花地桥,打通发展村经济的命脉。由于该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目前,有两个项目准备落户该村,正在洽谈中。同时,带领村民筑陂头、建涵闸、修渠道、清河道,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田旱涝保收。

严以律己 带头管好集体钱袋子

具有坚强的党性,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不严格管住自己,就无法带好“一班人”。

村制订了村财务管理等制度,带头执行。村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凡是村集体开支1000元以下的,都要经过“两委会”干部集体讨论决定,开支1000元以上的,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坚持将集体收支情况每季度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有的村干部向建议提高村干部工资,但一口拒绝。没有多花集体1分钱,他每月领取的工资也仅仅是镇下拨的320元。

村铺设水泥村道、兴建红花地桥梁等建设工程资金的利用和项目的承包是一个较敏感的问题,但以党性原则来处理这些问题,敏感问题就成了简单问题了。有些人多次靠近他,有的还用大“红包”、高“回扣”引诱他,要求承包建设工程,他坚决拒绝。铺设水泥村道、兴建红花地桥梁工程的招标、签订合同、施工、质量监理,都在村民代表和县交通局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绝不搞“暗箱操作”,也从不接受包工头或施工单位的宴请或礼金礼品。深怀爱民之心 多为村民办好事、实事

古道热肠,乐意为村民服务。不知多少次,村民来到田头找,说自己的亲人患了病,请他帮忙送去医院看病,总是马上放下农活就去。不知有多少次,晚上去串门做计生工作,去看望病人,去调解家庭或邻里纠纷……

所做的好事,村民们数说不完。2019年修村道遇到资金不足,垫上了家里1万多元的积蓄;2019年抗春旱,与另外两位村干部筹资购买了几台抽水机,连续10天10夜守在田头抽水机旁,帮助村民抽水春耕;特别关心特困家庭,经常组织村民帮助其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

一位收购蔬菜的司机还道出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那天,他到**村收购了满车萝卜赶运到外地,车快要开出村口时,却看见骑着摩托车追了过来,大喊停车,原来是车上掉下来几根萝卜,看见了便捡起给他追送上来。司机说:“是多好的一个人啊!”

最牵挂的,是村里孩子们的教育成长,为改善**小学的教学环境,今年村筹集32万元给学校建起一幢教学楼,让孩子们告别拥挤上课的场面。最让孩子们难忘的是2019年“六?一”儿童节,自己掏钱买了400多个鸭蛋,让全校的孩子们每人分得2个,孩子们甭提有多高兴了。往后的每年儿童节,他都要给学校里的孩子们送点小礼物。

事迹在我们生活中平淡无奇,但他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折射出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在诠释着党员的先进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党组织的肯定。他连年被镇村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村干部, 2019、2019年被中共**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 篇3

《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一部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此前曾策划拍摄了在两岸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中国台湾最重要的文学家、作家的一生,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成功上映,标志着陈传兴“诗歌三部曲”创作终章。

导演陈传兴介绍,为拍摄全景式反映叶嘉莹先生“历经磨难又活得光亮的一生”,电影拍摄团队用时3年,分别在两岸、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叶嘉莹先生出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访了叶嘉莹先生的亲友、学生40余位,力图还原叶嘉莹先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活出如诗一般铿锵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内心中因为有古典诗词作为支撑,所以历经磨难依然能够活得足够光亮,到了晚年,她还能够想到用曾经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古典诗词反哺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陈传兴说,这是叶嘉莹先生最让他感动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摄这部传记电影的驱动力。他希望透过《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传递一个核心的观念:中国需要有诗。在任何时代,不管是和平、战争、苦难的时代,诗人的存在为什么都是不可或缺?

“叶老师一直在我的拍摄名单里”

20__年,陈传兴成立行人文化实验室,策划一部在两岸、香港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主题系列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记录在中国台湾、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几位文学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还参与了诗人郑愁予和周梦蝶两集的拍摄。

“叶老师作为‘诗词的女儿’,她的生命光辉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领我。”虽然不是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出身,但是陈传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一种天然的心灵亲近。

上世纪80年代初,陈传兴在中国台湾一家书店偶然看到叶嘉莹先生早期诗词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谈词》,从此就书不离身,爱不释手。“到法国留学时,我把这本书带在身边,这次为《掬水月在手》的电影宣发来到大陆,14天隔离期中,我还不时翻看这本书。我觉得每每翻看中国古典诗词,都会带给我一种美感,给予我滋养。”

尽管此前为拍片,陈传兴多次往来大陆,但此次大陆之行,让他对大陆、对古都北京收获别样的感受。

“我原来不知道北京的钟楼和鼓楼离得这么近,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刹海一个茶馆的露天平台上,秋色浓郁的芦苇在眼前飘荡开,好似时光穿梭,我跟着当年的叶先生,穿过什刹海的胡同,到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家里吃饭。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让我跨越两岸的时光机,来讲述两岸的一段过往,叶老师就是联结两岸的一座桥。”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 篇4

改变生态环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几棵树那么容易,它需要科学指导,整体规划。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

不懂就学,他拜专家为师。经过现地调查后,他先后20多次到县、市、省林业部门,咨询专家,学习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办法,并请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的有关专家,现地勘查设计,制定出了《张家场生态园林村建设总体规划》。

规划的难题解决后,张连印又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从20__年春季开始,他着手修路、通电、打井、修渠、平整土地、育苗,为大规模植树做准备。启动资金,很快就花光了张连印多年来的30多万元积蓄。他只好向儿女们求援:大女儿一家将刚买的一套新房作抵押,贷款20万元送到父亲手中;儿子一家拿出10万元支持爸爸;小女儿将3万元转业费和订婚时公婆给的2万元,一起拿给了父母。张连印又不辞辛劳,走访部队的老战友,跑有关单位和金融部门,多方面寻求支持帮助,总算解决了资金问题。

接下来,就是上山植树了。张连印在荒山上盖起了平房小院,安了家。他和妻子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这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张连印身先士卒,带头苦干,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张连印一坐就是半天。痛定思痛,张连印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树种和植树方法。

整地、挖坑、植树、围圈、浇水、掩埋……每一道关口科学把关,终于使树的成活率上升到85%以上。

4年多的风餐露宿,4年多的含辛茹苦,4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获得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狼和黄羊也出现在山里。

如今,回乡18年,张连印共植树1.8万亩、205万株。“左云县的海拔和纬度较高,4月,温湿度正合适,栽下苗后很快就能发芽。”谈起种树,张连印早已成为行家。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 篇5

一进入陈列馆,一尊郭永怀汉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神态坚毅而安详,目光深邃。他仿佛仍在思考和关注着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期待着涌现出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

“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两侧柱子上的嵌名对联,取自四川绵阳29基地,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题字的“永怀亭”上,这也是对郭永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陈列馆中,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展现着郭永怀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铸成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令观者心生景仰。

“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动身返回祖国。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1960年,我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队伍。郭永怀被任命为二机部九所副所长,九所正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首要任务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的构造原理,开展***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两弹”研制所在的青海二二一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五十多岁的郭永怀和科研人员一起,粗茶淡饭,同甘共苦,他们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风餐露宿。

在展馆内模拟的核爆区,只见一道红色的强烈闪光出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接着升起一个巨大火球,惊天动地的响声震耳欲聋,轰隆隆地滚过天际,刹那间,冲击波的狂飙席卷了无边的戈壁滩。

1964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爆炸成功。当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全体测试人员欢呼雀跃、一片沸腾,广大科研人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第一声爆响。而此时,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瘫软在试验场,被工作人员架到了临时帐篷里。

随后,郭永怀又陆续参与了***研制和“东方红”人造卫星的设计。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连夜乘机赶往北京汇报。不幸飞机失事,壮烈殉国。

找到遗体时,在场每个人都失声痛哭,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郭永怀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人们赫然发现一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块破损的怀表复制品,一份旧得发黄的信件……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为永恒,点燃了爱国热情。

观者或伫立凝视,或埋头沉思,或侧耳倾听,循着那一件件文物,恍若回到当年的烽火岁月。“在这里能切身感受我国国防事业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真实感受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优秀品格。”荣成党员干部说。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 篇6

王一帆,男,19岁,共青团员,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__级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现担任钢琴班班长一职。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学生干部,他深知要为班里的同学树立榜样形象,日常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工作上进取、认真,学习上合理安排时间,得到了音乐学院教师和同学们的广泛认可。现将他的先进事迹概述如下:

一、思想提高,进取进取

他深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每个青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也始终把学习党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思想觉悟,增加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大一入学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团课的考试,之后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并顺利结业成为一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勤奋学习,专业成绩优异

他一向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安排学习与工作时间,上课不迟到早退,无缺课情景。课余时间在琴房练习专业,阅读专业课程的有关书籍,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获得“院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入学以来他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进取参加各种比赛,在“第二届雅马哈全国钢琴比赛河北赛区大学生专业组”中获得第二名,在“雅马哈亚洲奖学金公开赛”中获得优秀奖。学院的各种演出任务踊跃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西柏坡”、“叩响音乐之门——钢琴”等大型演出中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三、工作进取,一丝不苟

王一帆现担任钢琴班班长,在工作上,他能以大局为重,踏实肯干,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在一年多的工作中积累了各种工作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做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入学以后组织班级进行以“传统文化进学校”为主题的团日活动,被评为“学校十佳优秀团日活动”,还组织“宿舍文化节”让同学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师益友对对碰”能够多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等活动,同学们进取配合,从中收获了乐趣。

四、乐观向上、助人为乐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关心班级动态,关爱、团结同学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同学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都是尽心帮忙,善待每一位同学,他乐于助人,开朗的性格与稳重的心态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都很乐意与他交往。

五、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他合理的安排了自我假期的时间响应学校的要求,参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班上同学两次成立寒暑假社会实践同乡小分队,在20__年暑假假期社会实践中荣获校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的称号。

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可是他在学习和工作上一向坚持着良好的习惯,不骄不躁,他说:“这些成绩都是在教师和同学的支持与肯定,在今后必须要坚持一颗沉静的心,进取向上,努力完成自我学业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大家,少说多干,获得大家的认可。”

先进事迹材料标题 篇7

在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夏家村居委,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种菜能手,他就是夏元海,今年45岁。从事大棚蔬菜种植近20xx年,这些年,他潜心研究蔬菜种植,用自己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坚定的信心,战胜蔬菜大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今,他的大棚蔬菜正一天天“茁壮成长”,大棚内各类新鲜蔬菜长势喜人,枝繁叶茂,可谓硕果累累。 1987年,夏元海从曲阜市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村务农,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科学管理,还在自家的粮田里安装了黑光杀虫灯装置,这在当时村里是绝无仅有的,专门捕捉各类害虫,他种的粮食比别人产量高,还减少了农药用量,减轻了毒害污染,附近群众都夸他是“小秀才”。1992年他看到种植大棚蔬菜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就萌生了种菜的念头,在全村率先搞起了蔬菜大棚。当年就取得了丰产丰收。夏元海平时勤于学习,自费订阅了《山东科技报》、《科技致富向导》、《蔬菜施肥技术与原理》、《蔬菜营养诊断图谱》、《蔬菜病虫害图谱》等报刊杂志,汲取先进的蔬菜种植知识,不断改进种植模式,提高种植产量和蔬菜质量。

夏元海开始建设蔬菜大棚时,村民都不敢尝试种植,他率先试验做出表率,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大胆的开始种植蔬菜,掀开了夏家村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产业新篇章。由于他的无私帮扶,促进了本村村民种植蔬菜的热情,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种植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夏元海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先进个人、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

刚开始管理大棚蔬菜,夏元海没有经验,他虚心学习,多次到寿光等蔬菜种植先进地区取经,向有经验的蔬菜种植专家请教,还买回大量蔬菜种植技术书籍,认真学习,科学管理,终于摸索出一套大棚蔬菜种植经验。为了便于管理,他在大棚边上修建了住房,将家搬到地里,随时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情况。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夏元海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每栋大棚收入都在1.5––2万元 。但是他没有满足,经过市场调研,夏元海认为种植反季节蔬菜是使蔬菜大棚发挥最佳效应的最佳手段,使大棚里种植的各类蔬菜提前上市。

夏元海看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广阔,应该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技术带领更多的人富起来,扩大经营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大棚种植路子。其他村民由于没有资金,没有经验,夏元海就把他们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传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亲自到大棚中去指导,言传身教并重,使种植户都能掌握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技术,这些工作都是夏元海在不收一分钱的报酬下进行的。难怪很多大棚种植户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夏元海就没有我们的大棚;没有他,我们可以说什么也干不成。”

经过几年的发展,夏元海的蔬菜大棚已由起步时的一栋发展到现在的六栋,种植品种有芹菜、黄瓜、西红柿、香菜、茼蒿、小萝卜等,而且小白菜、小罗卜、生菜、苦苣等小菜初春市场非常抢手。由于大棚采取绿色种植,使用农家肥、不使用高效、巨毒农药及催熟剂,蔬菜无公害、质量好,吃着放心,随摘随卖,新鲜度是蔬菜商倒运的蔬菜无法相比的。因此他的蔬菜很受青睐。夏元海说,大棚一年种植三到四茬蔬菜,可以常年卖,经济效益是大田粮食的30倍。

20xx年,夏元海的大棚蔬菜又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他带头建设了沼气池。在大棚地下修建沼气池,地上修建厕所,日产沼气可供自家烧水、做饭、取暖用,产生的沼肥可做蔬菜的优质肥料,为蔬菜生产向绿色、无公害、有机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一次实现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梦想。

夏元海一系列的刻苦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经营多年的蔬菜种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家里的条件一年好过一年,实现了小康生活。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群众很多都搞起了蔬菜大棚,走上了致富之路。夏元海说:“这是蔬菜种植户对我的信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除了感到光荣,更多的感到这是一份责任,我只有带领他们扎扎实实勤劳致富,才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