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央视2023年跨年晚会节目单(优秀2篇)正文

《央视2023年跨年晚会节目单(优秀2篇)》

时间:

网传跨年节目已经安排好了,好奇央视2023跨年节目单完整名单有哪些?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央视2023年跨年晚会节目单(优秀2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春节的对联 篇1

1、上联:勤俭自古为美誉下联:节约至今是佳称

2、上联:鱼跃碧海赞海阔下联:鸟飞蓝天颂天高

3、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

4、上联:玉海金涛千里秀下联:绿树红楼万户春

5、上联:花灯灿烂逢盛世下联:锣鼓喧天颂华年

6、上联:桃红柳绿千里秀下联:张灯结彩万家欢

7、上联:文坛英才挥彩笔下联:艺苑新秀唱颂歌

8、上联:美酒千盅辞旧岁下联:梅花万树迎新春

9、上联:校园春光无限好下联:师生团结讲文明

10、上联:几行绿柳千门晓下联:一树红梅万户春

11、上联:破旧立新创大业下联:励精图治展宏图

12、上联:爆竹千声歌盛世下联:红梅万点报新春

13、上联:万象更新春光好下联:一年巨变喜事多

14、上联:大地回春千山秀下联:国强民富万户荣

15、上联:满园春色催桃李下联:一片丹心育新人

16、上联:春种满田皆碧玉下联:秋收遍野尽黄金

17、上联:屋后树林添新绿下联:门前田园迎春风

18、上联:赤心迎来三江客下联:笑颜送走四海宾

19、上联:高歌唱出花千树下联:妙手绘出画万张

20、上联:百花园林春风暖下联:万里征途战旗红

春晚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 篇2

春晚,不仅是中央电视台发展史上的重要起始点,也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共同作用下的电视技术与文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春晚象征性的实现了一种家庭式大团圆与儒家的“大一统”的思想,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背景之下,扮演了从家到国,从国到国际的话语角色。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血缘纽带为主的“家”的构成,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特殊结构使得我们对传统节日赋予了家的文化,看“春晚”实际上看的就是“自家人”的贺岁与喝彩。

涂尔干认为: “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义。这种精神的重新铸造只有通过聚合、聚集和聚会等手段才能实现,于是就产生了仪典。”精神共识是仪典产生的社会动力,而重复性的仪典更是保持持续发展着一精神共识的途径。

从1983年到2020年,中国的37届春晚,一直保持着这种“精神共识”的“精神年夜饭”的角色。从历届的春晚主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团圆”一直贯穿着整个文化内涵,无论是大小节日,归和共度佳节始终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春晚以晚会的形式,将国与大一统的家勾连了起来,塑造了国家形象,建构了中国家庭的集体式记忆,在这重要的日子里面,春晚维系着家族成员直解的关系,强化了家族以及民族群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于是,我们看到了春晚上,除夕零点的鞭炮,李谷一的《难忘今宵》,主持人严密的程序,台上付出的演员。这场盛大仪式上的一切都成为了跨越新年的标志。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下,无论是春晚三十多年的历史,还是央视的发展史,春晚早已就不再是属于“央视”的单一文化符号,它是历史与文化下的集体记忆,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

除了直播的仪式化的时间和内容来建构集体记忆之外,春晚还会在各大卫视重播,或者再其他流媒体平台重播,不断的强化大众的群体记忆。从每年的春晚,我们都可以看到每年的新闻大事件,有对英雄人物的致敬,有对当下社会存在问题的批评与反思。

早年间的春晚小品《扶不扶》就曾探讨了在现代复杂多元化的背景下,集体道德与个人价值利益选择的困境,“到底扶不扶”也成为了当年的社会所探讨的热点。而春晚小品当年爆火的《卖拐》和《不差钱》则反映是在消费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的盛行下,人们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在这些小品所创作的主题背后,无一不透露出社会思潮的变迁与传统到后现代价值观的改变。

“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央视春晚也在践行社会主义实践,做出一系列尝试:它把民族所喜闻乐见的演员与明星搬了上来,拉近了春晚与年轻观众的距离,同时又以“小品”与“歌舞”不断去强化文化认同,制度认同,道德认同,国家认同,不断去引领着今天的年轻人做出正确的思想价值判断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行。

比如在2012年的“回家过大年”、2013年的“快乐到家”、2015年的“家和万事兴”,2018年的“喜气洋洋,欢乐吉祥”、2019年的“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等其他春晚主题。它们都在试图以一场盛宴仪式的外壳去进行反映人们对幸福生活在追求时,那些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的消极影响明显受到了压制,在大的方向与环境下,我们总体是向前走的。

“中国梦是一种‘国梦’和‘家梦’的结合:国好,家才好;国糟,家也糟,‘国’和 ‘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中国梦”也是连续三年的春晚主题。

多元化社会背景的思潮下,越来越多具有“诱惑”的媒体出来,今天“我们的民族集体记忆,我们的家庭记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保持主流形态下,又能够高效能的引导多元化社会思潮成为“春晚”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如何在其他媒介的春节仪式下保持领先,如何反映社会思潮对大众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如何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观众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些都是“春晚”要承担起的重任。

春晚从来不仅仅是普通的盛典的娱乐节目,它是中国媒介史上最声大的“媒介意识”,它从文本与符号出发,在保持自身的纯洁与独立的积极意义之外,不断影响着大众的思潮,那些小品以歌曲等娱乐,都是这场“媒介盛宴”下的外在符号,而观众也成为了这场“媒介意识”的参与者与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