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优秀6篇)》
语文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下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优秀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1—106页。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 “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5和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总第32课时)
内容:2和5的倍数的特征
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选择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件(如六.一节目汇演、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现场等)引出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阳光体育运动让我们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一同欣赏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吧!
二、合作探究、概括特征
1、 提出问题
观察情境图,根据信息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跳圆圈舞的共有多少人?”对这些简单的计算问题要一略而过,把学生的提问引到:跳交谊舞(圆圈舞)可以派多少人?
2、 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
(1)跳交谊舞可以派多少人?
学生可能列举很多不同的数(如6、8、20、14、98等)
问: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可以派多少人?
学生可能说是2的倍数,也可能说是双数等。
(2)2的倍数特征
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双”即为“2个”的经验,可能从列举的数中概括出:都是双数等结论。
问:生活中哪里用到双数?
学生可能说出:街道的门牌号一边是双数一边是单数,阶梯教室的座位号一排是双数一排是单数等。
问:这些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呢?对待数学问题不能只凭猜测,要进行验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老师为你提供一张百数表,你可以从表中把2的倍数圈出来,也可以把2的倍数写出来,然后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小组合作研究
(4)汇报交流
学生的结论可能有:
个位上是双数
与十位没有关系,个位是0、2、4、6、8
(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应该肯定,引导学生研究个位有什么特征与十位有什么关系来总结特征)
小结: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什么数?(0、2、4、6、8)。因此,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什么部分的数就可以了?(个位上的数字)
(5)验证结论
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比较小,你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自己举例验证。
(6)学习偶数、奇数。
①老师介绍偶数、奇数的概念。老师举多个数,学生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 ②说明:0是偶数,但我们在这个单元中一般不考虑0。
③介绍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把2的倍数写出来研究的方法叫列举法,这是一种很好的数学研究方法。
3、 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
(1)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
(2)交流:个位上是5或0。
(3)学生举例验证。
4、 2和5倍数的共同特征
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用“百数表”把2、5共同的倍数找出来研究特征。
三、巩固练习
1、 自主练习2
奇数、偶数学生容易分清,做此题的时候可以比比谁分的快,让疲劳的大脑兴奋起来。
2、 自主练习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再交流,然后根据2、5共同的倍数让学生把两个集合圈重新画一画
2的倍数 5的倍数
3、 按要求组数。
0 、6、9、7
奇数:
2的倍数:
5的倍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
第2课时(总第33课时)
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
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揭题。
指名说说2、5倍数的特征
直接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设计意图]直接看情境图,复习旧知识简捷、明快,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二、尝试探究
1、 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受2、5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大多会从数的个位上的数字进行研究,学生可能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针对学生的错误结论,引导学生及时举出反例予以反驳:13、16、26、29等一些数个位上3、6、9就不是3的倍数,而24、15、27等一些数反而是3的倍数。 谈话:看来只观察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
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2、 探究特征
①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百数表、列举法)
谈话:把“百数表”中3的倍数圈出来研究研究。(学生人手一份十行十列的百数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②学生独立尝试后小组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学生的结论可能有:
3的倍数都在一斜行上
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
3的倍数十位上的数字没有规律
④师引导:每一斜行上3的倍数有什么规律?
⑤学生思考交流:
“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问:另外的呢?
每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有的是12,有的是15,有的是18
⑥小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引导学生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
学生判断时注意说说判断的依据。学生利用特征判断后,教学生快速判断法,比如49只看4就知道它不是3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遇到数字本身是3的倍数时,可以略去不加,如1236,只要算1+2=3即可判断1236是3的倍数。
2、自主练习5
3、自主练习6
4、自主练习7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你还想了解什么?(要学生自觉的去探讨4、6、9??的特征)
信息窗2:质数与合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07—109页。 教学简析:
本部分知识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信息窗选取了体操表演这一现实性的生活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对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数论知识形象化,降低了认知难度。在前面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分解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
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2、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总第34课时)
内容: 质数与合数
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明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举行了,为弘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健身意识,学校举行了团体操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各个班整齐的方阵。(出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会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32、35、40。
问:仔细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它们的因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摆成方队吗?其他数行不行?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入手,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针对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2、利用准备好的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些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去发现、验证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从而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
3、交流自己的发现。
通过动手摆方阵,学生可能发现(1)1、2、3、5、7、11、13、17等数字不能摆成方阵,(2)4、6、8、9、10、12、14、15等数字能摆成方阵。
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这两类数字有什么特点?
4、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可以分成三类,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
(1)我们把具有像2、3、5、7、11??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引导学生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引导学生概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2)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
(3)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能够在课文中寻找花与潮的关系的句子
3、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感受海棠花的美,感悟生命的魅力。
4、提高质疑的能力,并能通过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寻找花与潮的关系的句子;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
三、教学难点:
能感悟生命的无穷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 感知花如潮
1、出示课件:(潮水) 谁来说说这潮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课件:(花)那这些花又让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3、出示课题:可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种特别的“潮”(花潮)
4、审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花如潮有什么关系?花潮是什么样的?
5、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圆通公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6、圆通公园里那么多的景物就包含在这14个字,让我们来读读,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7、其实圆通公园不仅景致多,那里的花潮更是美不胜收。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
二、初读解疑:寻找花如潮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在课文中找找写花潮的句子,想想这是这样的花潮?
(3)、课文除了写花潮,还写了什么?
三、精读研究,感受花如潮
1、作者为什么称海棠花为花潮呢?大家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研读
(1)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时枯枝瘦叶,并不若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的海洋。
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板书:花多如潮)
A你们是怎么理解:枯枝瘦叶和花团锦簇的?
B(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一簇簇、一丛丛的海棠花,形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所以作者称海棠花为花潮。老师用一个词概括——(板书:花多如潮)
(2)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A、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朗读指导
C、(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在枝头微笑的海棠花,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朵,你将如何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如何显示着自己的喜悦?(让学生大胆想象)
D、这么多的同学的想象给我们一种争奇斗艳的感觉,你们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E、现在你能模仿老师刚才的样子,概括花与潮的关系?(板书:花盛如潮)
(3)、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的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入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象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A、引导质疑:为什么无风花也在动?
B、那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
C让我们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一下吧。
D你们怎么理解“有一种生命在不断扩展?”
E、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种生命的魅力吗?
概括花与潮的关系 (板书:花动如潮)
(4)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板书:花声如潮)
A、作者听到了哪些声音呢?
B、还会有些什么声音?
C、这些声音是作者听到的,为什么还要写上一个“也许”?(讨论)
D、是啊,正是这朦朦胧胧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才让作者想到了——海上午夜的潮声。
E、通过朗读来表现这隐隐约约的声音?
F、能试着背一背吗?
G、概括(花声如潮)
小结:花团锦簇,繁华似锦,看花人蜂拥而至,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潮之中
3、整体回归
这么美丽的海棠花真是让人留恋往返,就让我们来回味一下吧。(读三个句子)
四、分工积累
1、这么美的句子能把他积累下来就更好了。大家可以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等会儿,一起展示你们的成果。
2、展示背诵成果。
附板书:
10、花潮
花多如潮
花盛如潮
花动如潮
花声如潮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篇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诗最为精辟,堪称中国文学之精粹。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著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 到了诗的希望。“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曾经的辉煌是无可磨灭的,现代诗也正被人推崇,我相信诗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诗帮助我了解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读诗的过程中,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刹那,我也就懂得了语文之所以被人推崇的原因——她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永盛不衰。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学会有一定速度的默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
2、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要属残奥会了。残奥会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运动员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其实,不只运动员,生活中有很多残疾朋友都非常坚强、乐观,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成全一棵树》)谁知道“成全”是什么意思?(生:帮助人,使达到目的。)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成全别人或被别人成全的事吗?
2、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成全了一棵树?那是一棵怎么样的树?为什么要成全这棵树?成全树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来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容易读错的字:拎līn拎包拎水拎着怔zhèng怔住)
2、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本文讲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将几棵树苗栽在门前,她那有腿残疾的小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快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小树苗茁壮成长,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
3、默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
(孩子和小树就是文章的线索。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母亲种下了几棵树苗,腿有残疾的孩子也种下了那颗最小的树苗;再写小树苗在孩子的护理下比其他树苗长得更茁壮,孩子也在母亲的决定下上了学;最后写孩子取得了成功回家探亲,交代了小树苗茁壮成长和孩子能够成才的原因。)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谁成全了谁?你从哪感受到的?为什么?画出有关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
(1)孩子成全了小树
“那树苗是她丢弃的,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举着树苗,满眼都是渴求。”(树是有生命的。孩子由小树想到自己,自己就和这棵小树一样是不被人重视的,是不被人看好的,是被认为没什么希望的。同病相怜让这个孩子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孩子挖的坑比母亲挖的要大、要深。”“孩子小心翼翼……给它浇水”“孩子经常给小树浇水。”“上了学……水塘和树之间。”“那树长得高,长得快……捡牛粪喂它。”
(为了小树成材,孩子精心照料着它。他精心侍弄小树的同时,也是在悄悄实现着自己的一个心愿,他是通过自己的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全着自己。)
文中“一拐一拐”多次出现,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是什么?(第一次交代残疾体征,后几次则显示他的性格特征:身残志坚,快乐阳光,乐观自信,自强不息)
(2)母亲成全了孩子
那孩子“一出生腿就残疾了。”“母亲望着孩子,犹豫了……“但看到孩子眼里那灼灼的目光,母亲点点头。”(母亲分明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坚强不屈、看到了坚韧。)
“那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为孩子的前途担忧。)
(3)“这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去读书。”究竟是什么促使母亲做出这项重大决定的呢?
①孩子自己为种那棵树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
②孩子每天拎着水桶认真浇树苗;
③孩子每天偷偷地给那棵树喂牛粪。
(以上几点都反映了孩子坚韧顽强的个性,隐喻着他在将来的日子里可能有的奋斗精神。孩子的坚持使快要枯萎的小树赶上了原先很壮实的树,身残但志坚的儿子也一定如正常人一样成功。她相信小树能长大,自己的儿子也会成长。伟大的母爱!)
(4)你怎样理解成全一颗树?
一个孩子救活了一棵险些被丢弃的小树苗,使之成长为一棵大树。母爱让一个可能处于社会边缘的残疾孩子,成长为一名成功人士。无论是孩子,还是母亲,他们做了一件相同的事:成全了一棵树,成全一个生命。
(5)感受着人物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通读全文。
四、拓展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要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 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语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
3、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课件出示,全班读。
湿润的山风 轻盈的云雾 无字的歌谣 飘飘洒洒的雨丝
轻捷柔软的手指 优雅的小曲 水淋淋的嫩绿 清新的绿色
4、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指名读课文)
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2)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
3、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1)指名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指导。
①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
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 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 绿草,都变成了 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 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___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_____________,把雨声比作_____________。
b、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4、感悟山雨的色彩美。_____________
(1)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
(3)带着遐想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
2、拓展阅读。《雨》(冯剑华)
3、作业:(任选一项)
(1)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小段话;
(2)自己试着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雨景。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件 篇6
学习内容
分析
《鲁滨孙造船》节选自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通过描述主人公在荒岛上造独木船的故事情节,表现了面对困境不后退、敢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课文中编排的插图是对每篇课文的一些重点文字的形象体现,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情分析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等形式读懂课文,分享阅读的快乐。同时以了解背景为契机,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
学习目标
1、认识“艇、谬”等生字;掌握多音字“难”;理解“不遗余力、荒谬”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鲁滨孙造船的经过,认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鲁滨孙勇于战胜困难、于逆境中求生存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难点
1、了解鲁滨孙造船的经过,认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鲁滨孙勇于战胜困难、于逆境中求生存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方式
方法
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拓展延伸法
学习准备
学生:课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
老师:教学课件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入题。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名家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勇敢机智的蔺相如,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足智多谋的周瑜,顽强勇敢的老渔夫……也正是他们这些鲜活的形象,丰富了我们的“名著之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板书:鲁滨孙)
关于这个人,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再板书:造船)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下面请你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文是写鲁滨孙在荒岛上造独木舟的这一故事情节。)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①“谬”读作miù,不读成miào。
②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
挺()杠()
艇()扛()
③说一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故事围绕“造船”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4、交流。
(文章写鲁滨孙先修船不成,后决心造船直至成功,是按事情发展过程的顺序叙述的。)
3、根据学生发言,总结板书:“想去陆地,寻思办法;动手修船,放弃修船;决心造船,成功造船;船成心喜,想去航行”。
三、细读领悟。
1、再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想想:鲁滨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四人小组交流。
(小组内互相读读画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投影出示相关句子。)
我不遗余力去干这件工作,结果白费心思和力气,浪费了我整整三四个星期的时间。
①“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
②从“白费”、“浪费”“三四个星期”这些词语你体会出什么了?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既然课文要写鲁滨孙造船,为什么还要写他花大力气去修船呢?)
③全班交流。
(文章写鲁滨孙先修船不成,后决心造船直至成功,这样的情节变化和曲折经历有力地表现了鲁滨孙虽然身处逆?境却不退缩、不逃避,而是敢于正视并勇于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但是,我要去海岛对面大陆上的愿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因为难以实现而更加强烈。”
①指名朗读句子。
②你觉得鲁滨孙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③全班交流。
(不但……反而……表现了鲁滨孙面对困难敢想敢做,去克服困难的精神;又表现了他也并不盲目瞎干,而是能够审时度势,调整自己的行为。)
“我费尽辛苦才把树砍倒……这种劳动之艰辛真是一言难尽。”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一言难尽”。
②从这句话你体会出了什么?
(这些语句都生动地表现出鲁滨孙身上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战胜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
③观察书中插图,想象鲁滨孙造船时的劳动场景。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交流感受。
读了这故事,文章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
五、拓展练习:抄一抄下面的名言。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法)巴尔扎克
○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
——(古希腊)苏格拉底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英)牛顿
作业设计
阅读原著《鲁滨孙漂流记》。
板书设计
鲁滨孙造船
想去陆地,寻思办法;
动手修船,放弃修船;
决心造船,成功造船;
船成心喜,想去航行
坚韧不拔地与大自然作斗争
依靠双手和才智赢得生存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