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精选3篇》
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精选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 篇1
熔断机制:背景、作用与代价
机制推出背景:15年三季度A股市场大幅波动。15年6月中下旬开始A股市场出现一波急速下跌,期间屡次出现千股跌停涨停的奇观。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类似情形时,通过机制安排在市场极端波动的情况下给予投资者更多冷静时间,从而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A股的波动特征:沪深300指数11年来有105次盘中波动超过5%,33次超过7%,占交易日总数比例分别为4.0%及1.2%,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统计数据显示沪深300指数在历史上有147次波动在4.5%以上,其中105次的5%波幅满足暂时熔断条件,33次7%的波幅满足停止交易条件。且从发生时点来看,这些波动多发生在市场牛熊风格比较明显的时段,在震荡行情下发生的概率较低。
历史上沪深300指数触碰跌幅阈值的次数明显高于涨幅阈值,其中碰触跌幅5%/7%的次数分别为69/22次,碰触涨幅5%/7%的次数分别为36/11次。考虑到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且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依然很难有根本转变。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以图起到防止市场非理性波动、稳定市场的作用。
机制的影响:我们认为:
(1)熔断机制的引入可能会起到部分稳定市场的作用。由于市场波动加大时,交易将被强制性中断,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市场的作用;
(2)但这种熔断机制起作用也将是有代价的:首先,目前一级阈值幅度较低(根据历史数据几乎每25个交易日就有一个交易日波动幅度超过5%),且二级阈值与一级阈值设置差距过小(仅2个百分点),正常交易可能会比较频繁的被中断;
第二,目前这种熔断机制设计本身也会对市场波动产生影响。例如,相比上涨,市场下跌更容易导致集体性的非理性行为。在存在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当市场下跌幅度在接近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投资者担心熔断生效而恐慌性地抛售从而引致触碰熔断阈值的情况。我们估算市场下跌达到4.5%-5%区间交易日占比0.9%,在这样的交易日投资者也可能会因为指数波动幅度在接近熔断阈值而恐慌性抛售导致市场跌幅触碰阈值引发熔断。
国际对比:中国的熔断机制一级阈值相对低、两档之间距离小
我们对比了美国、韩国、印度等市场的指数熔断机制的情况。该三个国家也均设立了指数熔断机制。相比之下,中国在有个股涨跌幅限制的情况下,指数的熔断阈值相对严苛,触碰频率估计也将远高于美国、韩国等国家。以美国为例,因1987年股灾,美国在1988年设定熔断机制,随后在2012年又做出调整,目前的美国指数熔断机制的基准指数为标普500,阀值只有单项跌幅阀值,为7%/13%/20%。但自最新规则(2012版)以来,美国尚未用到过熔断机制。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 篇2
在股市中为了控制风险,引进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炒股的老股民可能会知道在15年6月中下旬开始A股市场出现一波急速下跌,期间屡次出现千股跌停涨停的奇观。监管层便推出了熔断机制。那么熔断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熔断机制,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是指为控制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规定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则自动中断一段时间(“熔即断”),或就此“躺平”而不得超过上限或下限(“熔而不断”)。狭义则专指指数期货的“熔断”。之所以叫“熔断”,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原理和电路保险摊类似,一旦电压异常,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而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其作用同样是避免金融交易产品价格波动过度,给市场一定时间的冷静期,向投资者警示风险,并为有关方面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
机制的作用:
熔断制度对于股指期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从我国股指期货熔断机制的'设计来看,在市场波动达到10%的涨跌停板之前,引入了一个6%的熔断点,即股指期货的指数点升跌幅达到6%,即在此后的10分钟交易里指数报价不能超出熔断点之外,这不仅给股指期货的交易者提出了一种警示,也为期货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这时,包括对期货股指期货的交易者、代理会员、结算会员和交易所都有一种强烈的提示,使他们都意识到后面的交易将是一种什么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使交易风险不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2)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由于在市场波动达到6%的熔断点时,会有10分钟的熔断点内交易,这足以让交易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风险管理的办法和在恢复交易之后将体现自己操作意愿的交易指令下达到交易所内供计算主机撮合成交。
(3)有利于消除陈旧价格导致期货市场流动性下降。在出现股指期货异常波动的单边行情中,由于大量的买盘(或卖盘)的堵塞会延迟行情的正常显示,从而产生陈旧性价格,这时人们所看到的价格实际上是上一个时刻的价格,按此价格申报交易必不能成交;不成交指令不断地大量进入交易系统将造成更严重的交易堵塞,使数据的显示更加滞后。有了10分钟的熔断期,可以消除交易系统的指令堵塞现象,消除陈旧性价格,保证交易的畅通。
(4)为逐步化解交易风险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当异常波动的极端行情出现时,没有熔断机制的市场会横冲直撞,通常情况下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波幅在顷刻之间完成,这会打作错方向的交易者一个触手不及,一倍甚至数倍于交易保证金的账户被迅速打穿,这将增加结算难度和带来数不清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停市的办法也不能奏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期交所在世界性股灾之后的1987年10月20日宣布停市四天,以减少股灾损失,但此举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累积的市场风险如溃堤之水泛滥成灾,开市之后香港的恒生指数又下跌了33%,多数会员因保证金穿仓而无法履约,违约事件频频发生,交易所几乎破产。
熔断机制的引进主要是为了股票期货交易中能做到分阶段逐步化解交易风险,而不至于一步到位、措手不及。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 篇3
熔断机制是在股市较为常见的制度,最初出现在1982年美股中,也被称为自动停牌机制,在达到熔断值的时候故事机暂停交易制度。在2015年12月4日因为之前的股灾影响我国引进了这一制度,形成了a股熔断机制,实行基准为沪深300制度,采用5%和7%为熔断值,在指数上涨和下跌到达这两个值的时候出现暂停交易的制度。
A股熔断机制在我国正式实行的日期是2016年1月1日,而这项制度造成了2015年股灾的再现。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在2015年9月份稳定下来的A股再次出现了暴跌的走势。在实行的第一个交易日1月4日,在下午1点12分,沪深300下跌到了第一档5%,暂停交易15分钟;在1点27分恢复交易之后在1点33分触及到7%的熔断值,按照规则安全任意时间触及7%则暂停交易到收市。在后两个交易日出现短暂反弹后在1月7日直接开盘13分钟后9点43分触发了5%,恢复交易后2分钟触发了7%的熔断,开盘不到半小时就暂停收市了。
熔断机制虽然是好的稳定制度,但是在我国却起到了不好的作用,因此在2016年1月8日的时候暂停,目前是没有在实行。主要原因在于A股市场的特殊性,这种制度起不到稳定的作用。在我国证券市场羊群作用下反而造成了助涨助跌的效果。另外就是我过实行的T+1制度造成无法进行改正操作,本身涨跌停已经限制了交易,再加上熔断,规则的叠加造成市场的动荡。熔断后没有进场资金进行操作,造成市场的单边模式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