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优秀征文(优秀3篇)》
记得我们班曾发生过一件事: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完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背诵,每位同学必须到组长处背诵,加强对古诗词的掌握。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任务,可是李小明却不以为然,他趁没人的时候居然掏出5元钱给组长郭东,请求他算自己通过。可郭东毫不在意那5元钱,这时李小时又迅速掏出另外的5元钱摆在组长面前,贼头贼脑地看着组长。可出人意料的是郭东抓起10元钱走出了教室。正当李小明得意之时,老师跟着郭东走进了教室,狠狠地批评了李小明,并让他好好朗读并完成背诵。这次为您整理了反腐倡廉优秀征文(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反腐倡廉优秀征文 篇1
一提到镜子,人们自然会想起1400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一语道出了镜子的真正价值。
在如今这个物欲繁盛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更需要有一面镜子,既让人看清自己、也让人明白社会。把个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为的正斜、品格的高下;把社会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废、世俗的清浊。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他将它献给齐国的大夫子罕。子罕却不肯接受。献玉人对子罕说:“我曾把这块玉石拿给做玉器的工匠看过。工匠认为这是一块非常难得的宝石,所以才敢拿来献给您,可您为什么不接受呢?”子罕说:“我为人处事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如果我把玉石收下,那么我们两个都失掉了宝。我不收,这样我们各人就有各人的宝石啊!”
这是发生在 2600 多年前的事,尽管它跨越了漫漫的历史长河,但它却如同一面清亮的铜镜,折射出古人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
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熠熠生辉。即便是在封建社会那混浊的官场中,依然有许多出淤泥而不染、严于律己、奉公守法的清官廉吏:包拯、海瑞、于成龙……他们恪守“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抵挡住各种诱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他们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古人说得好:“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利行一己之便,贪一己之利,那么终将会落得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场。
大家应该记得胡长清、成克杰贪污腐败的事迹吧!那些以追逐金钱、权力、美色为终极目标的贪官污吏们,将被历史永远地刻在耻辱柱上。他们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应有的信念与坚持,他们忘记了作为共产党员应有的亲民与奉献,他们迷失了作为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与方向!他们,不配作为共产党员的一员!
而在新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的身边也涌现出一批批令我们肃然起敬的优秀楷模!任长霞一心为公,谷文昌执政为民。是他们,在勤政廉政、亲民爱民的歌曲中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是他们,在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书卷中书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是他们,在廉洁奉公、清正公正的康庄大道上树立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
有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
而我们更要说,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廉洁更是一面镜子,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要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朋友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时刻以廉洁从政为帆,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桨,以党员干部的信念为舵,破浪前行。让我们在“八荣八耻”思想光辉的照耀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守住本分,守住清贫,守住灵魂,守住忠诚,让我们挺起胸膛告诉自已:“廉洁之镜 伴我前进”!
反腐倡廉优秀征文 篇2
讲到廉洁,《现代汉语辞海》上的解释是思想清正,自我检点,节俭,没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之事。咋一看,这个话题好像和我们小学生没有多大关系,可细细想来,倒也离我们不远。
记得我们班曾发生过一件事: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完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背诵,每位同学必须到组长处背诵,加强对古诗词的掌握。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任务,可是李小明却不以为然,他趁没人的时候居然掏出5元钱给组长郭东,请求他算自己通过。可郭东毫不在意那5元钱,这时李小时又迅速掏出另外的5元钱摆在组长面前,贼头贼脑地看着组长。可出人意料的是郭东抓起10元钱走出了教室。正当李小明得意之时,老师跟着郭东走进了教室,狠狠地批评了李小明,并让他好好朗读并完成背诵。
粗浅地说,这件事好像还挨不上廉洁的边,可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这件事的性质难道不和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一样吗?电视里、报纸上不是一直在喊:“反腐倡廉,廉洁奉公”吗?记得那天就在新闻里看到一则报道:某市建造一座大桥,由于包工头想偷工减料,于是他就向有关部门负责人行贿,致使工程蒙混过关,可就在人们欢天喜地庆祝大桥通过时,悲剧发生了,桥断人亡,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其实刚才讲到的李小明就是那个包工头,郭东就是那个负责人,假如那个负责人能像郭东一样,悲剧不就可以避免了吗?
其实在历史上廉洁奉公的人多到数不胜数,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个故事,鲁国时有个宰相叫公仪休,他特别喜欢吃鱼,有一天,一个大夫的管家送来了两条活鲤鱼行贿他。但是,他坚决不收,他的学生就不解地问他:“老师,你不是很喜欢吃鱼吗?怎么不收下送来的鱼呢?”他就说:“我收了他的鱼,就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办事了,假如是不好的事,那就祸国殃民了。”多么令人敬佩的公仪休啊!他的美名将流芳百世,当然,那些贪官污吏也不为人所忘记,不过那是遗臭万年,像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坤,最终捞了个抄家灭门的下场„„
虽然廉洁和腐败就在人们的一念之差,但它们产生的后果却是天壤之别。真所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自从我校开展廉洁活动以来,我们人人都感受到了廉洁的重要性,我呼吁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将来做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社会。
反腐倡廉优秀征文 篇3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廉政建设,是每个国家干部应该做到的基本条件。就拿春秋时期鲁国丞相公孙仪说吧!
公孙仪是鲁国的丞相,平生喜欢吃鱼。为此,人们都抢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一概拒收。有人问他,您老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下?公孙仪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才不收鱼。我如果收了别人的鱼,就要迁就别人;迁就别人,就会徇情枉法;徇情枉法,我就当不成丞相。到那时,虽然喜欢吃鱼,别人也不会给我送鱼,我也无力自己买鱼来吃。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也没有被罢免,我喜欢吃鱼,就能够长久地自己买鱼来吃。
这就是公孙仪,一个廉洁的丞相。他没有收别人送的鱼,这是正确的选择,他虽身为一个国家的丞相,但能拒绝物质的诱惑。本身就是一个反腐倡廉的典范对我们现在的人是一种启示,更是一种借鉴。
廉政建设,就是要保持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一个国家干部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廉洁奉公,廉洁从政。这一价值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