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描写大海的文章(优秀6篇)正文

《描写大海的文章(优秀6篇)》

时间: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描写大海的文章(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1

第一,话题大,偏离语言核心价值。很多小练笔,是在做大而无当的事情。通常是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总结式文字表述。如学了写人物文章,则写“你想对某某人说——”,表达对人物品质的赞美,倾吐自己的敬佩之情;学了说理的文章,则写“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诸如此类的“替圣人立言”之笔,表面上是练习表达,实际上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感悟的程度。没有从文本语言现象入手,没有言语形式方面的要求,为练笔而练笔,对提升学生言语技能缺乏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步伐大,背离学生认知规律。忽略教师指导,缺乏梯度练习,是小练笔中常见的毛病。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往往在课堂尾声的3~5分钟时间内抛出话题,练写时间无法保证,更别说教师的梯度指导,因此,通常练笔就被安排在课外完成。如此教学,步伐突兀,学生得不到有效指导,形同走过场,练笔效果当然受影响。

第三,跨度大,脱离阅读练笔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中高年级作文定位为“习作”,意指练习写作,属“练笔”性质,是一种起步训练。以此观照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则是起步中的起步训练。可不少教师把小练笔等同于习作,常拔高练笔的要求。如学写景状物的文本,布置篇章式的练笔作业,就会让人觉得标准过高,至少在缺乏梯度指导策略的情况下,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是不宜的。

那么,新课标视野下的阅读小练笔,应该如何形成教学架构与教学进程水乳相融呢?笔者以为,应从“小”字入手,以“小”见“大”,在“小”练笔中学得习作技能,提高习作质量。下面以《赶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文为例,谈几点建议。

一、切口小,选取学生“能学”的写点

阅读中的练笔,首先要考虑课堂教学目标的适度和学生起点的准确。选择切入口应求“准”,抓“小”,练写点应是学生的“可接受点”。李海林先生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确定的根本视阈立场是学生,应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所以,阅读练笔最佳切口既要考虑教学的“可达成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度”。因为教师设计“低入”,可以使学习内容易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趣味性。

据此,《赶海》一课可以这样思考小练笔切入口并进行筛选:(1)篇章方面。文章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篇,结尾又以唱响此歌谣作结,首尾照应的写法是本课比较明显的写作特色,但篇章结构的迁移练写不是第二学段的“可达成度”,因此这一点只能让学生了解而已。(2)段落方面。本文从第2至4自然段按时间顺序记叙人们赶海的情景,以第3自然段为重点,生动具体地记叙了作者与小伙伴赶海的趣事。段落学习是第二学段的重点,典型课例的重点段落更具有迁移运用价值。因此,本文这一段应作为教学重点和练笔范例来教学。(3)句式与修辞。第3自然段描写海滩小动物时,出现两句生动活泼的比喻、拟人修辞句。但这种句式与修辞在先前的课文中作为重点语言现象出现多次,学生已经熟知,所以可以不作为训练的着力点。而这段的开头对海滩上人们的赶海活动进行了描写,以“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出现,这是一处可作为有关场景描写的仿写点。(4)词语方面。重点段落对赶海情景进行生动的描写,最具语言特质的是动作词的准确运用和语气词在段落中句首的运用。虽然在二年级学过一些语气词在句子开头或结尾的运用,但如此多个语气词在段落中连续运用是第一次接触。它们在事件描写中既传达出作者的丰富情绪和心理活动,又在句子间起了连贯衔接的作用。因此,语气词和动作词作为组合句子、表情达意的最小语言单位,就成了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以此为小切口引领学生对整个段落内容进行理解,认识段落写作特色,是很理想而便捷的途径。如此思考设计,与编者意图安排的课后作业不谋而合。

二、步子小,减缓学生练写的坡度

找到小练笔最佳切口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考虑如何通过一个个台阶,为学生设计一条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又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最佳路径,尽量设计成“小步子”的层递式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层层推进,体现训练的梯度,减缓练写的坡度,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切切实实的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训练。《赶海》一文可以为小练笔设计这样的“小步子”:

1. 理解内容的“趣”。直奔重点段落,了解主要内容,明确作者着重描写赶海中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三件趣事,并引导读相关的句子,感受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趣”。

2. 发现语言的“趣”。教师出示作者描写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的三个句子,指导关注句首语气词和句子中关键动词的运用,通过朗读、比较、发现,体会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丰富的情绪和心理产生的作用:如“嘿”的惊喜,“哎”的好奇,“咦”的疑惑,“哦”的恍悟,让人觉得妙趣横生;还有“我”和伙伴“摸、抓、捉、捏”及海滩小动物“东逃西窜、夹住、摇摆”等动作词的运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 尝试说“趣”。先呈现一组这节课学到的及以往学过的一些语气词,练习说一至两句话,如“嘿、哎、咦、哦、哇、哼、哈、耶”,然后回忆曾经经历过的一些趣事,进行口头讲述,用上一些动词把事情说清楚,尝试运用一两个语气词表达出当时的情绪或心理。

4. 迁移写“趣”。最后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件童年趣事,写一段话。这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练笔目标不宜一刀切。水平高的,要求用上语气词和准确动词写出事情的“趣”,甚至可以模仿本文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生动。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在叙述中能用上语气词表达出经历那场景的心情或用上一些准确动词把事情写清楚,能让人感觉到“趣”就行了。

三、密度小,凸显语言核心的价值

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2

语文素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由长期积累而成。小学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整合多种资源,使语文教学呈现开放性、融合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升语文能力。在《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烟台的四季海景,学习文章的叙事结构,感受辞藻之美。

一、美景沉醉,营造氛围

阅读唯有沉浸在文本的氛围中,才能从精神上融入文本世界,达到调动学生情感的目的,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融,为探究文本、剖析作者的情感创造外部环境。教学《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出美轮美奂的景色,便于学生形成感官体验。

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是营造课堂氛围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其强烈的代入感可快速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氛围。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可采取图片切换的方式,但图片的选择与制作则需要精心安排。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地理位置,由太平洋到东海,再到烟台的海,逐渐引入烟台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海景,使学生从感官上对烟台的海形成认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渐熟悉烟台的海,并从文中提炼作者的描写顺序,也就是文章的框架。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背景音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不仅仅具有卓越的视觉记忆能力,还具有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声音有助于记忆。在课堂教学中,背景音乐是营造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音乐可模仿海浪的声音,使学生有如步入海滨之感。教师可先进行心理暗示,随后让学生朗诵,加深学生内心的感受。比如在这篇课文中,除海浪声外,教师还可加入烟台港口轮船的汽笛声、起锚声以及海鸥的叫声等,渲染海滨的气氛,使课堂充满情趣。

二、人海相依,解读特色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更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写作特色和深层寓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在课文中,除了了解作者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烟台的海景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剖析各段描写的文学特色,了解作者所表现的人与海相依的深层寓意。

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分别描写了烟台海景的四季变化,同时描写了以海为生的烟台人面对四季变化的不同表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按不同季节分别标出描写“海”与“人”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列出提纲,以此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春天,大海是活泼的,渔民不违时节,辛勤播种养殖的种子;夏天,大海是宁静的,游人们享受着夏日凉爽的烟台和平静的海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海呈现出高远的景象,渔民们再次忙碌起来,为收获而捕食;冬季,大海是凝重的,而人们不畏严寒,观赏冬天的独特海景。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文所描写的海景,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季节的海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提问可促使学生思考、回忆课文内容,同时迅速组织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作者着墨最多的部分是对冬日海景的描写,但学生的个人喜好有所不同,答案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总结发言时,要引导学生观察冬日海景,包括课件中的图片和文章中的文字描写,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能力展示,拓展阅读

学习语文知识最重要的是内化与外显。内化即对阅读信息的理解、剖析,使其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显则是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的效果。能力训练与拓展阅读是知识内化外显过程中两项重要的内容。能力训练从实践入手,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而拓展阅读则是对课文阅读的丰富,也是学生锻炼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这篇课文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词汇的记忆,以及对写作方法和修饰方法的体会,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演说活动,以“导游”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形式,增加课堂教学情趣。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的基础上,扮演“导游”的角色,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向扮演游客的同学介绍烟台海景的四季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知识的内化与外显效率。

另外,在写景课文的解读中,拓展阅读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景物描写方法。在这篇课文中,教师可筛选一些内容相关或是描写方法相近的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可参照课文的解读方法,又可在解读中实现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的对比,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3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而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就像一幅人物画的眼睛,向读者透露出一定的情感和思想。抒情和议论是两种表达方式,但在记叙文中,它们似乎很难分清彼此。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作者批评了那些不关爱自然的人。抒情意味很浓。同时,作者也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人类要热爱大自然。议论的意味也很浓。

在记叙文中,要想运用好抒情和议论,就必须弄清楚它们与叙述描写间的关系。

一、总分关系。叙述描写是花瓣,抒情议论是花萼,花萼包着花瓣,与花瓣构成“总分”关系。如《幽径悲剧》中的一至五段,描写了幽径的四季美景,这是分。第六段则作了如下议论:“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这是总,有力地收束了以上几段内容。

二、形神关系。叙述描写是形,抒情议论是神,后者由表及里地从更深处揭示出前者的内在含义。如《幽径悲剧》一文,全文主要叙述了幽径中那棵古藤的生死,这是形。结尾则写道:“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是神,表明了作者维护真善美的坚强决心,有画龙点睛之效。

三、骨肉关系。叙述描写是血肉,是文章的具体内容;抒情议论是筋骨,是支撑全文内容的骨架。如杜卫东的《明天不封阳台》一文,开头一句“明天要封阳台”独立成段,表明了作者鲜明的观点。到第七段又有一段议论,起始句是:“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行文内容发生转折。结尾一段仍是抒情议论,起始句是:“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文章内容又落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上。这三个句子支撑起了全文的三部分内容,前后照应,一线贯通,使文意层层递进。

四、因果关系。叙述描写是因,抒情议论是果,感情由景而生,观点由事而出。如《幽径悲剧》中的第十三段,作者先叙述了古藤被毁的具体情形,这是因;接着直抒胸臆:“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这是果。

了解了抒情议论与叙述描写的关系,我们在写作记叙文时就可以灵活运用,并能让其为叙述描写锦上添花。

【习作看台】

留住那份纯真

秦培严

远处的浪花一层又一层,海滩上清凉的海水没过了我的脚丫。大海在净化着我的灵魂。(既有景物描写,又有陶醉之情,引出美好回忆。)

樱花烂漫

我心中的樱花虽然不如日本的樱花那样美,但它却是我的精神寄托。(议论,表明心中的樱花另有深意,领起下文。)

波浪形的叶子,白色的茸毛,绿得让人看不清的叶脉。它的茎是那样的笔直挺拔,好似芭蕾舞者的双腿,纤细而又不缺乏刚劲。黄色的小花好像阳光一般,常常温暖着我的心扉。在我的童年里,黄色就是阳光的颜色,它带给我无限幸福。(描写生动,突出童年心中樱花的美丽。)

我终于明白,纯真就是少时的天真烂漫。(议论,点明纯真的第一种含义。)

螃蟹情缘

夏夜的天空,星星眨着眼睛,明月披上了黑色的轻纱,美丽而又深邃。(描写迷人夜景,烘托美好心情。)

我喜欢和爸爸一起到海边去抓螃蟹。每当夏夜来临,螃蟹就喜欢爬上岸,有时成群结队。我们就举着手电筒或电瓶灯照岸边,一旦照到螃蟹,它就一动不动,好像专等着我们去抓它。

那一夜,我和爸爸抓到了很多螃蟹,我很得意,与它们嬉戏。突然,一只螃蟹钳住了我的手指,我疼得大叫。爸爸让我赶紧把手放进水里,螃蟹一遇水,就松开钳子,逃走了。爸爸说:“如果你使劲掰它的钳子,它就会使劲夹住你不放;你放了它,它也就放了你。”(叙述被蟹钳又放走蟹的过程,暗含哲理。)

我终于明白,纯真就是宽容地对待别人。(议论,点明纯真的第二种含义。)

喷薄火焰

我和他时敌时友,有时吵得不可开交,有时却又聊得难舍难分。

他是我最好的同桌,严厉又不缺乏耐心,在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尽全力帮助我。

一次考试,他的成绩不尽如人意。看到他那忧虑的神情,我也很着急,我终于找到了帮助他的机会。

我悄悄地将一颗西红柿塞进了他的书包里,希望这颗西红柿让他看到喷薄的火焰,唤起他的热情。果然,他明白了我的用意,向我会心一笑。

我终于明白,纯真就是不露声色、真心细致的关爱。(议论,点明纯真的第三种含义。)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感受过各种各样的纯真,每一份纯真都是一颗糖果,都值得反复品尝。(结尾抒情议论,照应题目,表达怀念之情。)

【精彩点评】

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4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及分享的高中语文知识归纳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高中语文知识归纳借鉴一

大阅读的“人物性格”题型

题型:文章体现出某某怎样的性格特点……某某说传主是一个……样的人,原文是如何体现的。

一、借助“手法”表现传主性格

二、借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来表现传主性格

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涵养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性格。

三、借助情节来展现传主的性格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四、把传主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五、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度的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观览中获得某种启示。

总结:

掌握基本方法。

一抓描写,即找到有关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借以体会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二抓情节,即要在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三抓评论语,作品有时还会借助其他人物的评述或作者的直接评价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六、物象的作用

物象即小说中引入的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有三个方面: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高中语文知识归纳借鉴二

鉴赏文章环境

环境是指人物生存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城市村落等自然景观。

1.内容

(1)描写内容: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味等方面的描写。

(2)描写角度: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描写顺序: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或定点换景,或移步换景。

(4)常用技巧: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景强调形象;②斟词炼字,写景要求准确传神;③动静结合,写景追求神韵;④点面结合,写景应该全面且突出重点;⑤虚实结合,要合理运用联想与想象。

二、环境的作用

往有大段的具体场景描写,其作用有:

1.如果场景描写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2. 如果场景描写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3. 如果场景描写置于对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心理。

4. 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小说中某个场景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5. 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

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模式一: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式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心理,表现了人物……形象特点;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对表现中心主题具有……作用(突出了中心主题)。

高中语文知识归纳借鉴三

大阅读考题内容

一、大阅读的类型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戏剧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新闻、科普文、调查

二、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整理2

大阅读的“结构作用”题型

以小说为例(传记同样适用)

一、文本的故事结构(小说情节)

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情节的类型及作用

(一)就整体篇章而言

(二)就文章开头而言

(三)就文章结尾而言

(四)考题问法:

“文章(传记、小说均可)以……(周汝昌“安安静静的离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对待“作用”题型,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考虑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2. 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3. 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4. 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具体分析:

1.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①开头的作用:总领全文;照应题目,呼应下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②中间的作用: 过渡(承上启下);由……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做铺垫(为议论、抒情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结尾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长;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小见大。

④标题的作用: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 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一般来说,情节有点题和突出、深化主题等作用。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5

因为词句是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要使文章有文采就必须对词句进行润饰提炼。因此,在高考作文中,对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现为对词句的加工修饰。考生要善于选用生动形象的词句为文章添光增彩。

1. 绘形,追求画面美

绘形主要依靠形容词的巧妙运用,即用形容词突出事物的外部特点,借以增添美感。一是使用胖、瘦、高、矮、涩、滑、粗、细、扁、平等形容词进行精描细画;二是使用萋萋、淡淡、溶溶、薄薄、袅袅、蓊蓊郁郁、熙熙攘攘等叠音词增添音韵美。

例:昨天是端午节。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我吃不下了。”我打着饱嗝。“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2011江苏考生《拒绝平庸》)

在叙事之前,作者用“碎碎”、“惺忪”、“淡淡”三个形容词渲染了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为下文“吃粽子,求高中”的人物活动设置了轻松、愉悦的背景,叙事饱满,意境优美。

2. 绘色,追求色彩美

要追求语言的穿透力和视觉效果,就必须要在绘色上做文章。如“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就像很好的事情再作改动”一句的表述是比较抽象的;而莎士比亚把它写成“替精炼的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罗兰上”就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高考作文也可以用绘色的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魅力四射。

在写人叙事时,我们要细心观察事物的色彩并在写作中努力把它表现出来,使语句具有形象的色彩美。一是准确使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原色词,二是学习使用银白、金黄、海蓝、桃红、草绿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

例: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爷爷和奶奶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密密的枫竹林里,红嘴玉轻轻地歌唱,紧靠竹林边的小山塘,蒸腾着一般蓝幽幽的雾……竹林那边,桂花正浓…… (《爷爷奶奶的秋山情节》)

这段景物描写十分注意绘画美,考生巧妙地调配颜色,细腻地描绘秋景,文章意境幽美,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写木楼作者用“湖蓝湖蓝”来形容,写“枫牙岭”用“幽蓝幽蓝”来描绘,虽然同是蓝色,但有深浅之别。红色的枫叶和红嘴玉,乳白色的“山雾”,蓝蓝的“雾气”共同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图;而“枫竹林”、“羽毛”、“山塘”、“小路”、“草丛”、“桂花”等,让读者调动生活经验去尽情联想,这又是暗写颜色。如此明暗交错,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好一幅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秋景图,多么令人神往啊!

3. 绘声,追求音韵美

描绘人或事物的声音,可以传神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人物的个性。巧用拟声词可以用“美声”紧紧打动读者,拨动读者心灵的琴弦。俄罗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辅导学员写作时,让学员用一个句子描写吝啬绅士给乞丐一个小钱的情景。学员写的句子是:“他把一个钱投到乞丐的手里。”陀斯妥耶夫斯基把这个句子修改为:“他把一个小钱向乞丐投下,小钱叮叮当当地滚到乞丐脚边。”这个句子动态与声响兼备,把绅士鄙视乞丐的傲慢神态和乞丐艰难行乞的窘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一是象声词绘声,即用模拟声音的词语准确地模拟出事物的声音。如淙淙、唰唰、哗哗等。二是比喻绘声,即用比喻手法绘声。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

例:那土地,就像汹涌的金色海洋;高粱喝醉了,摇着黑红的大脸,嗬咧咧,嗬咧咧地在唱;大豆说话了,像孩子们在拍手,在哗哗哗,哗哗哗地笑。

例句描写北国金秋时节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就绘声而言,既运用了象声词摹声写音,又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绘声。“高粱”一句用拟人修辞,“大豆”一句兼用拟人与比喻修辞,形神兼备,文采斐然。

4. 绘态,追求动态美

绘态就是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同学们在写文章时,往往只用一些概述性的抽象文句,这样文章往往显得干瘪而缺乏生机;倘若将其改为描述性的文句,就能够生动地展示人或事物的状态。绘态主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如“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苹果,也是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般的果子。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峻青《秋色赋》);动态如“雨滴坠落下来,它们汇入山脚的溪流,雀跃着。它们顺着山势顺着山的引导,奔流着,就像父母牵着跌跌撞撞的孩子教他们走路。”(峻青《秋色赋》)再如:

一道闪电,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了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打开,摔在地上。烟囱发出低声的呜呜,犹如在黑夜中抽咽。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柔美、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倦躯体。(意大利・弗拉里斯《暴风雨》)

作者用“撕开”、“咆哮”、“打开”、“摔”、“敲打”、“冲击”、“奏出”、“蠕动”等一系列的动态词语,描写狂风暴雨迅猛而至并逐渐变小的过程,暴雨迅猛的势态和读者的被感染的情态交融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佳作示例

观 海

一考生

我爱海,爱它的一切,每年我都要去探望它,去领略它的平静与雄壮。

今年夏天,我与弟弟又一次来到了海边,看望思念已久的大海。午后的天空,白云朵朵,空气中充满了海的气息,有一种雾蒙蒙的感觉。弟弟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一到海边便去寻找他的“独得之乐”了。我独自站在海边,眺望远方,欣赏着海,欣赏着它的美。

海很平静,一眼望去不见尽头。灰蒙蒙的天、湿漉漉的雾和湛蓝蓝的海混在了一起,海天一色,若隐若现,仿佛那遥远的海市蜃楼。薄雾的那一边又好似另一个世界,独有一品。一抹白色的光轻盈地斜射入海面,整个海就像一个水晶球,平滑、光亮,但并不耀眼。海风吹来,带动着泛泛的微波,浪花一下下地轻吻着海边的岩石,就好似羞涩的女儿,默默地从远方走来。海边稀稀落落地泊着几艘小渔船。矗立在海中央的小岛,好像也被女孩儿的脉脉含情所感染了,变得含蓄起来。一切都像在熟睡,静静的,静静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海浪也跟着时间的脚步一个更比一个强,不再是那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变成强壮的庄稼汉,浑身有使不尽的气力。远远望去,整个海面波动起来了!浪一个推着一个向前冲。凉风袭来,更加怂恿了它的凶猛,形成一米多高的浪花,疯狂地扑向岸边的岩石,溅起阵阵白沫,在空中起起落落。听,从海的那边传来訇訇的响声,好似千军混战,万马奔腾,又好似大型交响乐团在演奏激情的乐曲。这声响混杂在浩大的浪花中,一齐撞击着岩石、海滩。“水晶球”的表面被打得七零八碎,碎沫四溅。浪,一个比一个猛;声势,一个比一个大。大海醒了……

许久,响声渐渐小了,海浪渐渐落了,天色渐渐暗了。弟弟拽拽我的衣角,我看看他,他手里提着一桶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姐姐,我们回家吧,我累了。”我抬头看看天,是啊,应该回去了。天累了,海累了,我们都累了。

我拉着弟弟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又想起海,想起那潮起潮落。忽然觉得,我们的生活不就正如这潮起潮落的海吗?有奋斗,有低迷;有平平静静,有曲曲折折;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苦,但无论以前如何,当一觉醒来的时候,一切已成过去,又是一个如海一般崭新的一天在等待我们去面对。

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析法学习语文

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量涉及的是具体的形象材料,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本质认识,就要运用分析。可以说分析法几乎伴随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课的分析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极广,从字词分析,句段分析到文章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中心思想的分析以及语法、修辞的方面的分析,可谓无所不包了。学生对分析法的掌握也要经过一个由生疏到熟悉到纯熟的用的过程,教师就应循着“示范引导——巩固训练”的程序来进行指导。对某些知识的内容,教师应该先做出示范,并要讲清这一分析形式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及时把握住分析的规律。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仿效的教学过程,学生会较快地掌握某一种分析方法。

(一)语境分析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语文教学特点,对词语、句子的分析首先就要弄清它所处的语境。如《藤野先生》(鲁迅)一文“(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赏,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句中的“标致”一词,在一般情况下表褒义,是“美丽”、“好看”的意思。而在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则是作者用反语来讽刺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不以代表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辫子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懑和厌恶之情。学生在回答词义、句义分析题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或是盲目乱答,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很好的掌握语境分析法。学生只要掌握了语境分析法,又对语文内容有熟悉的了解,那么这类分析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对比分析法

对比法可以分为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如:《海燕》(高尔基)一文中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不同表现的对比。纵比是对同一人物或事物前后状况进行对比。如:《范进中举》(吴敬梓)范进在中举前后,岳父胡屠户的语言、行为的变化。对课文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有关内容材料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更易区分出事物的本质,指导学生掌握对比分析方法首先就要学会寻找对比点,然后以对比点为基础,去分析对比事物的两方面情况,从而达到对有关知识的把握。例如在前一个例子中,作者通过海鸥、海鸭、企鹅的胆怯、慌张和自私与海燕的坚强、勇敢、乐观、自信形成对比,更加突出海燕的英雄气概和崇高品;而后一例子中,胡屠户对女婿的前后变化则更突显人物虚伪、势利、欺贫惧富的性格特征,并揭露和批判趋炎附势的社会现象。

(三)背景分析法

许多文章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尤其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带有鲜明时代主题的作品,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指导学生通过对文章时代背景的分析,找出文章的写作意图,就可以更好的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中的《雪》、《雷电颂》、《海燕》等一类的名篇作品,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通常的教学过程中都有背景介绍这样一个教学步骤或内容。如果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对当时的时代进行分析,进而结合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去进行分析,学生就能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学好语文

归纳以分析为前提,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共性,从整体上来认识事物。是对有关知识精化的一次再提炼和再认识,这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初中教材中大量涉及到的景物描写,各篇中景物描写又各具作用。《孔乙己》一课中孔乙己临死对晚秋凉意的描写,有渲染悲凉气氛,预示人物的悲惨命运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中去哲尔赛岛及从哲尔赛岛返回都有一段景物描写:“……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和“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两处景物描写分别烘托了人物的欢快心情和失望、沮丧的情感。《变色龙》开篇的冷清、萧条的环境描写则有交代故事发生时代背景的作用。通过对各篇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分析,寻找其共同点,就可以综合归纳出“写景大多是为了写人”这一共性特点。当然根据不同的具体内容,写景的具体作用还可以归纳成如下三点: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为人物的活动设置场景。

(二)烘托人物的情感(心情),以便展示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

(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表达作者的思相感情服务。

描写大海的文章 篇7

关键词:自然景物描写 思想感情 文章主题

自然景物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其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以此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进行多方面的表达,使得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因此,它在记叙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表现方式。在这里,我们要研讨的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在记叙文中是如何应用的,让学生懂得自然景物描写在文章中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活动,为文章中心服务。”(茅盾),它是文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为了凑字数去写景(甚至有的教师也是这样去教育学生),结果使得自然景物描写在作文中显得画蛇添足,毫无意义。

景物描写是写作中的一种技巧,它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情感,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符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要求。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的“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无一不包含浓浓的惆怅悲凉之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尽而情有采。”“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在优秀的文学作品里的作品随处可见。

自然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语言环境的不同,其作用也会是不一样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在文章开头出现,往往是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鲁迅《故乡》中“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不仅仅交代了时间,还巧妙地将社会现实的灰暗面与自然景物的灰暗面相融汇,用暗色来隐含整个社会的沉闷与枯寂,并与人物的抑郁心情相协调,从而达到自然景物的描写与社会和人物心境相映衬的目的。

在叙事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的作用。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已经上了船,轮船离开了防波堤,在风平浪静,像绿色大理石桌面一样平坦的海上驶向远处。”渲染了全家人到哲尔赛岛旅行时的愉快心情。当得知于勒叔叔并没有发迹时,母亲大为不满,因为我给了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而破口大骂,弄得“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此时“我”眼中的哲尔赛岛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底钻出来。”这里的景物描写则烘托出了“我”的失望、沮丧的心情,与上船时的愉快心情形成了对比,从而把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暴露无遗。

又如都德《最后一课》:“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则展示了小弗朗士单纯、天真、无忧无虑的性格特征。

有时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是连续的,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它往往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如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压下来”,“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这些文字明写自然气象变化,暗指与黑暗势力斗争的过程。

又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到“天上的那层灰气已经散开”再到“又是一阵风,墨云滚似地遮黑了半边天”,最后,“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人物形象就是在景物的不断变化中逐步完成,文章的主题也是在景物的不断变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