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外语教学范例【精选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基础外语教学范例【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础外语教学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就业导向技能训练
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千意见》中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有些高职院校仍存在外语教学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学生难以找到发挥所学语言作用的岗位就业,形成学生不满意企业也不认可的难堪局面。
一、外语专业学生求职现状分析
1.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外语要求
据调查,企业在招聘时,常测试学生外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等,要求应聘者能够自然、积极地使用外语,语言的使用总体上能与语境、功能和目的相适应;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表达,允许偶尔停顿或个别发音不准。从面试的方式和内容来看,主要是测试应聘者以外语为载体的交流沟通能力。根据需要,有的企业还进行笔试,测试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和知识面、单词量。每个公司对于不同的职位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总体来看是考察学生的判断能力、成就欲和团队精神。
不同企业虽然在用人标准,口、笔试要求上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更注重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交际能力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
2.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与用人标准存在的差距
高职院校大都是由办学质量较高的中专升格而成。升格后,这些院校在专业教育中职业意识虽然强,但在外语教学中却缺少职业教育意识,更多的仍属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体系。培养的学生外语水平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高职外语教学出现了思观念不新,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等问题。根据走访企业和就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大多数学生因外语水平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外语等级特别是日语等级通过率不高,加上企业希望录用有工作经验的人,造成应聘学生错失良机。据了解,外语专业学生到所学语言岗位就业的仅为,很多学外语的高职生只能到其他岗位就业,从事文秘、业务助理、人事助理等工作。
二、高职外语教学状况分析
上述情况说明高职外语教学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三点:
1.传统的课程设置
我国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通常把教育课程划分为文化基础知识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类,其主要特点之一是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偏重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忽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按照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构架,从“文化基础课”的角度理解外语课,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就会忽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日益脱节,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外语课教学不能只强调基础知识,在外语课程构架上,必须突破传统的外语课程模式,注重语言能力培养。国际化的交流沟通能力是对未来劳动者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和技能要求,有些国家其大多数人外语发音并不标准、语法知识水平也不高,但他们与外国人的交流却无障碍,这就是语用能力。
2.授课方式单一
把外语课视作知识课,必然导致高职外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而高职外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外语教学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外语能力不仅指发音、组句、阅读、翻译,更主要的是语言应用技能,包括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
3.适用教材的短缺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使用的外语教材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教材内容偏深偏难,或针对性不强,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有的科技文章专业单一,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既无兴趣又不实用;有的选用的是大学本科教材,导致投入大、收效差。我国有些高职教材内容虽然好,但由于学生没有生活经历,不容易产生共鸣,激起兴趣。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外语语法学家、语言学家,而是具有一定的与外方人员沟通交流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应突出这一特色要求。
三、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高职外语教学特色
世界职教发展的趋势是把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再追求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强调实际、实用、实践。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提倡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应体现高职院校的特点,加强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哲理性文章要少,构建有别于本科院校、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弱化公共课程,增加外语专业课程课时的比例,减少理论学习,强化岗位技术的外语教学。
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十大历程 篇2
1 开始萌芽时期(1289-1902)
我国元代与西域的文化、经济交流频繁,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立回回国子学,教授波斯文,为官署培养译吏。明代与西域、俄罗斯以及东方的日本、高丽诸国文化、经济使节交往日频,明成祖于永乐五年(1047)设立四译馆,招收译字生,教授西域、北方、东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缅甸、暹罗等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译员。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俄罗斯文馆,教授俄语(额设学生24名)。***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就在中国沿海岛屿开设了“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的教会学校(mission school),并以此作为向中国大陆进行侵略活动的准备。最早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Morrison,Robert),于1818年在马六甲开设了“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35年(马礼逊死后第一年),广州、香港等地的传教士和商人组织了“马礼逊教育协会”,为中国儿童教习英文等课程。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大多数兼办教育,为中国儿童教习“西文”。“同治元年(1862)恭亲王乃向外国延访,后得英人威妥玛(Wade Thomas)的介绍,请英人包尔腾(Burdon)充任教师。是年七月,同文馆也就正式在北京成立……同治二年(1863)三月,法文馆和俄文馆,亦相继成立。同治十一年(1872),添设德文馆。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添设东文馆”,每馆最初只有学生十名。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同文馆学生名额已经增加到一百二十名。这个数目,一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仿效日本“废科举、兴学堂”,颁布由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并于次年推行《学务纲要》,《纲要》要求“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勤习洋文”。这是中国政府正式颁布章程,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基础外语教学的开端。但仅限于中学,“小学堂勿庸兼习洋文”。
2 效法日本时期(1902-1922)
这一阶段经历了清朝政府和国民政府的更替,但在外语(主要是英语)教学方面却都是以效法日本为主。大致有以下特点:课时较多。《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学制为五年,五年间总学时为1444课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于1913年颁发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学学制四年,四年间总学时1056课时。教学目的侧重于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不重视口语能力。教学方法以语法翻译法为主,比较重视语法教学,多采用传统的由词类到句法,注重定义解说的教学方式。语音方面主要教字母和拼音,很少涉及语音、语调。教材主要是运用外国课本或教会人士编写的书籍。课本程度较深,古典文学片断占较大比重,词汇量大,学生很难学习。
高等小学校的外国语教学][已开始引起注意,1912年9月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高等小学“视地方情形……可加设英语(或别种外国语)”。
3 借鉴英美时期(1922-1949)
1922年“北洋政府”效法英美实行“新学制”(壬卯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六三三学制。外语作为必修课,从初中开始设置。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课时趋向减少。1933年规定外语课每周5学时,六年间共1080学时;1936年规定初中每周4学时,高中每周5学时,六年间共972学时;1948年规定六年间约为800学时,减少172学时;初中阶段,以全面训练四会能力为主。高中阶段依然是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以张士一为代表的直接法的倡导者们,开始关注并研究外语教学,1922年张士一所著《直接英语教学法》出版发行。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受到挑战。句子――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被作为教学的基础。国际音标逐步推广,语音及口语教学不被重视的现象有所改变。中国人自编的外语教材受到欢迎和广泛使用,其中以林语堂先生所编的《开明英语初中英文课本》影响最大。在条件好的中学,数、理、化、外国历史、地理等课程一般采用外语原版课本。
4 学习俄语时期(1950-1956)
刚刚成立时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向苏联学习,各行业都急需俄语人才,中学英语课几乎全部由俄语课代替,俄语师资严重不足。1954年教育部做出了从该年起初中外语课停开的决定,这对外语教学起了消极的影响作用。这一时期中学外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课时锐减。仅高中三年开设外语,每周四节,三年间合计只有408课时。教学方法主要是效法苏联的自觉对比法,倡导“依靠本族语言”和“对比分析原则”。要求偏低,就词汇而言,1956年,教育部颁发的高中俄语和英语教学大纲草案,要求俄语只掌握1000个单词,英语1500个单词。这一时期的中学外语教学处于低水平。
5 “反右”调整时期(1957-1960)
教育部于1957年作出调整,决定在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学从当年秋季起恢复初中外语教学,每周3课时,英语、俄语各开一半,有条件的学校英语还可多于一半。遗憾的是1957年开始的“反右”斗争与随之而来的“教育革命”、“”及化运动交织在一起,打乱了教学秩序,使外语教学的元气难以恢复。这一时期中学外语教学的特点为:教学课时虽有增加,但难以保证;教材内容也与生产劳动和政治运动相结合,背离了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仍然以苏联自觉对比法为主。
6 五年生机时期(1961-1966)
1961年,贯彻“八字方针”,纠正“左倾”错误,外语教学出现新的生机,外语成为高考科目,学生成绩逐年上升。1963年,中央批准试行“中学五十条”,教育部又重新修订和颁布了中学外语教学大纲,增加了外语课时,六年间共1236学时,平均每周6课时,明确了学习目的,提高了教学要求,六年间共要求掌握3500-4000个单词;引进了听说法,开始克服“聋哑外语”的缺陷,录音机、幻灯机等外语教学设施开始进入外语课堂。
7 十年停滞时期(1966-1976)
十年“”动乱,又一次扰乱了外语教学,外语课被迫停开。虽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陆续恢复,但课时减少。教材内容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外语课成了阶级斗争的阵地,整堂课几乎一半时间用汉语进行回忆对比,或大批判。教学水平降到了极点,教训深刻。
8 恢复开放时期(1977-1985)
结束后,教育开始拨乱返正,中学外语课得以恢复,并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思想。外语课(以英语为主)成为与语文、数学并列的重要的基础课,是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必考课,考生成绩逐年上升。开始几年英语师资严重不足,国家为此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中等师范英语教育为此起了很大作用。外国学者来华讲学,功能法开始传入我国,并开始编写功能法教材和进行教学试验。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功能法的原则。为推进外语教学的改革,原国家教委于1982年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外语教育工作会议。广播、电视外语教学开始发挥积极作用,如我国中央电视台1982年1月5日开始播放的F ollow Me《跟我学》就很受欢迎。
一些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开始从小学五年级起试开英语课。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初定两年间英语课为216课时,每周三学时。
各地外语教学水平不尽相同,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基础外语教学薄弱。
9 全面发展时期(1985-2001)
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此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我国的基础外语教学进入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时期。
国家根据“一纲多本的原则”先后编写了适应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多种英语教材。其中,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公司联合推出的JEFC(Junior English for China)和SEFC(Senior Enghish for China)成为普遍使用的教材。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对听、说、读、写技能有了量化指标,使培养口头交际运用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强调考查学生为交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听力、口语开始成为考试内容。要求“应当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掌握外语”;对教学数量的要求有所降低。新大纲要求掌握1800-2000个单词和习惯用语,而旧大纲则要求掌握2000-2300个单词和习惯用语。
小学外语教学实验进一步展开,“凡具备师资、可解决中小学外语教学衔接的地方,可在五六年级开设外语课,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小学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外语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基础外语教学开始受到关注。
10 全民普及时期(2001-)
2001年6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基础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治本之策。当年九月起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和县城小学从三年级逐步开设了外语课。2002年秋季,农村乡镇所在地小学也相应开设了英语课,如今在全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做到了校校开设英语课。各地在开设过程中,注意借鉴教育改革中其他课程教学的经验,使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上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以教育部《基础课程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为指导,《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和指导思想以及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由中外专家合作编写的多版本中小学一贯制新教材,于2001年9月在38个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如今已推广遍及全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用数、理、化、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英文原版教材的高级中学将成增多趋势;双语教学倍受青睐。儿童学习英语的年龄继续提前:小学一年级起点的英语教学已开始试行,社会组织的少儿英语培训和学前班英语教学的尝试成为基础外语教学发展的新风景线。民办中小学,继续把高质量的英语教学作为吸引生源和实现发展的竞争优势。网络外语教学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外语教学及现代电教设备和直观教具的广泛应用成为基础外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强大助推力量。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使中、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外语教学实现良性发展有了政策保障。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外语教学迎来了新的春天;外语教学的地域差将逐步缩小,不同程度上掌握英语基本技能的人数将随着农村基础外语教学的发展而大幅度上升;人们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将逐步提高;困扰外语教学的“聋哑症”将得到根治。
针对目前全国外语教学存在的费时低效和分割重复的两大突出问题,国家将在系统化、层次化、复合化的“三条行动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小学、中学、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具体说来就是:在小学、初中阶段以发展生活交际为主,语言性知识为辅;在高中阶段逐步加强语言知识课程;在大学阶段加强专业外语、文化知识教学,并同步培养专业外语交际能力。考虑到我国不同的地域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尤其是在外语教学质量上存在着不平衡的现实,可分别设计外语教学的课程与标准幅度,实施“一纲多本”或“一纲多层次”的要求,以利于贯彻外语教学目标连续性与目标层次等级差异性的有效结合。
[1]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2] 舒新诚。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 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4] 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5]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6] 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7]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8]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10]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11] 唐力行。TEFL in China,Methods and Techinques(英语教学法与技巧)上海:上外语教学出版社1984.
收稿日期:2007-10-24
基础外语教学 篇3
关键词:词汇教学;教学策略;初级阶段
一。初级阶段学生的词汇认知和需求
初级阶段的学生因为刚接触汉语,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往往更依赖用母语来建构汉语词汇系统,在理解和使用汉语词汇时也更偏向与母语词汇作参照,因此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且,在他们的汉语词汇系统中也往往出现诸多存在偏误的中介语。这一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很零散,缺乏规律性和内部联系,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记忆上的负担,降低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词汇量在急剧增加,但却不知道怎样用于实际交际中,连词成句进行表达的能力很弱,从而产生抵触心理。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格外注意教学策略,抓住词汇教学的重点,及时梳理知识,注意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二。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策略
初级阶段的学生对汉语的接受、理解能力普遍偏弱,对词汇的需求几乎仅限于教材,教材和课堂教学是他们获取词汇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课堂词汇的意义仅限于书本的释义,比较单一且明确,不需要学生过多关注词义辨析,更不需要进行语义拓展。而且,学生更关注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的日常用语和词汇,也更偏向于用母语的思维去学习汉语词汇。以上的诸多特点,决定着我们要采取与他们的学习特点相适合的教学策略。
1.展示词汇的策略
课本所给的词汇是按照词汇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呈现的,学生在初级阶段还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主动对词汇进行分类和归纳,这就需要我们将这些看似零散的词汇进行整理、挑选和分类,使之清晰、明了,让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词汇一目了然,即可抓住学习的重点,又可使词汇之间相互有联系,方便学生记忆,构建有效、有组织的词汇系统。(1)分类展示。可以把将要讲解的词汇按照词义、词汇关联度或话题的时间维度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四课。本课所学生词的罗列顺序是:图书馆、在、哪儿、请问、对不起、这儿、知道、没关系、教学、楼、那儿、宿舍、北边、左边、右边、不用、不用谢。按词性和词汇关联度展示:图书馆、教学楼、宿舍哪儿、这儿、那儿北边、左边、右边请问、对不起、没关系、不用谢在、知道、不用(2)主次等级展示。教师可以根据《汉语词汇等级大纲》将词汇划分的等级作参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将课上需要讲解的词汇分等级进行整理。考虑到学生处于初级阶段,将使用频率高或重要的且为学生实际交际所需要的词汇列为必讲词汇,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重点讲解、操练;而对于不太重要的词汇,老师可将其与词汇等级大纲相对照,分等级、分类别展示给学生即可。例如《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五课。本课所罗列的生词顺序是:西边、专业、国际、关系、中文、系、研究生、现代、文学、有、空儿、时候、欢迎、去、玩儿、卫生间、教室、旁边、东边、对使用频率高且重点讲解的词汇:有、欢迎、去。使用频率高却不需要详细讲解的词汇:西边、时候、卫生间、教室、旁边、东边、对。这类词汇只需图片展示或动作演示便可以讲解清楚。使用频率高但不重要的词汇:时候、欢迎使用频率低但相对重要的词汇:玩儿、专业、空儿使用频率低且不重要的词汇:国际、关系、中文、系、研究生、现代、文学(3)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展示。对于具体词汇的展示,老师可以根据该词的特点或意义,选择简单易懂的方法进行展示:对抽象词汇,老师可以设置情景或结合图片进行展示;对具象词汇,教师则可以采用实物、图片或动作演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2.解释词汇的策略
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本和教师有很大依赖,对词汇义项的理解也非常单一,因此,老师在讲解词汇时,一定要体现该词在教材中的意义,切忌对词语做穷尽式的意义、用法方面的剖析,这样只会让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加沉重。但也不能贪图简便、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就随意使用直接翻译法,要注意对学生语句能力的培养,从初级阶段就应该为学生构建汉语思维及学生汉语词汇系统。(1)讲解词汇时要体现教材意义,避免语义拓展,不可对词语做穷尽式的意义、用法方面的剖析。初级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构建汉语词汇系统,无法接受过多的用法,他们更倾向于接受简单直观或与生活相关的词汇。教师在词汇讲解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额外拓展其他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如《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七课中有对语气词“吧”在疑问句中的讲解:“吧”用在疑问句句尾,有要求确认的意思。老师对语气词“吧”的讲解一定要体现它在疑问句中的使用方法及意义,不需要补充额外的知识点,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至于语气词“吧”在陈述句中表请求、建议的意思,不应该作为本节课所需要学生的内容。(2)语境教学。将讲解的重点词汇或较难理解的词汇置于学生熟悉的事物之中来设置情景,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讲解的知识也要有层次性,切莫“大水漫灌”式地将抽象、枯燥的意义和用法讲给学生,老师要将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分类,使之有主次、有于理解接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十八课的语法点“……的话,就……”属于比较抽象的语法点,无法靠简单地解释将语法点讲解清楚,一旦带入语境之中,便简单易懂得多。(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初级阶段的词汇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大多采用实物教学、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等直观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意义。这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就是可以迅速给学生建立语言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词汇具体化。而且,这种教学往往可以调动起来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一方面,学生可以简单明了地知道自己所学词汇的含义,方便记忆且不增加额外的学习理解负担。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感知材料和词汇的含义联系更加紧密,直接,容易理解且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4)精讲多练,强化语句能力培养。在初级阶段,老师需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将词汇的意义、用法讲解明白,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应该多用词汇来说句子,由老师设置情景来引导学生,强化练习,培养学生的语句能力。
3.练习词汇的策略
讲解词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其意义和用法,而练习词汇就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使用,从而巩固对该词汇的掌握程度。在初级阶段,老师在课堂上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学习汉语有很大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在练习词汇时一定要突出重点用法和和教材意义,切勿单一形式的练习,机械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相结合,而且练习要有梯度,难易程度逐渐加深。(1)机械性练习。在机械性练习中,模仿练习是最为基础的练习,对学生学习、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极为重要。替换练习也是机械性练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根据词汇意义和老师的讲解造句,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词汇意义和用法的使用空间,展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程度,老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反馈,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2)交际性练习。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所以相应的情景交际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可以使用词汇造出合乎句法规则的句子后,需要知道实际交际中应该如何使用,而交际性练习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交际环境,学生可以模拟实际交际情景,更为贴切地使用词汇。在初级阶段,由于学生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还不足以支撑进行创造性地交际,所以在交际性练习中应当给予详细且简单的要求,避免学生随意发挥。同时,创造的交际语境符合要词汇或语法所使用的客观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理解、体会到该词汇或语法的实际使用。词汇教学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尤其在初级阶段,教师更要培养起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要从初级阶段学生的词汇认知和需求出发,根据初级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采取相应的词汇教学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词汇体系。但也不可过分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而忽略了实际的教学效果,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这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词汇水平与等级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陈枫。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丁迪蒙。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张向荣。汉语初级阶段的词汇教学策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第1期。103-104.
基础外语教学 篇4
由于全国标准与各州立标准在内容、重点、特色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州设立的课程、教学以及评估都自成体系,州之间的教育差距难以协调、弥合。而各州为了逃避NCLB法案中学校学业成就不达标而遭受严厉惩罚的后果,纷纷下调教育标准,降低了教育问责制度的权威性与实效性。为此,奥巴马政府推出了“力争上游”计划(RacetoTheTop),拨款43亿元鼓励各州进行教育改革,更明确提出应出台全国统一标准,改变各州课程、评估标准不一的失衡局面。全美州长协会(NGA)与州教育长官委员会(CCSSO)在2010年6月共同颁布“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CSS),以期统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学生能达到“升学与就业准备”能力的教育问责。该标准是全美48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和2个海外属地共同参与研制,因此各州积极调整本州课程与评估体系设置,确保与新标准匹配和同步。如符合各州升学与就业标准的评估系统应该能做到有效测评CCSS的广度和深度;能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能支持学校进行改善措施;能有助于促进标准提升等。统一的标准规定了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国家期望能力,而问责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这一期望能力的状况。因此,评估标准与课程标准应保持一致性,包括知识内容、知识样本分布、知识广度以及知识深度等方面。知识内容一致性关注评估项目所涉及的主题与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是否一致,考试知识点与课程标准知识点应确保吻合;知识样本分布一致性是指课程标准中每个知识点在关注程度与数量上能在评估与课程标准中均等分布,即每条课程标准都有同样数量的评估条目测量,且这些评估条目的分值应相等;知识广度一致性是要求课程标准中设计的知识跨度与评估项目包含的一致,即保证课程标准中每个知识点都得到评估;知识深度一致性是强调评估内容考察的认知要求与课程标准中的期望程度一致。只有当评估标准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时,评估信息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评估数据。
二、完备多元的学业测评系统
为保障学生学业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美国建立了完备多元的学业测评系统,从测评主体、评价过程以及测评方式上保障学生得到全面、规范和多元的学业评价。首先,美国绝大部分州为了有效检验州范围内各个学区、学校和学生是否达到了设定的内容标准,都为基础教育的每一年级设立了全州的评估考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测试体系。以马里兰州为例,该州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不同层次的完备的州测试评估体系,并由州教育部将测评结果书面通知到每位学生家长。评估测试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首要体现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特点,即确保学生不会因为经济困难、少数族裔、身体残疾以及英语障碍等方面原因而导致学业成就薄弱。该体系包括了幼儿园入学准备计划、学校评估考试以及各类学校替代考试。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考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评估途径和机会,真正确保政府在比较公平和正义的条件下帮助学生通过评估考试。问责考试评估通常有三个环节,即命题、评测与数据转换。命题通常采用题库的形式。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有比较成熟的考试系统和庞大的市场,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等考试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考试与试题。许多州也都委任专业的评估中介机构建立了基于该州课程标准的试题库,并研发或购买了适当的试题抽样技术,确保试题尽可能低重复且涵盖了核心内容。评测环节主要是检测与评分,即设定适当周期的检测时间和评分规范。考生经过了标准化测试之后,各州将测试及其他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该州的年度进步指标AYP、评估指标、毕业指标以及人口统计指标四类)进行整理、分析并据此建立有效的评估模型或调整合理的教育标准,从而对各个学区和学校实施科学评估。学生学业成就问责评测主要通过传统的纸笔考试并结合表现性评估的方式进行。传统的纸笔考试因为评分公正、成本低且信度、可比性和规模性较高等优点,一直是美国问责评价的主流方式。然而,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纸笔考试的局限性决定了问责评估数据采集还需要借助表现性评估这一技术途径。随着NCLB后各州逐渐暴露的“降低标准”、“应试教育”等问题的出现,美国教育界一方面从问责数据分析环节进行评估评价模型改良,即由单一的终结性评估改为诊断性、形成性以及终结性合为一体的复合型评估模型;另一方面则从问责数据采集环节加入表现性评估途径作为辅助。学业成就不再局限于事实性知识的掌握,而是扩展到分析问题和批判思考的认知能力、表现性技能以及情感素质等,这些特定的学习目标需要合适的测评方式去评估,而表现性评估正是纸笔考试的重要补充。
三、全面规范的问责报告制度
问责报告是美国教育问责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为公众提供清晰、准确的教育评估信息,有助于家长对办学质量与学业状况等信息进行理性择校;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对自身与学生有更好的关注与了解,学校可以根据报告进行改进并达到更高教育标准。教育问责 通过向专业人员的赋权,以评估结果来保障教育质量,而问责报告则是将赋权对象扩展到家长和社群,是“评估型政府”通过教育分权促进发展的理念体现。美国各州在教育问责报告的撰写、内容以及公布上都有较大差异,NCLB后问责报告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实施规范和内容框架。NCLB要求各州三种教育报告,即评估报告、项目评估报告以及问责报告。评估报告通常用于学生、教师、学校、学区以及州的学业绩效表现总结,由评估中介机构开发或使用评估模型完成;项目评估报告是各类项目的活动与服务的情况总结,通常由各州教育局或学区负责向州内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问责报告是与州问责体系密切相关的州、学区与学校不同层次的报告,以及各州向联邦教育部提交的年度报告。从报告的信息内容看,问责报告作为问责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要反映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满足公众对于当前学校教育状况的知情权。因此,教育问责报告要体现出学校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情况,必须在内容上有一个完整且合理的指标信息框架。美国基础教育问责报告内容通常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即学生学业成就信息,包含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的各类数据信息;学生受教育机会信息,包含学生受教育机会相关的数据,如接受教育的时间、学校提供的课程等;学生受教育情境信息,包括影响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因素,如学校环境、学区环境以及学校或政府的相关努力等;技术型说明信息,包括各种术语的通俗解释,确保报告内容易于理解和简洁。从报告的报告层次看,NCLB要求问责报告应在每学年初进行,反映上一学年的学业情况、整改方案以及发展趋势,包括州、学区、学校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问责报告因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见表2)。各州没有报告的义务,只须按规定每年向联邦教育部提交年度报告,但绝大多数州也通过网络及媒体门户向公众进行报告;各学区按照规定必须通过网络、媒体或公共机构等几种途径向本学区的所有学校、社区、家长进行报告;各学校与学区的报告信息中会提醒当地家长关于该区接受“第一条款”的资助状况和信息,以及各学区或学校的教师资格情况、州学术评估成就水平等。
四、责任共担的问责奖惩机制
基础外语教学 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实施
跨文化交际是指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着交际互动。跨文化交际不仅是参与到交际者所接受的文化层面,还有“社会、历史、民俗”等相关层面。而“交际者”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能够有效地对“文化差异”进行得体的交际能力就叫“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囊括了“语言知识能力、跨文化意识、语法正确性”等多种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习者掌控所要学习的相关语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让学习者运用此语言,实现“跨文化交际”。随着当今全球的经济发展需求,中国不断地与全世界接轨,那么在这个接轨的过程中自然需要与外国文化进行“接触”。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中国的外语教学“质量”及“效率”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素养,这也是当前中国面临“经济、文化”等飞速发展的境遇要求,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项重重要使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国的外语教学就应该加大力度于“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将“外语教学”看成跨文化教育的一种,让跨文化交际认知直接植入在外语的教学课程中。
二、现外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尽管“外语教学”的教学方式都是从最一开始的“语法翻译”过渡到现相关专家所提倡的“交际法”和“任务学习法”,但“交际法”在当下的外语教学过程所取得了成效却并不是人们所预测的那样,因为外语教师一般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表面上去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把教学的核心放在“词、句子”等相关的语言基础知识上,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化教学”。教师个人就大量的缺少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及“跨文化交际认知”,直接造成了“顾此失彼”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学生的外语语言知识能力有提升,但外语语言的综合运用素养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意识,缺乏交际能力,致使学生虽学习了外语,但仅此知识掌控了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却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语言文化知识。归根结底,“外语教学”就是没有科学地根据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也没有去关注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使得让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1]。
三、外语教学实行跨文化交际的相关举措
(一)教师扮演主角
要想能够让学习者在外语课上提高跨文化交际认知度,那么教师首先就应该具备相关认知,科学合理地利用“交际教学法”,在课堂上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去打开学生的视野,磨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把教学的核心全部放在“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上,而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在文化意识相关教学上。这样不仅可以将“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相互融合,并且还能够助力学生能够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素养及文化认知度。比如说,当老师讲到某些词或句子的时候,可以试着植入这些词背后的意蕴,并且再介绍本国或西方国家相互关联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同时来掌握英语的词句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有效利用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模式是以“语言功能”为主,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基本外语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强调“语言形式”的教学,而是以达到提升语言的“运用”及“交际”的目的。它讲究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合理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法”是当下很多相关专家举力推荐的一种教学方法[3]。然而,现在部分外语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掌控交际法的“精髓’,其只是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简单的英语对话。在交际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是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语言环境,并让学生扮主角,老师尽量去引导学生开发思路,积极地鼓励他们用英语思考问题并交流,让课堂上能够成为”交流“和”交际“的活动场地。同时,老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有效、具有趣味性“的话题,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发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怕犯错,因为犯了错误才能进步的更快,让学生无论是在交际能力方面还是跨文化交际认知方面都有所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外语教学”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前提。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还是从“跨文化国际”与“外语的教学”的联系,这四者之间都是息息相关的,缺一不可。外语教师应该勇敢破除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要只是将提升学习者的语言基础知识作为核心,虽然这样满足了“应试教育”的要求,但并没有顾虑到学习者将来的发展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要想能够更好地学习外语知识,就需要通过结合其语言的背景知识来学习。要想让自己能够巧妙合理地应用语言,就需要多认识并了解外语文化并兼具“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还有,外语老师在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多熟悉并掌握去体会异国的文化韵味,通过将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对比,了解其中的差异,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达到能够在跨文化语境中有一个“得体交际”的目的,相信如果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能够去实行以上所叙述的举措,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准会更上一层楼。
作者:刘莉红 单位: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赵乙微.跨文化交接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施[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