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竞争力理论(优秀10篇)正文

《竞争力理论(优秀10篇)》

时间: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竞争力理论(优秀10篇),欢迎阅读。

竞争力理论 篇1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 评价 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早在马歇尔时代以前就已存在,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条件下,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其有效性和重要性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鉴于产业集群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并且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两个层面入手,较全面地回顾了目前不同理论的研究文献,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当时称为欧洲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在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并对各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排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个层次上确定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若干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一组二级指标。这些具体指标因素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修改和调整。1991年前,具体分为十个一级指标和300多个二级指标,从1991年起,一级指标调整为八个要素:国内经济、国际化、金融、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二级指标也调整为290个。1995年他们又对指标体系做了调整,一级指标仍旧是上述八个方面,但二级指标调整为120个。虽然这两个机构所作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国家或地区整体层次上的,但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波特是最早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他在其钻石模型理论中提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

pietrobelli(1998)则认为以下六个因素影响集群竞争力:人力资本和技术熟练程度;企业经营的家族性程度;相关的制度机构;企业家文化;地方提供不动产和资金的能力;企业之间合作的习惯。具体设定为14个指标(见表1)。

padmore和gibson(1998)在波特的钻石模型基础上,选取三组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gem 模型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高低(见表2)。

feser(2001)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较少考虑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动态因素,因而他提出了从生命周期、地理和关联关系三个维度来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

而mitra(2003)则从地域范围、密度、宽度、深度、活动、跨度、领导能力、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和产权结构11个方面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状况。

随着集群统计工作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在波特集群竞争力理论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内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集群出口额、集群收入、经济贡献率、员工雇用总量、员工增长率、平均工资、人均专利数和创造就业等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来评价比较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理论研究综述

由于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虽然许多学者试图在基于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力探讨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模型,但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模型主要有两个,即新钻石模型和gem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主要是用来评价国家竞争力的,但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极力强调了地理上的集群现象的广泛性及其对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另外几个因素:国内资源、国外资源、机遇和政府,形成了新钻石模型。该模型评价集群竞争力的基本思路是:将焦点集中在产业集团内外部和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上,分析地区生产结构的竞争力,并最终规划为宏观层面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范围的专业化模式。在新钻石模型中,各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各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国家要想在某一产业集群取得成功,产业内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是不可缺少的。

gem模型是由加拿大学者padmore和gibson在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他们把前述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分为三对: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s),包括资源和设施;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包括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包括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该模型以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六个因素分别打分,他们把各个指标分为1到10这十个等级,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总得分。

gem=2.5(пi =1,3(d2i-1+d2i))2/3

式中,d2i-1,d2i表示各个因素的得分。许多国家的应用表明,gem模型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

结论与展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可以在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清晰全面地了解集群并且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和制定政策等提高集群竞争力,同时它也实现了集群竞争力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的关键性转变。但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群机理、创新、社会资本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而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比较完善而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文献中,对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较多地锁定在集群内部,而与集群外部的经济发展等关联度指标较少地涉及,如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的联动性指标等。对指标权重取值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讨论较少。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进行了较多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创新。这表明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也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极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竞争力理论 篇2

目前,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国内外的企业已经相当的重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培育和发展企业竞争力,对任何一个企业都至关重要。因为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加快物流管理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加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我国开展物流管理的时间较短,我们对现代物流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的很多的问题。我国企业想要发展,只有加强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论文分4章。第1章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介绍物流和物流管理相关术语的知识,同时介绍国内外的物流管理现状。第3章介绍企业竞争力的概念,还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第4章再分析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接着对它的具体作用表现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应怎样提高物流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希望本论文能为我国企业正确地认识和实施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起到一定的依据和参考作用。

竞争力理论 篇3

1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基本含义和特点

1.1 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表明;一方面,市场机制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家整体形象设计等方面能发挥并且正在发挥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普遍和纵深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除了必须塑造企业行为主体外,还必须有政府相应功能的支撑与服务。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所以能对当代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变革性作用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所以能长期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牢固的垄断地位,与这些国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中对政府功能的作用尚有不少异议的话,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领域,它们几乎都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一个重要职能来实施。这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与传统产业管理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分离,正在发生重要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是发达国家政府长期以来不懈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启示。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例,其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已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25,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为了国家的利益发展技术》报告中强调,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由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带有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的出口额已占商品出口额的40。1996年5月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确定,由欧盟部长理事会支持召开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产业的竞争力——政府的作用”研讨会,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功能及其政策问题。显然,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竞争力,是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所在。

发达国家新经济实践表明,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经济功能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功能的实现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本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行为,如把财政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去。二是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系去推动、引导、促进、调整和规范全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新活动的持续、有序化发展。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公共基础设施来提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供给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功能的形成和作用也相对复杂。这表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并不像传统产业那样简单明了。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反映政府政策、法规、规划与计划等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竞争实力。它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力。

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问题提出的重要背景。

从理论渊源上分析,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力存在和作用的基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竞争优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就成为决定一国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从政府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方式,是加快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速度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政府功能的产生和发挥,除了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必须辅之以产业

!政策。即从强化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的角度,增强政府经济功能对国民经济作用的效果,尽量减少“政府功能失灵”。 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不仅使政府经济功能的强化成为必然,而且使政府经济功能的重点有了战略性调整的必要。为此,必须把政府经济功能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上,进而形成一套能促进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政府政策体系。

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变革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工业序位结构等。由此形成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竞争力,一方面是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环境优化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环境优化竞争力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环境优化竞争力又与政府经济功能作用形成和效果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分析,要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效果,必须以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为关键。

从理论上分析,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之间的乘积。即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

1.2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强化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的主要内容。

(2)决定和影响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因素。这是影响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一方面,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国家政府才有对其实施产业管理的必要和可能;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其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提高,从而奠定了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必要性、主动性、积极性。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投入力度指标、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力度、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机构设置和功能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行为主体利益矛盾的政府规范力度等。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因素。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幅度指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的形成和扩散程度指标;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指标;四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指标;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率指标;六是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贡献率指标;七是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指标等。

(3)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一定经济体制的影响,但经济体制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只能限制在一定限度内。其主要原因如下:

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已由过去的单纯企业化、个体化和小额化向目前的政府化、社会化和巨额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规模与实力已成为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的核心因素。这是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投入功能都能得到充实的体现。

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技术重大创新和技术、知识在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功能成为主要决定力量。由于技术、知识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相关性极小,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一般与经济体制因素关系并不特别密切。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及其知识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变量对其影响主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措施、手段等体现出来,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也成为经济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经济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政府行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何重新认识政府在国家经济职能中的作用,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政府功能的“最大化”和“最满意化”。

(4)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提高一国产业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政府通过相对超前和富有战略性的优惠政策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客观上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和规模;其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主要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推动和加快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级化调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再次,政府通过必要的、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等手段,能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最后,政府通过制定一定的产业保护和产业开放政策等手段,可提高产业发展素质。

2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和主要条件

2.1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体系: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改善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供给;建立和健全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市场结构与市场体系;建立和强化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家才能供给和研究与开发人才供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2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既是一个多重目标体系,更是一个客观过程。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建设必须具有条件体系的支撑与服务。具体地,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有:

(1)国家规划和战略支撑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成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需求条件,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充分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实力条件。这主要要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贡献率提高等条件。

(3)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的条件。在市场结构改善、提供市场信息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发挥政府经济功能的主体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的可能方面。

(4)需求引导和刺激条件。引导和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和创造相关需求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支撑条件,又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形成和强化的基础和核心。

(5)高新技术企业有序竞争条件。调和企业行为主体和居民户行为主体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利害冲突和利益矛盾,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法规监管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宏观调控能力。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条件。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充分条件。这是从根本上确保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终极手段。

2.3 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功能的一种超越。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既是一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供给能力的持续增长过程的方式,也是经济管理体制、新兴产业管理方式和体制的不断调整、转换和创新过程。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载体,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作用,由于产业增长的国际因素影响,由于政府功能、作用的局限性,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必然过程。

(1)提高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创新的主要内容。

(2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形成和作用模式进行重大的转换和创新。 (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把刺激和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作为关键。这既有助于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起步阶段周期,又能极大地加快重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和战略产业化发展进程。为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必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引导和改善,进而使一定时期的产业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顺利调整。即在产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通过某种、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创造和刺激,去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价格,促进厂商调整生产方向,促进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创造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去引导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方向,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4)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指导方针是,既要能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障碍,又要能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5)建立和健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促进政府产业政策的完善,并强化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功能。这可通过形成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的产业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超前调节,提高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家或一地区能在某一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构造国际竞争的后发优势的关键。实践表明,这既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关键,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核心。

(6)形成有效的政府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管理的新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二是市场竞争主体的塑造;三是政府与企业产权关系;四是政府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宏观管理模式;五是对高新技术市场垄断的管制和规范能力等。

(7)要创造全面提高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动力机制。必须强调,长期以来,在政府经济政策目标中,需求政策占据了绝对地位,而供给政策则被大大弱化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由于其资源构成和各种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和权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创业人才资源和新型企业家人才资源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新型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在发达国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对超前,因此,普遍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并且这些新型要素供不应求程度会更明显。因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就成为发达国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一是借助优惠政策条件体系来有效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风险;二是通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供给规模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的多元化机制。这都要求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要以控减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为基点。众所周知,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显着特征之一。因此,高风险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风险控制就成为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目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风险控制方式主要有:一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二是政府财政直接投入战略性关键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提高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安全性;三是政府提供科技创业孵化条件体系,降低科技创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和风险;四是提供政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五是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分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

必须指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与一国政府财政收支能力直接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其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状况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因此,在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提高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能力。这既能增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政策导向功能,也能大大降低企业市场行为主体风险度,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形成。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的不到位,由于受其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所限,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丝毫不比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供给能力上的差距小。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条件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它在这方面的供给职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距,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条件和行为建设的重要性,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飞阶段或成熟阶段,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的手段也要进行全面调整和创新,不能再单纯依赖于优惠政策条件,而要通过建立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来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控制效率。

因此,强化政府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制度创新供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品种相比,制度创新供给的主要承担者是政府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绩效的高低和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其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的制度创新条件。21世纪美国经济优越的竞争优势,与其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有巨大密切相关。一方面,而对新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美国也在及时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如科技移民政策和降低国防R&D经费支出的政策等。国防R&D经费支出在美国科技投入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就呈现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63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另一方面,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美国政府积极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有利的制度创新条件。如2000年联邦政府放宽对人类胚胎细胞研究的限制。美国是一个宗教保守势力较强的国家,政府经费一直被禁止用于有关人类胚胎细胞的研究。2000年,克林顿在其总统任期最后一年中终于取消了这项禁令。由于联邦政府经费在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占有最大份额,大大推动美国在胚胎细胞方面的研究进程。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美国加强了[文秘站:]相关法律环境的规范建设。2000年6月3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全球和国内商务之电子签名法》,确认了电子签名在签订合同、使用和存储文件时的法律有效性,规范了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这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非常有利条件,如该法案承认了电子商务网站中大量存在的格式合同的有效性。为了规范信息产业的发展,2000年5月,美国和欧盟达成了“信息安全港”的协议,使隐私权问题正式进入美国科技制度创新范围。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使厂商获得了强大的消费者私人资料收集能力,直接威胁到消费者个人隐私和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厂商进行相应约束。虽然美国企业界一直不愿加强隐私权保护,但美国政府还是力排众议,对隐私权保护提供立法保障。这得到了HP等着名公司的积极支持。

竞争力理论 篇4

关键词:动态能力观 资源基础观 资源优势理论 比较研究

早期和当代战略管理文献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企业怎样获得和维持其竞争优势”,在超竞争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凭借产业定位或者资源实力所积累的竞争优势会被快速的技术创新所侵蚀,因此,企业必须迅速响应外部需求,及时调整内部资源配置。在此背景下,基于资源观基础,同时又作为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动态能力理论(DCP)逐步形成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动态能力观与其它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和差别一直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和阐述,使得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测度、评价和培育等研究难以深入。

动态能力概念的提出

提斯等人1997年发表在《战略管理杂志》上的论文是动态能力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该文中,提斯等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能力进行整合、构建或者重置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它反映了企业在既定路径和市场位置约束下,获取新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

温特提出的组织能力的定义则为动态能力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他指出“组织能力是一(系列)高层次的组织惯例或惯例集合,这些组织惯例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投入流,能让管理者在生产出特定有意义的产出方面获得一系列的决策选择。”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组织的动态能力能够使组织适应环境变化,从而使组织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战略框架强调以前战略观所忽略的两个关键方面:“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企业自身能力(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或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

三种战略优势观比较

(一)资源基础观

不同于早期关于公司优越性的解释,比如:进入壁垒,垄断力量的确立,或者是关于长期成本的提价,资源基础观(RBV)聚焦于那些公司拥有的并能够帮助公司赚取超额租金的稀缺资源。通常,这些资源都是异质性的,并且对竞争对手来说是难于模仿的。换个角度来说,在资源和能力的秉赋方面,RBV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异类的。企业间资源的差异性持续发展的趋势明显。然而,RBV承认新能力开发的前摄作用。技能获取、学习和组织无形资产的积累都是战略管理的基础。

对RBV的回顾应该追溯到彭罗斯(Penrose)的研究工作,她认为公司既是一个行政组织,同时也是一个“产品资源”的集合,既包括物质形态的资产(工厂、土地、装备、原材料等),也包括人力资源(劳动力,管理人员,工程师等)。持RBV观点的学者也研究企业具体资源和能力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条件,即所谓的VRIN属性。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于模仿的,并且是不可替代的以便于它们能够赋予拥有者竞争优势。

(二)资源优势理论

在营销学的文献中,RBV已经导致了新理论观点的发展,其中最显著的是哈恩特和摩根的资源优势理论(RA theory)。RA理论共享了RBV的几个根本原则,比如资源的异质性和稳定性。然而,RA理论有了相对更为广阔的视角,其认为行业需求是异质的和动态的。而且,当个体企业仍然是关注的焦点时,企业可以同其他企业建立关系。RA理论同时也明确了个体资源产生的竞争优势仅适用于特定的企业。

(三)动态能力观

尽管资源基础观倡导管理者关注开发具有企业特性的资产,但这还不足以说明以下两个关于企业应该怎样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的问题。

首先,资源基础观并没有认真研究特定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并且怎样在快速变化、动荡的产业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提斯等人把这样的环境描述成“快速变化的局势”。资源基础理论局限在了“高速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特别具有挑战性,因为“优势的持续时间天生就具有不可预测性,时间成为了战略的核心因素,并且驱动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本身就是一些不稳定的流程,这些流程的维持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第二,资源基础观对企业怎样增加内部和外部能力存量来构建新能力并没有做出详尽的解释。尽管资源基础观把资源和能力看成是异质性的,但是动态能力观则认为,这些在细节方面具有异质性的企业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动态能力框架认为竞争优势不一定必须来源于企业资源,而是来源于管理者怎样配置这些资源。动态能力的本质在于构建新的资源配置。

从竞争优势来源的角度分析,RBV、RA理论和DC观的主要差异总结如表1所示。RBV认为,竞争优势根源于VRIN资源的占有,RA理论认为,当一个公司利用其资源配置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是具有更高的价值或更低的生产成本时,就有比较优势存在。而对于DC观来说,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而且存在于来自动态能力的资源配置。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

总结提斯等人的观点,可以发现,所谓动态能力其实就是一种适应性机制,是一种对组织现有资源和能力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的机制。据此,动态能力就可以总结为五个关键性的特征:惯例;学习;路径依赖;定位;传递。

在RBV忽略或空白的地方正是DC框架开始的地方。动态能力框架建构在RBV和RA理论共同关注的领域,不同于经济理论的解释,动态能力理论不再把组织看成是一个黑箱,而把企业看成是特殊资源和能力的集合。动态能力观可以看成是一个改进的和部分升级的RBV。

RBV的动态能力延伸从本质上解释了企业怎样通过动态能力配置资源去创造竞争优势。在高速变化的环境中,资源和动态能力都是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因此,动态能力可以用来开发那些能够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资源配置。这种关系的优点在于视管理者的能力来构建新的能力,比如优秀的产品设计或者商业关系等。图1展示了这种观点。

配置和利用动态能力和把它们转换成资源配置是其中的关键步骤。动态能力是植根于具体的战略和组织流程或惯例中的,而这些流程正是被设计了用来操纵和管理资源应用于价值创造战略中的。众所周知,学习机制引导着动态能力的演化,也是路径依赖的基础。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具备同样的能够从动态能力中发展资源配置的能力,但是那些在这一方面能够胜过竞争对手的公司将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战略流程,比如产品开发和战略决策的制定,能够使公司在动态的市场中运营以便把资源应用到全新的价值创造的战略中去。最为关键的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组织内外各种技能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这种关系对高速变化的动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学习和商业流程的不断提炼在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能力更新和补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资源的VRIN属性和动态能力观都是企业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必要组成部分。尽管资源基础观较为有效地解释了资源配置的重要性,但是动态能力强调了管理者在为企业资源的价值而开发动态能力中的价值,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长期竞争优势创造过程的理解。

虽然动态能力框架现在被认为是富有洞察力和影响力的基础理论,但是动态能力并没有能够回答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所有问题。对RBV和DC框架的各种各样的批判观点都可能会出现。知识管理与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的构建和更新,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动态能力的运作。

参考文献

竞争力理论 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核心竞争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各大企业提升经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资源和核心的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企业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顺应企业发展的步伐,制定多层次的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及时地为企业各部门输送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更宽更广的道路。

一、基本理论的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又称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可以说就是为组织将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和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地选择人员和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并用支付报酬的方式到达激励员工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让个人积极参与到组织中来,加以开发,不断优化组织的工程。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生物性、时限性、再生性、磨损性、社会性、能动性、两重性、增值性等特点。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持久性、不易模仿或替代性、整体性、价值延展性等特点。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强管理,能促进生产有序进行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三大资源之一,并且人力资源起到了承接联系的核心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劳动力,使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了最优化配置,从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

(二)优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企业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注重劳动者专业化的同时为其营造舒适的劳动环境,从而劳动者能始终用最饱满的状态参与到工作中去,并在新的环境下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价值,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出更有多的生产经营成果,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三)重视管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现代化、科学化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拥有最强人才资源,也可以此来判断该企业的生产水平及其产品的优良程度。由此看来,一个企业只有充分重视与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才能在新的时挥更多的可能性,才能与时代共同前进。

(四)完善管理,利于企业文化建设

时代在进步,企业的竞争已不再单一,而是逐步综合化。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企业不能忽视的,企业文化在展现企业独特魅力的同时还具有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正因如此,企业要把注重文化建设与人员管理相融合,用企业的优秀文化感染大家、激励大家,在员工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氛围。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强调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理念

要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管理核心,最优化的人力资源策略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为前提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特点来建立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即以决策者、企业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转变用人观念

现在是一个人才强国的时代,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要靠运用人才来强大自身,那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注重以人为本,注重选拔全面型人才,根据具体岗位设立具体评判标准,做到用材有道。并且在现有人才不能满足需求时,要懂得培养所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真正充实,才能为企业各部门有效协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不同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业要明确自身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身资源进行优化,为其配备高科技装备系统以达到先进水平和满足人才选拔的工作需求,以此来保证人力选拔工作的有序进行,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化、科学化。

(四)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历来企业多是家族试管理经营模式,而随着时代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要求我们要彻底打破传统管理观念,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再局限为一个整体。那么要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必须规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管理工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企业将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和计划,使得企业能与时展同步。

三、结论

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是一个企业现实可持续发展动力。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科学合理地优化企业人员配置,企业才能得到长久持续的发展。所以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本。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要注重合理地运用人力资源,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姜国祥 《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03

[2]白硕 《人力资源管理》内蒙古出版社,2009.09

[3]黄锡伟 《打造核心竞争力》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

[4]杨锡怀、冷克平、王江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竞争力理论 篇6

1.1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1990年《哈佛商界评论》刊登了他们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这篇文章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地位。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管理整合形成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够更显著地实现顾客价值需求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动态能力,核心竞争力通常表现为企业以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主导的一组能力体系的有机整合。

1.3 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

(1)价值性

从核心竞争力概念产生的逻辑关系上看,它是这一概念产生的根源。因此他不仅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准,而且是衡量核心竞争力价值大小的尺度,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其根本特性。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来实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的可感知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越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显著。/

(2)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独树一帜的,是不易也不能被行业内的其它企业所模仿。否则,它在竞争中就不具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主要是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学习、创新和磨练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深深地打伤了企业的烙印,并根植和依附于整个企业系统。

(3)延展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企业提供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途径,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即具有能够为自身复制和模仿的特点。当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时,能把这种竞争优势应用于多种产品和服务领域,它使企业能够不断的开发出新产品或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使企业具有旺盛的、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4)整合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对资源和能力的高效和有机的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资源或能力都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持久性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依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仿效、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6)动态性

随着顾客需求、技术进步、企业资源、企业管理模式等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变为一般竞争力。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动态的,是企业相对持久的竞争能力,其实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体现为一种持续创新、持续学习的能力,它要求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开发、维护已有的核心竞争力,擅长变更和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3]。/

1.4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可以是企业的任何能力,但它们必须是“企业特有的,足以能胜过对手的”。如果企业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强大到足以能胜过对手,或者难以被模仿(或模仿的代价很高)时,就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论它是不是企业的职能领域的能力还是其他,但通常核心竞争力是几方面能力的有机整合。本文将重点介绍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以下几种要素:

(1)管理能力

首先是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它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全过程管理的统领。企业只有具备一个完善而科学的战略,并对它们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也只有这样的战略才能真正起到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全过程管理的统领作用。其次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等企业特有知识的凝结,而人才正是这些知识的载体,充分发挥人才的这些能力,有赖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再次是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迅速沟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更新尤为重要。信息系统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更新和竞争优势的保持,而企业信息系统的状况取决于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2)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是通过获得、选择、应用、改进技术以及长期的技术学习过程培育、建立的。技术能力不仅体现在新资本设备等有形资产上,而且也体现在员工技能和组织经验的积累上,技术能力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企业技术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体系,它是企业自身特有的、不易为外界模仿的稀缺性技术资源的能力。围绕既成的核心技术体系,企业只需对现有的主导设计、核心生产技术等稍作变动,就可能推出新的产品与生产技术,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问世。

(3)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指企业组织资源的能力,即企业配置资源与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深深扎根于组织之中,必然依赖组织能力。具有组织能力优势的企业,能够将企业原本拥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真正转化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组织能力越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越灵活,相应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就越广,企业效率就越高,竞争优势也就越便于巩固。反之,如果企业缺乏足够的对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就会被僵化的组织所窒息。

1.5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http://

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在本行业、本领域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而且还是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是建立新的主导产业、实现战略重心转移、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凭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自己寻找一个既有可观利润又有独特性的市场,或创建一种独特的市场运作方式,从而避免陷入惨烈的市场竞争。

第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的主要资源或资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企业所拥有的技能或所从事的业务得以体现。核心竞争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对于作为核心竞争力与规则组合的企业而言,相对于产品间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关注于技能和知识的获取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无行资产对于培养员工的知识水平同样具有卓越的成效。

第二,竞争力决定企业经营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产生了企业特有的生命线。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在于把企业能够承担和进行内部处理的各种活动界定清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度和储备数量,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纵深程度和横向多元化经营的广度。核心竞争力决定公司经营的业务和产品,强大核心竞争力可支持多种产品或业务,产品只是一个公司核心竞争力短期的外在表现。而核心竞争力更主要的作用是从企业的内部下手,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整合。//html/jianli/

第三,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和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市场位势的领先,而是具有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卓有成效地从事经营活动和满足顾客变化需求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发挥智力资本潜能并充分应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与行为。具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才决定了企业的效率差异,效率差异决定企业的收益差别。企业获取收益差别的时间是由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和领先的时间所决定的。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于企业来说才是获得长久竞争力的根本保障[4]。

竞争力理论 篇7

BPR理论对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启示和应用

二十世纪末,世界经贸一体化使整个世界市场、市场营销、管理发生了深刻变化,“三C”:即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改变(Change)驱使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首先是买方市场、顾客至上。多元化,个体化的社会需求,使顾客满意与否成为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其次是竞争。规模经济、多元化、多边化市场导致竞争白热化,企业日求完善、完美。再次是创新变化。市场、顾客、竞争、信息的变化乃至整个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变革,使得传统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业态方法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运行。因此,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和核心竞争力的“BPR”理论应运而生。并从而在各行业掀起一场世界性的企业再造运动。

1.BPR的思想内涵。

BPR的基本思想内涵是:以顾客导向和战略目标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注重业务流程,进行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重建,已达到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目的。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1)顾客导向。顾客是上帝。顾客的满意决定企业的赢利性。顾客需求的内容和方式决定企业的业务取向。

(2)战略目标。科学、合理、规范的企业系统总体战略目标是企业运行的核心。它提出企业未来发展的道路、总体框架、路径选择。它强调科学、正确的企业运行。

(3)“过程”观念。即强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服务。组成企业活动的要素是一件件任务的集成,这一集成就成为建立在“超职能”基础上,跨越不同职能和部门的管理和业务过程的重建。

(4)“再造”观念。打破旧有管理规范,再造新的管理程序,形成全新的企业运行模式。

(5)BPR还强调:组织扁平化;控制机制建立在业务过程中;建立集约化信息系统;部门活动并行化;使用团队方式进行管理。BPR成为二十世纪末管理革命的宣言,并在各行各业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BPR对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启示和应用。

BPR的基本思想已得到世界各国企业界和社会的充分认识和广泛使用,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欧美600多家大型企业,70%正在推行企业再造计划。国际市场转移、产业转移要求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组织体制构造、业务流程、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等问题。中国流通业面对新经济和“WTO”的挑战,一方面,国际间贸易交融飞速发展。WTO与规范化的国际竞争使我国流通业的自由空间、发展空间空前扩大,与之相适应的自我发展、创新、管理内容更加丰富,这为我国流通业再造竞争优势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国内、国际市场日益趋同,并由此带来流通技术、组织、业态和制度等不断创新。这一切标志着我国流通业依靠政策壁垒,严格市场准入而形成的国家垄断;粗放化、多环节、速度型、雷同格式化的发展模式;“小、散、乱、差”产业特征;业态构造单一,营销战略、管理水平低的流通业现状的终结,同时表明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多元化流通发展模式的开始。为了我国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自身建设上发动一场真正的革命-BPR。再造流通业竞争力,促进流通业快速、健康发展。

再造中国流通业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以加入“WTO”为契机,运用BPR理论进行流通创新与再造。在实体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过程中,凭先进理念、思维方法、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手段,对我国流通业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是重塑流通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选择。

1.流通业制度再造与创新。主要包括流通企业制度和流通管理制度的再造与创新。

(1)流通企业制度再造与创新的关键是转机建制、产权重组,建立流通业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流通企业的特点,本着“抓大放小”因地制宜原则,分层次推进流通业制度改革。培养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现代化商业经营管理公司。

(2)流通管理制度改革与再造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再造提供全方位服务和宽松的市场政策环境。表现为:①再造商务管理体制。对现有内贸、外贸、旅游、工商管理、物价、计量等机构合并、调整,成立专门商贸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协调服务。②建立诚信、高效的流通行业协会和资信评价体系,推动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和服务网络的建立。

2.流通业组织再造与创新。标准化、信息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现代流通组织形态是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重塑流通业竞争力的强有力组织保证。

(1)组建大型跨国流通企业集团。通过企业兼并、资产重组的资本运作。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型跨国流通企业集团。提高其市场集中度、资产聚合度和规模经济效益。增强流通业整体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2)组建“e时代”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企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流通业的应用。鼓励和扶植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商业网和电子商务网并行发展。扩大实行单品管理的商品和企业数量。推行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等营销形式。建成虚实网络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3)组建纵向贸工农、农工商、农业专业型合作社。在中小城市、广大农村,通过工商结合、批零结合、工商结合、农商结合、内外结合形成全方位的一体化农工商、专业型合作组合。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对产供销全面渗透。

(4)发展现代连锁集团,是实现集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为一身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流通组织形式。实现物流业分工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标准化、经济高效化的运营目标。

(5)发展中国式综合商社。以贸易功能为主体,集物流、金融投资、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跨行业综合现代企业集团是现代商流组织发展的新趋势。

3.流通业态、营销方式再造与创新。传统的流通业态包括批发业态和零售业态两种形式。现代物流的发展使流通业态呈现混业经营、专业经营、网络经营、绿色经营等多元化现代业态营销方式。

(1)大型连锁店、百货店、超市、仓储商场、购物中心、便利店等仍是零售业的主流业态。

(2)创建电子商场、邮购、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形式。采用现代化流通技术:MIS、POS、EOS等,实现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的网络资源、社会资源共享。电子订货、自动补货无库存销售、送货到门,提高流通效率。

(3)建立首善商业、人文商业、绿色商业等业态形态。以人为本,首善社会、首善消费者、首善员工,创造良好的营销理念、环境、服务,保证流通业可持续发展。

(4)组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身,实现工批、批零、农批一体化的多元化混合业态。实现批发企业向生产和零售两端延伸。

(5)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实行全方位经营。大型流通业可向金融、娱乐、服务、餐饮等投资少、见效快等领域发展。建成集购物、休闲、美容、餐饮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

4.流通观念再造与创新。

(1)流通发展观念再造。要树立大生产、大流通、大商业、大市场的新型流通观念。

(2)流通营销观念再造。要树立开放式、信息网络化、竞争型、规模集约化的现代营销观。

(3)流通目标观念再造。要树立重市场、重顾客、重结构、重内涵,以效益为核心,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现代企业目标观。

竞争力理论 篇8

【关键词】企业核心能力;竞争力;民办高校;分析框架

引言

在企业竞争力理论当中,企业核心能力又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使用资源、形成技能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着企业特有的知识,当这些知识被有效整合后,所形成的能令企业产生竞争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的设计

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划分为五个层次,见图1。

说明:

(1)资源层与知识层相互整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因素来影响技能层;

(2)技能层影响、推动、演变成为一种能力层;

(3)制度层影响技能层;

(4)制度层与能力层相互整合;

(5)制度层、能力层共同构建核心能力层;核心能力层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制度层与能力层。

(一)资源层

虽然企业的任务可以修改冠冕堂皇,但其基本目的只有获得利润这一点。因此,企业必须从事某些活动,即资源的投入,内部处理,产品(或服务)输出。由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于企业特定的运作过程,因此企业的资源,这一企业运作的起点也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逻辑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核心能力底层的这一资源元素,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类:(1)有形资源,如资金、原材料、机械设备、厂房等;(2)人力资源,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3)无形资源,如信息、品牌、专利等。一般而言,企业可以在公开市场获得这些无差异的资源。当这些资源被引入企业中,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加以运作时,它就变成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二)知识层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这样引伸: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特有的,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含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价值体系,在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容易被其他企业进行模仿。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竞争力的持续积累条件。知识创新能力的水平,是不易被其他大学模仿的,这就是不同高校发展水平有差异化的原因之一。

(三)技能层

技能是企业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中的知识技术和操作技巧。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总目标被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相关科室相关人员,前述的资源是用于实现这一子目标的。然而,对于同一任务分配和使用资源的方法却不唯一,因为,一方面不同的资源可以互相替换,另一方面,人们对特定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不完全认同。例如,获取市场信息,可以收集,也可以到信息公司购买。再如,制作一个工艺品,既可以用机器来完成,也可以按手工方式制作;在手工制作的方式下,既可以分工拼装起来,也可以由一个人完成。只要能够完成预定的目标,有关资源的配置或使用的知识、程序、方法都可以称为技能。技能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在具体目标的引导下,企业内部的个人或团体将通过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资源来形成技能;另一面,在现有技能的基础上,人们或是在外部压力下,或是由于内部动力,会通过创新和学习资源。

(四)能力层

能力是企业的整合能力形成的特有知识,是在市场竞争中直接可比的单元。在一般情况下,能力至少包括五类:(1)制造能力。它是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生产周期把企业的产品设计转化为市场所需的能力。(2)技术能力。它蕴藏于核心技术之中、技术人员的技能和专长之中、研究开发和新产品开发活动之中。(3)市场能力。它是企业在产品销售中建立品牌和企业声誉的能力。(4)组织和界面管理的能力。它侧重于“人”或“组织”,通过提高组织效率来提升组织的能力。(5)战略管理能力。它是企业通过战略管理,获得长期利益的能力。应该指出,这五种类型的权力也可以进一步划分,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来反映。专利数量反映了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反映市场拓展能力。能力和技能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诸多技能被特定的组织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能够直接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竞争的压力下,能力又对技能尤其是相对薄弱和落后的技能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制度层

民办高校制度的产生要参照企业管理制度,在“传承――创新――确立”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历了一个“突破常规――寻找优势――优化选择”的一个动态变迁路径。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循环的三阶段,即首先是前期制度安排的有效性要经历过市场检验,被企业认可并有效传承;其次,市场反馈机制表明旧制度无法保持竞争优势,理性的制度主体会对传统制度进行创新性的调整、发展或者重构;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的主要制度。最后,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营,新制度将被企业认可并开始进入继承。进入到下一轮的变迁过程之中,以此方式保持着循环式前进。同理,企业竞争力也处于动态演化过程之中,最后当新的竞争模式被证明是有效且可靠时,它就会被企业确定下来,并作为新的惯例重复下去,进入下一轮的竞争力演化历程。制度的变迁与企业竞争力的演化,两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六)核心能力层

核心能力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而言,核心能力是积累的独特结果的一个升华,因为无论是改进资源利用方式或改进技能整合方式,还是提升技能或提升能力,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此外,由于企业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必然导致了企业积累结果的独特性。最后,独特的积累成果,必然经过市场和时间的洗礼,才有可能升华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用数学方式来理解,核心能力也就是能力的真子集。作为核心竞争力,必须满足两个递进的条件:(1)提供竞争优势。作为竞争可比化单元的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处于优势地位,能够为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提供支持,这里不妨将符合该条件的能力称为可竞争能力。(2)可持续发展。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可竞争能力会从成熟逐渐走向衰退,此时企业应该能够通过创新和学习,使原有的可竞争能力持续焕发活力。反之,当原有的核心能力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它就会退化为普通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设计的意义

设计以上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研究,有助于:1、提醒民办高校管理者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学校的情况,准确地为自身在竞争中,找出并确定影响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及时改革、调整,以便实施持续改进的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2、有利于教育研究者及时发现民办高校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科研依据。3、希望社会对各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有所了解,为学生择校、用人部门选拔人才以及社会投资等方面提供相关参考。

三、结语

尽管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有时是企业运营过程的自发性结果,但绝大部分时候,核心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企业决策层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决定自己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向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行相对快速的集聚、积累。由于技术创新、全球化、战略互动、竞争升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呈现出高度的动态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却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充分利用环境的优势、在构建与不断提升自身核心能力中实现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智宁。论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框架、构建与提升[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唐剑。制度变迁视阈下的企业竞争力演化:一个动态分析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5)

[3]李莉红。学校竞争力的理论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7:64

竞争力理论 篇9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产品竞争力

在买方市场的经济活动中,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同类产品,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产品的销量。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竞争力分析,这是所有企业产品设计开发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从分析产品竞争因素入手,找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方法。

一、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产品竞争力系统模式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动机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类。在产品竞争力中同样存在“双因素”问题,即:产品的基本因素与竞争因素。

1.基本因素。基本因素包括产品的基本功能、一般质量、习惯价格、通常供货周期等因素。这些因素为竞争的同类产品所共有,因而并不构成产品的竞争因素。但是,它们构成产品竞争力的基础,如果抽去基本因素,则产品即失去了作为商品的基本素质。基本因素主要反应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2.竞争因素。竞争因素包括产品的附加功能、质量优良、成本低廉、和出手速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为该项产品在与同类产品竞争中体现出来,是用户在同类产品中进行识别和选择的依据。竞争因素主要反应了产品的交换价值。(具体因素对照参见表1)

表1产品竞争力双因素理论

二、提高产品竞争因素的策略

由上面提到的产品竞争力的双因素理论可知,提高产品的竞争因素,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双因素理论,本文把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方法归纳为十六个字:“敌无我有,敌有我优,敌优我廉,敌廉我快。”

1.敌无我有――增加产品附加值。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观念除了包括产品本体之外,还包括产品的各种附加服务和利益。美国著名的营销学家李维特断言:“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工厂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而在于产品所提供的附加价值。”产品的附加值主要包括:派生功能、延续功能、新异功能和适应功能,以及一机多用、配套性、可维护性和外观装潢等。企业应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创新,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作为企业改进产品的重点方向。

2.敌有我优――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优质产品。产品的质量大致可以分解为一般性质量和赢得消费者满意的质量。赢得消费者满意的优质品主要包含着耐用、好用、好看、方便、好修等更多方面的有关产品质量的内容。一个企业的产品,只有达到了赢得消费者满意的质量标准,才会受消费者喜欢,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

3.敌优我廉――降低产品成本。敌优我廉主要指的是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低。企业产品的价格可以分解为市场上的习惯价格和可能降低的竞争价格。价格本身并不构成竞争因素,决定降价幅度的成本才是企业产品的竞争因素。可见,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必须降低产品的成本。为此,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标准化、通用化、价值工程、等方法来寻求降低成本,力求达到以廉取胜。

4.敌廉我快――加快产品供应速度。敌廉我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供应速度方面。企业产品的供货期可以分为通常供货期和供货提前期两种。企业的产品要想具有竞争力,供货期提前也至关重要。为此,企业应该采取预先捕捉市场信息,储备预研产品,加快技术改造,对外横向联合,对内专项承包等方法,来加速供货时间,力求达到以快制胜。

三、以产品的竞争因素为导向,强化企业的竞争职能

以上我们根据产品的双因素理论,从产品的竞争因素入手,提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策略,而企业竞争策略的产生、实施和完成,要依赖于企业的竞争职能,并为实现这些竞争职能,相应的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管理机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产品竞争因素、企业竞争职能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可见,运用双因素理论对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研究,不仅分析了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所在,更进一步以其为导向,通过对产品竞争因素、企业竞争职能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企业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关键特质,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圻:产品竞争力及其要素研究[J].工作论文,2002

核心竞争力理论概述 篇10

关键词:竞争力;理论;核心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团体能长期得到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医疗服务机构进入不同的市场,提高其市场份额,增加其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包括多个方面的竞争,在多方面竞争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竞争处处体现,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才能使医疗服务机构有竞争力。现代医疗服务机构主要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增加硕士博士的比例,增强医疗服务机构的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一是别的医疗服务机构是无法复制的,是医疗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用钱买不来的,是长时间积累而来的。三是核心竞争力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文化,它是固定在医疗服务机构的特征中。四是医疗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有形的物体可以带走移动,而是一个无形的医疗卫生文化。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随着,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广泛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关系。竞争力理论包括了不同的层面,有国家竞争力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产品竞争力理论,医疗卫生竞争力理论。

(一)国外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Prahala和hame1990年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能为产业提供有效的附加值,使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其商业利润。Prahala和hame提出的树形理论,认为多样化的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产业,分枝是决策单元,树叶和果实是最终结果,使其茁壮成长的是核心竞争力。一棵树的成长其本质是树的根部发达,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的发展作用也是如此通过复杂的技术组合,支持着产业的核心产品和最终结果。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化产业的生命催化剂,没有竞争力产业发展就会停止。树形理论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著名的竞争战略家波特,提出了竞争理论。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通过分析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找出企业竞争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其竞争优势和劣势,SWOT分析主要结构形式是矩阵形式SWOT分析方法没有详细的数据和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很主观的对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价,SWOT主要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

SOWT分析局限性他主要是主观对竞争力评价方式,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不具有客观性,主观因素居多。影响了有效的对竞争力的评价。1998年,皮特提出了反映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优势。波特认为国家是企业基本竞争优势,国家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竞争战略,还能促进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波特认为竞争优势不是单个的要素的优势而是由多个要素组合成的竞争优势,由此波特提出了钻石理论模型。钻石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要素,企业竞争力要素,附加要素是机会和政府。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固定资产资源,技术知识资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有着不同深层含义,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核心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核心竞争力也不同。2.需求要素。需求是刺激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个要素。波特认为产业竞争优势上,国内企业有着重要的客户资源,可以很快的占领市场,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3.相关产业。波特认为当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有竞争关系时,哪一方能提供更为健全的产业机构,哪一方就能获得竞争优势。4.企业竞争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强与弱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国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核心竞争力”这一理论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国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市场创新、经营决策、品牌战略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人力资源是竞争力的基础,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激励企业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完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结论

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其他热点问题。在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除了培育医院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科技工作之外,还存在着其他若干热点问题。例如学习型组织、蓝海战略、优势富集效应、不对称创新、规划战略、虚拟经营等, 这些热点问题大多是在以往的医院管理学研究中被广泛提及、重点研究的。这些新兴的管理学热点理论的引用和融合, 也为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1998(03).

[3]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J].经济究,1988(5).

[5]姜杰,张喜民,张勇。城市竞争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保继刚,潘兴连,GeoffreyWall.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范能船,朱海森。城市旅游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8]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2007中国旅游投资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9] Barcelona Institute of Culture (1999),“Strategic plan for the cultural sector of Barcelona”。

[10] Ergazakis, K., Karnezis, K., Metaxiotis, K., Psarras, J.(2004),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a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 Finance & Management.

作者简介:贺 达(1985-),男,内蒙古人,从事企业管理方向的研究。

邱家学(1962-),男,教授,现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