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文【最新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细致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语言论文【最新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论文 篇1
【摘要】
戏剧虽然来源于西方,却成为我国艺术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演绎者不同的作品,呈现着丰富多彩的内涵。不仅传承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发扬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特征,继而以戏剧表演的形式突出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同样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可以促进中西方表演艺术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戏剧表演;形体语言;运用
戏剧表演形式来源于西方,主要是通过形体语言等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传达戏剧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充分的融入形体语言,可以提高戏剧的喜剧化、生活化色彩。戏剧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转换戏剧表演空间传达出各种情感,在空间语言转换等因素的影响下营造出符合戏剧发展的氛围,使得观众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戏剧所传达的深刻内涵,从而促使戏剧表演者获得更多的群众情感基础,有利于表演者更好地发挥戏剧表演的才能。
一、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分类
(一)空间语言。空间语言作为形体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通过无声的空间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递戏剧表演信息,营造氛围,以及在空间上设立场景,并且针对每个人对空间不同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展开联想。在保证空间距离适当的情况下,利用空间传递信息,从而使得戏剧表演通过这一形体语言,能够营造出立体的戏剧表演形象,丰富戏剧表演内容,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
(二)形体语言。在整个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大多是通过表演者来传达,戏剧表演的情感发展集中在戏剧表演者的身上,通过每一个细节动作的表现,可以引发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联想,并且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传达情感信息,在不断引起观众共鸣的基础上,使得戏剧表演者可以流畅地表演整个戏剧,表演者内心情感演绎能力以及表演高超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反映戏剧艺术性的特色。
(三)情感语言。情感语言源自于空间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形体语言传递表演者的形态以及表情方面,表演者通过神情来实现表演内容传递,同时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各种情感,使得表演富有生动活泼的情趣。如戏剧《雷雨》中,应用不同人物之间的形体语言转换,完整地呈现了剧情发展以及人物情感等内容,且通过面部表情等形体语言营造舞台空间环境以及历史背景,不仅体现着形体语言灵活多变,便于应用以及立体呈现人物形象、诠释戏剧内涵的作用,而且表演者通过面部表情与空间语言之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化戏剧《雷雨》的深刻内涵,提升了戏剧的欣赏空间感等。
二、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一)在传递情感中的应用。作为现代戏剧表演的主要手段之一,形体语言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以及夸张的表达手法,使得整个戏剧表演借助表演者的情感传达更加丰富的内涵。一般情况下,戏剧的表演者通过使用灵活巧妙的身形、动态、动作等传达着活跃,抑或是压抑的戏剧情感,从而传达出戏剧的内涵,并且表现出表演者内心的情感,在触动观众内心的情感基础上,应用形体语言与观众的情感达到高度的共鸣,从而使得形体语言达到最佳的传递情感的效果。
(二)塑造人物中的应用。舞台戏剧表演的中心是以突出人物和戏剧的中心思想为目标,在整个戏剧表演中人物是核心,表演者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形象的特色是关键,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可以帮助区别不同表演者的戏剧表现力,通过空间语言、形体语言等多种语言的综合立体化的表演效果,很好地诠释戏剧表演的中心思想,并且与主人公之间的形体语言对话,可以将人物形象完整地呈现,并且深入地挖掘戏剧表演的形式以及层次。
(三)突出表演特色的应用。戏剧表演的空间舞台感,主要是依赖于良好的表演空间环境以及高超的演技,并且应用形体语言可以弥补戏剧表演中的环境舞台效果。进一步深化表演主题,从而深入传达戏剧表演的情感。在戏剧的形体语言表达中,可以通过形体语言的形式将戏剧表演的主题内容进一步升华,在融入表演者自身对戏剧独到理解以及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形体语言与戏剧表演内容之间的完美融合,将戏剧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尤其是现代形体语言艺术,對戏剧表演的内容融入表演者自身的理解以及演绎能力,从而突出戏剧表演的个人特色,丰富戏剧表演的内涵。
三、结论
戏剧表演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通过肢体语言这一无声的戏剧表演形式传递情感的过程中,往往突出了表演者与观众情感的共鸣,而不是情感之间单纯的语言交流。以无声的形态体现着戏剧表演者高超的演技,从而将形体语言寓意在整个作品中,整个作品又通过动作来反映戏剧作品的内涵,使得表演者通过形体语言的形式,更好地呈现出戏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大勇。反派人物在戏剧表演中的艺术价值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
[2]李清洁。戏剧表演形体训练课程中教学思维及方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栗镜涵。戏剧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语言论文 篇2
摘要:
汉语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学在现代社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散文是汉语言文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表达出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但是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并不重视,学习的积极性在不断减弱,尤其是在进行散文赏析的过程中中兴趣减退,这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研究
我国是文化大国,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中国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一味提倡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的发展。我国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更是不如以前,因此对汉语言文学的散文赏析及相关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汉语言文学在开展相应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授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汉语言文学基本技能等等。汉语言文学在我国的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以及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够培养起文化悬窗方面的专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的整体特色
汉语语言文学有着其自身的特色,汉语言文学能够传承我国的人文精神,能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组成内容。在我国民国时期的一些汉语言文章对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通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学习能够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开阔国民的人文情怀,增强国民的人文素养。
(三)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意境
在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和赏析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意境,作者在进行写作和创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于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在我国汉语言文学中,古诗是最能够体现汉语言文学意境的文体,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够营造出非常好的意境,让自己的诗歌和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汉语言文学中散文鉴赏及教学现状
(一)汉语言文学散文的鉴赏
我国目前在开展汉语言教学和汉语言鉴赏的过程中,散文鉴赏是十分中重要的内容,在开展汉语言散文鉴赏的过程中,对于现当代散文的鉴赏主要是对白话散文的鉴赏工作。现当代散文有着自身的特点,这种散文能够在文章中表现音乐层次的美,同时能够营造出美好的意境,。同时,白话散文的叙述内容个别国家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能够让人们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亲近感,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和理解,达到更高的散文鉴赏水平。
(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教学的缺失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工作。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的汉语言文学散文的教学和鉴赏比例。这就导致我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对于散文的鉴赏和教学工作,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教学风格死板
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散文教学和鉴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和鉴赏风格较为死板,在进行散文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是将散文通读一遍,然后划分出散文的结构,对散文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非常差,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不能够更好地学习单文。目前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热情在不断下降,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体会到散文所要表达的意境,只是对散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风格
要想提升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和赏析的整体水平就要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改变教学的整体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学校做起,要能够在学校建立起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育的组织领导体制,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高校要十分重视对于哈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要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文学散文教学体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进行改革。
(二)丰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及赏析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和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 要能够在开展教学工作和鉴赏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让语文的课堂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看一些相关的动画的影像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散文教学内容的了解。同时可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意见,加深对于散文内容和散文意境的了解。
(三)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
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拓宽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学习途径,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散文的诵读,要能够通过诵读对散文的意境和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对散文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散文鉴赏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众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一部分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目前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散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风格死板、散文赏析教学缺失、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汉语言文学散文的赏析质量和教学质量,因此应当在开展汉语言文学散文赏析的过程中拓宽赏析和学习途径、丰富教学和赏析方法、改变教学和赏析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马冰。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5,(02)。
幼儿语言教学漫谈的论文 篇3
幼儿语言教学漫谈的论文
摘要:从人类文化传承、发扬的角度,思考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并且从一个“美”字说起,介绍美字的演变历史和轨迹,进一步阐述读书识字不容易,幼儿语言教学不是轻松随意的工作,应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形式多样地确保幼儿语言教学的规范和纯正。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准确和规范地传递语言;形式多样地训练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人们说话、写文章等信息流通离不开语言。因此,如何正确而规范地使用语言,是幼儿教学工作中时时应注意的问题。幼儿教师正确地传递使用语言,实际上是将前人的文化(文明)信息及当时的社会现象准确地传递给幼儿的大脑记忆。幼儿语言教学涉及两个问题:
一、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规范地传承使用语言;
二、语言具有时代的特征性,如何判别、理解流行语言对幼儿教学工作的影响。
针对这两个问题,现就个人在幼儿教学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做番梳理,试与诸贤商榷,交流探讨,共同促进幼儿语言教学工作。
1读书识字不容易
前年参加一个教师培训学习,授课老师讲到美字,说“美,甘也。
据专家近期考证,美,从甲骨文的形态上看,非羊、大的合体字,而字形乃是一个头戴羽饰的人形,装扮得十分美丽。从形、义、语源的演变来看,美的本意来自以羽毛为装扮的舞蹈。因此,美,起源于舞蹈。
美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传递引发的文化信息自然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念,寻根溯源,一曰味美为“美”,是“物质享受”的范畴,可以解释为古人有好东西吃就是美丽的,美好的事情;一曰与“舞”同义,是精神层面的需要,追求人类精神上的文明。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经考证比较,立现语境格调的高低,因此对幼儿教师来说,训练幼儿语言能力,规范教学用语不是一件轻松随意的工作。
2借我一双慧眼辨别时尚语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更是把人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长期浸淫于电脑网络世界的人,看网络语言简直是看天书,例如:菜鸟(技术水平差)、mm(妹妹)、7451(气死我了)……面对这些语言,我们只能徒叹,借用一句流行歌词,“不是我不明白,实在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时尚语言的创造者主要是青年,传播和使用者也主要是青年。无庸讳言,时尚语言的流行,对一些青年幼儿教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年5月中旬发生的汶川地震,有位幼儿教师在课堂上讲起抗震救灾的故事,说有位大款捐了很多钱,突然有位小朋友站起来,问:“老师,什么是大款?”“大款是指有钱的人。”老师回答。“那我也是大款了,我口袋里有两块钱。”小朋友认真的样子让当场的老师们忍俊不住的笑了起来。
说来是个笑话,仔细思量,反映出我们个别青年幼儿教师说话用词的随意性,不规范。在平日,幼儿教师之间说话同样有此类似的现象,比较热忠于“旧瓶装新酒”式的翻新与改造;或者处于逆反心理,正话反说,把原来的意思换成反面理解。
但是,如果把这些时尚语言带到教学课堂上去,显然不妥,容易造成幼儿认知上的混淆。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教学上,说话用词应与时尚语言保持适当距离,以规范的语言循循善诱,使汉语的魅力成为幼儿的吸引力。
3形式多样训练幼儿语言能力
如何训练幼儿语言能力?如何准确地规范地将前人的文化(文明)信息传承给幼儿,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严肃思考的问题和神圣的工作职责。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中国语言的特征、内涵及运行规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如蜜蜂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即使读一些与本专业联系不大的书,也是有益处的,因为知识的本身有它的共性,万物同源,读书的过程既是精神享受,同时是引发工作灵感的源泉所在。
其次,结合幼儿兴趣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法训练幼儿语言能力,这里,就个人从事幼儿教学工作中谈点体会和见解。
3.1音乐训练法。音乐是陶冶人的一种艺术,针对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我适当地将一些日常教学工作、语言学习的内容用音乐进行。例如,上课前小朋友们吵吵闹闹一时安静不下来,我就坐在钢琴前弹起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的《母鸡和公鸡》乐曲,歌词是由我填写的,琴声一响,小朋友立即张开小口齐声唱:小朋友啊坐下来,坐下来,老师就要上课啦,谁先安静注意听,谁就是妈妈的乖宝―宝―。一曲弹下来,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在轻松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达到管理和语言训练的双重效果。
3.2游戏训练法。要开阔幼儿的。眼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就一定要把人类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展现给幼儿,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唐诗宋词拥抱,与李白、杜甫、苏东坡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及自然和谐之美相交流。上学期我教给小朋友一首骆宾王写的《咏鹅》诗,我先是通过电教形式让小朋友们学习了几遍,个个会背诵之后,再将全诗18个字分解变成游戏动作,三个小朋友扮装成三只美丽的白鹅,剩下的15个字根据诗的意境、背景,由15个小朋友分别装扮,并在头饰上涂上不同颜色,15个小朋友即是字的画意,又是诗意的组合再现,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幼儿对诗的欣赏力和理解力,同时又感受到汉文字的语言魅力。
3.3讲、听故事训练法。幼儿爱听故事,掌握这个特点,我每个学期要花一个月时间进行“讲、听故事”主题教学设计。教学的方式:一是听老师讲,二是通过多媒体听故事,三是由幼儿复述,大家轮流“当一回小老师”,将故事的内容表演给小朋友看,目的是通过听、讲故事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嫦娥奔月”这则神话故事,我采用“模拟现场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将故事的内容改编成四个剧幕场景,由七个小朋友以不同的角色完整地表述这则经典神话。
3.4舞蹈训练法。中国文字和词具有形、声、意、音的特点,而如何用舞蹈艺术阐释中国的字和词呢?环视海内外,不乏勇敢的探索者和创作者,他们或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注入现代元素,使中国古老的语言复活;或在现代艺术上加点传统元素,使人们看见祖先模糊的影子。其中杰出者,有台湾文化学者白先勇先生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有评注者云:戏剧活化石――昆剧复活了。这些勇敢的探索者和创作者,无疑是值得后人敬仰的。可我心中想到的范例,是由林怀民先生创立的现代舞蹈团――云门舞集,他与其他创作者不同的是,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语言、手法、灯光音响的装饰,完全是现代的,舞蹈的内容却展示如书法、水墨画写意、唐诗等中国最经典的艺术。林怀民先生杰出的贡献,为他赢得天下名。受他的启发和影响,为迎“六一”儿童节,我编排了一个《蜀道难》现代舞蹈,舞蹈的内容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古体诗《蜀道难》,舞蹈的音乐、节奏、形体语言,基本上模拟云门舞集的创作。但为了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舞台整体效果,我根据音乐的节奏安排了10位小朋友站在后台进行诗歌吟咏。这一设计,起到舞蹈背景及烘托舞蹈空灵氛围。汇演时颇受现场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总之,中国语言的艺术美感及无穷的魅力,常常激发我教学设计上的灵感,同时是我们幼儿语言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创意是无限的,形式是多样的。我选择上述四种教学方法进行回顾,并不惜笔墨介绍训练方法的背景和感受,以及创作者的范例如白先勇、林怀民二贤,其目的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浙江教育报刊总社,(5).
[2]江西铜业教育。准印证考号(赣)第2055号,总第五十六期。
[3]何新。诸神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m].第1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4]左民安。细说汉字(2)[m].第1版。北京:九州出版社,.
发展幼儿语言的论文 篇4
发展幼儿语言的论文
幼教论文:挖掘儿歌魅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听别人说话,再慢慢在理解语言并且学习语言,使他们从一个自然人长成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始终伴随着他的生活、游戏和认知。他们在与成人的交往以及其他的活动中,主动模仿习得语言,在各种活动中运用和修正中,学习正确在使用语言,这是一种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行为。为了更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幼儿3―6岁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活动方式,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实现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这是以幼儿为主体,以语言为客体,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与周围语言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获得语言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要求”第4条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众所周知,成人和语言是幼儿自然模仿的样板,然而,幼儿文学作品中的成熟的语言、艺术的语言,更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典范,同时,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同于平时交流中的口头语言,这是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最初载体,有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力以及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
幼儿文学作品包括幼儿童话、幼儿生活故事、幼儿诗歌以及幼儿散文等。这些文学作品,具有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等各方面的作用,其中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语句简短、结构单纯、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节奏,是适合儿童歌唱吟诵的韵体作品。
儿歌是儿童歌谣的简称,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有了语言,也就出现了人们口头创作的儿歌,如“劳动号子、摇篮曲”等。这些民间口头歌谣对现代儿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婴儿还不会说话时,他们在摇篮里或成人的怀抱里,就已开始听成人吟唱歌谣,歌谣的内容可以是他们不理解的,但优美的音乐,和谐的节奏,可以给他们以情感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儿歌自有它本身独特的魅力:
1魅力表现
1.1内容丰富多彩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为题材。有介绍周围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形象、习性和功用的,如最为幼儿所熟悉的“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又吃萝卜又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如《四季歌》“春天到,桃花开,杨柳树儿轻轻摇;夏天到,知了叫,小荷露出尖尖角……”;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如《干净》“鼻涕擦干净,指甲剪干净,脸儿洗干净,妈妈和我亲一亲……”;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如《七个阿姨来摘果》、《十个数字歌》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有趣的情节、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反映出来的,易于幼儿接受和引起学习的兴趣,对发展儿童的思维、想象和语言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2语言简练、形象
儿歌简短明快,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因此儿歌常常会把深刻的教育意义寓于短短的诗句中,使幼儿在欣赏、学习的过程中,巧妙地 让幼儿懂得掌握一些活动常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学习什么等。培养幼儿的首选情操,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如《小刺猬》“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嚓嚓,理完头发瞧一瞧,不是小刺猬,原来是一个小娃娃”, 作品用夸张的手法,先把不理发的小孩比作手发杂生的“小刺猬”等理完了发,才变出一个清洁整齐的“小娃娃”,短短几句,使幼儿在欢快的笑声中受到要“勤理发,爱清洁,讲卫生“的教育;另外,重叠句式和像声词的运用,更使儿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儿歌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更加丰满。如“弯弯月,弯弯刀,弯弯河边去割青草,青蛙见了‘咯咯’笑,眨眨眼,弓弓腰,放开喉咙‘呱呱’叫……”
1.3形式多种多样
儿歌的种类、样式极为丰富,除了平常所见的儿歌外,还有好几殊形式的儿歌:
(1)《摇篮曲》,这类儿歌一般是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哼唱的,以母亲的口吻,讲述对孩子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都词句简短,内容单纯,节奏舒缓,是最朴素的,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儿歌。
(2)《游戏歌》,这类儿歌都是配合游戏的内容或动作而编写的,为了增强游戏兴趣和愉快情绪。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边唱边做 ,且歌且舞,使游戏更富有节奏感,使游戏内容更丰富,加深游戏的教育作用,如“丢手帕”“拍手歌”等;
(3)《数数歌》,这类儿歌是专门为培养数目观念而创作的。它把数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儿童在饶有兴趣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掌握一些数的概念,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最早的算术教材,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等;
(4)《问答歌》,这类儿歌以问答形式表达作品内容,常常使用排比、顶针、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征和差异表现出来,有利于儿童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如“什么出来比天大?什么开花头朝下?什么开花不结子?什么结子不开花?太阳出来比天大,茄子开花头朝下,茅草开花不结子,荸荠结子不开花”……
另外还有采用修辞格“顶针”手法结构全歌,把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并无逻辑联系的词语、各种草木虫鱼名称通过随韵接合的形式联缀在一起的《连锁调》、由读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所组成的主要培养儿童说话敏捷、发音准确的《绕口令》以及诙谐幽默的《颠倒歌》和《字头歌》等……。
儿歌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幼儿的感情非常丰富,他们最容易受到感染。由于它的这些特点而深受小朋友的喜欢,一个学期下来,幼儿可能记不住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对于教过的儿歌,则十有八九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如何更好地开展儿歌教学,全面发展幼儿语言水平,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教学思路
2.1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指导着我国的幼教发展方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必须认真地学习《纲要》,领会《纲要》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
幼儿园教育语言目标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具体方向,是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幼儿语言发展应达到的水平和标准。《纲要》在语言领域所提出的具体目标是:①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③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⑤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并在“指导要点”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把握着整个活动和幼儿发展的方向。确立了适当的目标,就可以依此来选择教育内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组织教育活动,使目标逐渐转化为幼儿的行为和能力。
2.2设计活动方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幼儿教师是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实施者,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中介,教师引导着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积极地与作为活动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发生相互的'作用,使幼儿获得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中介力量,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它作为一种影响力,其影响性质和方式决定着幼儿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活动的质量。
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合作者、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位置,无论从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考虑,以及对活动组织的整体策划,都要考虑到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已有的语言经验为前提,精心选择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在儿歌教学活动设计中,由于儿歌本身的特点,在应侧重于对幼儿语音、语感的训练。如中班“儿歌《梦》”的欣赏,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儿歌内容,配上优美的、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在活动还末开始之前,就已经引领着幼儿进入了诗的意境,体会这夜的宁静、梦的甜美,这时让幼儿说说,“你晚上睡觉做梦吗?你还记得做过哪些梦吗?你想知道天上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花丛中的蝴蝶,它们会做梦吗?它们都会做些什么样的梦呢?”,然后再进行不同形式的欣赏方法,“星星、露珠、蝴蝶、小宝宝……”一个个亲切的音节进入幼儿的脑海,引起幼儿情绪的共鸣,达到诗歌欣赏的目标。另外一些短小儿歌的教学活动,在基本完成活动目标以及幼儿又积累了新的经验的基础上,使活动相应延伸,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参与活动过程,体现幼儿主体地位
《纲要》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自身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产生,否则,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发展。活动的设计只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有了幼儿的参与,才形成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过程。儿歌教学有较强的参与性和游戏性,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接指导”、“间接指导”及“环境条件的利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条件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摆脱“少数幼儿做表演,多数幼儿当观众”的教学现象,使全体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兴趣与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当幼儿对儿歌学习产生兴趣时或者感到十分需要时,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儿歌《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隐藏在绿色的眼镜后面的是孩子充满好奇的眼睛,作品在向幼儿展示绿色画面的同时,给了孩子拓宽视野和启迪想象的鼓励,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常见的雪碧瓶做成简易“眼镜”,到操场上观察周围事物,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并把这些发现说出来,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整合、学习,并在些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把“绿色”变成“红色”或“黄色”……成为另一首儿歌,提高幼儿对语言提运用能力。
2.4渗透各科教学,促进语言全面发展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各科教育活动,要注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获得广泛的,丰富的经验,以及巩固知识内容。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教育活动主要是语言符号系统的活动。但是,由于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因此,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必须依靠具体形象的符号,将美术符号、音乐符号,甚至动作符号等自然地揉合地语言教学活动中,这种有意识的相互渗透,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信息,更有助于他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经典儿歌《小熊过桥》,作者先生动夸张地描画出小熊过桥时的稚拙胆怯的情态,“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再写小熊在鲤鱼的鼓励下,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过了桥,“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诗歌中紧张和欢快的气氛互相交替,形成了鲜明的起伏,抑扬的情感节奏,语言自然、流畅,一韵到底,极富韵律美,教学时,把音乐、美术等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念、可以唱、可以画、可以表演,稍加改编还可作为舞台剧演出,达到“运用语言”和“提高语言水平”的双重目标。
结论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欢。儿歌对增长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语言,特别是对语音和语感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浅析的论文 篇5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浅析的论文
面对人才的竞争、社会的开放,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那些字正腔圆、清晰条里的节目主持人;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慷慨陈词、妙语连珠的外交家,现已成为新一代年轻人争相追捧的“星光”一族。他们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自身具有的先天的良好条件外,其中不少人从小就受过良好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事实证明了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要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与他人正常、愉快的交流、交往的同时,达成进一步理解、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水平。因此,在幼儿期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开设的课程非常全面,作为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各领域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领域教学中,儿歌和故事是幼儿接触最多,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教师可以色彩鲜艳的图片为依托,以积极有效的提问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反复引导、暗示下主动地学习语言。为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可将一节课分几个步骤动静结合进行:图片激趣—观察、提问—示范讲述—提问理解—尝试朗诵—表演体验,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讲演结合等方式,既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又促进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结合诗歌、故事内容的不同,尝试按诗歌句型结构进行创编或续编故事结尾。如:诗歌《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甜甜的。”这首诗歌无论是在句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浅显易懂,幼儿非常容易掌握,这时教师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型“爱做梦,梦是的”鼓励幼儿想象新词新句大胆进行创编,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在全班幼儿共同努力下,一首二次创作的《梦》生成了,“太阳爱做梦,梦是红红的。星星爱做梦,梦是闪闪的。小狗爱做梦,梦是甜甜的。小鱼爱做梦,梦是凉凉的。蝴蝶爱做梦,梦是香香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快乐的。”在朗读自己创编的诗歌时,幼儿格外兴奋与满足。通过这样的创编活动既激发了幼儿想象、创新的火花,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语言的魅力加上生动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复述故事的欲望,在学习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语汇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讲到精彩的地方留下悬念,让幼儿续编讲述故事结尾。如:《兔宝宝找快乐》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中的五个角色都是幼儿非常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可先让幼儿读图,利用问题引发他们思考:“这只兔宝宝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然后顺着幼儿的思维,继续追问:“兔宝宝为了找快乐,它做了些什么?你有没有像兔宝宝一样的快乐?你能想出一个让兔宝宝快乐的新方法吗?……”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思维打开了,于是让他们分组展开交流讨论,续编新的故事情节。在幼儿充分讨论后,让他们一一说说自己续编的故事,也可以演一演。在续编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幼儿组织语言,提升幼儿的语言经验,大胆地表述自己的不同见解。通过给幼儿搭一个平台,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其他的领域教学中同样也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领域中,当幼儿经过主动探索时,也需要语言表达,而这种表达往往建立在幼儿自我认知层面,缺乏准确性。例如:在沉浮实验后,有幼儿会说:“掉下去”“升起来”,学习数量词时,会出现“两个牛、三个书”的现象,显然他们对词义、量词理解不够,教师可抓住机会帮助幼儿理解词意,学习正确使用。在数学活动中,可以借助图片:二看图编应用题,如:西西有5个香喷喷的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在看一看、编一编、说一说的过程中学会了正确使用量词,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艺术活动中,语言和审美是密不可分的。任何美的形式、美的感受都需要语言的表达。如:幼儿作画后,提供幼儿说画的机会,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用意,用语言表达出来。在音乐欣赏活动《天鹅》,让幼儿在欣赏音乐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一群白天鹅在湖面上做游戏呢!他们有的在昂首遨游,有的在翩翩起舞……”。音乐所表现的内容经过幼儿的理解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将有声语言与形体语言结合来表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现力。
二、在区角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区域游戏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动脑操作的机会,而且还在角区扮演与交流中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当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区后,教师可通过观察每一个孩子在游戏时的操作活动、表情和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进行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一是在活动前,先让进建构区的幼儿在一起想想搭什么。有的幼儿说:“我想建一个公园。”有的幼儿说:“我想搭动物园。”还有的幼儿说:“我想盖一座大高楼。”得知他们的想法后,接着问:“你们搭的公园、动物园、高楼是什么样子的?干什么用呢?”他们七嘴八舌的说:“我的公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我的动物园里有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机灵的小猴子;我搭的是高楼大厦,让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住进去……”。在这样一问一答中不仅使幼儿的整个操作活动都能围绕自己的构想去做,同时还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又引出了幼儿相互间交流的话题。二是在活动中,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多说。如:在美工区,有的幼儿拿着桌子上的橡皮泥揉来揉去毫无目的,教师上前对他们说:“你们拿得是什么呀?你们看橡皮泥都有什么颜色的?”孩子们看了看争先恐后的说:“橡皮泥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绿色的”“这个是蓝色的……”。教师接着说:“橡皮泥有这么多的颜色,有红色,有黄色,还有蓝色,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听完教师的话,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学说起来:“橡皮泥有……有……还有……,真漂亮!”还不时地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教师又问道:“橡皮泥这么漂亮,能做什么呢?”孩子们想了想说:“做麻花、糖葫芦、小鸡”。
“那咱们一起动手干吧!”游戏中,教师的语言为幼儿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榜样。许多词汇句式的运用也在这样的活动区游戏中得到自然的学习和巩固。三是在活动后的小结、评价也给幼儿提供了练习说话和简单自评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今天你在哪个区域玩了?”、“你玩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呢?”等等。幼儿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语言不完整、句式结构不准确、吐字发音不清楚的情况。通过幼儿的表述能使我们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仍然欠缺的地方,鼓励幼儿大胆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习惯。在小结时,当个别幼儿练习说的时候,更多的幼儿处在一个倾听的状态,从而有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安静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三、在户外活动中扩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户外的游戏、散步活动,进行随机的语言教育。遇到下雪天的时候,可带着幼儿到户外看雪花打雪仗,引导孩子观察雪花的形状,看下雪后景色。并用语言启发他们,“洁白的雪花一片一片落下来,你们看看像什么呀?(棉花、鹅毛、蒲公英……)哇!这么多呀,雪下得很大可以用一个非常好听、非常美的词来形容—鹅毛大雪。”还可以引导孩子欣赏墙上、树枝上、地上、房顶上白茫茫的雪景,提问“还像什么呀?”“像雪白的棉花铺在地上。”“像撒了一层盐。”“像撒了白糖。”“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地去形容看到的雪景。户外散步时教师还可启发幼儿讲述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鼓励他们发问。如,春天来的时候,通过户外散步,让幼儿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让他们说一说小花、小树、果实都有什么颜色,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幼儿理解学习新词“绿油油、黄橙橙、红艳艳、漂亮、美丽、五颜六色、香味扑鼻……”在此过程中,孩子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样既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在玩户外体育游戏“小兔采蘑菇”时,有机地将被动句、把动句融合其中。如:“我是凶恶的大灰狼,现在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让我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小兔子们快出来呀,大灰狼被我打死啦!”“猎人把大灰狼打死了,我们胜利了……”。在体育活动《小熊过桥》中,可借助儿歌:“小竹桥桥,摇摇摇,我是小熊来过桥。心不慌、嘴不喊,眼睛向着前面瞧。两只胳臂侧平举,站稳走好要记牢……”这一语言教学手段规范过桥保持平衡的动作。通过户外活动的游戏以及自然环境的刺激作用,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理解语言、学说语言、发展语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他的言语直接受家长的影响和暗示,因此家长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一同看图书、讲故事、学儿歌等。让孩子观察那些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的图画时,家长可提出问题来引导孩子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如,问:图画中有什么?在什么地方?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不但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促进孩子的口语表达。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家长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开心的事?鼓励孩子把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遇到的有趣、开心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听。这样既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能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平时还可以有选择地让孩子看看电视节目,节假日带孩子到游乐园等场所玩耍或到全国各地观光旅游等。利用一切带孩子外出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在孩子观察时,可用聊天、交流的方式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讲一讲、说一说。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还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好问、好思考、好想象的要求,对其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总之,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教师要结合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每一个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