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优秀6篇正文

《医学论文优秀6篇》

时间: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医学论文 篇1

1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网格化教育管理的实践

1.1以研究生年级分班为依托,构建横向管理单元

横向班级管理模式目前仍被大多院校研究生管理予以采用,其主要是以同一年入学的学生为班级组建研究生班级的管理方式。这种学生管理方式有利于辅导员针对学生每一年所处共同的具体情况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年级区分完成学校及学院布置的各项工作。同时该模式也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同学互相交流和学 学院现有在读硕、博士研究生287人,共三个年级,将研究生按不同年级来建立研究生的横向班级,同一年级划分为一个年级大班,每一年级大班又依据学位级别、专业范围不同分为硕士一班、硕士二班及博士班,每班推选班长两名,每一年级大班一名总负责人,负责协调本年级各班的工作。

1.2以研究生科室培� 为此,学院在横向建班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以临床科室研究生培� 学院依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以临床科室培� 这种管理模式以临床训练、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为主线,以同一专业或科室培养点不同年级学生为单位主体的管理方式,在促进同专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生专业技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强化临床科室培养点和导师对研究生培养主体责任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科室培养点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充分发挥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

1.3以研究生会建设为依托,构建贯穿纵横的桥梁

研究生会是研究生管理部门联系广大研究生的纽带和桥梁,在研究生管理和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特点通过明确研究生会责任,优化研究生会组织体系,注重研究生会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建设,创建研究生会自己品牌活动等多项措施在充分发挥研究生主动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院研究生会的建设。目前,学院研究生会已形成由主席团、学术部、文体部、组织部及传媒部等部门构成的固定模式,并自行组织和承办了学校及学院层面的多种学术、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研究生会不仅打破了年级班级的限制,同时也破除了学科专业的界限,使得全体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以年级为基础的横向管理单元和以专业为单位的纵向管理单元之间构筑结合点,形成贯穿纵横的桥梁。

2讨论与建议

2.1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

教育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总体架构,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方式应充分结合临床专业特点的要求及教育管理工作实际。至今,我院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大体上经历了前期的全面管理阶段和横向建班管理阶段。由于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单纯的横向建班管理制度的局限性日趋明显,我们开始结合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并初步构建纵横结合的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该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如何进一步发挥其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2.2强化科室培养点及导师责任,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良好管理

临床科室培养点不仅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场所。探索在横向班级管理模式基础上,以临床科室研究生培� 研究生在以科室培� 此外,因为导师在研究生心中的特殊地位,在导师与学生广泛交流的同时,导师的优良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学识水平对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示范的作用。

2.3创建自我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深厚宽广医学知识,良好科技素养,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且在医学科研、临床工作中能够创新者。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网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在强调以横向整体性带动年级群体的成长,又突出纵向专业性搭建资源平台、强化科室与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责任,这种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管理在充分调动学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动性的同时又有利于强化科室与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责

医学论文 篇2

摘 要:目的:探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方法:统计病理切片制作资料,总结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总结并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共制作病理切片12 245件,优片率为91.63%,共发生各类坏片1 025起。坏片可发生在切片制作的全过程。结论:在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操作,规范试剂、试药管理,注意制片操作的每个环节,不断总结制片操作经验,尽量减少坏片的发生。

关键词:病理切片;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病理切片是病理医生用来诊断患者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病理切片制作过程复杂漫长,影响病理切片制作质量的因素众多,低劣的病理切片又会给诊断医师造成较大的诊断困难;因此作为切片制作师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制片,力争优片率不断提高[1]。将近两年来的病理切片制作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在切片的每一个环节较常出现的问题和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统计我院从20xx年4月~20xx年4月共制作病理切片12 245件,优片率为91.63%,共发生各类坏片1 025起,其中标本固定致坏片221件,取材致坏片145件,试剂原因导致坏片108件,包埋切片致坏片351例,染色封固致坏片200件。 1.2 方法:统计所有坏片的资料,按照坏片发生的制片过程进行分类,分析坏片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制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结果 2.1 20xx年4月~20xx年4月我科发生的坏片分类情况:见表1。 表1 20xx年4月~20xx年4月坏片情况统计可以看出,坏片可以发生在整个切片制作的任何一个过程,其中以包埋切片过程和标本固定过程及染色固封过程为多见。 2.2 坏片发生原因:见表2。 表2 坏片发生原因 可以看出,操作不当和器械原因是导致坏片的主要原因,占到整个坏片的87.7%。 3 讨论 根据我们的坏片情况统计,分析在整个制片过程中,各环节导致坏片的原因及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3.1 固定标本要充分及时:固定标本是制片的第一个环节;固定时间不合适或者固定不正确的组织,在染色时常会出现较浅的'核质着色和轮廓不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片状发白区;固定液的浓度要适宜,固定标本的正确方法为:组织离体后快速放入适宜浓度的固定液中,固定液的量大约为标本体积的7倍左右,盛放标本的容器以不使标准变形为宜,大小适中[2]。 3.2 规范对标本进行取材:取材的原则为:保持病变的特征和器官的完整性。尽量修除无关组织,切面尽量做到平整,原则上小标本要全部制片,大标本宜在病变部位以及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多处取材[3]。 3.3 及时更换试剂:在整个切片过程中,试剂的使用比较频繁,试剂的浓度改变,会影响到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效果,有些试剂因为挥发到别的试剂中,甚至会导致对病理组织的污染,从而产生误诊[4]。因此,制片过程应注意观察试剂情况,根据标本量的大小及时更换试剂,确保组织处理达到要求。 3.4 组织包埋、切片:小块组织要采用线状包埋,大块组织要在包埋

根据观察,这些资讯都是值得各位作者朋友参考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做研究了解,以便在职称的道路快速前行!

医学论文 篇3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性治疗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各地血液透析室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如何加强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确保血液透析医疗安全、提高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是血液透析从业人员和医学工程人员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血液透析由反渗水、透析液、透析器和透析机四大系统构成,其四大系统与临床医学工程密切相关,随着透析个体化发展趋势,合理选择透析液和透析器直接关系到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且离不开专业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严格的管理[1-5]。

1、医学工程人员工作职责

按照卫生部对透析管理的相关要求,2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至少配备1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保障临床血液透析治疗顺利的进行,应对透析室医学工程人员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在透析治疗中,工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持通讯工具通畅,做到随叫随到。在设备使用前应例行安全程序检查,包括水处理系统的检查和质控工作及透析机开机自检,发现故障及时排除[6]。按医嘱为治疗患者提供相应的浓缩液,配合护士调整相应参数。患者治疗开始时医学工程人员应主动巡视、检查透析机的运转情况,并认真做好机器运转、维修及保养纪录。机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对患者治疗进行调整。透析结束后必须进行热消毒或化学消毒[7-8]。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透析液配比、除气装置、超滤量、血泵及漏血检测等关键步骤、部件的维护,对设备的维护、调整和零部件的更换均需详细记录,以便维修时能快速查找出故障,及时修复并重新投入临床使用。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参数精准[9-10]。

2、建立透析设备管理制度

制定规范化、制度化的透析设备管理制度包括透析设备档案管理、医学工程师岗位职责、血液透析设备使用及保养记录、水处理设备检测记录、血液透析设备维修记录以及血液透析设备消毒记录等,旨在提高血液透析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杜绝人为损坏,保证透析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对在用血液透析设备建立详细档案,要求医学工程人员在规定时限及时录入各类日常维护以及设备故障事件信息。同时,应定时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交分析报告,为设备维护、维修提供原始资料,对血液透析设备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安全使用[11-12]。

3、加强血液透析设备维护保养

采取预防为主的主动维护是保证血液透析设备完好率关键性措施。血液透析设备需要专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按照厂商建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电导度、温度和超滤值等参数的校准。对每台透析设备建立独立档案,跟踪记录安装、调校、维修及保养等数据信息以便管理。

4、注重专业培训

目前,国内透析设备大多为进口设备,医学工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掌握透析机电子机械方面知识。应组织血液透析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专业讲座,采用不同形式对血液透析专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加强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真正具备管理、保养、使用和维修能力。同时,医学工程师应定期对临床使用血液透析装置的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操作,减少由于工程电气性错误操作导致的机器损坏[13-14]。

5、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领域,先进的血液透析设备不断更新和应用于临床[15]。运用科学的医学工程专业管理方式,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是每个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责任。实施医学工程人员在血液透析科室定编、定岗和定位,使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医学论文 篇4

摘要

总结了使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使用双头精密输液器的优势、存在的隐患及对策,认为护理人员要在做好沟通、宣教,重视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病房的基础上,合理、安全地使用双头精密输液器。

关键词:双头输液器;隐患及对策;应用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一次性输液器作为静脉输液的必备装置在临床上应用多年,伴随着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出现,更换液体这项普遍而繁重的操作得以改善[1],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患者要求提高的情况下,我科于20xx年1月~20xx年7月引进了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隐患,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20xx年1月~20xx年7月,我科病房共使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1万余支,主要应用于病情平稳,输液瓶数在两瓶及两瓶以上,且每瓶液体量在250ml以下的患者。

1.2方法

配制好一瓶液体,打开双头输液器包装,关闭其中一个穿刺器的开关,取下另一个穿刺器的帽盖插入液体中,按一次性普通输液器的排气、穿刺方法进行输液并妥善固定。配制第2瓶液体并将另一插头插入,当第1瓶输入完毕,关闭其开关,打开第2瓶的开关。需输入第3瓶液体时,替换下已输完的第1瓶液体瓶,当第2瓶输入完毕,关闭其开关,打开第3瓶的开关,其余液体依次输入。

2结果

2.1护士方面

护士更换液体的时间明显缩短,病房响铃次数减少,减少了无功而返的现象,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健康宣教的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2.2患者方面

减少了患者焦急等待更换液体的现象;减少了静脉回血、空气栓塞的情况。但是由于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费用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体会

3.1应用双头精密输液器的优势

3.1.1提高了护理质量,优化了护理层级管理在护理人员配备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应用,使实习护士发挥了巡视病房的作用,当发现一瓶液体输完,可以及时开启另一瓶液体,减少了家属私自开启开关影响正常输液的情况,同时降低实习护士在患者及家属催促下换错液体的现象;而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观察病情、与患者沟通、做健康宣教工作。

3.1.2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护理工作量大、更换液体频繁的情况下,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应用,使护士可以有计划地批量更换液体,减少了同时响铃换液造成的忙乱现象,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2];同时减少了护士往返于治疗室和病房的次数,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士的体力消耗。

3.1.3减少了静脉回血、空气栓塞的情况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应用,使护士可以及时打开开关更换液体,避免液体输完后回治疗室取液体而致液面过低,静脉回血、甚至凝固的情况。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的防空气功能,杜绝了空气栓塞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3.2应用双头输液器存在的隐患及对策

3.2.1存在患者或家属自行打开开关导致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的隐患[3]第一瓶液体速度由护士调节好,如果输液完毕后患者或家属自行打开开关,会造成第二瓶液体输入过快或过慢的现象,从而影响治疗甚至造成危险。特别在心内科,几乎每瓶液体的滴注速度要求都不一样,所以要加强巡视病房,避免惰性心理,杜绝患者或家属自行打开开关,避免事故的发生。

3.2.2存在违反无菌原则的隐患无陪床的患者去卫生间时,举两瓶液体不方便,如果患者私自拔下一个插头,回来再插液体瓶上,违反了无菌原则,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3.2.3存在发生护患纠纷的隐患由于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费用高,医保不报销,患者经济负担加重,抱怨护士为了减轻工作负担而让患者买单,存在不平的心理,从而增加了对护士的不满,容易引起护患矛盾,所以要在使用前做好沟通工作,经沟通在患者理解的前提下再使用该类输液器。一次性双头精密输液器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在做好沟通、宣教,重视无菌操作,加强巡视病房的基础上,合理、安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倩,何艳,阴晓倩。双头输液器排气新方法[J]。护理研究,2013,27(6B):1778.

[2]武海云。一次性双头输液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2):107-108.

[3]李永红,廉兵,杨芳芳。双头输液器使用中的风险管理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9):230.

医学论文 篇5

1急诊医学的特点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是应社会需要和医学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和处理各种急性疾病、各种疾病的急危重阶段的临床医学,它涵盖了各临床科室的急症、危重病、危重症监护、院外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护、灾害和灾难医学、创伤及中毒医学、急诊医学管理等。急诊医学具有全科医学的性质,涵盖临床各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技能要求较高,专长于急、危、重症以及应急能力方面[2]。一个合格的急诊医生不但要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急救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关系学、心理学和法律知识。因此,急诊医学教育必须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突出急、危、全的特点,着重培养急救理念,同时兼顾人文、社会心理学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急诊医学科不但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救治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任务。教学的对象主要包括轮转的临床各专科医师、急诊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各级实习医师。由于他们知识水平不一,临床经验及社会背景不同,以致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方面均表现出参差不齐。刚进临床的医师求之欲望强,动手积极性高,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足够训练;而部分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则因知识更新滞后,陋习缠身,临床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均齐化的急诊临床医师,就必须设立专职的带教老师因材施教,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既往的教学常注重临床技能与操作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关怀方面的引导。由于急诊患者大多罹患病症而表现出痛苦、焦虑、不安、恐惧甚至精神异常,家属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躁甚至言行失控;此外,急诊医学科还常面对患者的“生、伤、死”,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护人员面对“生死抉择”、“生离死别”时,往往情绪失控、茫然无助,在这样特殊教学氛围中,医学人文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常被忽略的生死观教育显得更加突出而重要。

2生死观教育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性

2.1生死观教育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3]。患者就诊时,往往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对伤痛往往顾虑重重,在诊疗过程中,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不亚于医疗技术的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不重视与病患的沟通交流,甚至过分考虑经济效益,医学人文关怀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在当今医疗领域市场化导向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往往被医院和医务人员当做“肉体物质”或“机器”,出现“重病轻人、重利轻义、重亲轻疏”的现象。在诊治过程中,往往不注重沟通交流,甚至出现未看病人,仅凭检查结果来判断、治疗的现象。医生和患者之间只有经济利益关系和权责明确的医疗关系,医学人文关怀几乎缺失。在这种关系下,医院和医生缺乏对患者医疗权利和生命、人格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切实培养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应当对医护人员进行补课教育,尤其是通过生死观教育,使他们将“生命价值论”、“生命神圣论”等观念根植于心底;教育和引导医护人员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充分认识到患者首先是人,是有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而不仅仅看到疾病本身,从而真正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医护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医学科的医护工作者,要面对患者的“生、伤、死”,其中“死亡”是常有的事,如此频繁和近距离的接近“死亡”是任何职业的工作者都无法相比的。可以说,医务工作者既是人生开始的第一个见证者,也是人生结束的最后一个送别者;他们在治疗和护理临终患者中,一方面要自身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的克服不利于临终患者的不恰当态度和行为,同时还要给予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照护,并对家属进行悲伤辅导。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对死亡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科学的生命观和死亡观,同时掌握调适处理死亡事件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临终患者的照护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担当起人类生命的指引者、守护者。此外,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也有助于他们自我调适,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接触大量死亡病例后能自我缓解因此而造成的心理冲击和挫败感,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

2.2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正确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病人或家属常忌讳谈论死亡,面对即将到来或突然而至的“死亡”往往出现回避、忽视、冷漠或恐慌的态度[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死亡的观念甚至被人们从头脑中驱逐出“境”:只有临终病人而没有临终者;只有逝去的病人,而没有老死者;无疾而终、自然而死已经被社 这意味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已让人类产生了“生死的狂妄”(把正常死亡驱逐出人类视野了)。这种“狂妄”一方面造成了人们意识不到生命的脆弱,不思考死亡也不知道死亡,从而在人生当中迷失了方向,无法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这种“狂妄”也导致了人们对死亡的无知,而一旦真正面对死亡时,往往会表现出痛苦万分、惊慌失措,直至心有不甘、无法瞑目,更不用谈“超越生死”获得“不朽”与“永生”了。由于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临终者往往无法释怀,总纠结于诸如“当今医学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自己的病就治不好呢”这种问题,甚至认为自己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死亡是不应该的,死亡的伤悲也就更大了;而临终者家属也往往觉得是自己没有照护好死者,没有及时发现亲人的病痛,没有让亲人接受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师治疗,于是不管患者得到多好的治疗,只要没达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患者不得不走向死途时,那绝对是心有不甘的,内心之愧疚和痛苦就更深;当患者死亡后,家属也往往把怒火集中投向医生、医院,根本无法接受“不治身亡”这一事实,医患关系也就空前地紧张起来。因此,一定要让世人(包括医生自己)明白医生可以治“病”,但不能治“命”。“生、老、病、死”乃自然之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所谓“永生、不死”是任何医学科学都办不到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死观教育,可使患者勇敢地正视死亡,加深对死亡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时间的有限,并逐渐接受死亡的现实,进而更加珍惜剩余的时光,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更为健康和有意义,让家人、朋友及社会放心、安心。同时通过生死观教育,让患者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死观,了解医学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3生死观教育可以让患者家属以及社会正确对待生命,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人是社会之子,但首先是自然之子。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生命的存在是智慧、力量和其他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什么名利、地位、权势、金钱等,一旦生命逝去,将毫无意义。因此,要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生命的神圣。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是生命,而是善的生命,才有价值。”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显得如此弱小而单薄,极其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爱生命、怜悯生命。但不可否认,生命终有一天会结束,只是人们在接受死亡这个问题上,是泰然处之,还是焦虑恐惧。人们接受这个问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自然之死还是因疾而终。如果我们能够把“走向死亡”看作是自然的一个过程时,对死亡的接受也就能默然处之,焦虑与恐惧也就大大减� 但若无法正视死亡,视所有临终皆因病所致,是因自己疏忽造成,是因医学科技不发达所致,那就难以接受死亡,强烈的恐惧与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因为无法接受死亡,也就视之为非自然,当然也就非必然,对此不必然的结局(尤其是死亡)不甘心、不安心,于是矛头都指向“没有尽心尽责”的医院和医生———这即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根源。所以,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仅靠技术医学是不行的,必须要从人文、宗教与哲学等角度来解决,要教育和引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而医师除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之外,还应具备一流的人文医学素养;医院也不应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还应是生死观教育的基地。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知道生命之可逝,让家属或社会明白死乃生命之自然。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世人才会理解死者应优逝、医疗有局限,和谐的医患关系才会真正建立。

2.4生死观教育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医学的目的是预防疾病、控制疾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使医学集科学性、艺术性、道德性于一体的本来面目充分显现[1]。传统的医学模式在诊治过程中仅把病人当做一个生物体,而新医学模式的建立不但要考虑病人的生物因素,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全面分析把握,做到身、心兼治,内、外兼顾,这就要求在医学人才的培养中,必须教会医务人员既要懂得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也要懂得分析患者的心理、生活工作的因素。而生死观教育是此项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了正确的生死观,医护人员更容易对患者产生共情,更加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真正的病因也就更容易找到。医护人员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要时刻遵循“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疗原则,既要运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去解除患者的病痛,也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精神去安慰、帮助患者,以尽量缓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新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生死观教育,也只有这样医务人员才会更尊重患者的生命,关注患者的心理,尽一切可能促进患者康复。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特性,每天都要面对病患的病痛甚至死亡,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人文关怀的理念,没有正确的死亡观(尤其是优逝的意识),就会对临终病人漠然置之而没有共鸣(同情)沟通,或对临危前的处置机械傲慢而缺乏人文关怀,使病人在无望、恐惧和痛苦中死去,无法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尊重死亡。因此,对医务工作者开展生死观教育及医学人文培养是新医学模式的内在需求,必将深远影响其医护职业生涯。

3生死观教育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生死观教育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有着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展生死观教育呢。首先我们要结合医疗工作明确教育的对象,要对医护人员加强生死观教育。由于医护人员常面对“生、伤、死”,特别是经常近距离接触死亡,对死亡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医疗救护和临终关怀的基础;其次还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仅局限于对医护人员进行生死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生死观尤其是临终关怀的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使生死观教育尤其是临终关怀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了解、支持临终关怀事业[5]。结合急诊医学科的特点,生死观教育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1)坚持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周期性教育。在理论学习阶段,可以让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文化与知识,包括死亡恐惧、类型、心理、禁忌等。而在临床实践阶段则侧重于教授临终关怀服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如病情告知技巧、与临终病人沟通技巧、丧亲心理调适、悲伤辅导、自杀干预、器官(遗体)捐献及与死亡相关的习俗、仪式等。

(2)坚持多学科融合教育。生死观的课题不仅涉及医学,同时涉及哲学、宗教、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法学、伦理学等,这就要求在开展生死观教育时,要广博开放、多学科融合贯通。

(3)坚持生死观教育的知行相长,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育。如死亡人数较多的重大灾难发生、死亡标准界定、安乐死讨论、癌症终末期治疗的选择、临终关怀、濒死(或死亡)病例都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时机,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坚持生死观教育结合特殊病例的教育形式。急诊医学科面对的患者复杂、多样,临床病例丰富,不同社会背景的患者及家属面对死亡时往往持有不同的生死观,可以进行观察、思考、学习提高,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如在临床中,常可遇到自杀、意外伤害、肿瘤终末期的患者,持有不同生死观的患者及家属可能做出医疗选择时有所不同。作者曾遇到同是肿瘤终末期的病例,有家属表示,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要维护患者的生命,不惜花费巨额医药费去维护毫无意义的生命,成就所谓的“孝道”;也有家属选择让患者有尊严的、安静的、尽量减少痛苦的“优逝”。面对不同的生死观,我们应该言传身教给低年资的医护人员以及相关的患者及家属,以达到共同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总之,在生死观教育缺失的年代,加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全社会(包括很多医务人员)尚未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死观,遇到频死或死亡事件时会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定或表现出不理智的情感,严重影响了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医护人员不但要自己积极接受生死观教育,同时还要积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生死观教育,研究生死观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只有这样,生死观才能深入人心,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最终实现生死观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

医学论文 篇6

【关键词】名老中医;徐经世;教育方法;成长因素

徐经世,男,1933年1月28日生。安徽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委保健委专家组成员。曾历任安徽中医学院成人教育部主任、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为医之道惟德惟术,有济人之术,必有济人之心者,方可为苍生良医。故医者宜存仁心以济世,存仁术以济人。徐经世乐善好施,谦恭好学,精勤不倦,淡泊名利,堪称一代儒医。从其所走过的路,让人足以看出他的成长历程是怎样得影响了一代名老中医的造就。

1 成长历程

徐经世[1-2]祖籍巢湖,安徽巢湖市黄麓军徐村人,是解放前有名的文化村,距离张治中将军家乡3里路。抗战前全家定居肥东,生于肥东湖滨徐骆村。此村也是文化村,比邻巢湖长江,河中木船运输,此种商船来往,大宗商业临河而出,村里有钱绅士创办朝霞学社。张治中曾资助创办黄麓师范学校,1946起,徐经世在其附小读书,因距家有10余里路,来往不便,即住校学习。在肥东成长,后来合肥,业已60个春秋。

徐经世生活之地,隶属今之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因东淝河与南淝河汇合于此而得名。历史上属古之庐州,又名庐阳,是昔日的"淮右首郡,吴楚要冲",现为安徽省省会,列中国城市五十强之一。合肥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素以"三国旧地"闻名于世,当年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到了南北朝,合肥依然是南北军事前沿阵地;北宋时,又变成抗金前沿;而明末,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曾智取合肥;及到清末,太平天国李玉成与曾国藩指挥的湘军在此会战,取得了三河镇大捷;大大小小的战役不断证明着合肥曾是名副其实的"淮右襟喉、江南唇齿"。

合肥尚是全国卫生城市,有著名的逍遥古津、教弩梵钟、蜀山春晓、包河秀色、李鸿章故居景点;有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浩淼的八百里巢湖包公文化旅游区、徽园、西郊风景区,并将昔日只在府苑别墅里才有的亭台楼阁、水榭回廊搬上街头,建成似翡翠项链般的环城公园,营造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亮丽景观。

合肥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因北宋清官包拯生于此、长眠于此而有着"包公故里"之美称。合肥历史上的名人还有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缔造者杨行密,清末名相李鸿章,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爱国将领聂士成。到了现代,则有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杨振宁,旅美女词人、知名学者阚家等。

徐经世依托的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1959年,2004年增挂安徽省中医院机构名称,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保与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是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5人,有传统疗法治疗中心、体检中心、名医堂等11个诊疗服务中心和52个专病特色门诊。附院承华佗神韵,继新安衣钵,发挥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造就了一批部级名老中医和江淮名中医。近年依托名医堂,启动老中医工作室工作,年轻中医在继承中汲取学术精华,在实践中创新理论,一大批中青年专家脱颖而出,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徐经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成长并发挥着作用的`。

徐经世曾祖父母,均为当地私塾先生,曾祖乃晚清秀才;祖父徐恕甫,在清朝废科举后,也从私塾,1956年调入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任《伤寒论》教员;1957年任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在1959年成立中医学院和安徽省第一康复医院时,是接纳治疗抗美援朝伤病员的中医顾问,后仙逝。

父亲徐少甫,姊妹4人,2个妹妹均不幸夭折;姐姐80多去世,家在肥东。少甫后因署瘟高热英年早逝,时30岁,学业刚成,惜乎憾哉。徐经世时年4岁;11岁时母亲也因急性心肌梗塞撒手人寰。以后唯赖祖父母抚育,并潜心读书。经世尚有2个妹妹,幼时也均由祖父母抚养,小2岁者现康居上海,小3岁者康居巢湖。徐经世后与童氏女结婚,相依为命,现为合肥市无线电一厂退休职工。徐经世膝下有1子3女,学业皆有建树,惜无后代从医。

徐经世传承既有家传、私淑传统方法,又有现代教育经历[1]。"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代医生把医疗经验作为家庭谋生的本领,将其传授给自己子女,形成父传子、子传孙的世医。父子式的师徒关系,有着明显宗族系统的血缘传承,即所谓家传、祖述。千百年来,正是对代代中医先贤们的经验传承并不断光大,才有了现今较为完善的传统医学。晚清前,安徽名医辈出,尤以家传为主的新安医家引人注目。但近半个世纪,安徽中医临床大家鲜少。2000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遴选出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大家,徐恕甫在列。徐恕甫,早年悬壶庐巢,名播江淮。他曾告诫后学:"仁政仁术,同为一体。余已年逾古稀,晚景无多,虽每欲集同道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然学薄能鲜,心余力拙。惟望我医界青年有志诸君,本英明贤达之智慧,苦力搜求,固当从新钻研科学,亦不能厌故抛弃宝贵中医,毋浅尝而辄止,毋畏缩而不前,以发掘我国神妙之医学。"而如今,徐经世先生也年且耄耋,也常告诫弟子:"中医学习是要悟性的。实践的提高在于悟。搞好中医继承需要我们刻苦学习,用心体会,把学到的知识加以积累,在实践中不断升华。"[3]

名师出高徒。徐经世幼年从研读《四书》、《五经》开始,逐渐旁至诸子百家,为其以后学习中医理论,打下良好的古文字基础。后由祖父徐恕甫言传身教,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等开始,然后精读四大经典,反复研读《医学心悟》、《临证指南医案》等临床医著,深刻领会祖父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技巧。

曾受省中医管理局委托,2000年开始徐经世偕门弟数名对祖父遗存手稿进行抢救性整理。先是列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此为安徽省对老中医的发掘整理研究立项开创了先河。随后多年,影响诸多老中医� 徐经世结合昔学,参阅祖父遗留的医案、医话和临证心得手稿,进行精心整理,出版了专著《中医临床家--徐恕甫》,2003年还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

徐经世尚私淑历代诸多名家,如理脾宗东垣,和胃效天士;崇尚丹溪滋阴学说,提出了许多弘扬医理的独特观点。中医教育的历史,历来虽以师徒� 早在南北朝即有政府开设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目前,我国有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为国家培养约27万中医人才。院校教育为中医教育建立了正规专业的学校办学体制,不仅实现中医教育的大规模、高效率办学,培养大量中医专业人才,而且促进了中医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既保存中医特色,又融入现代的科学指导思想,同时加速了中医与世界的接轨。徐恕甫于1956年任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一边临床,一边在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安徽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员,自行编撰《伤寒浅解》教材4册,为全省招收的进修学员讲授经典课程。徐经世先随祖父调动举荐到学校深造,毕业后任安徽中医学院内科教授,为学生以及附属医院实习生讲授临床课程,同样以临床依托,理论指导临床,再从临床升华理论,两者结合,反复经临床、教学和实践的历练。应该肯定的是,现代院校教育基本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完成了与现代教育制度的接轨。假若能在此基础上注重中医学术本身特点的传承,正确引导,发挥学员能动性,那么,造就成批的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是完全可能的,相信应该比单纯的师带徒占有明显成才优势。徐经世先后被遴选为全国第2、3、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以此方法培养了多名优秀继承人,如陶永、卓思源、樊巧云等。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下发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给每期500名老中医每人选配1-2名中青年业务骨干之继承人,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以达到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员之目的。遴选的继承人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后,报人事部、卫生部备案。可见现代意义上的师承教育包括院校中研究生的教育均属于高层次的政府指令性师承教育,是在专业基础教育及实践之后的继续医学教育。

1999年12月及2004年,安徽省中医管理局先后下发文件,由政府指令性要求培养安徽省跨世纪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江淮名中医,先由国家中医管理局及安徽省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出面主持拜师仪式,随后实施3年的培养计划,每年进行20余项指标之考查或考核。徐老也是这项工作的指导老师,且拜师学生最多,如李泽庚、王化猛、韩宁林、张国梁等均是其中高层次门第。鉴于徐经世培养人才的成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在2006年授予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予以表彰。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靖等出席颁奖仪式,并在"传承中医,弘扬国粹"巨型签名卷轴上签名;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授予徐经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光荣称号。

国家和各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均提出要重视和支持中医文献的收集、保护、整理以及有独特疗效中医诊疗技术的发掘和利用。2007年7月18日,安徽中医附院也专门下文成立了徐经世名老中医研究室,配备助手和必要的硬件设施,进行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

徐经世自1951年正式跟随祖父侍诊;1956年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1957年留校从医、任教工作,并一边临床,一边继续深造,时光飞逝,迄今有近60年从医历史。历代名医中他推崇和崇拜诸多,如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从这些医家学术中,他汲取充足必要的养分,使自己临床中能够游刃而有余。如今可说他已是"病家满天下"、"桃李满天下"了。

2 传承师徒

古老的中医学,多年来通过一代代学术经验传承,才使其可以发扬光大。徐经世主要受业于徐恕甫,他又传授给了诸多门徒。

2.1 徐恕甫授徒

共5人。徐少甫,30余岁学成之时,英年早逝。徐经世,部级名老中医。郭幸福,舒城人,为嗣超公子,1965年安徽中医学院首届本科毕业,乃安徽省著名中医临床家,现为安徽中医学院国医堂主任医师,曾以75岁高龄,参加国务院颁布的《中医条例》政策竞赛,荣获三等奖,可喜可敬。吴德庆,曾在徐恕甫先生调离家乡来肥后,旋即在巢湖肥东一带名气大振。2009年去世。罗申道,学徒,中途因家事退出。

2.2 徐经世授徒

凡20余人。目前较有影响的有:一、陶永,1957年生,浙江绍兴人。1983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为徐经世全国第2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大弟子,率先研究徐经世学术经验,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主持承担老师临床课题3项。二、王化猛,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为涡阳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科教科科长。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安徽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卫生厅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亳州市政府首批、第2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政协委员。8次分获省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技奖;主编《中国道家医学文化研究》1部;发表老师中医学术经验论文20余篇。传承方面似有神悟之处,被徐老誉为最得意门生之一。重点协助老师完成2部专著,整理部分医案,撰写发表老师一些重要论文。传承方面,如徐经世注重未病研究,王化猛则承其学术,有所发扬,在国内创造性提出"慢性肝炎无证可辨型"新理论,并进行系列探讨,日本业内曾介绍[4]该项成果;再如,徐经世注重中州胆胃调理,王化猛则系统总结徐经世该专题,并付诸临床,尚对其消化复宁汤进行文献追根式研究,与脾胃、胆胃升降理论有机结合,研究得以充实。三、张国梁,1961年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附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感染科主任。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手足口病、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专业委员会委员、防治艾滋病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3部。对徐经世的消化复宁汤进行实验研究,用现代方法对老师用药特点进行数据分析,是难得的现代化中医临床研究型人才。四、韩宁林,1960年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急诊科主任。是安徽省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五、卓思源,中医内科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是徐经世全国第4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发表老师学术思想相关文章10余篇,承担老师临床研究课题2�

尚有诸多优秀弟子,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参考文献】

[1] 陶永,王化猛,张国梁,等。从徐经世学术传承历程看老中医继承方法研究。亚太传统医药,2009,(1):5-7.

[2] 王化猛,陶永,张国梁,等。徐经世治学思想及学术思想探微。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6):27-30.

[3] 卓思源,陶永,王化猛,等。奋蹄岐黄,发古说今--徐经世老中医同青年中医谈临床。中医药通报,2008,(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