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优秀10篇)》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下面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大学物理论文(优秀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大学物理论文 篇1
1为什么试行口试
1.1与小班教学相匹配的一种考试方式
目前,我校大学物理教改项目组在小班探索与大班不同的教学方法[1],具体做法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提问-讨论-解答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因此,师生面对面的口试形式,对了解学生就有笔试做不到的优点.
1.2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对于90后的大学生,时代特点鲜明,厌恶循规蹈矩,崇尚张扬自我,思维模式活跃且各有差别.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照顾个性差异,通过更人性化的不同考试方式,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核学生知识结构与应对能力,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让学生自主报名选择考核形式,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90后大学生,很乐于接受这样一种期末考核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身特点来选择考核方式:笔试或口试.实验班2013级一位参加口试的学生在回答选择口试原因时说,“考核方式新颖;平时课堂上自己参与很多,已有一些锻炼,慢慢习惯了这种模式;更能考核平时的学习过程,考查更加细致,希望进一步挑战自己;以后大四毕业答辩、考研、找工作都会面试,提前抓住机会锻炼一下,故很欣赏这样一种考核方式,希望推广到其他课程.”
1.3考核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程度
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及个人努力不同,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理解、应用、拓展能力与物理素养程度不同.如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但应用能力不是很好;有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用、拓展方面做得较好,但笔试方式不一定能完整表现出来.因此,本着全面考核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程度,口试方式应运而生.
1.4冲击平时不学期末突击的学风
当前高校学风不正的一大表现为:平时不学,期末突击.而口试方式针对教学基本要求,与笔试不同,侧重于考�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在对物质结构的深入认识过程中,都要涉及电磁运动。因此,理解和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学。
关键词:电磁学,电磁运动
1、 库伦定律
17xx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用扭秤实验测定了两个带电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电力。库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和他们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的方向沿着亮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这是电学以数学描述的第一步。此定律用到了牛顿之力的观念。这成为了牛顿力学中一种新的力。与驽钝万有引力有相同之处。此定律成了电磁学的基础,如今所有电磁学,第一必须学它。这也是电荷单位的来源。
因此,虽然库伦定律描述电荷静止时的状态十分精准,单独的库伦定律却不容易,以静电效应为主的复印机,静电除尘、静电喇叭等,发明年代也在1960以后,距库伦定律之发现几乎近两百年。我们现在用的电器,绝大部份都靠电流,而没有电荷(甚至接地以免产生多余电荷)。也就是说,正负电仍是抵消,但相互移动。──河中没水,不可能有水流;但电线中电荷为零,却仍然可以有电流!
2、安培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 Marie Ampere, 1775—1836)提出:所有磁性的来源,或许就是电流。他在18xx年,听到奥斯特实验结果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便开始实验。五个月内,便证明了两根通电的导线之间也有吸力或斥力。这就是电磁学中第二个最重要的定理“安培定律”:
两根平行的长直导线中皆有电流,若电流方向相同,则相吸引。反之,则相斥。力之大小与两线之间距离成反比,与电流之大小成正比。
以后,安培又证实了通了电流的筒状线圈之磁性,与磁铁棒完全一样。故他提出假说:物质之磁性,皆是由物质内的电流而引起的。这使磁性成为电流的生成物──他后来被誉为“电磁学”的始祖(电与磁从此在物理中是分不开的)。他的名字,也成了电流的单位。
安培这个发现,在应用上极为重要。它提出了用电流而发出动力,使物体动起来的方法,准确而可靠。因此,它是电流计(以及各种电表)、电马达、电报,电话之原理。特别是电报,在18xx年以后就成了新兴事业,大赚其钱。
安培定律之后,电磁学理论与应用之发展可以说是风起云涌。
3、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早年是达维(18xx年发现金属钠和钾)的助手,他对电解有很周密的研究。他发现了通电量与分解量有一定的关系,并且与被分解的元素之原子量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可以大致导致两个结论:
(1) 每个原子中有一定的电含量。
(2)原子在化合时,这些电量起了作用,而通电可使化合物分解。因此,牛顿寻求的分子中的化合之力,必与电有关。此想法在18xx年由达维提出,法拉第进一步加以验证,至今尚是正确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之初,受到很多质疑。其中之一是:很多人认为,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无所媒介,而相互牵引,是不可置信的。但是由于万有引力之大获成功,这种超距力的概念,不久便被普遍接受了。电磁学中的库伦、安培等力之观念,起始时亦是这种超距力。
在牛顿前一百年的英国人吉伯特是伊利莎白一世的御医。他的一本”论磁” 是有系统地研究电磁现象的第一本书(大部份说磁,因其在当时比较有用),其重要性是扬弃了磁性之神秘色彩,以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之。吉伯特的“论磁”中曾提出’力线’的观念。这就是说:磁性物质发出一种‘力线’,其它磁性物质遇到了这‘力线’便受到力之作用。这样就避过了‘超距力’的‘反直觉’。
(a)力线不断、不裂、不交叉打结,但可以有起头与终止。例如:电场之力线由正电荷发出,由负电荷接受。力线的数量与电荷之大小成正比。
(b)力线像有弹性的线,在空中互相排斥又尽量紧绷。其密度与施力之大小成正比。
(c)力线有方向性,电力线的方向是对正电荷的施力方向(负电受力方向相反),在磁力线是对‘磁北极’的施力方向。
法拉第则更进一步,提出了场的概念:空中任意一点,虽然空无一物,但有电场或磁场之存在,这种场可使带电或带磁之物质受力。而’力线’则是表现‘场’的一种方式。但是,法拉第的‘场’观念,当时也受到强烈的质疑与反对。最重要的理由是这观念不及‘超距力’之精确。把‘场’观念精确化,数学化的是后来的麦克斯韦。
法拉第发现,一个移动的磁铁或通了电流的筒状线圈,也可以使附近的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学中第三个最重要的法拉第定律。
这个定律与库伦、安培都不同;它是动态的。第一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越快,第二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或磁铁、有电流的筒状线圈,移动得越快,第二线圈中的电流也越大。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
4、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与法拉第之实验天才对比,麦克斯韦则是长于数学的理论物理学家的典型。他生于苏格兰的一个小康之家。自幼便充份显示了数学之才能。他先在阿伯丁大学任教,以后转往剑桥。在物理中,今日麦克斯威之重要性,几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等量齐观。但生前,麦克斯威并不受其故乡苏格兰之欢迎。他在剑桥大学则受到重用。
他在18xx年,发表了《法拉第之力线》一文,受到将退休的法拉第的鼓励。18xx年,他由理论推导出:电场变化时,也会感应出磁场。这与法拉第的电感定律相对而相成,合称电磁交感。此后他出版了《电磁场的动态理论》,《电磁论》,其重要性可以与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提并论。
通过了数学中的。向量分析,麦克斯韦写下了著名的麦克斯威方程式,不但完整而精确地描述了所有的已知电磁场之现象,而且有新的预言。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磁波:
(1)由于电磁交感,故电磁场可以在真空中以波的形式传递。
(2)计算之结果,这波之速度与光速一致,故光是一种可见的电磁波。
(3)这种波亦携带能量、动量等,并且遵从守恒律。
“光是一种电磁波!”这句话现在是常识,在当年则骇人听闻。麦克斯韦只靠纸上谈兵,就做大胆宣言,也难怪当年根本不信有电磁波的人居多。但他自己却信心满满。有人告诉他有关的实验结果,不完全成功,他毫不在意。他有信心他的理论一定是对的。──以后的理论物理学家很多人就学了他这种态度。
德国人赫兹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证明电磁波存在的人。他先把麦克斯韦的电磁学改写成今天常见的形式。然后在1886—18xx年,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不但证明电磁波存在,而且与光有相同波速,并有反射、折射等现象,也对电磁波性质(波长、频率)定量测定。当然,也同时发展出发射、接收电磁波的方法──这是所有无线通讯的始祖。
5、总结
麦克斯威的电磁理论,成为现在理工科的学生都要修的电磁学。简单的说来,电磁学核心只有四个部分:库伦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与麦克斯威方程式。并且顺序也一定如此。这可以说与电磁学的历史发展平行。其原因也不难想见;没有库伦定律对电荷的观念,安培定律中的电流就不容易说清楚。不理解法拉第的磁感生电,也很难了解麦克斯威的电磁交感。
这套电磁理论,在物理学中,是与牛顿力学分庭抗礼的古典理论之一。如果以应用之广,经济价值之大而言,犹在牛顿力学之上。但也不能忘记,如果没有牛顿力学中力之概念,电磁学也发生不了。电磁学中的各定律,也无法理解。因此,普通物理中,也必然先教力学再教电磁。
力学与电磁学被称为古典理论有两层意思:(1)它可以自圆其说,没有内在的矛盾。(2)但是到了廿世纪量子理论确立后,它们被修改了。力学后来被修改为量子力学,电磁学被修改为量子电动力学。然而,在原子之外,这两个古典理论仍是非常精确,故理工学生仍然不得不学它们。
回顾电磁学的历史,是很有趣的。一直到十八世纪中,电磁似乎只是一种新奇的玩具──科学与艺术一样,起步时都有游戏性质──但到了后来,其产生的结果,竟然改造了世界。当然,并不是所有科学工作都有这样大的威力。也有些科学的成果令人不敢恭维。然而,科学有这样的可能,却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科学研究的终极原因。
1、倪光炯,李洪芳,近代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93、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高级中学课本,物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xx年第二版),266、
大学物理论文 篇2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难以达到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目的。探讨了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给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最后,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针对典型案例开展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教学。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它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是进入大学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实验训练和实验仪器操作技能训练的开端[1]。因此,大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活跃的科学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实验课程所不具有的。在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都是先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讲起,然后进行从头到尾示范演示,最后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示范步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把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在实验报告上。学生根本不用提前预习和思考实验仪器操作中的问题,只需上课时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观察老师的操作即可顺利完成实验。这种僵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更谈不上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了,难以实现开设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宗旨。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一直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开展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实施教学的方案,最后提供某个任务项目完成的典型案例。研究证明,大学物理实验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很好的完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而且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介绍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基于趣味性,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背景下,利用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2]。任务、情景和教学目标是该教学法的基本三要素。该教学法的载体是任务,且任务一定与教学内容和要求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或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景是任务完成时的结果或作品。教学目标决定任务的设计和情景的设定,任务设计和情景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3]。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提倡以通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形式上主张探究体验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程学习的参与者、知识的生产者,教师是过程引导者和结果评价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四个环节构成:知识点的分割———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实施———任务的评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们细心研究和讨论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教学知识点,把每个或几个知识点设计成任务。通过实施任务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完成任务和教师有价值的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获得感,进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非常积极地学习基础知识、并进行了知识回顾与积累,主动认真地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享;对教师而言,则需要熟悉并细化整个大学物理实验知识与技能点,并时刻关注物理实验仪器的改进和发展,将物理研究所出现的新颖热门问题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所以需要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二、任务设计的要求
1.在完成大学物理实验任务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目的及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设计的任务,要求足够详细并且细致,尽量符合物理实验的特点,且最终在完成实验的实践中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承担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能够按照教学目标去设置教学任务体系,安排教学项目。另外,教师能够合理的分解教学任务和教学环节,且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了解,保证分解后的任务适合学生实践。3.在设计任务时,需要从分析和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了解大学物理实验及仪器设备的发展动态,设计出符合学科发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项目。4.在设计任务时也需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如果设置的任务过于困难,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如果设置的任务过于简单,容易引起学生轻视的心理。应该设置具有探究性,只要学生努力就能实现的任务,以至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共30个学时,设计15个教学任务,课程教学安排在大学的第四学期进行。在学习大学物理实验以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大学物理学、高等数学、数学实验和C语言等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首先是基础性实验,主要是学习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等。然后在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与实际相关的任务项目进行教学。
(一)设置教学任务
在课程教学实施之前,教师要深入各高校大学物理实验室进行走访调研,与优秀教师、实验教师一起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进行实验内容的重新构建。大体包括:制订实验内容、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典型任务的。设计等。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基于实际问题来进行相关教学任务的设计。老师应该提前完成任务设计,一般提前3-5周发布任务,具体分配任务时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略做调整。
(二)实施教学任务
发布教学项目时,教师应该讲清楚任务的目的、所需实验仪器设备和所需知识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物理实验相关的实践问题,变被动�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利用团队合作的力量实施任务。组成团队执行任务,并不是要降低个体的角色,而是要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自主履行职责,共同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对所领到的任务首先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参考相关的文献,提出小组对任务的解决方案。各小组在实验室中准备仪器、实验材料,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完成数据的测试和数据的整理。最后,对完成任务的各个细节进行总结,参考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制作工作汇报的课件。
(三)评价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就是任务评价。合理有价值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热情、自身的完善和自我反思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评价分为组内自评、组外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组内自评是指小组成员在团队内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完成所承担任务的过程和收获。自我评价对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完善自己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为进一步提高能力,能够及时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查缺补漏。组外互评主要是为了加强各种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加强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方法,比较客观,比较科学。例如过程性评价能够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细节。结果性评价指的是任务项目完成后,教师对学生小组完成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价,也是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总结,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四、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案例
本部分以实验《牛奶掺水量的检测研究》(本实验为2学时)为例,给出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的实施案例。这个实验是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扩展实验,授课地点是大学物理实验室。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第一步,教师利用PPT课件给学生讲解,由于受到利益的诱惑,商贩们在牛奶中掺假的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牛奶中掺入了过量的水。那牛奶中是否掺入了过量的水,如何进行检测,自然成为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生活实际问题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为后面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步,教师向学生说明,总任务和本次任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实验课产生的作用。第三步,教师向学生讲解本次任务的目的和完成本次任务的意义,这样学生们就知道通过本次任务后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进行自我检验和反思。
(二)布置任务
我们根据本实验的三个教学目标,向学生布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分别是任务一:不同掺水量牛奶样品的配制;任务二:不同掺水量牛奶样品的特征量的测定;任务三:Origin软件的使用或者C语言的学习。
(三)完成任务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们领到具体任务后,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讨论。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请教老师。学生分组讨论和研究每个任务具体解决方案,如何分工协作等事项。对于任务一,牛奶样品的配制可以由个体独立完成;任务二,为了让学生们重点掌握某个物理量的测定方法,这是一个教师半开放性的任务,学生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找到该物理量的测定方法,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例如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比重计检测牛奶样品的相对密度和牛奶样品冰点法检测等,去完成任务。最后,任务三主要是要求学生学习一些科研中常用的软件,这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是有益的。这一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双主教学方法,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激励者、启发者,而学生是知识的生产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项目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和探索,鼓励和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情况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汇报任务成果
成果形式主要以PPT课件形势展示、汇报地点是创新实验室,配有多媒体设备。PPT内容包括项目简介(包括简要概述项目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过程及取得成果)、项目研究过程(项目研究过程及思路、项目组成员分工、研究方法及步骤等)、项目成果(项目成员发表论文、制作实物、设计图纸、研究报告等)和参与项目取得的收获(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业能力和科研等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等。
(五)任务的评价
改革前大学物理实验的考核主要通过操作考试形式完成,这种测试主要侧重学生对知识理解,不能完全评估学生的操作水平,所以不能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在整个实验课程学习效果。改革后的课程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对项目任务实践操作情况,采用多形式、分阶段评价[5],由过程考核50%+汇报考核20%+组内协作20%,综合表现10%来进行考核。过程考核重在考核学生对物理实验仪器操作掌握的程度,在每个实验任务过程中完成;结果考核在整个实验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完成任务及团队协作能力。组内协作主要考核每个学习团队间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表现包括对学生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
五、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的研究表明,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明确,结构合理和教学设计科学、操作方便、易于实施,并且这种方法能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也说明,通过物理实验课的学习,他们既掌握了物理实验仪器的基本技能,基本实现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开设目的,另一方面也对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其他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占新,王汝政,王凤鸣。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xx(6):108-110.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xx(7):57-59.
[3]吴德群。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与实施条件———以《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xx(2):130-133.
[4]陈小春,陈志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旅行社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xx(4):115-118.
[5]陈毛华,张晓玮,尹恩,等。《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xx(4):100-103.
作者:王畅 陈佰树 朱文霞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大学物理论文2500字 篇3
物理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摘要:物理是源自于生活的科学,它是祖先对于现实生活中现象总结的一种高度凝练,而物理上升到一定高度则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物理与生活一直处于一种往复循环,互相影响的状况。
本文主要从各种发明的不同层面诠释物理对人类生活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物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
中图分类号: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从人类的起源开始,物理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人类利用周围的环境为自己制造生机,无意间发现了钻木取火的原理,火的制取和火种的保存是人类生命兴旺的源头,
火让人类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健康,使他们居住的环境更加温暖,更有助于驱逐凶猛的野兽,火种的保留使得他们每到一处都可以使用火,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摩擦生热,
能够燃烧的物体温度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的物理原理,但是却还是有意无意地利用了这些物理原理为自己创造一线生机,没有火,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文明。
所以是这些物理原理为人类的兴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此时的人类无法控制物理科技,但是能正确地使用这些物理科技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物体如果密度小于水,就会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的物体会受到浮力,人类最初并不知道物体会受到浮力,但是却能利用木头可以漂浮在水中的特性,造出了木船,
木船对于人类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虽然人类不知道它能承载多少重量,但是却能利用它来往于其他的陆地,并且打捞一些鱼类,通过船的发明,人类丰富了自己的食物系统,并且能与其他的陆地加强沟通,进行来往贸易,使得人类初步展露出了社会的模型。
而后,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正苦苦求索如何测定王冠的体积,在沐浴的时候水从木桶中溢出,却使他灵光一现,发现了浮力定律,
以后的科学家循着他的思路一路探寻,终于发现了流体力学的奥秘,他们可以对水中的船只进行受力分析,得到船能承载多大的重量,更进一步改造了这一工具,使得人类的海上航行技术突飞猛进,
也为人类文明的推进做了巨大的贡献,郑和出海南洋,使得中国国威得以彰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使得世界的全貌得以重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揭开了人类心中对于地球的一层疑云。
如果没有船,可能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是天圆地方,美洲则会屏蔽在人类的视野中,可能各个国家也会老死不相往来,人类有如此的繁荣兴旺,与物理科技是分不开的。
一个铁球与一根羽毛从同一高度落下,自然是铁球先落地,然而伽利略却毅然决然地否认了这个观点,于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被永久地记在了史册,伽利略从比萨斜塔拿出了两个质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下落,两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而他又利用了归缪法成功推翻了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有关的观点:一根羽毛和铁球相连,落下地面,正常来说羽毛比铁球速度慢,会拉低整体的速度,但是两个拴住一起重量增加,按照之前的理论应该速度加快,因此,原结论被推翻,物体下落速度与质量无关。
此举无疑将人类对于物理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境界,从原本的单纯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升华到以理论为依据进行拓展,伽利略创造的运动学,更是将两种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力和运动联系在了一起,人类对于物理的理解不再肤浅,而且渐渐深入。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
“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当时的计算机只是为了计算一些繁琐的,计算量较大的科学实验数据,但是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与改良,变成了集成电路式计算机,投入了数据流,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办公室自动化,计算机也不再是那个笨重的机器,甚至于变成了能拿在手中的小型笔记本,
现在的计算机早已进入人们的生�
而电视,手机等的出现也使人类的生�
一个恶霸不再敢横行乡里,因为有互联网和电视的监督,一旦做了违法的事,必定会尽人皆知,网上和电视也会把最新的实事发布,并且传播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
互联网上WWW网站众多,比之传统媒体,能快速提供信息。
但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还需要科技创新。
众多的基于互联网新产品的出现带给人们全新体验。
微信、QQ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人也能成为好友。
微博的出现更是带来了媒体的新变革,通过微博,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快速发送信息,并被世界范围内的他人获取。
中国境内最大的微博平台是新浪微博。
然而,物理科技为我们带来的未必都是好的影响,凡事有利必有弊。
火虽然可以烤熟食物,可以取暖,但是也有人用火�
蒸汽机虽然推动人类工业革命的进展,但是却会产生大量的污染,使得环境破坏,并且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与人力物力。
电的使用为人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会有很多人使用电不善,导致事故伤亡,计算机虽然让人类跨入了信息化社会,但是电脑的出现,也让一些新兴的职业――黑客悄悄进入其他人的电脑,窃取别人的资料,使用电脑病毒侵染别人的电脑,甚至于涉及到国家安全。
手机虽然使通讯变得便捷,但是却让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淡薄,每个人的手机号码仿
这一切,其实都是源于人类心理的贪婪,惰性,欲望,等一切的恶性心理。
但是如果能克制住这些心理,好好地利用物理科技,必定会使人类的生活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许超。浅谈现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神州,2013,4.
[2]科技改变人类生活[J]。世界儿童,2003,Z1.
[3]时斗,熊昌友,唐斌,唐继红,罗吉勇,邓飞,李勇。用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进程为标准划分历史阶段[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12.
大学物理论文 篇4
1大学物理教学要求与现状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规定[2],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A为核心内容,B为扩展内容。以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部分的内容为例,其振动与波部分的内容和要求见表1。高中选修模块3-4部分涉及到振动与波[3],其内容和要求基本上是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振动与波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在高中阶段由于振动与波部分的内容位于选修模块3-4,可能只有少部分高中生选修了该模块。因此,许多理工科学生是第一次学习该部分内容。对于大学物理其他部分的教学内容,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规定[2],大学物理教学的最低学时数为126学时,对于理科、师范类非物理专业和某些需要加强物理基础的工科专业,其大学物理课程的学时数不应少于144学时。然而事实上,由于面临着较大的就业率压力,各个高校越来越加大专业课程的学时数,通识类基础课程大学物理的学时受到了非常大的压缩。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学时数不足100学时,甚至一些高校压缩到了40-70学时[4]。
2大学生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现状
在课堂学习效果方面[5],大学物理课堂里集中精力听课的学生相对于中学生下降了约34%,课堂上能够听懂的学生为43.42%,即大学物理课堂的听课效果不是很好。在课前预习方面,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的预习状况更差。在笔者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同样发现许多理工科学生上大学物理课时基本上不预习。在课后整理复习方面,大学生基本上不再整理错题集,已认识到解答题不是学习物理的目的;遇到问题或者做习题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也有部分学生的作业存在抄袭现象。此外,在同老师的交流方面,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同老师的交流大大减少了。对于课堂上的遗留问题,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和任课教师主动联系解决的。
3对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3.1教学内容改革方面
针对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 比如,生物学、化学专业对热学等理论要求较高,计算机、数学等专业对力学、电磁学要求较高。因而不同专业不能完全依靠统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设计相应的大学物理基础课程,即认为对于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取舍。然而,笔者认为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对于不同的专业,也不能随意删除讲授内容。当然,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讲授内容可以有所侧重,在整个课程学时压缩的情况下,对于本专业要求较高的部分内容,讲授的学时可以相对增加。但是一定按照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基本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2教学手段改革方面
首先,如果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那么就应该有效地融合新的科学技术,特别要融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在学时普遍压缩的情况下,只有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才更利于保障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是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可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此外,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还有以下优点。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直接地展示物理现象及实验过程,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笔者所在学校购买了超星学术视频以及中国高等学校等,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还可以架起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现在大学生广泛使用的QQ、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利用这些网络通信工具,老师可以快速有效的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进一步改进教学中方式方法。其次,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即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分别是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和知识总结。翻转课堂非常注重课前预习,这主要是因为在该模式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讲的少,而学生讨论和练习的多。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必须得课前预习。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些了,相反教师的工作量可能会增加。因为教师在课前必须布置学生的预习内容,并且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进行预习;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材和微课程等。在课堂自主学习环节,主要是激励学生参与,可以把课堂学习进行量化并计入平时成绩来实现。课堂学习的最后部分是知识总结,这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整合到一起。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可以有效的克服目前大学生大学物理课程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
大学物理论文 篇5
一、《大学物理》进行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意义
物理是以物质基本结构、物体一般性运动规律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鲜明的严谨性和客观性特征。《大学物理》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定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内容,是抽象的科学研究产物,代表人们对于物理现象和实验的思考和总结。虽然这些抽象的物理定义可以完成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解释,但就物理学习而言,不便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方式改革,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技术优势扩展《大学物理》教学资源、丰富《大学物理》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水平和质量。
1.扩展《大学物理》教学资源《大学物理》是针对普通高校物理教育需求而开设的物理教学课程,涉及的物理教学知识较为广泛和繁杂,教师仅依靠书本中的教学资源很难完成系统、详细的教学讲解和展示。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互联网技术,获取网络中海量的教学资源,完成对课内教学的资源扩展和补充。同时,借助互联网站强大的检索功能,教师的资源检索行为将更加高效和具有针对性。教师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完成与学生间的教学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构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和沟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学物理》中涉及众多的实验观察内容,但由于部分实验过于复杂或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难充分地完成所有的实验展示。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弥补纯理论教学的教学空白,提高学生的学习认识,深化学生的'学习理解。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传统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以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讲解和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僵化,对于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缺少应有的重视和关注,相应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良性发展,加之物理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又存在较多的定理、定义,较难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热情和兴趣。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的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有效的丰富和创新,其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有效改变了传统的课本和板书的固有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讲解和展示,从而完成抽象知识具象化的转变,降低物理学科学习难度。此外,信息技术的引入更容易构建探索式的物理教学课堂,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互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成长。
3.加强《大学物理》实践教学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愈发突出,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对于《大学物理》实践教学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借助便捷、高效的网络技术,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通过针对性的课外知识扩展和生活化问题的引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二、基于信息化条件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
1.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大学物理》的内容扩展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分析,《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较为宽泛,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繁杂,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大学物理学习的多样性需求,但也给学生全面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通过电子课件的方式梳理和概括《大学物理》教学内容,通过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脉络,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和主观学习需求,借助海量网络教学资源扩充《大学物理》教学内容,通过多方位的教学展示和对比,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思考。另外,教师可优选一些趣味知识进行教学扩展,以提高《大学物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传统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以教师为绝对主导,控制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物理知识学习,相应限制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健康发展。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学优势,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现代元素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以降低《大学物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理解,引导学生激烈的课堂讨论,突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健康成长。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与小学、初中、高中相比,大学的教学环境更加开放和自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探索程度和未来发展。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通过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更宽广的自学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学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教师应借助现代信息平台加强与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大学物理》教学更加深入学生生活,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和成长。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完成《大学物理》的内容扩展和教学氛围的优化,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化学生的学习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借助信息交流平台提高与学生间的交流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亮,甘志刚,叶天语,等。尝试教学法在大学物理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xx
[2]程彦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时代农机,20xx
[3]马安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大学物理教学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
[4]徐磊。将物理科研带入大学物理教学中[J].科技资讯,20xx
[5]冯蒙丽,宋春荣,刘进,等。大学物理网络交互型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
大学物理论文 篇6
摘要:
本文基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需求,本文从教学硬件资源建设和教学运行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改革探索。通过改革,初步搭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各理工科专业实验基本技能需求的桥梁,确保《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各理工科专业课程群的基础性地位,突出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工程项目意识。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物理实验;基础性地位;工程实训模式
地方二本院校面临着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任务。所谓应用型就是要培养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他的专业设置与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模式有这本质区别。地方二本院校的专业设置是 因此,二本院校是培养具有系统学科基本知识和行业共同基本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他的“应用型”与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型”有这本质区别。二本院校的“应用型”着眼于整个学科所对应的“面”,即行业共有技能;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型”着眼于行业的“点”,即具体职业技能。因此,二本院校的教学如何体现出“行业共有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2,3,4]。《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它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任务[5,6]。如何建立一种适合各专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体现理工科的共性和各专业个性有机结合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
一、我校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
我校原来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单调,应用性不强,各理工科专业特色不明显。而且所有的老师教学方法传统,学生的学习法也单一。教师基本采取根据仪器说明书准备好实验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先讲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然后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和实验的要求,最后实际操作一篇,便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得出结果。学生完全不思考,仅仅被动地参与。这种程序式的教学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偏离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几乎变成了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厌学”情绪在少数学生心中弥漫。因此,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二、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为了适应工程应用需求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我校在2008年专门建设了基础物理实验中心。中心下设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电子电工等7个实验室,使用面积约1900余平方米。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购置仪器设备总值300多万元,650多台套。2009年通过基础物理实验中心通过湖南省实验室验收评估,使我� 这为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通过自编教材,解决教材“共性化”问题。根据我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我们改进现有“共性”实验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我校各理工科专业的“个性”需求。我们按照传统的项目层次分类自编了规划教材,在基础性实验项目层次上,保留了经典的实验项目。通过这个层次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和习惯。在综合性实验项目层次上,设计了一些各理工科专业直接需要的物理综合技能的实验项目。通过该层次的分专业教学,架起《大学物理实验》与《专业实验》的桥梁。在创新与设计性实验层次上,我们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基于物理基本原理,主动参与项目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2、通过建章立制,解决了教学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的空泛问题。在严格执行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相继建立健全了《基础实验中心工作制度》、《基础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基础实验中心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基础实验中心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怀化学院基础实验中心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管理的规定》、《基础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基础物理实验室实验成绩考核实施细则》、《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有关规定》、《怀化学院基础实验中心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及评分标准》等等共20�
3、通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解决了大学物理“教”与“学”随意性问题。几年来我们认真落实《怀化学院基础实验中心关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管理的规定》等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照章办事,这敦促了教风和学风的根本性转变。教学过程中为了堵住平时考勤和考试舞弊的漏洞,我们采取了环环相扣的三部曲。一是加强实验课堂的考勤监管,将学生因故缺席情况详细信息记录在《教学情况登记本》中,并以书面和电话两种方式通知到人,安排一次补做机会,并安排教师定时定点指导。二是课堂上老师必须现场查看全部学生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审核签名,不合格的当时重做。三是采用实验操作和理论考试随机组合的考试方式,杜绝实验考试的随意性。我们根据“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将考试内容分为30%的理论考试和70%为实际操作。并且考试试卷由多套理论卷和多套操作卷随机组合,实际试卷在考试前15分钟内由学生抽签组合确定。这种随机性有效地防止试题泄密和学生同堂同卷的情况,从源头上杜绝了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几个学期来,考前实验室开放,前来复习实验的学生人员暴满,平时的上课纪律好转了,学风好转了,及格率提高了。
4、“基础性”和“工程性”是我校《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特色。突出《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性地位。《大学物理实验》是以物理实验的基本技术或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为主线,再贯穿以现代误差理论、工程技术意识、现代物理实验仪器设备、器件的原理、使用方法,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但又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掌握这些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是做好各理工科专业实验的前提。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这些基本技能与各实验项目的有机结合,搭建了《大学物理实验》与各理工科专业实验的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学在“物理”,用在“专业”,做实了大学物理实验在各理工科专业实验中的基础性地位。突出《大学物理实验》项目的工程运作化教学模式。我们要求学生把每一个实验项目当成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来做。我们按照“工程验收”的模式,评估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细心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坦然担当实验成败的勇气。彻底改变了以前草率从事、捏造数据、抄袭实验数据与报告的局面。实现学风好转,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结论
根据我校建立“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和各理工科专业对大学物理实验专业化的需求,我们历时八年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场地、设备等硬件和教学运行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改革。突出《大学物理实验》项目与各理工科专业实验技能相衔接,采用“工程实训模式”运作实验教学,确保了《大学物理实验》应用型特性和基础性地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开放性课题,为此,我们将继续关注和开展该课题的探讨。
作者:谌雄文、舒象喜、吴建中、向绍纯、谌宝菊。单位:怀化学院机械与光电物理学院物理系
参考文献:
[1]王守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7):55-56.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舒象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求知导刊,2015,(19):63-64.
[4]纵榜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8):113-115.
[5]严慧羽,郭艳蕊,宋庆功,郭松青。基于面向现代工程教育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调查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4,27(4):126-128.
[6]许永红,葛立新,刘晓伟,傅院霞。“工程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3):10-11.
大学物理论文 篇7
摘要:作为科学教育基本手段的实验方法引入大学物理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文着重概述、分析了这期间的几次重要变革的动因、特点及影响,并总结出几点对今天有启示、借鉴作用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更多物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为其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奠定了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大学物理实验》以基本物理理论为指导,同时通过典型的物理实验或设计性实验验证《大学物理》的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原理、指导实验仪器的调试、解释实验现象;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实验数据,同时实验现象及其结果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进行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奠定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实验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以上能力,我在此阐述了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课堂以研讨为主
教师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观点。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机械式的学习模式,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变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调动学生研讨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课堂要做到研讨为主,还要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应围绕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问题最好是由学生提出,或教师提出以往学生所碰到过的常见的问题,并给予学生一个适当的思考时间,不必急于解答。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推测与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行为的楷模,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势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调试实验仪器,并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生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判断下一步操作,并引导学生给予调试过程中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或形象的类比,加深对实验理论及实验现象的认识,逐步实现整个问题的解决。例如: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示波器的原来与使用,学生在示波器的调试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在示波器屏幕上调不出波形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调试示波器上的按钮,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相应参数的变化,让学生根据示波器显示的参数,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譬如,示波器屏幕左上角的时间分度极小,左下角的电压分度也极小,此时看不到波形信号,则很有可能就是这两个分度值设置不合理。这一现象可以如此解释,因为示波管中的电子枪单位时间内发出的电子数不变,当时间分度与电压分度很小时,相当于示波器屏幕上电子的线密度极小,在波形的亮度太弱,难以分辨,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被拉宽、拉高的波形没有曲线段落在示波器屏幕上。
三、立足于过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为5级,其中最高级别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中包含了人对创造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需求。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伴随着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知识的建构而获得的快乐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得到这一解决问题的快乐情感体验,教师在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避免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式地传授知识,应立足于过程性评价[3]。譬如,示波器的原来与使用实验中,学生费了很大工夫都未能将某一特定频率及振幅的波形调试到示波器屏幕上。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步分析和排除问题所在。可先分析问题是出在信号发生器还是示波器上,并遵循从源头顺沿而下的顺序逐步排除,如排除源头的信号发生器所发出的信号没有问题,再来排除连接信号源与示波器的数据线是否存在问题,分析示波器的设置,在看不到波形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波形的中心对称线。至于怎样找到波形的中心对称线可让学生思考,通常基础好的同学都能迅速地想到接地后输入信号被屏蔽在示波器上应该是一条直线。当学生想到这一点时,教师可以及时肯定其观点并要求其调试垂直移动和水平移动键直至水平接地信号显示在屏幕中央,继续有序地逐步分析排除,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快乐的情感体验,学到的不只是刻板的知识本身,而是锻炼、强化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快乐的情感体验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四、加强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认识到物质的本质及物质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律。教师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有目的地加强学生对物质的本质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光的干涉与衍射实验中,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眼日常所到的物体不同颜色是怎么产生的,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颜色是反射的未被物体表面吸收的一定波段范围光波在人眼的视觉效果,则说明学生对光的认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并可引入一些具体的薄膜干涉的高科技应用实例,提高学生认知结构可辨别性[4],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譬如,教师用光学变色油墨的具体应用为例,将随身携带壹佰元人民币拿出来让学生观察纸币正面左下角的数字100,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该数字的颜色变化,学生会发现正面看时颜色为绿色,但倾斜一定角度就会发现颜色变为紫色,让学生领悟到科技创新是对基本原理深入理解与巧妙应用。这样对开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天窗十分有用,激励之余再要求学生深入查找光变色油墨的原理,让学生更详细地理解这一原理的应用,养成学生刻苦务实的钻研精神,磨炼学生创新能力的心智。
五、结语
大学物理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具体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论文 篇8
1引言
随着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网络在教学领域具有很多优势。如今不管是小学课堂还是大学课堂,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教学。在大学物理课堂上,应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有利于活跃物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更加积极而主动地投入物理教学活动中,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增强物理学习的效果。
2网络信息教学的优势
网络信息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信息,能够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网络信息教学有利于更加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网络信息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开放,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共享各种各样的资源。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问题、解决疑惑、讨论课题,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享用各自的资源,互相学习和探究。最后,网络信息教学能够给学生自由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知识,而且老师也能够自主选择信息。
3大学物理网络信息教学模式的优势
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我们处于网络的大时代中,将网络信息化应用于大学物理教学中,符合时代的发展,开拓基于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网络信息化的学习模式。大学物理学科应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势。首先,网络信息方面的资源非常丰富多样,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加丰富。而且网络信息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变,充满趣味性,能够给物理课堂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快乐,使得本来枯燥紧张的物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也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网络信息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物理活动,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其次,网络信息教学模式能够营造更加真实的物理课堂,给学生创造能够模拟实验、亲手操作的机会。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进行发现学习,不断探索物理知识,并且可以反复学习,及时得到反馈。最后,在以往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对物理知识无法形成深入的了解,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就会经常出现对物理知识的误解和物理实验的操作失误。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做好课前准备,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从而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在操作过程中更准确地抓准操作要领,从而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
4大学物理网络信息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大学物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当做教学工具,并且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合理地利用该教学工具。首先,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应� 大学物理教学不能否认网络信息教学的。重要性,在利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时还需要重视物理老师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学物理教学需要结合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更加自由而自主的物理教学氛围,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水平。其次,虽然网络信息教学模式的利用,能够提高课件准备的效率,但是大学物理老师并不能马虎对待。大学物理老师需要认真选择教学材料,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并且不断修改和加工课件,保证课件更加适合教学班级。物理老师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课件更加具有新意、更加具有创造性,更加独特。通过科学的课件设计,能够使其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大学物理老师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收集范围更广的物理信息,使得物理教学涉及面更广阔,更深入,从而扩展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最后,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需要协调好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物理老师、学生和网络信息的作用。学生接受知识、加工知识,并将所得知识加以应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其成功地建立物理知识结构。老师引导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获得知识的启发和领悟。老师和学生之间在情感方面的交流,能够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而网络信息是教学工具,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教学模式,物理老师的角色非常重要。物理老师掌握网络信息工具,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被动者,而是主动者。物理老师还需要积极配合学生,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地实践网络信息教学模式。
5结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网络信息教学不管是在小学还是中学和大学,都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在各个学科中都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在大学物理课堂上也不例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营造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信息来丰富物理教学,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论文1700字 篇9
大学物理的必要性
【摘 要】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物理教学目前遇到的几个问题,阐述了开展大学物理教学的必要性,以及现状况下大学物理教学应该采取的一些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师;必要性
0 引言
我就职于一所农业院校,执教大学物理,每次开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学生提的几个问题,有的同学说,我中学不喜欢物理,现在还不是很喜欢怎么办?第二,力学,热学,电学,光学……这些章节我们初中学习过,高中学习过,现在怎么还是学习这些。
第三,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大学物理这门课。
下面就关于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来探讨一下大学物理的必要性。
1 大学物理课程的必要性
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是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物质的结构、最常见的相互作用、最基本的运动规律。
物理学是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甚至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而且物理学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从物理学的分类也可以看出。
物理学按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等。
物理的研究内容包括很多:物理现象、物质的结构物质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宇宙中的星系及星系团,也包括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
物理学讲授的是一种思想,因此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强调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教育人们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发现与发展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理工科甚至于文科学生来说,大学物理课程既是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其自然科学基础。
因此,大学物理实施研究性教学是一个必然趋势。
物理学和整个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物理的每一次重大的发现和突破都引发了社会的新领域、新方向的发展。
例如牛顿力学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延伸了人的肢体功能。
从此以后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
由于电磁学理论的存在,因此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加速了机械能、原子能、热能、光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胜利完成。
最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存在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了信息时代。
物理学现在不是单独的闭门造车,化学物理,地球物理学,经济物理学,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医学物理,天文物理,甚至于经济物理都是用物理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来定量地研究其他领域中内存在的复杂关系。
中学已经学过物理,而且大学物理的许多目录章节和中学的教材雷同这个原因是什么?我们知道,物理学的好多理论是用公示定量的来描述世界的,因此如果没有数学的基础就谈不上了解物理。
物理和数学是相辅相成的。
物理学的语言是数学,许多物理思想都是用数学公示体现出来的,例如牛顿力学、安因斯坦质能方程,迪拉克方程……学生高中受到所学数学的限制,因此一些公示的表示也仅仅局限于初等数学方法。
但是对于大学物理来说,由于高等数学的学习,学生会从更高的层次来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学习以及练习。
例如平均速度,中学的表达式为,v=s/t。
而大学物理的引入则是v=dr/dt。
对于中学物理来说,因为要求不同,因此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物理实验课时相对比较少。
因此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生局限在教师所传授的课本知识的范围。
但是,我们知道,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个新的物理理论的正确与否最终要以其看其是否能经得起实验检验。
而目前的大学物理是理论和实验相结合,而且大学物理实验占很大的。比重。
这种布局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潜力等。
2 大学物理要注意的问题
上述主要阐述了大学物理学的必要性,对于教师来说,对于大学物理学的授课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物理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
因此在有限的大学物理课时里,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授课时候要求教师不要单纯强调物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把讲授的知识局限在在一个范围内,使教学内容照本宣科。
要因专业施教,要因学生施教。
不同专业讲授内容不一样。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来制定不同的授课计划,而且要应针对不同的要专业求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突出与学生专业紧密链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