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关于资本论的学术论文范文(最新12篇)正文

《关于资本论的学术论文范文(最新12篇)》

时间: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

资本论学术论文 1

浅析《资本论》

【摘要】《资本论》源起于对于当时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在后人的分析中,常常将马克思笔下的思想归纳为从生产关系中阐释人类历史的必然走向。本文将结合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规训与形塑”的理论进行探析。

【关键词】资本论;形塑;规训

一、规训和形塑,让理论映照现实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予的论述,对于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贪婪,导致资本迫切要求劳动力创造出远远高于他们本身获取的价值。于此同时,“时间的原子就成为了利润的原素”,基于利润的渴求,就必须要求工厂建立严密的制度体系,例如监视、奖惩、胁迫或压抑等,用来规训工人,从而“保障对每一个时间原子的控制”,达到时间对于劳工的绝对主宰,这就是我理解中的“时间霸权”。

同样的,在这整个规训的过程中,工人也自愿或强迫地完成了其对于自我的重新的“形塑”过程,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和认同。从“自由人”、“健全人”、“自由劳动力”中脱出,意识到自己(或者说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殊性,从而顺利变成“劳力”、“商品”,并匍匐于资本与资本家的控制之下,“靠出卖劳动换取生活必需”,却仍旧遭受十分苛责的剥削。

延伸而言,潘毅教授的《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就可以更加实际的理解和运用。中国女工们在打工中,在工厂中,无时无刻不是接受着规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又每时每刻在进行着形塑(从身份认同和社会接纳两个方面进行)。

如书中所描述,资本为了追逐最大利益,多重方面对于女工进行着规训:①重复命令的机械进行以及工人手册的强迫阅读,建构起权威性;②歧视性语言的熟练运用以及固定频率的训导会议,迫使女工产生自卑心理,获取话语权;③刻意地建构地方及血缘,通过族群身份认同机制压抑整体抗争集群效应;④通过“药物”创造神秘性以控制“月经政治”,控制女工身体机能。

这种规训,简单粗暴,效果却显而易见。全方位的规训,导致女工渐渐“失去了对于自己的自决权”,使得管理者慢慢、默默、紧紧地彻底控制住了“女工”这一群体,使其渐渐服从于资本构筑的制度,形成“集体失语”的局面(不仅仅只是指话语权,是指更广义上的权力与权益),从而有利于工厂的管理与资本主义的剥削,最终达到“异化劳动”以及“资本奴役劳动”的目的。

与此同时进行的,就是女工们自我形塑的完成。机器、流水线、泰罗制,这些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管理方法在细致研究和精心设计之后,将整个生产流程细致化、简单化、重复化。女工们所能做的就是严格遵守工艺流程,机械重复制作章程,成为没有思想的工具而已。

当我们将现实和理论一一比对之后,让我们来普遍衡量规训和形塑的效果。实际上,这些措施也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女工们普遍感到自己是一件“商品”,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换取生存。通过“资本规训”、“自我形塑”以及隐性却无处不在的“时间霸权”,资本及其所有者完成了目的,疯狂压榨女工,压榨并夺取她们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当平庸对话恒常

1、现代社会本质上,是资本极权社会

集权和极权,一字之差,内涵却大为不同。集权,强调的是形式上的专制;极权,则是全面的独裁。所谓资本极权社会,就是资本的独裁,是被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位成员无疑义的认同并遵从的。这无疑就是当今世界的真实写照。

但是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相比起封建社会乃至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更多的进步,比如政治上更加民主,例如政治权力普遍的广泛的父死子继的终止和废除,这在不久以前,还被认为是合理合法、天经地义。

这样就引申出有意思的论述,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的趣谈和预测一般,未来的更高阶的社会形式中,会不会也因循惯例,废除现在看来合理合法的经济权力的继承制?

2、剩余价值理论没有也不会过时

权力来源于契约,是社会规则的孕生和集合,同时也直接来源于物质生活活动。马克思认为,物是社会关系的对象化。所以,我将剩余价值创造本身理解为在现代社会中人对人的征服和压迫,应该也不会偏离马克思的本意。

严格来看,剩余价值理论其实本不在经济学的范式和框架之内。我理解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更偏向于社会权力构架。同时,由于竞争(广义上的)的逼迫,伴随着资本的扩张,剩余价值被不断生产出来,意味着更多人被更大强度的压迫和剥削,作为一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定律,剩余价值理论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3、资本主义与新教,共产主义与“无教”

回顾历史,奴隶社会的奴隶,其基本命运就是作为主人的工具,甚至不能称之为“人”;封建社会的佃农,则终生为地主奉献自己辛苦的劳动果实;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工人,则隶属于资本。――本质上,从属、宰割和依附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从信仰上来看,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自然崇拜十分明显。封建社会由于分裂的独立土地和局限的封建经济,形成了多神宗教、多元崇拜。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唯一统治,导致一元化____(即普遍意义上谈论的“新教”)崇拜的兴盛。而未来更高级的共产主义中,由于去除了压迫,唯物主义、辩证观点的思想最终会带来“无宗教、同信仰”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原著;曾令先,卞彬,金永编译。资本论(缩译彩图典藏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高新军著。揭开历史发展之谜《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王峰明编著。资本论(第1卷)导读(上)[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01

[4]。孙承叔著。资本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及其手稿当代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06

作者简介:

刘奉洁(1993―),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新闻学、传播学;

《资本论》读书笔记 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 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BBC评选“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 ”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资本论学术论文 3

《资本论》综述

摘 要: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于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有着不同的解释,所以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也就有不同的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方法,概括的说,就是唯物辩证法。全书的体系和结构,是一个科学的严密的整体。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自己也说过:《资本论》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

资本论三卷的内容分别可以概括为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和利润。

关键词:资本论;劳动;价值;利润

一、《资本论》第一卷

列宁说过:“研究这个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衰落,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内容”。马克思对整个《资本论》第一卷做了个总结,这个总结的内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出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个人的以本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又以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对本身加以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代替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是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重新同生产者结合起来,但已不是在前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已有的成就―自由劳动者的协作,土地与由他们生产资料的共有制―的基础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这样研究经济现象的,即在它们的互相联系和运动中,也就是在矛盾的连续产生及其同时的解决中研究它们。商品从一开始就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细胞的形式”来考察的,也就是说,不是孤立地、而是作为整体的出发点来考察的;并且是研究商品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价值在交换中从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研究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货币中寻求解决,即寻求自己运动的形式。但是在这里商品和货币都不是作为孤立的物,而是作为价值表现的两极出现的。

二、第二卷

资本论第二卷要主要讲流通领域,但是应该把单纯流通和资本主义流通或资本流通过程分开。商品流通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商品流通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说:“商品流通是资本的出发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商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在发展流通时改造了流通,使单纯流通成为资本主义流通。流通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资本;一种特殊商品即劳动力也加入了流通了。使劳动力变为商品的生产资料同生产者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和出发点,是所谓原始积累,而资本主义生产经常再生产这种分离。资本主义生产不仅再生产资本和资本家,而且再生产无产阶级,即再生产资本主义关系;因而,资本主义生产再生产资本主义流通的客体,再生产资本主义市场。资本生产过程不仅以价值,而且以价值的运动、价值形式的交替,即价值从商品形式变为货币形式以及相反的更替为前提的。因此在分析作为《资本论》第一卷研究对象的资本生产过程以前,必须先分析商品流通或单纯流通。在第二卷研究的已经不是单纯流通,而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后者的分析只能在资本生产过程分析以后做;因为只有在那以后才能弄清资本的实质,弄清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才能提出资本流通问题,即提出“资本在反复循环中时而采取时而脱离的不同形式”更替的问题。

三、第三卷

在资本论的第三卷中开始提出并解决一些新的问题,这卷最重要的是提出了马克思关于转化形式的学说,从作为转化形式的生产费用和利润的分析开始,马克思从这些最一般的生产价格也是最抽象的转化形式“上升”到比较个别和具体的转化形式,即到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平均利润的分解为企业利润和利息,再到额外利润的转化为地租。马克思就利润、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研究了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但只是从他们在市场表面上采取的那些转化形式来加以研究的。

在对第三卷的研究中,马克思采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我们要按其具体情况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不能只局限于分析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还要研究一种“实际运动”,这种运动中“资本以具体的形式彼此互相对立”,马克思不是单独地研究内容或者实质才去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没有形式也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也就没有形式。只是需要把比较具体的形式跟不具体的形式开来。利润就是比剩余价值更具体的形式,实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式占有剩余劳动的表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不是一般的阶级关系,不是一般的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而是具有资本主义外壳的阶级关系。因此,只要这种外壳还未来具有他的全部多样性和具体性,那么,阶级关系也就还具有它的整个现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开始阶级关系的研究,而在第三卷中完成了这个研究。

四、总结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不限于他的《资本论》,而是一个几乎囊括了经济学的所有问题和方面的、无比宏大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他的“竞争”、“信用”、“股份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以及“世界市场和危机”等学说。既包括了其“微观部分”,又包括了其“宏观部分”;既包括了对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关系的分析,也包括了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

马克思对其他经济学家批判的性质是这样的:当他为了系统发挥和系统地说明自己某种理论而论述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时,他往往很简略地或者着重指出他们对这种理论的贡献,或者着重指出他们在使马克思感觉兴趣的现象方面所产生的错误认识。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123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49页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6页

《资本论》读书笔记 4

投资虽然仍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但形势绝不像数据看上去那么靓丽。相比2016年四季度,2017年1-2月仅基建投资增长加快,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的名义增速都明显下滑。

另外,2月PPI同比增长率已接近8%,比2016年四季度涨幅高出了4个多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投资的名义增速中有很大一块是价格吹出来的“虚胖”。如果用PPI来折算投资的真实增长率,那么总投资及各主要分项投资的真实增速都处在近些年来的低位。

2017年1-2月,投资资金来源的名义同比增长率大幅下滑到-8%,与投资名义增速之间拉开了超过15个百分点的差距。在2014、2015两年中,正是投资资金来源增速长期低于投资增速,才导致投资增长连续放缓,经济增长持续走弱。而从资金来源状况来看,当前投资面临着十年�

2月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接近300%,成为不少人看多投资前景的依据。但只要把挖掘机销售数据看细一些,就能发现这种乐观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只要把挖掘机销量数据与投资增速做一个简单对比,就能发现挖掘机销量既不是总投资,也不是各个主要分项投资的领先指标。恰恰相反,挖掘机增速明显受地产投资的带动,是地产投资的滞后指标。

挖掘机销售有非常强的季节性,每年3月或4月是挖掘机的传统销售旺季。2月高得令人吃惊的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是季节因素错位带来的短期现象,旺季单月销量一般是其他月销量的两倍以上。

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原材料分项指数在近几月的明显上升来看,PPI的上扬确实带动了一波补库存行为。2017年挖掘机销售旺季的提前可被看成挖掘机用户们的补库存行为。这种补库存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经济增长的上升势头,是过去几个月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助力。不过,此番PPI大幅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建立在它之上的补库存行为也已接近尾声。在地产投资真实增速已经走低的情况下,挖掘机销量前景难言乐观。

在经济总需求改善有限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变成了一个零和博弈——在采矿业利润大增的同时,中游的水电气行业利润增速已滑至负增长区间,下游制造业的利润增速也已走弱。显然,PPI冲高增加了下游行业的成本,反过来给经济复苏势头带来了阻力。此外,政府也不会容忍这种零和博弈进一步扰乱上中下游行业的利益分配,因而会做相应的政策调整。所以,当前的PPI冲高注定不可持续。目前,PPI的月环比高点已经过去,而PPI的同比高点也会很快到来。未来,PPI的涨幅将逐步收窄,甚至不排除负增长的可能。

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PMI分项中,产成品库存指数既领先原材料库存指数,也领先PMI总指数。也就是说,从宏观预测意义来看,产成品库存指数最重要。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当厂商发现自己的产品已经滞销后,当然会减少原材料的进货。在2017年2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出现了近四年来的最大幅度上升。产成品库存有如此变化,再结合对PPI前景的分析,应该可以做出补库存周期到头的结论了。

中国经济形势高度依赖于国内宏观政策取向,特别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所反映出的宏观政策总基调的变化,是当前经济复苏动能难以为继的最主要原因。2016年,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较为有力,房地产是社融的主要投放方向,因而将金融体系的资金大量导入了实体经济,融资瓶颈大幅缓解,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改善。同时,包括股债在内的金融资产则因为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减弱而受压。进入2017年,随着货币政策转向“中性”,社融增长的势头已明显放缓。相应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状况有所改善,资金“脱实入虚”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

《资本论》读书笔记 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阐述了三个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在本文中以这三种理论为线索展开论述。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以劳动产品的社会形式——商品作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如果说使用价值使得物具有被交换的前提,那么价值就是物得以被交换的本质。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剥离了商品的物理属性、使用价值,单单是各种商品中统一存在的一种质的衡量。商品的这种价值隐含在商品中,通过交换价值的形式体现出来,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则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在这一部分中,马克思对商品两重性的论述用的是一种辨证统一的方法。他指出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紧接着,马克思提出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它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论成为完全科学的价值理论。从商品的二重性到劳动的二重性,是论述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用过对劳动二重性的解释说明,揭示出了商品二重性的本质。他进一步的指出,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而不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界定不但说明了商品交换所依据的量的关系的决定、商品交换的性质,而且说明了价值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它极大地扩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运用推到一个相当高的理论和实践层次。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资本论读书笔记参考 6

资本论读书笔记参考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生于185月5日,卒于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他的一些著作是与其挚友、同为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同完成。马克思的—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 马克思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革命家。这位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写出了《资本论》这样的宏篇巨作。这本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力作,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于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资本主义,不读《资本论》,不了解社会主义。对于《资本论》,恩格斯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自从地球上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出现过一本书,像当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来说是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的。”

读完这本书,我以前的很多想法和观点被颠覆,以下是我的感受: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的`历史阶段中,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即要使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商品市场的这种两极分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即以暴力方式剥夺劳动者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

“当生产劳动把生产资料转化为新产品的形成要素时,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就经过一次轮回。它从以消耗的躯体转到新生成的躯体。但是这种轮回似乎是在现实的劳动背后发生的。工人不保存旧价值,就不能加进新劳动,也就不能创造新价值,因为他总是必须在一定有用

的形式上加进劳动;而他不把产品变为新产品的生产资料,从而把他们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去,他就不能在有用的形式上加进劳动。可见,由于加进价值而保存价值,这就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的自然恩惠,这种恩惠不费工人什么,但对资本家大有好处,使他能保存原有的资本价值。当生意兴隆的时候,资本家埋头赚钱,察觉不到劳动的这种无偿的恩惠。但当劳动过程被迫中断的时候,当危机到来的时候,资本家对此就有切肤之感了。就生产资料来说,被消耗的是它们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种使用价值的消费,劳动制成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实际上没有被消� 这个价值被保存下来,但不是因为在劳动过程中对这个价值本身进行了操作,而是因为这个价值原先借以存在的那种使用价值虽然消失,但只是消失在另一种使用价值之中。因此,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再现在产品的价值中,确切地说,不是再生产出来。所生产出来的是旧交换价值借以再现的新使用价值。”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劳动力在不消耗生产材料的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生产材料增加了新的价值,而这新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力所创造的。这个过程是劳动力的价值转移到了商品的价值上,生产材料变成了更有价值的产出品。工人的劳动力不仅仅提升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还保留了这些价值。例如:一家生产果汁的厂家,工人运用劳动力将原料水果加工成了果汁,不仅增加了价值还保留的水果的价值。如果没有工人通过劳动生产果汁,那么原材料水果可能会很快变质腐败,价值减少。所以工人的劳动力在保存价值上也非常重要。劳动力的增值作用并不能使工人获得很大的利益,因为工人通过出售劳动力来获取钱财以换取生活必需品,这部分钱财已经包括在生产成本之中,所以工人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完全为资本家所有,而资本家把这当做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在生意兴隆的时候资本家完全感受不到这种自然的恩惠,而当资本家周转不灵的时候,他才会意识到工人给他创造了多么大的价值。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劳动过程在只是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并把它加到劳动对象上以后,还越过这一点继续下去。为再生产出这一等价物,6小时就够了,但劳动过程不是持续6小时,而是比如说持续12小时。这样,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劳动力在生产的过程中首先生产出来的价值是用来弥补劳动力的价值的,而资本家不会满足于只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的生产,他一定会要求工人延长时间再进行生产,而这部分时间所生产出来的价值全部为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家的剥削。他将本来属于工人的、工人创造出来的价值归为己有,无偿地占有了工人用血汗所创造出来的价值。 如果没有资本家的资本购买原材料、生产机器和厂房等等,工人们就无法通过生产来创造价值。而资本家虽然没有参与生产、参与劳动、参与价值的创造,但他应该由于付出资本的得到一定的补偿。也就是说工人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不应单纯地归任何一方所有,而是应该有资本家和工人分享。可是在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中,资本家处于完全的领导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所以往往资本家把全部剩余价值归为己有。

“我们已经知道,工人在劳动过程的一段时间内,只生产自己劳动力的价值,就是说,只是生产他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他是在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状态下进行生产,所以他不是直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而是以某种特殊的商品形式生产出同他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相等的价值,或者说,同他用来购买生活资料的货币相等的价值。他为此耗费的工作日部分是大小不同的,这取决于他每天平均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取决于每天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对象化劳动小时,那么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工作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的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因为工人

在生产劳动力日价值的工作日部分内,只是生产资本家已经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就是说只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预付的可变资本的价值,所以,这种价值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再生产。因此,我把进行这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成为必要劳动力时间,把在这部分时间内耗费的劳动成为必要劳动。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不以他的劳动的社会的形式为转移。这种劳动对资本和资本世界来说所以是必要,是因为工人的经常存在是它们的基础。”工人在一段时间内只生产他的劳动力价值,这一部分是资本家付出工资应得的。而这部分工作时间只占工人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就是工资,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它就是要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让劳动者误认为工资就是他们劳动所得的全部报酬。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由于失业和贫困而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 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的基础是雇佣劳动,工人的报酬使用货币支付的?只有在国内现有的货币量足以适应流通和由流通决定的货币贮藏的需要的地方,才能够得到加大规模的、比较深入和充分的发展。这是历史的前提。” 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二者都成了货币额,并且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新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里的思想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现今社会条件下,经济学不再只是经济学人必备的功课,即使只是普通人,要想顺应社会的变迁,甚至进一步洞悉财富的奥秘,读懂经济学也是必备的功夫。对想了解经济学的人来说,阅读经典是最好的捷径,而现在是读《资本论》最好的时候。金融危机后,资本论已� 中国曾经是马克思的读者最多的国家。《资本论》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圣经”,也是“有产阶级”的知识经典。

资本论读书笔记 7

《资本论》是很“大”很“深”的书籍,我买的是编译局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书籍,很晦涩,坦白来讲,看到17章,跟自己内心链接极少,阅读的体验感也挺差的。当初想去看经济学的书籍,本来选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后来觉得资本是个很大,很有意思的东西,很有格局和气象。所以想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读读看。

读下来总体的感悟是:一是会让自己比较理性地去看待商品和货币,劳动和资本。其实所有公司里员工和老板的关系都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的,无法否认。

二:会让我有危机感,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从来都是血腥和残忍的,财富的游戏也是:零和游戏”,看到这些事情的本质后,我看待人生没有之前那么地美好,“落后,就要挨打“;

一个农民家庭出来的孩子,一出生就是注定要努力奋斗的,而且是要付出很大很大努力。这是我们降落到这个家时的“前业“,也可以称之为命。在这个点上不分男,女的,可能有人觉得女孩子嫁个有钱的老公一辈子衣食无忧就行了,这个是比较浅层的想法,女孩子在年轻的时候是有好皮囊,可以因此获得男人的赞美,可以获得男人的爱,以为可以获得男人的一切。

这个想法会让女人受很多苦,青春韶华易逝。马斯诺5个层次的需求里面讲到:友情,爱情,性亲密是基于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上的,这也展示:爱情的不稳定性。其实生命本来就是无常的,而在所有无常中我们能够把握的有常就是持续性地奋斗,不管外面惊涛大浪,还是身居高位,我还是默默坚守我心里那一块,这是保底的策略。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其他人,不管是父母,还是爱人,都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对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

下面是我摘抄《资本论》一段的感悟:

“资本不仅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态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资本自行增值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一定的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这句话展示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举个例子,我同事一个人全面负责公司的一个项目,公司给他的工资及一切福利20万,这个项目一年利润120万,这100万就是资本的秘密。简单地来说,用别人的时间和金钱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自行增值的秘密。

《孙子兵法》读完后,现在已经在读《道德经》了,很有美学价值。今天把20xx年的阅读计划安排好,就等着时间的推动发生的神奇的效果。很感谢视觉化陪我阅读了17章,使晦涩的书籍有趣味了一些。

关于资本论的学术论文 8

《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起源论新探

[关键词]《资本论》;资本主义起源;资本的生成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揭示出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存在三重起源:其一是15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其二是16到17世纪商业资本主义的起源;其三是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起源。资本主义的起源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本质归根结底在于资本的生成。

资本主义的起源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此方面的成果观点迭出、视角多样。然而长期以来在这方面一直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对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界定不够清楚,在起源的原点认定上争论颇多,却没有探究资本主义起源的多重层次,导致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的起源相混淆;二是过于看重起源过程中某一因素的作用,把资本主义起源的动力当做资本主义起源的实质。

本文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依据,揭示出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存在三重起源,其一是15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其二是16到17世纪商业资本主义的起源;其三是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起源。通过对这三重起源的研究,可以把握资本的最初形成、资本主义的最初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张过程,准确地定位资本主义出现的最初节点,揭示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本质。

一、近代资本主义的三重起源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的最初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历史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随着世界历史、世界交往的转折而发生,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而发生。在近代资本主义的三重起源中,有的仅仅是短暂的萌芽,具备了个别资本主义要素,但并不具备充分的客观条件,并不导向必然的资本主义趋势,有的则成为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化的典型代表。总之,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发展过程,每一重起源都有其独特原因。

(一)15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确切指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状况:“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马克思之所以用“萌芽”来概括这种状况,是因为当时的地中海沿岸城市某些生产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同时又并不成熟,亦不具有典型性,在16世纪反而走向了衰落,走向与现代生产相反的方向。

1 地中海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基本状况。

雇佣工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标志。农奴制的解除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原因,它导致了自由工人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条件。“在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得最早,农奴制关系也瓦解得最早”。农奴制瓦解的直接结果,是客观上实现了自由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原来的农�

地中海沿岸发达的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载体。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地中海沿岸在历史上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中心,10世纪以来,在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贸易的客观促进作用下,意大利确立了东西方商业贸易的垄断地位。其 雇佣关系不仅出现在航运业、采矿业,还出现于纺织业,与此同时,为了摆脱旧式高利贷的统治和货币经营的垄断,满足扩大商业贸易利润的需要,12世纪和14世纪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甚至出现了信用组合制度,这“一般说来也是真正的信用制度的源泉之一”。

2 地中海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衰落。

出现在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之所以没有继续发展下去,是因为中世纪的商业贸易具有很大的局限

性,当时的商人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家。马克思认为,在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衰落过程中,外部因素起了很大作用——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的格局出现变化,意大利北部城市失去了独有的商业优势。在此之前,受封建制度的制约,农村的生产结构没有出现本质变化,不能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城市工业规模无法迅速扩大,因此,意大利在失去商业贸易优势以后,雇佣关系开始萎缩。另一个原因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的利润仅仅来自于流通领域,商业资本受产业资本的支配,“资本还是在一个和资本格格不入的、不以它为转移的社会生产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商人资本的独立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程度成反比例”。基于以上原因,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生产再无发展的可能性。

对于这一点,恩格斯在对《资本论》第三卷作出增补的《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一文中给予了补充说明。首先,中世纪的商人“并不是自觉的革命者”。意大利的同业公会和商人公会采用的依然是原始的公社形式,公会成员均分权力和利益,这就极大地束缚了市场竞争。其次,不同公会之间市场利润率的平均化需要通过竞争来实现,然而,政治事件往往成为竞争的阻碍因素。

(二)16到17世纪商业资本主义的起源

真正的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在这一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开辟,重商�

1 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如果说在16世纪,部分地说直到17世纪,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旧生产方式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勃兴,产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那么,这种情况反过来是在已经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的。”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随着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荷兰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国家。而在此之前,尼德兰的城乡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成为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荷兰的雇佣劳动制度比其他国家发展得更快,程度更深,“荷兰的人民群众在1648年就已经比整个欧洲其余地区的人民群众更加劳动过度,更加贫穷,更加遭受残酷的压迫”。

与此同时,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以来的殖民制度成为荷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动力。荷兰第一个充分发展了殖民制度,在1602年和1621年先后创立了著名的东印度公司与西印度公司,利用商业垄断公司建立起自己的殖民航运霸权,殖民地为荷兰提供了销售市场,也提供了市场垄断带来的成倍积累,这些都转化为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因此,荷兰“在1648年就已经达到了它的商业繁荣的顶点”,成为“17世纪典型的商业国家”,从世界市场的扩大中享受了充分的利益。

荷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另一个因素是公债的发行。荷兰是最早确立公共信用制度的国家,对商业资本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金融投机和银行的兴盛。更重要的是,国债的出现导

致了现代 税收制度的产生,荷兰的商业资本主义基础更加根深蒂固。随着国债的产生,国际信用制度也随之出现,到了18世纪,荷兰的 工商业不再占据统治地位,“荷兰在1701-1776年时期的主要营业之一就是贷放巨额资本,特别是贷给它的强大竞争者英国”。

2 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衰落原因。

荷兰的商业资本主义之所以没有继续 发展下去,表面上看来是 因为它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失利,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然而更深刻的原因,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荷兰的“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具有的内部坚固性和结构”,大大地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障碍;“它不变革生产方式,只是使直接生产者的状况恶化”,这样的 经济基础不足以支撑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在18世纪初,荷兰的工场手工业已经远远落后了,荷兰已不再是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工商业国家。荷兰仅是商业中心,而英国不但是商业中心,还有着发达的工业基础,相比较之下,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衰落也就成为必然趋势。

(三)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起源

在资本主义起源过程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是英国,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把英国作为剖析资本主义产生的对象,是因为它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同时,英国也是世界大工业体系的发源地,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产生原始积累的首要因素是:“对 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通过分析从15世纪最后30多年开始的英国圈地运动,这一论断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持。

1 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14世纪末期,英国已经不存在农奴制,农村居民大多是自耕农,拥有少量生产资料,主要劳动方式是耕作公有地。15世纪末,随着英国纺织业的繁荣,大封建 “英国工人阶级没有经过任何过渡阶段就从自己的黄金时代陷入了黑铁时代。”劳动者由此同自己的生产资料分� 这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开端,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体系的基础。从17世纪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地进行海外殖民,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主的贸易机构对印度、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推行殖民主义掠夺,殖民扩张不仅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也为其提供了市场,使得英国的资本积累有可能扩大到世界范围。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专制制度被推�

2 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完成。

16世纪宗教改革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在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的同时,也剥夺了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使农民更加彻底地与土地分离,大大增加了无产者的数量。如果说从16世纪到17世纪中期的夺取土地尚属非法行为的话,那么从17世纪中叶开始,这种行为已经合法化。从亨利七世以来150年内曾颁布过禁止剥夺农民的法律,但毫无成效,17世纪中后期,“土地所有者通过立法实行掠夺……他们取消了封建的土地制度……要求对地产的现代私有权。”英国的市民资本家和新土地贵族都成为这种行为的支持者,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原先的个人暴力行为演变成大规模的国家行为。17世纪中后期,英国的自耕农消失;到了18世纪最后几十年,农民公有地彻底消失。此外,同荷兰一样,英国从17世纪末开始就建立了国债制度,为偿还国债,英国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 财政政策,即提高消费税,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更多资本。

总之,英国的工业资本主义起源的基础不在于其他,正在于农业革命、殖民掠夺、海外贸易以及国债和税收政策,这些构成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

二、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动力

资本主义起源的动力是复杂的,这也致使学界对资本主义起源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然而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起源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叉、彼此影响,不能仅从其中某一因素出发去进行探究,甚至使之独自成为资本主义的根源。

(一)商业的作用

商业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前提。(1)商业的发展导致了货币财产的集中,货币实现了向资本的转化,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最初的资本积累提供了条件,“商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前提”。高利贷资本随着商人资本的出现而出现,为产业资本的形成奠定基础。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同时对原有的旧的生产关系起瓦解作用,使资本主义时代更快到来。(3)商业资本的发展促进了交换方式的发展,使得为使用价值而生产的产品更快地向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转化,实现生产性质的转化。(4)发达的商品流通使行会手工业、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封建农业逐渐向资本主义经营转化,对近代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起到了瓦解作用。可以说,最初的商人只是充当了商品交换的中介,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这是在生产不发达条件下的资本的状况。而当商人进一步发展成为工业家时,资本就不仅参与了流通领域,而且进入到生产领域,从这时起,商人资本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到了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资本主义世界的商业资本基本上完成了向工业资本的转化。

因此,保罗·斯威齐和布罗代尔等学者十分重视商业在资本主义起源中的作用,并且把商人阶级的兴起作为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标志。然而,商业的发展只是资本主义起源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1)早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前,商业资本就已经出现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的历史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更为古老,仅靠商业资本的出现并不足以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2)商业资本的实质是流通资本,不足 (3)商业资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瓦解、用怎样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

(二)世界市场的作用

在地理大发现、交通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海外贸易成为15世

纪末之后的人类生产的关注重点,统一的、扩大的国际市场的出现,使商品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通,大规模的商品生 (2)海外殖民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带来第一桶金,这是地中海沿岸城市资本主义萌芽衰落、荷兰与英国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3)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渗透的媒介,资本主义越出国家的界限,在世界 经济秩序中成长起来,继而对世界经济秩序、 政治秩序产生巨大的影响,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那些还在奴隶劳动或徭役劳动等低级形式上从事生产的民族,一旦卷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而这个市场又使它们的产品的外销成为首要利益,那就会在奴隶制、农奴制等等野蛮灾祸之上, 再加上一层过度劳动的文明灾祸。”

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不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现象,资本主义起源之后,就迅速成为辐射世界范围的力量。因此,一些学者主张贸易根源论,如沃勒斯坦从世界体系的理论出发,把资本主义的起源归因于西欧的远洋航行、地理扩张和国际贸易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从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起源与 发展的观点固然不失其宏观性,然而却对世界市场和对外贸易的作用评估过高。“如果说在16世纪,部分地说直到17世纪,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旧生产方式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勃兴,产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那么,这种情况反过来是在已经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的。”在资本主义的起源过程中,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和条件,然而,中世纪的对外贸易仍然是小范围的,“世界市场”也是存在局限的,更多地指的是“超出国家范围”,而并非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流通。直到真正的资本主义时代来临,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市场才具备世界层面的意义。因此,对世界市场作用的理解不应逾越出“前提”的界限,甚至将之视为根源本身。

(三)国家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起源的过程中,国家机器的强制至关重要,国家的作用是资本主义起源的 社会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吮吸足够数量的剩余劳动的权力……”国家是“历史上解体过程的条件”和“资本存在条件的创造者”,资本主义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秩序的变化,还有相应的政治秩序的转变,国家政权与资本的逐步结合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起源。

(1)促使土地制度由封建性质向资本主义性质转变。在15世纪最后30多年和16世纪最初几十年的英国,尤其是都铎王朝时期,国王为了王权的强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新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策,其中包括武力解散封建家臣,其导致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公有地的消失,“造成了人数更多得无比的无产阶级”。16世纪的宗教改革则导致了对教会地产的大规模掠夺,原本依附于教会土地的农民被迫离开土地。表面上看来,当时的统治阶级并没有自觉地促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甚至还试图挽回当时农民被驱逐的境况,比如在亨利七世及其后150年内,曾相继颁布过一系列有关禁止剥夺农民的法令,伊丽莎白女王也曾征收济贫税,但是这些法令和 税收政策对于阻止农民沦为无产者毫无效果。到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时期,封建的土地制度是直接通过立法取消的,地产的现代私有权开始建立;18世纪对农民的剥夺更为直接,“法律本身现在成了掠夺人民土地的工具”,由租地农场

(2)用法律对无产者进行约束,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首先,约束无产者的生存方式。15世纪末期开始,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西欧都制定了严酷的惩治流浪者的法律,这种法律使无产者不得不走人工厂,“自愿”出卖自己。其次,约束无产者的劳动时间。从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都制定了劳工法,力图强制地延长工作日。另一方面,劳工法还限定了工人的最高工资,但对最低工资却不予规定,这使得工人不得不接受超出体力负荷的工作,其全部可供支配的时间都用于劳动。第三,约束无产者的反抗能力。当时的法律想方设法阻止罢工的出现,使工人失去与资本对抗的条件。

(3)国家权力直接干预社会经济环境。马克思总结了近代资本主义起源过程中的国家权力因素,主要包括: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他认为,“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缩短过渡时间。”这些国家权力因素直接干预了社会经济环境,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前提。如前文所述,殖民制度不但是资本积聚的有力手段,而且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销售市场。殖民制度的一个副品是商业战争,“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进行商业战争,用残酷的暴力成就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公债成了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公债使更多的社会财富投入到社会资本运转中,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本条件。其中国债的作用尤为明显,它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到工场手工业时期遍布欧洲,使交易所投机和现代银行兴盛起来,并导致国际信用制度的出现。在这种原始积累方式中,国家与资本家个人都是收益者。现代税收制度是国债制度的必要补充,马克思认为,它实质上是对劳动者阶层的暴力剥夺。而保护关税制度则弱化国际市场的竞争,客观上刺激了工场手工业的发达、资本主义的成熟,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前提。

三、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本质

资本主义起源意义上的“资本”有别于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前者具有特定的生产关系逻辑,后者则将能够实现价值增殖的资本全部容纳在内;前者实现资本化的关系,引起生产方式、交换关系、社会关系等等一系列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并扩展到社会的整个范围,后者实现货币的积累,不会必然导向人与人关系的变化。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前文所述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的三重起源,作为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只能在纯粹流通中实现交换价值的简单运动,既无法实现价值的自行的、持续的增殖,又无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不代表资本的真正意义,因此,由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发展引起的资本主义的起源是短暂的,不足以支撑资本主义的真正起源。

要想了解资本的现代史,必须探索资本的生成史。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反复强调资本的生成,资本的生成是资本主义起源的最本质原因。马克思把资本主义视为一种有机体制,“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

社会中创造出来。”在现实的资本生成后,“它就会创造它自己的前提,即不通过交换而通过它本身的生产过程来占有创造新价值的现实条件。”正是从资本的最初生成出发,资本积累、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扩张等等一系列资本主义的 发展才成为可能,资本的生成是透彻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因素的原点。

从逻辑序列上来看,资本的生成在于:自由劳动者处于被奴役状态。活劳动能力与活劳动条件相分离;生产中使用价值的足 够积累;活劳动能力与活劳动条件通过货币进行交换;购得活劳动能力的主体把价值创造和增殖作为最终目的。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方式,将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资本生成的关键在于活劳动的客观条件与作为主体存在的活劳动能力分离,自由工人与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对立。“这种分� ”

在资本主义产生前后,劳动者的主体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在奴隶制社会中,劳动者从属于奴隶主,“劳动者不是作为主体同自己的力的特殊表现即自己的活的劳动活动发生关系”。在农奴制社会中,劳动者成为土地的附属品。在这两种社会关系中,仅仅存在着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的交换,不构成资本,也不构成雇佣劳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自己支配自己的劳动能力,然而,活劳动的客观条件与活劳动能力的分离导致资本主义意义上的雇佣劳动的出现:“劳动变成设定资本即创造资本的劳动,变成雇佣劳动”。货币变成资本,活劳动的交换是为了创造价值并增殖价值,工人的劳动变成资本的财产,这就是资本的生成过程。

从事实序列上来看,资本的生成在于:来自流通流域的一般资本作用于旧有的土地所有权,促使旧有的土地所有权解体,向现代土地所有权转变,而后导致典型形式的雇佣劳动,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的总前提。“土地所有权的历史表明了封建地主逐步转化为地租所得者,世袭的半交代役租的而且常常是不自由的终身租佃者逐步转化为现代租地农场主,以及依附于土地而没有迁徙自由的农奴和徭役农民逐步转化为 农业短工的过程,这种历史也许事实上就是现代资本的形成史。”与此同时,旧有的土地所有权的解体带来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业的最初形式也 “资本一旦产生出来并发展下去,其结果就是使全部生产服从自己,并到处发展和实现劳动与财产之间、劳动与劳动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分离。”

《资本论》读书笔记 9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透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就应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好处和现实好处。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构成结构时,以前提出过一个十分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C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M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十分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理解。

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中列举了超多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带给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琼?罗宾逊的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也可能使有的�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琼?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尤其是能够解释腐败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

剥削是以必须社会的价值决定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象。这是因为,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包括自然垄断因素、历史构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必然承认在必须范围内和必须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透过正当的垄断和竞争获得必须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无须否认,肯定在必须范围内和必须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承认劳动市场在必须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必须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象,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

传统好处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好处上说,解决劳动不� 剥削作为对我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必须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决定剥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好处上的剥削现象控制在必须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必须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齐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能到达理想的目标,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能够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超多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浅析对称的《资本论》论文 10

浅析对称的《资本论》论文

一、马克思对康德的批判的指归:“对称”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不是一种经济学。马克思的目标,是要把《资本论》构建成“一个艺术的整体”。要理解马克思所作批判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的背景,就必须得阅读被马克思所批判的哲学著作。一般说来,当我们谈及马克思的哲学,总会自然而然地将之和黑格尔联系起来。但是,马克思读黑格尔是带着一个问题意识来读的,这个问题意识就是:黑格尔是否正确地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创立者康德?这一问题意识可以引领我们理解好马克思1841年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并且,马克思直到19世纪80年代他逝世之时,都一直在研究这个康德问题。马克思给我们留下了大约一千页的数学手稿,这些手稿写于19世纪60到80年代,在手稿中马克思写下如下一段话:“正象这样,费希特继承康德,谢林继承费希特,黑格尔继承谢林,无论费希特、谢林、黑格尔都没有研究过康德的一般基础,即唯心主义本身;否则他们就不能进一步发展康德的唯心主义。”

二、康德认识论的消解

要揭示马克思《差别》的主旨,必须要仔细考察马克思作为《差别》之准备材料的7册笔记本。在这些供个人研究所用的笔记本当中,马克思为从事该主题的研究而作了引述评论。对这些笔记本进行显微镜一般的仔细阅读,就可以显示出马克思的主题是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进行批判。从方法上来说,马克思是把其对康德的批判,投射到了古代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身上。

三、马克思博士论文准备笔记中对康德四个二律背反的论述

在第1册笔记中有如下的句子,可以证明马克思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四个二律背反感兴趣。关于第一个二律背反(时间是否有开端、空间是否有界限),第1册笔记说:宇宙由于物体之多、虚空之大而是无限的。关于第二个二律背反(宇宙是由部分所构成还是是一个整体):既然它们[原子]具有一定的大小,那么肯定存在着某种比它们更小的东西。这些更小的东西就是部分,它们是由这些部分所组成的。但是这些部分必然是作为某种永恒的结合体而并存着。关于第三个二律背反(人类是自由的,还是被自然必然性所决定的):被某些人引进作为一切事物的主宰而引进的必然性,并不是主宰者……有些事取决于偶然性,有些事取决于我们的任意的意志。

四、对康德错误推理的重新界定:具体化(Versachlichung)

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发展是哲学家们有意识地造成的,但我们不能直接把这种发展接受过来,相反,马克思要找出隐藏在哲学家所做工作的背后、连他们本人都未曾意识到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马克思批判的方法,他在博士论文所进行的批判中首次运用了这一方法:它[历史学]的关切,是要在每一个体系当中,把该体系的诸规定及在整个体系中真正的结晶过程,同证明区别开来,同以对话形式出现的论证区别开来,同似乎了解自己的哲学家们的自我阐述区别开来;是要把真正的哲学知识的沉默而坚忍的样态,同滔滔不绝的、公开的、表现多样的主观意识区别开来,主观意识是现象,是哲学阐发的载体和动力。

马克思阅读文本的方法,是关注于“在整个体系中真正的结晶过程”,大多数哲学家本人通常并未意识到这种结晶过程,相反,他们主观的理论兴趣在其他地方。从马克思批判的视角来看,大多数哲学家是欺骗了他们自己。

五、虚假自我意识的对称反映

正如我们在马克思对康德二律背反的批判中已经看到的,《差別》一文的原则是原子和虚空的联系,即马克思所谓的“结晶过程”。所结出的晶体构成对称。一个原子经由虚空而同另一个原子相联系。原子相联系的方式保持着自身的对称,像这般。

从《差别》开始,对称就构成马克思本体论的原则。原子象征着不自觉地相互欺骗的虚假自我意识。某个自我意识在另一个自我意识身上反映自身,反之亦然。自我意识相互反映的次数,同主体的个数一样多,而被反映的主体也会返回自身,形成多次反映。多次的反映形成了对称的循环体系。

六、《资本论》的原则是什么?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2节中,马克思指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要理解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所作的批判,理解人的活劳动的双重性质至关重要。人的活劳动,它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与此同时,它作为抽象的人的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从而,马克思论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何成为《资本论》之构成原则的两个因素。

马克思在开始对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之时,肯定已经确定其目标是要在理论上预言资本主义的终结。《资本论》的对称体系的最基础的问题,是资本主义是否会永恒存在。相对剩余价值蕴含了对此的理论解答。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许多追求“超额利润”资本之间的竞争而实现的,超额利润已经被亚当?斯密认识到了,可见于其《国富论》第一卷第七章。马克思的工作,是追寻超额利润的经济原因及其社会后果。自动化机器体系造成了相对剩余价值,而它又造成了严重的历史后果。最终’自动化机器体系是会通过减少活劳动,减少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不自觉地限制了自身,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通过贬值(Entwertung)来增值(Verwertung)的自相矛盾体系。资本主义看起来似乎是永无止境的价值增殖体系,在无限远处(Poo)也会有供其旋转的轴,但它注定是要停止存在的,而这正是由于它本身成功的发展所导致的。

《资本论》读书笔记 11

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正明显地存在着,深刻的发挥着他的作用影响,《资本论》读后感。此时此刻的我,正在阅读《资本论》,为了理解近两百年前那位生于欧洲长于欧洲一辈子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的思想而煞费脑筋。人类的思想,这样远隔时空,跨过千山万水地交融着,多么奇妙的一件事!

需要对自己指明的一点是:作品伟大到能流传千古的那几十部,所关注的内容,所关心的群体,并不是千百年后读之仍然可以有共鸣的那些人。这些人不是这些巨著作者直接关怀的对象。那么他们又何以能打动数千年后的读者呢?人类内心深处存在着许多共通的东西,人类社会——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存在着许多共通的现象,或者说规律。而这种人性与社火的活的原型,则正在于作者——思想家文学家本人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观察到的体味感悟到的那个时代的人,社会。只是,也只须,本着对当时的人赋以悲悯的关怀,对时代所迫切提出的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对策的研究,以及具 这样的作品,也便有了时代意义,对历史的进步,也便有了积极的不被绕过忽视的贡献。反观于岳华,有许多问题却必须要自己深切的指出来。长期以来的研读历史,陶醉于已经过去的人的行动、音容笑貌的想象之中,关心过去的那些时代发生的悲欢离合朝代的兴亡更替,以从中得到一星半点的启发为荣为喜。

殊不知,岳华自己生活中,更有一大批一大批活灵活现升级务必的人存在着,他们的温热笑语那么亲切。而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却常常的是冷漠无情。以死的文字的标准,从历史人物身上总结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可谓典型的削足适履。同样,不知享受与人世间的美好做有机的互动而一头钻入数倍中,更是对活生生的生活的一种暴殄。

教训是深沉痛切的。本着一颗赤诚热切的心去参与现实生活中,乃是岳华必然的选择。此其一。其二,岳华长期以来,颇有一种想法,曰:写一本对未来世界颇具影响的书。这样的一种意图相当的不错,高妙,伟大。只不过,反省起来,自己对自己精力的使用,下手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不正确的地方。“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的最佳方法,不是,也根本不可能是试图去解决未来社会中的问题。其唯一可能,最便捷的道理,实在是基于研究解决当下的所身处于其中的社会及其长生的问题。须知,未来的社会正是现今的一个社会的延续,是自己作用于现在这个时代的结果,是自己的目标的体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 “当下的力量”,力量作用于当下,这是第二点启发。

关于资本论的学术论文 12

通向《资本论》之路

作者简介:魏小萍(1955-),女,江苏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迄今,无论是在政治、哲学、经济学,或者其他任何社会科学领域,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那样同时承受着冰火两重天的待遇,这种现象激励着我们从更加理性、科学、客观的视角去研究这一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出版为满足我们的这一要求提供了机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分化的必然趋势从社会机理的意义上进行了论证,这一论证程序在《资本论》中从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但是这一逻辑性的论证程序与马克思研究思路的发展进程并不是一回事。借助于MEGA2提供的全方位的资料信息,我们不仅能够通过对前《资本论》时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手稿的研读了解其研究思路的客观进程,而且了解其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特点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起始于对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后者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分析、解释和合理性论证,马克思的研究宗旨则从一开始就是尝试着去认识形成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本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与政治经济学或者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有所不同,马克思的研究出发点是批判现实存在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且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批判论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原则与结果之间的悖论关系。

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有两个维度,其一是现实进程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其二是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前者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后者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前者的批判必然导向对前者进行合理性论证、进行辩护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在政治经济学这里就有一个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为依托的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就更有一个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无论在国民经济学那里,还是在马克思这里都体现为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问题。

如果说当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主要形成并且发展于英国,这是由英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所决定的,那么流行于英国的哲学思维方式,例如经验的、实证的思维方式就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具有直接的影响,而马克思的哲学背景是德国观念论哲学,用马克思自己的语言来说,他在对其进行颠倒的基础上继承了这一哲学的方法,这是除研究立场差异之外的方法论差异。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发展思路首先要弄明白在马克思与政治经济学家之间存在着的这两个基本的差异,前者体现了马克思的批判态度、后者体现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

历来被人们关注和强调的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所继承并加以改造的辩证思维方法,然而受着批判对象、学科性质的影响、或者受制于其批判对象的牵制,在马克思的思维方法中同时发展着经验的、实证的思维方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手稿中所呈现的研究思路,充分体现了这两种思维方式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发挥着的作用,理解这一点,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思路轨迹的前提。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关注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从哲学、社会学的视角用异化劳动理论进行批判,对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即劳动者失去其劳动产品的经验性论证,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体现为对剩余价值的理论论证。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马克思关注的核心问题没有发生变化。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从没有脱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去讨论所谓的分配公正问题,但是对于无论是异化劳动理论或者是剩余价值理论来说,在其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公正分配的假设,因为,异化是相对于非异化而言,剥削是相对于非剥削而言的。不过,与当时部分的激进批判家和当下的自由主义学者的认识方法不同,马克思从来没有将这一问题仅仅固囿于分配方案的领域。在马克思那里,这一问题始终是从社会关系的领域被关注的,两者之间,如果我们用黑格尔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在马克思那里就体现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正因如此,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在对异化劳动进行批判的同时就已经将问题指向异化了的劳动关系,而马克思将研究视域从哲学、社会学、法学转向政治经济学领域,并不是由于他的问题意识发生了变化,而是受着启蒙运动推动而日益昌盛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马克思要对异化劳动现象进行科学论证,希望借助于以数学计算为基本手段的经济科学,来论证在劳资关系中发生贫富分化的实证性依据,进而为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必要性提供论证。而这一转向与广义唯物史观认识方式的形成不无关系,这正如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序言中所阐述的那样,从物质的社会关系、从市民社会中,去认识法的关系,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由哲学、社会学向政治经济学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是寻求批判的科学依据。贯穿这一转换的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其一是异化劳动,这是用哲学语言表达的需要受到批判的社会现象,其二是价值与价格的非同一性(此非同一性,并非彼非同一性,即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出现的价值与价格概念的转换问题),这里所说的非同一性,是从内容上来说的,即劳动力价格(工资)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不相等。在马克思的早期研究思路中那被异化了的劳动概念在这里是通过这一不相等的关系来论证的:即劳动力价格所包含的价值要小于其所创造的价值,这剩余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占有的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被异化了的劳动,这一功能是借助于资本的力量来完成的。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论证思路,第一个思路的形成以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为背景,第二个思路形成于对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价值概念看似一个哲学概念,但它是古典经济学就使用的概念,它与价格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哲学语言的陈述句中说得清楚,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概念都置于计算公式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说不清楚了,因为价值本来就是一个抽象概念。

马克思自1844年在巴黎手稿中初涉这一领域,接着有近10年时间的中断,至50年代后期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然后几乎耗尽毕生精力,留下了仍然没有完成的《资本论》手稿,这一漫长的、没有完成的研究历程说明了什么?

我们从马克思61-63年的经济学手稿中看到,马克思本人在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时,常常将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楚的问题暂时搁置起来。我们在循着马克思的研究轨迹,对其思路进行分析时,经常能够看到这一现象:他常常在这样的场合说: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

在今天的语境下,当我们重新回顾这些在当初被马克思搁置起来的问题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些问题即使在今天也是令哲学、政治经济学感到棘手的难题,对此,今天的学者们或者用回避、或者用各执一端的独断论态度面对这一本身实际上仍有待研究的问题。这一态度使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些哲学问题的争论,在没有确凿的方法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人们为了规避无休无止的循环论争,或者对其采取悬置、或者对其采取回避、或者以默认的方式站在独断论的某一端,所谓独断论的态度不过是在不能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驳倒对方观点的情况下,一种否定对方观点、坚持自己观点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哲学领域,在社会学、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讨论中同样存在,不过,与哲学问题有所不同的是,在社会学或者政治经济学中被搁置的一些问题,有些在条件成熟时是有可能被进一步认识的。与我们所常见的独断论不同,作为严谨的思想家,马克思对问题进行搁置或者说后置,实际上后来也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再次得到他的关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原文本的阅� 从这一角度来说,不仅关注马克思的核心研究思路进程,同时关注被马克思暂时搁置的问题,例如,其中哪些问题随着马克思研究思路的展开被回答了、哪些问题后来无暇顾及、哪些问题在当时没有能够给予回答,随着时间的进程逐渐明朗、哪些问题在今天仍然没有明确答案等等,正是我们今天可以借助于MEGA2第II部分基本上出版齐全(除了其中的一册。)的机遇,在阅读中加以关注和思考的对象。

三、剩余价值理论“被证伪”了吗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又是其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自其形成以后,一方面,其以数学公式所体现的逻辑力量使人信服,并且产生了强大的现实威力、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马克思的理论,就没有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纵观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学理论产生过能够与此相提并论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自该理论形成以后,各种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如影随形,从没间断。这种质疑和批评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从不怀疑剥削现象的存在,但是质疑马克思的论证方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其二,并

真正构成挑战性的批评,并非来自于非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而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批评,虽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并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从不怀疑剥削现象的存在,但是质疑马克思论证的合理性,他们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分析哲学的技术性分析和论证,与此同时,他们悄悄地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野由生产关系领域转向道德伦理领域,用规范理论的语言取代了唯物史观的语言,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贫富分化问题,转化为经济发展中的激发机制与分配领域的道德规范问题。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激进的仍然期盼于社会变革的左翼,一种是附和于资本主义主流的“右翼”,用社会发展中力量对比的博弈解读(game theory)取代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分析。一方面,这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转向规范理论及其所强调的缜密的、分析的思维方式有关,另一方面,这与他们缺乏德国古典哲学的思维方式、放弃对社会存在本体论上的认识和历史性的认识有关。

面对诸种批判、批评之声,我们在这里或许可以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命运做一比较:150多年前达尔文发现的进化论,后来也呈经喧嚣一时地被人们宣称已经被推翻。然而时值达尔文诞生200周年之际,国外各大报纸在纪念达尔文的文章中指出,进化论诞生150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重新又不得不承认该理论的正确性。那么是不是说,当时那些宣称已经推翻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就是胡说呢,当然也不完全是,一般来说,所谓的“推翻”论断,只是犯了一个以偏概全的低级错误,例如用个别该理论不能加以解释的例子、或者该理论的某个论断被证明是错误的例子,甚至是一些方法的失效,来论证该理论的失效。但是时间和历史却使人们看到,该理论的基本原则存活了下来。

科学哲学对科学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或许同样能够为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所借鉴,即任何一门科学理论的发展史都能够体现围绕着其核心部分的不断否定、修正和创新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主动意义上的,也可以是被动意义上的、即在被批评、被批判的过程中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核心部分,而剩余价值理论又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今天遭遇了与达尔文进化论同样的命运,只是情况远比达尔文的进化论要复杂。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仅仅涉及自然生命现象而言,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涉及到的是社会现象、人类自身的生存模式,它所受到的争议只会更加激烈、更加尖锐。剩余价值理论所面临着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

其一,产生于不同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些批判,既有技术上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受着意识形态的左右。在欧美国家,由于在人文科学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左右翼阵营的划分,以政治上的强势及其强大的舆论�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无意识中受着意识形态氛围的熏染,然后这种效应又以自觉的假象表现在人们的思考和写作之中。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实际上在西方世界并没有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而有所削弱,但是在既往的、变革了的东方世界却给人们带来一种多元化的幻象。

西方世界对待马克思理论的态度似乎能够体现这一问题,一方面,倾向于右翼的学者在宣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已经被证伪、被死亡之后,他们的这种宣称并没有影响左翼阵营学者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所呈现的马克思的客观的研究过程和科学研究态度,激发出人们重新阅读、研究马克思理论的热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课程的课堂总是很爆满①,金融危机之后,情况就更是这样了。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分化的趋势没有改变,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纷争就一定会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

在美国,除了正式的课堂上的教学与研究,我们看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不同范围的学术团体中被自发地进行着学习、研究,笔者所知道的情况除了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性学者组织,还有纽约的布莱希特论坛,新学院、纽约大学(NYU私立)的青年学习组织等等,后者是自发的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学术团体、学习活动,他们没有受到任何方面的任何经济资助和激励。显然,那些宣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死亡的论断,并没有真正的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现象的存在,使笔者不由自主地想起19世纪初在中国社会上曾经存在过的各种自发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组织。历史不会简单地重现,历史更不能简单地重复。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能够告诉人们,所谓的后工业国家、福利社会仍然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冲突,只是在层次、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其二,来自历史变迁的挑战,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变化,一线劳动力的减少与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在增加产品量和产品附加值中的作用、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这些现象使得人们认为,以第二产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度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失去了解释对象。其实,这些现象虽然在后�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教条式理解,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和结论接受这一理念,无暇顾及这一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从而使该理论失去了时代变迁境遇下的发展韧性和批判功能。

例如,对于科学技术与体力劳动在创造剩余价值中的作用问题。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作为竞争因素,增加了相对剩余价值,作为不变资本的因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本的利润率,同时增加了使用价值(物质财富)的产出率。但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可以相提并论。也就是说,物质财富(使用价值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交换价值(劳动时间)的增加。

此外,传统的资本家与今天的资本持有者不仅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不相同的,仅仅从资本的占有方式来看也是非常不相同的,今天的资本,一方面继续积聚于少数人之手,另一方面,资本的持有通过证券市场而社会化。大资本持有者多半是高层管理劳动者,而证券持有者同时又是不同岗位的工资劳动者。劳资关系已经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今天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只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认识,才能理解其现实的生命力并且彰显其现实的批判功能,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出版,为我们的分析和认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料和更加切实可靠的基础。

四、阅读《马恩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马克思开始关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时间要早于《57-58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就已经体现了马克思的研究思路向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转向,由于该手稿的综合性质,它被置于MEGA2的第I部分第二卷。但是从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的阅读应该从《1844年手稿》开始,因为该手稿体现了马克思最初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哲学概论的理解进程。

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经济学-哲学是一个整体,脱离其前期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思路,对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或许看到的只是一个由一些辩证概念编制而成的体系,对其所内在涉及到的对人类社会存在模式的批判,无从感受;同样,脱离其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往往陷入空泛的哲学概念或者体系的演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出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全面的、活生生的马克思,至少在两个方面为我们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提供了不同于经典著作版和教科书体系的更加准确和真实的原文献资料:

第二,直接阅读原文本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对一些研究思路的进程、缘由及其核心概念、词汇能够进行比较确切的理解,这些理解往往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我们在此可以以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原文本的阅读在理解上能够带来些什么样的启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得以形成的前提是对财产权及其关系的认识,涉及到的一个核心概念是“Das Eigentum”,这一概念在中文里既可以翻译为“所有制”、又可以翻译为“财产”。前者是关系概念、制度概念,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关系性的特征,是法权概念,它必须通过双重关系来体现,例如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权的排他性是针对他人而言的,而所有权的基础直接绑定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后者是实体性的物质性概念,具有具体性、个别性的特征,它首先体现的是存在着的物、是实体,是归属于某主体的对象性存在——客体。正是由于这一涵义上的区别,与中文一样,英文也有两个相应的概念,例如所有制(ownership)与财产(property)。

在中文的语言里,我们可以说某个人的财产,但是我们不能够说,某个人的所有制,我们可以说,消灭私有制,但是我们不能够说消灭财产。两者的指称对象并非相同,对两者的涵义如何进行选择,只有在阅读原文时读者才具有主动权,而在阅读译文时,这样的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译者手里:

“(1)私有财产(Privateigentum)的普遍本质,就它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来说,从它与真正人的关系、从它与社会财产的关系来界定。

“私有财产的关系包含着潜在地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和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的关系,和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②

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作为他人异化劳动的结果,是从人的对象化了的劳动成果与人相分离的意义上来说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私有财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劳动者自身的私有财产,这里,如果理解为个人财产可能更合适,它是个人的劳动结果,但是这样的财产显然与异化劳动没有关系,所以马克思在下面会说,私有财产包含着“潜在地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这与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是不同的。所以才存在着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严格来说,马克思的这一段表述,还处于一种思想的萌芽状态,对财产与财产的制度、� 在表面上会让人费解,但是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很清晰的。

个人财产并非是异化劳动的结果,而私有财产并非是个人劳动的结果。马克思从后者的意义上来论证资本的普遍本质,资本不是资本家的个人劳动结果,所以是异化劳动的结果。

因此,这里,由于私有财产概念的具体含义不清晰,其普遍本质也可以引起歧义。从私有财产普遍本质的角度来讨论其与异化劳动的关系,逻辑关系的明晰取决于概念的明晰。

这还仅仅是私有财产问题意识的第一层含义,在《形态》中,也就是两年左右之后,马克思通过对施蒂纳的批判进一步区别了财产关系与资产关系,不过他的批判还没有指向财产关系向资产关系发生转变的历史契机。

资产关系,比起财产关系,能够更好地体现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体现资本的异化劳动本质,更加接近剩余劳动概念;而财产关系则可以同时体现在一般商品生产的交换关系之中,体现不同劳动者之间的产品交往关系。

施蒂纳就曾经试图去理解为什么个人财产只有通过劳动与货币的结合才能造就财富的幻想(当然我们应该理解这是当时金融市场不发达情况下的语境),对此施蒂纳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概念:“财产(Eigentum)和资产 (Vermögen)”③,后者,即“资产”,与“个人的能力”又是同一个概念,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与财产不同,资产既可以从客观的意义上作为资本来理解,又可以从主观的意义上作为个人能力来理解,它体现了激进的批判家对私有财产从不同于异化劳动的角度进行理解的态度。

英文在翻译中用property和wealth④来体现两者的区别,但是wealth作为财富概念既不能够体现Vermögen中所包含的能力涵义,也不能够体现Vermögen中所包含的资产涵义。我们汉语中的财产概念和资产概念却能够非常贴切地体现出Eigentum(财产)和Vermögen(资产)这两个词汇的本来涵义。因此,无论从中文、或者英文的角度来看,原文本的阅读对于理解一个思想家研究思路的核心概念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在57-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概念取代了异化劳动概念成为理解资本源泉的概念,与此相应,马克思的研究思路转向了政治经济学领域劳动与价值的创造问题。

劳动创造价值,这个观点并非产生自马克思,李嘉图就已经形成了这一观点,不过在李嘉图那里,他在价格的意义上使用价值概念,或者说,李嘉图没有从抽象劳动的意义上使用价值概念。马克思在尝试着从政治经济学领域去论证异化劳动的现象时,他对古典经济学形成的价值概念有个借鉴和剥离的过程,对劳动创造价值问题的认识也有个逐渐清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先后使用过如下的概念来讨论生产价值的主体:劳动(arbeiten)、劳动时间(die Arbeitszeit)、劳动能力 (das Arbeitsvermögen)、劳动力(die Arbeitskraft、die Arbeitsfähigkeit)。这些概念所体现的内涵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具有如下的区别:

劳动:生产产品、商品的劳动活动。

劳动时间:生产产品、商品所消耗的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劳动能力: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商品多少的能力。

劳动力:劳动者的自然生命力。

当李嘉图从价格的意义上来理解价值概念时,在他那里显然没有对价值概念与价格概念进行严格的区分,尽管在马克思这里两者之间的区分也是一个问题,人们对此已经进行了近百年的讨论,但是马克思的问题域与李嘉图的问题域是完全不同的。

对马克思来说,衡量价值的尺度是劳动时间,马克思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此进行了限定,否则,该尺度就具有最荒诞的意义、或者完全没有意义,因为,如果没有这一限定,这一尺度就会体现为速度越慢、消耗的时间越多,产品的价值越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正是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理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维持劳动者的生存成本为基础,而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被作为资本的利润。

由此出现了劳动力的概念,即使是今天,对劳动力概念的确切理解,能够消除很多日常所见的似是而非的理论问题,例如科学技术知识创造剩余价值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应脑力劳动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等等。科学技术知识与脑力劳动所体现的财富(“使用价值”)效应问题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涉及的价值概念,不是同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理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起码不会简单地认为,剩余价值更多地是由科学技术知识创造的,或者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相反,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的是生产率,随着这些产品数量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其产品价格的降低,因为其所包含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这里的问题或许在于,劳动力价值所要表达的价值与物质财富所体现的使用价值,不是同一个概念。

不过,这一看起来比较清晰的问题,其实还是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例如劳动力的成本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本身是以其所消耗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劳动产品来衡量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将此看着是衡量尺度与尺度自身的重叠问题。任何一种理论在论证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时都会相应地引起另一些问题,否则人类知识就不存在发展的动力了。本文不可能在此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只是在此借助于通过对劳动与价值问题的分析,说明,阅读原文本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准确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有时是必要的。

注释:

①笔者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美国纽约新学院(new school)看到的是同样的情况。

②MARX/ENGELS GESAMTAUSGABE, BAND I/2, DIETZ VERLAG BERLIN 1982年,第 249页。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版,第283页。

③MARX/ENGELS GESAMTAUSGABE, BAND 5, MARX-ENGELS-VERLAG G.M.B.H.BERLIN 1932,第382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71页。

④参见KARL MARX FREDERICK ENGELS COLLECTED WORKS, Volume 5, LAWRENCE & WISHART LONDON, 1976, 第403页。

来源:《哲学年鉴》2012年 作者:魏小萍

看了“关于资本论的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