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教学论文【最新14篇】》
《德育课程教学论文【最新1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德育教育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1
一、热爱教育、勤奋敬业、做学生的良师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石老师在管理学生工作中是一位认真负责,严格管理的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集体的核心,在校长、主任的领导和科任老师的配合下,负责对全班同学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在管理教育学生实践中她深深懂得要管理好学生首先管理好自己。“正人先正己”,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总是早来晚归,从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职,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她爱人从事野外测绘生产,长期出差在外地,家里负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前几年正当她送初三毕业班的时候,自己的两个孩子也在读中学。在教学任务重,业余时间少的情况下,她宁肯放弃对自己孩子的辅导,把精力和心血全部用在毕业班的管理和教学上。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使她患上了胃炎、肩周炎、颈椎病、关节炎等慢性疾病。为了班级能井然有序的学 一次腰疼,连续几天高烧,实在挺不住了,只好走进医院,尿样化验白血球满视野。医嘱住院治疗,全休两周。学校主要领导多次电话叮嘱她要安心治疗。她却说:“现在正是毕业生中考前总复习的关键时刻,实在放不下我那一班学生。”她硬是把输液的药开回来,没住一天院,没病休一天,边输液边上班。当学生们看到病中虚弱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给他们讲课时,课堂上一片宁静,大家都全神贯注,认真听讲,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回报。
二、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学生的益友
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而每个学生的思想表现、道德品质、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家庭状况等情况各不相同。班主任老师只有做到了了解同学、关心同学、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思想引导和转化工作。石老师很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总结出对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三类不同学生的施教方法。《谈先进生、后进生的特点及教育》一文发表在96年专刊《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上。《谈谈对父母离异子女的培养问题》一文获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三等奖。思想认识的提高促进了她对班级不同类学生的管理,她不但充分发挥了先进学生的良好作用,同时对学生群体中一小部分后进生同样施之以爱,晓之以理,促进转化。她尤其对部分因父母离异而不愿学习、纪律较差的同学给以关爱,与他们谈心、交朋友。
学生陈昊因父母离异,心理负担重,整天闷闷不乐,不安心学习经常趁妈妈上班之机租碟在家偷看,妈妈批评不服,气得妈妈哭过多次也管不了,甚至撕破了妈妈的衣裙。石老师得知后多次找陈昊谈心,效果不佳。有一个星期日,天正下着大雨,石老师应陈昊妈妈电话之邀冒着大雨乘五站地的公交车赶到他家,面对面开导他,讲父母的养育之恩、讲理想、讲前途、讲学生的任务、讲学习的重要。陈昊见老师的衣服都淋湿了,很受感动,向妈妈道了歉,向老师作了检讨,哭着向老师表示一定振作精神,改正缺点、努力学习。自那次雨天谈话之后陈昊果真转变了,上课也精力集中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期末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了。
学生李阳天天迟到,指出几次,就是不改,抵触情绪很大。石老师邀李阳到办公室谈心,谈话中问他:“你每天早晨几点钟吃早饭?”没想到一句话问哭了李阳,他说:“我父母离异,同奶奶在一起住,奶奶年纪大了,早晨起不来,所以我每天都不吃早饭。”石老师忙去买来快餐面用热水泡好,让李阳吃完以后去上课。李阳觉得老师是真心关心他,从此后就再也不迟到了。
学生赵玲玲感冒发烧,石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用自己的钱给买早餐,并嘱咐她要按时服药。学生王晨因病住院手术,家长因担心孩子学习被落下,所以很着急。石老师急家长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一边鼓励王晨病情稳定后坚持看书自学,一边组织学习较好的同学去医院帮他解答疑难问题,并传送作业和习题。近两个月的住院治疗,王晨的课程并没被落下多少,出院后在王晨的勤奋努力下,在各科老师共同辅导下,毕业成绩达到了升入二类高中分数线。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2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德育俨然成为每名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教师却未能很好发挥其德育的职能,使得中学的学校德育现状并不令人十分满意,由于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教师没有进行及时准确的引导,使得学生中拜金主义横行,虚荣攀比心理严重,甚至出现极端的个人主义。有的学生法律素质不高,中学生对法律知之甚少,中学教师又忽略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使得很多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用法,甚至不守法。
二、中学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德育职责的原因分析
(一)考试内容结构存在问题。
纵观我国各地中学生考试试卷,特别是一些较落后地区的中学考试试卷,从中不难发现,无论哪一科试卷中的题目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拓展拔高类的题目并不多见。虽然是提倡了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就目前的成效来看,似乎没什么进展,仍然提留在应试教育的水平,这从我们的试卷内容结构看的最为明显。
(二)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也在不断提倡改变教师教学模式,试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教师学习了新的教法之后并没有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学习也只是应付检查,只有在听课的时候才用。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比较有效的社会实践课往往都因为学校怕承担风险,害怕出意外事故而被取消。所有上述问题之所以能在很多中学出现,与该地区相关教育部门监管不力有关。
(三)教师选拔上存在漏洞。
我国目前在教师选拔上却存在严重的问题,尤其以乡镇以及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小县城更为严重。为了拿到这一铁饭碗,许多人费尽心思,送礼托人,使得选拔的教师各方面素质达不到标准。有的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的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有的是个人素质达不到要求,选拔这样的教师很可能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教师一直把自己放在比较高的地位,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一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教师在教学过程 近些年来,虽然许多教师通过各种学习进修教育教学观念有一定的改变,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加上教育改革过程中种种阻力,教师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改变不大。
(五)教师评价学生标准单一。
在我国,教师总是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一切的标准,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宽容以待,即使他们犯点小错误也是当做没看见。对于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一味的责骂他们,批评他们,把他们贬得一文不值,长此以往,就会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害怕学习、逃避学习。
三、教师德育职能的品牌建设的对策
(一)改变考试内容结构,科学安排考试内容。
既然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的考试,也应该充分体现教育的这一目的。考试内容不能删去基础知识这一板块,这是最基本的不能丢。但在此基础上更应该添加能体现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开放性题目,这类题目必须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在考试内容结构上作一个调整,把基础知识的比例适当缩小,把开放性题目的比例适当扩大,使
(二)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管。
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在基层学校中认真组织学校、教师学习开展素质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教法、技能的学习研究,并且积极组织教师到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学习。对于某些社会实践课程,教育部门也可以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到两节实践课,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三)学校要严格教师选拔工作。
学校在进行招聘之前要出台严格的招聘方案,明确要求和条件,在招聘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为了避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可以在招聘过程邀请多方共同参与决策,尽量避免一方独断的状况。
(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教师角色,不再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要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五)保证学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德育教育论文 3
1.对话道德教育的问题不是源自人们理解和应用上的欠缺,而是因为其内在的不足,所以,对话道德教育的问题不能通过完善它来解决,而是需要走向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笔者看来,这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就是回应道德教育。回应道德教育由“回应”和“道德教育”这两个词构成,而正是“回应”决定了它与独白道德教育和对话道德教育的不同,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回应道德教育就必须从“回应”入手。回应作为一种言说活动,实际上是古已有之。在西文当中,respond虽然直到14世纪才进入英语,但是其历史渊源则可以追溯至古典拉丁语的respon-dere;在汉语当中,虽然回应作为一个合成词出现较晚,但是“回”和“应”则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它们也基本上包含了回应一词的主要含义。由此可见,回应作为一个词汇历史并不短暂。不过,尽管回应存在的历史比较漫长,但是真正给回应以高度重视,并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的,当首推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
2.在勒维纳斯看来,由于以往的哲学深受本体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是肩并肩的关� 在这种关系当中,人们之间尽管也会摩肩接踵,但最终仍会失之交臂,我会漠然地置他者的生死于不顾,因为他是他,我是我,从而导致社会的彻底冷漠。勒维纳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肩并肩的关系,而是面对面的关系。当我们迈出家门,走向外部世界,我们就会和他者碰面,他者以面貌或脸的形式呈现在我的面前。就像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脸同样也具有表现、表达功能,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通过脸表现出来。正是脸的这种表现性,使得他者剥除了一切伪装和保护,赤身地站立在我的面前,因此,以面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他者是一个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的寡妇、孤儿,他者通过面貌向我们发出吁求:“汝勿犯杀”,从而把自己的生死存亡托付给我们。面对他者的吁求,不论我们是否乐意,我们都必须作出回应,“言说就是对他者作出回应”。勒维纳斯在这里是有意使用了双关语,当他讲回应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强调自我对他者的责 不仅仅是一种回应,而是一种责任。这两个词(reponse,responsabilite)密切相关”。在回应或责任关系中,他者变成了一个绝对的他者,他者不再像独白中那样低于我,也不再像对话中那样与我相等,而是高于我,我是被他者劫持的人质,我不但要为他者的生死存亡负责,甚至要为了他者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从勒维纳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应并不仅仅是一种言说方式,更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自我不是与他者共在,而是为了他者而存在,自我对他者承担着无穷无尽的责任。正因如此,回应道德教育也不简单地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教师与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当然,围绕这种伦理关系,教学方式方法必然会发生系列变革。
3.既然回应意味着责任,那么在回应道德教育当中,就必然会高度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问题。道德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像在先秦儒家那里,道德被看做人区别于世间万物、高出于世间万物最为重要的特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因此,人们又把道德看做立身成事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既然道德直接关系着人能否成为人,那么道德教育就不是成才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成人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道德教育从其根本旨归来说是成人(使 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走进学校,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学生就已经向学校、向教师们提出了要求:你们要把我培养成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种吁求作出回应,也就是必须承担起把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如果学生没有成人,而是走上了歪门邪路,甚至违法乱纪了,那么教师是有责任的。虽然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并非是教师的过失所致,但是按照勒维纳斯的说法,他者所犯下的所有罪,都是与我有关的,因为他者已经将自己全盘托付给了我,他者犯罪就是因为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就是他者所犯罪行的幕后黑手,我就是罪犯的同谋,我理所当然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成人,教师不能成为纯粹的知识灌输者,不能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要真正地成为学生成人过程的守护者,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灌溉施肥,提供精神滋养,同时也要防止各种害虫的侵袭,而不是奉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宽容,从而让学生在堕落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4.由于回应不是旁若无人的自说自话,也不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而是对于他者吁求的应答,是对他者责任的承担,所以,回应不应停留在语言上,变成空洞的口头允诺,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来担负起为他者存在的责任重担。因此在开展回应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布道者,而是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的责任承担者。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铺设通向成人的道路,并时时关注学生是否偏离了他所吁求的道路,随时准备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帮助其纠偏,以免背弃了帮助学生成人的美好承诺。这也就是说,回应道德教育并不主要是通过课堂道德教育模式来展开的,而主要是通过亲身躬行的模式来展开的。在独白道德教育和对话道德教育当中,道德教育都被看成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是一种仅仅针对学生的教育,然而教师本身始终没有参与到学生成人的过程中来,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看客,所以,教师的德行是无关紧要的。而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开始作为学生成人的责任承担者而参与到学生成长成人的过程之中,所以,教师本身就是以道德人的身份而存在的,并且他必须以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他的道德人身份,否则他就有名不副实之嫌。也就是说,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不是教师讲授了哪些具体的道德内容,而是他所有的教育活动是否符合道德,或者说,他所开展的教育是否是符合道德的教育。在回应道德教育中,学生所面对的教师,不再是一个傲慢的知识权威,也不再是一个平和的闲聊伙伴,而是一个平凡的道德榜样,他努力地在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改善文化环境,为学生们的道德成长提供滋养。
二、回应道德教育的价值
1.回应道德教育的提出顺应了言说方式的历史发展逻辑。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受到宗教神学的影响,人 那时,如果普罗大众胆敢喋喋不休,那就会被看做对权威的侵犯,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会像苏格拉底和布鲁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上帝死亡而来的是权威的没落,没有 不过,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我们将会发现,就在对话铺天盖地之际,回应已经悄然兴起。正如前文所言,勒维纳斯的贡献是在于他从哲学的高度把言说等同于回应,从而把回应当成了唯一重要的言说方式,并赋予回应以责任的内涵。实际上,他这些思想并非劈空独创,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相关思想,在他之前,有些思想家已经对回应作出了相似论述。像马丁·布伯在论述时就提到了回应,“真正的责任只存在于真正有回应的地方。对什么作出回应呢?对某人发生的事情作出回应,对所见、所闻、所感作出回应”;“责任不是一种从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责任与反应具有同样的根基:反应=‘回答’;负有责任意味着准备作出反应”,这里的“反应”就是勒维纳斯所讲的回应。从历史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回应是独白、对话之后第三种重要的言说方式,并且日益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
2.回应道德教育解决了教育中争论不休的主体问题。对于教育和道德教育来说,主体问题一直都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道德是以爱和尊重为基础的,而爱与尊重是以确立他者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一个自我的附庸和奴仆不值得主人爱和尊重,因此,以道德作为教育内容和建构目标的回应道德教育同样也离不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独白道德教育当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是教育过程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处于客体地位,是教师发号施令,加以征服改造的对象,彻底地被看做教师的附庸。也正因如此,弗莱雷把这种教育称为“压迫者教育学”,“压迫者的兴趣在于‘改变被压迫者的意识,而不是压迫他们的现状’,因为被压迫者越是可以被引导区适应这一状况,他们越是容易被统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压迫者利用灌输式的教育以及家长式的社会行动机制”。正是为了打破这种主客对立的教育模式,把学生从教师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实现现代人所追求的平等关系,教育学开始引入现象学中的交互主体性理论,而对话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交互主体或双主体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才能顺利展开一场对话,如果一方拥有特权,那么对话就无法进行下去。然而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二者不但无法达到统一,甚至会走向冲突,前者的结果是冷漠,后者的结果是斗争。正是为化解这一矛盾,后来人们又对其进行了各种变形,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一矛盾。前面各种教育之所以会产生问题,就是因为它们都被当做了一种权利的主体,主体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走向分裂甚至冲突。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虽然同样居于主体地位,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是两个势同水火的主体,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主体: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无声的命令者,而教师则是积极的回应者,是责任的勇敢承担者,二者之间不但没有冲突,反而相互支撑。
3.回应道德教育真正突出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对于道德教育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像一些自然科学教育虽然是成才教育,但是未必是成人教育,因为一个具有丰富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人也可能是一个生产的工具,但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道德教育则与成人密切相关,道德教育的成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成人。道德教育是否能够成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心里是否装着学生,是否把学生当做人来对待,心里是否怀有把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感。在独白道德教育当中,正像弗莱雷所说的那样,学生根本就是一个客体,就是一个知识的储存器,因而学生已经从人被降格为物。虽然在对话道德教育中,已经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已经被当做了一个独立的人,但是这个人与教师之间是一种“肩并肩”的“共在”关系,因而二者具有本体上的独立性———“我是我,他是他”,彼此外在。虽然教师和学生具有职业上的关联,但是内心当中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就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打破自身封闭的圆圈,为了学生的成长成人而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去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担责,而这恰恰也就是对话道德教育中充满着形式化和道德冷漠的原因之所在。回应道德教育突破了师生在传统独白道德教育中所形成的压制关系和对话道德教育中所形成的共在关系,把师生关系看做“为……而存在”的回应关系,也就是说,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成才,更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人。为了回应学生的吁求,兑现自己的责任承诺,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里,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付出。
德育教育论文 4
论文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学,教育
1. 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 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 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 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 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
3.2 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 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 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 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 体育学刊,2001.
德育教育论文 5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以培养公民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为目的,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个具有基本的公民素质、公民道德、公民社会参与能力、公民知识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职校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从自然 哈贝马斯说,“公民既不是炫耀其权利的人,又不是顺从于合法权利的人,而是参与反观社会过程的意识主体。”因此,学校的公民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培养以批判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自由与自主公民的一种学习过程。(二)公民教育与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关联:同一性。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在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上与公民教育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基本任务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 由此可见,公民教育本来就是职业学校德育的应有之意,二者在基本任务上是趋同的。在基本内容上,公民教育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以培养公民在民主与法制的框架内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为目的,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相关的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公民教育一般包括价值观、知识、技能、品德、公共精神五个方面。现行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有明确规定:(1)民族精神教育;(2)理想信念教育;(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4)遵纪守法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6)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德育课在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上与公民教育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应借助职业学校德育主渠道———德育课为载体进行公民教育。差异性。德育课在基本任务及基本内容上与公民教育有着质的同一性,但二者也存在差异。公民道德尽管涉及公民意识,但二者不能等同。道德教育仅仅是道德范畴,公民教育还有政治与法律范畴的含义,公民教育既包括法律、政治教育,又包括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公民教育内涵比思想道德教育广,但缺少道德教育也不是完整的、真正的公民教育。德育教学是以应然的道德性为本的教育,公民教育则是以实然的合理性为本的教育。前者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而公民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底线教育”。因此前者比后者追求的境界更高,后者比前者更具普适性。如果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那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就会比较全面。
二、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本素质普遍不高,道德水平有待提升,职业学校德育主要偏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知识的灌输及道德行为的教育。导致并且过于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受教育者只能在伦理的范围内判断是非善恶,缺乏对国家、民族,对社会、他人,对法律、规章,对权利、义务与个人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导致职业学校的一些学生缺乏做合格公民的身份诉求。职业学校一些学生公民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权利、义务意识认知模糊。不明确与自身权利相关的法律规定,甚至对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关注和了解。虽然维权意识较强,但多会盲目维权,而且在权利受损时,寻求救济较为被动。对权利义务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公民的义务知之甚少或感到反感。(二)规则意识存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分离现象。学生关于规则知识学得很多,对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掌握。但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比较欠缺,现实生活中“知”、“行”分离,不遵守规则的事时有发生,不愿意受纪律的约束。(三)责任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缺乏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多以自我为中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国家、集体事务缺乏关心。在日常生活中,只顾自己,少虑国家;追求索取,不讲奉献;强调权利,不讲义务;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社会意识淡化,只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却不强调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四)主体意识相对淡薄。主体意识,是指公民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定位,意识到公民是社会的主体、主人。职业学校学生都有爱国之心,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冲突时,大学生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自觉关心和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认识不到自己和国家、社会的相关性。(五)法治意识不足,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学生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或自身的行为触犯法律。(六)公德意识方面。部分学生道德水平认知较低,道德情感淡薄,道德行为的水平较低,缺乏为他人着想、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更缺乏对公德的严格遵守。综上所述,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在德育教学中渗透公民教育的实践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6
[关键词]德育教学工作研究探索
东方出现了四小龙,中华在崛起,我们国家的地位在提升,屹立在世界之林,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存在道德滑坡……中国人的形象在世界之林逐渐下降。
我国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必须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提高靠的是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德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它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德育教育的建设工作。在对德育概念的完整科学认识基础上,立足于德育教学目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的德育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探索。
一、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首先,是丰富的校园文化。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晨读朗诵《弟子规》,让学生熟悉为人处事的礼仪与规范;温馨的校园环境,教学楼中到处鲜花簇拥,让学生感受人生的美好;宿舍的军事化管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磨砺他们的耐性……
其次,制作《感恩》教育等系列专题德育课件。课件集故事、图片、音乐、诗歌于一体,教师的精彩演讲,声情并茂,让许多学生都因感动而流下热泪。学生的心灵被洗涮、被震撼,有的学生到下课还无法从那种激动中自拔,跑出去藏到角落独自哭泣,课后大多数学生的体会是,从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知道了人活着要感恩的人和事太多了,“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滋养;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我生命……”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每班每月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班级的一些现象,开展主题班会,学校高度重视,每班活动都要邀请领导和老师参加,营造气氛,让学生以演讲、演小品、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反映活动的主体思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开展公民道德规范“知识竞赛”,并结合动画故事回答《弟子规》中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以调整学生的心态;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及系列“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从中体验成就感;组织大型诵读《弟子规》方队,大型表演《太极扇》方队,学生身着传统服装,演艺和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魄力;开展“我的班级我装扮”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装扮自己的教室,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感。
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争做文明学生,自觉做到思想进步,道德高尚,行为文明,学习努力,身心健康。
二、德育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
现代职业发展呈现出专业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趋势,社会需要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面向社会的需要,我校的德育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德育教材,一部分是《弟子规》。我们的德育教学不只局限于单一的平铺直述的讲授,而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首先,德育教材的教学设计。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中的案例链接:请学生上讲台诵读,并做一分钟的案例分析,然后全体同学给该学生掌声鼓励。通过这种形式可使每位学生的朗诵水平得到提高,胆识得到锻炼,有的学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非常害怕,可经过几次锻炼就很自然了,快速的案例分析可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关于想一想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议论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演讲,陈述小组的观点,各小组可相互点评,也可由教师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经过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在其中学会了合作;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课后每人准备格言,并选几位学生准备关于成材的演讲稿,教师提前准备学生的座位号或姓名,学生以抽签的形式,抽到谁就互赠格言,将自己的格言含义讲解给全体同学听,并给对方送一句衷心的祝福;几位演讲的学生分别上讲台演讲,这样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其次,《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教学采取了教师讲解字、词、句、段篇并结合古今社会的不同,进行古今礼仪与规范的对比探讨;然后让学生演绎《弟子规》,谈自己学习后的体会,以达到学《弟子规》、做《弟子规》的教学目的。学习《弟子规》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入则孝”一节后,同学们纷纷发言谈体会,有一位同学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可是我却从来没做到过,以前跟父母说话总是不耐烦,大呼小叫不以为然,现在通过学习我感到很内疚,我知道了为人父母之不易,知道自己错了,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声对不起。有很多学生都感悟到以后的生活中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还有一位学生说:学习了“谨”中‘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让我感到惭愧,我曾就是借了人家的钱物就不及时还别人,总觉得无所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借不还会给借主带来很大的麻烦,失信于人,让自己没有了诚信,人格会出现瑕疵,以后我一定会重视这一问题。他说到做到,把借别人的钱物及时归还。超级秘书网
德育教育论文 7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思想净化器”的功能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一张白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子的作品。小学教育作为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生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所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的不良行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用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思想,给小学生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二)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在党的十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 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成绩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综合看来,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期间,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是担负着重任,教师对德育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预期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德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学校,是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兼任德育教师,在德育知识的专业技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教学活动经常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形式单一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学习,它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离不开人的生活实际。而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往往只是采用课堂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是非对错的直接判断教学,很少有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的锻炼机会。所以,德育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灌输的纯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
(三)小学德育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有些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洞说教的成分居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对德育教育的体会不深,缺乏明确可感的对象。另外,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不能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培养。
三、对做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建议改进
小学德育教学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认为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足以来就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对子孙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教者,上行下效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善恶,教育孩子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德行。
(二)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明确指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深刻。德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校课堂倚重教材的教育只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灌输,如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多参与校外实践,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去照顾残障儿童,这些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尊老爱幼。如教育孩子要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能只是去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知识,还必须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伟大,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就应该带小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的内涵。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论文 8
一、重要性的认识
人的一切正确思想都是来源于客观实际,来源于社会实践。对一事物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往往建立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才能获得。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7页),在德育问题上,我们既有经验又有痛楚。建国初期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是比较正规的,是成功的,是有经验的。其后是“”时期,德育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形而上学的,是以只抓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教育形式,放弃了对其它科目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内容,抹煞了与智育的辩证关系。其间的德育教育也是扭曲了的,既不反映人的正确思想,也不体现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再次是一手软一手硬时期,片面削弱了德育,没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标准去判断衡量一个人一个事物。理论上是非不明,实际操作中一边倒。小平同志曾说过,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问题,德育课程被砍掉,机构被兼并,最终导致了一场动乱。同时也给全党全国人民吹响了警觉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德育教育。最后是动乱之后的德育教育得到了更高的重视,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有为才有位,有绩才有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负效应,这就要靠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的调节,实行科学的教育来加以弥补。培养四有新人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增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感,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加大改进德育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有针对性,更富有成效。这是全党全社会的一件大事。
二、系统性的构成
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科学地对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整体规划,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德育教育有它的系统性,整个教育过程是一个有机地完整地结合体。教育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在深度和广度上加以系统地讲授,既要循序渐进,又要讲求实效。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灌输而且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讲授内容要接近大学生的要求,将真理、事实、要求融为一体。要处理好几门课之间的内容、学时、协调、互补、渗透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上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完善自我,更全面地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同时要注意教材中基本理论的通用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及相对稳定性。根据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不同阶段的形势需要及时地补充调整内容。
形势政策课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专题。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立足于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每次课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面面俱到,要紧贴实际生活,要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方法要注意启发,专题要注意系统,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要注意系统性科学性,要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境界、知识水平、可接受心理、国内国际的形势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内容上要形成一定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便于学生掌握应用。
除了教育的内容要系统外,教师队伍要健全,每门课都要有学科带头人,人人都有乐于从事这门课的心愿,不论形势如何变化,要有敬业精神。教师的思想要到位,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朗,教风要正派,队伍要稳定。以确保德育教育的系统性。
三、心理性的互映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经济大潮的冲击,同时也受到了西方价值观念和利益获得结构的冲击,而一些空头政治论教给学生造成一种较强的逆反心理。加之社会风气不正和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改革过程中不完善的空子,导致了一些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怀疑心理,心态上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矛盾——正确与错误对峙,希望与困惑交织,有序与无序同在,伴生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消极心理,出现了理想虚无,个人主义膨胀,道德价值观畸变和对优良传统的否定,这些消极的因素构成了学生对思想教育的不接受心理,也使德育教育地位和效果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更加说明了德育教育承担的重任和必须加强的紧迫感。据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真理的趋向心理还是普遍存在的,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度是可信的,对社会现实存在的不正之风是深恶痛绝的,对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追求是执着的,富有风险意识,敢于挑战,想在大潮的风浪尖上拼搏一番。他们注重行为效果,不尚空谈,通常以客观效果和实际效益作为评价人和自我的尺度。要求社会为他们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机会。有的大学生也有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对知识的需求、择业的标准和人际关系都以能否带来实惠为基准。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对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淡漠,人际关系商品化。当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会感到惶惑不安,以至精神颓废,失去信心。德育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条件和心态要求,用真理去给学生以启迪和指导。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还要通过自己人格的感召力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力。将自己的经历,对社会现象的体验溶进讲授的内容,使其接近社会、接近现实、接近学生。注重情理交融,培植互信心理,以情感人,以理化人。按照心理规律去把握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修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将大学生的心理受一些不正常的阴暗因素的影响而扭曲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心理上要有一个互通性,用实际行动与心理反映的一致性去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以沟通思想,产生共鸣的心理互映克服茫然、浮躁情绪,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使大学生走出心理“围城”,使他们的心理随着时代大潮的步调而波动起伏。
四、真理性的输入
德育课程教学论文【最新14篇】
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9
中国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比较深,在长期的教育历史中,分数都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鉴也是按照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进行评判的,传统教育认为只有取得好的成绩才能够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在竞争强烈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好的工作,得到好的发展。所以说学生对于教育的认识就是,只有取得好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中间的过程不论是怎样的,最终的考试成绩才是最有效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让学生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产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竞争,为的就是能够脱颖而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学生之间很难存在真正的友谊,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分数,常会出现一些明争暗斗的现象,另外自私自利的心理也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逐渐形成,功利化的教育形式使得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是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对父母和教师的期望,面临竞争强烈的社会环境,各方面的压力迎面而来。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很容易产生扭曲的心理,使得德育教育与真实的生活产生很大的隔阂,德育教育工作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功利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成为只知道竞争和个人利益的人,不利于社会道德意识的提升。
2高校外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
2.1传统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传统教育的英语教学形式,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要想在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从课堂教育着手。让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思想观念的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的拓展和渗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即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学习“Whoisthegreatestman”这篇文章的时候,当学习完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西方历史上,� 在学习有关西方礼仪方面的知识时,教师也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进行回顾,让学生不能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熏染下,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和文化气质。
2.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渗透
任何新的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人们要善于利用新兴事物有利的一面,规避不利的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逐渐走进信息化的时代,在教育行业中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多媒体以及互联网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具有的丰富的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当学生学习到关于政治、经济以及军事方面的教材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视频,搜集一些有关的素材,让学生从书本上的固定知识点中走出来,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对于这些方面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教材介绍的知识方面,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政治文化的敏感度。
2.3结合社会和家庭环境进行德育渗透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并不是说只要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就能够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德育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社会、学校和家庭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只有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高校学生已经开始逐渐地接触社会,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可以说是进行道德熏染的大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保证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基础,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另外还有重要的一方面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环境可以说对学生具有启蒙作用,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家庭成员要给学生树立争取的道德榜样,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学校则是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深化教育的最好的地方,让学生能够更加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的人才。
2.4灌输于渗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要采用主要的课堂教学的形式,但是在借鉴西方教育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国外思想观念是多元化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材料,同时还要注重坚持中国传统的文化。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在高校外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渗透者,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的不仅是理论方面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要教育的实践工作,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标杆,应该起到适当的示范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一些英语活动,可以免费给低年级的学生普及一些英语知识,教师首先示范性地给学生进行义务教学,这样一来其他的学生受到教师这种行为的感染,也会逐渐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这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平时学到的知识,另外还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高校学生道德水平的方式,教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身作则,能示范作用,能够让学生对道德观念有重新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2.5提倡更加人性化的和谐教育
德育教育论文 10
(一)德育教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强奋进的动力之源,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在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只安排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坚定的理想、崇高的道德,是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被看做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奋起行之的紧迫课题。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生命力,才能不断地传承创新。我们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发挥着“思想净化器”的功能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展的关键时刻,犹如一张白纸,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就呈现什么样子的作品。小学教育作为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教育学生具有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所以说,面对社会上形形、五花八门的不良行为的侵蚀,必须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用好的德育教育净化学生的思想,给小学生一个健康、有利的成长环境。
(三)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在党的十上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梦”的具体参与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肩负着这种神圣使命。而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更是未来“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民族的未来。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 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成长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成绩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教师通过各种努力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综合看来,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德育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的引路人,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期间,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是担负着重任,教师对德育课程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预期的目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德育课程的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些学校,是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音乐及美术教师兼任德育教师,在德育知识的专业技能方面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教学活动经常流于形式,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德育教学的形式单一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学习,它也是一种实践哲学,离不开人的生活实际。而我国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及小学德育教育的引导功能,往往只是采用课堂理论的灌输和简单的是非对错的直接判断教学,很少有学校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的锻炼机会。所以,德育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灌输的纯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有限的理解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
(三)小学德育教材不规范
教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决定教育内容和形式及教学时间安排的关键。然而,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还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有些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洞说教的成分居多,教师的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对德育教育的体会不深,缺乏明确可感的对象。另外,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中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梳理,不能从传统文化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传统德育培养。
三、对做好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建议
改进小学德育教学是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的议题之一,也是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笔者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教育实践,认为改进小学德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自足以来就有父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著名的《颜氏家训》就对子孙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教者,上行下效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而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什么是真正的是非善恶,教育孩子明礼诚信,积极向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发挥联动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德行。
(二)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明确指出: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理论的认识才能更加的深刻。德育教育也应该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学校课堂倚重教材的教育只是一种纯粹理论的灌输,如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而在实际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多参与校外实践,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孤儿院去照顾残障儿童,这些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尊老爱幼。如教育孩子要爱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能只是去照本宣科的讲述书本知识,还必须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伟大,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就应该带小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革命的教育,让学生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的内涵。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论文 11
首先,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着教育方法单调死板等问题。德育教育应结合新时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寓教于乐,易于被广大90后大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避免说教、硬性灌输等方式。枯燥的教学方法、单调的形式,无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致使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厌烦心理,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其次,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等问题。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和关爱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2体育教学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2.1体育教育是高校整个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在高校的教学中,应将“教书、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除了向学生传授理论及实践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担负起育人的职责。作为高校必修学科的体育课程,同样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应肩负起德育教育的任务。大学体育教育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德行、智力、体质以及心理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能掌握相关体育知识、竞技技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品质、与人协作的意识等良好的德育品质,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2.2体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首先,体育教育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通过完成某项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竞技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积极健康的公平竞争的意识。这对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抱负、品德、作风等方面都起着积极地教育作用。其次,体育教育还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教育可以塑造一个勇于拼搏、健康青春、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形象。通过竞技类体育教育方式,还可以展现出高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和集体凝聚力。同时,体育竞赛的氛围、竞赛规则、竞技精神等都会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重要的作用。
3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3.1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正如任何事物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体育,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体育竞技项目,都要求遵守相应的规则。没有了规则,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也就没有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和可能,遵守规则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集体体育项目中,如果团队成员不遵守团体规则,各自按照自己的意识行事,那么这个团队很难取得成功。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一节节体育课,适时地向学生传授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听口令一致行动,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不得私自行动。并要求学生按照规则分组分别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借还体育器材、整理训练场地等任务。教师要有意识地强调体育训练过程中的规则,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运动规则,确保训练过程严肃、公正、权威,从而培养学生守纪、热爱集体、服从指挥的优秀品质。教师在组织学生游戏或者竞赛时,先要明确应遵循的规则,比如,在组织较有竞争性且容易犯规的接力赛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一旦发现犯规的苗头,要及时更正。要让学生明白取得比赛胜利虽然重要,但是竞赛规则不能丢。结合体育教学的过程,体育老师应对学生的体育道德行为和作风进行严格要求和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中时时刻刻感受到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从而养成减少犯规,遵守规则,服从裁判,自觉维护体育道德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3.2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互相激励,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共同承担责任。团队精神是指团队为完成某既定目标而需要实现的思想和行为,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优势,并以各自优势进行互补,调动各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合作的默契,推动整个创造性过程的发展以及团队的成功。体育集体项目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例如,一支成功的足球队,全体队员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同时更要密切配合,发挥整体效能。每个人只有在相应的团队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从群体中获得更高的自信,实现社会尊重和自我成就感。因此,在在体育教学的,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适当安排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体育竞赛项目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通过参加紧张激烈的集体体育比赛项目中,逐渐认识到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固然重要,但团队成员间的战术配合更为重要。通过融入集体感受团队,感受与队友的合作,感受团队成败给自己带来的苦与乐,感受团队同心协力共同竞争与拼搏的艰辛,切实体会到一只高绩效的体育团队,全体成员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个人与团队密不可分。团队造就个人,个人成就团队;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
3.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艰苦拼搏、积极进取的优秀意志和品质
拥有坚韧不拔、艰苦拼搏、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是一名大学生优异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现。无论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何种逆境,这些素质都能够有助于他们顽强的生存,不断地成长壮大,并在面临各种困难时依然能够不畏艰险、奋勇拼搏并最终取得胜利。由于体育教学具备较强的竞争性、实践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一些困难情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田径、球类、武术等内容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特别是在田径项目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刻苦耐劳、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田径项目中的短跑、长跑以及球类竞赛等剧烈的运动,容易使学生出现呼吸困难、氧债剧增、乳酸堆积、耐力下降、肌肉僵硬等生理现象,并且在体育竞赛中,紧张的比赛氛围也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过大等情况,克服这些不良的情绪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4结语
德育教育论文 12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如果将“法律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环保教育”,甚至“性教育”等纳入“德育”,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麻烦:德育概念的泛化,德育地位的异变。德育方式的偏颇等。教育“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相应地,“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形成或者改善个体品德素质,让个体成为“有道德”的人。在杜威看来,“教育即生活”,教育与个体生活具有先天的血缘关系。而道德则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不能脱离生活存在,生活也不能离开道德进行。可以看出,生成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重要的目的之一,道德教育则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的现象。如在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道德教育;在近代和现代则又有把德育空虚化的倾向,名义上给德育一定的地位,而在落实中不是用意识形态的东西来替代德育,就是把德育完全流放到边缘地带。对这种种情况,虽然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反思,但是仍有进一步厘清德育与教育之关系的必要。
二
从教育目的看,培养“有道德”的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在这里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一般都能通盘考虑。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培养;而在具体实施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则往往会把该目的分割成一些独立的部分,而对这些独立部分之间的关系又缺乏恰当的处理。在古代,把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只注重个人品德的发展,而轻视其他方面,教育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代言人,“目中无人”;当今的教育似乎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只重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把道德品质培养流放到了边缘地带。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因素,离开生活无以存在。而生活也离不开道德,离开了道德生活就会枯萎。因此,如果教育只重视智育,只看重科学知识的价值而无视道德教育,就会造成一些精神器官不协调者,正如一四肢极大而躯干极小之人。
学校教育在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逐级内化的过程中,也把教育目的进行一次次的分解,最终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受教育个体的发展上。而在一次次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目的。一种是“固定目的”,另一种是“流动目的”。“固定目的”指那些在特定时段、可以用确定的内容来完成的方面,比如各类科学素养、动作技能等。这种教育目的更多的是针对个体的物质生活进行把握和谋划。“流动目的”则是指那些伴随着生活本身的流动而不断变化、生成着的目的,它并不固定在人生的某一时段,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最终状态,很难用特定的内容来形成,只能通过每个人的经历独立地实现。这类目的更多指向于人的精神生活,指向于人的意义世界。这两类目的是互相结合的,尽管可以分开来认识,但在实际教育中却是不容分割的。如果把教育目的比喻成一辆车的话,“流动目的”可以说是车的方向盘,指引着所要开往的方向,但它不能离开车身而独自起作用;“固定目的”则好比是车身,载着方向盘,而自身却不能抛开方向盘而前进到某个地方。德育更多地属于教育目的之中的“流动目的”部分,尽管也包括具有“固定目的”性质的、相对确定的规范教育在内,但它的主要内容是要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做出说明,并促进实现。在实际教育中,存在着简单、机械地把教育目的肢解的做法,分割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种做法常常导致产生许多没有“方向盘”的“车体”和没有“车体”的“方向盘”。因此,在把教育目的进行分解时,通常只宜把“固定目的”进行分解,而“流动目的”则应附着于每一个“固定目的”。这样“固定目的”才能有的放矢,而“流动目的”也不至于盲目泛空。
三
教师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道德教育为纲的。首先,德育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有些学校设置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和配备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将德育工作化,忽略了其他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其次,德育作用的发挥依靠每一个教师真实、真诚地对待学生。杜威曾经说过:“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 ”教师如果搞“两套伦理”,一方面容易使自己迷失于异己的世界,既劳累了自己,也丧失了职业的尊严与自由;另一方面则给学生一种虚假的熏陶,这种虚假的熏陶无论被学生识破与否,都对其人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后,教师需积极作为,不能消极避事。尽管学校教育经常与社会影响不一致,但教师必须机智地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德育的资源和动力,要化负面影响为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开发“恶”的教育价值。
四
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内容。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切内容。教育者仅仅完成了学科的教学并不能保证教育任务的彻底完成。因为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掌握,而是培养人。另外,将教育内容仅限于各学科,容易让教师形成错觉,误以为完成课堂教学就意味着教育的结束,就意味着教育目的已实现。这种对教育内容的偏狭理解,不仅会在以“应试教育”为指挥棒的当今教育中将德育排挤到边缘地带,甚至有彻底消解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的可能。德育目的不能仅仅依靠学科教学去实现,也不能通过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来达到,这就是说,德育的实施不能依靠将美德按条目编制成类似于“菜谱”式的学科,然后“插入”学习者的头脑。德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广泛的内容,包括各门学科、教师道德修养、学校生活的德性等方面。
教育内容通常是经过选择的、有助于教育目的实现的。德育好比是一把筛子,把不适合于其目的实现的内容尽可能过滤掉。这就是说,学校德育目的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内容,但不是所有的内容。在实际中,常常有一种情况是,社会上产生什么东西或流行什么内容,都一股脑儿往德育里塞。这样做一方面导致德育变质,该重视的遭忽略;另一方面也是对德育的不负责任,对教育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说德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内容,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育内容本身必然包含实现德育目的的因素。有些教育内容,比如说社会课、语文课等,都不同程度地关系着德育;而有些教育内容,比如说数学、物理等,它们本身并不必然与德育相关。如果强行让本不相关或相关甚少的学科去培养“道德的个体”是很荒谬的。这些学科之所以也能成为德育实施的依托,主要是因为在这些科目的教学中,发生着活生生的师生人格之间的相互作用。道德本来就承载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生充满意义的功能。因此,德育是在师生、生生、师师等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德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德育离不开教育内容而又不能等同于教育内容的原因所在。
德育教育论文 13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德育工作自身结构体系来看,包括系统的学科德育,即“两课”教育;行为德育,即操行规范;渗透在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功能德育,即理性思维素质、治学精神、意志和崇尚真理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等。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育人。
从静态来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两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一致性和包容性,是个体和整体、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包括德育的基本素养、功底和潜能。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和探索中的一种感悟和突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德育的重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从动态看,素质教育对德育具有反作用,德育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两者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递进性和循环往复性,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促进的关系。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内核,对素质教育具有导向和辐射功能,从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作用机制的相互渗透和作用,向人才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行导向和辐射,达到预期的整合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反之,素质教育奠定人的理性、体能和素养方面的基础,使其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为德育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遇和氛围,对德育起着鸣锣开道的作用。
德育课程教学论文【最新14篇】
正确认识德育与素质教育的辨证关系,深刻理解德育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德育管理包括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以及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理论尤其在实践上,一些老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有效解决,同时又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目前还较普遍存在体制不顺、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①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学是融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知识传播场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开拓创新、人际交往的能力,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制约和历史原因,造成了“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和“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等现象。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出现明显反差,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虽然不能涵盖大学生主体,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②在教育管理方法与队伍建设上有待进一步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印记,使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③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上缺乏力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校逐步改革了招生就业制度,先后引入了完全学分制、收费制以及推行双休日等改革,为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与日俱增的贫困生问题,勤工助学规范运作和发展问题,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些院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院校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在近两年的全国高校八省市大学生滚动调查中较为突出,并呈现出发展态势,表明高校德育管理问题具有不可回避的普遍性。德育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当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德育内在的发展动力使然,也是适应外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工作,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针对高校德育管理现状和问题,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在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上水平,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目前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落实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决策规划的全面性。改革完善高校德育的领导体制、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方式,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管理体制,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德育的领导,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把立足点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全员参与,互联互动的系统管理。
(二)实现高效的现代信息化管理,促进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现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至少在院系学生办公室一级配置计算机等现代管理设施,建立国际互联网络,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国际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利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教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适应当前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要把德育队伍建设问题纳入当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议程,以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要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队伍的合理流动。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队伍和管理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量化德育工作评价指标,加强检查评估的督导性。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监控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素质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德育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估体系,加强德育评估的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在评估的价值取向上,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适应未来与服务当前的互动;在时空观念上,体现个体与群体的结合,质与量的平衡,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德育由软变硬。加强适应新时期教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发挥职能部门管理效应的当务之急。
(五)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力求实施过程的整合性。明确有关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教育格局。要充分发挥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和优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加强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当前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管理育人,使学生管理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达到入理、入情、入境的完善效果,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着眼德育管理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要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着力研究和探索学分制、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大宿舍管理的力度,改善学生宿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体的深层次需求,使学生能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的相互关系,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的寝室文化辐射整个学生群体,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和推动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形成丰富的、进步的、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论文 14
二、中职德育的有效对策
首先,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与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有着很强的技术专业,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第一天起,就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一方面在专业课堂知识及实际锻炼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人才的道德需求;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在具体职业环境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具实效性。
其次,加强学校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德育教育课程,做到以人为本,人人学习德育知识,人人传授德育理念。争取做到在学校的德育全员化,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也能升华教师的德育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 二者做到相辅相成,德育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学习提供动力。进而让学生 也请同学们进行相互监督,形成激励性的测评体系,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资源,使学生尽早的树立自己的德育价值观。
再次,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新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尤为重要,无论是课堂还是活动中,德育教育都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学校的教育过程当中,德育教育有两种比较常见的途径,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和组织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在政治课的教学当中,学校也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切实有效的发挥德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学校有效的进行课堂德育教育之余。学校应开展各种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各种活动,邀请一些知名的德育专家,或者是社会上的企业家,为学生们举办一些专题类讲座活动,给学生们带来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择业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开阔性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