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论文范文(精选三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应链管理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篇1
供应链办理的观点与危险以及对策上了一学期的课,对供应链办理也有了一些观点与知道。()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作,会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商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令等要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危险的存在。供应链办理作为一种新的办理形式与办法,在新的竞赛环境下,在给企业带来价值与竞赛力的一起也添加了供应链上企业的危险。因而,对供应链危险办理的研讨在新形势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供应链办理
所谓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货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途径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它包括原材料出产、零部件加工、产品安装、分销、零售到终究消费等进程。供应链是一个环绕中心企业的供货商、供货商的供货商、分销商、零售商、终究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每一个企业都在整个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同的人物,都是有着一个或几个固定的特色。比如,在某个供应链中,同一企业或许既在制造商、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方位。供应链办理是用于有效集成供货商、制造商、仓库与商店的一系列办法,经过这些办法,使出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址,然后完成在满意服务水平要求的一起使体系的本钱最小化。它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主意,经过履行供应链中从供货商到终究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操控等功能。从某一个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经过统筹改进和促进整条供应链联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取得企业的竞赛优势。供应链办理经过优化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而对企业的有效性办理。供应链办理整兼并优化了供货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事务功率,使产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址、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本钱进行出产和销售。而供应链的特征有一下几点:1杂乱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
二、什么是供应链危险
企业运营中存在许多的比如需求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以及供货商不安稳等要素,并且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任何企业出现问题都有或许波及和影响其他企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甚而导致供应链的决裂和失利。因而,供应链危险由于这些不确定要素应运而生。供应链危险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它会利用供应链体系的软弱性对供应链体系形成破坏,给上下流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危害和丢失。供应链危险办理是经过辨认、估计供应链危险,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效操控供应链危险,经过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来统筹处理供应链危险,并对供应链危险的处理树立监控与反应机制的一整套体系而科学的办理办法,其方针包含丢失前的办理方针和丢失后的办理方针。丢失前的办理方针是防止或缩小丢失的发作;丢失后的办理方针则是及时恢复到丢失前的状况,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供应链危险办理的完好方针。
三、关于供应链危险辨认
危险辨认是危险办理的首要环节,供应链危险辨认是有效进行供应链危险办理的首要阶段。危险辨认是发现隐藏危险,剖析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一切参与主体及其所处在的环境,找出或许影响供应链的危险要素,把握危险特征,确定危险来源及其相互联系的进程。
供应链危险的表现形式很多,任何对供应链的运转有潜在影响的要素都可以看做其表现。从一般的供应链运作的危险动身,供应链危险首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榜首,供应链体系的信息传输过错。这是由于人为或其他客观要素导致的危险,如IT技能的缺点、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安稳性和运转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点以及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随着信息技能的日益成熟,互联网规划越渐扩展,供应链已成为广大企业的运作形式,而不再是具有强壮资金实力的少数大型企业的专利。并且供应链规划越大,结构越趋杂乱,供应链上发作信息过错的机会也就越多。
第二,供应链成员的自私性和利益分配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体系作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每个成员企业都有其共同的布景与各自所要谋求的利益,都有寻求本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各企业在技能水平、办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这些或多或少的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决议着各个协作企业可以获利多少,这中心的平衡影响着供应链的安稳与否。各成员的互相和谐才干树立抱负的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彼此信赖才干完成共同盈利。但由于各个企业的优势是独立的,它们没有从属联系,有的企业不得不依赖某个或某些共同的企业,因而实践的运转并不是如此,企业在运作中会都极力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而这种软弱的协作的联系随时会被打破。供应链全体赢利是以各企业赢利为基础的,在全体赢利一定条件下,各企业都想取得最大的利益,这就导致了各企业赢利分配的此消彼长。某个优势水平弱的企业获利水平较小就会导致其要么回绝协作,要么消极协作,而这些都影响甚至不利于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例如,供应链上某一垄断企业改变了出产办法,独自决议本企业的运转,使得从前的约好和合同失效,商洽机制破坏,这样就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发作巨大的“蝴蝶效应”,一旦出现该情况,整条供应链就会溃散。
第三,供应链成员企业文明差异方面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为了得到高额赢利,供应链中的各成员在地理方位上跨度很大,其通常不会局限于某一区域,它们往往会统筹策划。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战略全体联盟,其往往差异于某个单个的企业文明,但是其又受到单个企业共同的文明影响,因而这就导致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文明具有迟滞性。在企业经营理念和文明制度上和在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着明显的迟滞性。不同的企业文明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观点,然后采纳有差异的处理手法,最后发作不同的结果。各企业的办理理念、价值观、企业方针、员工素质等各有特色,全球供应链还存在区域和文明布景的差异。这些要素都不利于供应链方针的完成,是潜在的危险之一。
第四,信息的不对称性。在供应链中,从上游到下流节点企业数目很多,要使供应链可以担负起对终究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前提条件是供应链有必要树立起一条贯穿一切节点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把与供应链运作有关的信息实时传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总集成,使节点企业在任何状况下都知晓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一起进行快速反应。但实践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往往从本身利益动身,将相关信息当作商业秘密加以关闭,不肯与上、下流企业同享,结果导致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不能顺利流通,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流阻塞就会客观存在,信息危险也会随之发作。例如,关于供应链办理来说,由于上下流企业信息的不对称性,上游企业往往存储比下流企业需求量大的货物,这样需求量的逐级扩大就会发作“牛鞭效应”。库存量的过多是供应链的潜在危险之一,也是危险办理的。
四、应对策略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稳和正常运转,企业有必要针对供应链运作的环境、成员之间的协作联系等,剖析和找出或许存在的任何危险,并对各种危险及其特征及时进行剖析,采纳不同的防备策略,保证供应链运转状况时间处于被有效的监控状况,防止危险的发作。针对埋伏的危险拟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旦有灾难发作,尽量是丢失约束在最小范围内。
(一)柔性化的防备策略
柔性化策略是消除有外界环境发作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手法。供应链协作中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假如企业或供应链成员特别是首要成员选用这种策略,可以将由不确定要素引起的危险约束到最小。首要,经过设备转移来下降不确定性引起的危险。如,在设计供应链时,考虑利用当地的工厂或具有不同优势的配送中心等,一旦外部环境又不确定性要素发作,这些具有柔性的工厂或配送中心的利用或放弃,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危险的作用。其次,是产品的转移。由于柔性化策略使工厂散布在世界各地,可以根据出产环境将某些本钱高、收益低的产品转移到本钱和收益有更大优势的工厂去。
(二)与供应链成员树立战略协作联系
为了保证供应链中供应途径或产品供应的安稳,企业需要尽力与供货商结成战略伙伴联系,树立一种信赖、协作、开放性沟通的供应链长时间联系,加强与伙伴之间的信息互动和同享,完成利益同享、危险共担。为了防备危险,企业还需要发展多种供应办法、多地域的供应途径,加强对供货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价,一旦发现供应链途径出现问题,可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以防备或许发作的危险。
(三)拟定多发时间应急预案
供应链是多环节、多通道的杂乱体系,它的危险防备和应急作业也是一项杂乱的作业进程,有必要从多方面、多层次上加以考虑。在平常的供应链运作中,企业就需要预先拟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对策和紧迫处理办法,关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危险,可预先拟定应变措施,防止临渴掘井,手忙脚乱,削减甚至防止灾难给供应链及其成员带来严重后果。这样,在预警体系宣布预警后,企业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发作有所准备,经过预先拟定的策略和步骤来化解危险和削减突发事件形成的丢失。
(四)防备信息危险
防备信息危险需要供应链企业间树立多种信息传递途径,完成供应链成员间的实时信息沟通和同享。由于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结构以及链上成员间的事务联系都变得越来越杂乱,这就要求支持信息传递的计算机体系、网络基础设备和通信手法等,能保证供应链上的数据完好、可靠、安全和快速地传递,并得到处理;需要有搞可靠性能的供应链办理信息体系来加强各成员间沟通和同享,消除信息的失真,优化决议计划进程,然后下降不确定性应诉的搅扰,达到下降危险的意图。
(五)选用外包策略分散危险
将出产事务交于外包商,一起将或许发作的危险也分散开来一样,选用事务外包的办法可以下降委托方的经营危险。但这种危险并不是从根本上消除了,而是原封不动地转移给了外包商,使外包商的危险程度因而而相应添加,他们相同需要去躲避这些危险。
(六)加强日常危险办理
为了削减危险的发作,企业有必要在日常事务中加强对危险的防备,并锲而不舍。要树立有效地危险防备体系,就有必要树立一套预警评价目标体系,将或许会发作的危险要素都放进该体系中,选用预订的办法和手法对他们尽心监控。在危险发作之前,预警体系可以及时、可靠地宣布预警信号。在正常事务流程运作进程中,假如预警体系中的某项目标违背正常水平并超过特定的“临界值”,宣布预警信号,企业则按照预先拟定的防备措施对事件进行处理和补救。
在供应链办理下应该削减以上几种危险,把危险做到最低,这样才干够把供应链办理做好。现在供应链办理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完成最佳事务绩效,然后增强整个公司事务的表现。高效的供应链设计、供应成员之间的信息分享、库存的可见性和出产的良好和谐会使库存水平下降、运送作业更为有效,并改进订单完成率及其它一些关键的事务功能。所以假如一个企业可以把供应链办理的很好,那么这个企业就可以使得利益最大化。在供应链办理下应该削减以上几种危险,把危险做到最低,这样才干够把供应链办理做好。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篇2
摘要
财务管理绩效的提高将更加有利于企业整体价值链竞争力的提升,完善供应链的财务管理将是提高制造业水平的关键。就供应链中财务管理的重点及财务管理系统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
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一个企业与其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应商,以及与其销售商、销售商的销售商,按此向后直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网链。供应链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价值增值链,能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因此,供应链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市场渠道各层之间的一个联接,是控制供应链中从原材料通过各制造和分销层,直到最终用户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技术。供应链管理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强调供应链上各参与成员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它把不同企业的目标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给客户增值。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在于采用系统方法来进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还包括以下问题: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战略供应商和用户伙伴关系管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管理、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企业间资金管理、内部与交互信息流管理等。
2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重点
供应链中的财务问题,应该说是以物流为载体的资金流问题。财务供应链与物流供应链是同时发生的,不过前者表现为资金流,后者表现为物料流动。财务应该涉及在公司控制下的有关资本投资、借款、利润等方面的决策。人们研究了公司财务计划优化模型、资产负债优化模型、跨国公司财务规划模型、金融流量模型等等。基于供应链的竞争财务管理是一种与环境变迁相适应的、动态的、战略的财务管理,它要求企业结合网络信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IT为基础选择适合本企业创新发展的财务竞争战略,从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中把握方向,确立其持久的竞争优势。
由于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和连续性特征,规定了它在各种供应链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企业管理仍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它将呈现出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形成的重心前移,如制造企业产品的75%的成本因素已在产品研发阶段确定,这样,以事后管理为主的现行财务管理系统就难以达到优化控制整体供应链系统的目的。
(2)现行财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多目标要求,从而使得企业再造(BPR)、增值管理、企业资源规划(ERP)以及现金流量管理(CashflowManagement)等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3)现行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的基准点是“短期的”(1~12个月)。它反映的是企业短期的收益、成本,这种将固定成本简单作短期化处理,淹没了大量企业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4)现行财务管理系统与现代管理观念相抵触,比如与“零缺陷”的管理潮流相抵触等。
(5)供应链各节点的财务信息不准确。
(6)供应链诊断和改进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支持。
供应链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使现行财务管理系统面临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重构财务管理体系,即借助于信息技术(IT)、电子数据交换(EDI)、产品数据交换(PDI)、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发展,创建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财务管理体系。
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财务管理系统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循环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但它们又是密不可分的。物流循环和资金流循环相互配比,信息流的前期形成基础来源于物流和资金流,这“三流”保持者互动促进和互动修正的关系。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系统在开发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三流”循环的成分,以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企业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光靠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是很难做到的。资金占用不明,成本构成不清,消耗定额不准,考核、决策无依据等问题,使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要求。面向供应链的财务管理系统,应以基于Web平台的文本信息处理手段为依托,从企业的日常业务入手,面向未来,面向控制,从而实现基于价值的管理。
供应链架构下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企业控制系统和信息决策系统。
3.1财务会计系统
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科学、快捷的处理技术和手段,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会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系统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并与供应
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形成无缝集成。从而使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加强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包括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报表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其中,现金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分别用以处理企业的现金、存款、票据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的核算与折旧等业务,并生成凭证,这些凭证与总账管理系统相集成,可以直接在总账中进行查询。应付/收款管理系统对业务、结算、坏账、合同、分析等业务进行管理。报表系统对总账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类调整、汇总,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编制会计报表,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财务分析系统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揭示报表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它们的变动趋势与金额,从而提高报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管理会计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针对企业性质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与控制,它主要有决策和控制两部分组成,其中决策包括销售预测、销售定价、产品生产、成本和投资决策,控制包括全面预算、存货控制和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系统通过责任中心的定义,根据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确立预算方案,制订预算审批流程,明确责任预算编制内容,进行责任预算的编制、审核、审批。实现对责任中心的控制、分析和绩效考核。此系统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以销售预算为主导,进而延伸到生产成本和现金收支等其他方面的预算,最后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在此系统中,预算的每一部分都紧密围绕企业的目标利润来制定,从而保证目标利润得以实现,同时提高企业在预算期内经营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会计系统中的销售预算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各种财务预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生产预算则为材料供应、人力支出、制造费用和现金收支预算及各种财务预计报表提供依据。最后,各项预算的数据经过处理编制成各种财务预计报表,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3.2企业控制系统
企业控制系统是指采取人工和自动化相结合的措施,保护财务管理系统,确保资料的准确可靠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此系统把管理软件和Internet有机地连接起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异地数据实时快速传递,是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桥梁,为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同时,它采取网络安全保护性措施,防止传输数据外漏。控制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整个数据库,也可以明细到具体的业务凭证,这样,总部可以很方便地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实现各部门往来业务的自动抵消和分类管理。
3.3企业信息决策系统
供应链中信息的作用和价值,直接对于供应链绩效产生作用。信息作用和价值主要问题是成本和效益优化分析。信息决策系统是一种建立在集成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之上的信息处理和决策系统,它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复杂的决策问题,辅助中高层决策者决定活动的,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人机交互系统。近年来,微机的普及和应用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信息存储、查询、数据处理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的发展更是以极低的消耗,完成了以往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才能完成的工作。企业的领导阶层在做出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时,必须对现有的及以往的企业发展状况做一番全面的了解。企业信息决策系统的作用就是对各种报表和那些看似整齐但却不能及时反映实际状况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使其成为对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依据。同时,信息决策系统还要满足领导阶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决策系统大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内层的核心信息系统,一是围绕在其外部的数据库。内层信息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记录企业中所有与资源流动有关的信息资料,提供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会计信息资料。外层数据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中各层管理人员,它可以由这些管理者根据需求自行安排信息种类,其范围可以随着各层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而扩大或缩小,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管理者的要求。
1JamesC.VanHorne,JohnM.WachowiczJr.财务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篇3
摘要: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有较清楚的认识,本文认为供应链管理在过去数年间发生了五方面重大变化,即从注重企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的协调,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场媒介成本,由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从“大量供应”到“大批量定制”供应等。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转变
供应链是相互间通过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技术、服务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构成的价值网络。所谓供应链管理,是指对包括从最初的原材料开始,经过若干环节直至最终使用者手中的全过程的货物的流动、转化和相关的信息流的整合,通过改善供应链关系来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但供应链管理并非固定不变的,伴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信息系统基础的完善,战略管理思想的深化,供应链管理在其观念、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使得众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成员,中国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认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以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一、从注重企业内部功能的协调到注重企业间资源的.协调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企业总是试图最大限度地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对企业内部现有的信息、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与专业化,企业逐渐认识到不能仅靠自身而必须联合行业中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外伸企业、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得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把多个企业纳入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后,大大增强该供应链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企业集成从原来的内部业务流程重组上升到企业间的协作,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企业集成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传统模式,也可能是生产商——零售商或是其他模式,模式的决定取决于如何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核心竞争力及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必须重点指出的是,除少数垄断性大公司外,大部分企业不可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模式,在相同模式下,竞争力仍然差别很大,关键在于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相同的企业价值观、战略思想、互相信任,有各自可利用的核心竞争优势等)以及对矛盾与冲突的及时协调。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由注重有形成本到注重市场媒介成本
有形成本指在具体产品的供应中产生的成本包括制造、运输和储存成本。市场媒介成本指使供应能够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需求而产生的成本,包括设计、安全库存、减价、价格保护、销售退回、服务等等。在需求相对可预测的行业中,有形成本是主要的,在变化发展很快的行业和需求不能预测的行业中,市场媒介成本占了主要地位。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加强管理,但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市场媒介成本的管理,原因有:有形成本更容易被管理者看见;有形成本相对来讲更容易在行业内部得到统一;很多创新型的企业在创新初期往往只注重技术创新而忽略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销售、服务等引起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超过生产成本,企业对市场媒介成本的关注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反映。供应链管理从关注供应到关注需求
传统供应链中的主导者是制造商,但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入人心,企业营销部门已把需求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关注需求要求企业致力于需求信息的获得和反馈,需求数据的取得应当尽可能在靠近消费的时间和地点,如在零售业中,消费点就是POS机扫描货物条形码的地方。医疗卫生业的消费点,不应是仓库而应是诊室或手术室,唯此才能获得真正的需求信息,并能够以此为据迅速调整供应的品种、质量、数量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降低“牛鞭效应”,在这里,需求预测的技术与水平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库存投资成本和客户服务水平。关注需求还要求企业必须加强需求管理,相应的需求管理工具(如价格政策)应与供应链管理很好结合起来,关注需求并不意味着企业无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可以包括通过价格改变来刺激需求或改变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问世不久尚无法预测其销量的高技术产品,这种方法被戴尔公司称为“卖你有的东西”。
三、供应链管理从信息保留到信息共享
随着企业竞争形态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信息保留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流动、信息共享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仍存在一些障碍如部分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基础薄弱,数据不完整,信息安全问题、相关产品构架及互操作标准的欠完善等。但借助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沟通企业内外部信息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力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说,信息共享的水平决定了供应链的竞争力水平。企业应切实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此外,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它仍是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将传统的方式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才能得到完整、有效的信息系统。
四、从“大量供应”到“大批量定制”式的供应
“大量供应”强调规模经济以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增加收入。“大批量定制”式供应强调满足众多不同顾客个性化需求,它适应了当今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变化趋势,在强调收入增长的同时,注重培养顾客忠诚,大批量定制方式最关键的是要能建成一个敏捷供应链系统,敏捷供应链系统的关键是贯穿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及业务流的协调与同步化问题。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表现在订单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供货管理、库存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整合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至于同步化方面,可以采取:尽量使零部件标准化;采用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采取延迟差异化策略等措施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廖春良,程发新.《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关系探讨》.经济管理,2002(24)
2.王凤彬,张秀萍.《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研究》.经济管理,2004(2)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