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论文【优秀3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人际交往论文【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篇1
[关键词]自我;人际交往;主我;客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5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26 [本刊网址]http:∥
根据心理学家测定,一个人每天除了八个小时用于睡眠之外,其余时间的70%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上。美国语言学家保尔・兰金等认为,一般的沟通中,9%以书画写作形式进行,16%以阅读形式进行,其余75%则以别人和自己交谈的方式进行。可见,人际交往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作为充满活力和富于热情的群体,大学生也拥有自己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它以情感为基础,渗透着文化、经济等因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有其独特的风貌。本文重点从G・H米德符号互动论中的“自我”认知角度探析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G・H米德符号互动论中的“自我”认知
G・H米德是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心灵:自我和社会》。米德在他的符号互动论中指出,人的自我及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而这种社会互动不仅体现在人际传播上,也作于与人内传播。换句话说,即促动自我及自我意识形成的社会互动表现为人际传播和人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体与个体间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是个体认识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的重要途径,是“客我”形成的重要途径。人内传播就是一个以象征符号为中介的互动过程,是主体将外部认知转化为自身认知并作用于主体行为的必经途径,是将“主我”(I)与“客我”(Me)融合的过程。美国传播学斯蒂文・小约翰这样概括“主我”和“客我”:主格的我是冲动的,无组织、无方向的、不可预测的那部分自我,宾格的我就是被类化的他人,由与他人共同的、有序的和一致的类型构成。每一个行动都始终来自“主我”的冲动并很快受控于“宾我”。“主我”是行动的驱动力,而“宾我”则提供方向与指导。即“主我”是原始和固有的对象,是主观、冲动的,同时它又是天然存在的。“客我”是社会规范和条例等象征符号制约的对象,是客观、冷静的。“客我”的形成主要受人际关系的影响,“主我”则通过人内传播彰显影响。人际传播和人内传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它们的双重作用下主体的自我及自我意识最终得以妥善完成。
二、自我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我”过分表现,“客我”受抑,人际交往矛盾增多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从小就享有比较优越的物质条件,喜欢强调自我感受,与人交往中常表现出“随心所欲,唯我独尊”的状态。进入大学后,这种人际交往模式并未收敛,人际关系壁垒便日益增多。
首先,日常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对话语主导权掌握欲望的增强,对强制他人认同的趋向更加明显,表现“主我”的张扬,以致人际关系矛盾激化。在一个26名女生的班集体中,一场关于化妆品的日常讨论验证了这一点。女孩子们在讨论她们感兴趣的化妆品时大多数表现出了积极地参与欲望。交流除了发言之外还会用眼神和表情强调自己见解和认识的正确性,要求他人认同。如果发言被反对会即刻反弹,并开始与他人辩驳。如果反对的声音持续,辩驳的力度会加大甚至出现争执,直到一方不再发出声音。这个过程自始至终充满浓浓的火药味。率先沉默的一方虽然噤声但微表情也显示这种沉默并非发自内心的认同,只是在争执中保持了一定的克制,残留了些许理智。这种沉默背后你能洞见满满的不悦和内心深处强烈的对抗。事情结束之后,这场不愉悦的谈话将使彼此给对方画上不满意的符号,不恰当的人际交流使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壁垒增多。
其次,“主我”意识在衣物用具等物化指征上烙下深深印记,并以此物化指征为交往标识导致人际交往出现不和谐鸿沟。步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在金钱的支配上获得了更大的灵活度,他们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关注自己的外在:新的发型、衣物、鞋帽甚至于书包、水瓶……都强烈的彰显出内心想要的“自我”。但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使不同家庭的学生产生分化。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更喜欢和自己经济条件相近的学生交往,穷孩子则和穷孩子的联系更多。于是,经济条件的分化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分化,大学生的人际分化产生了明显的群体化和阵营化。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小团体不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客我”活跃,“主我”压抑,人际关系不均衡。
大多数情况和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自主意识过分强烈的状态,但依然有部分学生走上了另一个端口:“客我”被强化,“主我”萎缩,在人际关系中常处于弱势地位。拉康在其“镜像理论”中曾表示出“人的自我意识是外界他者对我的构建和奴役,人永远要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可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客我”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合理调控这种影响,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其表现便各不相同起来。其中一部分深受外部影响,被”客我“严重束缚,他们几乎被环境左右,外部的声音和舆论成为他们的“灵魂思想”,内心的“主我”被紧紧闭锁在角落不得发声,别人的看法和认知几乎就是他们自己的。这种状态的外化表现就是:这部分学生以他人的意见和见解为准则,羞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使表达了自身想法在受到外部一点质疑后,就会缄口不言或是立马改变自己的主意。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这类学生往往处于交往中的弱势地位。
三、自我认知角度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应对
(一)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合理引导
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全面教育和素质教育,导致一切教育手段都只为应试服务,忽视学生情感和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要分数高,考试考得好,其他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漠视。在这种思维理念的引导下,学生也只注重智育的发展,不关心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如何营造和谐有益的人际关系。但经验却一再证明,好成绩可以有好学校,好学校可能会有好工作,好工作却不一定等于成功的人生。事实上,残酷的社会竞争,已经让好学校=好工作的等式受到了严重冲击,如果学校和家长依然在分数至上的模式下运转,学校和家长恐怕都要在自己美好的愿景中失望和叹息。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能否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是对人才素质基本的要求。然而,一个连对自我都没有正确认知的人,又要如何与人相处?不能自处何以处他?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义务在孩子构建自我的过程中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教育孩子能明辨“主我”“客我”,能合理掌控“主我”“客我”。学校作为社会化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站点,也有责任和义务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和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而不是一味的将孩子造就成分数机器。
(二)开阔视野,拓展胸怀,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接受的都是分数至上的应试模式,他们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考试的过程中,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生活惯性让他们在进人大学之后往往不是很懂得如何与人交往,也不擅长拓展交际圈,往往以宿舍为单位,形成一个小圈子。圈子里的人大多很亲密,圈子外的人往往很冷漠,看到的只是眼前一个小团体的利益,看不到大格局,也没有大境界。这种狭隘的眼光局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丰富多元化,禁锢了他们合理建设人际关系网络的可能性。因此,大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应当注重自我视野的开阔,世界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宿舍中,一个人的格局或者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个人的自我建设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舞台和自我建设的素材的。只有有了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构建一个相对成熟的自我,人际交往的能力才能随之得到质的飞跃和大踏步地发展。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篇2
3.自我意识发展程度偏低。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潜意识领域内的心理冲突在损害个体心理健康和造成心理异常中的作用[5]。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常伴随不安、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容易受到各种心理冲突和压力的影响,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而出现问题行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开始感到适应困难,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4]。单亲家庭对多数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家庭不幸,由于青少年心理比较脆弱,往往很难面对和接受家庭的变故。父(母)爱的缺失,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没有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他们就容易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暂时达到心理平衡。在很多单亲家庭中,青少年容易运用压抑或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和回避那些使他们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使其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当自身不能满足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时,就会产生更大的内部冲突和紧张,如焦虑、自责、躯体化症状等。如果这种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超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能力,就会干扰他们正常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诱发犯罪[4]。
三、完善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的对策
1.强化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交往意识。
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之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进行心理和行为的沟通、交流信息的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行为,是现代社会中最现实的最重要的生活现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群体之间及大学生与其他个体之间信息的沟通、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表达和协调能力的互动行为。大学生开展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实现个体社会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与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范围、层次有着一定的关系[6]。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由于升学压力,在中考、高考阶段学生没有更多的闲暇和精力进行人际交往。步入大学后,学习压力相对减少,大学生又处于青春期的重要时期,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增强,因此,我国青年时期的大学阶段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需求时期。而且在大学期间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生在与家人、老师、同学的交往中所获得的社会经验丰富与否,大学生通过广泛的卓有成效的人际交往,会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社会生活中必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观导向等,从而激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建立起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孤僻、悲观厌世等人格特征,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交往中常表现为交往不主动、不积极。教育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5]。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充实人际交往的有关内容,也可以开设类似《人际关系学》的理论课程,还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人际交往知识讲座,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现实问题,教给他们适合的交际礼仪知识、交往方法和技巧,讲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及良好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激发单亲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引导、强化单亲大学生的交往意识,使他们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切忌不能对单亲大学生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嘲笑,伤害离异家庭子女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交往积极性。
2.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机制。
学校应争取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要求的轨道上来,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塑造健康人格的良好环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趋向等诸方面对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灵、人格的塑造。要重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实际,在大学生中强化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引导和鼓励单亲家庭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还可以与离异家庭学生的监护人建立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互相配合,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为家长们讲授离异家庭子女在情绪、情感上的特点,并帮助离异家庭的家长学会如何与单亲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离异后如何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及建立亲子关系。家长的支持是单亲家庭大学生进入大学并维持其学习生活直至毕业就业的基本保障。单亲家长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者,对子女承担着从经济抚养到生活照料、情感慰藉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单亲家长自身的勇气和自信,而且需要一个支持性的亲缘氛围,以便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其尽早从孤立无援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任何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支持。实际上,正是政府制定的助学贷款和减免学费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但是,由于来自单亲家庭的支持往往比一般贫困家庭更孱弱,加之单亲家长自身的弱势地位也常常令其子女难以释怀,所以仅靠助学贷款和减免学费仍不足以保障单亲家庭大学生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学习生活。在此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对单亲家庭问题予以充分考虑,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福利政策,对单亲家庭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怀和照顾,比如,可在就业和再就业的引导性政策上,向单亲者及其子女倾斜,在学校、医院和各种公共服务中,对单亲者及其子女提供优待,等等,那么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其减轻思想负担,为其提供精神支持[8]。
参考文献:
[1]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4).
[2]刘媛,姜潮,林媛,等。单亲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04-606.
[3]赵坤,张林。心理学导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4]刘宝花,黄悦勤,字燕华,等。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与神经症关系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3):156-157.
[5]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50-54.
[6]余锋。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及对策。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篇3
[关键词] 交往实践观 发展 维度
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哲学论坛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在依据,有着厚实、坚固的民族“底板”。作为21世纪新的哲学理念,交住实践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主题的哲学映射,更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哲学精神的共同指向。
一、交往实践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视界
从近代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个体性主体哲学,走向现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交互性主体哲学,这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总体趋向之一。在这样一种时代思想背景的影响和反衬之下,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交往实践是促使世界普遍联系,生产力得以传播、保存、积累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使分别孤立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一体化的基本动力。他还多次提到交往实践的“主――客――主”结构和主体际关系,认为由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及其交往方式,与交往实践一起构成全部人类历史形态新旧更迭的本质内容。
时至今日,人类交往实践的转向越来越快、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正在于它善于将理论之根深植于时代问题中,适时而深刻地指认时代本质,拓展时代视野,及时解答时代问题,从而充分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受全球多元文化与思潮的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交往实践观作为跨世纪哲学新视野的轴心,在深刻反思当代全球多元状态间交往结构的基础上,使其吸收、融会中国传统哲学、当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思潮,进而成为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理论范式。
交往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建构的新视界,是在批判旧理性的基础上重建交往理性的,是超越传统实践观与后现代哲学缺陷的积极尝试。一方面,以往学术界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结构”时,将之归结为“主体――客体”两极模式,这就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撇开实践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或社会联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并将实践活动自觉不自觉视为没有“主体――主体”关系介入的片面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过程,实际上忽略了多极主体存在的事实,忽略了交往活动。交往实践观在结构上,超越或扬弃了“主体――客体”模式,它将交往纳入实践,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相关性模式,从而深化对传统实践观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变革,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狭义理解。另一方面,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际”和交往行动理解为一种“主观性”精神交往活动,反对客体底板和基础主义,未能对主体加以现实的、客观的规定,显然是一种主体际交往层面的唯心主义。交往实践观承认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际思维的历史合理性,将其纳入总体框架中,同时又坚决超越单纯的“主体际关系”模式,强调异质主体的主体际关系是通过中介客体而建立于“主――客”关系之上的。交往实践观正是在辩证意义上扬弃、变革后现代主义,将主体际问题提升到实践的唯物主义层次。
交往实践观实际上是“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通过改造相互关联的中介客体而结成主体际关系的物质活动。而交往实践观,即运用交往实践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观念,认为社会由多层次的交往活动即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话语交往等构成,人们的物质交往无疑是交往社会的基础。交往实践观认为,人类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
二、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哲学底蕴
1.交往实践观是改革论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实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和尝试。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主流哲学思维范式转向的产物,是科学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工具。20世纪70年代末导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大变革的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突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地位与作用,实践观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走到了理论的前台。这可以视为国内哲学范式的一次“实践哲学”转向。90年代继之而来的第二次转向是“交往”、“主体际”及“交往实践观”的转向。在中国经济体制从单一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体模式加速转变的时候,人们在哲学上反思的结果是:传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践论是以单一主体或“主――客”两极为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以多元利益主体为前提的,本质上是一个多元主体间平等竞争的交往社会。而建立这一体制的基础性哲学观念,正是交往实践观。它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在于:(1)多极利益主体为市场发育和建立的基础。没有这一多极化主体性,就不会有平等的交换,也就不可能有市场和市场经济。(2)多主体交往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关系。发育市场,建立和完善各利益主体之间平等的交往实践关系体系。(3)综合普遍的动力源泉。企业发展的动力,主要靠市场竞争。企业主体与科技产品的关系,即“主――客”关系,是靠介入市场竞争(主――客――主)关系来统摄、推动和完成的,高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代表对于主体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市场化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利益。(4)复合多向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是主导的经济运行方式,主体际交往成为实践运行的中心。市场运行需要一整套合理约束各主体行为和交往结构的规则,即经济法则和法制规章,这才是交往实践宏观整合的产物。
2.交往实践观是开放论的总体思维框架。开放的本质是全球化交往实践,是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区域间、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包括交流、竞争与合作。开放论的总体思维框架和基础哲学观念仍然是交往实践观。笔者认为:开放论所包容的交往实践视界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开放论的哲学前提是多极主体观、封闭的国家历来缺乏多极主体观念,开放则是以平等的主体际地位为前提的,并且是以异质性、多极性主体为前提。无平等的主体际地位,必受奴役,谈何开放。只有多极异质性主体,才有交流、交往、交换的必要。(2)开放的过程是主体际的交往实践关系建立的过程。(3)开放的结构是主体际交往关系结构,开放的向度是否全面,开放的层次是否系统,开放的方式是否稳定,这都是依赖于主体交往实践的状态。(4)开放的目标实现机制是交往实践的双向整合。一方面各交往主体在发展中整合出各种联盟关系、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参与交往的各主体在开放中源源不断汲取世界各国的精华融于自身,并加以内化整合,使各主体保持彼此间的个性。
现代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使用和推广,加速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国与国之间通过各种经济纽带,如国际分工、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活动而相互联接和相互制约,任何主体都在多元文明交往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其它主体的存在。开放的中国在全球交往中必须强调多极化、多元化和双面选择的观念,进而将多元主体的交往实践观看作自己的理论思维框架,努力扩大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自觉纳入世界交往体系中。
3.交往实践观是发展思路的逻辑指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与开放的战略体现了世界交往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从而为解决世界历史性的课题提出了一条道路。
在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时,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往往在操作层面上出现意见分歧甚至对立:以超赶型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究竟以现代化(工业文明)还是以后现代化(后工业文明)为直接的赶超目标?随之出现两种相持不下的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工业化、现代化为轴心的渐进式发展思路,以“三步走”战略为着眼点。另一种则认为应当以后现代化为轴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强调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格局,以高科技创新体系来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如何抉择社会发展标准,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定位中国发展阶段与战略,其深层次上是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也就是要将21世纪中国发展的阶段判定与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然后作出正确的结论。用多元视野来探索区域现代化路径,走多向度、多格局、多元化发展道路,这正是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思想,也是交往实践观与全球化时念交汇的中心视界。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它深刻变革着人类实践结构与生存方式,同时也使中国的发展处于一种独特的境地:在“世界普遍交往”环境中的中国现代化,不可能仅是传统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现代化,但鉴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限定,还是一个二元结构的中界过渡型社会,因而也不可能一步跨越现代化的阶段,以后现代化为目标。这是一种在全球化氛围中以“后现代化”为引导重建现代化的过程,它既与本世纪初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韦伯时代不同,也与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当代西方国家相异,其本质上是一种“新现代化”,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后工业文明为主导原则来重建、实现的现代化过程。它是具有全球交往实践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以上分析可知,本世纪中国的主导性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实践及时代特征结合而成的交往实践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