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建筑论文范文精选8篇正文

《建筑论文范文精选8篇》

时间: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建筑论文范文精选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建筑学论文 篇1

一、传统庭院空间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

任何传统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丹下健三这样看待传统:“为把传统印象创造,就必须加进否定传统阻止其形式化的动力。传统必须被破坏,传统和破坏的辩证统一就是创造的基础。”因此,对待传统,应该以传统所蕴含的哲学真理为基础,而不能只是简单肤浅地模仿其表面形式,应该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辩证地继承传统的优秀内涵,而不能只是简单一味地再现传统的形式与特征。现代建筑设计对待传统庭院空间只能继承其精华,必须摒弃带有局限性的表面形式,同时结合新的时代与个性化生活方式下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创造出新的庭院空间内容与形式。

1.传统庭院空间的局限性

传统居住类庭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中所包含的很多优秀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仍值得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和借鉴。但传统庭院毕竟是经历了几千年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形态下的精神与物质需求的产物,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君权礼制为中心,导致其轻视物质利益,轻视科学技术的倾向,阻碍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建筑科学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家文化也有很多类似“无为而治”、“不与天争”的消极成分,在建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则表现为经验主义、观念保守以及缺乏创新。因此,应尽可能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2.个人行为心理和功能需求

传统居住类庭院空间具有较强的功能适应性。传统庭院的各功能空间是由其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构成要素通过围合限定而成的,并通过动态变化中人的行为流线来组织各个功能空间。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手法,考虑人的行为层面,根据需要灵活划分与连接不同的功能空间,从而又引导人的行为。其次,传统庭院空间具有较强流动性。传统庭院通过改变其空间的开敞程度及各要素的组合排列等方式对空间流线进行引导与划分,这样既能有效分隔人流,又能增强空间亲和力,减弱人由于长时间行走而产生的疲劳厌烦心理。在当代建筑中,可借鉴这种手法来引导划分空间流线,增强空间吸引力。

二、结语

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居住类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居住类庭院式民居对当代住宅建筑有重要意义,对其空间内涵分析,可以帮我们理解民居设计,对我们认识整个建筑都有一定的意义。传统庭院式民居对当代住宅建筑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已经开始做了,这一点难能可贵,只要开始探索传统民居建筑,中式建筑本土化就为时不远,它们提供的全新空间形式、宜人的心里感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必将成为推动住宅设计创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构筑理想精神家园的有生力量。只有经历过这个阶段,才有可能进入到当代的新阶段。

建筑论文 篇2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就在部分老一辈建筑师以他们近乎杰出的作品构筑中国建筑坚实平台的同时,两种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在把中国建筑界推向一个极至。对于前者来说,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奋斗以及年见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积累,就在当今这种日益优越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手段的北影下,那些仍然没有放弃创作、保持活力的老一辈建筑师不断推出了成熟而富有说服力的作品,下百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建筑的整体水平。后者当是更令人振奋的两股势力,一种来自于西方世界,由地道的国外名星建筑师及事务所、商业建筑师及设计公司,以及借用国外设计组织招牌的华人建筑师组成,他们以争取设计市场及获取设计利润为基本目的,通过他们的特殊身份和手段获得设计机会;另一种势力产生于本土,即中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中有土生土长但熟知世界建筑潮流的青年建筑师,有受过西方建筑教育并有过西方生活经历后回国工作的青年建筑师,这些人或者通过了正统的国内设计企业机制,替代着某些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逐渐衷微的前辈人,或者通过盘根错节的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了无数的设计项目,得以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这两种势力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独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美学,不仅了解中国,而且了解世界(或者相反),他们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力旺盛,具有争强的劲头,正是他们的作品使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靠得更近,并使中国建筑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这三种基本群体组成了壮观的建筑阵容,在中国目前特定条件制约下,他们在建筑设计观念上具有某种显而易见的共通性,同时又显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道阳光灿烂的建筑风景线,深入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这种共通性和个性特征。

①他们作品的创作大体遵循这样的规律:为满足现阶段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建筑中,以现代主义建筑的某种基本思想或某些设计原则为基因,综合运用多元的设计美学观进行创作:

②某些作品仍崇尚简洁纯粹的机器美学,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又兼具近似后现代的局部装饰趣味,建筑的形式美国微软公司仍作为设计的第一原则:

③某些作品通过某种方式的表达,试图表现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及与前沿科学的结合:

④某些建筑师对乡土地方文化带有浓重的卷恋之情,但他们又不泄一顾于一般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建筑作品试图让地方文化通过"化显"的方式再现:

⑤某些建筑师追求作品的思想深度,从现代观念艺术那里受到启发,建筑作品带有神秘的色彩、个人的信码及抽象的表达方式。当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因就象一条无形的线索,把各自闪烁着异彩的建筑体联成一体,形成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趋势,为了便于展开对这样一种趋势的讨论,我们不得不给它帜上一个标签名,称它为"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而上述三种建筑师群体的集合,自然就成了"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师".

西方新现代主义建筑概念似乎不象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那样十分清晰,但从各种理论文章来看,似可将新现代主义者分成两类,一类以迈耶、罗杰斯、福斯特、文彦、博塔、安藤忠雄为代表,包括了英国高技派、法国新柯布西埃派、日本新表现主义派,美国白色派等等,他们对现代主义理念或空间严肃地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某种程度上维护现代主义建筑价值和艺术观,但他们在更广阔的程度上,具有独特的设计哲学及美学观念:另一类以埃森曼、库哈斯、盖里、屈米、莫菲西斯、赫迪克、李伯斯金等人为代表,这类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哲学更接近解构主义思想,"建筑作品以其分裂、解体、不稳定、不协调节器的形象引人注目","建筑作品的空间没有规律、变换无穷、耐人寻味".克斯曾说,80年代中期,看到纽约的一些批评家在罗杰斯和福斯特身上贴上"Neo-Modern"的标签,我意识到解构主义和埃森曼对现代(Modern)建筑而言,确乎是"新(New"的,所以我就杜撰了"新现代"(NewModern)一词,埃森曼假设了一种取代"人从他们的世界中心离"离的新现代建筑,去对抗原型关系和功能主义,并将新建筑置于一个迅速和分解的模式中,形成一种以可以认识、一系列没有意义的符号碎片来进行设计的方法。查尔斯。克期在《新现代主义》一文中指出,"正是这种近乎埃森曼的意识形态确切地定义了新现代义……建筑师直至最近,在使他们的建筑达到功能要求,并为进一步达到社会的需要而操心。现在,新现代主义者不再相信人文主义,他们设计的作品是形而上学的概念的自我表现游戏。他们不再是企图改变社会的乌托邦,而是玩弄现代主义形式的美学家他们最重要的信息不再是论理的,而是风格的、一种20世纪末苦专经营的、新巴洛克的装饰语法。"

新现代主义建筑的共同特点就象享利。希拉里所说的那样,Modern之New乃是在于建筑师比建筑重要,因为建筑师比建筑重要,每一个建筑师就都试图成为他"自己",或成为他正在创作虚构的答案。彼特。泼兰认为新现代主义的提法符合建筑动态的历史发展,这是一种有趣的、有力的、真正的建筑,在一个无限广阔的创造范围里表现了自我。

建筑学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 高层建筑; 应用效果;

当前社会, 环境污染的现象比较严重, 能源消耗比较多, 土地资源严重紧缺, 高层建筑占地比较少, 能节省空间进行绿化设计, 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建筑学逐渐被应用到高层建筑设计中, 其重点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在应用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对生态建筑学的理念进行掌握, 将设计目标合理应用到实践中去。

1 生态建筑学概述

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是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 生态学和建筑学结合在一起, 是以自然系统作为基础, 构建完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生态学知识和现代化技术结合在一起, 使建筑和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比较强的生物气候结合在一起, 能满足受众的基本要求。在高层建筑系统应用过程中, 需要对生态环境和构建要素进行分析和掌握, 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影响, 适应能源交换体系的要求[1]。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近些年来我国生态建筑系统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在实施过程中对资源和材料有严格的要求, 针对运营管理的具体要求, 要从节能指标入手, 对节能设计模式和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生态建筑策略在建筑系统的后续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对应的建筑设计形式要求, 需要创造出符合生态规律的形式和模式[2]。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 其基本设计目标就是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量。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前进行无害化处理, 将环境和建筑的污染降到最低, 起到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实践证明, 生态建筑学理念的落实, 能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使建筑功能质量目标统一, 使人们享受一个高质量的建筑环境, 使建筑生态;经济效益取得平衡。

生态建筑学的原则

(1) 节能原则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节能能源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最大程度改变现有的能源利用方式, 提高资源使用率。

(2) 环境友好原则

保护环境是生态建筑学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保护周边的环境不受到影响,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3) 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便于人们更好的居住, 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最大程度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2 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生态建筑学设计理念的具体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提前对建筑系统进行分析, 按照设计目标和属性要求落实。以下将对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舒适化设计理念

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 受众对生活质量有了严格的要求, 在生活和工作中种要以建筑系统的功能性作为基础, 最大程度改善生态环境的设计趋势。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型设计材料, 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的材料, 避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以舒适化设计性能作为基础, 实施阶段需要对环境和温度进行合理控制, 充足桌面照度, 避免建筑空间出现噪声干扰, 出现设计不合理的现象[3]。

自然体系的设计理念

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各类因素变化, 要对土壤、绿化以及水和空气等外部环境指标进行掌握, 以现实的环境作为基础, 为建筑系统的后续设计提供多种可能, 此外在后续落实过程中要创造多种可能, 减少建筑设备的数量, 以节能作为基础, 在高层分建筑设计和应用阶段, 合理应用太阳能资源, 以无污染的能源作为基础, 在系统应用过程中, 减少照明对建筑环境的影响[4]。

从建筑系统的生命周期来看, 决策阶段需要按照流程变化执行, 设计-建造-使用-拆除等, 针对类似生命体的变化, 高层建筑要设计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对采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掌握, 合理设计, 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在高层建筑空间设计阶段, 需要综合分析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形式, 以庭院空间的有效利用为基础, 对布局特征以及空间经济指标进行掌握, 以生态空间形式作为基础, 进一步考虑温度、自然光等要求, 进行分区化设计, 满足区域性设计指标的具体要求。在设计交通核位置时, 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性和结构均匀性, 还要考虑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在设计平面空间布置时, 尽量以南北朝向为主, 从而使平面空间布置达到最有效。在组合设计阶段, 对建筑结构体系有严格的要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比较特殊, 为人类创造需要的自然能源和生物能源, 高层建筑设计阶段需要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 采用和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形式, 以地段设计作为基础, 结合土地、环境和植被等特点, 全面分析区域和外部环境的关系, 强调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筑物的表面设计

在建筑区域表面设计阶段, 对围护结构有一定的要求, 在表面设计阶段, 需要掌握共同作用, 以附属构件作为基础, 按照装饰功能以及表面设计要求实施。外墙、屋面以及底层楼板设计对共同作用下的建筑系统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传统设计关注表面设计, 以装饰功能和视野变化作为基础, 存在建筑设计理念不合理的现象。在生态建筑学的要求下, 需要对生态建筑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合理应用自然光、风以及太阳能, 全方位的为受众提供健康的建筑环境。

生态和节能设计

近些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协调性原则作为基础, 对能源进行充分的应用。实施过程秉承最小化原则和循环再生的原则, 生态节能应用过程中要对原则和比例进行分析, 根据自然环境以及要素等要求, 对建筑材料进行掌握后, 要以保护环境作为基础,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资源, 注重自然通风, 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努力控制水的消耗, 减少污水量是关键所在。设计人员要掌握绿色植物、水以及污水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管道系统进行掌握, 以建筑材料的设计作为基础, 充分开发和利用流失水, 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 以保证人体健康作为基础, 绿色植物也与建筑相结合用于在排入周围环境前治理充满化学物质的肥水。在一些建筑实例当中绿色植物和其他生物甚至被用来把废水转化成饮用水。

3 结束语

针对生态建筑学的特殊性,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 对高层建筑设计系统进行分析, 以高层建筑的设计体系作为基础, 结合具体设计模式和要求执行。以生态学设计理念和要点作为基础, 合理应用建筑设计形式, 能提升建筑设计的优越性。本次研究中从舒适化设计理念、自然体系的设计理念、高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建筑物的表面设计、生态和节能设计等方面入手, 对建筑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 进而满足系统设计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金蕾, 王麟。江南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中华民居 (下旬刊) , 2012, 08 (01) :6.

[2]涂靖。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 2012, 17 (13) :52+59.

[3]孙建川。探究消防电气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 2015, 01 (03) :222~223.

[4]陈剑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 2016, 33 (12) :55.

建筑学论文 篇4

1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与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较差的就业能力,不得不让我们对现有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调整与相关资料分析,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训基地不完善,缺乏就业实践平台;第二,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队伍。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的实施者。可是我们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都是在学校这圈子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业就业的经历有限,要求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很少;第三,传统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不够协调。

2提升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途径

2.1通过产学结合,强化与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当地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分散式”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把很难操作的大量学生一起集中实训化解成“多点分散式”的实训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到锻炼。

(2)开展岗位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内部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

2.2深化“2+0.5+0.5”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

强化校外顶岗实习针对建筑行业受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继续深化“2+0.5+0.5”学习与相结合就业模式,即4个学期在校内学习(中间阶段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0.5个学期根据学生自选方向,在校内进行专业强化实训,0.5个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导师加强指导,安排专业教师分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尝试校企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

2.3实行“三阶段两能力”学用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学用递进“三阶段”内容。第一阶段———基础/工艺实践阶段,以学为主。以基础课程教学实验、材料工艺加工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如专业概论课与参观实习、实验、上机、论文写作、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社会调查等。第二阶段———技术/工序实践阶段,学用结合。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和单项工序过程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生产与管理实习、课程设计/大作业等。第三阶段———工程/项目实践阶段,应用与创新。以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项目综合设计与组织能力、施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如科技活动周、专题研究、前沿讲座与学术报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课内外相结合的“两能力”内容。第一,人文社会实践能力。以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主体,以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服务、读书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为辅助。第二,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以课内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主体,以课内外科技立项、各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和开展科技服务等为辅助。

2.4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推进建筑工程类专业“双证书制度”对中职业建筑工程类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三个层次。把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对接,根据职业资格认证(施工员、测量工、材料员、造价员等)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并取得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建筑学论文 篇5

1.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的基本方法

静力负载检测法

直接在桩基上逐级施加各种不同的负载,观察桩基在负载下的位移情况,通过计算得出桩基的承载力水平,以此评价桩基的质量。一般多采用锚桩法,地锚法和孔底预压法来进行静力负载测量。

超声波脉冲检测法

超声波脉冲检测法是从混凝土检测中引申出来的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在桩基混凝土灌注长度方向上,安设一些专门的测量仪器以及管道,配备好超声波接收装置以及能量转换装置,测量过程中,超声波探头在管道中移动,通过仪器可以收集到不同深度下桩基横截面灌注混凝土的部分性质参数,然后按照超声波测量原理分析桩基的整体质量水平。

钻芯检测法

钻芯检测法一般用于直径比较大的钻孔灌注桩基的检测。在桩身上用地质钻机在长度方向上取样,对样品进行检测,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来拟合整个桩基的质量。钻芯检测法可以检测桩基的基本长度,检测灌注混凝土的物理强度,桩底的基本沉渣情况,分辨桩体岩石的性状,并且可以观察桩体的基本完整程度。钻芯检测法的弊端主要在于消耗设备较多,周期长,如果采样密度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大量的资金浪费,所以一般抽查密度为总桩基数量的5%左右。

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三种外,使用比较常见的就是射线检测法。射线检测法主要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物理性质,通过不同混凝土条件下的辐射吸收量以及辐射散射等,判断被辐射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存在何种缺陷。该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放射源,使用放射性射线接收设备来检测射线穿过混凝土的各项参数,以此来判断桩基的质量。

2.建筑工程中桩基检测主要存在的问题

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桩基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应当能够直接反映出桩基性能如何,而在一些测量过程中,对于检测变量的控制不足,导致部分数据受到多个质量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直接的反映质量问题,或者对于质量问题的描述有偏差。技术上在使用低应变检测法时,采集曲线一致性差,锤重和落距的选择不够精准,锤击力不足,在分析时选择的参数不合理,这些也都导致了桩基检测时质量描述出现误差。桩基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应当能够直接反映出桩基性能如何,而在一些测量过程中,对于检测变量的控制不足,导致部分数据受到多个质量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直接的反映质量问题,或者对于质量问题的描述有偏差。

施工条件以及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很多建筑工程在桩基检测后,报告内容不是很规范,不能反映出全部的问题,技术水平和基本结论可用性较差,不具有权威性和规范性。很多建筑工程中图方便,虽然做了相关的检测工作,但是检测内容都有所不同,检测工作的执行也缺少规范的约束,一些重要的观测标准和设备精度,都极大的影响了最终的数据。而且在测量过程中,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重新测量,原有的记录随便修改,导致测量工作误差比较大。检测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很难保证,检测工作的效果也受到影响,很多检测单位因为检测报告撰写不够完整,使得失去法律效率,不具有检测资料的指导性,对工程质量的评估影响较大。

3.解决策略的研究

在静力负荷检测过程中

适当的改进平台结构,提高检测平台的稳定性,适当降低平台与桩基周边的接触面积,使应力满足测量需求,确保平台测量过程中不会因为平台的状态影响最终的测量数据。

周期负载的频率与负载作用时间

需要一定的协调较低的频率作用较长的时间,能够更好的拟合实际状态,确保桩基土层性能与静止状态一直。同时,还可以采用试桩法,动静结合进行周期负载的测量更为准确。

政府部门主要加强对桩基测量工作的监督

制定相关的规定以法律条文,让建筑工程能够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进行检测,确保桩基检测工作能够更加全面。如果检测工作与实际验收条件不符,应当不予验收,在确定完全合格后才能批准后续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桩基检测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严格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提高检测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传统桩基检测方法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引进先进的测量仪器,定期组织测量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上岗人员都具有相应的检测工作资格,能够按照行业规范以及技术要求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结语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工作核心,而桩基质量又是整个建筑工程比较重要的部分,所以对于桩基质量的检测直接关系到最终工程的质量水平。目前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桩基检测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

建筑学论文 篇6

关键词:BIM技术; 房屋建筑; 课程改革; 0 引言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工程技术也在飞快发展, BIM作为信息技术的新产物, 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重要的作用, 而运用好BIM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将BIM与房屋建筑学课程相结合进行课改, 是为培养新技术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只有掌握好新技能, 才能够在未来真正实践时发挥自己的作用, 推动国家建筑业的发展。而课程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根据课程体系的规划, 学生的接受程度, 制作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新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了解BIM并将其融合到课程中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1 目前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BIM, 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 从根本上讲就是将在建筑中所涉及的数据等信息构建出一个虚拟的仿真建筑, 从而使得建筑通过数字媒体展现在我们面前。BIM技术使得我们所构想的建筑体数字化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完善了我们在对建筑信息进行相关表述时所存在一些语言描述上缺陷, 使得各种信息能够清晰完备的体现。并且BIM技术的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存在问题的几率, 通过BIM技术构建出的建筑体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建筑存在的某些问题, 使得建筑师及技术人员能够在策划阶段就能够发现并实施相应较完备的解决策略, 从而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

就目前来看, 我国对于BIM技术的态度是一种支持并积极推行的态度, 除了BIM技术本身的可行性, 也因为在信息发展迅速的今天, 缺少信息技术的支撑在很多行业领域是难以前行和突破的。而目前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某些问题的影响,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BIM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 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的技术人员十分欠缺。这十分影响BIM技术在我国的推行发展。因此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是对于技术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与此同时, 为了推进BIM技术的发展, 我国多所建筑院成立了BIM研究中心, 并且多所学校也开始将BIM技术与学校课程相结合, 进行课改。

房屋建筑学课程作为日后从事建筑行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也成为了主要与BIM技术相融合进行课改的科目。而BIM技术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与房屋建筑学课程相结合, 那么对于日后建筑的发展是十分可观的。

2 房屋建筑学课程现状

房屋建筑学课程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平面涉及, 空间布局, 建筑艺术造型设计等方面的技术技能, 而目前主要的授课方式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除了教师的正常理论授课加以PPT等工具辅助外, 还可以利用CAD等软件实际进行设计操作。目前房屋建筑学课程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教学形式所展现出的图像等信息都仅存在于二维平面内, 而二维平面存在的最大缺陷就是要学生自行在脑中想像出三维结构, 而在三维结构中, 又无法完全展现出在二维条件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课程无法理解, 无法掌握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在此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简单分析。第一, 在我们目前的房屋建筑学课程中需要向学生展示建筑平面图, 建筑的立面图, 建筑的剖面图等多种图形, 而就目前所应用的教学辅助工具来看, 这些均展现的为二维图形。而想要学生完全理解吃透, 光依靠于二维平面是很难达到的, 只有将三维与二维相互结合, 才能够完备的将只是展现给学生, 使其掌握。第二, 目前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使用的软件主要以CAD软件等为主, 而CAD软件所能够绘制的仅仅是二维图, 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想像进行绘制, 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思维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问题。根据以上两点直指目前存在的不足:缺少三维立体技术。

3 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探讨

利用BIM技术制作出的三维立体建筑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建筑本身的情况, 更加直观立体的分析建筑视图, 在方便学生的同时, 同时推进了BIM技术的实施。

教师教学与BIM技术的结合

在教师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时, 利用BIM技术所体现出的辅助教学工具相比二维层面更加直观明了, 而在原本课程中所使用的单一的二维层面教学就可以提高到二维与三维教学相结合, 不但使教学变得丰富, 对于学生而言也更容易理解掌握, 与纯文字概念所体现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相互对应融合, 进一步变为自己的知识。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BIM技术, 不但使得学生的理解更直观, 浅显易懂, 对于教师来说, 更是减少了本身对于课程涉及的二维与三维图像结构转变时言语所无法表述的部分。运用BIM技术后, 学生也将对BIM技术有所了解, 这为推动BIM技术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课程实践与BIM技术的结合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 课程实践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往往采用CAD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这对于立体感不是很强的同学来说是极大的问题, 那么经过与BIM技术的融合, 由原本的二维图形转变为三维立体图, 将大大减少学生的失误率, 同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对推进BIM技术的进程起着很大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BIM技术作为信息时代下的新技术正在逐渐被应用到实际中, 而想要对其进行广泛的应用关键取决于对于这项技术的人员掌握情况, 就目前而言, 各高校学生作为技术人员最好的培养方向当加以运用。那么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人才足够的充足优秀, 技术才能够被更好的推行实施。

参考文献

[1]孙明。结合BIM技术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改研究[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7 (04) :131-132.

建筑学论文 篇7

摘要:材料是形成建筑主体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在建筑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工程的造价具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确定材料的进场时间与采购数量是控制材料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材料成本;批量采购;管理;效益

材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将无法建设。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设成本的匹配关系,是建筑行业要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是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材料科目按照其流动性排列在资产的前列,仅从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就能够看出它的重要程度。它既是流动资产,也属于存货的种类,它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材料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流动,并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二是材料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且改变其本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势必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利润。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极强且可随时变现,如果不能正确的核算与管理,不但会造成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而且会加大会计账目记录与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错误和失真。材料的积压,不仅会加大资金的占用,而且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失与毁损,并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退役”。所以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对建设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材料应按品种的不同分类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品种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门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按历史成本入账。作为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一般是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按期公布的“建筑材料信息价”的具体指导下,分阶段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账簿的记录,均采用实际成本法。

随着高科技成果在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化,新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单调而显得落后,因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被限制使用;由于建筑施工的方法不断地向机械化、工业化发展,使以前的原材料进场,变成了现在的半成品采购;由原来的现场作坊,变成了现代的工厂化操作。这不仅给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也向成本核算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是采购原材料现场加工,还是购买半成品直接安装?以何种方式采购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何种方案才能更有利于施工的进行?这需要管理会计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后,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三、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1制定和测算定额,指标性限额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种材料消耗的定额管理,首先,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科学的依据,不得胡编乱造。其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要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测算,不得以个别人的意图或暗示作为技术依据。再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应符合先进合理的科学水平。最后,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通用性,应遵循普遍经验适应于个案的原则,不得从个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额制定以后,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更改。

按照经济权重的大小,分类进行管理。将建筑材料划分为A、B、C三类,分品种重点管理A,分类别一般控制B,按总额灵活掌握。按照建筑材料的经济权重的大小进行重点、一般和灵活的管理方式,即能达到重点控制、总体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筑材料采购工作,抓大放小,管理灵活。A类材料: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如电梯、水泵,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却相当大,对建筑成本有一定的影响。B类材料:单价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大,如钢筋、水泥,单位价值虽小,但品种数量比较多,总体数额极大,对建筑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C类材料:品种繁多,用量较少且单位价值很小,如铁钉、木屑等,品种非常零乱,所占金额较小,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不能构成明显的影响。因此,A类材料由于单体价值较大,而品种数量较少,较易控制;B类材料金额相对较小,品种数量很多,其总价值很高,应重点管理;C类材料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用量很少,对此只要把握一个总金额也就达到目的。

四、材料的采购不能简单地价格比较

建筑材料的价格是制约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采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价格上的比较。材料质量不同,品牌不同,其价格的内含不同;事后服务的态度不同,质量保证的体系不同,也就是价格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市场的认同程度不同,供求关系不同,需求的季节不同,材料的价格也会不同。因此材料的价格确定,不应简单地以高低为标准,要注重质和量的辨证关系。耐久质优的产品、信誉较高的产品、质量确保的产品,不能因为价格稍高而被杜绝,它虽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时也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的飞跃。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

五、材料的采购不宜盲目地招标

材料的采购当然要注意合法的途径,目前比较流行的采购招标是合法的形式,但是它不是材料采购的唯一形式。建筑材料的采购招标,可以发挥需方市场的优势,让供货商前来应标,通过竞争体现价格优先。正确、公平的招标采购,的确能够降低建筑材料的价格,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对材料的品牌、质量和价格不做充分的了解,如果对供货渠道和环节不进行控制,如果对前期的招标工作准备不够细致,极易给投标人留下投机的空隙,不但不能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并且会给中标后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甚至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制约。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招标,购买价值一元钱的材料,显然不需要进行招标;独一无二的材料,招标也不能解决降低价格的问题;市场紧缺的材料,供货单位也不需要采取应标的销售形式。材料的采购招标也会给招标单位带来不利的局面,发布招标文件就是暴露购买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需要材料的秘密告诉对方;信息发布的有效范围和招标内容的公开程度是有局限的,不一定所有的供货厂家都能够及时看到,也不能够事先知道投标者是否采取“联保”的串标方式,招标的可信度一旦失去控制,也就意味着中标的价格不再可靠。

六、最佳经济批量的选择与管理

一项工程的建设,耗资上亿元,长达几年。如果能够随时购入所需要的材料,就不需要原材料的储存,就可减少财务费用,就能盘活建设资金,也就能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难使所有建筑材料都能够达到随时使用随时购买的目的,况且大部分材料要经过检测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即使是市场供应量充足的材料,也会因为供货地点的远近,运输途中可能出现故障或问题,给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建设过程中的停工待料而延长工期。为了保证工程的建设能够Ⅲ页利地进行,材料的分批采购、计划性地储存也是非常必要的。从材料促销的方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考虑,零星采购,材料的价格较高,批量采购,可能会得到供货单位的优惠;从材料管理费用对材料综合成本的影响考虑,过多的材料库存,会占用较多的采购资金,会增加仓储管理,会增加费用开支。

材料采购占用的资金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材料积压越多,占用的资金越多,财务费用也越多。建筑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不但要处理好材料的批量采购与材料实际成本的辨证关系,而且要使材料的综合成本与资金使用效益更加匹配。最佳的经济批量,能给建设资金的使用带来最高的经济效益,决定最终的建筑工程成本,影响着最终的建设成果和利润。

建筑材料的采购和管理费用,是建筑工程的直接费用,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合理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的财务管理工具,就能够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

建筑论文 篇8

(一)学术成果

山西省现存文庙24处,对于文庙专门性的研究甚少,大多都是在古建筑的专著中涉及。《山西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文集》中对研究山西建筑的理论作了概述;《山西南部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研究》对山西南部古建筑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文物古建的保护规划;《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主要对古建筑特别是山西古建筑的结构、法式、装饰部件等以图片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山西古建筑通览》以图片文字想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山西古建筑的精粹;《山西古建写生》用画笔尽可能多地描绘下了山西的古建筑,尤其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古建筑,真实的记录了这些璀璨国宝的现状。虽然山西古建筑的专著众多,学术论文更是不胜枚举,但是关于山西文庙的研究极少。本文主要通过对山西现存的文庙资料的整理,来分析研究理论与方法,试图探讨古建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二)山西文庙的分类

根据表一,我们能看到,山西现存的文庙保存情况并不一样,多数经过岁月或人为的破坏,都以残碎不堪,有的文庙只有大成殿残存。同时也可看出,大成殿的规格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研究山西文庙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以地区为分类标准,可分以下三类:晋北地区:大同府文庙、浑源文庙、代县文庙、埻阳文庙、静乐文庙晋中地区:离石文庙、太原府文庙、清源文庙、晋源文庙、平遥文庙、左权文庙、金庄文庙、静升文庙晋南地区:襄垣文庙、潞城文庙、长子文庙、浮山文庙、永和文庙、闻喜文庙、新绛文庙、绛县文庙、万泉文庙、阳城文庙、南召文庙以大成殿的建筑类型(屋顶形制)为分类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单檐歇山顶:大同府文庙、浑源文庙、代县文庙、埻阳文庙、静乐文庙、离石文庙、太原府文庙、清源文庙、晋源文庙、平遥文庙、潞城文庙、长子文庙、浮山文庙、永和文庙、闻喜文庙、绛县文庙、万泉文庙重檐歇山顶:左权文庙、新绛文庙、阳城文庙单檐硬山顶:金庄文庙单檐悬山顶:静升文庙、襄垣文庙、南召文庙笔者认为,除了以上两类分类标准之外,还可按照年代、建筑布局、装饰特点、残存情况进行分类,在这里不作详细论述。

(三)山西文庙的横向及纵向比较研究

本文在前面已经说过,建筑的特点与文庙历史文化的渊源以及地域建筑艺术的审美取向都有关联,对其进行讨论,既应该考虑针对其文化背景的纵向发掘,也应该考虑对不同地区同类建筑形态差异的不同比较。大成殿是文庙的正殿,也是文庙的核心。以下的比较研究均以大成殿为标准。1、横向比较研究(以元代为例)根据表一统计,元代,在晋北、晋中、晋南都有文庙的分布,其中以左权文庙大成殿的建筑规格为最高,其次为晋北,最后为晋南。山西地区的文庙作为地方性建筑,文庙的建筑必定要服从中央的安排,不得僭越,但是又由于地方的因素,包括财力因素、人为因素、审美因素等又有不同。2、纵向比较研究(以晋南地区为例)在晋南地区,从金至元、明、清都有文庙的建设,其中以明、清时期最为突出。而明清时期多为“扩建”,即将面阔三间的扩展为五间,五间的扩展为期间,尤其是晚清为盛行。结合当时晚清的政治情况来说,扩建文庙大成殿或许是官员政绩的一种表现。所以,文庙的纵向比较研究应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相结合。

(四)山西文庙的历史价值

文庙的建设是与儒家文化的传播密切相关的,山西地区文庙的盛行同样也是儒家文化渗透的结果。文庙的存在,无论对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育都有很深刻的影响。下面就左权文庙来说明这一情况。左权文庙建于大成殿重建于元大德年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第一,左权文庙大成殿建筑结构简练,造型优美,做工上使用圆木为梁材,甚至使用弯木,表现出构架设计中的简单灵活。从现存彩绘上看,用料和工艺都十分讲究。建筑气势恢宏,做工精细,用料硕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第二,左权文庙大成殿坐落于左权中学南边,其教育作用也显示得尤为重要。(五)山西文庙的修护保存(以埻阳文庙为例)已有近1700年历史的中原边陲重镇——崞阳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记载:“大同有事,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也。”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崞阳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倍受重视。文庙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殿、祠、坊、阁、亭、台、楼、榭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是其历史上一座极具魅力的儒学圣地,可想而知其昔日的繁华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现在,崞阳文庙已经失去了往昔的辉煌。近8米高的崞阳文庙的大成殿地基为砖石结构,由于自然和人为的毁坏,周边的条石已经脱落,砖面松动。古庙前院养鸡后院晒粮,城墙上挖砖种地,城墙边挖土盖房,保护不力导致文庙严重损坏。而今,文庙的危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方面面临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面临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也是现在山西大多数文庙面临的问题。要想文庙面临的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是我们的宝贵文物财富得以保存。

二、古建筑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古建筑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包括搜集资料的途径,田野调查获取资料的方式,如何根据获取的资料进行研究等做了详细的论述。本文主要根据资料的总结,对山西文庙进行研究剖析。旨在以山西文庙的研究方法来说明古代建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即通过资料的搜集(包括实地调查,测绘、拍照),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包括学术研究情况、文献的记载、研究对象的分类等)对古建的现状作详细的了解,然后以小见大,达到研究古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