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优秀8篇)正文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优秀8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篇1

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室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不下厨的主妇。[2]新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学实践教学进行的。

部分新闻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然而,校园终究不是社会,如果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在校园内进行,那么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实践教学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实践是脱节的,与新闻实践脱节的教学活动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当然,学校也可以临时找一家或几家媒体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但联系媒体费时费力,学校教师也不方便到现场去指导学生实习,教学效果也不好。一个固定的高质量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病。通过和相关媒体合作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实习经费不足的缺口,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我们认为在新闻教育中也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适应现代新闻教育要求的新路。应提倡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广泛联系新闻传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新闻教育条件。[3]

在基地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播媒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状况,体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基地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一个重要阶梯。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实施的教学环节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闻学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校和媒体可以共同利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媒介研究,实现媒体资源和学校资源优势互补。新闻学学生可以在基地内进行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一)专业考察环节

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到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考察。学生现场了解、体验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新闻活动,明晰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专业考察是新闻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反映、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新闻行业和新闻职业认同度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形式。当然,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新闻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习环节

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专业实习的环节。专业实习完全可以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专业实习时,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及工作内容。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亲自参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实际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基地实习的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署名作品。

(三)毕业论文环节

为满足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学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引向深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工作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撰写,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地所属媒体的特点及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当然,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在基地媒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四)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一个主要培养就业能力的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毕业实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考察媒体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情况,也可以让基地的媒体人事部门介绍如何培养和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让媒体工作人员召开从业经验交流会。毕业实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让学生感受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三、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服务教学需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内容。当然,为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基地建设内容。一般而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闻学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现有设备和人员资源,设置更加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服务。

(二)实行双导师制度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方向,双向选择校内导师和媒体导师各一名。为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该超过4人。实践教学基地要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媒体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联合评定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基地应该具体规定学生跟随媒体导师实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大一到大二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的实习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大三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实习的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

(三)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

依托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各类媒体对应用型新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参照媒体从业人员所必需的素质标准,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基地进行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既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知识模块要贯穿到在基地内进行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够在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和设备。媒体的领导、记者、编辑对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业务方面的指导,学生能够参加媒体的采访、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各项新闻活动,从而熟悉基本的新闻业务和新闻流程。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用简洁文字将新闻事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等能力,都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学生以后走向新闻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做好心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和媒体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媒体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师、学生也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参与媒体的业务运营之中。学校教师、学生可以经常性地参加媒体的新闻策划会,为媒体的定位出谋划策,帮助媒体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难题,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结合媒体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基地的建设,媒体和学校都将得到实质性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六)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新闻学毕业论文 篇2

一、社会变迁与融合之道

对当今新闻传播教育所处时代和媒介化社会的解读是与会院长发言的普遍起点。外部世界的变迁,特别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的“危”与“机”,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困境,成为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需直面的问题。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教育者所面临的困境既有共同性又有地方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在演讲中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以及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向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空前挑战,他提出了四个“融合”加以应对: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通识与专业的融合,教与学的融合。长期分管教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认为,经过多年讨论,中国新闻学院院长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打好基础平台。在新技术媒介融合的态势下,新闻教育应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加强培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则强调了“特色化”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Dean Mills在题为《新闻业与新闻教育中的失望与希望》的主题发言中首先检视了美国的情况,认为从今天美国的一些报道来看,现在既是新闻学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刻,也是新闻界最糟糕的时刻,其表现是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大幅削减岗位,新一代的受众逐渐抛弃传统媒体转而投向互联网的怀抱。“就业”成为很多人对新闻学的担忧。他驳斥了“新闻业已死”的论断,认为教育者要开发创新性的课程,要有更多的教材,不仅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学生,也让市民成为更好的新闻业消费者。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Charlie H. Beckett在《网络媒体下的新闻教育》的主题发言中认为,我们处于新闻业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首先有必要把新闻的生产和它的传播分开来看。新兴新闻业有两大特色:一是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二是“连接性”(connectivity)。网状的新型媒体结构改变媒体的消费和制作,而且影响深远。就欧美的情况而言,目前媒体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改变,也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在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一种改变。所有的公司,所有的组织,他们很多公众职能都变成了媒体公司。我们新一轮教育是要不断地挑战新闻业者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价值以及新媒体的本质。

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学环长石田英敬回应了新闻和传播研究的四个课题。第一,21世纪是一个新的百科全书时代,要构架出新的百科全书式的组织,汇集多种不同的知识,建立一种跨学科的百科全书研究网络。第二,面对技术革新,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与技术专家积极合作,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第三,对于大学以及知识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与各类机构合作,他认为新闻和媒体研究是社会的一个接点或者说是“契合点”,现有大学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而在媒介化社会下,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成为一种需要。第四,在全球化视野中亚洲新世纪已经到来,教育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积极进行教育交流。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在主题发言《寻找未来的传播教育》中认为,我们可能正面临着古登堡革命之后400年来的最大挑战,进入了后Google时代。对台湾新闻教育而言,不仅有来自全球化、媒体汇流的挑战,还有来自商业化的挑战。他认为我们今天传播教育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资讯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把媒介化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多年讨论的最基本问题总结为三对概念: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务、新闻与非新闻。从“面向”而非“矛盾”的视角去理解这三对概念更有助于我们摆脱当前新闻教育的困境。他还构筑了一个由三对概念构成雷达图,并给出了横向(院校间)和纵向(历时)比照的标准和建议。他认为各院校应该根据规模、需要、历史传统等建立平衡和协调的标准。

二、技术争议与专业本质

“技术”是众多与会代表关心的问题,同时也集中了较多的讨论。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Evgeny Zaytsev认为要把新技术当成工具而不是被其控制,好奇心和知识才是新闻教育的两翼。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理念比技能的培育更费功夫,技能要贯穿于理念之下。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等认为,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香港珠海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皇甫河旺、香港电台训练及发展总监张圭阳等。张圭阳认为,这种迎合市场即时需求的教育实践被证明存在极大问题,毕业生们越来越擅长于播报即时短信息,而在分析性报道和深度报道方面颇为欠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台湾传播管理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对媒介融合做了细致深入的介绍,他认为面临数字科技的这场革命,新闻传播学科首先要思考这场产业变革的本质,分析行业的关键技能何在,不能仅仅停留在担心的层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做了《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的报告,他认为不能泛泛而谈新媒体与新技术,提供有说服力的事实可能更有利于问题解决。在他看来,技术是一种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对新闻传播学学科“专业”的讨论是本次论坛的另一个热点。对专业性的挑战来自各个方面,既有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又有来自新媒介生态下诸如“公民记者”的挑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以重新审视新闻学教育的合法性为起点,对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何在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新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而不是一个专门的知识领域,新闻实践所处理的是变化无常的复杂世界,没有任何一种专业体系能提供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及支持这种视角的理论分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闻学的专业程度又严重不足,与其他专业相比,新闻专业的人才缺乏专业独有的精神气质。

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Hugo de Burgh讨论了数字化时代新闻业所面临的一个悖论: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那么专业的记者和采编机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新闻教育,而且需要一种与传统新闻学截然不同的,能够将研究和传播技术同知识与对公共世界的认识结合起来的新型新闻教育,这将为许多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他看来,新闻学比其他学科更适合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新闻学是属于21世纪的学问。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院长Ernest J.Wilson III在他的主题发言中也强调了向本学科外推广新闻传播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新闻学常识。

美国富乐敦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Rick Pullen和Jeffrey Brody教授回顾了美国新闻专业教育的发源正是在煽情主义泛滥的年代,作为这场黄色新闻的教训,新闻学专业创立出专业化的课程计划。准确性不够和煽情主义是当时的一个很大困扰,而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威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生存发展。同时,现在“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之下岌岌可危,很多博主跳出来声称自己是记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可能增加内容的附加值。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认为新闻学更适应于作为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以推广,培养新一代的公民记者,以负责任的传统新闻价值理念培养更多的公民记者、更多优秀的博主。

同样面对公民记者的挑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院长叶明德认为与公民记者相比,新闻学院培养的记者更要着重于:第一,要更熟悉数字技术,成为更好的“讲故事的人”;第二,要有观点,有立场,大多数人要的是有意义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成千上万的网民竞争;第三,要重新界定媒体的公共性,在培养人才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否则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没有帮助。

三、培养层次与教育创新

正如本次论坛中多位院长指出的,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自从被定为一级学科,已经建立起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在体系日趋健全的背后挥之不去的是各层次到底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疑问。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介绍了深圳大学实践教学理念变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在广告学专业实行实战性毕业设计代替本科毕业论文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搭建起从大学到业界的过渡桥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对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进行了区分,并针对网络热炒的四川大学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事情进行了澄清说明。其本意并不是要取消毕业论文,而是想给毕业论文找出多种方式。她认为以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经不大适应业界对新闻学科的需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研究》中谈到在研究生层面计划从明年开始实行“3+2”模式,面向除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外全部的文理科院系,三年本科加上两年新闻传播硕士,从本科硕士跨学科的交叉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红则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她的观点。自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这一举措是当前加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

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政治学研究科主任濑川至朗介绍了日本在2008年才设立第一个新闻学硕士学位的背景。地处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创建于1882年,它以培养记者而声名卓著,但一直没有设置新闻学的系统课程。此前的日本新闻界一直坚持在岗培训(OJT,on-the-job training)的人才培养方式,新进人员像白纸一样直接被各个媒体涂上自己的“颜色”,已经带有“颜色”的记者并不受媒体的欢迎。而2008年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生院开始设立新闻学硕士学位,这也是日本第一个新闻学研究生院。这一转变与大众媒体自身不断变化有关:24小时新闻播报使时限更为紧迫,记者们不再能从容地书写故事,也不再有时间来训练新手。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让人沮丧,媒体间的混战、媒介入侵私人空间和错误报道导致一般民众对大众传媒失去了信心。就在此时,新来者凭借对新闻业使命的认知、对法律知识的熟识,及实践经验为新闻界带了一股新风。

悉尼大学媒介与传播系主任Steven Maras对博士层面的教育提出思考。他首先对英国和澳大利亚关于专业博士学位(PD, Professional Doctorates)、专业实践型博士(Practice Based PhDs)及传统的博士学位(PhD, Philosophy Doctorates)的讨论进行了介绍,并集中介绍了国外对前两者的争议。与传统的以学术研究为旨趣的博士学位(PhD)不同,专业博士学位(PD)的诞生较晚,在英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以市场为驱动满足于特定领域的需要,如工程博士、教育学博士等。PD与PhD的区分较为明显。而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则是近十年的事,主要针对与艺术、创意等相关专业,它的出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关于这类专业实践型博士的讨论集中了五种类型的话语:隔离主义的(Segregationist);PhD学位的堕落(Degradation of the PhD);包含主义的(Inclusive);(后)殖民主义的(Post-colonial);矫正或重整学术的(Disabusing/Reclaiming the Scholarly)。Steven Maras认同第五种话语,认为专业实践型博士的出现是一个反思学术何为的契机,也是反思大学传统的契机。

本次论坛中多位来自英美的院长都强调了新的教育中要包含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大众传播学院主任Judy Turk认为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将带来大量的外包业务,催生出个人工作者的职业模式,诞生不为任何一个雇主而为多个客户工作的技巧娴熟的自由职业工作者。这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者要主动探讨出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新的现实环境、新的职业市场和新的职业途径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强调新闻传播基本的价值,但也要更加强调创新性与企业家精神。毕业生们不仅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求职者,更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策划人,为一个企业问题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成为跨媒介和产业平台的独立工作者。

继续教育和培训成为新闻教育的新领域。新加坡传媒学院副院长Jackson Yip以新加坡的个案为例,介绍了《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和硕士计划》。Jackson Yip认为如今的媒体和创意产业正发生着结构调整,为就业准备的传统教育框架再也不能满足传媒业的需求,迫切需要一套具有灵活性的全新的创意产业能力培养体系与解决方案来满足不断演变的技术发展。而整合多种资源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则帮助媒体与创意人士的实践工作更专业化。

此外,与会代表还就新闻传播教育中的跨学科交流、跨文化传播、实践创新、业界合作、特色化教学、未来的师资标准、学者成绩评估、教育培训评估等话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篇3

关键词:何微;新闻学;教育思想;论从史出;叙事和表意并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com61-1487-(2016)04-2-0071-02

恩师何微先生如果还活着,就是百岁老人了。他1916年出生在山西祁县的一个中医世家,青年时期读完师范学校的历史科便在县城完小教历史课程。1937年徒步到延安,入抗大学习,一年后抗大毕业即从事新闻工作。此后半个世纪里,与新闻工作、新闻人才的教育培养结下了不解之缘。先生离开我们快20年了,但他从事新闻学专业教育、培养活动时的言传身教、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眼前,萦绕于脑际,回响在耳边,教我自新,催人奋进。

现将我所知的――何微先生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思想,粗略归纳,概述出来,虽难以深奥,但愿阅者能取舍论释、得仁见慧思矣。

何微先生生前一直坚持认为,新闻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应用学科,必须实施比较科学的教学形式。据他看来,新闻学应归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这个大的学科门类,且应用性很强。新闻学专业的活动主要是公开地传递最新发生的事实信息。传递给谁呢?传递给可以知道、可能接受的人,是直接针对于人接受的工作,是直接做人的工作。文、史、哲等学科的作品,人通过阅读后的接受,一般说来总是潜移默化的;新闻学的作品,如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登载出来,人通过阅读后的接受,反应强烈或冷淡,一般都比较直接,在头脑意识中或是在言谈举止上,受其影响或引导比较明显,即使接受者并非保持顺从心理,所产生的逆反心理也很突出。新闻学应用性强,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可以说是首当其冲。以往的许多新闻学系、学科或专业,设在综合性大学或政治学院、法政学院,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在于,新闻学也像政治学、法学那样,具有同样的应用性、实用性。因此,新闻学需要采用较为科学的教学形式。理论教学、知识传授、课堂讲解、教材阅读,当然是必须的,但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应用性的实际训练,难以提高新闻学的专业技能,不能使修学者兴趣广泛、新闻视野开阔,并不是比较科学的专业教学形式。他还批评某些高校的新闻学院、系或专业和某些单位所举办的新闻干部培训班,新闻学专业教学上形式不生动活泼,内容选择不精、不广泛,大多是就着教材照本宣科,不能引发学习兴趣。科学的教学形式,不是生搬硬套教材、讲解刻板或深奥得玄而又玄,也不是堆砌概念、排列知识。那种教法,学生似乎弄懂了、明白了,就是不会用。新闻科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在从事新闻工作和开展新闻学专业教学、培养活动的近半个世纪的时日里,何微先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观点和立场,认真审视和严格分析并积极推动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直至20世纪末逝世前,自始至终毫不隐晦、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的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还根本没有完成,现在只是初步奠基,仍需发展、扩充和完善。不必说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时期的新华社太岳分社、山西分社、华北总分社到部队去挑选有初中或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参加新闻工作、带他们采编新闻,也不必说建国初年他在新华社北京分社接纳被分派来的大学毕业生,教他们做记者、做编辑、写消息、改稿件(那时是“合署办公”,新华社的分社和人民日报社的记者站是“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后来出名的女记者王金风从上海的大学毕业就报到在何微先生手下),单说1954年他作为北京分社社长应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的邀请前去讲授“新闻业务”课程,建国后北大“新闻业务”课程的讲义就是以他的“第一讲:新闻导语”为开篇的。那时北大出版发行的报纸《北京大学日刊》还刊登过这些讲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全是白发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报纸编辑学的教授郑兴东,应武汉大学新闻学系的邀请去作学术报告,见到发稀斑白的他,喊他“何老师,何微老师!”何微先生睁大眼晴、竟然不认识!“我是郑兴东,您教过我新闻写作课!”郑兴东教授只好大声解释(大声是怕何微先生耳背、听不见)。也就是之前或者之后,武大新闻学系请新华社副总编辑闵凡路去作学术讲座,第一次讲座题为《社会新闻的采写》,是为新闻学本科马上就毕业的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们讲的。两个小时的讲座,其中有半个小时讲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集体署名的通讯《当人们熟睡的时候》,是分社记者在零点前后北京的火车站、马路、医院、垃圾站等处采访的。这篇是新闻通讯的典范之作,以往读新闻学专业者都会找来阅读。我当时是何微先生指导的研究生,当然也就在听讲座者之列,坐在听讲的第一排。闵副总编讲座结束,话音刚止,我即上前跟闵凡路副总编说:“您讲的那篇通讯《当人们熟睡的时候》,有一位主要当事人现在就在这里。”闵很惊讶,忙问:“谁?那我倒要见一见!”我回答:“何微先生,是我的导师。他那时是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谋划、分派记者、最后统稿、定稿、向总社发稿,都是他。总社在北京宣武门,分社在北兵马司胡同。对么?”不用说,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20世纪80年代),范敬宜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时组织、分派各地记者夜半访车站、码头、医院、厕所等等,不能说与《当人们熟睡的时候》(20世纪50年代初期)如出一辙、直接仿效,但至少也有间接的或隐约的某些启发吧?何微先生的新闻采写实践和应邀在北大新闻学专业讲授“新闻业务”课程等活动,雄辩地证明了他积极地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新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最初奠基。这是他应该在生前感到自豪、死后也含笑九泉的!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次于内蒙古地区召开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年会上,当一位高级别的这方面的负责人在发表讲话时夸口说“已经建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科学体系”时,何微先生倒不高兴了,摇摇头,很不以为然。回到武汉,何微先生还两次对我说:在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上,决不能信口开河,也不能人云亦云,要确确实实。在新闻报道上,“跟风”吃过不少亏、栽过多少跟头?在做学问、钻研学术上,夸海口,就是不老实、不科学。

1918年10月,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校长蔡元培是会长,徐宝璜是副会长、导师,讲《新闻学大意》,理论嘛;另一位导师是邵飘萍,讲《新闻采集法》,业务嘛;稍后几年,戈公振在讲义基础上修订出版了《中国报学史》,历史嘛。这些在那时候都属“破天荒”之举!眼下哪所高校的新闻院、系、专业,还不是主要讲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新闻业务这三块?都过去七八十年了,还不是那“三大块”?我还记得,已近八十高龄的何微先生,把自己和我能找见的“新闻学”的书,都摆在一个大圆桌面上,每本书都用不同颜色的铅笔将目录文字打杠杠、画底纹短线,嘴上喃喃地说:“体系?不完全!”无独有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一家三口踏着冰雪在除夕那天去季羡林先生家,给季老祝贺春节。于寒喧之后,季老问我:“知道‘余心言’吗?读过署名‘余心言’的文章吗?批判开路,假、大、空,不实事求是啊!”看来,是真做学问的,是真学者,到老、至死,都强调实事求是,讲求科学!

何微先生说,新闻学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停止,还要向前发展。这个学科体系,就眼前来看,新闻学的理论、(中外)历史、业务(采、写、编、评、拍、录、摄、播、剪贴制作等)、传播、经营、管理、教育这些主要部分,才能构成一个学科体系,要照这样的体系培养新闻学的专业人才啊,那还差得远呢!他还说过,新闻信息作品要能顺利运载、传递出去,到达目的地,以往一家报馆至少要有采(集)访部,编辑(整理)部,经理(营)部三大部门。现在的新闻学院、系、专业、研究所,除了新闻采、编,经营等方面,讲了多少?又研究了多少?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新闻学的学科体系不全?

何微先生积50年的新闻工作、带领并组建、培养新闻工作者队伍之经历或经验和教训,知晓新闻事业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行业一样,信服“业以人兴”这个道理。可是,新闻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事业也须适应时势变化、适合于社会发展。正因为如此,他一贯主张新闻学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或培训,需要别门类、多层次和分阶段。1984年秋季学期刚刚开学,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职位退居二线的何微先生,应邀到武汉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就曾多次与武大的校长、教务长、新闻学系主任座谈,提出对新闻学专业教育、培养的建议,反复阐释自己的新闻学专业教育、培养或培训的主张。他以为,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养成,像新闻工作这项社会职业一样,比较特殊,有些人没学过新闻学专业,但从小就新鲜好奇、关心世务、注意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并且经常发议论、写稿和投稿,这样日长天久了,也会把自己锻炼成记者、编辑,做新闻工作也会胜任愉快!这叫“未学自知”“无师自通”!这当然是极少数人,大多数还是要接受新闻学专业教育、培养或培训,然后才能做、才会去做新闻工作的。

针对做新闻工作要求对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些熟悉、对以往和现在的许多学科知识都并不陌生之特点,何微先生很注重来学新闻学专业者应该有的必要的社会阅历,没有的则应该补上“社会经历”这一课。他显然是“有教无类”的虔诚信奉者和忠实执行者,但他并不看好“一碗饭吃到碗底”“一碗水喝见碗底”的人,即并不看好、也不主张一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读书,直接考入大学就读新闻学专业本科。他说,大学实行预科制,也有其好处、优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科读了,再去读本科,还要经过考核通过,才能读上本科。读预科期间,可以选择自己要读本科的专业,并为此而准备,不想读这个本科专业,还可以准备别的本科专业。一径读书上来考大学读新闻学专业本科,没出过学校门,没什么社会阅历,读新闻学专业肯定有些费劲,头一两年有些摸不着头脑,提不起兴趣。学习新闻学专业兴趣难以培养,这对受教育者没什么好的影响。所以,他向武大校长进言建议,开展多层次、到门类、复合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开办新闻干部专修科大专、从高中生毕业高考录取的新闻学专业本科、从大专毕业生或校内其他专业三年级后考试录取读新闻学本科(插班生制)、从大学毕业生中非新闻学专业者中考试录取读新闻学专业本科(双学位制),今后还要争取新闻学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提高学历和学位的层次,招收研究生也宜学科交叉,也可实行高层次的“双学位制”。他的这些建议,被武大采纳、实行后,很见效果:干修生欧阳常林(84级,现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湖南卫视台长),插班生刘海法(插入84级本科,现任经济日报社一家子报的社长)、赵铁骑(插入84级本科,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李宏伟(插入85级,原在人民日报社,现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严(插入85级,原在人民日报社,现任湖南省局长),显例很多,不胜枚举。

在何微先生看来,新闻学专业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学生一毕业就 “水到渠成”,能在采写编评摄一线做起合格并且很优秀的新闻记者、新闻编辑来,是不可能的。在学校里的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还只是“入门”,毕业生只是抱了块新闻工作能“入门”的“入门砖”,这就是“入门靠师傅,修行在个人”!木匠、铁匠、箍桶匠、泥瓦匠的学徒,出师后为什么还围绕自己师傅的工地上做几年呢?没有声誉、难找见活路啊!新闻学专业也是这样,大学本科专业毕业,进入新闻单位工作,只是学堂课程教学结束了或暂告一段落了,这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最初一步,下一阶段就是进入新闻单位后自学教育、单位所开展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培养了。照何微先生的想法,要做合格且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入新闻学专业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是第一个阶段,入新闻学专业的学校课堂教育是第二个阶段,进入新闻单位后的专业岗位教育和培养是第三阶段。除了个人的不断努力、不懈进取以外,受这三个阶段的教育、培养或培训,循序前进,才能不断进步、成就事业啊!

何微先生还以为,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样重要,必须引起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人和教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着力关注。就新闻学专业教育方面或过程来说,“基础教学”就好比是“进口”,关系到生源问题;“理论教学”就好比是“生产加工”,关系到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即新闻学专业必备的理论修养、专业必需的知识掌握,都应该在理论教学上把好关,注重提高专业理论品质;实践教学就好比是“出口”,关系到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能否找到专业对口或相近行业的合适岗位。强调“基础教学”,就是做新闻工作要有中、外语言文字和社会各行业的一般学识基础;注重“理论教学”,就是为做新闻工作来学习、研讨专业理论,了解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进程,掌握新闻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特别注意“实践教学”,要求修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把专业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办新闻业务紧密结合,直接转化并提升为做新闻工作的实际能力。

据何微先生介绍,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其一、二年级属于预科,就是母语的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提高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还包括学一门或两门外国语;三、四年级这两年,就是在学院办的新闻媒介里做事,将新闻传播工作的一个环节做完、做熟了,再去做下个环节的工作;五、六年级为新闻专业最后两年,主要是新闻学专业的提高课程和研究课程的教学,要求在做会新闻工作后能够争取“优秀”。何先生说:“解放以前美国驻华大使兼任新闻学院、系领导的燕京大学新闻系,那时的毕业生,我见过,也曾接纳过毕业生来做新闻工作,学制是5年,能够用中、英文写作新闻稿件。我看,现在的研究生,能够用英文写出新闻稿的,很少见。过英语四级或六级,那是英语的水平考试;能用英文写或改写新闻稿件,那是专业外语水平的要求。然而,现在不说是用英语写,就是用汉语写,研究生毕业生也有不会写新闻评论、写不好新闻评论的。所以,在新闻学专业的教学上,至少从本科开始,就应该是基础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三者并重。新闻工作是‘实战’,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采访不到新闻,写不好新闻报道稿件,配发不出新闻评论,那就等于是工厂生产的产品中出了‘废品’,只有送去废品收购站了。”

何微先生在指导研究生时,除研究生本人有过新闻工作经历者外,都非常关注研究生的专业实习环节。1988年夏,已是七十多岁的他,冒着酷暑,带着张海华(87级研究生)来到山西太原,找见山西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商量安排张海华在山西日报社实习半年。1990年,他又亲自联系、安排马续凤(89级研究生)到新华通讯社国内部农村组实习1年,并要求马续凤全面了解新华社农村报道改革10年的情况,为做硕士学位论文收集材料。

何微先生主张,新闻学专业的教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一样,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或研究,主要在知识的逐渐积累。他坚定地认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工作,不注意积累,就无异于在沙滩上盖高楼大厦,盖不起来,就是硬盖起来了也会倒塌或垮塌。他说,新闻工作规律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把握和遵循,不可违反。新闻工作规律,在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上,在所选用的教材和所写出的讲义中,或者是授课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或者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器材播映出来,一般都是用“原则”来概括、来表示、作为标识的。这些“原则”有: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新鲜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接近性原则,趣味性(可读、可听、可视、可浏览)原则,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原则等等。“原则”是对新闻工作规律的概括、归纳和表述,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要讲得清楚明白,让学生逐步认识、把握并在专业实践中注意遵循,绝对不可以违反规律。

新闻学毕业论文 篇4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综合来看,**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03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

网游之一枪爆头 百变销魂 官路青云 一帘妖梦 第一公敌 权柄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那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

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05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涉农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不同在于其“三农背景”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市场轮廓尚不够清晰。所以笔者认为,在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中,对于一些背景和市场都不够明朗的业务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涉及企业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则有“投石问路”的功效,二来“船小好调头”,中小型企业在实验阶段的灵活性与恢复性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并且,中小企业还拥有中央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财满街创意产业,其强大的优势不言而喻。同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宜跟风建设、盲目上马。需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多媒体创意产业,与城乡统筹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打造出特色品牌。在区位的选择上要科学、相对集中化,不宜远离城市进行布局,而应围绕城市郊区而建。

新闻学毕业论文 篇5

【关键词】毕业设计工作 本科教育 论文

一、引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是《孟子》中的流传很广一句至理名言。孟子的话在告诫人们人不能太贪心,事情不可能让一个人占尽便宜,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次要的而顾着重要的。

联系到大学本科培养教育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有着非常类似的情况。大学本科最后半年毕业生的唯一一门学分课程就是毕业论文设计,在许多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学分将近占本科生全部所修的毕业学分的1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这些学生即将毕业,踏入社会。摆在他们面前的急迫任务是寻找工作。随着即将毕业的学生大军日益增加,毕业就是意味着失业,因此,千方百计的寻找一个满意工作,是这些毕业生的一个关乎个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和“招工作”两个本来关系不大的环节,确在这个特定时期给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一个难以割舍的抉择,是要熊掌还是要鱼?

二、毕业设计的现状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实际能力、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院校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毕业设计论文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大致为:

1.很多是从网上下载的文章拼凑而成。有些学生将一些参考资料拿来后东拼西凑,将几篇内容差不多论文摆在一起,每篇论文都抄一点,由于未能很好的消化吸收,使文章整体结构较乱,层次不清。

2.找前几届毕业生的论文是最省事的方式。因为这些论文没有公开发表过,网上也检索不到,学生可以放心大胆的抄,甚至只需换个名字即可。但有经验的老师很容易发现的。

3.现在有许多网站明码标价提供毕业论文的设计工作,学校张贴栏中也有类似的广告,专门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服务,学生只需要掏钱就能得到一份像样的毕业论文。

4.有的虽然是自己完成的。但由于时间匆忙,对选题一知半解或只对部分内容熟悉。在答辩时当问到其相关知识时不能准确回答。对外文参考资料重视不够。有的学生连一篇外文参考资料都没有,有的引用的参考文献未正式发行,图头、表头的标注、字体、宇号均不规范。

拒不完全统计,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85%以上都是拼凑或者他人带为完成的。几乎没有完全不抄的学生。区别只在于:聪明一点的学生抄书,不聪明的学生才抄网络。每所高校里真正独立完成的毕业生可以说趋之若鹜,本科论文正慢慢地变成鸡肋。面对就业的压力和短暂的时间,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只好大量复制、粘贴;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写好毕业论文对求职没有直接的好处,只要能通过就行,因此论文写作就成了“剪刀”加“浆糊”的事。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唐云说:“本科生毕业论文早就该取消了”。现在的本科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学生们在校学的那些知识还非常肤浅,并且许多内容到工作岗位根本用不上,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自然很难在3到4个月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论文。”要他们在毕业时拿出一篇像样的毕业论文,甚至还要参加答辩,确实是勉为其难。”今年在我校一次毕业学生座谈会中,不少学生反映“复制”论文也是迫于无奈。就业的压力很大,整天都在为找工作奔波着,赶招聘会、找工作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静下心来自己写论文;有些单位需要一定的见习期。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以确定是否录用,这就要求学生们在毕业前一段要像正常工作一样去单位实习。而写论文的时段正好与求职的关键时刻重叠,两相权衡不得不牺牲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扩招,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比例非常不均衡,有的学校一名指导老师甚至要指导20~30名毕业生,指导教师本身还要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可能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对论文工作进行一一指导。因此,毕业论文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也感觉很棘手。

近日有国内媒体报道,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川大的这一大胆改革举动,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否该取消的激烈讨论。支持的观点强调与其滥竽充数,东拼西凑,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现在许多国家本科教育根本没有毕业论文不设计这个环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可以说是国际化趋势;反对者的观点是“不能因有小偷就不带钱上街”,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锻炼和检验本科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向,了解本专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及科技开发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论、有才能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解决的途径

那么对于毕业生来说。到底是应该把心思放在找工作上还是放在论文设计上昵?是舍弃“熊掌”还是“鱼”呢!还是二者可以兼得呢!

现在的大学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国民教育,一般大学的第一年都是通识教育,但本科大众化并不能降低本科教育的标准,不能默认本科质量下滑,目前的本科教育要从知识系统往能力系统偏,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社会的用人需求倒逼学界去适应业界。大学本科教育,必须要培养对口的人才,就业才有出路。“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当改变一下思路可以做到双赢,即找工作和毕业论文设计二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还是可以兼得的。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认识的提高,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写作期间的考勤、考纪;其坎,狠抓毕业论文选题环节的把关,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定论文题目,力争做到论文选题有新意,论文内容有创新。

其次,为了与找工作的时间错开,将学生写论文的时间提前到大四上学期或者更早,这一点现在已经有高校进行试点,如有可能,在大三就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建立课题小组,鼓励同学们参与指导老师的项目,提早布局毕业设计。

还有论文题目可以根据部分学生实习的情况,选择其实习的工作单位所做的项目作为其论文题目,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论文设计上,同时也不耽误工作的实习。

四、结论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篇6

大学生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进入大学,本身就缺乏社会和人生体验,新闻传播学又是急需社会经验的学科。缺少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学起来就会流于形式、肤浅枯燥。譬如,新闻史教学就是大问题。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业界不受用。实践与理论发生断裂,历史上有大量的报人办报的琐碎经历,这些年代、人名和报纸名称灌输在学生头脑里,成了应付考试的沉重负担。为了减轻考试压力,部分老师消极教学、考前划题,又成为削弱学习效果的因素,形成恶性循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彬教授就此问题倡导进行“新闻社会史的研究”,应尝试尽量结合新闻与历史,把新闻与历史重新放回新闻史,使之既能体现出浓郁的新闻性,又能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性。新闻史研究要置身于时代的特点、社会变迁的诉求来考察自身的发展。新闻史就是要表明,新闻媒体(当时主要为报纸)究竟如何影响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职能,并最终使自身得到发展。任何就新闻谈新闻,就传播谈传播,孤立地、“自娱自乐式”的研究都是行不通的。在研究和学习之前,必定要先有广泛的社会体验和社会认知。信息时代的媒体人应具有多元思维,这给新闻行业人员增加了难度。以往的文人思维、文人论政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只有动笔杆子的能力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媒体时代的普通记者要具备多种业务技能,不仅能写,而且能编、能评、能摄。在这个人人都有发言权的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更有分量,更具引导性。

新闻传播的课堂上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热点。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事热点的材料,就是让学生运用各种新媒体来寻找和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校园投向广阔的社会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和体会世界的变化,把握时代脉搏,从而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锻炼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针对新闻热点事件进行模拟采访和评论,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二、搭建全媒体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新闻传播教学成败的关键。“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并且能够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早在2001年,复旦大学就成立了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为了适应当代媒体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实验中心目前已创建有视频制作实验室、媒介融合实验室、摄影棚、传媒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公共传播培训中心等五个教学实验室。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并充分利用实践设备与环境,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时俱进,建立具有平面广告制作、网页制作、图片处理与管理、数据调查分析等多种功能的实验室。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配合相关的教学课程将其作为进行实践练习的场所。教师可以将音频、视频、平面类作品等全部融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平台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己设计报纸版面、制作数字报、设计网页、处理图片、进行数据调查分析等等。课堂作业和考试都可以在这个实践平台上进行,方便学生提交和老师批阅。在平时,学校实验室也要开放,为学生提供上网查找资料、视频资料点播等服务,还可以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图片处理、报纸编辑等各种练习。

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篇7

论文摘要】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且研究的着眼点仍保持较高热情。但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却没能得到具体的建设性意见或解决方案,实际解决问题的功效并不显着。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若无观照问题的学理性“眼光”,就会被实践和问题牵着跑,沦为就事论事应对问题的奴隶。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也到了需要挤去泡沫的时候了。

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相对以往,个案研究更加细化,历史嬗变成新晋热点,现代化与其关系的流变有待商榷,道德伦理的建构亦有待探讨。同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延伸,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更加紧密,并试图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前景。笔者通过阅读,整理归纳了2010年度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关研究文本,力图引导大家关注到该课题在本年度取得的进步,并对问题所在有所警醒。

一、更加细化的个案研究

个案切入,以小见大是论文写作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研究进一步细化,不仅针对具体案例、具体媒介进行分析,而且更注重可操作性。

以《南方周末》为例。有学者认为,该报所强调的“新闻专业主义”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的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从该报口号的变迁可见其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业务导向则体现在该报日常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①。

另有研究者引入冲突性事件的报道概念,从《南方周末》从业者对记者角色和媒体功能的认识、从业者从业心态、新闻操作方法三个维度,分析该报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抑或背离。“《南方周末》的媒体观是‘推动历史’更多于‘记录历史’,记者观是‘事件参与者’更多于‘事件记录者’。这是其与新闻专业主义有出入的地方。”②

二、本土化研究的历史嬗变

田新玲、张晓多合作撰写的《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做了一个梳理,认为“具体说来,建国以来我国突发事件的报道经历了‘以宣传为本位’、‘以事实为本位’和‘以信息为本位’三个阶段。”③

另有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近三十年研究成果调查发现,学者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在内容上呈现分散、多元的格()局,且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也偏重理论结合实际的个案研究。研究视野的深度和广度虽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学科运用单一、系统化研究不充分和重复性研究等不足之处。因此,国内学者应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媒介融合下的新现象、新动态,并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不断拓展研究的视野与方法④。

还有作者侧重于一个时期的历史环境对新闻专业主义产生的影响。王倩指出,清末新政是没落的清政府为挽救统治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次变法,尽管它并未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但变法的多项内容却形成了这一时期独特的传播生态:清末民初,一系列独立报人走上历史舞台,以其实践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工作原则。报人开始自发地成立新闻团体,进而形成共同的作业准则,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变法可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实践,但它客观上促进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促进着公共空间、公共舆论的生成,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并生成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⑤。

亦有学者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考察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的实践。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峰通过检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分析国内几项有代表性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看, 真正对中国媒体和从业者具有“描述”意义或起“规范”作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被称之为“底色”的东西⑥。

三、历史人物的全新解读

2010年度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中除了对本土化嬗变的梳理,历史长河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拓展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空间。

想必多数读者对邹韬奋不会陌生,他以《生活》系列为阵地,永远从大众的立场出发,逐渐形成了后人景仰的韬奋精神。即便在当下,韬奋精神也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韬奋精神没有被放入博物馆,却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大力提倡,非常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注意到了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保留了中国新闻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解。启示我们在理解和建构这些理念时要注意把西方理念与中国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才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⑦。

类似的文章还有《张季鸾:新闻专业主义的追寻者》。在这个新研究领域内出现了多篇力度与理论深度兼具的好文章。

四、现代化视域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

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云国强、郑寅淑合作撰写的《建构新闻共同体: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影响》既从宏观维度深层次书写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史,对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作出社会文化剖析,试图捕捉这种形成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并将其置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语境下,考察它的形成谱系与发展脉络,探究哪些社会因素或力量参与塑造了它的形态,同时进一步分析它是如何孕育新闻从业者的身份认同,如何制约新闻行业共同体的建构,以及它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是如何产生影响和如何陷于无力根源的⑧。

五、新闻职业伦理的考量

进入21世纪,什么是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今天,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研究主要不是,也不可能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之可能’的问题。在当前世界多层次、多方位深刻全球化的历史性语境中,当然有必要设置一些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的具体规范,诸如新闻传媒及其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与问责、真理与客观性、隐私与公共性等,世界许多重要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但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是思考全球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可能这一元问题,在先设定生命、自由、财产等最为基本的个体自然权利的基础上,进行某种制度安排,以便从策略上保障全球新闻专业主义的逐步形成。”⑨

论及网络舆论对于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罗宁认为,目前的现状是我国新闻行业和从业人员还未完全具备专业主义的素质。而且,我国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使得它容易成为违法乱纪者重点行贿的对象;另外,追求传媒自身利益和记者个人利益的动力也越来越大,造成了职业精神的淡化。以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新闻职业伦理缺失的原因⑩。

然而,任何能保护自由的权力也能威胁自由。网络,也有着致命的缺陷——信息的准确性无法核实。网络的开放性也带来了虚假信息的泛滥,直接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甚至产生思想混乱和极端行为。“捐款门”等事件频频敲响警钟。重新审视这一事件,不难发现,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是造成企业品牌“地震”不断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⑾。

亦有学者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出发,指出:传统媒体的报道决不能只盯在物质生活的“幸福”选题上,还应强化维护公民尊严的新闻价值取向。传统媒体要积极地与新媒体互动,在“与民尊严”的进取中形成舆论的合力,同时政府部门也应为传统媒体在维护人民尊严方面创造良好的报道环境⑿。

六、更为紧密的“知行融合”

笔者将理论统称为“知”,实践统称为“行”,紧扣时代热点,更为紧密的“知行融合”是2010年度新闻专业研究的一个鲜明特点。

近几年房地产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郭磊通过阅读comki上近五年来以“房地产报道”为关键词的文本,认为“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报纸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报道的内容分类、房地产报道中的民生问题、房地产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和媒体立场的讨论三方面研究上。”⒀

还有学者将视角延伸到现如今高校的新闻学教学中,进一步分析新闻专业主义现实存在的可能性和在我国发展的张力,探讨新闻专业主义的教学实践问题,以期在新闻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养成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使得媒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在网络时代新的媒体格局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杨艺蓓在《探析网络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一文中力图从媒介观、新闻观、记者观、受众观四个维度来考察网络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究其在新时期继续发展的实践操作性⒂。

结语

从总体看,相对于新媒体、媒介融合等舆论热点的研究,2010年新闻专业主义方面的研究相对冷静和客观,研究的着眼点仍保持较高热情,同时更注意结合实际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新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固然需要紧贴实践,解决问题,但若无观照问题的学理性“眼光”,就会被实践和问题牵着跑,沦为就事论事应对问题的奴隶。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也到了需要挤去泡沫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①向熹,《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j].《传媒》,2010(7):32-34

②李渊航,《从冲突性报道看南方周末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或背离》[j].《新闻知识》,2010(5):22-24

③田新玲、张晓多,《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j].《前沿观察》,2010(2):29-31

④刘思文,《近三十年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1979—2009)》[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6月,第11卷第3期,p54-58

⑤王倩,《论晚清新政背景下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展开》[j].《新西部》,2010(8)143-144

⑥芮必峰,《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56-62

⑦陈清晗、李娜,《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解读韬奋精神》[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2):151

⑧云国强、郑寅淑,《建构新闻共同体:当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与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第24卷,第5期,p10-15

⑨郑涵、牛海坤,《跨文化视野下国际传媒文化面临的新困境——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之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月第17卷第3期,p120-133

⑩罗宁,《网络舆论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2):25-26

⑾杨岑,《从“捐款门”事件看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j].《电视时空》,2010(3):30-32

⑿范以锦、段惠婧,《“媒”求尊严:传统媒体更有担当》[j].《新闻实践》,2010(5):14-16

⒀郭磊,《房地产媒体报道文献综述》[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7):325-326

新闻学毕业论文 篇8

c型威客的代表淘智网摘要:我国如何走出当下的金融“寒冬”,农业的基础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而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发展较具规模,现已摸索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两种模式,本文结合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当下实际情况,旨在为农业 “过冬”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第一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涉农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不同在于其“三农背景”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市场轮廓尚不够清晰。所以笔者认为,在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中,对于一些背景和市场都不够明朗的业务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涉及企业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则有“投石问路”的功效,二来“船小好调头”,中小型企业在实验阶段的灵活性与恢复性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并且,中小企业还拥有中央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今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财满街创意产业,其强大的优势不言而喻。同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宜跟风建设、盲目上马。需注重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多媒体创意产业,与城乡统筹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打造出特色品牌。在区位的选择上要科学、相对集中化,不宜远离城市进行布局,而应围绕城市郊区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