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优秀2篇】》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的资本金严重不足、政府作用的缺失。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优秀2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篇1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长远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 问题对策
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本身,这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不佳、财务制度不健全、融资规划不够等方面。首先,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不佳,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目前银行贷款考虑的是资产信用贷款,主要采用抵押贷款或者担保贷款的方式来进行,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它们资产规模小、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不佳,又没有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这就给企业自身的贷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中小企业本身的财务制度存在不健全的状况,使得企业的融资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再加上相关的管理部门管理力度不够,企业内部经常出现财务核算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这样一来,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也就不给企业进行贷款。最后,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没有对资金进行规划,导致了资金的闲置或者投放随意的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企业本身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缺乏规划,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缺少了一定的信心,进而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出现困难。
(二)银行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在于银行方面的原因。首先,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着贷款金额少、期限短、成本高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压力,也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国的银行对于那些大中型企业,出于其还款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考虑,往往给其一定的优先贷款优惠,而对于中小企业,因为其贷款金额小,而还款能力低,融资本身存在问题,往往不愿向其发放贷款。其次,银行在对外放贷的方式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基层银行从业人员具有较多联系,但是基层人员没有贷款的审批权,这就让企业失去了一些贷款机会。再加上银行的利率定价机制的特征,贷款中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进行资金周转,因而银行逐渐丧失了贷款给中小企业的信心。此外,再加上银行的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息与企业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同质化严重等因素,银行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国家政策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还在于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的融资形式主要有银行信贷方式,比较单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小,再加上市场监管部门对小企业的股票、债券融资进行限制等原因,利用直接融资、民间融资等方式都不太顺利,因而主要依靠信贷方式进行融资。第二,我国的社会服务机构不太健全,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重重。一方面,我国的企业创业板更多的是针对科技型企业,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几乎不起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中小企业顺利融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分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一)拓展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解决融资问题,而解决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拓展融资渠道。首先,我国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进行宏观指导,并对其给予技术、发展、资金融通上的扶持,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力量了。其次,要鼓励中小企业健全发展,可以借鉴美国的中小企业资金援助制度,或者鼓励中小企业自筹、直接融资、大企业联合融资、大企业担保信贷、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逐渐健全。
(二)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我国要大力发展中小型且非国有的金融机构,促进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型的金融机构一般为大型企业服务,而要想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就要发挥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信息方面的优势、基层地方的地理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对于现有金融机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中小银行的作用,放宽中小银行的投资限制,逐渐扩宽中小银行的规模和服务范围。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都应该立足于本地,充分了解当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联系地方客户群众,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二,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合理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中小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和信贷水平。
(三)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我国的融资担保和信用贷款制度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为此,应该针对中小企业创新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让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解决。首先,要将中小企业纳入信用评定中去,在整个市场中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信用数据库,方便银行根据信用等级进行审查和贷款。其次,要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一定的信用档案,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还款等进行合理记录,并将银行的信用评价标准及体系进行完善和升级,将中小企业纳入信用贷款服务中去,将服务对象扩大到中小企业,进而为银行降低贷款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最后,要逐渐完善现有的融资担保机制,建立起质押物抵押机制,进而解决中小企业缺乏抵押贷款的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和金融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推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霍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法律问题研究[J].山西科技。 2011(04)
[2]宗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J].中国中小企业。2011(08)
[3]赵性勤。浅议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10)
[4]杨遐。珠三角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8)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论文 篇2
浅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和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在新时期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传统的采掘、一般加工制造、建筑、运输、商贸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到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从分散经营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为面向国内外市场。因此,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工商登记企业约103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99%以上。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出口总值约占全国总额的60%,还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1]。可见,中小企业不仅是推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大企业高效运作,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质量等问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小企业在新时期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传统的采掘、一般加工制造、建筑、运输、商贸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到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从分散经营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为面向国内外市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少,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急需有效融资进行发展成长,然而,由于企业自身,银行,政策、体制,观念等多方面原因,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资金短缺已经直接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一)从中小企业自身情况分析
1.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
银行的信贷安全是建立在对企业的信息分析基础上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的信用观念淡薄,与此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出于偷漏税款和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等原因,往往存在两本账、三本账的现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导致金融机构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无法辨清,在目前信用贷款较少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显然不具备信用贷款的基础。
2.中小企业财产抵押难
抵押贷款是以企业自身的财产做担保。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底子薄、资金少,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而寻求担保又遭遇重重困难。中小企业的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没有能力满足抵押要求是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得到贷款的主要原因。
3.中小企业担保难。
担保贷款是以其他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效益好的企业既 www.niubb.net 不愿意给别人做担保,也不愿意请人作自己的担保人,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允许作为担保人。而中小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往往是一家企业出了问题连累一批企业,这通常又被视为社会稳定所难以承受的,因此,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倾向相对较弱。
4.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大多是实行家族式管理的治理结构,即由一群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筹设、创立及经营的企业。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家族式的经营企业占到了90%以上[2]。这样的企业家长意志盛行,许多未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积累的机制,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短期行为很严重。另外这样的企业的高层主管中,大部分为关系密切的人员,这就使领导层的整体素质很难提高,缺少经理人才市场的选拔机制,企业经营效率不高,开拓市场难,不能有效的避免市场风险,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偿还能力。因此,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
5.中小企业信用观念较差,缺乏诚信。
中小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废银行债务之实等事件时有发生。在近年来的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中小企业利用改制的机会,或虚置债务主体,悬空银行贷款;或假借破产之名,逃废银行债务。大量金融机构贷款因此而流失。金融业内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户中,有逃废债倾向的企业约40% ,而实际操作中可能达到的比例为50%左右,据2001年统计“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废债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一半以上有逃废债行为[3].中小企业的情况更为严重。对此,金融机构深恶痛绝,却束手无策,为了规避风险,干脆不予融资。
(二) 从商业银行方面分析
1. 银行控制风险的要求
我国金融改革力度加大,银行普遍实行信贷收缩和信贷风险的控制,责任风险管理制度日益强化,一般实行终身责任追究。而银行实行谨慎性原则则更不利于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融资。资金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商品,在它的出租或托管经营中极易受到侵蚀,成为所谓的“坏帐”而得不到归还和补偿。银行作为经营资金的特殊企业,自然在资金融通上普遍采取谨慎性原则,而政府出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考虑,也对金融机构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这样的环境下,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融资更为困难。
2. 银行融资手续繁琐
银行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精力,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而商业银行为了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往往对每笔贷款都要经过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审查审批、抵押登记或担保等一整套严格的手续, 短则需要一个多月,长则达半年,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需要融资简单快捷的要求。
3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费用高
中小企业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业务量大,贷款成本高。据调查统计: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频率一般是大企业的5 倍[4],而银行对大企业贷款的管理费用约为总贷款额的0. 3 % - 0. 5 % ,而对中小企业费用却高达总贷款额的2. 5 % - 2. 8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最多可上浮30 % ,但即使上浮30 % ,融资成本仍然很高。所以,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制约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信贷管理制度,集中了信贷决策权,相应地也强化了对贷款审批、发放等各个环节的责任,特别是强化了信贷人员的风险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萎缩,出现了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
4. 中小银行的信贷能力障碍
对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他们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有国家担保因而收益率相同但风险系数低的国有企业中去,这造成了中小银行和信用社定位的转移。而主导银行实力弱,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银行有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中国民生银行等。据推算这3 家金融机构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15 % , 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16 %左右,并且其贷款中很大比例还是贷给了大中型企业。这就使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更加严重。
5.是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
中小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在资金、税收、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一直给予国有企业特殊的扶持, 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条件不平等。近年出台的一系列信贷政策、优惠措施,主要是面对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此则存在比较明显的进入壁垒,难以享受到这些优惠。据对约500 户中小企业的调查,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仅占21.7%,且大都为国有中小企业。结果,中小企业向社会提供了效益,却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供给的办法只能依靠自身内部利润积累, 或者将大量资源用于融资市场,其融资成本相应升高。
(三) 从其他方面分析
1 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
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于担保行业发展现状,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仅适用于政府出资设立的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融资担保机构,导致民营担保机构的设立在地位、职能等方面缺乏法律支持,处于弱势地位。基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育缓慢,远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实际需要。其具体运作、管理方式也存在缺陷。全国或区域性再担保机构尚未建立,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难以有效分散和化解,制约了信用担保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完善的抵押担保机制,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抵押担保贷款。
2. 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不完善
中小企业立法不规范,且法律执行环境差。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或局部利益,默许甚至纵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
3.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架构不健全
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二是专门扶植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三是基层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突出;四是高水平、权威性强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不健全。
二、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于2003年开始实施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作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定。但该法还只是一个产业促进法,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律形态、资本制度、融资制度、社会责任等诸多重要问题都没有解决[]。
我国的中小企业立法很不完善 ,主要问题是单纯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别立法 ,缺乏一部统一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因此 ,建议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一样 ,明确界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制定科学的中小企业统计指标体系 ,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中小企业基本法》,从法律上确立发展所有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和管理原则 ,同时对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组织机构、国家的扶持、中小企业的协作、公平竞争环境、中小企业利益的保护及现代化进程等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 ,还应尽快建立其他相关的法律体系 ,如《中小企业的出口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等。在制定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法律法规方面应强调几个方面:对风险投资的法律保障。应当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投资法规,规范投资公司的行为、规范资本市场的交易行为、规范有利于风险投资退出的法律环境等,以避免和防范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立法应该先行。我国虽然于1994 年颁布了《担保法》,但是该法调整的是属于民事行为的担保行为。对专业的担保机构还需要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
对中小企业贷款给予法律保障 ,可以学习美国制订《中小企业贷款法》,规定中小企业在筹建、开办、运行中政府可提供的贷款金额、利率及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等。
(二)努力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保全金融债权
良好的信用关系和信用秩序不仅降低了贷款活动的不确定性 ,加速了资本积累 ,促进资金的流动和经济增长 ,而且是一个健全的商业社会或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商业精神。中小企业塑造良好信用形象的关键在于企业自身内在的信用意识。而加强企业信用的外部强制机制 ,对约束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有赖于政府的参与:从法权关系的角度应当增强对债权人的保护 ,并强化法律的实施和执行。
同时,建立金融债权保全机制 ,严格执行基本帐户管理制度 ,防止企业“多头开户”,逃债废贷;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采取金融部门联手制裁措施 ,制止列入“逃债废贷”的企业到金融机构办理存贷、结算、承兑贴现、汇兑、现金等有关业务 ,确保银行资产安全。
(三)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竞争力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存。”中小企业面对机遇与挑战,必须练好内功,用实际行动赢得银行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中小企业应更新观念,要有以产业发展为重的眼光,联合起来,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并增强融资能力。
1.内强素质,建立中小企业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发展体系。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几个重要因素是信息费用和融资成本高、风险大,从中小企业发展考虑,应当切实提高自身实力 ,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和风险 ,尤其从制度上加以规范。
其一,明晰产权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论是从原国有和集体改制的中小企业 ,还是民营的家族式的中小企业 ,都应当明晰产权 ,按照股份制原则 ,明确资产所有者、经营者(代理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完整企业法人的资产支配权和处置权 ,切实产权“人格化”,形成监督、管理和制约机制。
其二,杜绝经营上的短期行为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把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长远的经营目标 ,提高资产质量,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确保真实财务会计信息 ,杜绝两本帐、三本帐等信息失真现象 ,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 ,增强社会监督力 ,提高抗风险能力。
其三,加快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突出经营特色和产品优势 ,合理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 ,走集约化道路。尤其乡镇企业是短缺经济的产物 ,大多生产与国有企业结构趋同的低档、配套产品。当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之后 ,这些产品根本不具有市场竞争力 ,这也正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因此 ,应当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 ,依靠科学技术,生产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其四,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水平、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中小企业应树立“科技兴企”意识 ,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人员素质方面 ,一要盘活存量,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 ,这需要政府提供机会和条件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要优化增量 ,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的盘活 ,管理方法要打破家族式 ,既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和规范 ,又要从要素禀赋上进行要求。
2.外树形象 ,实施中小企业信用工程。论文大全。创建中小企业信用网络体系。包括征信、评价、担保等 ,并同企业纳税、财务会计、个人信用体系以及公民道德建设有机结合 ,建立信息发布、信息共享、网络化、制度化的企业信用体系。通过中小企业征信制度 ,有效筛选“守信”和“失信”企业 ,显化和提高企业“赖帐成本”,促使中小企业诚实守信。
(四)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担保机构。
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我国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的机构,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扶持民间担保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建立完善的担保体系。论文大全。政府设立的担保机构所需的资本金可以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或国有资产划拨,按市场规律运作,按照“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原则,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信用互助担保、自发互助担保、联合担保共存的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担保需要[6]。实行企业化管理,打破所有制界限,为本地区所有的中小企业服务。
同时,还应建立全国性的担保机构,为地方政府担保机构或民间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业务,以降低担保风险。论文大全。政府设立的担保机构应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主体,民间担保机构作为其补充。各级担保机构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后续资金投入机制,要与银行建立风险联动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承担的风险一般控制在70%-80%,不能全额承担,银行也要承担部分风险,这有利于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
(五)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规模和所有制上的障碍,难以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因此国家应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国家要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主要负责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低息贷款,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商业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充分发挥地方性的非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在国家法规的框架内,应给与中小型金融机构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如实行弹性利率等,以调动其贷款的积极性。中小型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是天生的合作伙伴。
(六)针对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难题,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配套服务制度。
首先,客户信用评估的关键是如何辨别“好”客户和“坏”客户,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培育信用社会监督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和失信处罚机制,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违约现象的发生。其次,鼓励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多类型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吸收社会力量、企业群体和其他资金入股方式设立贷款担保基金等;尤其要重点发展由政府投资的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非盈利性的企业间互助式担保机构,以小额担保为主,尽可能地满足更多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需求。最后,应加强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大力推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建立以场外交易市场为先导、二板市场为主体、覆盖风险投资市场、公司债券市场的多元化的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
众所周知,所有公司上市是不实现的,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双轨制只能削弱资本市场的效率。从我国转轨经济出发,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迫切需要改变我国场外交易发展滞后与经济不协调的矛盾,采取场外交易形式有助于缓和中小企业股权不能流动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当前应主要按照积极稳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可考虑将原来的证券交易中心、各地现有的产权交易中心以及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改造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项目。
与此同时,还应加快发展定位于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或通过借壳上市等方式直接进入证券市场筹资。此外,作为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应该是一个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问题,开阔眼光才会有通畅的管道,才有使企业时常处于血液充沛,反应快速的高效实体。可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式包括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债券融资、买方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票据贴现融资、典当融资、融资租赁业务等等,中小企业要构建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1]李毅中 .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 2009.12
[2]杨帆 . 论中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的利弊 . 现代经济 . 2010.5
[3]龚 雯。 市场经济需要诚信[N].人民日报, 20
[4]邱仁都,史光明 .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年第1期
[5]任华哲。 《中小企业基本法立法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1
[6]郭春丽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