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论文精选6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论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在当今,科学教育在深入的改革,素质教育实现了全面的进步,而探究教学受到很多教师的关注,在国家教育部,把生物课程标准已经公布下来,把探究教学放在中心的位置,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探究教学的理解。作为一个教师,通过创造情境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而学生是能够用科学的、研究的思维去研究,使得方法达到运用。从而,通过实践而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下几个环节需要注意。
一、教学环节
对于教学环节,包括一个方面:(1)通过设计问题来创造情景;(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实验;(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回答,达到一个好的课堂环境;(4)通过呵护学生,理解质疑,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主动性;(5)在教学环境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在学生之间达到平等的关系;(6)在教学内容上,达到新颖性;(7)在知识的迁移、应用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注意其能力的培养。
(一)情境的创设
我把学习放在现实的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学习,为了学生能够解决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从教学的目标考虑,还要注意情景的创设,在教学设计方面,这是重要的一个内容。而教学环境,是指把课堂、师生关系、生活质量、社会气氛等联系在一起,共同成为课堂的情境。
(二)引入的设计
我们所引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注意问题,以及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所形成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具有学习的动机、明确的目标以及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等特点。
对于新课的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打动学生的心,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引入是必须的,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向有了保障,因此,每节课的引入显得很重要。
我们所引入的方法,往往是按照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来设计,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设计时要灵活。
(三)设计问题要精心
对于教学情境的创造,以及教学的探究,是从学生的意识开始培养,问题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对于所有的探究、发现、创新,往往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能够提问题是重要的,比解决问题更有说服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往往以问题的探索为主,对于设置问题,可以选择角度多、方法多来解决。把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即打开思路,促进思维的发散和培养。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主要是让学生的思维展开。
对学生进行有效、优化地提问,对于提问要求是能够去思考,而艺术性地提问,是具有层次性、整体性。所以,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时,在设计问题时,从简单开始到比较繁索、从小问题到大问题、由表面及内部,通过一层一层递进、一步一步深入,从而攻破难点。而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并给于学生适当的帮助,使得学生通过鼓励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其想象力和能动性进行思考、探索,从而提出自己认为的观点、思路、方法。学生要有良好的态度、精神,在训练学生做题时,注意培养其归纳、综合、抽象等能力,从而养成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控制实验的因素,记录实验的现象以及数据的收集,对于每一步的过程,他们能够科学地去发现奥秘,为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二、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探究使得学生把所得的数据分析、比较、概括,总结而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接着学生对初始的结论产生疑问,通过检查、思考、探究,使得方案更加严密,证据更加周密以及结论更加科学,再通过原有的知识、实验来进行探究解决所存在的疑问,最后,得出准确的结论,同时以“文字、图象、公式”等形式给予表达。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说,在提问题时应做到具有探索的性质,在设置问题时,学生按照各个角度、方法来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把思路打开,使得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灵活的特点。在进行实验时,把学生的操作作为主要的来抓,教师的任务是和每位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中,在课堂效果上达到良好的互动。
三、课堂教学气氛的互动
在课堂上,师生是互动的、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这就是所要的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热情带动起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在教学时,通过交互合作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会、分析、讨论,在其基础上找出内在的矛盾,把其中的矛盾进行研究,从而,明确有待研究的问题。
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所谓学生的质疑,是指在教师所讲内容、知识以及课外的知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疑问,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尊重学生差异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社会关系等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是平等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是应该给差生更多的关爱和机会。在课堂提问时,注意那些学习差的、长相普通的、身材不高的、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提问,对于课堂上的关注,考虑到每一个学生。
六、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对于探究教学,其创设的情境或问题、练习,往往在社会实际中是密切联系的,在环境生态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下,学生要了解社会,了解现代科学的技术。学生在探究得基础上得出准确的结论,第一方面、它属于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第二方面、对于科学结论与探究方法,需要联系实际,进而反应出知识、探究的意义。
总之,对于探究教学,从实质进行把握,通过开放性地实施,使得探究教学的过程得以实现,通过合理地处理,使得探究教学的方法结合其它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文君,张小慧。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现状调查及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5).
[2]张新宇,王祖浩。国外关于“探究水平”研究的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5).
[3]杨承印,马艳芝。我国“探究教学”研究十年[J].教育学报,(2).
[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篇2
1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开展情景教学方法的主要举措
1.1形成学科化的情景教学模式
针对高中阶段生物教学课堂开展情景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生物学科教学活动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条件进行情景设置。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积极创设课堂情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科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切身感受到教学内容,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在针对基因工程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设计一个大型超市或者是相关的卖场,其中有大量的转基因食物。然后依据我国对转基因食物的相关规定进行教学内容展示。这样就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自主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并形成深刻印象。
1.2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应当具有生活化的特征
在高中生物课堂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应当从教室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创设的教学情景应当具有生活化特征。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知识还原与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具体的创设活动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应当保持一致,令情景创设真正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学情景产生直观感受,也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时,教师要通过日常生活中与课本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推动学与用的结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物学科的意义,同时对生物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对基本的新陈代谢类型进行讲解时,将厌氧中的乳酸菌讲完以后,教师首先应告知学生制作酸奶和生产酸奶利用的主要是乳酸菌新陈代谢的原理,然后再讲解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最后通过情景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设置相关问题:过期的酸奶为什么不能喝?酸奶的味道如何?有些酸奶的盒子为什么会鼓起来?通过学生的讨论,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使学生感受到趣味十足的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将实际生活和生物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生物知识。
1.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方法应当加强实践指导活动
通常意义上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将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但是这种教学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十分有限。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应当不断提升实践指导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践意义下的指导,形成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掌握,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环境十分必要。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讲解“细胞无机物”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透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口腔内的舌头上为什么在有唾液的情况下才能对味道进行分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种子在进行保存的过程中为什么需要通风?学生可以在这样的两个问题的指引下开展知识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掌握水含量以及生命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生命新陈代谢问题的思考。另外,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深入掌握和理解,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关情景,使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臭鸡蛋和鸡蛋清的状态进行分析,使学生知道鸡蛋中的主要成为和含量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和巩固。
2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情景教学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与创造性,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并对不断提高我国生物研究能力和水平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同时,情景教学方法应用在现代教学方式中尤其是生物教学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
高中生物论文 篇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凡是能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自身综合素质的都是有效教学。新课标教育的改革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有效教学理论①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更应该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基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开展”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相关理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性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合理设置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方法
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表演者而应该是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在课堂上设置好问题,会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会带给学生学习的激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情有助于思维的活跃,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输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怎么问,什么时候问,问些什么内容等都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不应该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出来的问题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电子白板”是有效教学的手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教学设备“电子白板”已走进课堂,它在投影技术的基础上革新了教学设备。电子白板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了教学的交互性,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对话。并且能通过flash动画、微课等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得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三、集体备课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②。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具体表现在:问题探讨、资料分析、本节聚焦、思考与讨论、练习等。如果教师按部就班的把这些内容全部教给学生,就会出现老师整堂课忙个不停,课时量不够,没有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整堂课听的厌烦,不能有效的掌握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更不用说提高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了。所以教师课前应该充分备好45分钟的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各部分的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生动的表现出来,对教材的研讨不深刻是做不到的或者至少是做的不到位的。课前充分备好课,教学成功了一半。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的力量,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课前集体研讨好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最后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做出一些适度的、合理的个性化处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有效教学的重点
教师教的好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的好。教师如果只是课上的好,学生的成绩没有得到提高,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很好的表演者,教学的最终目标没有达到。新课标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再是表演者,而是领路人,是主导者。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主动掌握科学知识、活跃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物学科素养。
1.在教师主导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把以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转变成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自主学习中,教师依然是主导者,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的“目标主导”、“问题主导”、“任务主导”和“学案主导”,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设问。教师要启发学生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增殖”一节时,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通过自主学习能不能掌握等等。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可以采用“学案”进行教学。在学案中教师不仅可以把课本的基础知识以填空形式总结出来,让学生自主完成,还可以很好的设置问题。例如:在学习细胞周期时,设置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在学习细胞分裂过程时,设置问题:细胞分裂的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分别各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总结?每个时期的染色体、DNA变化能不能用曲线图表示出来等等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
2.合作探究、共同进步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案中有些难的问题一个人完不成,可以共同进行探究,相互讨论,在实践中得真知。合作探究式教学往往比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起到的效果要更好,学生掌握知识也更牢固。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讨论辩解,解决的问题往往比老师直接讲授的知识要掌握的好,记忆也要深刻。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其要领,关注它的有效性,否则会适得其反,课堂教学就成了放羊式的教学。
总之让高中生物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教学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是学生、家长、领导和社会都认可的有效教学的方法。
【注释】
①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xx:1-90.
② 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生物学通报》,20xx.
高中生物论文 篇4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有效的把文字转化成影音,让学生形象、生动的进行课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进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媒体;探讨;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的内容及其重难点进行优化突出,运用多媒体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实施,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现结构。下面就一些提高生物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的特点可以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有效的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并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中仍然要注重常规的教学形式。就一些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来说,虽然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进行直观的观看,更容易的理解,但是也需要教师进行板书以及口头的引导,单单依靠多媒体课件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积极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多媒体所不能具备的。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教师都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相对而言,传统教学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生物标本,带领学生去野外进行调查,亲手操作生物实验,观察生物现象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并不是多媒体就可以代替的。但是在另一方面,生物中的一些实验、理论、结构或是过程,在现实中由于重重限制不能进行,光靠教师的传授很难让学生理解,这样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可以充分的发挥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理解生物过程及其原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的设施情况,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利用好多媒体,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制作精品课件、提升学生素质
虽然网上有很多的有关生物的多媒体课件,但是普遍质量不高,没有针对性,不适合在具体教学中使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精品课件的制作。首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对一些作图和动画会进行一些编辑,对视频有简单修改剪辑的能力,这样才能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其次,教师要有专业的知识素养,对大纲和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的进行课件设计,融合一定的趣味性,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最后,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对教材知识的一些抽象内容进行具体形象的转化,给学生直观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重难点知识。比如在进行基因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用Flash动画进行基因动画的制作,运用生动、形象的图文、动画来演示基因分离和重组,基因突变等内容,让学生直观明了的理解基因的作用和过程,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研究生命活动和现象的学科,内容繁多,涉及到很多的微观结构和抽象的理论,这些知识学生生活中并不接触,学习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图像描述或是挂图的形式对一些微观结构进行教授,学生也是比较难以理解,如在云里雾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媒体可以对生物的微观结构进行形象的展示,揭示抽象理论的发现和推导过程,还可以把一些耗时比较长的实验或现象进行模拟,在短时间内完成实验步骤、过程、现象和结论,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为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一些高中的生物实验,耗时比较长,或是在微观中进行,或是收到学校实验条件限制,不能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操作。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用课件或是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展示生物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过程和原理,掌握重难点知识。比如受精卵形成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进行演示,由于这个过程只能在微观的过程中进行,并且持续时间长,需要用显微镜等设备才能进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显然不可能实现,而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可以轻松的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受精卵形成的过程,教学效果明显。此外,对于一些动物解剖,或是神经刺激观察的实验,高中阶段的学生很难接受和进行,加上现在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这种比较残忍的实验一般都不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师,对实验视频进行编辑和整理,或是构建模拟演示实验课件,通过学生的观看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增强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节约了教学资源,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也要求教师不断的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进行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转变,多进行软件的研究,熟悉使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借鉴和上的多媒体资源,有效的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的促进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
五、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教学提供很多的便利,辅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有效的降低知识的难度,有助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建立同一的教学资源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智研。高中生物探究式学习研究[J].黑龙江科学。20xx(07)
[2]陈梦琪。高中生物解题思维与技巧探析[J].低碳世界。20xx(22)
[3]冉春学。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xx(31).
高中生物论文 篇5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重要工具,而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知识修养,同时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
一、生物学教学语言的特点
1.启发性与教育性。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讨解答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启发提问,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而且活跃了学生思维,避免了教师的泛泛而谈。教育性则是指在运用语言进行教学中,同时进行思想教育,教书育人,把思想教育渗透在知识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和爱祖国、爱人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这一点在生物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科学性与针对性。生物学教学语言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准确性和精炼性两个方面。准确性是指确切地使用概念,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与判断。精练性是则指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如果教师的语言欠准确、不精练,就往往会失去科学性,从而导致概念模糊、或造成判断上的模棱两可。3.直观性与反馈性。生物教师的教学要通过语言的刺激,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把深奥的事物形象化,把远处的物体近处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地再现教材的思想内容。所谓语言的直观性,是指语言要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语言的反馈性,则是指教师把储存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之后,还要运用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将输入的信息再输出,以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检验。教师的语言学生能否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有无新的问题产生,这是衡量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的重要尺度,也是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客观标准。
二、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学的语言艺术,在正确地反映教学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包括教师语言的幽默感、含蓄感及声调的节奏感。完美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智力,开阔了思维,提高了其自主思考的能力。1.幽默感。幽默感是一个美学名词,它通过影射、讽刺、双关等修辞方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问题的不通情理之处,生物教师应汲取相声、喜剧、漫画等门类中的幽默艺术,把它们引入课堂,并加以创造发展,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知识奥妙。幽默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不把学习作为负担,学生在领悟到幽默形式的契机时,就会找出立论中的荒诞之处,内心蹦出微笑,从而学到正确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笑声中绽开智慧的花朵。2.含蓄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都有如下的体验: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听笑话,只求点到为止,而不愿谜底尽释,因为,有“余味”,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讲课也如此。如在讲解氨基酸的脱水作用时,可以这样给学生设一题目:“某蛋白质有四条肽链,这样在它形成时,氨基酸共脱去多少分子的水,形成多少肽键?”并且不马上要学生做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结果,并且总结出:“若某蛋白质是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x条多肽链,则它在形成时共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都为“n-x”。这样在整个解答过程中,学生都会以高度的注意力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含蓄性,是任何一个成功教师所必须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一。3.声调节奏感。课堂讲授中的声调节奏感,是指声音高低及轻重强弱的变化,为了既准确又细微地将课本的思想内容传达给学生,以加深学生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在讲课时,必须注意声调节奏的变化。要恰当地运用自己的声调,语言上要抑扬顿挫。还应适当的停顿和干净利落。富有情感的演说及生物学知识的运用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所形成的比较稳定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每位生物学教师都应该在说好普通话的基础上,致力于训练和形成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风格,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吴飞。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xx
[2]海热古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xx,12(08):173
高中生物论文 篇6
一、当前高中生物命题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 某市第一学期期末统考高三生物试卷的命题,由市教研室组织了三位高三骨干任课教师和市教研员组成学科命题组。工作初期只是拟定了命题的范围、题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分数分配以及难度,由一个教师主命题,接下来是主命题教师与其余教师审题、磨题和组卷。整个过程没有双向细目表,命题质量主要取决于主命题教师的理解、把握和试题框架。
案例二 20xx年某次联考的生物试卷命题,由一位教师独立完成,结果某重点中学中90分以上的学生一个都没有,80分以上的学生也不多(满分100分),试卷的区分度不足。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当前高中生物命题中凸出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很少去研究试卷编制,没有双向细目表作为技术保障,凭着经验、跟着感觉走的命题方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二是命题锻炼的机会少。当今各种教辅资料种类繁多,不少学校加班加点,教师平时忙于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批改、讲评,很少有时间去研究命题,一些单元测验选用现成的试题。加之期中、期末考试时参加各种联考和统考又多。这样,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缺少命题锻炼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没有依据课程标准和本省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命题。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揣摩不够,对课标中有关教学的目标理解不到位,命题出现“深一脚浅一脚”的现象,往往是一些联考试卷难度太大,统考试卷过易导致的。如某次几所省重点中学的联考,试卷难度超过高考,平均分只有60多一点,而一些地区性的统考中试题难度又太低,平均分最高的学校达90多分。
四是命题只重视知识学习的评价,不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从各种统考或联考试卷看,注重考查知识掌握情况的试题居多,很少有试题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五是教师普遍缺乏命题的技术常识,命题缺乏参数要求。
总之,从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看,时下许多考试脱离课标,命题的随意性大,测试题目不能准确反映课标的认知要求,特别是常常人为地拔高测试难度,使结果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程度低,不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导。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一,国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兴起了新一轮的教育评价变革,这轮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以课标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的建构,保证了学业成就评价是基于标准的评价。在我国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滞后,近年来在部分师范院校中对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开始有所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全国各地开展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的具体实践目前还很少,能查到的文献资料屈指可数,许多只是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鲜有文献。正是因为研究的滞后,使新课程实施之初对教师的培训缺位,强调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标准,但广大教师严重缺乏基于课标的评价的知识基础以及相应的技术。
第二,缺乏对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正确的理解,把学生眼前的需要等同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在“一考定终身”的时代,把教育理解为学生眼前的考试升学服务,为了学生一时升学的需要,偏重于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把高考升学率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硬性指标。学校成了追求升学率的执行者,学校不补课成为稀罕事物,使得教师的课业负担重,很少有精力去研究命题。
第三,我国现有的课标以内容标准为主,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笼统模糊,使教师们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缺乏可操作性。
第四,教研不到位,教师过度依赖于教辅资料,命题能力较低。现在多数教师命制的试卷大多是拼凑的,缺少原创性和地域性。题目陈旧,知识点考查重复,不具有系统性和文体性,难易不成梯度,与课标内容结合不紧,与“考纲”精神不统一。
三、基于课程标准命题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已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后的学习结果,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期望。这种期望应当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也应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状况的最重要依据。如《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xx]6号)中强调指出:“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决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课堂教学与考试命题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图1)。如果课堂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考试命题就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否则,考试就会妨碍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走向反方向。因此,命题要遵循学科课程标准,以其规定的课程的三维目标作为衡量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体现课程标准宣扬的新课程理念,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正确的导向。
四、分清不同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现在高中常见的考试有高考、高考模拟考试、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模块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不同的考试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性质。
1.高考和高考模拟考试
高考属选拔性考试。其命题源于课本又高出课本,既重视基础又突出能力考核,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各层次都有区分度。可用于重点本科、普通本科和专科学校的分层录取,兼有教学导向功能。
统计资料的研究表明(图2),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控制在0.55~0.60,试卷标准差很大,考生分数分布比较分散,试卷区分度很大。试卷中各种难度的档次一般这样界定:难度在0.7以上的为容易题,0.4~0.7为中档题,0.4以下为难题。试卷中易、中、难三种试题的比例为3∶5∶2时比较合适。各题型中,易、中、难题目的比例分别为:选择题3∶2∶1,填空题2∶2∶1,而应用题一般不安排易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为3:2。
2.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
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是水平考试,考生成绩分布波形呈典型负偏态(图3),命题侧重双基考查,在低分段有明显区分度,突出低分段的评价功能,以便甄别学业合格或不合格,同时,有教学质量反馈功能和教学导向功能。
浙江省高中生物会考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试题的难度一般控制在0.4~0.95之间,整卷的难度控制在0.8左右,及格率在95%左右。试题难度分布掌控为:容易题(难度为0.9左右)约占70%,稍难题(难度为0.65左右)约占20%、较难题(难度为0.45左右)约占10%。
五、用“测验设计框架”指导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
为评价试卷的内容选择、各知识块之间的比例安排以及难易控制是否得当、是否基于课标,可用“测试设计框架”指导和打磨试卷。
1.生物学科测验设计框架(表1)
2.测验设计框架的特点和优势
特点一:可以从测试内容上全面体现基于标准命题的要求。这是因为测验设计框架所包含的内容(如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题型与题量、难度等)能与课程标准(如对知识的认知要求、课时分配等)达成较好的匹配。
特点二:结构上显示基于标准命题的一般程序。命题先确定明确测试的目的,进而明确试卷的总体难度;确定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明确测试题目的难度,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或题型;考察每道题目隐藏的价值取向;最后再确定测试时间和制定各个题目的评分细则。
测验设计框架的最大优势是规范了教师基于标准的命题。测验设计框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也体现出命题的一般程序,从而为教师基于标准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命题的随意性与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