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优秀5篇)正文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优秀5篇)》

时间: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优秀5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论文博士】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篇1

摘 要:针对硕士生普遍提前工作的现象,提出就业压力动因,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的探讨,给出了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建议,并指出高校和用人单位应有所作为。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提供了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参考性意见,值得进一步深入,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xx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xx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xx年,正如前一年年底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博士学历论文 篇2

一、基本原则

1、按需派出。教师外出进修依照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之要求进行,进修专业、进修内容、进修地点必须以学校需要为前提条件。不符合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要求的进修活动,学校不予支持。

2、择优推荐。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各部门和人事处根据年度进修计划及申请人员过去若干年的工作业绩予以选拔和推荐。

3、分类管理。学校将根据目前国内进修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4、费用分担。进修费用(学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学校承担为主,原则上进修者所在单位和进修者本人均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进修费用。

5、总量控制,适度培养。即实施个人脱产进修年限和进修费用总量控制。

6、签约派出,违约赔偿。各类进修人员在外出进修之前,必须与学校和所在部门签订进修协议,明确三方的权、责、利,切实提高进修效益,确保进修效果。凡未按协议书规定履行各自职责者,违约方需向非违约方按规定赔偿经济损失,并按协议规定赔偿违约金。

二、管理办法

(一)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是指我校教职工攻读硕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并在取得学位后回校工作的进修行为。

1、相关学历毕业者服务期满方可报考硕士或博士。

2、近三年教学科研工作量不满者原则上不得报考。

3、经学校批准报考外校定向或委培硕士研究生者,其每年往返一次的交通费(火车硬卧)及经事先批准的住宿费由学校承担,学费由学校承担70%,进修者个人承担30%。经学校批准报考定向或委培博士者,上述三项费用由学校全额承担。

4、各部门可根据学校规定的报考条件对申请学历进修的教师视其工作业绩及本系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批准其提前一年报考或推迟报考的建议,经学校批准后执行。提前报考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者,其上述三项费用按上款规定执行。提前报考外校者,所在部门须承担30%的学费,应由学校承担的部分相应递减。

5、学校鼓励教职工在职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前所发生的费用由个人承担,待其取得学位后,学校报销相关费用,报销范围为每年往返一次的硬卧火车费、经事先批准的住宿费和经事先批准的学费。在职申请取得硕士学位者,学校报销以上总费用的40%,所在部门承担总费用的30%,个人承担总费用的30%;在职申请取得博士学位者,学校全额报销相关费用,报销范围为每年往返一次的硬卧火车费、经事先批准的住宿费和经事先批准的学费。

6、攻读全国联考形式的各种专业硕士学位者,只限相关人员报考。

7、专职辅导员服务期满两年后,可以报考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专业,第一年的学费由辅导员本人承担,其余费用由学校和所在部门承担。服务期满三年后,既可以报考我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专业(费用由学校承担70%,所在部门承担30%),也可以报考外校定向或委培硕士(学费由本人承担30%)。服务期满四年后,攻读定向或委培硕士所需费用由学校全额承担。

8、在党政管理及教辅岗位工作的教职工,拟申请脱产攻读学位,须在我校工作须满八年,进修专业须与其从事的工作相符合,在读期间占所在部门编制。欲在取得学位后转为专职教师者,需事先征得所学专业所在教学部门和人事处的同意,在读期间占学院编制。上述人员进修所需费用由人事处根据不同情况以协议方式约定承担者和承担比例。

(二)非学历教育

1、博士后研修

(1)学校不支持已获博士学位的教师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在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且以新疆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中国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上2篇,或以上述名义发表的论文被sci全文收录2篇,或以上述名义承担部级科研项目且科研经费理科在30万元、文科在10万元(以实际到达我校科研帐户的经费为准,须由科研处认定)以上者,可以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高级访问学者

(1)高级访问学者进修年限为半年或一年。

(2)高级访问学者原则上需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年龄50周岁以下。

(3)过去三年教学科研工作量饱满,且至少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学术论文。

(4)高级访问学者的进修地点应为教育部直属院校或区外中科院各研究所。进修专业应为我校重点发展专业。到非上述单位进修的教师须报主管校长批准。

(5)高级访问学者自进修之日起,至进修结束后半年内,至少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和新疆师范大学名义一篇。

(6)进修费用。高级访问学者的学费、交通费和住宿费视具体情况由学校、进修者所在单位和进修者本人按不同比例承担。

3、外语培训

(1)来我校工作需满三年者。

(2)从未进行过脱产三个月以上的外语培训者。

(3)年龄应符合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

(4)培训语种仅限于英语、日语、俄语三种语种,学校原则上不支持初学者外出进修,初学者应立足于校内培训。

(5)拟参加英语培训的汉族及民考汉教师,必须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拟参加外语培训的民考民教师,其hsk成绩必须达到8级,讲授汉语的民考民教师hsk成绩必须达到10级。

(6)进修费用。学校承担学费的60%,进修者本人承担40%,。交通费和住宿费由学校定额承担。

三、各类进修人员服务年限

1、不同渠道来校人员外出进修最低服务年限

*

2、具有博士后出站证明书的教师,如调离我校或辞职除应满足上述表中规定的服务年限外,需另加4年服务年限。

3、进行专项进修(含高访、单科、外语等进修)的教师,每进修1年,其应服务年限增加2年。

4、多次进修者,其应服务年限分段合并计算。各类进修者的应服务年限均从其进修结束之日起算。

5、学校与进修者另有书面约定者,进修者应服务年限按书面约定计算。

四、进修审批程序

1、各部门应在学年之初拟订本部门年度进修计划报人事处。

2、所有拟外出进修的教师需至少在预计外出进修时间之前3个月以前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拟进行学历教育者(在职申请学位除外),须至少在报考日期开始之日半年前向所在部门提出申请。

3、申请者本人填写《新疆师范大学教师国内进修审批表》,由所在部门领导根据本部门年度进修计划签署推荐意见后,报人事处审批。

4、凡拟外出进修者,本人必须向学校如实申报过去的进修情况。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两年内不得外出进修。

五、违约责任

凡未达到服务年限而调离我校或辞职者,须向学校赔偿有关经济损失及违约金。事先已在协议书中有明文约定的,赔偿金额按协议约定执行。事先未以协议书约定的,按下列计算办法赔偿:

赔偿额=进修总费用×1.4×欠缺服务年限/应服务年限

进修总费用含进修期间的工资、往返进修地点与学校之间的交通费、进修期间的住宿费、进修期间的委培费或定向费、进修期间享受我校的福利费。赔款中原由所在部门支付的费用,按比例返还原部门。

六、其他事宜

1、所有经学校批准外出进修的教师,在进修前必须与学校和所在部门签订进修协议书,明确各方权力与义务。不愿与学校和所在部门签订进修协议书者,学校不予办理任何进修手续。未与学校和所在部门签订进修协议书而又享受学校进修待遇者,视为与学校和所在部门签订了进修协议书。

2、凡经学校批准进修的教师,因自身原因放弃报考及进修机会者,视为自动放弃进修机会一次,两年内不得报考及外出进修。

3、凡报考统招研究生(含报考硕士和博士,下同)者,来我校工作须满规定的服务年限。经学校同意报考统招研究生而未考取者,自考试当年九月起计算,两年内不得再报考统招研究生。统招研究生不得转为定向生或委培生。

4、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历进修者连续进修,即不允许硕、博连读或博士、博士后连读。特殊情况需连读者,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5、所有进修者应按事先协议约定的进修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进修任务,进修期满未完成进修任务者,应退还学校已支付的费用;需延期者,一切费用(含工资)自理。学历进修最多延长半年。

6、所有脱产进修者(在职申请学位除外)在进修期内不得出国或出境(参加短期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除外)。

7、除不可抗力外,所有脱产进修者不得自行中止进修,无正当理由自行中止进修者,须将所有学校支付的费用退还学校。

8、本办法未明文规定的其它进修事宜,由人事处根据教职工国内进修管理基本原则酌情处理。

9、附属中学教职工进修事宜按其相关规定执行,不适用本办法。

博士学历论文 篇3

1医学科技期刊尚无针对学科专业的编辑准入标准

2制定学科专业准入标准的必要性

一是充分发挥编辑医学学科素养对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助推作用。编辑的学科素养作为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可以强化编辑的信息筛选职能和选题策划职能,体现出编辑学科素养对于期刊的重要性[8]。随着编辑的医学学科素养提高,编辑对于更高端的前沿研究、更复杂的科研方法、更先进的研究理念都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在临床及科研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有助于编辑对审稿中临床内容及科研内容的恰当评价,对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有明显的助推作用。因此,是否具有医学背景对审稿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有的医学期刊研究者认为,医学期刊的编辑应该既是编辑、又是医生,完全脱离医学、临床的结果很可能是眼生手生,连编辑的工作也完成得很吃力[9]。多个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部的实践证实,编辑参加临床医疗实践,弥补编辑的医学学科素养,不仅是培养编辑骨干的好方法,还有助于办出优秀期刊[9-10],体现了医学临床实践背景对医学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虽然在审稿流程中有同行评议专家的审核把关,但作为对医学科技论文进行初审评价的第一关,医学编辑同样需要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依据作出初步、合理的评价,准确筛选出初审合格、有送审价值的稿件进入专家评议流程,避免送审存在较大缺陷的稿件而浪费外审专家的宝贵时间,并能够对退稿稿件提出充分、合理的建议。此外,编辑的学科专业背景也有利于编辑发挥学术人脉优势,更加游刃有余地进行组稿约稿、参加或组织学术会议、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塑造期刊品牌、参与医学实践等。以上这些要求均有赖于期刊对编辑入职时的准入要求,体现出制定学科专业准入标准的必要性。二是尽快弥补我国医学科技期刊与国外先进期刊差距的需求。有科技期刊研究者认为,国际大刊刊载的学术论文水平普遍高于我国,主要原因是编辑的专业学术水平普遍高于我国[11]。Science期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要求编辑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其编辑均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国际顶尖期刊Cell、Nature、NEJM等的编辑基本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或医学家,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博士以上学历的编辑占比很高,使得期刊能够及时反映科研前沿热点。由此看来,我国医学科技期刊与国外先进期刊在编辑学科素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造成期刊学术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科技期刊也开始进行积极的探索,例如天津大学期刊中心制定了严格的编辑准入制度,要求求职者具有博士学位,精通英语及计算机,而且是著名导师的优秀毕业生,通过提高应聘人员入职的学术能力标准,保障编辑队伍的可持续发展[12]。虽然这些尚为少数科技期刊的积极探索,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于全面提升科技期刊对编辑学科专业准入的认识程度、推动科技期刊行业的准入标准制定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三是适应国内医学科技期刊发展要求的呼吁。目前,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在学科准入方面的要求已得到越来越多期刊从业者的认可。谢新洲等[13]认为,高学历专业人才加入到科技期刊中可以为期刊的学术质量提供良好保证,这也与国际期刊出版的经验相吻合。韩磊[14]建议,医学科技期刊应提高编辑的准入门槛,着重引进具有科研经历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以缩小编辑人员与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认识差距。据2012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调查报告,93.2%的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部认为应设立编辑准入制度[5]。我们对山东省11家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调查结果显示,83.3%的编辑认为应设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准入标准,91.7%的编辑认为应将学历及学科专业背景纳入准入标准,66.7%的编辑认为应将准入学历设定为硕士以上,41.7%的编辑认为非常有必要将临床实践经历纳入准入标准,58.3%的编辑认为非常有必要将科研实践经历纳入准入标准。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科技期刊已开始重视编辑准入制度。医学科技期刊对于编辑准入制度的呼吁,表明期刊对编辑的医学学科素养愈加重视,也体现了制定学科专业准入标准的必要性。

3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准入标准设置

结合当前国内医学研究及医学科技期刊发展现状,按照与当前编辑人才结构合理衔接、适度提升的原则,提出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在学科专业方面的准入条件,以学科、学历体现医学知识结构要求,以临床工作经历体现临床实践要求,以科研实践经历及发表学术论文体现科研素质要求。具体准入标准为:同时符合基本条件中的三个要求,且至少符合一个提高性条件。

3.1基本条件

①学科门类为医学,在一级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15]方面应与期刊的报道方向一致或相近;②学历水平为本科以上;③公开发表过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3.2提高性条件

①研究生学历;②具有1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③具有1年以上在科研机构的科研实践经历。

4学科专业准入条件解析

4.1学科门类

医学科技期刊的专业性较强,所处理的稿件均为医学方面的稿件,因而对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学科门类要求应为医学。一级学科应与所在期刊的报道重点一致或相近,如基础医学类杂志应侧重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类杂志应侧重于临床医学,药学类杂志应侧重于药学、中药学。对于综合类医学期刊来说,其二级学科要求可侧重于内科、外科等覆盖面广的大专业,兼顾妇产、儿科、基础医学等其他医学专业,以建立覆盖多个专业方向的人员结构,增强对不同研究领域论文的评价能力。对于报道重点为二级学科专业的期刊,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护理学等,可将编辑的学科专业要求设定为相应的二级学科,乃至与期刊报道重点更匹配的具体专业,如心血管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等。

4.2学历水平

笔者认为,对于在学历方面准入条件的设立,应本着覆盖面广的原则,因此将学历准入条件设置为本科。

4.3临床实践经历

有临床实践经历的编辑对临床诊断、治疗过程有比较直观、感性的体会,从而在评价稿件时对医学专业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对稿件的筛选及妥当修改,可避免将一些有常识性错误的临床类论文提交审稿专家,减少对审稿专家的低效使用。本编辑部一位编辑具有三年的急诊科工作经验,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具有较丰富的救治经验,他在审稿中遇到一篇应用新型洗胃方法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稿件,依据其专业知识判断所报道的洗胃方法确实有一定创新性,但治疗方法中却没有提到对有机磷中毒有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如解磷定、阿托品等的用法用量,评价疗效的指标中也没有针对中毒程度的胆碱酯酶活性、阿托品用量等主要指标,既没有合理均衡药物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也因评价指标不合理而无法确切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属于存在较大方法缺陷的稿件,因而在初审阶段就给予退稿处理,避免了进一步进入复审及专家外审流程。

4.4科研素质

首先,具备一定的科研实践经历者能够更敏锐地捕捉、紧跟科技前沿,其自身的科研实践经历用于编辑工作后,有助于发现科研设计中的不规范之处,从而更好地辨析稿件水平、指导作者合理修改。自然出版集团(NaturePublishingGroup,NPG)的高影响力旗舰刊物NatureReviewsMolecularCellBiology(NRMCB,3年平均影响因子为39.99)对编辑的要求为应有高学历及科研经历,期刊在招聘全职主编时就基于这一要求,吸纳了多位有科研经历的博士、博士后[16]。因此,科技期刊编辑的学术水平应至少与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水平相当,能够了解研究的热点,熟知研究的门道,才能游刃有余地评价其他研究者的水平,从而具备更好的科研前沿报道能力。由于科研实践经历大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才开展,少数未经历硕士阶段的研究者因从事过比较完善的科研理论学习及实践经历,也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因此在本准入标准对科研实践经历的设置中,对硕士及以上学历或1年以上科研实践经历予以同等体现。其次,科研实践阶段的过程十分有助于编辑对论文的审稿及编辑加工。作为评价、编辑出版论文的科技期刊编辑而言,自身要具备论文写作及发表的经历,从中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能够形成理性认识,才能在进行审稿或编辑加工时,做到不仅知其然,还可知其所以然,进而提高审稿或退修意见的专业性、针对性、建设性,更好地对稿件进行评价、编辑加工。撰写、的过程就是一个进入科研深处的“窗户纸”,经过这个阶段,写作者需要将实验阶段的方法、数据进行综合考虑,哪些指标该取舍,哪些方法该改进,数据处理该用什么方法,论文主题如何确定,文字表达如何说明问题,如何运用书面语言、学术语言合理表达等,都需要反复考量,这个过程能够使写作者的论文写作能力大大提升。这种在论文写作及发表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十分有助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开展,如果缺少论文写作经历,编辑无法深入感受论文写作的表达方法,十分容易在稿件处理中有“隔靴搔痒”般似是而非、拿捏不准的感受,影响对稿件的评价和编辑加工。最后,良好的科研素质对于从事编辑工作后开展编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编辑学研究与编辑工作相辅相成,对保证期刊质量及编辑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科技期刊编辑学已经破土而出并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成为编辑学家族中颇具活力的一门新生的分支学科,其发展壮大需要科技期刊界研究型、学习型编辑的参与[17]。无论在哪个领域,科研工作的方法论都是共通的,无论从事编辑工作前是对哪个领域进行研究,都有利于从事编辑职业后将科研思维及方法嫁接到编辑工作中,从而更加方便、科学地思考编辑学课题、开展编辑学研究,这对于促进编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具有博士后经历的《农业工程学报》编辑刘丽英,从事编辑工作后,利用科学性思维方式研究科技期刊论文外流的情况,将其掌握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用于人文社科研究,弥补了人文社科研究在定量分析方面的不足,并探索得出了编研结合是编辑成长有效途径的工作研究方法[18]。因此,在编辑准入机制中纳入科研素质因素,将有助于实现科研素质与编辑工作“1+1>2”的效果,从而有力地助推编辑学的发展。

5实施学科专业准入应处理好的关系

5.1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对编辑学科专业的准入要求应将岗位需求及编辑的个人能力结合起来,实现准入标准与岗位需求及从业者能力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学历方面,可按照期刊的学术水平定位及发展需求适当提高,确定选取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学历。再如学科专业方面,虽然可将一级学科专业相近者作为选择对象,但这种相近性应体现为相关性密切的专业,例如与临床医学相近的可为基础医学、临床药学等,与中医学相近的可为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

5.2学科素养入职前限定与入职后再培养的关系

入职后再培养是目前医学科技期刊提高编辑学科素养的主要方法[19-21],但再教育的效果往往受限于编辑的学科知识结构、专业背景、职业兴趣、学习能力等。如在入职前没有必要的专业学术积累,则编辑对岗位职责的承担能力较低,个人职业发展比较缓慢,无论对编辑部还是个人都是一种资源浪费[6]。如果说入职后再教育的目的是将编辑职业嫁接于从业者先前的学业或职业生涯中,使从业者在编辑领域中获得新的职业生命形态,那么选择优良、富有生命延展力的可嫁接树苗,就是决定嫁接成果———是否能在编辑岗位焕发职业第二春的首要要素。学历、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科研经历等学科素养属于基本固定的因素,如在入职后再教育则收效缓慢,且时间成本较高,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应在入职时通过准入标准使学科素养得到必要的保证,可使编辑在较高的专业起点上进一步在编辑工作中提升学科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科发展。

5.3学科素养与编辑业务能力的关系

科技期刊管理者在吸纳新编辑时常常需要衡量的是,如何在入职要求中协调学科素养要求与编辑出版业务能力、计算机能力、新媒体技能、营销能力等编辑业务能力要求的关系。根据笔者多年来对青年编辑的带教实践,编辑基本功可在入职后通过参加全国出版专业考试、自学、带教、各种形式的再教育等方式在1~2年内完全掌握,因此笔者认为,考虑到学科专业能力对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性作用以及这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入职时的考察要求应侧重于学科专业方面,编辑业务能力则可通过入职后再教育予以提升。

5.4学科素养与职业兴趣的关系

对于编辑工作这项“幕后”工作来说,对职业发展起长远作用的是从业人员的兴趣,好的编辑应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人。对于一个打算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来说,兴趣在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中的作用远超过专业技术本身的作用,即使专业水平并不高,但依靠对编辑事业的兴趣,也完全有可能突破自身的局限,开拓出编辑事业的新天地。如果从业人员已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但在编辑职业中找不到兴趣点、拓展不了职业空间,无法将自身的学科专业与编辑工作进行良好的融合,也难以发挥一个合格编辑的作用。因而,对编辑职业的兴趣应是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5.5实施学科专业准入标准的利弊

博士学历论文 篇4

关键词:高校;职称;改革:导向

目前,各高校掀起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一股热潮,而这股热潮以高校职称评审政策为龙头,对职称评审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纵观高校近期出台的有关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通知,发现有以下几点共同走向:进一步强化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强化科研获奖,在评审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者优先考虑;进一步强化学历要求,除体育、艺术等少数专业外,某一年龄以下的教师,晋升副高级职务和正高级职务,须具有博士学位。

近年来,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各种职称评审政策纷沓而来,高校新的职称评审政策调整本不足为奇,但细读之余,还是不禁疑问重重。

一、高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导向问题

导向之一:教师的评审条件很少提教学质量,只谈科研任务和论文。“科研压倒教学”是各高校的通病。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标准大谈科研任务,而对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学,却只字不提,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有三大职责: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责中,培育人才位居首位。况且,我们都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这“传道、授业、解惑”哪一项能离开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什么以教学为天职的教师,在其职称评审的政策中,却忽略教学的重要性?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科研获奖”,却不见得有“进一步强化教学获奖”的踪影。事实上,教学获奖是教师本职工作优劣的一个评判标准。在教师评审打分中,各种层次的教学奖可以根据其级别折合为分数,为教师职称评定增加砝码,对于教学特别突出的教师,可以实行破格晋升。但现实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就好比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引广大教师把工作重心倾向科研,对于教学任务只须敷衍和应付。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教学的思潮,有一部分教师是一本教材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知识已是烂熟于心,教学是老生常谈,写教案、备课、批改作业全省了。“做课题,搞科研”则成了重中之重。某些高校对于工科教师科研任务规定得很重,科研任务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使部分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疲于奔命。甚至因为要完成科研任务而挤占了教学上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教学质量开始下滑。特别是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少,科研能力尚弱,如果在他们刚刚步入讲台的时候就要担心科研任务,往往教学就要受到影响和牵连,最终导致教学不过关。

在这里应该强调的一点是:不是否定高校教师搞科研,而是高校应该搞科研,但对教师则应实行校内分工,因人而异。大部分人以教学为主,少数人以科研为主,也可教学、科研轮流进行。

我国有人将高校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双优型、双差型四类。这种分发不一定正确,但至少可以说明教学与科研能力能否完整地统一于同一个体身上,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评职称时,如只有统一标准而不能照顾差别,势必严重挫伤一部分教师特别是教学型教师的积极性。

此外,某些教师的科研成果差些,还与他们所教学科有关,或者说是学科特点影响了他们的科研成就。一般而言,应用学科较基础学科、社会学科较自然学科出成果相对容易些。解决办法是:评职称时,对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科研成果不宜作过高的要求或限制太严,不一定要求有创见。如编写出有特色的教材,有关教学法的文章均可作为评职称依据。

另外,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往往重科研数量而不重质量,表现为只注重论文的篇数和发表级别的高低,而缺乏质量观念、精品意识。实际上,发表文章级别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课题意义的大小、成果质量的高低。何况课题的获得、论文的发表离不开各种复杂的背景、关系。还应将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艺术水平列入学术水平范畴。

因为学科专业水平并不等同于学术水平,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送交评审的科研成果中,应有教学法、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要求。

导向之二:整个职称评审政策调整主要针对教学人员一般说来,高校内的教职工除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科研人员外,还有各级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其中教师人数占总教职工人数的比例一般不足50%。但整个职称政策调整主要针对教学人员,至于校内其他教职工的评审标准则基本不变。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学校对教师系列的职工是高标准和严要求,而对其他在职人员则是低标准和松要求,而且整个调整过程中,最高学历要求和外语水平只适用于教师。其他人员则不适用最新学历规定。由此可见,对于教师和其他人员的职称晋升实行的是明显的双重标准。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必然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如果只因教师要传授知识给学生,就必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那么作为高校内其他培育学生的岗位,作为高校服务师生的其他行政、后勤人员不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专业水准吗?现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他们更期盼能在校园内接受到全方位的教育与服务。如果只对讲台上的教师进行要求,而对其他教职工听之任之,这违反了公平和统一的原则。设想一所高校由三流的行政和管理人员来管理一流的教师,怎能保证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又怎能培育出一流的学生?为了提升学校的实力,我们不仅要求教师要站在学术和教学的最前沿,而且我们也期盼行政管理人员能站在专业管理水平的至高点上,同时也希望后勤人员能提供最专业、最优质的后勤保障。仔细思量,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全国高校普通存在着这种一谈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首先针对教师的默契。

这实际上是一种“官本位”的思想。难怪有人感叹:除了学生,教师是高校内真正的弱势群体。

导向之三: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唯学历论教师评审中的唯学历论是近年来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向。以某一高校为例,新评审条件规定“除少数专业外,1962年12月3lEt以后出生的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1968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这就意味着现年小于44岁的副教授和现年小于38岁的讲师为了一纸博士学位而必须重进课堂,寒窗苦读,否则其职称就只能终身停滞不前。可想而知,在职称和学历的双重挤压之下,许多已过不惑之年而学历仍只是本科的教师们将会面临着极大的精神压力。众所周知,前几年,本科学历的教授的俯拾皆是,而如今留校执教的助教原则上只考虑博士生。这也难怪现在人们重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设想如果此职称评审的调整从重点大学推广到全国,往Et的大学校园里该会增加几多白发硕士和银发博士。

伴随着教师职称评审中学历要求的水涨船高,高校在职教师掀起了一股盲目的读书进修热。一部分理工科专业教师为了尽早拿到更高的文凭,不惜放弃自身的专业另换一门文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究其原因,并非对新专业感兴趣,而是理工科专业的博士学位不仅难考难读,而且学习年限又长于一般的文科专业。

在职称评审的学历高压之下,他们只好改弦易辙,选择一门专业性不强的软学科以保文凭速成。这样无形中又助长了文凭的泡沫,扩展了唯学历论的怪圈。

虽然职称评审政策的调整正在探讨之中,但实际上,唯学历论的不良风气已开始在高校外越刮越猛,甚至有些地区已进入学历高消费的时代,一纸高文凭成了就业市场上的一块敲门金砖。

二、高校职称评审政策将给高校带来新的动荡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进入了其发展的最好时期,高校教师们终于可以学有用武之地,发挥才智、报效祖国,但此时过于严苛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无疑会给高校带来新的动荡。

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审倾向犹如一把双刃剑,虽能保证教师科研任务的完成,但却以牺牲教学质量作为惨痛代价。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生命线。如果高校片命追求科研量,使教学退居次要位置,无疑是本末倒置。虽说科研活动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是以兼顾科研与教学为首要前提。在不冲击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科研水平的提高确实能为教学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但若是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则易滑入降低教学质量的流弊。每位教师的工作精力是有限的,工作时间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如果教师为了职称的顺利晋升而偏重科研,无疑就会放松对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减少对教学的投入。

另外,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审倾向致使一部分教师不注重教学,而是不择手段地去“弄”科研。有些教师东拼西凑抄出自己所谓的科研论文;有些教师不惜花高价请高人为自己写文章;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教师投机取巧,同一篇文章可以被不同人使用评同样的职称。公务员之家

重学历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本来教师属繁重的脑力劳动者,如果校方非但不能提供舒解本身的工作压力的有效渠道,反而在业已不堪重负的教师身上新增职称评审的负担,这无疑会给高校教师疲于奔命、心力交瘁。近年来有关中青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报道多了起来,而这实际上是知识分子心理压力过大的一个侧影。从压力大小与绩效水平高低之间的关系来看,过高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个人绩效的发挥。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绩效水平,压力只能保持在中等状态,否则就会抑制教师的潜力发挥,严重时导致教师终日焦虑,效率低下。

过高的职称评审标准,可能又一次引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当教师无法正面接受过高心理压力时,就会采取逃避压力——跳槽的办法,即引起高校教师人才的外流。尽管近几年高校教师待遇有所提高,但教师大多不满足于低层次的物质享受,而是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如果高校“唯科研和学历是瞻”的偏好使教师无法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乐趣和成就感,那么很多教师就会选择到社会上去重新就业和重新定位,而实际上这是稀缺的高级教育人才的一种流失。据统计,高校中优秀人才大多流向外企和商界,除了经济上的考虑外,这主要是因为外企“轻学历,重能力”的灵活的用人制度能给他们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空间。在人才流动日益普遍的今天,高校教师的外流,尤其应引起有关人事部门的高度警觉。

“大学也,谓有大师者也”。一所高校必须有著名的学者或大师,才能吸引莘莘学子。为了大学的将来,高校应该更加关注教师,应该创造更宽松、更人性化的治学环境,激励他们勇攀科学高峰。

参考文献

[1]、袁祖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透视及纠偏。汕头大学学报

[2]、钱里群。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

博士学历论文 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高级职称晋升;科研绩效;统计分析

近20年来,高校教师科研绩效与职称晋升紧密相关,无论国外的“publishorperish”[1-2],还是国内“非升即走”[3]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教师选择“学术蛋炒饭”来增加量[4],国外最新社会学系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2015-2017年间新晋教授与副教授平均出版物分别是8.0篇/人与18.2篇/人,而在1991-1993年间此数据仅为3.1篇/人与14.7篇/人[5]。数据结果表明,现在获得高校高级职称晋升需要更多科研成果支撑。而国内针对管理学界论文数量与质量、职称晋升需求与科研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至今未有,基于此,该研究选取1998-2018年期间,20所国内“一流”高校中获得职称晋升的308名教授及314名副教授为研究对象,通过学校官网、中国知网及其他外文数据库等途径搜集他们近20年的量、项目申报量、著作出版量、晋升“差距年”及论文合著者等信息,深入探讨是否存在伴随时间推移高级职称晋升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倍增关系?相比于20年前,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完成多少科研绩效才能够获得高级职称晋升?20年的量、项目申报量等的变化趋势给这种关系带来什么影响?以期刻画出高校教师高级职称晋升的规律,从而为引领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样本选择

首先综合近10年来管理类专业排名,选取20所国内一流管理类专业院校作为研究对象,例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其次从20所高校的官方网站管理学院系师资队伍中找出现任教授与副教授人员,收集并整理出1998-2018阶段内每年获取教授及副教授职称晋升的人员数量,剔除不在此区间晋升以及不能明确晋升年份的教师人员,最终确定308名新晋教授、314名新晋副教授;最后通过调查对象所在院校官方简历、中国知网及其他外文数据收集并整理出他们从博士毕业至晋升为副教授、从副教授至晋升为教授期间量、项目申报量等其他科研成果数量。依据在线简历信息输出这些教授与副教授人员的姓名、性别、博士毕业年份/院校、晋升教授/副教授年份、博士毕业至晋升为副教授的时间差、副教授至晋升为教授的时间差等信息,整理构建出统计分析的基础数据。

二、科研绩效统计标准

教授的科研绩效,指他们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例某高校教师2003年晋升为副教授,并在2010年晋升为教授,则需要统计该教师在2003-2010期间的科研成果。同时由于滞后问题,在此将教师官网简历中已列出被期刊接受但未见刊的论文也算作有效论文,副教授同此处理。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只有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才算作该教师的有效论文量,该标准适用于国内外所有文章。同时为使统计结果更有利于分析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压力,在此按照期刊级别将论文分为四类,分别为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国际一流期刊论文、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及其他类论文;项目则分为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面上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其他类项目四类。针对高校教师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论文,以及其他公开发表的博客文章、新闻通讯、未发表的手稿、书评、社论等都不计入有效论文量中。

三、结果分析

(一)论文级别分析。如图1(a)(b)展示,314名新晋副教授从博士毕业至晋升为副教授期间、308名新晋教授从副教授至晋升为教授期间,论文类型分布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随时间推移,职称晋升所需发表的不同级别论文量均在逐步增加。(三)著作分析。如图3(a)(b)所示,总体上新晋教授平均著作量高于副教授,但二者平均著作量趋势相似,即在20年前著作量整体较高,并均在2001-2003期间达到峰值,分别为0.36本/人、0.33本/人,之后均普遍下降。对于新晋教授来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2016-2018年间的平均著作量仅为0.06本/人,相比于1998-2000年间下降了79.3%,而新晋副教授在2010年后经历一个增长期后基本保持不变。著作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高级职称晋升及其他评审标准中,著作出版物相对于量不是“硬性指标”,导致该“非标识性”科研产出成果较少;其次新晋教授平均著作量的大幅下降还与“已获教授职称”有关,教授职称已是高校职称的“塔尖”,许多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热情与科研精神在获教授职称晋升后开始减退。0.20.330.190.110.060.160.1400.050.10.150.20.250.30.350.4图3(a):按年份分列新晋副教授平均著作量0.290.360.340.160.190.120.0600.050.10.150.20.250.30.350.4图3(b):按年份分列新晋教授平均著作量(四)“差距年”分析。为更加全面量化高校高级职称晋升难度,在此引入“差距年”分析。所谓“差距年”,指在博士毕业至晋升为副教授、副教授至晋升为教授之间的年份时间差。1.副教授职称晋升中“差距年”分析。为更直观分析近20年来管理学科中副教授职称晋升“差距年”状况,在此分别选取20年前后获得晋升的23、43位新晋副教授发现:近20年来,伴随高级职称晋升难度加大,高校教师从博士毕业到副教授职称晋升的“差距年”越来越长。通过图4(a)(b)近20年对比,在1998-2000期间,存在57%的副教授在晋升之后才获博士学位;其次在博士毕业1-3及4-6年内获得副教授晋升占比分别为35%、8%。相比于20年前,近几年获高级职称晋升的高校教师群体中不存在负值“差距年”,说明目前获副教授职称晋升前提是必须拥有博士学历,直接反映职称晋升对于学历硬性标准的更高要求;同时对比发现,现在职称晋升“差距年”主要集中在1-9年,相比于20年前的1-3年以及“负差距”来说,晋升“差距年”在增大,意味晋升难度加大,晋升考核更加严格及需要更多科研成果支撑。2.教授职称晋升中“差距年”分析。同理,我们选取15位在1998-2000年期间及50位2016-2018年期间共65位新晋教授,相比于副教授,新晋教授“差距年”跨度更长且所占比重更大,均主要集中在4-9年,变化趋势不明显。(五)论文合著者分析。1.副教授论文合著者分析。图6(a)(b)展示1998-2000期间及2016-2018期间,新晋副教授不同合著者数量下论文占比情况,可看出20年前后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量大致相同(现在的1.9人/篇与之前的2.1人/篇相比)。2.教授论文合著者分析。新晋教授论文合著者在20年进程中变化趋势不如副教授明显,不同合著者数量下论文分布较为平均。但相比于20年前,2016-2018期间获晋升的教授发表的文章往往有更多合著者(平均值从2.1人/篇增加到2.6人/篇),同时只有一位作者的论文比例从35%下降至21%。表示伴随时间推移,高校教师协作与互动性增加的同时也带动论文总量增加,即协作带来更高论文产出。

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