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论文范例5篇》
****公司2012年综治工作总结这里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综合治理论文范例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治理论文 篇1
1.1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往往口号喊得响,实际重视程度却不够。在实际的施工管理时,由于管理模式的低效等原因,安全管理始终不能摆到应有的位置,对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性没能正确认识,所以导致一些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而且有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一些设备用品、安全工具等配备不齐全,一些安全措施也难以落实到位,有些企业安全资料存在造假,甚至没有安全资料档案等情况屡有发生,这些问题都给安全施工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1.2质量问题
质量就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能否平稳运行的根本保障,科学的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质量保障是通过高效的管理实现的,一方面是健全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发挥施工特长;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严格监理、严格把关验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漏掉一丝一毫,及时消除质量隐患;再有一方面是严控材料质量,把好材料关,避免因材质本身问题而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以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1.3成本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花费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增加很多成本,工程建设的目标是高标准、高质量,但同时也要达到价廉,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回报,这在实际施工中的确是一对矛盾,但也并非不可能,成本控制要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需要解决和克服的问题也较多。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2.1施工前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前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以及工程成本的预算,同时要根据工程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合同及施工方案。施工前的管理是属于准备工作阶段,这段时间是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基础,准备的充分与否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能否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决定条件。
2.2施工中管理
一是对图纸进行会审,根据工程的设计确定质量标准和成本目标,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些相对复杂、施工难度较高的项目,要科学安排施工程序,本着方便、快速、保质、低耗的原则进行安排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二是对施工方案的优化。施工方案的优化是建立在现场施工情况的基础之上的,根据施工中遇到的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以有效控制成本进行针对性管理,做好优化细化的工作。三是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对于材料成本控制,首先是要保证质量,然后才是价格,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使用质量难以保证的材料,要质优价廉,再有要根据工序和进度,细化材料的安排,确保流动资金的合理使用,既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同时也能降低材料的存储成本。另外对于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要科学合理的放置,减少不合理的搬运和损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要控制材料的消耗,对大宗材料及周转料进行限额领料,对各种材料要实行余料回收,废物利用,降低浪费。
2.3水利工程施工后管理
水利工程完工后要完成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和加强竣工结算管理。要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以确保完工交付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在竣工结算阶段,项目部有关施工、材料部门必须积极配合预算部门,将有关资料汇总、递交至预算部门,预算部门将中标预算、目标成本、材料实耗量、人工费发生额进行分析、比较,查寻结算的漏项,以确保结算的正确性、完整性。加强资料管理和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改善的主要方法
3.1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水利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多,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在管理中要顺应时展,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运用,同时采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计算手段,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及现场监控管理,完成施工的数据传输及汇总,利用信息及数字进行现场的施工管控,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决策,以便控制施工质量和成本。
3.2施工管理中人员的素质管理
综合治理论文 篇2
1.1课堂教学引入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病例讨论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为促学”。课堂教学引入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课堂上给出一个临床病例,如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根据该病例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课堂教学;课后,给学生1~2周时间完成病例分析。学生可以自由分组、讨论、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病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知识及知识来源,这就要求学生设计出符合个人需要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在病例分析期间,同一小组的学生需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反复讨论。通过小组的讨论沟通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成为有效的合作者。这对将来检验技术人员与患者间、检验技术人员与临床医护间的人际互动、学习互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大量的病例分析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临床病例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是综合了检验医学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相关知识,有助于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学生在完成病例分析后,需要在课堂上讲述他们的学习和讨论的结果(体会),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及演讲能力,这对于那些平时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PBL教学法的优势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1)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较为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积极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从中可获得其他同学及老师的相关信息。(2)尽可能地暴露一些相关课程的学习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其正确理论的理解,并且可以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3)除了对理论学有帮助,还可以锻炼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检索文献、资料查阅、总结归纳、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等能力,这些综合能力都将为以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PBL教学法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作者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有待加强:(1)信息获取途径较为单一,大多为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教材上现有的信息,不能够有效的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2)团体合作能力不强,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立完成的。(3)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1.2加强情商培养
情商是人类认知、调节、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人们处理冲突、矛盾、人际关系、决策等需要的一种平衡心态以及同情共感的能力,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逐渐养成的。有研究表明,影响一个群体工作效率的因素有3个:(1)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2)群体特性;(3)群体的效能意识。积极的、愉快的情绪能使人充满着信心,并努力工作;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行为效率。高情商有助于提升团队的道德、创造力和合作精神。检验技术人员完成每一个标本的检测往往都需要与其他同事、同行共同协作,检验技术人员的自我发展需要依托所处的检验医学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生存、发展,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体现;而这个群体也会随着每一个人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个人与群体都将得到提高。因此,加强情商培养,才能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更好地提升到检验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我们在血液学检验实践教学中,当学生观察到疑难细胞及少见细胞时,一般先按实验小组进行自由探讨,并由学生利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将所见细胞拍成照片,实验结束后做成PPT课件,最后由任课老师按临床病例讨论的模式进行指导、分析及讲解,在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成就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另外,情商培养可以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的心理调控能力、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良好的情绪可以帮助检验技术人员在实际医学检验工作中更加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较高的工作效能。新毕业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由于在校时教师们的正面教育使大家对未来的职业过于理想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而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对工作流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也未全面掌握。因此,在情商培养中,要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播种成功的种子;要通过情商的培养,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在日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更加积极并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与不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此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2实践教学
2.1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教学中,教师进行规范的操作示范,是培养学生正确操作以及获得实验成功的关键。其次,就是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操作,使学生逐步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对显微镜、尿自动化分析仪、血小板聚集仪、血液自动化分析仪等临床检验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故障排除等能力的训练也需要加强。在操作仪器前,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检测原理、方法、操作流程、、操作注意事项、仪器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独自实践操作仪器并处理一些常见仪器故障。实践教学是学生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联系临床检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课程开设的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时教师先讲述,学生再按照教师所讲的步骤进行实验,而实验所用到的器材、试剂等物品都是由带教老师事先准备好,并有秩序的摆放在学生实验台上,学生做实验时不用过多的思考,只需按照黑板上的操作步骤操作就可得出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对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作者在实验教学中增开了设计性实验,由带教老师提供设计性实验题目的范围和总体思路,并把实验室所具备的实验条件告知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总体思路、时间和实验室的实际条件,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合格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提交一份按照科研论文格式书写的实验报告,最终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验设计、实施、结果报告等情况作出综合评价。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因此,开展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之一是操作项目众多,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临床检验各项操作技能,除了在实验课上给学生传授操作方法外,利用课余时间,将部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自己设计实验,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做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岗位实用的操作技能。
2.2加强和规范临床教学
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式”高等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模式,加强与临床基地教学的融合。让学生进校后的第二年即进行临床基地检验科(检验中心)见习,尽早接触临床岗位,让学生先有一些感性认识后,再带着应用性问题回到课堂学习理论,使学生感到在校的理论、实验教学内容不再空洞,有利于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最后阶段,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时期,更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向临床检验专业技术人员转换角色的阶段。因此,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认为,临床实习要达到满意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1)选拨高素质的临床带教老师;(2)定期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培训;(3)各教学点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详细的带教计划;(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带教方法;(5)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考核评价(系部评价+学生评价);(6)对实习学生进行出科考核评价。将临床实习带教模式进行规范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语
综合治理论文 篇3
(一)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计划设置为素质教育、技能训练、综合模拟及实训实习四个环节。一是依据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文化理论课程学习;二是依据物流管理类别实施物流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掌握物流管理程序、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三是依据物流企业业务需要设置岗位综合模拟,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四是依据就业诉求,培养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要以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相衔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亟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通过模拟网络系统平台将实训中心设置为物流管理市场化,使用数据信息办理物流公司业务和原始票据,构建虚拟网络背景下物流管理生产在线平台,通过在线平台驱动区域物流交易、包括单据的使用、软件操作、技能提高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物流企业实践中,培养师徒制,意向合约,签订服务年限,招之能用,用之能行,行之有效的机制,特别是劳动观念和职业素养的塑造。
(三)物流管理校企共建对接机制
学院在教学中与设置与企业岗位相对接,建立校企共建资源库,对学生实训学院应调整计划由第五个学期提前到第一学期结束,每一学期结合课程与课程相关的企业岗位设计,通过顶岗实习,将课程所学知识、与就业相衔接,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员工角色,保证毕业、就业无缝对接。通过校企共建机制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岗位相链接的操作系统。
2物流管理课程构建与教学的创新
(一)物流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亟需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从业务操作员和业务主管来加强培养,部门经理需要拓展培养,对物流管理筹划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物流管理操作员的业务,包括对货物仓储的配送方式、货单的调度实施、国际货运单证处理、物流货物信息录入;业务主管侧使用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物流管理筹划等。毕业生初入职场面对的是操作员的基础工作,经过多年历练才进入业务主管、部门经理,负责仓储配送部、物流运输业务部、企业信息管理部工作。
(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与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涵盖物流管理业务中的任务及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施,从实践课程体系的组成来说,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岗位的职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物流业务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第三阶段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职业道德。
3物流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建设的构建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相关文件,加快发展高职教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
(一)完善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建设,建立仿真型物流管理公司
针对现有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考量实训实习模式、基地建设软件、岗位环境、岗位职责等设计实训沙盘、提升企业文化等。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拓展校外实训建设。促使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平台以信息化物流业务流程为支撑、学训一体化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相融合、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相衔接,打造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规范化,实现融技能培训、服务社会等多功能的综合实训中心。
(二)实现校企物流资源共建、资源共享,健全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建设配套制度
综合治理论文 篇4
以目前城建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看,基层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是推进城建档案的实际推动者和执行者,无论政策、管理方针如何制定都需要基层城建档案人员的推进。所以要提高城建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1制定具体的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守则,选择专业化城建档案管理人才。
挑选优秀的城建档案管理人才是确保城建档案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保证。首先,我们要根据城建档案部门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人员守则,做到管理的有理有据。再次,我们应加大人才的招募,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建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年轻员工。
1.2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建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所以必须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的业务培训,以保证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更好的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城建档案工作涉及重大,城建档案管理不当发生错误可能会决定城建工作的成败,所以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工作认真负责的品质。
1.3宣传贯彻法律法规,明确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目前具有信息化和法制化的特点,为此我们在城建档案管理中也要宣传和贯彻法律法规,使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知城建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城建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因此,对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1.4加强对基层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引导,使其明确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基层的城建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是保证最终管理效果的保证,如何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灌输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是全面提高城建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2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要有明确的服务管理理念
在城建档案的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任何工作,必须具备明确的服务意识,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建档案管理业属于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服务管理理念的选择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确定主动服务的理念。
主动服务的对象是城建档案的利用人员,服务的内容很多元化,各类城建档案都包括其中。可以用查询、复制等方式对城建档案信息进行推广,使可利用城建档案者拥有高效、便捷的服务。主动服务是一个创新理念,是新形势城建档案工作的必经之路。当前城建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强化城建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从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向城建档案信息系统管理过渡,改变以往仅限于提供城建档案原件的低层次的被动服务状态。
2.2确定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城建档案工作由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由实体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对我国目前的城建档案工作现状来讲,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兴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重新定位,做好过渡时期城建档案信息利用工作。实践证明,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应用于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根本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来开发城建档案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能力和效率,从而提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3.3确定提供优质的城建档案信息的理念。城建档案信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服务的基础,在新环境下工作人员应该抛弃传统的档案管理机制,积极的开发、大胆的应用新的档案管理方法,搜集有价值的信息,用优质的信息资源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2.4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既要分析现有问题也要制定具体解决措施。
在现阶段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由于一些体制原因和管理手段的制约,导致城建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太低,新鲜血液基本很难输入。由于管理制度很难在根本上得到改善,在一些城建档案所,看管疏忽,甚至无人看管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城建档案管理的投入。
2.5城建档案管理体制不成熟,城建档案管理制度需要统一和细化。
在目前城建档案管理中,受到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的制约,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还不成熟,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做到统一和细化,由此导致了城建档案管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效果不理想,有时甚至还出现冲突。为此,我们必须对现行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必须要建立完善统一和细化的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城建档案管理的有效进行,使城建档案管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
3结语
综合治理论文 篇5
现状分析
保证城建档案完整、齐全、系统移交,依靠的是法律、行政、经济三位一体的制约保障手段。但在具体执行时,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是法制手段不完善。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档案法制体系已初步构建,但细化不够,可操作不强。国家有关档案法规比较宏观,强制性较弱,只规定了程序过程,而对令不行、禁不止的行为监管处理办法相对欠缺。据笔者多次调研考察了解,内地很多省市地方性城建档案法规尚未跟上,针对性不强,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力度较弱。二是行政手段不过硬。一方面,依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规划、质监等部门支持把关。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体制上的不足,容易出现工作断链和漏洞,监管责任不清晰,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另一方面,城建档案部门自身行政职能。据了解,湖南省内大多数城建档案馆尚未加挂“城建档案管理处”的牌子,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和执法主体资格。
加挂了牌子的城建档案部门又往往因为人员配备、执法经验以及体制阻力等原因不能充分行使行政职能。同时,城建档案部门是否应具有行政职能在业界意见不一。如瓦房店市档案局认为,城建档案馆是一个文化事业单位,不具备行政职能的基本条件。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城建档案部门尚未加挂“城建档案管理处”的主要原由。由此来看,在城建档案发展中“行政职能部门”给“文化事业单位”的让位,也逐步佐证了城建档案应注重的是其实效价值,而非其行政执法功能。目前,一些建设部门实行了联动机制,对移交城建档案在程序上进行了进一步理顺,迈出了规范治档的一步,但要把城建档案的依法管理与衡量工程质量的优劣挂钩,作为其重要参考数据之一,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经济手段不长效。经济手段一度是最重要的城建档案保障手段,即建设单位交纳一定档案押金。对确保档案的移交具有一定作用,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如占用建设资金,对重点工程和边施工边报建工程的档案报送缺乏制约等。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已取消档案保证金的收取,经济手段不再存在。
对策措施
笔者认为,要增加城建档案事业的动力与活力,确保与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配套法规建设,完善档案法制体系依据《档案法》、《城乡规划法》、《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借鉴沿海城市做法,结合本省实际,可由省人大或省政府制定《城建档案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档案专项验收认可办法》、《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办法》,各地州市也可制定一些政策措施,注重针对性、配套性和操作性。一是应明确城建档案接收范围。城建档案的范围和城建档案馆的接收范围必须明确界定,同时明确规定城建档案的归档时间和报送要求。二是应明确城建档案机构行政职能和行政执法资格。赋予城建档案业务指导、行业管理和监督职能。明确城建档案经费纳入城建经费年度计划,特别是《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要立项,列入年度预算。三是城建档案法规应列入城建法规体系。即在规划、工程质量、房地产等法规中体现城建档案要求,明确城建档案的执法条款,明确城建档案执法人员职责和处罚细则。建立档案领导机构,理顺行政管理机制一方面,组建综合协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