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论文最新9篇》
如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分享的建筑美论文最新9篇,仅供借鉴。
建筑美学 篇1
关键词:界画;建筑美学;文化认同
界画是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宋代达到了高峰。邓国祥《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潘怡《界画中的建筑意味与人文精神》、苏丹《界画于界线内超越限定》、董朝阳《从界画作品中解读古建筑的艺术特色》、方振宁《绘画和建筑在何处相逢?》、陈嘉全《建筑视野中的趣味绘画艺术形态》等一批专家学者的论著通过历时已久的深入研究,对界画及其相关领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爬梳了中国传统界画发展及其理念建树的起起伏伏。本文拟在众多研究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进行进一步阐释。
一、传统界画的缘起与发展
(一)界画的缘起
要论述中国传统界画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就首先要明晰界画的缘起与发展。界画最初应用于建筑图稿,后经众多画家的艺术实践发展成为画科,界画是一种绘画的技法,又被称为“楼观”或“屋木”,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顾恺之《论画》一书中有关于界画的记载描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二)唐宋时期界画的发展
虽然界画一直以来在中国画坛上居于从属地位,但在历史上也出现了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界画家及作品,如唐李思训《九成宫纨扇图》《九成宫避暑图》,目前中国可考最早的一幅大型界画是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五代时期有卫贤《闸口盘车图》,直至宋代,界画发展达到高峰期,出现了郭忠恕、张择端、马远、李嵩、赵伯驹、徽宗赵佶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其中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马远《踏歌图》、李嵩《水殿招凉图》、赵伯驹《汉苑图》、徽宗赵佶《瑞鹤图》等众多流传至今的界画,为后来学者研究建筑美学、社会风俗等都提供了详实的研究基础。尤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强烈的历史记录性,全图以长卷构图形式描绘了市井建筑、众多人物与郊区风景,整幅画面融合顺畅。画中的人物、建筑物都体现了极强的时代特征,通过建筑物的描绘可以看出画家相对克制的情感表达和对建筑造型的精准要求,画人物时则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职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细节特点,通过表现人物和建筑物的动与静,营造出画面整体情境,将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场景在作品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清明上河图》画卷中,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交易瞬间都是融洽而和谐的,这也正是“迁想妙得”的最好体现。而宋代的郭忠恕则是以工匠计算建筑结构的方式进行界画创作,《圣朝名画评》一书就曾评论他的界画是位列“神品”的“一时之绝”,其作品《明皇避暑宫图》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画面描绘了唐明皇的避暑宫,宫殿宫门向内背山面水,亭台楼阁、长廊庭院、水榭宫室刻画工细精确,大量的屋脊斗拱描绘深入细致、结构严谨。巨石、古树点缀,楼阁密集,前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明皇避暑宫图》勾线劲挺,虽说有界尺相助,但是众多的曲线,依然得徒手勾勒”,是不可多得的界画精品。
(三)元明清时期界画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界画发展有所回落,出现了夏永、王振鹏、仇英、袁江、袁耀等代表性画家。夏永《岳阳楼图》、王振鹏《龙舟图》《大明宫图》、仇英《上林图》《滕王阁》、袁江《梁园飞雪图》、袁耀《阿房宫图》都是优秀的界画代表作品。其中袁江的《梁园飞雪图》为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画家认真地描绘了华丽精致的建筑物,以极为均匀挺直的线条描绘了房屋的各个细节,比例精当,造型准确,丝丝入扣。由于大雪覆盖屋顶,画家索性将屋顶留为空白,与细密的斗拱、隔窗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当代界画的发展
当代代表性界画画家及作品有张孝友《南乡旧梦图》、黄秋园《阿阁图》、游新民《唐苑丽人图》《周庄纪游》《皖南纪游》等。张孝友《南乡旧梦图》是画家凭儿时记忆所绘的一卷“江南民国风情录”,为绢本工笔重彩画长卷。画面内容为清朝末年江南水乡城市中秋之夜,河埠市集人物桥船的写实全景。此图被众多媒体报道誉为“惊世之作”,张孝友也因此被誉为“当代张择端”。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古界画建筑表现多为建筑物的正立面、侧立面或轴测图,以散点透视为主要表达形式,这种传统方式虽然体现了较好的叙事性,但无法准确表达空间和景深的关系。张孝友深谙透视原理,他在作品中运用了西方透视学原理,能够从建筑物或街景的任何角度描绘对象。加之他多年对古代建筑、轮船、桥梁等大型人造物的复杂构造的深入研究,更能精确把握各个部分的透视关系。他的当代界画在运用西方透视学原理后,结合中国工笔画、兼工兼写绘画、写意绘画这三者的表现方法,进行糅合吸收后运用到画面当中,体现出当代界画家的思考,也展现了界画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与文化认同
(一)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
因界画描摹建筑轮廓和造型常用界尺,与其他画种相比界画最大特点就是要求精准细致地再现对象。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建筑、桥梁、亭台楼阁、舟车、人物,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美学思想范畴,还延伸至社会学、民俗学、建筑学等众多范畴。正是因为界画创作追求工整往往被誉之“匠气”,但“匠心”通常指做事情的心思巧妙及专业态度,而“匠气”则多指作品传递出的教条与拘谨,两者不能完全对等。界画创作领域因此常遭“冷遇”,这更坚定了界画创作者的创作信念,但凡涉足此领域的画家必是有备而来,创作过程更要求其建筑知识、作画心境、修养心性缺一不可,这和界画缜密工细的作画规律不无关系。界画产生缘起及绘制特点,极大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美学,使其在美术与建筑领域中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界画最初是以建造为目的,以宫室、楼台、庙宇为主要题材。绘界画者最初是一种工匠精神的表达和建造目的的表现,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融入设计者与建造者的思想,以建筑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面很难充分表达画家个人情感,所以界画为了精准呈现往往需要画家克制情感,用界笔直尺绘制出建筑、舟船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至宋元,界画绘制已经可以达到同比例扩大后对施工进行指导的精确程度,具备了当代工程制图的现实功能。历史上界画的近乎失传也导致了界画画种的边缘性,界画创作者若仅以界画闻名于世则常会遭遇时代冷眼,在宋代文人画兴起的大背景下,刻板谨严、充满“匠气”的绘制方法似乎完全无法同洒脱旷达人生趣味为伴。
(二)界画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界画建筑美学人文思想极其深厚,界画中的建筑美学体现出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理想栖居生态环境的向往,通过对皇家、宗教、园林、民间等各类建筑及装饰的绘制,深刻表达了时代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界画家创作常常需研读建筑桥梁构造、船舶制造等方面的文献,才能使其作品中的描绘对象严丝合缝、可供推敲。以建筑作为主体的界画和以建筑作为客体的山水界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建筑美学角度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体验和认知。探讨界画的文化认同,就应将界画作品放入创作背景中,透过多层面的建筑美学与文化视野还原建筑本体环境,并对作者的情感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才能对传统界画美学的发展做出真实而透彻的判断。同时由于儒道学说中“君子比德”“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也折射在建筑美学思想观念中。因此,界画创作更要求“建筑美学”和“画家意念”合二为一,表现手法上要善于“隐藏”的同时注重“含蓄美”的表达。界画建筑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社会的等级观念,亲王、公侯、品官、百姓均有不同的色彩体系。金朱黄常用于帝王、贵族宫室;青绿次之,可用于百官宫第;黑灰用作庶民庐舍色调。传统界画通过可游可居的体验意识、儒道思想的哲学观念、法象天地的造型手法、以小观大的空间表现全面阐释建筑美学与文化认同。界画画家由于其专业与艺术的共融性与同构性,凭借自身文学与艺术的修为,在吸收前代画家艺术造诣基础之上,将建筑美学思想及表现形式作为主题,创作过程始终追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境界,通过界画剖析社会人文精神、探究追求理想境界,同时表达美好生活、探析国运兴衰、关注民族荣辱。由此可见,仅从图像学角度研究界画发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三、界画的传承与发展
(一)当代界画的传承
界画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传承做出了贡献,它精准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建筑、桥梁、舟车,体现了中国建筑美学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重要理念。界画历经了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隋唐逐渐发展、五代趋于成熟、两宋达至鼎盛、明清逐步衰落,时至近现代少人问津,如同一部被失手放进中华文明宝库角落等待发掘的史册。时至今日,界画应当具备一种新的姿态以体现它的活力。在谈到对界画的传承发展问题是如何考虑的时,当代界画家张孝友曾表达,自己很想抢救这门中国传统绘画,将界画的传统技法恢复出来,为其打开一扇门,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界画作为一个古老的画种,能否复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这门中国传统建筑表现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落,这不免令我们深感遗憾。希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的复兴,中国传统界画与建筑美学可以重现昔日的辉煌。
(二)界画的创新性发展
交叉学科已经成为新兴学科门类。界画在当代的发展除了继续因袭传统技法传承外,站在未来跨学科发展的视角下,传统界画结合当代的科技和手法寻求创新性发展更加成为可能。当代的建筑表现图和手绘效果图都是在西方透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表现技法,如何在建筑表现、空间表达上走出中国自己独有的创新路子,就需要倚靠界画这门“中国最早的建筑效果图”去进行发掘和探究,要凭借跨学科的力量,统筹考量界画的未来发展,以界画为抓手,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
四、结语
界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门类的一科,始终在自己独有的轨迹上发展传承;界画家作为绘画史上不被关注的艺术家群体,也总是心无旁骛地坚持着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向。正是这样的默默坚持使这门艺术能够传承至今,界画及其从业者如同蒙尘的瑰宝,始终坚定地等待懂得它的人们来发掘、来振兴。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杨永生.哲匠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刘克明.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5]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邓国祥.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J].美术观察,2004(06).
[7]任康丽.明代建筑界画及民俗形态分析[J].美术观察,2019(12).
[8]陈嘉全.建筑视野中的趣味绘画艺术形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2).
[9]刘骏.浅谈界画的兴衰沉浮[J].景德镇陶瓷,2015(01).
[l0]宋之仪.建筑文化视野之下的两宋时期界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l1]倪瀚聪.宋代绘画中民居建筑的类型、匠作、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建筑美学 篇2
1早期的离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这个时期的高层建筑造型特征是: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
2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大量兴建,并向超高层发展,继而在欧洲、亚洲、澳州及第三世界国家都相继出现许多高层建筑。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的兴盛时期:h。从二战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仍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他的造型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3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
新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它在继承和发扬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的同时对现代主义的局限进行了改良、发展和完善。其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却力图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重新诊释。这种设计思想表现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功能、结构、设备、材料等因素的重要性比其他建筑类型更为突出。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
4目前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
每个时代的审美观都受到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认识科学美和艺术美的问题,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提出来。随着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西岸地区在近二十几年来经济的飞跃和持续发展,高层建筑建造的重心已从美国转移到了这一地区,大量的高层建筑和摩天大楼在这里应运而生,可以说这里成为了新一代高层建筑的试验基地,在这些地域中,我国的上海浦东新区无疑是最新最辉煌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我国的香港、广州等地,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高层建筑的发展,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等。日本也突破了地震的限制,建造了横滨里程碑大厦和东京都厅舍等高质量的建筑,韩国和新加坡也都掀起了高层建造的热潮。
20世纪90年代,建筑的生态设计意识与城市生态学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的创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技术陆续推开。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追求的建筑美学目标。在21世纪,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建筑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建筑美学 篇3
1生态建筑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就是将生态美学的观点引入到了建筑的审美当中,以生态思维审美为理论支点,以建筑为审美的研究对象,审美特性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标准,不仅注重建筑所展现出的形式视觉美,更关注于建筑材料与技术带来的生态效益与审美的经济与环境成本之间的博弈,是一门融合了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环境美学诸种分类美学的多维美学综合体系。
2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2.1低技材料高技运用、高技材料新型应用
低技材料在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之后,或是直接构成建筑的围合界面,或是以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护结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栓皮树树皮余料压制成板包裹而成的吸音隔热性能良好的葡萄牙馆(图1);由以塑料的边角余料和标签纸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能重复使用、可降解、自重轻含水量低又坚硬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芬兰馆(图2)。而这些材料本身的材质质感、纹理在构成建筑界面的时候就给人带来了新颖的、富于自然气息的视觉美感。图1葡萄牙馆———软木板图片来源: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近几年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中得以成功应用的高技材料,如ETFE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图3)不仅仅是构成建筑护结构的材料,其双层结构结合和通风管道、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以及水喷雾系统共同工作,在建筑保持整体完整性的同时,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材料在建筑应用上的生态美感。
2.2采用适宜技术改善建筑节能效益
不同于之前将建筑技术作为彰显建筑个性和强调视觉体验的兴奋点,或借助于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来表达设计师的创意理念。技术不再是张扬的手段、玩味的表现形式,不再盲目的追求最近技术的应用,因时因地依照现实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的技术。生态建筑在满足建筑技术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合理性和技术美这些之外,更是将技术与建筑形式、构件、设备等等元素的融合,人与自然还有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了建筑技术考虑的范畴之内。通过自身建筑造型处理就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照明与遮阳,本土材料和回收废料制成的护结构实现的良好热工性能,风帽的自动捕捉风能源实现的自然通风等等都是在经济和技术成本上不需要过多投入就可以看到建筑节能效益的经典案例,因此适宜的采用相应的技术对于生态建筑达到合理的建筑节能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颖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的材料质感与纹理和形态各异的建筑构件的不断涌现,建筑技术自身的美开始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并纳入到了建筑的审美范畴之中。
2.3从生命权周期综合衡量建筑生态效益
在衡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生态建筑的生态效益的时候,仅从其节能减排的优势环节局部分析优劣与否显然是片面的。材料和技术的存在不可能只存在于建筑的某项环节当中,而应从生产、运输、建设、使用、维护、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全面的评价。大多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性能优势体现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效益,而往往忽略其运输的成本,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干扰和破坏,使用中的维护难度及成本以及再起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废旧的材料与旧建筑的再利用、本土材料和建造方式的使用和借鉴、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于成本的衡量以及最后的回收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在保证性能发挥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和降低其他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4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建筑的美学和谐性
生态建筑的美从整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建筑自身造型与建筑技术的和谐美;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图4伦敦零碳馆图片来源:《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应对气候变化的尘世策略》建筑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建筑护结构之上,如果只是简单的将技术与建筑结合,或许建筑材料和技术照样能发挥其性能的优势,但是、不协调的美感智慧给使用者带来视觉美感上的落差。我们往往忽视材料、技术及设备自身的美感,而生态建筑的美感应更多的来自于这些他们与其他建筑构件的巧妙处理。例如光电水幕墙结构系统以及原型取自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的上海伦敦案例馆的墙体绿化和风帽系统(图4)。随着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生态建筑外延的拓展,生态系统性能的研究不再拘泥于静止的建筑单体,而是将周围环境中的山川、河流、城市景观等等都纳入研究范畴。
2.5媒体技术力量深入参与建筑全生命周期
在建筑设计领域,图像合成技术与三维模型生成模拟已成为建筑设计过程成果直观化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电脑模拟与三维动画合成能力发展的日趋完善,以及随着出现的网络辅助设计,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已经不再只是充当工具而已,而是进一步成为建筑师思维的延续,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构筑流程。其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而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离不开相关媒体软件参与,SketchUp对于方案的三维形体的推敲与把握、CAD精确的数据建立、3Dmax和PhotoShop的表现图对于材料质感、建筑细部的表现力,使得建筑师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建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创作,即深入的图式思维。还有生态建筑设计中针对风环境设计的Airpak,以及光环境设计的Ecotect,绿色集成软件使得建筑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在形态设计上有据可依。把设计和建造阶段的建筑信息有效地运用于建筑的使用管理阶段,借助于媒体力量的楼宇控制平台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性、安全性、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技术化。
2.6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传播
在对材料、技术生态效应展示宣传的同时,更深层次的是对于文化的传播。直至现代建筑之前,建筑师作为建筑的设计建造的灵魂师几乎掌握并通晓从建筑设计到结构构筑乃至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绝大部分知识。而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建筑所涉及到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文化。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建造需要凝聚生态学、工程力学、美学、结构、心理学等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因而建筑设计也不再是建筑师的独角戏,建筑研究所涉及的各专业人员和知识的团队探索和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使得建筑呈现出协同性、跨地区、多文化的特征。
3结语
建筑美学 篇4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安定,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部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完全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建筑美学 篇5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美学 篇6
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的环境美学有一个从自然环境美学到人类环境美学的转变过程,建筑美学既是其人类环境美学研究的具体起点,也是其整个人类环境美学思想的发源地。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在其对建筑的讨论中获得、确立。抓住了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也就抓住了卡尔松人类环境美学思想之根本。本文欲对卡尔松最初的建筑美学思想成果略作介绍与评述,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础。
一、对传统建筑观念的反思
卡尔松在其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期,即开始了对人类环境的关注,建筑则是此种关注的最初着力点。1986年,卡尔松发表了一篇以建筑美学为主题的论文———《建筑美学再思考》(Reconsidering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标志着卡尔松的环境美学出现了新兴趣、新领域。更重要者,卡尔松对建筑的初步涉猎即为建筑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新观念。该文之开篇,即对传统建筑观念提出战略性质疑:依传统,建筑美学一直被视为艺术美学之一部分,建筑本身经常被当作一种低级的,然而又在统一的艺术美学中必有其适当位置的艺术。那些用于分析精致艺术或纯艺术的美学观念、理论已被用于分析建筑。因此,建筑美学一直集中关注那些与艺术作品相较而言,可被视为“建筑作品”,并带有那些我们在艺术品中所发现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愉悦特性的独特结构。建筑美学的焦点被集中于孤立、独特的结构,这些结构为建筑师作为艺术家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如果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品,或者特别地是雕塑之类的东西,这便更好。简言之,建筑美学的重心已被集中于单个的巨型建筑物———艺术家的一种作品①。在此,卡尔松对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提出双重质疑:首先是将建筑视为艺术品的观念,即在艺术范畴下观照和阐释建筑的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依传统,并非所有的建筑物,而是建筑物中极少数经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们精致设计与建筑工人们精心建造后,最终在外形上精致如雕塑的单个建筑物,才会荣幸地成为“建筑作品”,即类似于艺术,具体地,类似于“美的艺术”的建筑,特别是类似于雕塑艺术的建筑,才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确实,在西方,自从近代“艺术”,特别是“美的艺术”(fineart)观念确立之后,建筑就被列入艺术体系,成为空间艺术的基本形态之一,黑格尔的《美学》即将建筑与绘画、雕刻、音乐和诗歌相并列。此后,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对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鲜有存疑者。但是,卡尔松一进入建筑领域,即对此种传统建筑观念提出了深刻怀疑,因为他获得了观照建筑的新视野。传统的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之下,建筑的一些基本事实被长期遮蔽,人们长期对此视而不见。在此新视野下,卡尔松将它们呈现出来:作为建筑物,它们具有许多功能,因此,它们与人以及使用者的文化内在地相关,作为建筑物,它们亦与其他建筑物相关。它们不只在功能上与那些有相似用途的建筑物相关,并且在结构上相关于那些有着类似设计与构造的建筑物,甚至在物质上和与之相近的建筑物相关。再者,作为建筑,它们被建造于某处,因此它们也就不止与邻近的物理建筑物,也与存在于其间的都市风景和景观密切相关。基于此相互联系之网,抽象的“建筑作品”概念就很难有牢固基础。挑出特殊的“建筑作品”在人们眼里就开始变成一种武断的过程。简言之,一旦我们开始观察和思考建筑,便会意识到:建筑很难与类似于我们所钟情的艺术品观念相适应,那是一种独特、非功能,且通常是指审美欣赏便当对象的观念。①卡尔松在这里揭示了为传统建筑观念———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所遮蔽的两项基本事实:其一,建筑是被人们用来居住和使用的,是一种“功能性”对象。根据这一最为重要的基本事实,建筑就不应当被视为艺术,特别是旨在超越现实经验物质功利目的的“美的艺术”。如果说雕塑是近代艺术及美的艺术观念的典型代表,那么,建筑恰恰处于其反面。任何一座雕塑作品都只能用于非物质功利性的纯粹观照;但是建筑如房屋、办公楼、桥梁等,则首先是用来服务于人们的物质实用目的。就此事实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近现代西方美学将建筑列入艺术,实质是对建筑十分严重的方向性误解。其二,建筑物并不同于作为艺术的“建筑作品”,它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个存在物,相反,它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它处于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网”中。在此方面,它再一次处于雕塑的反面。雕塑作品可以独立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独立于环境,可以被安置于不同的美术馆或广场欣赏;建筑则不行,建筑是一种环境性对象,一座建筑物一旦与其相关对象、环境及其所使用者相脱离,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其原初功能,也就会失去其作为特定建筑物的本质。如果说,一件从欧洲诞生地被运往美洲博物馆进行展出的雕塑精品仍不失为雕塑杰作的话,一座离开了河流的桥梁,一座不再有宗教崇拜活动的教堂,一栋无人居住的公寓,就会如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被彻底遗弃、荒废了的百年农场一样,成了一片萧瑟惊人的“鬼城”。建筑一旦获得独立,也就失去其灵魂或本质,就不再有引人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
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卡尔松要将建筑置于何处?他郑重地向我们提出了欣赏建筑的一种新思路、新视野———“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anecologicalapproachto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生态学方法要求我们在最广泛意义上将建筑感知为我们自己自然的人类环境,即感知为我们自己创造的景观、城市风景,以及与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建筑物和结构。要将功能适应作为欣赏人类自身创造物,及其发展、可持续生存的指导性观念。①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要义有二:首先,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将建筑在本质上理解为一种环境性的存在,具体地,理解为人类环境中的存在物,理解为人类环境对象,或构成此环境之一部分。如此一来,建筑审美欣赏的观照视野大变:从微观的单个对象欣赏,转变为在特定整体环境背景下欣赏建筑。生态学方法给我们的主要教导是:在人类环境中,如同自然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被孤立而又完善地欣赏。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②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重心的变化。不再是特定建筑物的形式、形状或结构,而是关系,特别是功能性关系成为我们建筑审美欣赏新的重心。在“建筑生态学方法”的新观念之下,卡尔松概括了建筑审美欣赏的三个要点:建筑物与其环境,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其居民之间的关系。作为环境性存在的建筑,审美欣赏到底要欣赏什么?就是要欣赏建筑的“功能适应”,即建筑物因各相关要素间的相互适应而使建筑整体具备特定的价值利用功能,欣赏的正是这种因相关适应而实现了其预先设计的特定功能。在其他美学家从建筑中发现了形式美时,卡尔松却从中发现了其实用功能。“功能适应”就是一种功利主义观念,它正处于传统建筑美学以及整个传统美学之反面,它为建筑美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一片景观或城市风景,甚至一处特殊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已自然地生长为一种有机物,它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兴趣和关注。于是,它有了一种并不需要有意设计的适应功能,人类的需求铸造了它,因此,要素间的适应便自然发生了。③在这里,由于观照视野发生了由微观而宏观的变化,建筑欣赏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所谓“功能适应”,卡尔松在这里所欲强调者,并非建筑师在单个建筑物设计中其预定功能目的的实现,即建筑师作为艺术家,其艺术创造行为———精心设计的特定建筑功能目标的实现。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一组处于人类环境中,或作为人类环境的建筑物,在其长期的服务人类生活、实现人类生活价值目标的历史过程中,“无意识地”相互适应、配合,最终因相互适应与合作而“自然地”成长为一片为人类生活价值而存在,因而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的文化功能的人文景观。确实,作为人类生活整体环境或景观而存在的一群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效果并非任何一位建筑师在特定时间内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许多建筑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段内前后相续、自然磨合的结果。其审美价值也是一种群体效应,而非任何单个建筑物的魅力。由于卡尔松将建筑欣赏的重点确定在欣赏一片建筑物长期磨合、相互适应,“自然的”历史过程上,于是,传统的建筑欣赏之背后主人———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建筑师对单个建筑精品的精心设计,在此便渐渐淡出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之艺术创造才能应用、情感表达及其独特的艺术观念等,这些传统建筑欣赏中的决定性因素便都失去其往日的审美价值。代之而起,进入建筑审美欣赏中心地带的,是如自然生态形成过程般的建筑整体适应、功能实现效应。由于这种整体效果显然超越了任何一位建筑师的努力,它是所有相关建筑物前后相续、长期磨合的结果,虽然其中的每座特定建筑物仍然是特定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我们所关注者是作为环境与景观而存在的建筑集团,而非其中任何一座单个的特定建筑物,所以,在这样的作为环境的审美欣赏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功能适应”是一种“自然”过程,它似乎与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同样“自然”。
那么,卡尔松为何能提出这种关于建筑美学的新观念呢?对任何农业景观而言,这意味着作为功能性景观欣赏之。在一处总体的功能性景观中,人们创造它和为之铸型,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目的。这种景观典型地经过精心设计,用于实现其必要功能,达到相对重要的目标。①卡尔松在一篇关于农业景观欣赏的文章中就使用了“功能”这一概念。农业景观与建筑不同,它不是典型的人类文化环境,而是处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中间地带。但是,农业景观中,农场各类建筑、设备与其所服务的各种农作物、农田,以及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须相互配合,“功能适应”,在这一点上二者当彼此相同。因此,卡尔松是从农业景观这种不太典型的人文环境中为建筑这种典型的人类环境对象提炼出“功能”这一核心概念。可是,他在农业景观欣赏中使用的“功能”概念又从何而来?我也对自然环境美学感兴趣,认为自然环境美学里有建筑美学可资利用的资源。②我们需首先注意:自然环境由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构成,它有我称之为“功能适应”(func-tionalfit)的特征。每一生态系统自身必须与各种其他系统适应,同样,任一系统内要素间又必须相互适应。③“自然”在卡尔松的建筑美学中并非一个形容词,一个隐喻。卡尔松关于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观念———“功能适应”,若对其思想过程追本溯源,实得之于自然领域,而非人文领域;得之于自然环境美学,而非人类环境美学;得之于自然,而非得之于建筑。经卡尔松考察,“功能适应”首先是一种在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中行之有效的自然法则、自然智慧,然后才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建筑审美欣赏的建筑原则与人文理念。卡尔松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道法自然”或“师从自然”的理论命题,但是,这实际上正是其建筑美学核心理念提出的真实逻辑脉络,是他所积极拥护的。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理解,卡尔松为何将自己关于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建筑审美欣赏的独特方法命名为“生态学方法”。这意味着:虽然我们可以在建筑创造与审美欣赏中大力提倡“功能适应”观念;但是,若对“功能适应”这一原理做认真的知识根源、现实背景的考察,我们不得不承认:它首先是一种生态法则。大自然生态系统早已据此而产生与维持,这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之根本秘密。人类环境中的建筑,只不过是在效仿与应用自然智慧、自然原理而已:我在此强调生态因素,仅就如此认识而言:建筑作品并非一种艺术品的类似物,而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就像组成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那些要素一样。④以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学法则重新阐释作为人文环境对象、人类文化创造成果之建筑,乃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根本特色、核心秘密。但问题是,卡尔松为何能在建筑美学领域提出这样的新观念,其建筑美学思想为何会如此独具特色呢?我们不应忘记:卡尔松首先是一个自然环境美学家,然后才是一个建筑美学的讨论者,自然美学是卡尔松环境美学的学术起点。卡尔松的环境美学之路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此文发表的20世纪80年代,正是卡尔松自然美学及自然环境美学的积极建构期,卡尔松在本时期成功地建构起其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及环境美学理论———“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Cognitivism),对自然对象及环境的思考是其本时期的学术重心。卡尔松首先在自然美学、自然环境美学领域卓有建树,对自然对象与环境有了深入的考察与理解,然后才进入到人文领域,进入到对建筑的关注。这也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何他一进入建筑美学领域即可有所建树,并用自然智慧、“生态学方法”来解读人类建筑了。
在上述对建筑传统观念的反思中,卡尔松着力指出:不应当把建筑理解为像雕塑那样的孤立存在的单个对象,而应当将建筑放在与其他建筑物、其所存在的整体环境,以及使用这些建筑的人的文化与生活价值相互关联的“网络”中欣赏建筑。他为何能提出这样的反思?我们只要重温一下卡尔松关于自然环境欣赏的某种核心观念就可恍然大悟。先看他对传统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景观模式”(LandscapeModel)的反思:这一模式要求我们将环境视为一幅静态画面,这种画面实质上是“两维的”。它要求将环境简化为风景或视角。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并不是一幅风景,不是画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两维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要求我们欣赏环境,并不依环境之本然与特性,而是依据某种自身并非如此,并无此特性的东西来欣赏。①再看他所极力推许的新的自然审美欣赏方法———“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它强调自然是一种环境,它是这样一种我们生存于其中,每天用我们全部的感官体验它,将它视为极平常生活背景的居所。②在讨论自然审美欣赏时,卡尔松极力强调不能把自然当孤立的对象欣赏,而要把它理解为包围着我们,我们正生活于其中的整体环境。以环境观念代替对象观念,以宏观视野取代微观视野,这正是卡尔松在其自然环境美学领域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当我们考察其建筑美学时,发现他极力地要把建筑从孤立的艺术作品中解放出来,并将建筑重置于人类生活环境,又用“功能适应”关系解读建筑的核心审美价值,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在此意义上,即强调建筑的环境性存在、建筑欣赏的整体性视野上,我们似乎也可以将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理解为“建筑的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forArchitecture)。
三、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
如何认识卡尔松在反思传统建筑观念基础上所推出的“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如果我们接受了卡尔松所推举的建筑欣赏新方法,建筑审美领域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准此,建筑美学领域将会发生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革命。
首先,它强调所有建筑物,而非只是巨大、独特的设计。生态系统的功能适应赋予整个系统中每一组成部分以重要意义。因此,根据生态学方法,建筑构造,诸如加油站、购物中心及工厂,都是自然人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那些经典的建筑作品一样,它们都是建筑审美欣赏可行的候选对象。③这是建筑审美欣赏范围的扩大。从此,并非极小部分建筑艺术杰作是审美欣赏的合法对象,而是所有那些成功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的功能性建筑都是可欣赏的。建筑审美欣赏的范围甚至可以扩大到非建筑:与此结果相关者,是对非建筑物———自然的人类环境中的其他构造、对象,以及环境本身给予同等重视。桥梁、高速公路、电线,都成了欣赏对象,就像它们所穿过的景观一样,都得到欣赏。①至此,建筑审美欣赏的对象已扩容至其量的极限:传统建筑观念下,建筑审美欣赏只是欣赏众多建筑物中极少数经建筑师精致设计,并最终在外形上有精致如雕塑那样的形式美造型效果的单个建筑作品,现在,卡尔松将建筑审美欣赏的对象先拓展到所有建筑物,继而又拓展到所有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所有人造不动结构物。
基于功能适应的意义,我们人类环境的复杂性,一如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成为审美欣赏中心,而不是强调这一栋或那一栋建筑物。审美欣赏转移至诸如商业中心、金融街区、左邻右舍,甚至郊区。这些区域之内或之间的功能适应,再加上其周围氛围、环境和感受,共同呈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②对生态学方法而言,建筑物如何反应、体现和表达人类及其文化的问题,便有了新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并非审美欣赏之新奇边缘,而是欣赏的本质。③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内涵在本质上的变化。依传统的建筑观念,单个建筑物的独特造型,设计特定建筑物的建筑师独特艺术趣味、审美观念、思想情感的表达,是建筑审美欣赏的主要内容。但现在,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有了重大变化:建筑审美欣赏的主旨不再是特定单个建筑物的独特造型、审美特性及其建筑师的才能与观念;建筑审美欣赏将焦聚于建筑网络或建筑关系:特定建筑物内部各要素间、特定建筑物与其环境,特定建筑物之间,以及特定建筑物与其使用者的需要、文化价值观念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功能适应”关系,实为建筑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价值关系,这是卡尔松新方法为建筑美学带来的新内容。我们当如何理解在新的“生态学方法”下质与量都发生了巨变的新的建筑审美欣赏观念,以此新方法为核心内容的新的建筑美学究竟要走向哪里?依传统建筑观念,只有极少数设计精巧如美的艺术的建筑物,特别是具有像雕塑那样形式美的建筑物,方可被视为艺术品而得到审美欣赏。可是,一旦我们诉诸新的标准,功能适应观念、情形有了戏剧性改观,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用来满足某种功能,建筑依其本质,是一种功能性对象。这样,所有的建筑物都走进了我们审美欣赏的视野,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服务。这样,卡尔松新的建筑美学首先将建筑从艺术范畴中解放出来,而将它置于一个全新的语境———人的现实生活。其建筑审美欣赏的最大边界实际上已与人的现实生活范围重叠。
其次,传统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是单个建筑的审美特性,卡尔松的建筑审美欣赏的焦点则是关系,其单位不再是单个建筑物,而是建筑物集团。这种审美欣赏视野、规模的变化可总结为从建筑对象到建筑环境,从对象视野到关系视野。这种建筑审美欣赏视野的变化实可比之于其自然审美欣赏领域中欣赏视野、模式的变化———从“对象模式”到“环境模式”,前者是孤立对象视野,以对象特性为核心;后者是环境视野,以对象集团为单元,以对象间关系为核心。卡尔松建筑审美欣赏新方法促成了建筑美学的视野、形态转型———从建筑对象美学(即传统的将单个建筑物视为“建筑作品”的建筑美学)到建筑环境美学(即将建筑物还原到其现实环境,或以建筑物间关系整体把握为核心的建筑美学)的转型,此正可与其自然环境美学的核心理念相匹配。
最后,如上所述:建筑网络、关系欣赏的核心内容,乃是欣赏建筑在此种关系中的“功能适应”状态,即建筑物对于其使用者———人类生活价值的服务情形,建筑功能被界定为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满足。最美的建筑乃是那种最大限度、完善地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生活价值服务功能的建筑。现在,我们发现建筑同样处于传统建筑观念之反面:依传统,美的建筑乃是如艺术,特别是雕塑那样的建筑,建筑审美特性乃是指那种远远超越了其日常生活经验中物质功利性诉求,那种超功利性的,仅只用以赏心悦目的功能。现在,建筑审美价值的内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我们在建筑中要欣赏的,正是其完善地服务于使用者各种生活价值的功能。在这里,建筑之美与建筑之善完全重合了。该怎样描述这种从量、质与视野三个方面均发生了重大转折之后的建筑美学呢?将建筑美学从两个密切相关的传统观念中拯救出来:将建筑作品在本质上视为艺术作品的观念,以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相反,我们提倡一种补充性的建筑观念。
首先是日常生活建筑的观念,其次,将日常生活建筑美学理解为日常生活美学分支的观念。①《建筑美学再思考》是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典范文本,其中的新观念具有广泛、深刻的学术意义,它为整个建筑美学带来了质(内涵)、量(范围)与视野(欣赏方法)三方面的革命。卡尔松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置于人类现实生活环境的广阔领域。他从量上将建筑审美欣赏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人造结构物,从质上将建筑美的内涵界定为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功能适应,从视野上将宏观、整体性建筑关系欣赏确定为建筑欣赏的基本方法。以服务人类生活为建筑之宗旨,建筑审美欣赏的领域、价值观念和观照视野与人类现实生活环境高度重合,这就为建筑美学向“人类环境美学”,或曰“日常生活美学”的演化铺平了道路,卡尔松对此高度自觉。卡尔松在这里所提出的有关建筑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对于其人类环境美学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将卡尔松在这里所讨论的建筑视为其人类环境美学之原型,因而其“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也就对整个人类环境有效,这篇《建筑美学再思考》也就成了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份宣言。确实,他本人有关人类环境美学的系列论文表明:其人类环境美学基本观念正由本文奠定,卡尔松日后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诸多言论,本质上只是对本文核心观念的发挥与应用。
众所周知,近现代西方美学从现实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区别开始,“非功利”观念乃其核心,艺术乃其典范对象。卡尔松从对传统美学的独特审美欣赏对象———建筑反思入手,解放了建筑,为建筑美学、人类环境美学,乃至日常生活美学开辟出新境界,其实,他也极大地撼动了整个美学。整个近现代美学走的是美善区别之路,卡尔松则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引善入美,以善为美的思路,这也正是当代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的基本路线。正是这种处理美善关系根本思路上的不同,让我们准确地把握住了西方近现代美学与20世纪后当代美学时代审美观念的本质区别。
四、三点质疑
在结束对卡尔松此文的讨论前,我想对卡尔松上述观念提出三点质疑。
首先,建筑的所属领域。卡尔松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范畴中解放出来,尽归之于人类环境、日常生活。如此,则“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便没有了合法性,于是,将建筑作为艺术来欣赏的建筑审美也就成了一种“不恰当”的审美欣赏。我们的质疑是:当我们整体上将建筑理解为一种日常生活对象、环境的同时,是否仍然可以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保留传统的建筑观念,是否仍可以为传统的对建筑的艺术式审美欣赏留有余地?我们认为,虽然从原则上说,将建筑理解为艺术与将建筑理解为日常生活功能性结构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在形而下的审美欣赏语境下,我们仍然不能排除对建筑的艺术式欣赏与对建筑的功能性观照两种方式同时并存的可能。至少,面对一座特定的经过精心设计与建造的建筑物,我们完全可以分别地欣赏其精美外观与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现实生活中,也确实不乏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实例。再者,这种允许对建筑的艺术欣赏与功能欣赏二者兼容并存的思路,可能并非坏事,而可能促成对建筑的完善、丰富的审美欣赏。相比之下,也许是卡尔松的这种二者必居其一的思路,反而限制了建筑审美欣赏的可能性,且与建筑物本身丰富的价值内涵并不相符。卡尔松从新理论建构的角度,采取的是不破不立的思路。我们如果立足于完善、丰富的建筑审美欣赏角度考虑问题,则完全可以超越卡尔松的思路,在建筑审美欣赏模式上,最好是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这样实际的建筑审美欣赏效果会更佳。
其次,传统建筑欣赏是对单个建筑物的欣赏,卡尔松推荐的则是对建筑集团、建筑关系、建筑网络的欣赏,简言之,是以关系欣赏代替特性欣赏,以建筑欣赏的“环境模式”代替“对象模式”。诚然,这种关系、网络视野为建筑审美欣赏开辟了新境界;但我们的问题是:关系、环境欣赏是否是建筑审美欣赏的唯一视野?卡尔松所推荐的这种关系、环境欣赏之外,原来传统的对单个建筑物审美特性的欣赏是否仍有其继续存在之价值?一方面,从建筑的事实层面讲,现实的环境建筑总由一座座单个建筑物组成;另一方面,从对建筑的审美欣赏角度讲,即使我们选择了卡尔松所推荐的对于建筑的新的集团视野、关系视野,但我们仍不能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建筑物总是由一座座单个建筑物构成这一基本事实。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学会了卡尔松的“生态学方法”之后,难道我们就不可以用原来的对象性眼光欣赏建筑了吗?在我们看来,对象性建筑欣赏与关系性建筑欣赏是两种不同的建筑审美欣赏视野,一为微观,一为宏观,它们即使在逻辑上相互对立,但在现实的建筑审美欣赏实践中,似仍可并行不悖,而不一定形同水火,未可并存。显然,卡尔松出于建构新理论的目的,在建筑审美欣赏立场上极力地要用后者取代前者;但是,我们出于上述同样理由———为建筑审美欣赏的丰富、完善计,则更倾向于将此二者理解为性质与功能各不相同,但完全可以共存互补的关系。换言之,对于完善、丰富的审美欣赏而言,在建筑审美欣赏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既可以像卡尔松所主张的那样,将特定建筑物置于复杂的关系中欣赏,欣赏一组建筑群;同时,也完全可以以传统视野欣赏单个的特定建筑,特别是那些在造型与功能两方面均做了精心设计,且确实实现了其原定功能者。这两种视野下,欣赏者所得到的具体审美经验内涵各不相同。分别地讲,两种视野下,建筑各美其美,合而言之,欣赏者当能兼赏其美,而不是二者必居其一,那样将会得不偿失。其实,这样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于卡尔松在自然审美欣赏中对“对象模式”与“环境模式”关系的讨论中①。
建筑美学 篇7
一、互相合作、相互促进,共建基础课程
“思政美育+建筑美学课堂教学”,紧扣培固思想之源的育人要求,而通过将“四史”与建筑经典作品的巧妙结合,将思政与建筑领域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可做到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以气为引,向学生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向学生展示建筑的气质与内涵,推动“课程思政”与“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对此,本书为“课程思政”与“建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指出建议,试图为相关人员了解、开展建筑美学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参考。可将“四史”学习融入《建筑绘画》《建筑美学》《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建筑鉴赏》等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与建筑文化的了解,激励青年学子朝着正确方向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讲解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剧院、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主楼、广州中苏友好大厦等红色建筑展现党的奋斗历程、优良作风,做到从专业创作角度去开展党史教育、专业课教学。另一方面,借助视频、音频阐发具有中国气派和华夏风韵的传统建筑,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美育培养融为一体,创新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获得感,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实践教学
走出理论课堂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走入校园活动、基层活动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课紧扣实践性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将建筑美学教学与思政教育从理论课堂拓展社会课堂,从校园内延展至校园外,积极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扩展视野、巩固知识、丰富体验、提升动手能力,既可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又契合现代人才培养导向。而本书以此为导向,回答了如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实践,如何有效开展建筑美学实践教学等问题。其一,建筑类院校要积极开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园内开展“共赏一次建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鉴赏展”等活动,在基层中开展传统建筑考察活动、民族建筑调研活动、民族建筑美学探讨活动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筑之美。其二,建筑类院校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建设多个实践基地,并在实践基地开展“访建筑、看发展、拓视野”等艺术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入基层、观察家乡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其三,拓展线上公益服务实践平台,例如开创“建筑美学鉴赏云课堂”,将疫情危机转变为思政育人、建筑美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契机。
三、以文培元、互融互通,拓展教学载体
建筑美论文范文 篇8
关键词形式功能多元化
1“形式追随功能”的缘起及弊端
上世纪初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先驱者们号召建筑师打破僵化的传统章法,自由地创作。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新的僵化的传统章法又在形成。其中一条就是所谓的“形式服从功能”,这一点在中国建筑界表现得似乎尤为明显。无论是夸耀自己的作品,还是反驳别人的指责,抑或是褒贬某项成果,“形式服从功能”经常被当作不用推证的公理而被许多建筑师引用。
“形式服从功能”,最早由路易斯·沙利文倡导。由于顺应了西方二三十年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理论在西方建筑界及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发展,迅速成为建筑设计的主流指导思想。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话起初并不是从建筑的发展中产生出来的,而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的进展;二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工业的兴起。
然而,简单的将建筑比拟成生物和机器就得出形式与功能关系的答案吗?清华大学博士方可在其论文《“形式服从功能”的再思考》中对此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认为,建筑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它只存在美学意义上的生命),而且也不能将每个“新”的“当代的”建筑物,视作从其他建筑中自动进展而来的。因为你可以说是上帝创造了生物最初的形式,而建筑的形式却从来都是人类创造的。其次,建筑并不具有与机械同样的明确的目标。一部汽车基本上可以认为只具有行驶的单纯功能,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为这个目标服务。但一座建筑物却是人类生活的包容物,而人类生活的需求又是复杂多样的。
建筑比拟于生物造成的巨大危害就是它以进化的准则替代了美学评价的准则,从而给城市面貌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新建筑常常自认为高人一等,全然不顾左邻右舍,而旧建筑的维修改造也常常“整旧如新”;传统城市在追求日新月异的目标中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而那些所谓新建筑在创造新的城市特色上又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新”而“新”甚至“新奇”几乎左右了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思想,导致了城市建筑的混乱和衰退。而将建筑与机器进行比拟的最大危害就是建筑物经常被当作一个孤立的东西来处理(工厂对机器的处理正是这样),然后被随意地放到风景区或城市之中,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建筑可以任意摆放也导致了抄袭的漫延;建筑的相似导致了城市意象的混乱,而城市的相似则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一辆汽车并不为一个固定的地点设计,然而一个建筑不可能脱离开它的基地,建筑的美就在于它所处地点上的美。建筑从设计的一开始就必须与地点相适应,建成后也应成为地点的一部分,因此,建筑没有理由不考虑地点和周围的环境。今天,环顾我们所处的城市,那种将建筑比拟于机械的所谓服从功能的形式,给我们城市带来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
2建筑形式美的时代变迁
正如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一样,建筑的形式美也经历着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被誉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正是因为神庙庄严典雅的立面,与历经千锤百炼的完美柱式。曾几何时,这些柱子被人们从废墟中重新发掘出来,安放到各类建筑之中。柱式建筑到处享受尊敬的席位,学者们对它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根据它来探索美与和谐的“永恒”规律。但事物不可能停滞不前,人们的审美情绪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当看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工厂的立面用老一套的壁柱系统来“装饰”的时候,人们一定会感到,这样的形式不合时宜,表里不一。
2.1形式的重新解放
现代派早期的建筑师们认为,建筑立面应尽量体现与内部空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因为“形式”必须服从“功能”。他们的设计手法遵循由内到外的原则,先确定平面,再直接往上竖墙体,并按功能需要开窗。这种做法显得简便省事,尤其适合在当时的工业化时代大量的标准化生产,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与称道,并日趋流行。
可惜是现代建筑过于理性了,使人们对其千遍一律的外表产生厌恶。建筑师们不得不开始进行新的思考与探索。直到柯布西耶提出了他的“自由平面”理论后,又把人们引回到最初的设计观当中。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有关如何使立面具有艺术性之类的问题。柯布西耶本身就是一个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极端矛盾者。从他的萨伏伊别墅到他的朗香教堂,人们难道还能说,这些建筑的立面仅仅是为了体现内部空间吗?而后,RobertVenturi利用非承重的外墙,把柯布西耶的理论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至。这种立面除了用于限定空间外,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美学上的图案构成,并强调立面与内部的“分裂”感。
2.2叙事的形式
所谓的“叙事”是指建筑形式具有一种大众可接受的普遍性的特征,使得人与建筑之间产生一种对话与交流。这种形式属于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社会艺术”范畴之内。
随着“后现代”的崛起,建筑立面更具独特个性了。后现代的建筑师们热衷于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沿用那些仿佛被人们遗忘的,却是经典的传统形式。这种探索的开端和动机都是极具创意的,只可惜片面地追求外在形式使其误入岐途,陷入极端。面对越来越多纯粹复制、修复、摹仿旧有形式的建筑物被任意地穿插于城市当中,人们开始感到彷徨了。而与此同时各式符号在立面上的泛滥,使得形形的含意都蕴藏于形象之中,建筑立面因逐步担负起标志、符号和隐喻的作用以至最后丧失了自身的形式。此时JamsWines提出了他的“叙事立面”理论,即建筑须以一种大众可理解的方式来与人们产生交流。他认为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商品,其“商业形象”应能易于被大众接纳。
2.3消失的形式
柯布西耶的“自由立面”中强调立面与结构的分离及立面的独立自由。这一理论竟被后人发展到了立面的完全消失。J·斯特林在他设计的斯图加特博物馆中就去掉了外墙,使内部结构、U形的房间、走道、楼梯等,直接暴露在外面。不过这种作法马上招来了众多批判。有人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去表现一座具有纪念价值及历史意义的博物馆,是无法让人接受的,甚至是“非人道的”、“极权主义的”。
GiorgioGrassi是持反对观点的一个,也是现代主义的追随者之一,他认为立面是建筑的“表情”,我们要去掉表面上多余的装饰却并不等于取消立面。在立面设计中他强调那是一种对美学原则的直接而忠实地运用。
2.4有生命的形式(表皮)
从某点上说,现代建筑大多是由多个功能各异的部分相互组合在一起的综合体。这些组合体因受到城市机理、内部功能和结构等方面的制约,而不得不简化体量。因此,四方盒式的建筑应运而生,最大程度地适应了这些要求。但越来越多的“四方盒”使得人们难以再从外表上判断一幢建筑的个性。这种“简化”的趋向甚至也影响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使得公共与私密的空间区别变得模糊。另外,建筑师开始厌烦了那种一味的复古建筑,积极地从事形式的探索。种种的原因使得人们不得又从形式入手来改变原有的形式和增加建筑的可识别性,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建筑师们更强调立面的独立个性了。在R·库哈斯的作品中人们能看到,立面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力,完全独立于立面并能明显地标志出建筑物的类型及个性,真的有如生物的“体肤”,体肤的内部则包含着“器官”,即多个功能及形态各异的公共活动空间。这类表皮多数是透明、膜状的玻璃幕,内部空间及人的活动均清晰可见,使得表皮同时也成为了内外空间的无形交界面,其通透性有利于内外的交融。与之相反,另一种非透明的玻璃幕,既无法由外看透内部,也无法象镜子般地映射事物,成为了一个同时吸收内外环境的界面。
3总结
正如某些学者所说:响亮的口号可以赢来激动的欢呼,有时却经不起冷静的思考。探究“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来源,我们看到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如何的悖理和脆弱,它实际上几乎是一种诡辩。现实中,城市和建筑的复杂性使我们无法理解现有的城市组织何以凭功能而把握。功能主义者所谓的功能如果是指实用功能的话,那它就无法解释纪念性建筑;而如果功能也可以是精神的话,那它又同样不能解释根本没有功能的只注重形式的作品。实际上功能本身也是无定性的,它只能在具体的历史情景中被确定;同时,它也是历史地发展的。然而,形式结构却具有恒常性,这是在每一个城市及其历史中存在着的事实。一幢使用了上百年的建筑物,虽然经历了好几代人,功能也早已变化了,但它的形式却依然动人;一座历史废墟却在它失去功能以后才真正展现出形式的魅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建筑形式之丰富多彩,简直是不胜枚举。人们很难预料在下一世纪,建筑立面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观点是否会变更复杂和矛盾。形式的多元化是对“形式服从功能”教条的一种有力的批判,更会引发人们对建筑形式美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建筑美学 篇9
现阶段,国外建筑师对钢结构工业建筑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各种有创意的形体与钢结构组合的设计彰显着高度工业化时代的审美特征。这些作品,简洁而不简单,多元化而又具备条理性,建筑内外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体现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与之相比,目前大量国内工业园区的工业建筑是无特征的建筑物,呈现出大同小异的体量关系、缺少亮点的程式化立面、平铺直叙的整体感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因为较高质量的生产车间是不经济的,所以这类建筑的设计被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基于建筑师这份创造美的工作的责任感,建筑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看似“合理”的初步阶段。当今业主也认识到企业形象辨识度的重要性,不愿再轻易放弃这种企业品牌宣传的重要渠道,让公司的员工和顾客很容易识别企业的特征,体现的越来越重要[1]。
事实上,工业建筑没有自己的流派一说。建筑师应该依据业主实际需求并结合自己对企业理念的认识,应用不同建筑材料创造性演绎,实现设计作品的合理性[2]。如同以吝啬著称的汽车巨头亨利•福特所说“好的设计是合算的。”因此,把握好建筑风格和建筑细节就能创造出精品建筑,而并不意味着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设计灵感的迸发,适度减少形式、材料和色彩就能给人留下强有力的美学印象[3]。文章中该工程实例的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设计理念。将建筑师个人对企业需求的理解,通过设计手法上细致的创新融入到建筑的整个设计中去,改变了人们对钢结构工业建筑原有的印象,在经济因素允许前提下初步探索了一条适应我国现代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路方法。1项目简介本工程为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应用示范工程车间,位于莱西市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园区内(图1)。建筑类别为三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办公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加工车间部分的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结构。建筑北侧主体一层主要为办公及车间附属用房,层高4.8m,二层主要为产品展示用房。南侧钢结构部分为加工车间,柱顶标高为10.0m。总建筑面积为14373.9m2,其中办公部分2866.4m2,加工车间为11507.5m2。
2建筑设计
2.1建筑形体建筑体块组合关系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子产品集成芯片和集成电子元件的起伏凹凸的关系(图2、3)。在建筑的屋檐和角部做了强调处理,使其凸出墙面,象征门式刚架结构,上粗下细,并且顶部向外倾斜,体现建筑的力度感和动感,也避免了传统方盒子建筑的呆板和单调,象征着企业的活力与生机,并与屋檐的排水构造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2立面设计在四个建筑立面的设计上形成了统一的风格模式,凹凸产生的光线变化凸显了建筑的风格特征(图4、5、6、7)。办公区相对于东西立面凹进,不仅强调了不同的功能体块,而且在立面上和其相邻的东、西立面产生交接对话。办公部分主体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局部屋面采用张悬梁结构。入口立面的外墙采用钢桁架玻璃幕墙和明框玻璃幕墙两种幕墙,体现工业建筑的现代感。玻璃幕墙和金属板的组合勾画出北立面整体轮廓,透过玻璃隐约可见组成空间结构的钢结构构件。立面相对于地面的倾斜,造成一种动感,正是这种因素打破了常规厂房建筑的单调、平淡,使得建筑形体变得活泼,更亲近于参观者。企业不是行政办公机构,车间也不应是与外界隔绝的庞然大物。在这里,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将车间原本最基本的盒子形态通过具象的塑造,运用建筑设计最基本的凹凸对比手法取得了丰富的立面体型。如此看来,工业建筑要取得好的建筑效果,弱化大体量,从小的体量上深入考量,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就能取得理想的结果[4]。
3建筑材料
3.1材料选择形式是建筑学语汇中多义合一的抽象概念,材料则是使形式具象化的物质手段[5]。压型彩钢板是近30年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我国生产和应用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其具有丰富的肌理和色彩,可充分表现建筑的风格特征。该生产车间主要是进行废旧家电的拆捡,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是环保节能的相关产业。建筑本身应体现低碳节能建筑理念,所以选用门式刚架作为建筑的结构形式,彩涂压型钢板作为建筑的围护材料。钢材是种可回收循环使用的材料,是绿色建材发展的趋势[6-7]。
3.2材料应用该方案采用了压型彩钢板的两种材质肌理,凸出的体量采用了0.8mm厚的象牙白横排波浪板,围护墙体采用了0.5mm厚象牙白色竖排波浪板(图8)。条纹方向和大小的选择,是建筑师综合考量建筑长宽比和现场施工效果后确定的。最终建筑材料既有所区分又和谐统一,体现了工业技术的精益求精的理念。不同波纹排布方向,不同波纹大小,虽然本身材料相同,但在细节和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竖向条纹如同其他建筑设计中的条窗、条形装饰,可以拉伸建筑竖向线条。工程中,竖条纹板材应用区域和地面垂直,它与突出的斜向横条纹造型体量形成对比,强调了整个车间体块的竖向比例的同时,使斜面体量更加突出,弱化了建筑头重脚轻的视差错觉。整个建筑颜色为象牙白色,除了北面玻璃幕墙和窗户以外,并无其他色彩加入。远观之,如同一首白色的交响曲。色彩搭配方案,是由建筑师对建筑体量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企业要求等方面决定的。在设计者看来,这种穿插交代清晰、外观造型符合内部结构空间的体量,理应用最简朴的色彩体现。当然,简朴并不意味着简单。
4内部空间
4.1生产区车间长宽都为109m,根据工厂生产工艺的要求,经过结构计算后,采用了纵向为4个门式连续跨形式。该体系在满足了结构要求的同时,满足了厂房对大空间的需要,获得了良好的室内效果,并且保证了自重轻、截面合理,达到了经济合理的效果。屋面设置了条型采光带,使建筑室内在白天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良好的采光效果,节约了能源(图9)。采光带顺应屋面排水流向,高低起伏。强调了室内外空间的有机联系,像优美的水袖绸带缠绵延伸,照亮了室内枯燥的工作环境,结合钢结构外露的构件,使空间显得丰富生动。
4.2办公区办公区室内空间由中部上下贯通的水景使门厅得到统一,门厅两旁上下两层为办公和展示区域(图10)。不同功能的钢结构构件和玻璃幕墙、玻璃顶相结合,体现了钢结构的特有表现力。进入大厅,正中T形楼梯丰富了垂直方向的层次,下面是方形水景点缀。光线从透明屋顶进入,悬索构件的阴影散落在厅内各个角落。在梯段中间平台看过去动静景异,给人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将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进了室内大空间。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