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汇报体会 > 汇报材料 > 实践汇报材料【推荐4篇】正文

《实践汇报材料【推荐4篇】》

时间:

实践汇报材料(精选4篇)

实践汇报材料 篇1

关键词:综合实践;校本资源;汇编

一、“资源包”管理模式的优势和缺点

1.优势

将学校内优质课程资源汇编成册,一方面可以避免资源的流失,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对于其他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探索,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对一些新担任这门课的指导教师,可以在现成的文本案例中予以实施,有利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常态实施;有助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

2.缺点

资源包的内容少,局限性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师生选题的自主性。同时,资源包内的活动内容及活动开展模式,对师生的创新思维也起到了一定的束缚作用。长期使用课程资源包,不利于教师的课程意识、资源开发能力的提升。

二、校本“资源包”汇编存在问题

1.案例简单堆砌

2.内容划分不合理

3.活动指导目标不明,使用教师还是感觉无从下手

4.汇编材料没有反思和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议等

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汇编质量,提高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提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校本“课程资源包”的汇编

如何提高校本资源包的汇编质量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使用对象

要明确所汇编的是针对教师的参考资料,还是适用于学生的记录手册。教师的参考资源包应达到:要有明确的教学(指导)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评价措施、课堂教学反思,这有利于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新资源的开发积累。

学生的活动资源包应达到:体现活动的一般顺序,如,研究性学习的:“发现问题—整理问题形成课题—制订活动方案—研究活动开展实施—阶段交流、整理资料—研究成果汇报总结评价”;社区服务的:“服务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等。所汇编的资料要尽可能地童趣化,图文并茂。记录表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及层次适当调整等。

2.汇编成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已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进行收集、统计、整理。

第二步:组织学校学科教研组,对课程资源进行评价、分类、管理。

首先,对课程资源按照一定依据进一步分类:可以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来划分:研究性学习类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信息技术类、劳动与劳动技术类等;也可以依据内容分为:我与自然类、我与社会类、我与他人类、我与自身类等;还可以分为:德育活动类、科技活动类、艺术活动类、专题教育类、兴趣活动类等。

然后,再根据适合的对象可以进行分类,分为适合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课程资源。

第三步:确定小学段综合实践活动年级分层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目标的清晰设计和有效达成,直接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具有比较突出的能力目标取向。为了学生能力的循序渐进及可持续发展,从三到六年级,都应有不同的年段能力培养目标。

第四步:根据年段教学目标,将课程资源整理成册,形成校本化参考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很多初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虽然对于课程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真正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仍然感觉“无所适从”。所以,在所汇编的校本课程参考资料中,在每个年级阶段,都可以插入一些细化的典型活动指导案例,这会对教师的教学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典型案例要想真正起到参考作用,还必须注意各种课型中的具体详细教学指导目标及活动设计,以及对于活动中的指导效果的评价设计。只有这样,所绘编的课程资源才能对教师的指导起到参考作用,使指导教师感觉“有章可循”。

四、“资源包”的使用与完善

所汇编校本资源手册,只是教师在活动指导时的参考资源,不是教材,所以教师要有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创造性地使用。而不是照搬地教教材,否则就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生成性的原则。

实践汇报材料 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认为,《课标》提出的“实践”是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动手试一试》《有趣的发现》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一些语文课上,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如教学《梅兰芳》《小动物过冬》《孔繁森》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2. 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比如,学习完《英英学古诗》这一课后,我就组织开展一个“我学古诗”活动,帮助学生多了解和熟悉古诗,训练学生用说的方法来表达对诗意理解的能力。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就这样,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实践汇报材料 篇3

这真是意料中的意外收获了,虽然早就深知为人就要诚实守信,然而想想在尔虞我诈诚信迅速消失又显现的社会,不能不让人难过。现在想来真是多虑了,一个失去诚信的人最终将失去一切,之所以现在逍遥自在,只不过是雾遮住了部分人的双眸,至于痛苦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罢了。所以,诚实守信此乃为人处世长久之正道也。

古人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诚信之交才有善。有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出来的话是要负责任的,所以出门在外要诚实守信。否则,说了一个谎,就要用另一个荒来圆前一个。这样一来积少成多,最后可想而知。与个人相比,企业也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要履行自己的.诺言。与其说诚实守信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不如说言而无信是埋葬企业的沙漠。

实践汇报材料 篇4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一相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三个学期,并切已经纳入我校的教学计划,按照每周3课时、每学期48课时的课时量,将其分为期准备16课时、中期活动16课时、期末总结16课时三个阶段。

本学期我们学校又有新的学年加入此项活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活动,全体实验年级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不同角落,他们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这项活动。

在本次活动的初期准备阶段,各个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的班级干部协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这相活动的有序进行。活动期间,同学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用我们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对事物的.辨认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这次活动的末期是整理材料,书写实践报告,这一阶段小组同学撰写实验报告,首先在班级交流,然后各班选出三个优秀小组,每个小组又在学校的交流中经过评选,最后42组仅选出24组参加汇报。

活动中我们又聘请了孙茂霞、丁庆波、马玉平、刘敏、孙宗渊、李鹏、贾清松、范雪、尚云芳、孟小微、10位教师做初评评委,此后,黄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三次检查。最后学校的成果汇报交流又聘请了范雪、王静、孟晓薇、丁庆波、马玉萍、贾青松为评委,李鹏、孙宗渊为记分员,同时还请到了宋玉洪、仁莹为这次活动全程照相。

本次活动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上学期一个学年就选出了29组参加汇报,本次我们学校两个学年选出24组进行汇报,很显然,我们对这次活动的要求提高了,汇报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汇报的能力也比以前更进步了。他们的成绩证明了“没有辛勤的一天,就没有最后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