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通用30篇】》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精选30篇)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
多年的农村教书生涯,让我习惯于寂寞,养成了读书的嗜好。每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坐在灯下,捧着一本书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故人云:“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我对古书读得很少,自然也谈不到知天下事。却读了一些现代人的书,对现代的事倒也略知一二。其中大多是教育类书籍,从教育理论到实践都有涉猎,在这些书籍中,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受益匪浅,从他的教育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从他的思想中寻求着支柱……
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对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观点的另一种解读,李开复告诫中国青年朋友“人人都能成功”,要“选择自己的成功”,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从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理想、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方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个教师的做法。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他把想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化为: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对此,我想到了自己,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者应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因为爱心滋润童心。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常有困惑与迷茫的时候——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所作所为,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在教学中,我也总是能遇到让我气急败坏、大动肝火的学生。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却是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 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深深懂得了:“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也不知道我将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心去做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选择了教育事业的每个教师心中的追求!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我们每位审计党员都应该深入领会“两学一做”活动精神,自觉践行“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要让党员守纪律讲规矩。“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语重心长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并且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和规矩都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和准则。俗话说“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不守规矩,必有倾覆之虞。作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我们党在90多年的艰难求索中,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矩,无不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通过探索、试错和创新的结晶,无不是奋斗智慧、经验得失的积淀,有些规矩,还是付出惨重代价后痛定思痛总结形成的。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激情澎湃的改革发展年代,党员是否讲纪律守规矩,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作为党员要带头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按党章办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
“两学一做”要让党员补足精神之钙。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个形象比喻深刻诠释: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政治灵魂,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补足党员精神上的“钙”,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归根到底是党性学习不够,缺乏精神之钙。党员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者有之,参与赌博者有之,违反党纪党规者有之,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这是因为这些党员缺乏精神之钙得了“软骨病”,在世界观上、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和错位。因此,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引导党员学党章、学党规、学系列重要讲话,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补足党员“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用行动践行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两学一做”要让党员坚定姓党信党。时下,一些人忘记了共产党员的身份,不信马列主义却信起鬼神;有的热衷求神拜佛,大搞封建迷信。在这些人看来,希望“贿赂”鬼神,可以在“有事”之时“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因此,不断出现党员参教信教,不能不说和腐败有关系。贪腐之风,严重挫伤了普通党员和人民对党信任依赖的热情和赤诚,使信仰变得苍白无力。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在党言党,首先就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员要姓“党”,需要我们在思考辨析中知党、爱党,在履职尽责中信党、兴党。“信之愈坚,学之愈深,懂之愈透,用之愈实”。笔者认为,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开展的今天,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姓而真信,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忠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对党的信仰。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亮出党员身份、体现党员身份,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做好表率。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3
经过一年的教学工作,让我获益匪浅,既增长了知识又让我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教师。使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
回首这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一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幸运的是,学校各位领导和许多老师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多的关心和帮助,而我也更加努力,本学期我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作为一名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任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中一个班的男生调皮的较多,所以在管理上比较困难、特别是因为我是一名新教师,初来乍到,总会有些同学表现出”不买账”的态度。
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通过不断的找同学谈心,主动去了解他们的情况,慢慢的我和学生之间开始互相了解了。
经过细心的观察和实践,我发现了这样一种教学方式,那就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对等学生不应总是摆出教师的架子,把自己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服,从而不愿听教师的课。
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除此之外,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你,从而去听你的教育的指导。
教师育人,身正为范。在一年的工作业中让我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不但是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而且是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既教书又育人。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当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职业活动中,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
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
虽然这一年的时间并不长,可我的心得体会却颇深。
1、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一开始每备一篇新课时,我最苦恼的就是如何寻找备课的思路。
拿起一篇课文,我往往发现文中可讲的知识点很多,而且似乎都很重要,但都讲的话一方面课时不允许,另一方面突显不出课文的重点。面对这么多的知识点,我应该如何取舍,而且应该如何安排组织才可以使整个课文得以连贯、流畅、圆满呢,这是我备课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于是,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对照单元学习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并把各个知识点列出来按重要程度排列,进而组织安排上课的思路。同时,我还经常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经她们一点拨,我茅塞顿开。
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除了准备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外,还尽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课外资料作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听课的兴趣。
2、重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实践。
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我非常重视课堂的40分钟,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
在讲课过程中,我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针对不同的后进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相应的和目标,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对这部分同学有地进行课后辅导。我对他们经常进行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课堂上提问他们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力争做到:
1、热爱学生。
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做到“唐僧”式心肠来培养教育我们的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
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尊重这样的老师,愿意上他的课。
2、献身教育事业。
教师被誉为“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一位平凡的教师,要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社会满意的教师。
争取在最短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4
人民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一旦你投入进去,就注定要在教育的润土上辛勤劳作,将一生的光阴在粉笔灰沫的弥漫中耗尽。.20xx年5月6日晚,在学校会议室,我们全体教师听了学校领导作的报告,对“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进行了专题学习,我对“教师”这两个字的含义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也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下面是我对李锦洲校长对于这次学习提出五点做的一个总结:
一: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渊博的知识。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么理解的:若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缸水,这样才不会枯竭。为了不误人子弟,教师自己要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所以就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拓宽知识面,不能局限在自己所授课程的范围内,勇于探索创新、全面发展,这样才能用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使学生能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给他们将来造福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一名优秀教师必须以人为本。这一观点我认为我应该这样做: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能用语言伤害学生,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正是成长阶段,哪怕是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他(她)就有可能记忆深刻,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作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出发,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考虑。
李锦洲校长还说了一名优秀教师应正确处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一名优秀教师培养学生应面向未来。一名优秀教师应注意:学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所有价值观念的核心,想象、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总之,我认为我们必须要认真教学,努力学习,举止端装,言行规范,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时时处处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检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5
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苏鲁暑期公益行”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张敬义、顾文艳等五位专家的精彩讲说,感觉收获颇多,帮助我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为我今后开展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而且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只懂一些语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这次培训的主题主要分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儿童阅读,为生命奠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为作文难求解》。二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用文化经营班级》、《新教师课堂管理》、《演绎大气的教育人生——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追求》、《不可不知的班级经典教育学》、《班级管理,“人”的事业》、《成为呵护童心的重要他人》。下面我就这两点谈我在学习中的感悟:
首先,谈语文教学上的收获,语文无非就是听、说、读、写四大内容,但是要把这几个内容在教学中上好,上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语文功底。第一讲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委张敬义为我们带来的《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在这一讲中,我受益匪浅,不仅深知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且自身学到了很多书法上的专业知识。张老师为我们精辟的讲解了中国书法的精髓,细致入微的介绍了每个笔画的书写技巧及各类汉字的结构要点,还有机地把写字教学与育人过程相结合,让孩子从小种下字如其人,字正人正的思想种子,从而产生练字的兴趣,对字的审美追求,在练字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升。同时还交给了我们在今后写字教学中的方法技巧。
第二讲是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小学顾文艳老师为我们讲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这一讲是童诗教学与思考,童诗教学对于我来说是很新鲜的,听了顾老师的讲座,我内心既震撼又自责,震撼的是儿童富有的诗人一般的语言天赋,自责的是这种天赋在我之前的教学中几乎是被我忽略了的。周国平《宝贝,宝贝》中有这样一段“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期是语言能力的高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以后再也抵达不了的。幼儿都是小小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的感觉非常细腻,同时,又是天生的诗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达,绝对是成人难以企及的。”读了这段话,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有一种负罪感。“幼儿都是语言学家,天生的诗人”,而我们的教学却扼杀了他们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让我们好好悔思。顾老师举例她的学生写的童诗“星星星星/是月亮/燃放的礼花”“云彩云彩/是太阳公公/睡觉时/忘记拉起的窗帘”诸如此类的童诗,不是我们的孩子不会说,而是我没有去发现,没有去捕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尽我所能,为孩子们捕捉他们诗一般的语言,让他们体会小诗人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从随口而出到有心而发。
第三讲是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郝玉梅老师讲的《儿童阅读,为生命奠基》,这一讲中,我收获到了以往没有用到的阅读技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如果学生掌握好了,那学习语文就成功了一大半。阅读要讲究策略,有选择性的阅读。阅读在以往范读、自由读、分节读、合作读,互动读,换角色读等等的基础上,更注重反复读,读出自己的节奏、味道。理解读,提取自己理解的信息。出神读,穿越师生的生命内核。而且要创造性地读,替换诗中的词语、诗句,让孩子们充分融入诗境,体会诗意。
第四讲是南师大附中新城小学,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宋运来老师讲的《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为作文难求解》,作文教学是多数语文老师最棘手的课题,也是孩子们的克星。这一讲中宋老师首先从多方面为我们分析了口才的重要性,从而指出会说话比会写作更重要。会说话是会写作的前提,只有能说会道,才能很好地顺意写作。所以首先必须得把应试作文向交际作文转变,这得训练学生开口,从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话,再到一段话,一篇话,把它说通,说好,说精。还要注重标题的侧重点,用词要文雅。另一方面是如何教学生仿写,他用《少吃与多吃》为例,让学生仿抄,替换短文中的词语抄写,不能看一个字抄一个字。抄好后再反复读,修改搭配不当的词语。这让学生在替抄,反复读的过程中,自然明白了遣词用句的方法技巧。总之,听了这几位专家的讲座,我得出: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解渴得了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们的需求。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只有教师幸福并快乐的工作,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更要不断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
谈班主任管理工作上的学习感悟。在郑立平老师的《用文化经营班级》这一讲座中,他对现场300多个老师是否愿意做班主任作了调查,结果很令他吃惊而失望,现场300多个教师中接近300个左右老师都不愿意做班主任,他们觉得班主任工作忙,苦,累,风险高。郑老师对这一根源作了深刻的分析,那是因为教师们的心灵在流浪,在漂泊,对教师工作已经产生了抵触和排斥,没有真正的把爱融入工作里。师生本是一种共生、共美的关系,教师因为遇到了学生,人生才变得如此有价值,有意义,而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引导,人生才能走到美满的巅峰。如果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来浇灌自己的工作,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顾文艳老师在《成为呵护童心的“重要他人”》这一讲中,与我们分享了她的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她说她辛苦但快乐着,从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的幸福和感动,因为她用爱去工作,用母爱般的温柔去呵护孩子,用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用赞赏的眼光去欣赏孩子。还有宋运来老师的《不可不知的班级经典教育学》、郝玉梅老师的《班级管理,“人”的事业》及张敬义老师的《演绎大气的教育人生——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追求》等专题讲座中,专家们为我们分享了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再加上他们循循善诱的引导,我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更加明白了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扮演好多个角色:不怕辛苦的清洁工,专业的会计,称职的保姆,合格的护士,公正的法官,优秀的导演,资深的心理疏导师......。真是“听君一席话,甚读十年书”,回过头反思之前的班主任工作,却有诸多不足。但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要心存大爱,用充满爱与智慧的心灵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多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我相信用爱与孩子们一起携手一定能经营好班级这个家,一定会收获到教育的奇迹。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6
对于教科研写作,一线教师常产生这样的报怨:教学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写论文,写论文是专家学者的事,评职称的教师要做的事,与我们教师有何干?学校要我们写,我们就写呗。
我们知道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靠感觉和悟性,而感觉和悟性又来自教学的主体那活蹦乱跳的学生,来自于教学闪光点和教育机智的瞬间捕捉,而如果我们每天将这些捕捉用一点一滴文字进行总结下来,为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这是我们教师一生一笔巨大宝贵的财富。
就以笔者为例,近几年以来,我也投了一些稿件,其中也有被一些报刊录用的。可见,教科研论文写作是教师从教育教学实践出来的,是教师对自我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的一种静静的梳理。这是教师思维火花的碰撞,是职业灵魂的净化,是教师身心快乐的源泉,为自己人生的旅程增添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条闪亮的起跑线。
当然,教师的“写”,不仅仅是为了各类评比、晋升职称,而应该是把它看作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当前不少教师对教科研论文写的方式不太熟悉,从看《教师如何做研究》看,我们教师不必过分追求所谓学术论文的“规范”,而应选择的以下四种随笔类“自由”风格:
教育随笔——一种机动灵活行之有效的反思记录方式。可以在课上、课后随机摘记,可以是在书中、教案上或自己头脑中随时留下痕迹,或对课上的经典点评或一个小小的引导失误都可作为反思的内容。
教学后记——一种自我成长的反思记录方式。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自己写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或困惑并阶段性的与同行教师共同交流分析成败得失,这样可以做到教学的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教案反思——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的反思记录方式。这是教师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着眼于教学实践改进的有效途径。
教育Blog——一种突破和时空距离的反思记录方式。教育博客打开了我们教师心灵交流的通道,带给我们教师全新的震撼和激情,记录的是自己日常教育教学中闪光的思想。
当然,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写作在部分表现为个性化,很大程度属于“个人奋斗”,有时教师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因此我们新教师要重视教科研论文写作内容选取。
写教学实践。反思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协调、决策、处理处理事件留下什么疏忽,协调矛盾还有什么缺憾,布置任务有什么纰漏。
写服务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教师对学生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机会。这其中可值得探讨与写的话题很多。
写读书感悟。读书是我们教师生活的需要,新教师要善于从书中获得启发和感想,并及时写下来。
写观点争鸣。新教师应经常阅读报纸杂志,对观点新颖的文章或有争议的论题,我们教师往往有话要说。这是捕捉论题的最佳途径,如果有能力写的话不可错过。
写学科交叉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尝试着把心理学现象、企业管理学案例移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进行新的思考。
写教育热点。作为学校中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往往是人们热心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需要广大学校管理者共同努力去攻克难点问题。因此选定教育管理热点问题进行探究也是教师案例研究成功的重要渠道。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7
从第一天步入教师这个职业,转眼间,就快一年了。作为一名新教师,刚从学校出来又进学校,但身份却由学生转变为教师。期间,自己感受很多。
到了玉山镇玉山完小已经将近一年,在这一年来,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平时也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政治活动,坚定正确的信仰,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上,积极参加学习和听课评课活动,既学习继承传统教学的经验,又学习新教材教法的新理念。上课时,注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我还注意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营造课堂活跃气氛,注意跟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具体操作中,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鼓励他们动口动手动脑,重视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有时我会去想:自己对学生真的用心了吗?我想在这一年中我对学生的了解真的还不是很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认真去分析教材、写教案,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和训练,努力工作。
一年的工作与学习,很感谢教师进修学校安排我们那么多次的学习培训,听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讲座,收获很多。平时安排我听了很多优质课,在他们的课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不断的努力,并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的点滴成长,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事对我在工作上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照顾,我的成长途中写满了他们悉心关怀和鼓励的印记。我初涉教坛,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我努力改进。如:我的教学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处理教学中有些事情有时还过于急躁,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处理的技巧。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经过磨练,我会改善自己的不足,越做越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8
我用了很长时间,认真学习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讲话精神。学习了《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中国教育报》等相关文章。通过认真阅读,反复学习,不断反思,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多多。
从教近8年来,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做到敬业乐业、为人师表、尊师爱生、业务扎实等几个方面就可以了。但随着自己工作多年来的不断学习与总结,我在思考,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人民对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吃老本是远远不够的,脑子里进不来新东西是大大要不得的。只有不断为自己的大脑充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我想,自己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做一名有道德修养的教师
“无德不成师”。从教以来,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从站到讲台上的第一天开始,我就非常热爱教书育人这份工作。我深知: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形象。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言行上的不妥当,人格上的不完善,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注重身教。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每一天,我总喜欢面带微笑进教室;每一个值班日,我都守时守岗默默坚守;每一节课,我都按时来到同学们中间……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我想让自己的学生拥有一位德行好的老师伴他们成长,我想让自己的学生浑身洋溢着正能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让贤君刘备的这句名言永远激励着我努力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一名有道德、有良知、有追求、有正直感的心底纯正的教师。
二、做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
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崇尚学习,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努力学习。月嫂、美发师、营销员、服装设计者……小到个体经营者,大到国家领导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学习。全面阅读是时代的要求。各行业的讲师在培训讲座中都提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而这些讲座者本身也让我们感受到读书的魅力。李镇西老师的讲座,大家百听不厌,李老师那渊博的知识、信手拈来的精妙语句,无不让我们自愧书读得远远不够。在如今知识爆炸、信息更新加剧的社会现实中,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以书本为伴,以读书为乐。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如果不读书、不学习,我们的大脑就会变成一潭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我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我要每一天都阳光的、信心满满的生活在我的孩子们中间!
三、做一名善于反思的教师
《论语》中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对照别人,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不也是告诉我们每天要进行多次反思吗?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教导我们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
今天,我们也做了孩子的老师了,那不更应该每天针对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进行反思吗?“今天,我微笑进课堂了吗?”“那天怎么对某某那么凶?可能是因为他在学养成的不良习惯吧?可得对孩子温和些。”因此,我想我要做一名爱思考的老师,停下匆忙的脚步,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说不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会有更大的收益呢!
四、做一名与学生交心的教师
记得那年九月份开学时,一个孩子说:“老师,八年级你怎么不教我们了……”“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无论哪位老师教你们,都要好好学习啊!”你可知道,当我听到孩子们说这些话时,我是多么高兴!我知道,他们信赖我!今天,那些孩子们见了我还是那样亲切。我有时领着新初一的孩子们上课,老初一的他们便趴在窗边看呢!亲其师,信其道!我为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如此融洽而高兴!
今年,我又带了一批初一的孩子,我现在已经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新初一的孩子身上了,我会努力做一名与学生交心的好老师。
窗外,或春和日丽,或鸟语花香;室内,或聚精会神,或书声琅琅。我将恪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一名更好的“四有”老师!做新时代最美的老师!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阳光明媚的教育路上,我将珍惜当下,一路前行,做一名新时代更好的老师。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9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对于李镇西的教学理念早有耳闻,但是不曾主动去拜读和学习过,今天有幸观看了李镇西关于“做一名优秀教师”的讲座,确实是让我对如何做一名教师有了新的认识。对我的触动是很深的:
李镇西老师说: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更饱满,生活更愉快。是的,作为一名教师当你从事了这一职业后,你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是因为这一职业让你的生活更快乐了呢?还是变得没有了活力,没有了乐趣?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欢乐,然而如果我们当了教师之后就自我满足了,不去充实自己的话,那么你就会慢慢发现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一职业而快乐,而是越来越没了一开始的乐趣,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变,面对了教学理念在变,面对了社会趋势在变,而唯独自己没有变,其实这就是自己已经落后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不为别的就为了我们的生活更愉快,这是多么实实在在的啊!
李镇西老师还说:“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种多么平和的心态啊。“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叶,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李镇西老师提到: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其实这就是从李镇西老师所说每天的五个一工程中来,每天 上好一堂课;每天找一学生谈话交流;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每天写一篇教育笔记。可能乍一听我们觉得任务很艰巨,有的老师也会说哪有时间?但是从李镇西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他做到了!这就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要我们积极去做。关键是要应有一种积极进取、向上的心态。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重新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有了新的定位,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追求,更高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0
一直以来,对于刚涉入教师行业的我,对于阅读何种教育类的书籍经常都拿捏不定。无意间在网上看到这本书,只因为其书名深深和我的内心产生共震———生用来做教师,记录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从我选择教师这门职业,我也想把我的一生贡献给它。“一生”就是一辈子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不管时代如何变更、社会如何变迁,唯一不变的是心中对教育的坚定,对孩子那份润物细无声的爱。我相信这本书中教育名家的故事一定能给我心灵的指点,而我,正渴望吸允这样的心灵鸡汤。
这本书中精心选择了20位当代杰出的教育界名家,比如被誉为“小学教育界梅兰芳”的斯霞;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吕型伟;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的霍懋征;中国教师群体的偶像——于漪;只有初中学历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最具传奇色彩的魏书生;提倡不跪着教书的吴非;让教育自由呼吸的改革家——李希贵;提出“新基础教育”的叶澜;好为人师的大学教授钱理群等等,书中先介绍他们的教育生涯,对教育的探究和思考,再介绍他们教育中的一些小故事,最后再摘取了他们的语录及简介。
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怀着一腔久存的教育梦,我认真品读着大师们的教育故事,他们对教育的无私自豪,对学生富有童心的爱,对当今教育永不停歇的探究改革,他们的一点一滴,震撼着我的内心,富足着我的灵魂,指引着我的步履。
斯霞老师说:我为一辈子当小学教师而自豪。年近70岁的她还回到学校当老师,她说:“我也知道小学工作很辛苦,但我不愿离开课堂,不愿离开学生。”她只想尽最大的努力,担负起最大的责任。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而斯霞老师,用她的一生践行着。早上,学生走进教室,她要去巡视一下,看有没有学生精神萎靡、脸色不正;天气一有变化,她提醒学生增减衣物;有些家长出差或生病,她帮忙照顾孩子;学生病了,她总要去看望……,一辈子用母亲般童心的爱爱孩子,这是多么难得可贵啊!
和斯霞老师一样,在基础教育界,霍懋征老师和她并称为“南斯北霍”,从教60年,霍懋征老师从未丢下个一个孩子,哪怕那个孩子是多么的调皮捣蛋,“激励、赏识、参与、期待”是她教育学生的八字方针,激励学生上进,赏识学生才华,让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期待每个学生成功。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为育而教,不是为教而育”。不丢下一个孩子,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能够真正做到的老师有多少呢?我的教师之路才刚开始,在习之的第一学期,我没有丢下一个孩子,我想今后也是。谈不上优秀的教师,至少做一个不丢下孩子的教师。
如果斯霞和霍懋征老师让我品尝到爱的盛宴,那么,仅初中学历的钱梦龙老师赐予我在语文教学中灵感的源泉。大专毕业的我也懊恼于我的教学,我经常都为怎样上好语文课而绞尽脑汁。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首先要把语文教学丢失的“魂”招回来。这里的魂就是指母语教育,教会学生听说读写,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母语。在这一过程中,少一点花里胡哨,让学生实实在在接触文本,实实在在触摸语言,实实在在学会读和写。这样教语文绝不会“越教越不会教”。钱梦龙老师说:我这个人,要学历没学历,要资格没资格,要智慧没智慧,我靠的是什么?就是这份对事业的执着,这份如痴如醉全身心的投入。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眼角不禁一酸,这句话多像是为我而写啊,我不也是如此吗?我不必懊恼于我的语文教学,因为我也有一颗和钱梦龙老师一样如痴如醉全身心投入的心,我一定可以教好语文,上好语文课。
钱梦龙老师在语文教学上赐给我灵感的源泉,而传奇教师魏书生老师为我的班主任工作赐予了一道闪光。在魏书生的班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教师是学生的公仆,学生才是真正地主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承包的“责任田”,分为轮流承包和固定承包。他常给学生讲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是一个管理者,不仅管理着自己的200多块骨头,还管理着自己宏大的心灵世界,你们每个人都是皇帝,如果你是一个明君,你会用善良做宰相,用勤奋做将军。如果你是一个昏君,你会用凶恶做宰相,残忍当大臣”。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巧妙恰当而又诙谐的比喻啊!谁会跟学生说你是皇帝呢?或许也只有魏书生老师这般传奇人物了!我也经常思考如何有效管理班级,也倡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让每个孩子在班级都有事做,可在很多事情上我仍没有放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凡是小精灵能干的事精灵组长不干,凡是精灵组长能干的事精灵长能干,凡是精灵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
魏书生老师、钱梦龙老师赐予我源泉和闪光,而叶澜老师、朱永新老师让我对未来教育信心满怀,激情豪迈。叶澜老师是“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肇始人,新基础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就是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个生命,让每个生命真正“活”起来。十多年来,叶澜老师风雨无阻,每周都坚持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实验推广后,年过花甲还风尘仆仆奔波于全国各地,为实验呕心沥血。叶澜老师说:她愿意为研究如何让人间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灿烂的学问而努力终身。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更是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巨大关注,新教育实验的理想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与现实的教育相比,叶澜老师和朱永新老师的研究或许都呈现出超乎完美的状态,还有许许多多的学校离这一步很遥远。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大师的研究,让我们在教育黎明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原来教育可以这般幸福,孩子可以如此鲜活动人。
这本书里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平凡的职业——教师,每一位平凡的教师都用他们不平凡的一生书写着教师职业。凭着书中的几页,或许我无法真正去读懂他们,评判他们,但我想为书中的20位教育大师真正点赞,向大师致敬。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1
针对我校连续两学期新调入老师较多、教师来源学段不统一的特点,昨天下午,学校专程邀请安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优秀教研员,市优秀教师,统编小学语文省市级培训专家,国培小语学科专家到我校进行《把握教材特点,上好语文课》“名家领航”第一期专题讲座,旨在帮助我校新教师尽快把握小学语文教材特点,更好的适应到小学教学的滚滚洪流中来。
听了侯老师的讲座,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对教材保持质疑的精神。
这种质疑的精神不单单是指要遵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的古训,而是要能去认真钻研新教材,钻研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大纲,然后从教材编排者的编排意图方面去思考教材编排的目的意义,最终心领神会的去组织教材的教学。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宏观概念。年级教学要综合各单元的总体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各单元教学要紧紧围绕每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该摈弃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逐段逐段归纳的“瞎子摸象”似的段落推进,而是应该注重整体感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根据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安排,就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双线要求,然后在课文中去寻找一个切入点,再逐层的生发。
三、一课一得,切记面面俱到。
没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在备课时不能很好的把握目标重点,于是在课堂上处处开花,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却适得其反,面面俱到反而是一面都不到位,处处是重点恰恰是一个重点都没有落实。语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材的编排是遵循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每一堂课上循序落实一课一得,最终我们才能让学生达到渐进的总体目标。
四、时代要求我们做一个爱阅读、广泛阅读的语文老师。
统编教材的编排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内外阅读的一体化”,我们语文的教学再也不是原来的那种单一的课文教学、单一的一课一学,而是融会贯通,信息量极大丰富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生发的很多问题需要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需要作品背景的相互联系,需要成文时代的深层挖掘,需要作者当时写作成因的理解共情......一篇文章,涉及到大量的文本之外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大量的阅读、去积累,这样,你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上拓展无限的知识容量。我们在课标上要求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我们老师必须去阅读,唯有如此,你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伸缩自如、伸缩有度,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
五、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迫使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指向表达的佼佼者。
崔老师曾经指出:语文教学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建构以学习表达为导向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文字、文本内容只能让我们得“意”,而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才可以让我们得“言”。语文培养的是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最终的指向目标是奔着“说”和“写”而去的。而教育的潜移默化迫使我们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得“言”的佼佼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得“言”的高手。我们必须要不怕表达、善于表达,不怕写作、善于写作。
正如昨天在最后的讨论会上所说:我们如果不及时的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念,没有一种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不用说我们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甚至连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都算不上。我们如果不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所教的学生,未来坐在高考的考场上,短短的考试时间里,他们连试卷上的题都读不完。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语文老师唯有上下求索,方能占据一席之地。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2
今天,在学校的礼堂里聆听了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的讲座《如何做一名出色的中学语文教师》。
本科毕业,死活不愿意做中学教师,因为,5岁上学,十几年的读书生涯,让我对学校生活心生厌烦,更不愿意回到让我深恶痛绝的高中去做个语文教师,那种死板、枯燥、繁琐的工作,让我对自己今后大半生的生活充满绝望。
但是,经过了两年在社会上的历练、两年在上海的研究生生涯,让我对中学教师这个职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先来讲一讲今天听讲座的收获:
开讲之际,余老师结果主持人的讲话,阐述了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与务实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辅相成,一位中学老师虽然要面对学生巨大的升学压力、来自家长的干预、来自社会的期待等等,换句话说,一个对学生的今天不能够负责的老师,如何对学生的明天负责任?但是,辩证来看,一个优秀的中学教师必然离不开理想主义。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作为一名接受了这么多年的传统教育的学生,有一天要登上讲坛,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思想关键的转变,这首先源于对当前教育模式的正确认识。以往,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是北大、清华,是第一名,是一百分,概括而言,追求的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但是,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案件,让很多学者提出,我们的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底线的教育了。所谓的底线,也就是首先教学生做好一个守法、合格的公民。相信,这一点也是中国义务教育跟西方的巨大差异,我们一味追求精英、成功,最后反而失去了最基本的底线。今天的家长相对于以往来讲也发生了相当的变化,他们大多受过较好的高等教育,对孩子的期待不再唯分数是从,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全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家长对于学校的干涉也是前所未有的。
以语文写作为例,写作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技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说可以负责人的话、可以见之于公众的话语,针对不同的写作目的采用相对应的写作风格,这是我们的写作最基本的要求。而非“本文中心突出语言生动、结构合理”等等本身就充满矛盾的评语。写作首先是为了培养“能够用中国语言独立自主表达的中国公民”,而非培养作家。真正的文学是需要天赋的,也不是一个语文老师可以培养出来的。当明白了这一点,相信作为一名老师,就可以做到淡定了,学生的成功、成为精英只是他个人的事情,哪怕成功了,也是他个人的天赋而非老师的功劳。
因此,我们当今的教育是一种公民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精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明白了这一点,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告诉学生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比如礼貌、尊重他人、学会感恩等等。
其次,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三种基本功能。首先是沟通能力,能够恰当地与人进行顺畅的表达,就可以和学生做好沟通。第二,文本解读的能力,这一点,在我短暂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教参、习题册等,能把书教下去不难,但是能教好一篇文章需要真正的功底。对于这一点,我突然感受到了压力,余老师对于《蜀道难》的不同解读,深刻剖析,让我明白了自己读的书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尤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深厚的知识功底,才可以对文本产生深刻、到位的见解,而不至于流于表面;才可以对课堂有独到的设计。
在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的基础上,还需要做一名智慧的、有个性的教师。上师大附中开展的八千字时文阅读,我是恨喜欢这项活动的。从我自己上小学开始,是语文老师给我了几十本的作文书,初中、高中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报纸、杂志以及其他文章,初中时候姐姐给我带的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高中时候在校门口地摊上买的《飘》,依旧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冬日,在家里如饥似渴地读完后者,甚至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写下《飘》的读后感。只可惜,那个时候对于书籍如饥似渴的年代,书籍反倒是很少,也很少有人能够给自己推荐一些书。后来,做老师期间,就发现,语文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其实并非课堂上认真听讲或者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学生,反倒那些喜欢看课外书的同学,语文成绩一直不差。或许这就是阅读能够给一个人提供的丰富的知识,包括阅读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等。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较课本容量大一些的阅读材料,每周进行阅读训练以及读后的综述写作,这样经过几年的训练,相信学生在面对中考或者高考时候,那些文章不过是小菜一碟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项训练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一位开明的领导的支持。
余老师提到他自己学校中,高中语文一周才4节课程,这可以说是相当少的了。不过,语文并非被打入冷宫,而是相当的经历被放在了时文阅读,另外还有经典精读,一个学期一位老师给学生每周一次经典阅读课程,并非每节一本书,而是一个学期围绕一本长篇名著,这样的训练,其实在中国的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属罕见。相信能够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是一种幸运,对于任课老师而言也是极大的提高。
在这样的业务素养之外,尤其做为语文老师肩负一项重任,需要肩负其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培养的重任。
听完这样的一堂讲座,猛然觉得其实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3
伦老师扎根乡村教育12年,一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精心育人,在教书育人上取得显著成果,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尊敬、学校认可。20__年7月27日下午,在烟台金沙滩公园旅游景区,暑期携幼子旅游的伦学冬目睹一名11岁男孩失足落水,他毫不犹豫地跳入大海施救,拼尽全力托举男孩,避免男孩呛水窒息。最终,男孩被成功救起,伦学冬同志却因力竭和呛水过多,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年仅35岁的生命,伦老师以大爱精神挽救了别人家的孩子,却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两个可爱孩子。伦老师用生命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让崇高的师德和不朽的师魂熠熠生辉。
伦老师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他用生命的托举,向世人诠释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深刻内涵,书写了“行为世范”的真谛,他用英勇壮举书写了一个大写的“爱”字,彰显了他不凡的人生价值,他用生命为学生上了最后一堂课,让崇高的师德和不朽的师魂熠熠生辉。
我们要以伦老师为榜样,学习他扎根乡村教育、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心怀大我、无私忘我的至诚情怀,学习他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大爱精神,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常怀仁爱之心,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教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4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都能按时在早上和黄昏各撞钟一次。但半年下来,主持却很不满意,就把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的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既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是啊,小和尚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并没有融入一颗“唤醒众生”的心。其实做教师也是一样,必须用心,用心做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我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积淀,提升完善自我。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用心做教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这本书。本书以经典的案例,情景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我充分领会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寻求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困惑的解决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用心做教师》这本书阐述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一、不甘于平庸,才能站在教育的舞台;二、不为浮名累,才能发觉品格的魅力;三、不放弃学生,才能提升教育的境界;四、不做教书匠,才能保持灵性和活力;五、不高高在上,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六、不停止反思,才能获得进步的泉源;七、不妄自尊大,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八、不忘记学习,才能生出飞翔的翅膀;九、不畏惧权威,才能拥有个性的精彩;十、不抵触研究,才能闪现思想的光辉。
通过认真学习,我进一步明晰了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诚地热爱学生,用我们的爱去感染、熏陶每一个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生活中,宽容他们的缺点、错误甚至偏激,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留有余地、含蓄委婉等);欣赏他们的优点,个性、特长、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找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民主与合作,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热情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信、乐观、坦诚、宽容、自强等人生重要品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体味人间的温情和学校生活的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教师要有一颗虚心好学之心。
现在的学生的兴趣广泛,好胜心强,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我们倡导教师做学习型的教师,就必须做到:
要学习就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多关注那些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书,多从简明的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中寻求启示,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和教育的智慧。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网站的“教师每周共读一篇推荐文章”,教科研网站、教育博客等网络资源,丰富知识。读《“五个解放”有助于教师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让我明白教师要学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自己看书;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积极干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发表观点;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乐山乐水。读朱永新的《阅读经典》,让我更加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经典的重要性。读《现代教师需要“五气”》,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应该在“五气”(正气、才气、书卷气、神气、锐气)上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充满正气、富有才气、彰显魅力、引领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要虚心向同事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经验,“千个师傅,千个法”,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成就自我。我们要善于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他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除此以外,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上帝,班内几十个学生的智慧之和,是没有哪位教师能够比拟的,放下我们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蹙额西,才能真正体现师生平等的内涵。在工作中,真正形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意识,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师要有一颗潜心研究之心。
成功需要付出,人生需要磨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教师时常会在教学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及困惑,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学法等,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学习借鉴杜郎口、洋思中学的经验,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讲究技巧与方法,学会“望闻问切”(即:教师眼里要有学生,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地观察学生;教师学会倾听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的信息;主动出击,了解学情;善于把脉,以必要的练习或测试为主要方式,利用精选的题组,集中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以及“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用“心”去研究解决问题,真正让思考与实践同行。
四、教师要有一颗善于反思之心。
李镇西老师在《做反思型教师》一书中指出,除了爱,教师还应能够通过不断的反思,获得教育的智慧,这样教育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我们要善于总结课堂的事,对教师自身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对课堂整体状况等等进行反思,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
通过对《用心做教师》这本书的学习,我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反思内容宽泛,可记成功之举、可记教学机智、可记学生见解、可记再教设计,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教学中的细节入手,以爱作为教学的支点,用兴趣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反思作为教学进步的源泉,用心做教师,让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就孩子们的人生,收获人生最美丽的稻穗,也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谱写精彩的教育教学篇章!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5
这个寒假,我细细品读了王晓春的《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内容以案例为主,作者紧扣那一个个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案例,通过点评它们,来指引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他们少走弯路,很快适应角色,减少工作路上的挫折。这本书一共选取了100个案例,并且除了个别案例之外,都是中学的。内容有关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方面的,有关于“如何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面的,有关于“班主任班级管理”方面的,有关于“如何协调师生关系”方面的。
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还有周边同事给我的,最大的体会就是,作为教师,工作方法无外乎两点,也是两个极端:宽严相济。一方面,对学生严加管教。严管如果不见效,就反过来用爱心感化。如果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管理之,再不行,最后只好把家长“搬出来”。殊不知,如果老师还管教不了,事实上家长往往早已经失控了,家长还指望老师把他的孩子扭转过来呢!于是,最终老师只能是满腹牢骚,满身疲惫。那么,我们的工作方法为什么总是如此简单呢?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往往是因为我们在处理工作上的问题时思维方式过于简单。我们遇到学生问题,很少假设多种可能,只作简单归因,而且对谁都这样归因。在更多情况下,我们根本不问原因,甚至不想真正知道原因,只要孩子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上来就批评,我们的教育方法很少能找到专业色彩,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管孩子”。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它让我明白,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比如,案例“学生说:我凭什么听你的?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如果在之前,我听到学生如此大不敬的话,我一定会火冒三丈,先把他弄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一顿,然后再把他家长请来,让家长带回家去“教育”,啥时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郑重地给我道歉后,我才会让他进班上课。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和态度方法都发生了改变。首先,我会心平气和地回答学生:“我没要求你必须听我的所有的话。我的话分为两类:一类是提示学校的规定,作为学生应该遵守的规矩,这类话,对不起,你必须要听,因为这不是我个人的要求,我是在代表学校说话。除了这些话,我跟你说的其他的话,只是我个人的建议,仅供你参考,你可以不听。但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如果我跟你说的这番话你经常能听到别人说给你,就说明这些话确实有值得你听进去的价值。就比如你所说到的挣钱,既然你认为挣钱多少与文化水平没关系,那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富翁都拼命让孩子上学呢?上了中学上大学,上了大学读研究生。难道说,所有的人都还没有你明白?”我这样一番话,所起到的教育效果一定远远胜过第一种方式,会让孩子口服心更服的。这就是这本书教给我的东西!再比如关于“没收学生的财产的问题”,这几乎是每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会在工作中遇到的现象。以前我总是这样处理的:对于那些不值钱的东西,我从违纪的学生手中收过来后,趁着怒气当着他的面毁掉,或者过后随手扔了,对于那些手机、电话手表之类的贵重物品,我会等到一段时间后,交还给他们的家长,并且一定要让孩子写出书面检查和保证,并且由家长签字,再存档,但这本书告诉我:1、没收的手段要少用,不得已时再用。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只会导致师生关系更加紧张。2、教师没有权力说“不还”,不能因为学生违反纪律就侵犯其财产权,这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学生如果带了法律禁止的物品,没收了以后当然是不能还给他的,并且要对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这本书所列举的100个案例,涉及到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但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举例描述了。总之,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6
面临当前形势下的教育,我认为老师要“学会生存”,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开发每个人创新潜能”,“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向。我认真地详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一书,其中指出: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学会生存。要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借以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所有潜力和才能,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于是终身学习成为人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潮流中生存。
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片面强调认知教育,强调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注重教师教的研究,忽视学生开拓创新和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忽视学生学习的研究,还不乏存在,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长此以往,致使学生习惯于奉命而学、模仿而作,习惯于因循守旧,重复别人的思想,缺乏独立思考、探索精神、创造才能。我校领导提倡“请进来、派出去、勤学习、勤交流”的'多管齐下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学习,有效地转变了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也将试着奉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严格遵守常规的“我讲你听式”的课堂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实行“不举手随兴发言”制度。学生想发言就直接站起来发言,让他们自由发表见解,让他们来做小老师,点评补充学生的发言,反驳不正确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有时就像个“自由超市”,争先抢购自己“中意的产品”,以致于到“收关”阶段,教师总要说:己发过言的同学请发扬“谦让”精神,让每一位同学都享受发言的乐趣。这种活跃的发言气氛,感染和激发起全体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总能很欣喜的看到哪些以前从不不举手的同学,也踊跃地加入到“抢购者”的行列。
自主创新性学习需要我们做创新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创造和运用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一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储存、积累,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维成果,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要更多地教给他们方法、思维、技能,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空间、机会和舞台,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敢于综合、善于联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能够在社会的海洋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纵横驰骋,在创新的天地一展才华。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话:“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个性、创造性被束缚,主体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也就缺少学生的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教学现象。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7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小和尚在寺院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都能按时在早上和黄昏各撞钟一次。但半年下来,主持却很不满意,就把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的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既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
是啊,小和尚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并没有融入一颗“唤醒众生”的心。其实做教师也是一样,必须用心,用心做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我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文化积淀,提升完善自我。最近,我认真学习了《用心做教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这本书。本书以经典的案例,情景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我充分领会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回味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寻求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困惑的解决方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让我受益匪浅。
《用心做教师》这本书阐述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十大定律:一、不甘于平庸,才能站在教育的舞台;二、不为浮名累,才能发觉品格的魅力;三、不放弃学生,才能提升教育的境界;四、不做教书匠,才能保持灵性和活力;五、不高高在上,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六、不停止反思,才能获得进步的泉源;七、不妄自尊大,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八、不忘记学习,才能生出飞翔的翅膀;九、不畏惧权威,才能拥有个性的精彩;十、不抵触研究,才能闪现思想的光辉。
通过认真学习,我进一步明晰了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诚地热爱学生,用我们的爱去感染、熏陶每一个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们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生活中,宽容他们的缺点、错误甚至偏激,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留有余地、含蓄委婉等);欣赏他们的优点,个性、特长、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找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民主与合作,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热情地帮助学生形成自信、乐观、坦诚、宽容、自强等人生重要品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体味人间的温情和学校生活的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教师要有一颗虚心好学之心。
现在的学生的兴趣广泛,好胜心强,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我们倡导教师做学习型的教师,就必须做到:
要学习就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多关注那些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书,多从简明的教育案例、教育叙事中寻求启示,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和教育的智慧。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网站的“教师每周共读一篇推荐文章”,教科研网站、教育博客等网络资源,丰富知识。读《“五个解放”有助于教师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让我明白教师要学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自己看书;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积极干事;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能发表观点;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能乐山乐水。读朱永新的《阅读经典》,让我更加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经典的重要性。读《现代教师需要“五气”》,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教师应该在“五气”(正气、才气、书卷气、神气、锐气)上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充满正气、富有才气、彰显魅力、引领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除了向书本学习,还要虚心向同事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经验,“千个师傅,千个法”,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成就自我。我们要善于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他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除此以外,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师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上帝,班内几十个学生的智慧之和,是没有哪位教师能够比拟的,放下我们的架子,虚心向学生蹙额西,才能真正体现师生平等的内涵。在工作中,真正形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意识,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师要有一颗潜心研究之心。
成功需要付出,人生需要磨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教师时常会在教学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及困惑,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学法等,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学习借鉴杜郎口、洋思中学的经验,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研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讲究技巧与方法,学会“望闻问切”(即:教师眼里要有学生,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地观察学生;教师学会倾听捕捉学生言谈中显露的信息;主动出击,了解学情;善于把脉,以必要的练习或测试为主要方式,利用精选的题组,集中反馈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学会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以及“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用“心”去研究解决问题,真正让思考与实践同行。
四、教师要有一颗善于反思之心。
李镇西老师在《做反思型教师》一书中指出,除了爱,教师还应能够通过不断的反思,获得教育的智慧,这样教育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我们要善于总结课堂的事,对教师自身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对课堂整体状况等等进行反思,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变策略,使教育教学趋于最优化。
通过对《用心做教师》这本书的学习,我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反思内容宽泛,可记成功之举、可记教学机智、可记学生见解、可记再教设计,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教学中的细节入手,以爱作为教学的支点,用兴趣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反思作为教学进步的源泉,用心做教师,让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就孩子们的人生,收获人生最美丽的稻穗,也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自我,谱写精彩的教育教学篇章!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8
一、立足实践,提炼新意
初中数学教师都从事着一线教学工作,最清楚教学中的困惑和喜悦,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看法,最直接的进行着实践和改革,这些是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和部门所难以具备的. 正因如此,一线教师的论文多数源于实践,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对于我们的这些优势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 近期,我正负责河北省“创新教育”子课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工作,这一课题也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参加了20xx年8月在京举办的“全国初中数学教育第十届年会”论文评选,荣获二等奖. 再比如,教学中的一些“冷点”问题虽不常见,但一旦出现便会使学生无从插手,据此李凤君老师和我合作写成《怎样判断勾股数》一文,发表在《教育实践与研究》20xx年第2期上. 论文的新意如何出?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在主题上,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二是在时间上,意识超前,创作及时. 就拿对中考试题的研究来说:河北省20xx年中考于6月22日结束,我随即对当年的中考试题加以分析,从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角度深入剖析,于7月份创作完成了《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0xx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评析》并寄给《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后来发表于该刊20xx年第3期;一般每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资料最早在10月份面世,通过研究我发现,1998年的中考试题中不等式应用题异军突起,而且当年考生的得分率偏低,必将引起以后中考师生的注意,针对这一新动向,我于11月份写成《例谈中考不等式(组)应用题》一文,对此进行分类研究,并补充编拟新试题,指出命题趋势,该文发表于《河北教研》1999年第2期.
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写论文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一般情况,提醒初写者先尝试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练习写学习辅导类的文章. 几年来,我在《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初中生周报》等报纸上,发表学习辅导类文章数十篇. 这些虽然一般称不上“论文”,但是进行这样的写作,既可以当作练笔,又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视为一次小小的课题研究. 学习辅导类的报刊面向广大学生,通常用稿量大,发表得快;其内容突出针对性,深入浅出,形式灵活;所需稿件短小精悍,通常有1000字左右;要求与教学同步,应该比教学进度提前3个月寄稿;写稿还应分析用稿动向,目前学习辅导类报刊多数存在高年级稿多、低年级稿少,综合知识稿多、单个知识稿少等等现象,初写者可以倾向于写“少”的方面的稿;稿件写完后要反复修改,确保无误,再抄写或打印寄出.
第二步,进行教学研究类论文的写作,侧重于解题方法研究等实践性强的,由浅入深,不要急于写理论性太强的论文. 可以先探讨解题技巧,再挖掘思想方法,后深究素质能力,进而分析命题原则,预测趋势走向等. 如果写有些理论性的文章,可以从教学实践中去寻找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课题,比如发表于《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xx年第9期的《谈计算器的教学》一文,就是在此方面的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论文的范围不求广,但求分析透彻,凝练精华;论文篇幅不求长,大家都知道的少说或不说,适可而止,相信读者的阅读水平,主要适于教师阅读的论文,长短不一,就我发表的论文而言,短的仅千余字,长的近7000字,一般在3000字左右;此类论文与学习辅导类的文章相比,格式要规范得多,但对与教学同步性的要求则比较宽松;为提高发稿率,应认真研读报刊风格,留心新增栏目、征稿启事,对发现的问题勇于质疑争鸣.
三、文外功夫,提高修养
文外功夫,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个人修养、意志品格等方面的表现. 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讲究文德,不要过分看重名利、沽名钓誉. 必须信守承诺,尤其是应约写稿,一定要迅速及时,保质保量;如所约稿件较多,也可以多写几篇给编辑以选择的余地;为避免信件丢失,可用挂号信寄稿,有时还需用特快专递、传真、发E-mail等方式. 当前很多单位(甚至有的是个人)利用教师希望发表论文的迫切心理,征集各种名目的“自助论文”,对此应慎重对待,不能为了名利,就写一些没有价值的文字,花钱发表. 一稿多发一般是由一稿多投所致,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未收到用稿通知、样报样刊或稿费,而再投他刊造成重复发表的尚有情可原;但有的把一篇稿同时寄往多家报刊,甚至明知已经发表录用又另投他刊,即使侥幸被重复发表,无论间隔时间长短,也很容易被读者识破,这样做既不尊重编辑,影响报刊质量,又坑害读者,降低个人声誉,结果适得其反. 更为严重的是剽窃抄袭他人论文,不但可耻,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我从1996年初开始着手于素材的积累,不断自觉的夯实基本功,历时一年多,直至1997年开始投稿,结果投寄的第论文《代数式求值十法》就被发表于《理科考试研究》1997年第6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细细回味,一年多的“寂寞”也是初次收获的重要因素,如果坚持不下来,也只能是半途而废了. 相对于更多的论文作者来说,我还算是幸运的,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提到投稿数十次、甚至近百次以后才有作品问世,其间的酸甜苦辣、经验体会是难以言传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上所谈是我对初中数学论文写作的几点看法,希望能给刚刚开始写作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所涉及的内容较为肤浅,如要在论文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还需要借鉴更多人的成功之道,但无论如何,个人的实践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19
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下,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通过先进性教育的学习,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 教育工作方面
这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二年级5班的语文、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虽然对教师岗位已经不像去年那么陌生。但是,学无止境。在这一年中,作为个人,我也不断努力学习,平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向同事请教,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青年教师的培训、比赛和教研组公开课。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校新生代”一等奖,“校读书笔记”一等奖,“校生本课堂”案例一等奖,“校粉笔字三等奖”等等。
在教学中,积极开拓教学思路,上好每一节课,把一些优秀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通过教学备课笔记、博客及时把自己的工作心得变成文字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永久资源。通过努力,学生在这一年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班级儿歌背诵一等奖”,“镇速算比赛”中多人获得不同奖项,学生习作发表等等。
在班主任方面,经过班会、晨会及联合各科对学生举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团体、爱劳动、爱学习等方面的思想教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相比去年,我增强了班干部的培养,经常给班干部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心情,鼓励他们大胆展开事情。使班干部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的学习的榜样。通过努力作为班级团体也取得了广播操比赛二等奖,书香班级等荣誉称号。
三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着热情,但往往缺乏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比如在个人方面多看一些教学杂志,在班级管理方面,如何优化奖惩机制等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将不断地努力。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0
一、立足实践,提炼新意
初中数学教师都从事着一线教学工作,最清楚教学中的困惑和喜悦,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看法,最直接的进行着实践和改革,这些是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和部门所难以具备的. 正因如此,一线教师的论文多数源于实践,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对于我们的这些优势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 近期,我正负责河北省“创新教育”子课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工作,这一课题也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参加了20__年8月在京举办的“全国初中数学教育第十届年会”论文评选,荣获二等奖. 再比如,教学中的一些“冷点”问题虽不常见,但一旦出现便会使学生无从插手,据此李凤君老师和我合作写成《怎样判断勾股数》一文,发表在《教育实践与研究》20__年第2期上. 论文的新意如何出?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在主题上,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二是在时间上,意识超前,创作及时. 就拿对中考试题的研究来说:河北省20__年中考于6月22日结束,我随即对当年的中考试题加以分析,从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角度深入剖析,于7月份创作完成了《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0__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题评析》并寄给《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后来发表于该刊20__年第3期;一般每年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资料最早在10月份面世,通过研究我发现,1998年的中考试题中不等式应用题异军突起,而且当年考生的得分率偏低,必将引起以后中考师生的注意,针对这一新动向,我于11月份写成《例谈中考不等式(组)应用题》一文,对此进行分类研究,并补充编拟新试题,指出命题趋势,该文发表于《河北教研》1999年第2期.
二、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写论文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按照一般情况,提醒初写者先尝试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练习写学习辅导类的文章. 几年来,我在《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初中生周报》等报纸上,发表学习辅导类文章数十篇. 这些虽然一般称不上“论文”,但是进行这样的写作,既可以当作练笔,又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视为一次小小的课题研究. 学习辅导类的报刊面向广大学生,通常用稿量大,发表得快;其内容突出针对性,深入浅出,形式灵活;所需稿件短小精悍,通常有1000字左右;要求与教学同步,应该比教学进度提前3个月寄稿;写稿还应分析用稿动向,目前学习辅导类报刊多数存在高年级稿多、低年级稿少,综合知识稿多、单个知识稿少等等现象,初写者可以倾向于写“少”的方面的稿;稿件写完后要反复修改,确保无误,再抄写或打印寄出.
第二步,进行教学研究类论文的写作,侧重于解题方法研究等实践性强的,由浅入深,不要急于写理论性太强的论文. 可以先探讨解题技巧,再挖掘思想方法,后深究素质能力,进而分析命题原则,预测趋势走向等. 如果写有些理论性的文章,可以从教学实践中去寻找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课题,比如发表于《中小学数学》(初中教师版)20__年第9期的《谈计算器的教学》一文,就是在此方面的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论文的范围不求广,但求分析透彻,凝练精华;论文篇幅不求长,大家都知道的少说或不说,适可而止,相信读者的阅读水平,主要适于教师阅读的论文,长短不一,就我发表的论文而言,短的仅千余字,长的近7000字,一般在3000字左右;此类论文与学习辅导类的文章相比,格式要规范得多,但对与教学同步性的要求则比较宽松;为提高发稿率,应认真研读报刊风格,留心新增栏目、征稿启事,对发现的问题勇于质疑争鸣.
三、文外功夫,提高修养
文外功夫,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个人修养、意志品格等方面的表现. 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讲究文德,不要过分看重名利、沽名钓誉. 必须信守承诺,尤其是应约写稿,一定要迅速及时,保质保量;如所约稿件较多,也可以多写几篇给编辑以选择的余地;为避免信件丢失,可用挂号信寄稿,有时还需用特快专递、传真、发E-mail等方式. 当前很多单位(甚至有的是个人)利用教师希望发表论文的迫切心理,征集各种名目的“自助论文”,对此应慎重对待,不能为了名利,就写一些没有价值的文字,花钱发表. 一稿多发一般是由一稿多投所致,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未收到用稿通知、样报样刊或稿费,而再投他刊造成重复发表的尚有情可原;但有的把一篇稿同时寄往多家报刊,甚至明知已经发表录用又另投他刊,即使侥幸被重复发表,无论间隔时间长短,也很容易被读者识破,这样做既不尊重编辑,影响报刊质量,又坑害读者,降低个人声誉,结果适得其反. 更为严重的是剽窃抄袭他人论文,不但可耻,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我从1996年初开始着手于素材的积累,不断自觉的夯实基本功,历时一年多,直至1997年开始投稿,结果投寄的第论文《代数式求值十法》就被发表于《理科考试研究》1997年第6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细细回味,一年多的“寂寞”也是初次收获的重要因素,如果坚持不下来,也只能是半途而废了. 相对于更多的论文作者来说,我还算是幸运的,他们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提到投稿数十次、甚至近百次以后才有作品问世,其间的酸甜苦辣、经验体会是难以言传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上所谈是我对初中数学论文写作的几点看法,希望能给刚刚开始写作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所涉及的内容较为肤浅,如要在论文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还需要借鉴更多人的成功之道,但无论如何,个人的实践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1
前段时间我在闲暇之余观看了彭兴顺老师所著的《做卓越的教师》,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正如书中所说,“教育是打造灵魂的事业!追求卓越是教师体现教师职业幸福的过程。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教师,教师应该树立职业理想,热爱教育事业,正是各种任务和压力,不断进取,从身边小事做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优劣。”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理想,就是一个人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目标。没有目标,无以至千里。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不同教师从事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分工不同,工作就会有差别。英语教师要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联系实际,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确定目标。学科知识应该达到什么标准,普通话和语音语调达到应有的水平,课堂教学达到什么要求,班主任工作达到什么程度,认真研究,不断实践,实现理想。干就干出个模样,当教师就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爱护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爱,能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把爱当做教育成功的法宝。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让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体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寄托着祖国的希望,是父母的孩子,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眼中无差生,只有差别的学生。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他们,转化他们,转变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品质。在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尽力关注每一个孩子,“为了一切孩子”是优秀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三、正视压力,不断探索,悦纳任务
优秀的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工作能力是在实际岗位上赶出来的。所谓孰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因为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看待任务,开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某些压力,憋着心去干,往往会为了完成任务,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为提高自己而迎接挑战,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只要实践了,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们都会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这样日积月累,定能厚积薄发,出类拔萃。所以一个人,应该把每一次任务都看作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一个人能以良好的心态,以积极饱满的热情的去对待工作,对待任务和压力,就能使自己子啊愉悦的氛围工作着,收获着,快乐着!积极的心态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
四、不断学习,勤奋进取
教育者必须先学习,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不能只靠培训,自觉、主动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勤学广集,才能厚积薄发。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追求新的知识、方法和理念。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优秀教师身上并不过分。优秀教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需要教师不断自觉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简洁精练的语言,准确生动的阐释,都是靠平时的学习和知识积累得来的。同时学会思考。思,让人思维敏捷。思,使你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平时观摩、学习、培训给教师提供学习素材,一节优质观摩课,一次参观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机会。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认真分析,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收益,是自己得到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有成就的、有经验的教师。中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自己的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珍珠”珍藏起来。第一线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最大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教师来说,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是最好的教育科研。研究教学的得与失,找出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教师在研究中不断进步。
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教师的战场和舞台是课堂,教师的素质高低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将平时理念、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理论——再实践,再提高教学质量。多上课,上好课,上调研课,上示范课,上有挑战性的课。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又将问题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自己的课堂当做实验基地,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并不断将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需要创新,没有哪一堂优秀课、示范课是教学的范本。拘泥条条框框,习惯于照本宣科,不创新,不开拓,是教师职业的大敌。地域不同,学生不同,学生存在差异,教师对各种培训、讲座和学习要吸收其精髓,融入自身服务教学,构建自己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尺讲台,就是我们教师一生的大舞台!是一片育人的沃土,也是一个成长的摇篮,作为教师,让我们学会奉献,去追求和享受我们独特的充实与快乐!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2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语文课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32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本人参加省级教研课题“开放性问题学习的研究”的子课题及县级课题“开放性教学课型的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个案、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
3、对差生的说服教育缺乏力度,虽然也抓了差生,但没有时时抓在手上;
4、教学中投入不够,没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学生。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改的认识,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狠抓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差生时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强训练,落实知识点;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学提高成绩。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3
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心情特别高兴,因为有许多教研员、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等聚会在一起学习。我们听取教育专家的报告,听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老师讲课,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培训中,专家教授的讲座,教师的授课,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过短暂的学习生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是不是仅仅为甄别出一部分高智商者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即是终极目标?不,那是残酷的,今天的求学者明天都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有亮教授认为,教师的职业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儿童,不是没有生命的物,教师的职业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业手段是教师自身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教师的劳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鲜明的示范性,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学生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需要通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变革,教师要适应,要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育。科技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的,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就不会进步。我想,现今,教师数量趋于饱和,甚至开始过剩,要想不被淘汰,唯有居安思危,虚心学习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专家的分析颇为中肯啊!
还有师大82岁高龄的张教授对于教育,对于爱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对教师来讲,廉价的爱是无原则的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是当发现学生需要温暖时,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真正的爱,是要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观察,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任何事情,这种爱才是对他的一辈子负责的爱。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唤醒爱,这是张思明最切身的感受。“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到达这个地步。成长的过程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更多这样的人生体验,是远比授业解惑更难也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他多年的经验积累的教育之道,大气睿智!而我们时时包办学生的一切,自以为无所不能,老师永远是对的,是为他们好,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种“管家婆”似的教育已经落伍,不仅让自己成为很累的“怨妇”,更多地招致学生的不理解,甚至记恨。如何摸清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理、思维特点,运用更科学的教育手段,提高育人效果,是张老师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为什么我们的数学课学生不喜欢?不是他们厌学,也不是数学难学,是教师没有用心去寻求引起他们求知欲的方法,是我们自己的积淀太少太少,我们只能枯燥地、抽象地给他们一些死板的知识,似乎学数学的目的只为应对考试,这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数学老师的悲哀!如何让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20xx年掀起的课程改革的八年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无论在理念、方法、过程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着。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助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该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有效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要遵循教学规律,要关注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要提倡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支撑。我尤其感到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对有效教学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支撑。专业素养高的教师,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他在课堂调控上会灵活多变。教师一定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与实践意识。我们的教师平时实践的很多,但却缺乏反思提升的意识,每次上完课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课堂的效果也许自己有些许的想法,但一回办公室因一些其他事物便不了了之,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没有任何长进,自己还感到很辛苦。其实,教师真的太需要实践智慧的提升。好多时候,挤出一些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教师却不愿意挤,如王老师所说的,当课上完后,将从班里往办公室走的路上想到的这节课的成败写上那么三五十个字,坚持下去,反思能力就会增强。反思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也就会提升。想想,很简单的事,但我们又有多少人坚持做下去了呢?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再是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研究什么?就是将自身和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研究、批判、总结经验,从而得以不断发展。通过学习,我发现教科研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不能积极地抓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着手研究。我们的问题意识、行动研究意识不强。而问题来源于哪儿?来源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在学校,我们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富有个性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非常多,尤其是一些不好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及时抓住,进行研究,以求在研究的过程中得以解决,促进学生发展。现代教育需要教师要具备的知识非常多,在研究中,需要调动教师的很多知识,而有些时候,我们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就要求我们要边研究边学习,学习的最简单的方式便是阅读,如高万祥老师所说,教师应该是一个终身的图书馆,教师一定要是一个读书人,因为阅读能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拥有思想,让我们的精神充实,让我们的思维更睿智,在学习中我们还能再进一步地发现问题的实质,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就“怎样上好一堂课”, 王丽博士从理论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倡导建构主义的理念:教师设计问题,引导讨论,从旁激发,支持并适时介入学生的学习,在批判传统教学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和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他认为,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文本、环境等外在要素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利用材料、情景来组织对话、协作等互动性活动,“问题解决学习”的“支架式教学法”和“抛锚式教学法”等典型的情景教学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梁淑静教研员还在“怎样评价一堂课”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统一,评价在于激励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评价更多的引发学生自控和反思,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陶继新老师的“读书教学相得益彰”引起了我的思考,正如金利娟老师所说,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步入一个怪圈:看着教参,走进课堂进行鹦鹉学舌似的教学,不管学生喜欢与否,陈词滥调一大堆,课堂成了一潭死水。教无定法,深厚的文化积淀才是高效教学的活水源头!如果每天用一小时读书,坚持一两个月,那么你备课的时间就能节省一个小时,而且备课的速度越来越快,上课也越发得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这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教有功底课自彩”。教师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是使我们远离浮躁,淡薄名利的“心灵净化剂” ……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我们每位审计党员都应该深入领会“两学一做”活动精神,自觉践行“两学一做”。
“两学一做”要让党员守纪律讲规矩。“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语重心长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并且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和规矩都是规范社会运行的行动指南和准则。俗话说“闭门造车,出门合辙”,不守规矩,必有倾覆之虞。作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我们党在90多年的艰难求索中,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矩,无不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通过探索、试错和创新的结晶,无不是奋斗智慧、经验得失的积淀,有些规矩,还是付出惨重代价后痛定思痛总结形成的。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激情澎湃的改革发展年代,党员是否讲纪律守规矩,直接关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作为党员要带头认真履行好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按党章办事,自觉遵守党纪党规。
“两学一做”要让党员补足精神之钙。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个形象比喻深刻诠释: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政治灵魂,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补足党员精神上的“钙”,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归根到底是党性学习不够,缺乏精神之钙。党员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者有之,参与赌博者有之,违反党纪党规者有之,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这是因为这些党员缺乏精神之钙得了“软骨病”,在世界观上、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和错位。因此,要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引导党员学党章、学党规、学系列重要讲话,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补足党员“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用行动践行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两学一做”要让党员坚定姓党信党。时下,一些人忘记了共产党员的身份,不信马列主义却信起鬼神;有的热衷求神拜佛,大搞封建迷信。在这些人看来,希望“贿赂”鬼神,可以在“有事”之时“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因此,不断出现党员参教信教,不能不说和腐败有关系。贪腐之风,严重挫伤了普通党员和人民对党信任依赖的热情和赤诚,使信仰变得苍白无力。强调: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在党言党,首先就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员要姓“党”,需要我们在思考辨析中知党、爱党,在履职尽责中信党、兴党。“信之愈坚,学之愈深,懂之愈透,用之愈实”。笔者认为,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开展的今天,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姓而真信,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忠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对党的信仰。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亮出党员身份、体现党员身份,在任何岗位、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做好表率。
人民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一旦你投入进去,就注定要在教育的润土上辛勤劳作,将一生的光阴在粉笔灰沫的弥漫中耗尽。.20xx年5月6日晚,在学校会议室,我们全体教师听了学校领导作的报告,对“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进行了专题学习,我对“教师”这两个字的含义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也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下面是我对李锦洲校长对于这次学习提出五点做的一个总结:
一: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渊博的知识。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么理解的:若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缸水,这样才不会枯竭。为了不误人子弟,教师自己要用渊博的知识武装自己,所以就必须努力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拓宽知识面,不能局限在自己所授课程的范围内,勇于探索创新、全面发展,这样才能用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使学生能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给他们将来造福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一名优秀教师必须以人为本。这一观点我认为我应该这样做: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能用语言伤害学生,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正是成长阶段,哪怕是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他(她)就有可能记忆深刻,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作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出发,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考虑。
李锦洲校长还说了一名优秀教师应正确处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关系,一名优秀教师培养学生应面向未来。一名优秀教师应注意:学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所有价值观念的核心,想象、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总之,我认为我们必须要认真教学,努力学习,举止端装,言行规范,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时时处处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检验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5
多年的农村教书生涯,让我习惯于寂寞,养成了读书的嗜好。每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坐在灯下,捧着一本书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故人云:“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我对古书读得很少,自然也谈不到知天下事。却读了一些现代人的书,对现代的事倒也略知一二。其中大多是教育类书籍,从教育理论到实践都有涉猎,在这些书籍中,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让我受益匪浅,从他的教育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从他的思想中寻求着支柱……
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对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观点的另一种解读,李开复告诫中国青年朋友“人人都能成功”,要“选择自己的成功”,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从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理想、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方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李镇西老师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个教师的做法。做最好的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他把想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化为: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对此,我想到了自己,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者应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因为爱心滋润童心。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常有困惑与迷茫的时候——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所作所为,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在教学中,我也总是能遇到让我气急败坏、大动肝火的学生。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却是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以及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 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深深懂得了:“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也不知道我将来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至少现在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尽心去做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选择了教育事业的每个教师心中的追求!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6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在一个"爱"字之上。
爱生,就要爱的有“真情”。爱,是教育的本色,吴邵萍爱孩子赛妈妈,爱园胜爱家,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身边的一切,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应当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我们理性的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我经常对自己说“假如我是孩子”,所以我就会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他们是我的孩子,家长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爱生,就要爱的有“智慧”。思考,是教育的冷色。“学”,是吴邵萍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是的,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思考的背景里总是有那么多沉寂与孤独,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应该给予学生的一切,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在教学思路和设计环节中学有所得,悟有所获。疲于应付、有悖常理的对待将会让良心受到谴责,我们在做准备的时候总是想着让内容更充实、丰富,而更多的忘记了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忘记了我们也曾经是学生,忘记了我们自己在学习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还记得,在上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中,我最多的思考就是课堂是否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并如何呈现引领,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询问同学们的需要,对有些想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有效果也有更新的思考。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当你为他提供一个舞台,他将是最真实的学习主人,当你为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将是最出色的生活演员,当你为他插上一双翅膀,他将成为这个爱的世界中最能体现教育声音的精彩元素。正是因为这样的追求,我的思考里总是在不断的延续冷色的冲击、并渴望与暖色的汇合。
像吴邵萍这样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们的事迹使我更深刻的感觉到,教师的辛劳、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与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用我的真情与激情,用我的爱心与恒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7
第一,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学生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执着于教书育人,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
第三,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第四,要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古往今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无论是流芳千古的风云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平民百姓,都与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建成了世界上规模的教育工程,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推动了社会发展。
今天,我们新中国1600多万人的教师队伍,这是一支无法估计的力量。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自觉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这是对新时代教师“时代重任”的重大判断。一曰“传播”,一曰“塑造”,前者关注知识、思想、真理,后者聚焦灵魂、生命、新人。
“塑造新人”一词值得关注。从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育新人”,再到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塑造新人”,培养人的问题始终是首要问题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这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在这个意义上说,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
首先,我们要不忘初心,树立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理想信念。我从教32年以来,一直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一直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们就应该为它奋斗终身,无怨无悔。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教师,一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为了理想我一直在努力着,奋斗着。我认为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地工作着,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走向退化和堕落。与其整天紧锁眉头,在自怨自艾中耗费时光,消磨生命,不如用心去感受一下周围的一切:当你面对学生那一双双崇敬、期待、信任的目光时,当你看到刚刚严厉批评了的学生又阳光灿烂的围着你叽叽喳喳说过不停时,当你看到学生在各方面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时,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教师快乐的源泉,这就是我们当老师的价值所在。
其次,优秀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受学生敬仰的“风范”。老师要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有一句话说得好:“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教师在学生眼中是为人的模范。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得做什么样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一个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都有问题,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呢?我认为,孔子有一句说得非常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老师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学生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从教32年中,我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_年我被评为永州市道德模范,20_年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之星,20_年再次被评为全国爱老敬老模范人物,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相反,如果老师自身不端正,而要求学生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学生也不会服从。
第三,我们必须有扎实的学识,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但我认为教师的知识应更加渊博,应是一条滚滚流淌的小河(流量大,不断更新),不应只是一桶水。教师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一个有渊博知识的教师。今天的学生,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因此,只有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才不会落后,才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思想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而有了知识,还要有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如果一味地按照原来的教法不变是行不通的,必须将扎实的知识基础,再加以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所以,每上一节课,我都要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刚才上的那节课哪些地方上得比较好,而哪些地方不太理想,怎么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然后,思考该怎样改进,下次该怎么上,该制定哪些方法措施等等。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才能成为有得、有经验的教师。其实,我们从事第一线的教师有进行教育科研的优势,因为我们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的教育科研。我们只要用心去研究教学的得与失,找出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就能在研究中不断进步,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
仁爱之心这更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因为爱,能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乐意去做,自己愿做的事不觉得累。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去了解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因此,我认为做一个完美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
我爱教学,因为它让我有了追求与梦想!我爱学生,因为他们给我带来了酸甜苦辣与最纯真的爱!
从第一天当老师起,我就有这样的信念?平等的教学、平等的爱,公平对待绝不偏心,不管哪位学生思想上有“疙瘩”,我都愿意帮助解开;无论谁有了点滴的进步,我都要送去一声鼓励,送去一片挚爱。我认为偏爱“优生”,歧视“差生”,忽视“中间生”都不是完美的教育。没有一朵花儿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老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老师的爱是暖暖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29
读完《扬长,在特色中发展》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自己的特色与长处,并能使之在教育实践中融会贯通、不断发展下去。
此时,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学生阶段的一位老师,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她在音乐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经常将音乐与教学融合起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现在我都不能忘记她生动的课堂。我的这位值得我尊敬的老师就像文中提到的霖霖老师一样,有自己的特点,知道怎样提炼自己的长处,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的确,作为一名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记住你的课堂、记住你带给他们的知识与欢乐呢?如果只是进行一味的传统教学,即使有再高的专业理论知识,都是没有办法得到孩子们的支持与配合的。
所以,我们要坚定我们的职业梦想,发掘自己的长处,并能使长处更长,同时努力钻研教材,结合自己的优势,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真正做到文中谈到的那样,善于扬长、凸显特色;把握特色,顺畅发展。不断在发展的道路上,闪烁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做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 篇30
一位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演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神圣。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让我们真正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最近,在省教育厅号召下,大江南北的教师掀起了“向学习”的热潮。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她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使命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好老师。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开展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在一个"爱"字之上。
爱生,就要爱的有“真情”。爱,是教育的本色,爱孩子赛妈妈,爱园胜爱家,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身边的一切,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应当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我们理性的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我经常对自己说“假如我是孩子”,所以我就会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他们是我的孩子,家长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得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爱生,就要爱的有“智慧”。思考,是教育的冷色。“学”,是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是的,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思考的背景里总是有那么多沉寂与孤独,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应该给予学生的一切,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在教学思路和设计环节中学有所得,悟有所获。疲于应付、有悖常理的对待将会让良心受到谴责,我们在做准备的时候总是想着让内容更充实、丰富,而更多的忘记了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忘记了我们也曾经是学生,忘记了我们自己在学习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还记得,在上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中,我最多的思考就是课堂是否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并如何呈现引领,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询问同学们的需要,对有些想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有效果也有更新的思考。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当你为他提供一个舞台,他将是最真实的学习主人,当你为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将是最出色的生活演员,当你为他插上一双翅膀,他将成为这个爱的世界中最能体现教育声音的精彩元素。正是因为这样的追求,我的思考里总是在不断的延续冷色的冲击、并渴望与暖色的汇合。
像这样优秀教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们的事迹使我更深刻的感觉到,教师的辛劳、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与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用我的真情与激情,用我的爱心与恒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